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新版多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新版多篇】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心得 篇一

在這個寒假中,我有幸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這本書。以前也曾經常聽說這本書,但從未真正去閱讀過,此次利用這個寒假這個機會來閱讀,使我感覺受益良多。書中運用了很多具體的事例和故事,使得書本更加富有趣味。

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當學生對你所教授的課感興趣,自然也就會熱愛你的學科。蘇霍姆林斯基說“所謂課上得有趣,這就是說: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地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面對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爲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有興趣、有激情、掌握學習方法,就會情緒高昂,課堂氣氛活躍。

在我們大班制教學中,對於英語教學來說,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人多,時間有限,教材老套,開口機會又少,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充分練習,學生時常會產生聽不懂聽了忘的心態。

那麼如何培養學生上英語課的興趣呢?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1、分析影響學生對英語課興趣的原因。中學生很容易把英語課自然的理解成一種痛苦的語言學習,而現實的英語課卻是應試教育,會有一些比較“現實”的內容,如大學聯考詞彙、知識點等,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失望和厭學心理,認爲課堂枯燥乏味。針對這一特性,我認爲可以寓教於樂,在課堂中將要傳授的知識與活動結合,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發展特徵,亦可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興趣大幅提升,喜歡英語學科。

2、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在英語課程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並非很多,而且出現的重複性也很強,學生經常會在教師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下學習,壓抑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爲教齡較短的新教師,實際經驗並不豐厚,更應該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活到老,學到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知識淵博,能夠吸引自己。也要不斷的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爲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更多的活力。

3、教學內容是否可以適當改進。在現在的課堂中,一節課往往是以鍛鍊、教學某一個內容爲主,學生始終在周而復始的不斷重複着某個知識點的練習。設想一下,如果英語課堂豐富多彩,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是否對提升學生興趣有更好的效果呢?讓學生吃一個菜的一頓飯和各種豐富菜餚的一頓飯,哪個形式會比較受歡迎?答案不言而喻。所以呆板、機械的練習不僅效果不佳還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反之,如果在教學內容上有一定改進,就能提高興趣,推遲疲勞,如簡單的聽寫練習可以讓學生以“定時聽寫”的方式進行(給定時間記憶單詞,然後進行聽寫測試),我想這樣的課堂一定會讓學生充滿緊迫感和興趣,也許他們會更有收穫感和挑戰的慾望。

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學生把你所教的學科看做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儘量多的少年像嚮往幸福一樣幻想着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域裏有所創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應當引以爲榮的事。”是的,學生學習的動力,絕大部分來源於他們的興趣,在今後的教學中,也會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去剖析學生興趣,瞭解學生厭學的原因,重點的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做一個會挖掘學生潛力,能發揮學生自主性、創造性的教師。最後也希望我的課堂能被學生喜歡,愉快的學習,健康的成長。

此外,作爲一名教師,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寫反思等,可說到收穫卻不大。有時爲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索相關的圖片和知識。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博覽羣書,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作爲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爲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贏得自身的發展。只有不斷地學習、更新觀念和知識,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吸取他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競爭力和教育教學的能力。隨着教學實踐的增加,新問題、新矛盾也接連不斷的出現,要想自己成爲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因此,教師必須不斷讀書學習,從中總結更多經驗,發揚優點,改進缺點,不斷探索新的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成績。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二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爲好人的心。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穫肯定和讚譽。”讀了這位偉大的前輩所寫的書後,這句話給了我最大的影響。也許蘇霍姆林斯基所編寫的這本書針對的並不是我們幼兒園教師,但是,教育是相通的,在他寫的這本書當中,我同樣領會到了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的職責,我們應注意的細節是什麼。在書本的前幾頁當中,他就提到過,教師應當善於確定要通過怎樣的途徑,經歷怎樣的阻礙和困難,纔可以引導兒童接近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水平。我想,這應該是我們每一位新教師所要挑戰的,以及想要迫不及待達到的目標吧。我會時刻提醒自己,我還是一名經驗淺薄的教師,在累積自己的教學經驗過程中,千萬要時刻保持清醒,仔細參考幼兒的性格年齡特徵以及他們自身的特徵。儘自己所能,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得到發展,是我給自己定下的要求。正是因爲對自己的這份要求,在實踐的過程中卻也不能操之過急,一味地追尋自己的目標,卻不聯合實際情況,只會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

