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7月17~18日,江蘇____國際實業集團公司組織新員工進行了爲期兩天的企業文化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有:____集團簡介、發展史、發展規劃、企業文化、員工行爲規範、科學的工作方法等。____集團的董事長康宜華親自授課。

通過兩天的企業文化培訓,受益匪淺,感動着公司創業之路的艱辛,感動着公司有那麼多優秀員工一直忠心耿耿、默默無聞的付出。雖然我入職時間較短,但已深深感受到那種濃濃的文化氣氛。家庭氛圍式的管理模式及領導與“老員工”那種言傳身教,使自己倍感親切。

“企業文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是萬萬不能的”,通過再次對公司企業文化的學習,我對公司過去、現在、將來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進一步認識,也鼓舞和鞭策着自己要努力工作。在此將自己的培訓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企業文化要重“三品”,即品質、品格、品行

1、企業文化的品質,主要體現有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反映企業立身處事的信念、主張和態度。“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不斷提升工廠滿意度,不斷提升員工滿意度。”更明確了____的發展目標。願景,是一個企業發展的“綱”,只有綱舉,才能目張。只有企業品質好,才能經得起風吹浪打,耐得住時光磨礪。曾經的“花瑤事件”對我的感觸最爲深刻,公司損失了幾百萬人民幣,在企業發展初期是致命的打擊,而____能在一年後扭虧爲盈,是多麼不易。從此,該事件也列入集團企業文化培訓教材,正如康總所說:“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科書,只是看你自己如何去正視、把握,更重要的是有無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願與努力”。

2、企業文化的品格,企業文化≠口號/目標/希望,必須內化爲思想與行爲,主要反映出企業精神、企業的能動力、企業的活力。而____的戰略觀、成敗觀、質量觀獨具特色,把____企業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恰到到好處。而企業的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是一個企業的品性風格,體現着一個企業的行爲規範,預示着一個企業的興衰榮辱。____的“敬業創新、追求卓越、共同發展、回報社會”的信念是企業積極向上文化品格的最好體現。

3、企業文化的品行,主要彰顯了企業的行爲規範。也是員工的行爲準則和原則。既有傳統的'行爲,也有情感的行爲、理性的行爲,要確保企業目標的實現,執行力文化尤爲重要,成功的執行力=60%態度+20%執行能力+20%執行方法。培訓中,康總就合理的利用工作時間給予了正確的指導:“用零碎時間處理零碎的事情,用整塊時間處理重要的事情”。通過合理的調配與應用,工作效率確有明顯的提高。

要使企業文化的品質、品格、品行得以實現,僅靠知曉是不夠的,要做個學習型人才,從中提煉企業文化的精髓。

二、樹立正確的成敗觀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敢於面對挫折,“只爲成功找方法,不爲失敗找理由”如果你有行動力,你就會成功;如果你有創造力,你就會卓越;如果你有影響力,你就會有成就。在自己的崗位上擺正自己位置,學習領導和“老員工”身上的閃光點,勤奮努力,踏踏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用心做事、用腦做事、善於總結,提升自己的業務技能,積累工作經驗,幫助別人來取得自己的成功,在同事中贏取良好的口碑。

一個擁有優秀文化的企業,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定能更好地得以生存和發展。____的企業文化是開放的、包容的和不斷髮展的,只要我們共同繼承這種文化並將其發揚光大,團結一致、共同奮鬥,____的明天定會更好!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 篇二

歷史碎片隨想

今天,在上關於海航《誠信業績變革創新》論壇報告的觀摩課時,感受陳峯董事長不止一次流露出對左宗棠的無限讚美之情,用一種最爲實際的方式教育我們:“沒有國哪有家”這個普遍真理。

