靈感範文站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以下簡稱“思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對於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做好思修課的教學工作顯得尤爲重要,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體驗和感受,談談如何做好思修課程教學工作。

一、瞭解分析學情,做到有的放矢

學情分析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沒有學情分析的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一廂情願的自我表演。瞭解和分析學情,是做好思修課教學的首要條件。原因在於教師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每個學生的情況有差異,每個專業班級同樣也有自己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情。特別是所帶專業班級較多的時候,要根據專業班級的特點對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做相應的調整。特別忌諱採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去教授所有的專業班級,否則往往會出現老師講得累,學生睡得也累的奇葩現象。

因此,第一課的時候不要急於上課,可以和學生聊聊對思修課的認識以及班級學生的特點和對老師有什麼認可的教學方法等。而後教師在以後的教學中採取投其所好的教學方式,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雙主體”課堂,發揮師生的主體互動作用

“雙主體”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參與教學的雙邊活動,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作用。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積極主動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通過雙方互動,才能真正實現主體性教育。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強調的往往是要求建立以教師爲中心或者以學生爲主體的課堂。單方面的教學主體,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是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就某個社會現象進行討論時,既要善於點評和總結,同時又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對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教師須注意從主流角度上來引導。

總而言之,在思修課堂,學生可以積極參與討論,發揮百家爭鳴式的主體作用。同時老師也要有萬衆歸一的控制力來實現自己的主體引導作用。這樣的課堂,既發揮了互動的作用,又實現了教育目的。

三、注重案例導入教學,理論聯繫實際

案例教學是一種利用現實案例作爲教學工具的教學方法,也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樑。即教師利用案例作爲講課的題材,以案例教材的具體事實與經驗作爲討論的依據,由師生的互動來探討和評價案例事件的行爲與緣由,發掘潛在性的問題。

案例教學的價值在於既促成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拓寬自己的專業視野,不斷地學習、創新。同時也使學生具有一定積極向上的心態,敢於表達自己不同的見解,促進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案例教學對於師生來說都有現實價值,因爲思修課畢竟是一門融政治性、思想性、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爲一體的課程。因此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加強教育的針對性、吸引力和感染力,這就需導入具有實踐性的案例。

比如,在講授理想和信念的知識時,可以引入美國紐約州第一位黑人州長羅爾羅傑斯不斷堅守信念的成功案例;再如講授依法治國時,可以選入陳滿殺人放火案歷時23年終於獲得重審的案例組織討論和教學;又如在講授有才無德是毒品時,可以引入商紂王和德國教父希特勒的行爲來進行佐證。

四、創新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當一個不僅在認識世界,而且在認識自我的時候,就能形成興趣,沒有這種自我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的興趣。”

然而,如何激發和引起學生積極性呢?一支粉筆、一本教案、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已收不住現在的學生的心。而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教學課件鮮明的色彩、直觀的圖像、逼真的音響效果,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心理效應,吸引他們的眼球,從而激發學生興趣。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堂也要恰如其分的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總而言之,搞好思修課的教學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師不斷更新理念、創新方法,以更多的、靈活的教學手段來駕馭、活躍課堂,使課堂成爲教師和學生共同演繹的舞臺。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在我學習這門課之後,我發現我學會了很多做人所要具備的思想素質,着些對於我們大學生以後走向成功非常的重要。老師讓我懂得了怎樣做人,怎樣做有用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被這個社會所更好的喜歡與接受。教我們要樹立好良好的個人品德,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這是我們無論在哪兒,做任何的事所必備的前提條件。老師還教我們很多愛國主義的內容和法律及相關的法律內容。使的我在法律素養和道德素養方面上升了一個很大的階梯,讓我感受到學習思想道德與法律與我們的專業課是同等的重要。

老師通過書本與視頻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把知識簡單形象劃,這讓我能更好地接受。從中我學會了很多,首先作爲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崇高的信念,這遠大而又有報復的目標會使得我們爲了目標不斷奮發拼搏,嚴謹務實,對自己的要求更高,這樣以後的我們纔會有所作爲,還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讓科學的人生觀指導我們成爲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新型的國家的高素質人才,