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我們的工作,是不斷地關心兒童的生活。作者告訴我們,我們面對的是兒童的極易受到傷害的、及其脆弱的心靈。這句話用在幼兒教育中最適合不過了,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碰觸。也許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就能影響他一生的發展,他們是脆弱的,敏感的,需要老師們悉心的呵護和引導。很多老師在課堂上講課的時候,遇到反應慢的小孩子總是很心急,爲什麼我這麼用心的教他,引導他,還是學不會!“我不是說了很多遍了嗎?你怎麼還不明白!”“爲什麼你反應總是這麼慢!”“你這樣做不對!”這些老師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在想,爲什麼我已經這麼努力了他還是聽不懂。殊不知,我們這些“無奈”的話語,正在毀滅一位自信,向上的心靈。他在心裏對自己說:“天吶,我什麼都不行,我是一個毫無用處的人。蘇霍姆林斯基說,這才真正是一種悲劇性的情境,它使兒童的心變得粗暴,對什麼都無動於衷,而他們爲了避免這種不愉快的談話,避免被批評,避免懲罰,開始說謊。這對於教育來講是失敗的。蘇霍姆林斯基還建議我們說,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所謂的要關心兒童的生活和健康,關心他的利益和幸福,關心他的完滿的精神生活,這首先是意味着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在未來的教學之路中,我會時刻提醒自己,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兒,避免自己焦躁的那顆心,而毀滅他們幼小的心靈。《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他教會我作爲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用怎樣的心來看待幼兒,同時,也告誡自己要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閱讀纔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只有多閱讀,才能幫助自己更好的成長!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三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它帶給我極大的啓發和深深的感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到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真讓我獲益匪淺。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讀那些教育專著,從而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上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

許多老師經過多年的教學,認爲自己對所教內容已爛熟於心,沒必要再認真努力地學什麼新東西。這是非常錯誤的觀點,一、因爲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就越內容生動有趣、海闊天空,而學生的思維就是適應生動有趣、海闊天空的;二、是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三、就是教師在不斷學習中親身體驗學習過程能更加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制定學習計劃,實施教學過程中更容易做出符合實際的對策。總之教師永遠沒有理由停止學習或放鬆學習,而學習就正是在不斷的閱讀中實現。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所以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來熱愛讀書吧!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讀書,讀教育名家的書,吸納各家思想之所長,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四

近期,我認真研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使我受益匪淺。這本書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生心血築就的紀念碑,它猶如一面鏡子,給人以啓迪;它猶如一本教科書,給人以借鑑。在書中他用生動的教育事例、精闢的理論分析,爲教師們開拓了眼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而他所提的教育建議也涵蓋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使我受益無窮。接下來,我將聯繫自己的實際工作來具體談一談我的讀書體會。

第一,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現在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有的學生在一年級就開始落伍、不及格,到了二、三年級更甚,一直到最後可能都無可救藥,直至老師都放棄。那麼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何在呢?我認爲是老師沒有學會對學生進行個別對待。衆所周知,每個孩子的腦力勞動都是不相同的,我們既不能拿好學生的標準去要求差學生,也不能讓好學生去遷就差學生,那麼這就要求老師學會培養和保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他們的自尊心從何而來呢?最主要的是他們自己的學習和老師對他們個人成績的看法。