每當聽到陳總對於左宗棠的誇耀,我的思緒隨之亂飛……阿古柏激盪的大漠風沙和席捲的塵煙血腥瀰漫整座新疆,而泥沙俱下的晚清政府卻如東方睡獅般迷花忽瞑,赤地千里的新疆大地上演了左公西行甘棠在斷壁殘垣中與野蠻的浩罕國殊死搏鬥,刀光劍影,出生入死,馬做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用金戈鐵馬收復茫茫大漠的北疆,借刀槍劍戟奪回化外勢重的南疆。這個垂暮的晚清,偏偏註定出現了左宗棠,中國歷史上也註定有這一朵奇葩綻放,兵術與洋務交融,彈指一揮間,六分之一領土盡收腹底。伊犁應該感謝左宗棠,新疆應該感謝左宗棠,中國應該感謝左宗棠。左公

會晚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收拾舊山河,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情壯志實在令人敬仰。

左宗棠是大智之家,崇尚洋務運動,鼓勵維新變革,引進和採用西方資本主義的機器設備和技術,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航運、採礦、冶煉、紡織等),因此清朝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左宗棠、李鴻章等洋務派還籌建了中國近代海軍,興辦了中國最早的近代教育。然而時代卻和英雄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一臺清江水,幾番英雄淚。

雨後彩虹感悟

20世紀開始,中國開始逐漸恢復元氣,進入“時來運轉”的大好時期,一大批民營企業借勢也開始如雨後春筍般誕生在華夏大地,並日益吮吸着國家宏觀政策的支持養分,儘管不可避免地經歷了一段艱辛曲折之路,然而無法阻擋的是發展仍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見其長。改革開放時代賦予企業巨大的機遇,中西合璧驛站的屢試告捷爲企業注入強勁的活力,海航代表一個時代民營企業的先行者和成功者,仍然不能忘記歷史傑出人物和他們所發起的一系列維新變革運動、爲中華民族復興奠定夯實基礎的鼻祖之輩。以我們大新華快運航空公司的發展做淺顯分析,如果沒有左宗棠收復新疆失地,甘肅、陝西一帶便成爲名副其實的邊陲,試想作爲塞外的西安,我們將如何打造其如今天這番高利用率運行的大好形勢呢?我們發展和騰飛的創業創新支點又將何存?在擺出一個展望勝利的“V”字姿勢時,我們不能忘記歷史這位偉大的慈父,不能忘記祖祖輩輩爲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般沉重的繁衍更替和經驗沉澱。我們只不過是厚積薄發、時勢造英雄的一代,所以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擔當好英雄的角色再去造就新的時勢。

誠信發展價值

如雨後彩虹一代的我們,擺脫遭受徵兵戰亂的動盪社會,免於混跡兵荒馬亂的不堪局勢,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可以坦然無憂的共同致力於打造和諧社會的既定目標。尤其觀摩了海航《誠信業績變革創新》報告會和陳峯董事長精彩絕倫的動員演講,使我更加深諳“和諧以誠信爲基礎。”誠信乃“仁”,乃“義”,乃“德”,對企業的發展和對打造百年海航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素,誠信發展,從長記議。

古今中外,越是輝煌、越是有公信力的品牌越注重誠信,誠信者,顧名思義,誠實、守信用。當今社會,誠信是道德的核心。誠信意識就是信用意識,海航推崇的誠信意識,是以誠爲本,誠以信爲基,信以德爲源。誠信在儒道社會倫理體系中,是基於最底層的人格和品質修爲。信用是建立在誠實可信的基礎上的,而心理承諾和契約實踐相結合的意志和能動在當今社會同樣不可或缺。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信譽是誠實品德的社會評判和價值體現,信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經濟生活、社會活動和價值體現應該遵守的道德和行爲準則。作爲儒道同懷、性命雙修的華夏子孫,我們要恪守誠信;作爲“以道養身、以誠養心、以義制利”的海航人,我們更要恪守誠信;甚至拋開自身所有的歷史關係和社會關係,單單作爲格物致知的人,誠信也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 篇三

網絡上,生活中,“執行力”一詞不絕於耳,甚是流行!這似乎就是近幾年之事,可是火熱程度不亞於“超女快男”。無論是國內國外知名公司,還是大小企業,每每言出必有執行力一詞,它似乎就是心中碎碎念過的佛祖,彷彿着重強調執行力,那些大小不濟的任務就能迎刃而解,那些拖拉怠慢之事便會煙消雲散,而這些也與企業的整體績效掛鉤,有了執行力,就看到不斷攀升的企業績效,看到企業燦爛的未來,看到企業輝煌的明天。