愛國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有國纔有家,有家纔有我”。國家必須放在首要位置,人民是國家的主體,一切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愛國是理性的行爲,不僅僅是感情的表達,須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還要學習好自己的專業提高爲祖國奉獻的本領,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愛國,

在這裏我還了解了有關中國的很多法律,如憲法,行政,刑事民事等有關的法律以及其執行的相關程序。瞭解之後,我的法律意識增強了很多。懂法,知法之後才能更好的維護法律。

我的意見與建議:我覺的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不錯,能夠迅速地把很多的內容一口氣說完,而且能讓我們很容易接受,講的內容全面,特別是書本與視頻相結合。但是我覺得交給同學的時間太少,應給同學們多一點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還有每期應該組織我們走出教室實踐一下。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心得體會 篇三

用“心”教好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

首先,用“心”研究“學情”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針對我校實際,把握課程的“學情”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就學生而言,長期應試教育下的學生缺乏對社會生活的深刻了解和切身體會,對很多思想道德和法律問題只能停留在淺層認識水平上,而且隨着我校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不同院系、專業、班級的學生之間的差異日益突出。第二,就教學內容而言,該門課程以往的教學過多地強調對國家和社會價值的評價,政治化傾向嚴重,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與中學政治課教學內容重複,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產生逆反心理。第三,學校有關部門和部分任課老師對該門課程重視程度不足,責任心不強,考覈評價體系有待於進一步優化。以上問題的存在都爲我們的教學帶來了難度,任課老師只有在用“心”研究“學情”的基礎上,才能使該門課程真正走進學生的頭腦,穩步提高教學質量。

其次,用“心”鑽研教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第一,堅持“三貼近原則”,即貼近學生的思想現實,使學生想聽、愛聽;貼近學生的專業學習,提高學生對理論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工作,使學生產生共鳴,使其能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較高的心理素質。第二,堅持客觀辯證的原則,力求理順學生的心。對那些“老事”、“老理”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不斷求新,爭取做到“意新理透”,幫助學生消除不健康的情緒,把學生的心理順,以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第三,語言表達要生動得體,打動學生的。心。要採用更易於學生接受的語言,切忌蒼白無力,照本宣科。總的來說,我認爲教學語言要根據當代學生的特點,做到樸實無華、生動形象、言簡意賅,以達到啓發良知、提高覺悟的目的,增加教學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再次,用“心”改革考覈方式,突出實際道德水準的考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因此該門課程的考覈應從實際出發,知行考覈相結合。第一堂課,我就把考覈方式、考覈重點、考覈要求詳細告訴學生,強調考覈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注重日常評價、階段性評價與期末評價的有機結合。在考覈評定方式上,變以期末爲主的單一卷面考試爲貫穿在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多項考覈。這樣不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使學生加深對問題的理解,鍛鍊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臨場發揮能力,受到學生的歡迎。

社會在發展變化,教育對象也在不斷變化,只量要我們有“心”、留“心”、用“心”,緊緊抓住學生變化的“心”,有針對性地教學,使《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聽之有趣,學之有味,就能不斷提高教學質,取得良好的效果。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通過老師講解、視頻播放、學生演講等多樣化教學,讓我深刻認識到大學生所肩負的責任和所必備的素養。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屬於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是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以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教育爲重點,結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依據大學生成才的基本規律,教育引導大學生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既具有較強的理論性、系統的知識性,又具有突出的實踐性和教育性,更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因此,它在當今高校育人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學科地位。

在高校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具體落實和現實體現,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是實現高校培養目標的必經環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以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爲主線,以教育和引導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生活,培養綜合素質爲切入點,針對在校大學生成才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思想道德、人生價值和心理、戀愛、法律諸問題,緊密聯繫社會實際和教學實際,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教育引導大學生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增強法律意識,較好地發揮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