我今年帶的是一年級,我們班一共45名同學,每個孩子的水平都參差不齊,其中也有讓我頭疼的後進生,他們的聽課效率不高,作業完成不好,成績一直下降。而且我還發現,他們漸漸地不愛說話了,因爲他們怕自己回答不上來或者回答錯誤,被同學們笑話。針對這種情況,我覺得有必要採取一些措施。首先,每次上課之前,我們除了要認真地備課外,還要備學生,周密地考慮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應該做的事情,以及他們的反映。其次,我會把上課提出的問題進行一個劃分,分爲"難、中、易"三個等級,不同的學生提問不同等級的問題,這樣每一個人都能回答出正確的答案。這樣一方面檢查了他們的聽課效率,另一方面也樹立了他們的自尊心。最後,在作業佈置上,我們也要下一些功夫。我會根據孩子們的學習狀態將班級分爲三個大組,每個組分別佈置不同的作業,讓他們獨立完成。完成作業後就會獲得相應的評分,讓他們從評分中看到自己的勞動和努力,感受學習帶給他們的快樂和滿足,在無形中培養了他們的自尊心。我相信這樣久而久之,好學生會取得更大的進步,而後進生也會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哪怕只是一小步,我相信我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第二,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活動是多種思維形式的綜合活動,大量實踐證明,廣泛閱讀有利於培養興趣,發展智力,提高學習成績。而對於國小生來說,閱讀不僅是一項發展智力的活動,更是一項快樂、有意義的事情,因爲他們可以通過閱讀,瞭解一個自己從未聽說過,從未見到過的世界,並且將從中得到的知識用於學習、寫作。因此,我在班裏開展了以下活動。

首先是經典誦讀活動。經典誦讀一直我們學校的一大特色,學校根據不同的年級段爲我們發放了不同的書,並且利用每週的早自習時間,讓學生們進行大聲的誦讀。爲了培養孩子們對誦讀的興趣,我在班裏舉辦了一個"背一背,賽一賽"的活動。顧名思義,就是看看小組內哪位同學背得又多又好,然後在組裏排出名次,老師酌情在積分表上進行加分。這樣一來,不僅調動了學生們的誦讀積極性,而且培養了他們樂於讀書的好習慣,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鍛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是親子讀書活動。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讓他們自己去讀一本書簡直太困難了。所以,我在班裏舉辦了"親子讀書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然後我會定期找一些課外閱讀做得好的學生和家長,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閱讀內容做一個小小的彙報展示,聲情並茂地講述自己閱讀時最喜歡的小故事或印象深刻的小片段,將自己的所見所感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分享,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另外,同學們也可以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好的、精彩的課外讀物,大家一起來學習。通過這些鼓勵的方式,讓不愛閱讀的學生對於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這些活動的薰陶,會讓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對他們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也會有很大的益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讀書不僅能豐富我們的內在修養,還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尤其是對我們教師來說,書籍就猶如一面鏡子,能映照出我們在教學中的不足。而我們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所以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來熱愛讀書吧!爲自己訂一個終身學習的計劃,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讓自己成爲一名合格並優秀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篇五

通過參加這次學校讀書活動,我再次溫習了一遍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雖然相隔的時代迥異,但大師思想的精華卻依然大放光彩,再次將此次讀書心得彙報如下,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1、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

能否保護和培養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感,取決於教師對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的個人成績的看法。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感悟:很多時候,我們不滿意的學生僅僅只是因爲:他的成績不能使我們滿意,沒有達到我們想要他達到的合格或者優秀,——也許,他也曾努力過,或者至少嘗試過。我們教師應該認識到,同一知識,有些學生是接近然後達到,有些是達到然後超越,有些是用很快的時間就能達到,有些則需要你的再三的期待與忍耐:對不同的兒童來說,這是不相同的。

如果學生沒有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前進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麼這堂課對他來說就是白費了。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

感悟:這句話太重要也太可怕了,因爲在我的課堂上,有多少時候是在進行着集體性的無效勞動,有多少學生自始至終地在那裏進行着無效勞動,又有多少學生終於厭倦了這種無效勞動而不再“勞動”,只是木然地存在在那裏!

2、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

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感悟:“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我認爲:讀書不能只讀與本學科有關的書,甚至不能只讀與教學教育有關的書,教育者應該把視野放得異常開闊,有必要把哲學、美學、宗教、心理學、文學、最新科技理論著作納入自己的必讀書目中。

3、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裏

在學校工作的30年,使我發現了在我看來是一項重要的祕密——也可以說是一條特殊的教育學規律: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爲學生在國小的時候,沒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裏,達到終生牢記的程度。不妨設想一下,我們蓋一座漂亮的樓房,可是把牆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漿不斷地剝離,磚頭也在脫落;人們每天都忙於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終處在樓房倒塌的威脅之下。許多四至十年級的語文教師和數學教師正是處在這樣的狀況下之中:他們在蓋樓房,可是牆基在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