不錯,執行力的高低直接影響着企業的良性發展方向,它可以直接改善發展的速度,也可以直接提升改革的品質。最後從量變中得到質的提升。可是細想,執行力的根本在人,而企業的核心也是人。所以提高企業執行力的基礎就是從人出發,如何提升企業執行力,打造企業“執行力”文化,就需要結合企業的人才構建模式展開探討!

一、打造企業執行力文化,基層員工是基礎。

基層員工是企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的發展的基礎,而提升員工執行力的根本是管理。

員工的能力所在何處?員工間是否可以團結互助完美協作?員工遇事是否會積極主動解決問題?這些問題是每一企業在建制企業文化中都必要考慮的因素。這些也是企業執行力文化是否能長久的基礎,以及是否能夠有效落實的基石。職責的清晰,流程的通暢,信息的準確,以客戶爲中心、以事實爲基礎、以效果爲目標的工作方式方法的建立,都直接影響着企業各層面的執行力效果的展現。而基層員工的執行力表現就是對企業執行力文體是否完善的最好檢驗。

因此,對基層員工執行力文化的強調與昇華便是企業領導必要的考慮因素。因爲從根本從細節就可以直接反應出企業中層管理的水平以及高層管理的素質。只有基礎牢固了,許多小事就會消除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繁雜瑣碎的小事也會相應減少,企業也將會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簡言之,基層員工的”執行力“文化的提升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前行不斷開拓的有力保障。加強企業基層員工的執行力功力就是爲企業創造更高價值的重要途徑。

二、打造企業執行力文化,中層是關鍵。

企業執行力的高低,關鍵在於中層。中層是企業的中流砥柱,是連接高層與基層的橋樑,在企業中起着重要的紐帶和協調的作用。但企業中常常出現中層幹部形式主義盛行。他在企業中只是擔當“傳話筒”的角色,而在做上傳下達的動作中有甚者連任務的背景、目的、要求都沒有講授清楚,在這個過程中,自身執行力本身就打了八折。更不要說給部屬指導工作,協助解決問題了。

換個角度去考慮,管理者在自身的執行力上已經打了折扣,那麼對於部屬的進一步執行其工作真正的質量又是否會滿分?這樣的氛圍中,執行力又會如何?部屬意願不高,士氣低落,缺乏積極主動,工作敷衍了事。試想,這樣的執行力對於一個企業的發展帶來又將會是什麼樣的效果?

反言之,如果中層領導在教導部屬的過程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發現問題,積極行動帶大家一同出主意、想辦法,積極調動大家或部門間的參與性,在這樣和諧的良好工作環境中,企業的發展道路又會成那種繁榮之景?

因此,中層的執行力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它不僅關係着自身的命運,同時連接企業的中高基層,對上,他是領導的左膀右臂,良好的執行力使高層有更多的時間與更好的經歷做更好的決策。對下,他是部屬標榜楷模,鋼鐵般的執行力必定帶出一支勝利之師。

三、打造企業執行力文化,高層是核心,是方向指導。

企業中高層是決策層,他給予企業戰略性的指導,給予部屬方向性的指導,就像航船中的舵手,是企業的重中之重,是企業的核心關鍵。同時它不僅是中層的領導,同時是整個企業的領導。其關鍵地位毋庸置疑,而其中,高層也同樣爲企業中的每一個人樹立榜樣。所有員工與部屬都在做“看”的動作,他在看領導做的好,我在做,領導不做我也不當出頭鳥。而此時領導的模範帶頭作用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假設,如果高層辦事不易主動承擔,所帶部屬一定效仿相互推諉。如果高層每日只是端茶看報講電話,部屬也一定善於溜鬚拍馬,不謀正事。問起因,大可高呼“領導喜歡我們這麼做!”。

