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修養教案多篇

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修養教案多篇

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修養教案篇1

播放開卷有益

說一說

1、成語故事中宋太宗對讀書的感受是什麼?

2、你能說出你對學習的感受嗎?

談一談:

1、你能談談你爲什麼認爲學習是快樂的嗎?

2、你能說說你爲什麼認爲學習是辛苦的嗎?

3、當你在學習中遇到 困難時,你是怎麼做的?當時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4、你認爲在生活中還有比學習更辛苦的事嗎?

Ø我們怎樣才能變苦爲樂,從而享受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呢?

ØØ比較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快樂與困苦及原因,談談你的感想。

v學習是一種權利,所以我們應該熱愛學習。

v學習能帶給我們快樂,所以我們應該享受學習。

v學習是一個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過程,所以我們應該刻苦學習。

1、感到學習快樂的原因:

取得成績 解決難題 拓展知識面 有趣的故事情節 幫助消除疲勞 幫助消除煩惱

2、學習中出現困難的原因:

基礎知識不夠紮實 上課不認真 缺乏毅力 學習方法不對 能力有限 缺少學習興趣

3、怎樣才能解決困難

培養學習興趣 上課認真聽講 制定明確的目標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積極向同學、老師請教 培養毅力

伊拉克戰火中的失學兒童(powerpoint)

海灣戰爭前,伊拉克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但戰爭毀滅了孩子們的希望,目前,伊拉克的文盲數正以每年8、8%的比例飛速增長,整個伊拉克6至15歲的失學兒童高達1 60萬。作爲受制裁的重災區的巴士拉,目前的教師總數不足1500人,於是在這裏,孩子們整天無所事事地到處閒逛。

圖片內容:第一張:這就是生活在貧困山區的父子,他們一生別無所求。只求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也許一輩子他們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他們沒上過樓梯,沒打過“的士”,沒進過電影院 更別談上學了,他們根本沒想過。

2、因口糧不足,父母又是弱智,雷宏明和妹妹由於無錢去上學,只能跟着爺爺討飯。

3、替父母承擔家務農活的黃利慧是9歲的失學兒童。

4、這就是生活在貧困山區的父子,他們一生別無所求。只求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也許一輩子他們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他們沒上過樓梯,沒打過“的士”,沒進過電影院 更別談上學了,他們根本沒想過。

5、因口糧不足,父母又是弱智,雷宏明和妹妹由於無錢去上學,只能跟着爺爺討飯。

6、替父母承擔家務農活的黃利慧是9歲的失學兒童。

7、這個孩子14歲,卻不能坐在中學的教室裏。他必須到小煤窯背煤。今天他看上去很乾淨、很光鮮是因爲小煤窯已經被整頓關閉,他無活可幹。

8、這個孩子只有10歲,他身旁跟他差不多高的揹簍,是他每天的勞動工具。他說他很想上學,可是家裏沒有錢交納每年140元的學雜費。現在,他在一天天長大,他必須用這個揹簍來證明自己活着的價值。他沒有白活

9、1994年4月 安徽省臨泉縣城關鎮劉老家村11歲的劉小環爲了能上學,每天去給一家窯廠背磚坯,她每次背16塊,重40公斤,走140米,只得3分3釐工錢

10、一九九二年3月 山西省靜樂縣赤泥窪鄉羊丈村學校扛着桌凳去上學

我要讀書

我生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能像城裏的孩子一樣天天上學,對於這裏的許多小夥伴來說是一種奢望,我即使上了學,也要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比城裏孩子更多的家庭重擔。

我也一樣,每次當我提着食桶去餵豬的時候,心裏就念叨着:豬兒啊,你快快長大吧,我下學期的學費和書費可都指望你了……

一天,學校裏來了位賣課外書的叔叔,我選了一本《快速作文新法》,立刻被它的內容吸引住了,愛不釋手。可是一看定價——2元錢,我的口袋空空的,尷尬地站在那裏捨不得走。這時,賣書的叔叔看出了我的心思,說:“拿回去吧,下午給我把錢帶來。”

回到家,媽媽看了我拿的書,不高興地說:“你哪來的錢付給人家,家裏可一分錢也沒有啊!”“昨天賣雞蛋的錢呢?”“買煤油了,已經幾天摸黑了,沒有煤油燈,你們晚上怎麼學習呀!”這時鄰居阿姨給媽媽送來2元縫衣服錢,我簡直太高興了。恰好這時妹妹來要打預防針的錢,正好也是2元錢。爸爸對我說:“家裏只有這2元錢,你就讓妹妹拿去吧。”我哭鬧着不答應,說:“你們真沒本事,連2元錢都掙不到!”爸爸聽了火冒三丈,打了我一頓。下午,我只好依依不捨地把書還給了那位叔叔。

“人不能選擇出身,卻可以改變人生。”我要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局面,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沒有書讀,沒有知識,什麼也改變不了。我要讀書,我要書讀!