當代的我們是21世紀的開創者,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我們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擁有健康的體魄,還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知識。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把社會共同生活作爲青年學生形成思想和理論認識的土壤,以思想修養、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爲主線,並通過它們之間的結合與統一,勾畫了我國社會所追求的基本社會秩序的方向、內涵和樣式,也反映了我國社會在秩序領域的基本構造和性格特點。它將思想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結合、思想道德覺悟與法制觀念結合、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結合,以達到培養全面、健康發展的”社會人“、”道德人“、”法律人“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養是以科學的人生觀指導個體的人生實踐,是人生自覺地自我規範,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修養“不是脫離社會現象的修身養性,不是排斥教育的自我封閉,也不是對人的束縛,而是在社會實踐中自覺地自我鍛鍊,是在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青年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新生力量,他們的理論認識、思想觀念和行爲選擇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有着十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根源。

對於法律修養部分而言,更重要的是理清法律條文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內涵,要讓青年大學生充分認識現代社會在其構成上的特點是追求自由自主的個體和強大的國家機器並存,認識主體、主體的行爲與法律規範之間的關係,認識遵守法律規範與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之間的關係。要能使青年大學生形成對於法律的總體認知--法律規範是爲了維護人(不僅是單一的個體,而且是全體社會成員)的自由、平等、正義而出現的,是爲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而出現的。因此,它既實現人的需要,又約束人的行爲;它通過國家的強大力量促使主體在滿足和實現自身各方面需要和利益的同時,又不去損害和妨礙他人、社會、國家的需要和利益的實現。法律所調整和規範的行爲,都是主體在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交互行爲,法律規範主體行爲的目的就在於確認、保護和發展一定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

從我們自身發展狀況看,此時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我們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比如在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願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刻苦、勇攀科技高峯、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決心和恆心。這就需要在學校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完善自己。在我們的思想、認識、觀念逐步成熟和成型的大學時期,科學的理論武裝可以成爲我們的行動指南,可以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科學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可以讓我們學會能正確地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意識形態和社會生活領域的複雜現象。

從社會規範的層面上來看社會的思想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的融合,體現的是在建設目標上追求人的內在思想與外在行爲的統一,思想道德修養更關注人的思想動機,法律基礎更關注人的行爲結果,而內在的思想動機又是影響外在的行爲結果的重要主觀因素。把思想道德覺悟與法制觀念的增強相結合、把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的提高相結合。對青年學生提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修養的要求,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及其相互關係的內在要求在行爲評價標準上的反映。

在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講述中,在生動搞笑的動畫中,在真實新鮮的新聞中,在血淋淋的法盲案例中,在”大家之風"的激勵中,我要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避免空洞的道德說教,循序漸進、由淺及深的原則,避免空洞說教的最好辦法就是追求科學性,理論聯繫實際。通過學習,掌握社會主義法律的內涵、本質,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社會主義法律的運行,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增強國家安全意識以及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自學院提出要進行教學改革以來,我們部將此事視爲教學改革中的一件大事。全體思政教師對此項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熱情和精力,對我們高職院來說,如果做得好,這是一次顛覆性的改革,是耳目一新的改革,是符合高職教育特色的要求。經過努力,我們對該門課在總體設計和單元設計上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心得和想法,不知是否妥切,羅列如下請專家吝教!

一、應集中全體教研室教師的智慧和力量,羣策羣力。經過這半年多的預操作,我們一致認爲,進行這一教學改革,一個人的力量是很微小的,一個人的智慧也是有限的,而一門課程的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涉及到教學模塊的分割、課程總項目和許多的單元子項目設計,這就需要大家共同來思考、來定奪。

二、在把握了課程的整體內容的基礎之上,設計課程的總項目以及各個小項目時,總項目與各個小項目之間要有包容的邏輯關係。

三、對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進行項目設計之時,由於這類課程教育內容和教育效果的隱性性質,我們可以運用聽、看、想、體驗、感悟等手段,讓學生通過演講、辯論、撰寫材料、小組研討、做規劃等方式來設計案例,從而實現項目的內容和目標。

四、在設計項目時,要注意可操作性,避免假、大、空。

五、在運用這類教案進行教學時,上課的內容不是灌輸,而是通過項目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通過看、聽、想對教學內容和能力目標的獲得,也就是說老師說的要少,學生應該做的、說的多。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心得體會 篇六