反言之,如果領導是個行事正派,雷厲風行之人,部屬在落實執行力上也一定遇事速戰速決,同時保證高質量。高層如果對項目科學管控,實時跟進,部屬在執行中也是幹勁十足勇往直前。必定遇事知裁剪,步步爲贏。那麼可以看出,基層看中層,中層看高層。高層只有明確自身的職責的特性,將其優點擴大化,缺點縮小化。可是這裏,作爲決策層的高層領導,爲了提升執行力,凡事均過問,凡事都參與,那麼高層就做了中層的事情,那麼中層不就形同虛設,如果這樣,企業真正需要決策的關於戰略發展方向的事情就不再有精力處理,那麼企業的決策一旦斷層,後果不可估量。

那麼作爲高層該如何關注自己的執行力呢?從細節上,多給予部屬關心。在工作中,多給於方向性的指導,懂得時機的把控與實時對項目的管控。在精神與物質上給予部屬一定支持,不要吝嗇自己的嘴巴多將表揚與鼓勵的話掛在嘴上,並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這樣就是在無形中強化提升了有形的執行力技巧。

可見,在打造高層執行力方面,高層往往就是那些小而不言的細節,就可以創造出無窮大的力量。

執行力不是一句口號,它不能通過熟記於心使企業的本質問題得到改善,執行力是一種藝術,通過領悟它的精髓,把一種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通過具體的行動,通過相互間的感染,積極發現問題,積極改正問題,加以執行落實,纔是企業發展的王道!

一曲“敖包相會”使得內蒙古的敖包名聲遠揚。去過內蒙你就會知道,原來此“敖包”並非是蒙古包,而是一種由大小石塊堆積而成的圓形的實心的包狀“建築”。在敖包上面,豎立有木幡杆,上面還掛有一些五色彩帶。在蒙古語中,敖包就是“堆”的意思。它通常建在山頂、湖畔或者灘中醒目之處。據說在敖包旁繞三圈,然後再揀三塊石頭丟到包上,這樣就會得到神靈的庇佑;並且,每年陰曆六月舉行的“祭敖包”的宗教活動也是蒙古人最隆重的儀式之一。然而經過考證,敖包先於神學的意義卻是一種草原中的導航標誌。按理說,建造路標是人人得益的事情,並且,牧民每每遇到路標時奉獻幾塊石頭也不是什麼難事,然而,放牧時還要留意石塊並且一路要攜帶直到遇到路標,的確是件辛苦的活。更何況有那多人貢獻,某個人的幾塊石頭也就無足輕重了。但是如果大家都這麼想,那麼路標的建設成本的分擔就變得棘手了,誰都需要路標,但是誰都有讓別人去添磚加瓦自己卻坐享其成的心態,最終好事難成。聰明的蒙古人的解決方案讓人拍案叫絕,他們賦予了功能性的路標以宗教的意義,讓路過的每個人,都自覺地對發揮路標功能的敖包進行建設,在祈福中,完成了自己的貢獻。敖包的故事告訴我們,沒有信仰,制度就形同虛設;沒有信仰,就不會產生執行力。