安徽阜陽市插花鎮尹堂國小 劉秀啓

三、想一想,說一說

1、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我們的同齡人失學或面臨失學的處境?

2、大家能否想象一下失學後的他們的將來會是怎樣的呢?

3、看看他們,想想自己,談談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與學習生活。

4、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的真實感受。說說我們應該怎麼做?

圖片:那天,我們可以讀書了,我們高興了,爺爺卻哭了 最震撼的吶喊

學生在情感上再感受一下

小結:最後讓我們帶着熱愛學習、刻苦學習的心情和讀書郎一起走進校園,共同享受學習的樂趣吧!

在音樂中結束:播放讀書郎

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修養教案篇2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科技創新給生產、生活帶來的重要影響,培養熱愛科學的精神。

2、體會教育創新的必要性,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3、認識我國與發達國家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差距,增強自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樹立科學精神。

知識與能力

1、知道我國在人人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教育必須創新;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要求科技創新。

2、瞭解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我國必須加快發展科學技術的步伐。

3、瞭解我國在科技、教育發展方面的成就,知道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意義。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培養辯證思維能力。

4、培養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形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

第二課時感受教育創新

一、導入: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重視教育是一個歷史傳統,也涌現了許多享有盛譽的教育家。孔子被譽爲世界教青家,其教育思想一直到現在對我們仍然有借鑑意義。四大書院更讓我們感受到文明古國教育的生機。今天,我們正踏着教育創新的腳步,奏響科教興國的凱歌。 (展示:教育法規定: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國家保障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全社會應當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師:科技創新的關鍵是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教育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我們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教育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確立了科教興國戰略。爲發展教育事業,制定了一系列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活動一:感受我國教育發展的蓬勃生機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教育創新,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的大發展。明確教育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我們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教育的發展。瞭解我國教育體系是多層次、多形式、學科門類齊全的,爲後面設計自己的學習規劃做鋪墊。

活動過程:(多媒體出示以下問題)

(1)我們國中畢業有哪些升學途徑?

(2)我們本地有哪些大、中專學校?我們高中畢業有哪些升學途徑?

(3)你知道哪些網校,請寫出它們的網址?

①觀察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舉出事例,促成學生討論。

②請學生把三個問題的答案分別寫在黑板上,並請其他學生加以補充,使答案不斷豐富和完善。

③請提供答案的同學說說自己的認識,教師進行簡評,使學生了解我國教育體系的多層次、多形式。

④學生看書,然後把黑板上的答案歸類(比如:基礎教育、遠程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必強調分類的準確性、科學性,主要是感受教育創新。教師協助,適當點撥。 ⑤教師總結。

我國教育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學科門類齊全的教育體系,基礎教育在改革中迅速發展,遠程教育方興耒艾,職業教育初具規模。

活動二:我的選擇

設計意圖:使學生懂得人生不是獨木橋,人生的道路是多元化的;人才是對社會的發展有創造性貢獻的人,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正所謂“行行出狀元”;選擇受教育的途徑要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特長,更要從國家社會的需要出發,才能充分行使受教育的權力,做出人生的正確選擇。

問題探究:國中畢業我們可以選擇普通高中、職業高中、中專和技校,但有的家長認爲選擇上普通高中升大學是的出路,你認爲呢?

活動過程

①向學生出示一些資料,介紹我國當前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使學生認識到,現代化建設需要各行各業的不同人才,而我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的發展就是爲了適應現代化建設的要求。

②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的實際,談談自己的理想設計。

③引導學生國中畢業後選擇什麼樣的學校,要根據國家的需要、個人的興趣和自身的實際,不能盲目效仿別人或者一味受家長的左右。教師要對各種理由給予鼓勵性評價,對說理不夠充分的觀點,要鼓勵學生討論,並對學生闡述的理由進行分析。

活動三:從數據中認識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認清我國教育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教育學生珍惜受教育的權力。 出示以下數據資料

材料一:據新華網消息,近期公佈的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顯示,農村人口中低學歷人口的比例遠遠高於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學歷人口的比例明顯高於農村人口。在城市,高中、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人口的比例分異1是農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教育差距已經成爲了我國城鄉差距中最主要、最顯著的差距。2002年,佔總人口60%以上的農村只獲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

材料二:

材料三:2003年我國首次公佈教育與人力資源報告,報告資料顯示:我國15歲以上國民受教育年限爲7.85年,25歲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爲7.42年,與美國100年前的水平相仿,比韓國低近4年;2000年中國25—64歲人口中受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者只佔18%,而美國和韓國分別佔87%和66%。2000年我國從業人員仍以具有國中和國小受教育水平的人員爲主體,佔75%左右。2001年我國國中畢業生升學率僅爲52.6%。

活動過程:

①學生閱讀上面三組材料。

②組織學生討論,分析三組材料分別說明了什麼問題? 爲此,我國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作爲中學生應該怎麼做?