大學階段是人生髮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正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給我們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法律基礎,讓我正確的去認識世界和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加強對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學習能讓我們都自身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同時正確看待自己的人生,認清自己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我覺得此門課程給我們提供人生的指南,對於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覺悟和正確看待和分析事物都有着無可取代的意義。

這門課程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知識性。它以馬思主義爲指導,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法制觀教育爲主要內容,把社會主義榮辱觀貫穿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幫助大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增強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

開學伊始,是思修這門課程教給了我如何珍惜大學生活,如何開拓新的境界,告訴我如何適應大學新生活適應人生新階段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爲理想信念而奮鬥。但在奮鬥前,我先得知道該如何樹立理想信念,樹立怎樣的理想信念。思修課告訴我作爲一名風華正茂的大學生,應立足腳下、結合實際,將自己的理想與社會與國家的建設相聯繫,樹立起科學的理想信念。光有對美好理想信念的嚮往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實踐和行動。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大學生實現理想的必經之路。在學習中,我們要刻苦鑽研、不畏艱難,孜孜不倦地學習理論和專業知識;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反對鋪張奢華的思想和生活作風;在工作上,奮發圖強,不怕困難,努力完成各項任務。雖然實現理想是一個長期、艱鉅且曲折的過程,但只要我們能堅持下來,必將收穫人生的喜悅,也必將能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通過對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我們對把自己的人生價值擺在與國家命運相關戚的高度,努力學習科學文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和法律意識,做一名對人類對社會有益的建設之才,他教導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大學時期是人生道德意識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做一個知榮辱講道理的人,是大學生自身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而思修就是我們學習良好思想道德的引路人。是思修帶我們瞭解了法律的概念與歷史的發展,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提高了我們對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制度的認識,讓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了整體上的把握,增強了我們維護法律尊嚴的自覺性和自豪感。

說到收穫,我覺得更應該感謝老師,是老師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動了我,交流大於說教,更多時候感受到的是老師言傳身教做人的道理,而非照本宣科。這個學期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如何做一個人,做一個好人。感謝老師的教學模式,課前演講讓我收穫了很多,不僅是從其他同學的演講中,還有那次屬於我的演講,當我鼓足勇氣站在講臺上向同學展示我用心準備的東西的時候,我意識到原來我可以的,原來我只是少了自信,原來我只是少了勇氣。.。.。 總之,一學期的思修課學習帶給我的有很多很多。相信我能借課上學到的東西更透徹地看這個世界,更合理地規劃未來,更穩重地解決各種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心得體會 篇七

當看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幾個字時,真心講,心情很複雜,可謂喜憂參半。

社會上”小悅悅”,”南京彭宇案”,以及身邊發生的“斬首哥“燈籠哥”塵囂甚上時,人們或許被所謂的道德約束傷到了。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的確,社會環境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們正確道德觀的形成。

在網上總是看到一些關於大學生的負面新聞,不得不承認,所謂的大學生,以前被人稱作的天之驕子素質確實不敢恭維,頹廢,缺乏自控力。許多大學生的基本價值觀尚不完善,更需要受人指引,我想思修課就應該承擔這樣的責任吧。所以大學要開創一方道德的淨土。而思修課就是這片淨土的耕耘者。

很多同學上課時喜歡坐在後排,在課上忙些其他事情或者乾脆不來,有時思修課讓人覺得好比雞肋,嚼之無味,棄之不能。老師在上面唾沫橫飛,下面伏到一片,或者高數,大物,電路中,或者QQ中,電子書中,或者NBA直播中,此景,何以堪?

我也曾告誡自己不能如此的功利的學習,其實每天埋頭苦做高數並不有趣,甚至有讓人心情變壞的趨向,同學之所以如此,還不是它們學分多且不易學,何人掛得起呢?