執行力誕生於企業信仰。執行力是左右企業成敗的重要力量,也是企業區隔平庸與卓越的重要標記。它來自於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完善於這個企業近乎教義般的企業信仰。 “企業文化”是現今時髦的詞語,也是一個被人用濫的詞語。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爲數衆多的企業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上,只是滿足於幾條新穎的口號,或寫幾篇煽情的使命聲明,或者,由總經理髮表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講,但是,這些都是有效的嗎?這些都溶入了員工的血液了嗎?我們見過太多諸如“求實”、“奮進”、“爭創一流”此類的詞語,但是,這些企業真的是這樣在做的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把標語貼在牆上,卻沒有寫進員工的心裏。小華森在《父子同心締造IBM》一書中寫道:這所學校的每一樣東西都意在激發忠心、熱忱和崇高的理想。IBM認爲,這是成功之道。前門刻有(IBM無所不在)的座右銘“思考”二字,每一個字母有兩英尺高,一走進去,是花崗岩的樓梯間,意在讓學員踏着樓梯去上每天的課程時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心態。IBM就是這樣一間把自己的信念象教會一樣制度化的企業,《華爾街日報》曾經指出,IBM的文化極爲深入,以致於有一位任職9年後離開的人說:“離開這家企業就象移民一樣。”我有不少朋友出身於可口可樂,儘管離開這家公司已經很多年了,但是,他們依然保持着那種對可口可樂文化可怕的信仰:堅持認爲可口可樂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堅持認爲可口可樂的銷售技巧是最好的銷售技巧,堅持認爲可樂就是可口可樂而不是百事可樂,堅持只喝4度的可樂並認爲那是最好的風味。只有這樣的企業文化才能浸淫出充滿着對公司無限忠誠並把執行工作任務當作使命的員工。那麼,企業文化產生於何處?顯然,企業文化受到公司創辦者的影響是最大的,美國新港新聞造船和碼頭公司的創辦人杭亭頓曾經在1866年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要造好船,如果可能的話,賺點錢。如果必要的話,賠點錢。但永遠要造好船。”直到1987年,他的這段話還被他的公司的副總裁引用並銘刻在公司最顯眼的地方,成爲公司的文化和信仰。然而,僅僅是創辦者的影響是不夠的,企業文化得以成爲信仰,它是吸收歷史,總結現在,立志未來所提煉出來的,它有自己企業中獨特的深深烙印。它需要靠從上而下不斷的宣導、複製、灌輸和身體力行。而最關鍵就是身體力行的複製。

上司就是企業文化?我們看到在很多企業,文化和信仰並沒有從上而下地滲透,而是在不同的部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每一個上司和主管完全按照自己的風格來確定部門的風格,並且都認爲那是優秀的。而這些自認爲優秀的結果是什麼呢?

蓋洛普曾經對一家零售企業做過一個員工工作環境的調查,結果在一項關於員工擁有的“設備和材料”的項目中,原本硬件完全一樣的A店和B店卻有34%的差異。——這裏的一切,包括硬件環境,都打上了經理的印記。而這些差異造成的結果就是績效的差異,好的經理的部門文化,創造了好的績效,不好的經理的部門文化,則相反。顯然不是每個部門都會很幸運地碰到一個能塑造好的部門文化的經理,公司的挑戰,在於在全公司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而不是變成上司就是企業文化。很多公司空談“文化”而淪落爲廢紙,就是由於他們容忍了這種“亞文化”的存在而忽視了企業真正優秀的文化信仰的宣導。企業的文化始於招聘,我們需要招募的是認同企業文化的每一級的員工,而不僅僅是優秀的。不認同企業文化,他就不會按照公司的理念去做事,最終,也將降低執行力,導致績效的低下。鐵杵磨成針也許是古人的看法,但是顯然是違反成本的觀念的。越是不認同企業文化的能幹的鐵杵,越不可能成爲公司的針,也越對企業文化的複製過程產生巨大的殺傷力。但凡偉大的公司,文化必定是單一的。但凡平庸的公司,都有各色花樣的“上司文化”、“部門文化”。執行力也是一種文化。執行力誕生於企業的文化,並且也反作用於企業文化,成爲文化的一部分。

執行也應當是領導者和每一層經理最重要的工作。它是一個系統,溶入在企業的各個角角落落。執行不是空談戰略,它應該是細微而現實的,它是每一個細節的探究和頂真。在大多數平庸企業的領導人在辦公室裏幻想着公司未來遠景的時候,可口可樂的總裁在上海的馬路上詢問“爲什麼賣茶葉蛋的老大媽不賣可口可樂?”——儘管可口可樂的分銷網點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歐萊雅的CEO在商店裏仔細地觀察每一個競爭品牌的櫃檯陳列——儘管歐萊雅早已把這些競爭對手都全部擊敗。執行就是每一層的經理都用公司的文化標準去判斷和做一件事情。WALMART的老SAM的勤儉一直到他的一個店經理狹小寒酸的辦公室,無一不體現着WALMART的成本觀念,也無一不體現着它嚴格執行對成本的控制。如果你要員工“誠實守信”,你可以再繼續爲逃避了政府的稅收而沾沾自喜嗎?收起你那可笑的自己都不相信的標語吧,建立起你真正的經過時間錘鍊的企業文化的信仰,建立一套從上而下深深滲透的執行文化的系統。首先,你要身體力行,其次,每一級別的員工都必須複製。而不是其它。