③學生分組回答問題。

④教師引導和總結: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教育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國城鄉之間、地區之間還存在差距。一些貧困和落後地區,還有大量失學兒童。爲了使每個公民都有機會享受最基本的教育。我國政府正在彙集全社會的力量,實施“希望工程”、“春蕾計劃”等一系列助學項目,不斷完善獎、貸、助學金制度,以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公民

接受學校教育。我們應該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

活動四:不做未來社會的文盲

設計意圖:使學生認識到知識更新越來越快,學習應成爲我們終身的活動,從而培養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懂得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活動過程:

①學生閱讀教材第119頁的圖表,討論以下問題:

·這個圖表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7

·你知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文盲下的定義嗎?

·如何理解“未來社會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刁;會學習的人”。

②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

③教師總結: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越;耙越快,單純靠學校學習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學習應成爲我們終身的活動。“活到老,學到老。”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將來的競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活動五:學習新規劃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越來越快,單純靠學校學習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不斷學習和充電,要將規劃付清行動。此項活動屬於行爲訓練,鼓勵學生爲自己的今後學習制定長遠的規劃,實踐終身學習的思想。

活動過程:

①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

②佈置任務: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父母、親戚或朋友,他們是通過什麼途徑進行學習的;當地社會上有哪些可以提供的教育資源,自己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彌補學校學習的不足;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規

③學生交流,選出部分典型的規劃,在班內展出。

④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在學習型社會,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社會實踐、網絡學習、函授學習、自學等都是我們學習的途徑。要根據自身的實際和當地的情況,制定一個符合自身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學習規劃。

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修養教案篇3

我們身邊的規則(一課時)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規則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懂得什麼是法律。引導學生了解法律的規範作用和對人們的保護作用。

教學難點:法律的特殊性。讓學生從行動上學法、用法、愛法、護法。

?學生分析】

國中學生由於生活範圍的擴大,已經接觸到了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規則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學生認爲在學校裏遵守校紀校規,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是因爲教師、家長、學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沒有真正意識到規則能夠幫助人們開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須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身邊的一些規則,體會到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沒有人可以例外,並進而瞭解法律也是一種特殊的規則,從而樹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識。

?教學過程】

遊戲導入:

學生活動:小遊戲:“誰更快”

誰能更快地從瓶子中更快地把乒乓球抽出來,在一個瓶口比較小的瓶子裏,放入用線串好的五個乒乓球,分別請兩組同學(五人爲一組)上來,比比哪一組能更快地將乒乓球全部取出。

(一)、我們身邊的規則.

1、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規則。

創設情境:撐杆跳比賽剛剛設立時,有一次國際比賽,一位日本運動員拿着長杆,跑到橫杆前,突然將長杆插在地上,並兩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到了橫杆高度時跳了過去,全場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爲在當時的撐杆跳比賽規則中,沒有規定是否允許爬杆,只是說用杆。

學生討論:算還是不算?同學們討論。假如體育比賽當中都是這種場景,那會是一種什麼樣子。(興奮劑、藉助於器械等)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並引導學生討論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

設計意圖:通過對體育比賽中突發事故的討論,引出設立規則的必要性,讓學生認識到如果沒有規則,事情可能就會帶無法預計的後果。並自然將課堂引到更嚴重的交通事故。

交叉換位

學生活動:請學生在教室中實踐一下交通規則——交叉換座位。

教師活動:不做任何提示,不要提出不許怎樣做的要求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式活動,讓學生再次直觀感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如果我們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我們發覺會很順利,並提出規則是一種美。

生活延伸:生活中也有許多規則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環境,請同學們尋找生活中有哪些。

如乘車先下後上,山區行路相互禮讓,遇危險讓婦女、兒童先撤退,拾金不昧,體育比賽更精彩,交通秩序井然。

“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規則。

學生活動:一天中,你曾經歷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關衣、食、住、行、學習、文體活動等方面的規則?如果要你對這些規則進行分類,你怎麼分?