在傳統的印象中,從國小的思想品德課到國中的思品課,它始終或多或少的充斥着說教意味,搞一些空洞無味或有的沒的東西,讓人覺得不太實際。再加上思修課是開卷考試,易過。我想這或許是人們不太重視思修的原因吧。

不能說思修課就能改變一些東西,但至少會有一些指引作用,哪怕某一段視頻,某一句話然讓我們心靈觸動,我想那也算收穫吧。而令人欣喜的是在這裏可以學到一定的法律基礎知識,培養法律素養,曾經一度對國家的法律感到很陌生,尤其對一些的專業法律術語感到頭疼,也不知道中國的司法體系到底是怎樣一回事,更不明白基本的法律訴訟程序,印象中聽的最多的關於法律的詞語恐怕是打官司吧,對於法律更多的是敬畏與疑惑。

還記得在家裏經常收看中央十二臺的法制頻道,每當主持人講一些法律知識時就會覺得原來不懂法是如此的可怕,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會與人發生一些糾紛,對於那些初入社會的大學生熟悉法律知識和相應的法律程序就顯得尤爲重要,生活中經常見到某些大學生中了無良商人設下的文字陷阱,一方面那些商人確實該死,但兩一方面也體現了我們法律知識的缺失,很多時候,法律就是弱勢羣體捍衛自己的武器,但如何正確有效的使用這個武器也需要一定的知識積澱,普及基本法律知識也是思修課的一大功能所在吧。

恍然間,大一下學期已走到盡頭,回首這學期的思修課還是收穫很多,也希望思修課越來越生動有趣,貼近生活,更加實用。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心得體會 篇八

我仍然喜歡學觀念道德和地理這門課,因爲我在生活中常常見到不如意或生活學習有壓力時,我總是能按着當時政治教授教我們的觀念方法正確的處理事情,上了學校又邁進了一個新的生活層次,要再次學習生活,做社會分配給自己的任務,此時,我們不是隻只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進,學校還爲我們建立了觀念道德修養課,它就像我們生活前進的指引燈,帶着我和我的同事們一起向前去。

到底思想道德可我有學了些什麼,又有哪些感想呢,我在此處總結下。

我覺得,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是在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時代特點、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和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方面。生活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劃分成若干個階段,大學仍然是最美麗、最重要的一段歷程。在《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的第一章,就爲我們具體而平臺地介紹了學校生活,使我們對自己的學校環境有了全面的理智認識,在一些突入其來的弊端,有了面對思想打算和了解方式,起到了引路標燈的作用,對大學生活中的爲人處世有了指南和參考。對新生的我們,面臨的難題和觀念情緒不計其數,環境的陌生、生活的適應、學習的壓力、情緒的波動,總能在人最脆弱的之後蜂擁而上,加之我們的態度並不成熟,很易於被困難折倒,進入弊病。大學較以前的國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階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覺多了一些;少了古板,靈活多了一些。這些新的差異要求我們學會接受甚至適應轉變,健健康康地成長。《思想道德修養》課中從不同視角引導大學生正確定識大學以及大學生活,迅速調整方位,積極適應大學生活。

人的本質,人生夢想,人生價值,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等是學校生一直探討的困惑,當代大學生生長在變革開放年代,置身於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價值理念的碰撞,複雜的社會現實和新舊制度轉換過程中發生的衝突和難題,使其一生選擇尤爲艱難。

學了《思想道德修養》後覺悟,作爲一名大學生,必須把夢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成爲自己的立身之本、奮鬥動力和行爲座標。要嚴肅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着眼於實際學業的利用、着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探討、着眼於新的實踐與演進,做到理論與實際、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客觀世界,不斷增加政治敏銳性和識別能力。“正確定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是一生觀教育的邏輯起點,只有正確定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擺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恰當回答人生目的、人生夢想、人生價值、人生責任、人生態度、人生尊嚴等問題。勤奮刻苦學習,永葆理論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堅定來自於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勉學習,纔能有篤定的政治信仰和判斷是非的標準。爲此,要積極把學習成爲自己的第一必須,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強化系統性、條理性,以勤奮學習爲先導,提高專業水準和工作素養,爲成就性推進學習奠定紮實的專業理論造詣。從審美的涵義、標準講起,大學生必須正確認識美與醜,正確處理真善美的關係,創造美與享受美的關係,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係,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塑造美的一生。市場經濟既是法治經濟,也是信用經濟。做正直守信的大學生是對自己絕對的要求,敬業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備能力,也是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