一個企業,即使有宏偉博大的目標與構想,充實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有效、真真切切的執行落實,最終也只能是紙上談兵。企業的一切成效依靠執行來支撐。沒有執行落實,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紙空文,再理想的目標也不會實現,再正確的政策也不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戰略目標固然重要,戰略目標一旦確定,關鍵的問題是執行、執行、在執行。

曾經看到這樣的故事:東北有一家國有企業,因經營不善破產,被日本財團收購,正當大家翹首以待日本人帶來耳目一新的管理方法來時,出人意外的,日本人來了以後,但是卻什麼都沒有變。人沒變,制度沒變,機器沒變,只是要求一個條件————堅定不移的執行原來的制度。結果不到一年,該國企扭虧爲盈了。日本人就是用了一個絕招:執行,無條件地執行。

執行是如此的重要,任何員工事業的的成功必然是執行的成功,任何員工事業的的失敗必然是執行的失敗。

計劃落空,目標達不成,戰略失敗,任務完不成,原因何在?不痛不癢拖拖拉拉的低下的執行力,導致執行的失敗,在於缺乏強烈的執行意識。具體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工作態度不端正。

在企業,有些員工普遍感覺工作是爲領導作的,作多作少,作好作壞與自己毫無關係,總有一些員工對工作拖拖拉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敷衍應事,領導來了,假裝埋頭苦幹,領導一走,談笑風生,幾年甚至十幾年來老書照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習慣了不痛不癢、馬馬虎虎,心裏私找理由:畢竟,企業對我來說,又有什麼呢?是他們領導的事。一旦認真起來,又是呆頭呆腦,不懂變通,應付完上級的整頓檢查後,懶惰尾巴又伸出來,依然我行我素。這樣的基層執行力肯定是低下的。

其次在企業中存在本位主義現象,沒有互幫互助。

一個人如果沒有立足全局的觀念和心胸,就會犯本位主義的錯誤,就可能會不執行,繼而常常會羅列出很多理由來。銀行裏的本位主義,就是把局部利益看得太重。往往會抱怨本部門的人、事、物給其他部門佔用或調借時的緊缺,該辦的事情難辦或不用辦了,說出這樣話的同時,其也已經忘記他只是組織的一部分,缺乏全局觀念。常會出現“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尷尬局面,現在單位的分工越發精細,絕大部分工作是不可能單憑一個人的力量去完成的,需要多部門的協作、配合才能夠完成的,但我們發現有的員工只管做好流程中屬於自己的那一部門工作,至於怎樣上下銜接,如何保持整體的連貫、協調、怎樣才能讓整體工作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統統不加考慮。

第三在企業同樣存在官僚主義現象,沒有同心同德。

有些人面子很大,官氣十足,比職位,比行齡,比文憑,比資歷,“憑什麼我就要這樣做”,成了口頭禪,甚至會發展成思維定性,動輒對號上坐,嚴重的官僚主義的現象,影響工作的執行落實。

更有甚者,單位裏活躍着這樣一些人,他們高談闊論,或牢騷滿腹,將自己的“職責範圍”看成“勢力範圍”,他們關心行裏的每件事及人,最擅長在他人,特別是在高層領導面前搬弄是非,散佈謠言,往往對高層決策的執行大打折扣,不但自己的執行力欠缺,還影響了他人的執行力不能正常發揮。

團隊中的成員沒有互相欣賞、互相信任,而是互相瞧不起、互相拆臺。有的員工在工作中抓住個人恩怨和私人利益不放,在許多決策和計劃中,由於內容涉及大家的利益,信任會成爲關鍵因素,由於團隊出現了信任危機,就會出現沒有人真正負責的情況,最終任務在各部門和個員工的扯皮中不了了之。