設計意圖:設置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件場景,體現了學習生活化,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學習興趣,通過模擬情景,讓學生思考討論,也有利增強學生體驗感,提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能力,並從對比中自然引出特殊的規則——法律。

特殊規則——法律

是真是假:舉四種規則的行爲(社會道德、學生守則、法律、宗教規範),請學生開展競猜,哪一種行爲是法律,並從中尋找法律和其他規則的區別。(可以運用課本中的表格)

社會道德:雙休日到市圖書館閱覽室看書,要求必須保持安靜。

學生守則:在學校裏上課,自修課必須保持安靜,否則要扣除四項紅旗競賽分。

法律:在法院旁聽審判必須保持安靜。

宗教規範:每天早上,平陽寺的佛家子弟必須靜坐一小時。

同樣是保持安靜,但他們卻各有不同,通過對比找到:

2、法律的三個特徵:

一是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二是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三是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二)、生活離不開法律。

1、日常生活離不開法律。

馬麗和媽媽去參觀一次展銷會,並且還幫助媽媽挑選了一雙鞋子,沒想到穿了三天後,鞋跟就掉了,媽媽想去換但展銷會這時已經結束了,媽媽說:算了,算了,就當花錢買了個教訓。如果你是馬麗,你給媽媽一個什麼樣的建議?

2、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

?作業】 生活中有什麼規則?法律作爲一種規則,與其它規則有什麼不同?

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修養教案篇4

?隱私和隱私權》】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隱私和隱私權”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五課“隱私受保護”中第一框題的內容。在此之前,通過對第三、第四課的學習,學生們已經瞭解了人格尊嚴權中的幾項具體權利,如名譽權、肖像權和姓名權等方面的知識,瞭解法律對保護公民人格尊嚴的某些規定,懂得了如何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權利。通過本框的學習能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人格尊嚴的神聖不可侵犯,也爲下一課“尊重和維護隱私權”做好鋪墊。因此本課承前啓後,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學習與能力目標要求

(1)知識目標

①使學生掌握隱私的含義,隱私權的內容。

②能夠澄清隱私即醜事的錯誤觀念。

③知道法律對公民個人隱私包括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予以明確的保護。

(2)能力目標

能夠自主地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關案例,正確判斷侵犯隱私權的行爲。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樹立人格獨立觀念,具有隱私意識,堅持以人爲本,崇尚人性與個性。增強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隱私的含義,隱私權的內容。

教學難點:保護隱私的必要性,隱私權的含義與內容。

我確立教學重點、難點的依據主要有三點:

(1)針對學生對個人隱私認識上的偏差:由於長期受封建觀念的影響,有許多人總是認爲“好事不揹人,揹人沒好事”,錯誤地把隱私等同於醜事、不光彩的事。正確認識個人隱私,從而保護個人隱私,對學生成長十分必要。

(2)針對學生隱私經常受到侵犯的事實:在我們身邊經常有老師私拆學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記的現象,儘管出於善意,但卻嚴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隱私。學習隱私的內容,有助於學生積極維護個人隱私權。

(3)針對學生經常侵犯他人隱私的現實:由於對個人隱私認識不夠,學生侵犯他人隱私的事情時有發生,甚至較爲普遍。尊重他人的隱私,體現了一個人的文明素養、法律素質和道德境界,每個學生都要學會尊重他人的隱私。

二、說教法

1.討論式教學

針對學生在隱私方面的模糊認識,設置相關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分析,來提高學生的隱私意識,從而也有利於學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2.情境式教學

在講述保護隱私的必要性這部分內容時,我主要採取了情境教學法,設置一些侵害個人隱私的情境,然後讓學生來推測、想象事件的結果,最後教師進行歸納說明,從而喚起學生學習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一種良好的心境中學習。

3.體驗式教學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隱私受到侵害時的感受,使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尊重他人、關愛他人的情感。

三、說學法

現代教學思想尤其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學的方法。我認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使學生會學、善學、喜歡學,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根據本課的特點,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採用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方法。

1.合作學習

在突破教學重點“隱私的含義”時,我讓學生四人爲一組進行討論,共同歸納出隱私的內涵。在澄清“隱私”與“醜事”的關係時,我將學生分成兩組,展開討論,進行辯論,形成正確的觀點。通過這種合作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形成互補,培養合作意識。

2.探究學習

在突破教學難點時,我針對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如:報社侵權案、拆信**等,要求學生首先認真閱讀分析,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上述行爲是否正確?說明理由。你認爲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這樣做有何意義等。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學生的技能、情感、態度得以提高。

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修養教案篇5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是人教版思想品德第 單元第 課第 個框題。本冊教材的主題是學會交?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在吃透教材基礎上結合着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

難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方法

爲了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情感體驗式教學法”“啓

髮式教學法”“討論法”進行教學。堅持以學生學習爲主 以教師爲主導的啓發式教學原則。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其中。使平時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

下面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

動、交流,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2—3分鐘)

由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依據:一時很貼近學生的生活,可以吸引學置導入新課。 生的注意力,而是可以爲後面要講的教學內導語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容做好鋪墊 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夠知道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二是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起學生的求知-。這是政治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本節課我採用了圖片(歌曲)導入法。導入

2、講授新課:(最重要)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瞭地分析教材的難點。

還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

趣化。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2—3分鐘)

4、佈置作業。

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

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課堂作業:

結束: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爲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