第四,對工作斤斤計較,沒有奉獻精神。

有些員工由於受到比較散漫的環境的影響,不明白組織有序化的意義,面對管理者的命令,經常會討價還價,斤斤計較,甚至沒大沒小,沒有服從一刀切的快速反應,那麼執行的力度就大打折扣。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工作那麼多,還讓不讓人休息”,“文件明天再寫吧,又不給加班費”。乍一聽是員工發出的牢騷話,實際上可以聽出這些員工缺乏敬業精神。其實沒必要爲額外的工作任務而斤斤計較,銀行的收益不也是個人的收益嗎?銀行是有大有小的,有組織倫理的。管理者就是通過他人的做事,就是要把人擰在一起,由於不服從管理者的判斷,不執行其命令,導致在整個結構上不會保持一致。

在現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如果我們不能跑快一些,再快一點的話,勢必會被無情的邊緣化,直至淘汰。那麼如何才能跑快一些,再快一點呢?那就是執行,只有執行可以幫助我們加速的利器,擁有超越對手的實力。那麼該如何強化執行力文化建設徹底改變執行不力的弊端呢?

第一、強化執行力,必須進一步建立、建全組織內部有效的執行機制。

一個確實可行的機制對組織的正常運作十分重要。我行在運作中均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部署、輕落實”、”“重結果、輕管理”的傾向,尤其對過程管理、跟蹤問效重視不夠。常常是工作任務下達後,領導者萬事大吉,不管下屬如何實施,怎樣落實,執行的進度和質量如何,本來應該是月中完成的工作,因爲缺乏有效的跟蹤機制,有的員工會在工作中消極怠工磨蹭到月底,甚至更遲的時間才能完成既定的任務。

在部署好完成本月本年度的工作目標之後,應該按照一日、月初、月中、月末的時間間隔,對員工的工作進度進行全程跟蹤,領導要清楚的瞭解每個員工每月甚至每天完成工作的質量及數量,也可以按照年初、年中、年末的時間跨度來跟蹤監督。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沒有依據規定時間完成工作的情況,要及時找出癥結所在,並儘快改進,保證工作進度能夠按既定目標向前推進。

第二,強化執行力,必須打造執行型的企業,培養執行能力。

打造一個成功的執行型的企業,最重要是培養團隊成員的執行能力,使更多員工從思想、行動上進行更多的投入。

首先團隊必須學會服務。企業的工作是靠所有團隊的成員共同完成的,作爲團隊的成員,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對這個團隊的責任,因此必須立足於服務,爲團隊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領導班子儘可能的把自己有權發號施令的念頭壓下去,把監督、控制等字眼兒壓下去,從工作、生活上爲團隊成員服務工作,把臺子搭好,讓團隊成員把戲唱好。

其次必須堅持原則性,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團隊建設不可能總是和風細雨的,總會遇到一些非常情況,既要做好服務,也要堅持原則,克服好人主義思想,對危害企業的人與事,要敢於鬥爭,處理起來當機立斷,毫不手軟,以鬥爭求團結,最終實現團隊的奮鬥目標。

企業的執行能力,不僅取決於領導與員工的執行力,還取決於所打造的執行氛圍和環境,擁有良好的執行環境,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執行力。

第三,強化執行力,需要提倡“以人爲本”。

“以人爲本”的團隊管理理念有助於打造執行型團隊,有利於單位凝聚力的提升。“以人爲本”能使團隊成員具有較強的歸屬感,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並承當工作中的相關責任,維護企業利益和榮譽。“以人爲本”是一種平等理念,它提倡尊重每一個團隊成員,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只是工作的性質不一樣,行使的權力不一樣,不代表誰比誰能幹。“以人爲本”能提升團隊的凝聚力,還要求團隊領導要身先士卒來促進團隊建設,一個團隊的執行是否有效,是否具有凝聚力,領導帶頭是關鍵,員工參與是基礎,領導不僅是管理團隊、制定策略者,應帶頭執行,起表率作用,只有以身作則才能將自己優秀的管理思想在整個銀行中落實到位,說話有人聽,做事有人關注,纔會取得在團隊中的威信,才能促使每一位員工將自己的工作有效執行,從而促使整個企業的執行能力有效的提高。

執行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踏踏實實辦實事,是認準目標就不放棄,是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就迎頭趕上,是將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負責到底。這種精神是我們工作所需要的,是我們提升自我所必須的,是銀行作任何工作、完成任何任務所必需的,任何員工都應該本着一種踏踏實實辦實事的精神,認準了自己的任務就抓緊不放,遇到任何困難不放棄,將本職工作落實到底。否則,任何美好的願景都將成爲泡沫一觸即滅,遠大的目標也只會是空中樓閣,任何宏偉的藍圖、任何理想的目標,都只能成爲水中月,鏡中花。最終不會成爲現實。

企業文化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根據州局(公司)的安排,我有幸於20xx年9月9日至9月15日到北京參加菸草行業企業文化師(二級)培訓考試。下面,結合這次培訓學習,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對培訓的感受

這次培訓由國家局組織,行業各地工業、商業企業均派人蔘加,一共170人左右。這些人,大多數是長期從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功底。由於這次不止於培訓,要參加職稱考試,所以,一方面,這次的學習考試時間安排較爲緊湊,除了白天7個小時培訓外,晚上還安排了兩個小時的培訓。另一方面,也正因爲是行業企業文化師的第一次集中培訓,各省工業和商業多一點的也就有7至8個名額,應該說各地參加的人實力都不弱。特別是聽說行業上期在鄭州組織初級培訓考試,400多人只通過了10多人。而我自己,理論知識積累少,基本上算是一個全新的接觸過程,實踐的經驗也不具備什麼,感覺到心理壓力很大。只能是每天把自己狀態調到相對較好,認真上課聽講,課後抽時間複習看課本。這次考試主要有兩本教材,一本是《企業文化師二級教程》,一本是基礎理論知識。好在是在曾書記的指導下,之前也走馬觀花的看了一下《企業文化師二級教程》這一本,多少有了點心理安慰。真是感謝領導了。真正的學習時間就有完整的4天時間,14號開始考試,早上基礎理論和實作兩門,下午考論文寫作,15號返程。這幾天,感覺也是我自工作之後,心最靜,讀書最投入的幾天了。努力了,自己心裏也坦然了,至於結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了。

二、學習的收穫

通過這次的聽課及自己學習,我對企業文化建設有了新的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理論知識得到豐富。通過學習,自己的理論知識更加系統和全面。在職業資格教程裏,把企業文化建設分爲調研、規劃、實施、評價四個階段。對於每個階段需要的理論依據、原則、方法、步驟都加深了認識,指導的思想和思路更加寬廣更加全面,應該說在系統性上得到了一次提升。

(二)通過課餘交流,對行業其他地區企業文化建設開展情況有所認識。比如江蘇的“同心”文化,它是在省局統一策劃下,以同心文化建設爲主題,其餘地市公司結合各自的特點,建立自己的文化體系,比如靠海域的一個地市叫做“領航同心”,其餘的又叫什麼什麼同心,共同組成“同心”文化構架。河南聘請策劃公司來構建文化體系。工業的呢,則更多關注品牌文化的建設,以品牌文化支撐企業文化。當然,很多人是無法條理化的表述其企業文化建設的。

(三)企業文化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無論是對原有文化的提煉提升還是對新的企業理念、企業精神的導入,首先要基於原有的文化基礎分析,關鍵考慮企業領導高層意志以及員工的需求,另外還要考慮企業優良傳統及成功經驗、企業面臨的矛盾、企業地理環境等因素。考慮宏觀因素外,重點在於從細節入手,從小處做起,要折射出以小見大之功效。

總之,我認爲這次的學習是有所收穫的,或許這種所得我自己也不能用一句話一個有效的行爲在短期內表現出來,但對於豐富理論知識基礎、影響思路思維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今後,我將進一步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爲高效、創新開展工作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