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蘇東坡傳的心得體會多篇

蘇東坡傳的心得體會多篇

蘇東坡傳的心得體會篇1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盞。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東坡的一生,浮浮沉沉,生如浮萍,只能隨風不定,可是他憑藉着得天獨厚的達觀心態依舊把每一天都當作是命運的福祚,不辜負任何一次的朝暉。如他所言,“人生有味是清歡“,清者自清,哪怕舉世皆濁,他依舊自在如風,因爲風清月朗,他已然瞭解生命真諦;歡愉可享,不畏世道艱險,他仍舊能夠恣意歡歌,因爲歷盡千帆,他早就明白及時行樂的道理。

蘇軾作爲天生奇才,感受細膩,思想盈透,詩文俱佳,赤子秉性,絕不爲自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他不精於自謀,卻願意爲百姓分憂解乏;他雖不存一文,但卻覺得自己富比王侯;他性格倔強卻富有捷才,多才多藝、好奇深思。他處世接物不落俗套,動筆爲文則自然典雅;爲父兄、爲丈夫,以儒學爲準繩,而骨子裏則是一純然道家。

論文采學識,東坡遠超同道,因此他反而比某些沽名釣譽之輩更溫和友善。在爲官職所羈絆時,他自稱侷促如轅下之駒。處此亂世,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者。

然而,或許是才學過富,蘇軾有時未免太心直口快,這也許就已經爲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埋下了伏筆。時人都稱蘇學士滿腹學識,唯有其侍妾朝雲一語道破,“學士滿肚子的不合時宜“。這話聽來即是好笑可愛卻又讓人心酸感傷。性格耿直如他,自然不屑表裏不一,可是在言論遠不算自由的北宋,禍從口出實在平常。更何況他一直站在世人關注的頂峯之上,高處不勝寒,暗地裏不知有多少雙嫉妒的陰爪只等着他一個不防備,便要將他拽入萬劫不復之境。

“成也其詩,敗也其詩”,說的便是東坡了。

“烏臺詩案”讓人不禁感嘆:天才向來易被妒,鋒芒畢露泄天機。曾經同道狼子心,子瞻禍從口中出。但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他沒有鬱鬱寡歡,而是隨遇而安,創作才情也像是被瓢潑春雨侵襲之下的嫩筍,反而瘋狂滋長。在那遠離京都的密州,他只是擡頭遐思,而後沉吟之間,便寫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即使千年之後,我們不見斯人,卻仍然可以在這皎皎月光下想見其時其景。後來晚年的他身處嶺南蠻荒之地,卻依舊可以寫詩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其人之大觀讓現時多少妄自菲薄之人自愧不如。

雖然飽經憂患拂逆,卻讓他的人性更趨溫和敦厚,而非尖酸刻薄。今天的我們之所以喜歡蘇東坡,也是因爲他飽受人生之苦而不尖刻的緣故。

起起伏伏的人生也造就了東坡身份的多元性,難怪林語堂先生說:“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他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友人,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實踐的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祕書,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他還是詩人,是生性詼諧卻又會在月下漫步遐思萬千的性情中人。

然而才學也好,樂觀也罷,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淳樸自然。他人生的第一次失意來自於王安石,結果人人皆知,這位曠世奇才要從光輝萬丈的神壇上被驅至偏遠鄉壤,他被流放道了惠州。東坡完全可以從朝廷大員變爲普通農夫,說一點不在意是不可能的。可他又是那樣地泰然自若,“他脫去衣袍、帽子、靴子,頭髮用最廉價的髮帶束起,躺在草地上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澤。”子瞻當真赤子也。

“他爲了和朋友在船上相聚暢聊,竟回家央求妻子給他些酒”。讀到這一段我幾乎可以想象出蘇夫人搖着頭微微發笑的模樣,她那才冠古今的丈夫現在就像是個小丈夫在向她撒嬌。“他會努力地學習種糧食、向有經驗農民討教,認真地種地。”他就是以爲名副其實的農夫。東坡更愛研究東西,他研製過墨,後來聽大兒子邁說,他差點把房子點着了。最讓蘇東坡着迷的還是煉丹術。在流放的閒雲野鶴的生活中,蘇東坡還結識了很多道士和尚,這讓他產生了歸隱之思。但一切在皇帝駕崩,小皇帝即位,太后掌權後又有了變化。他脫去農夫的外衣,繼續他的使命。

他就這樣一直在路上,歸京又被貶,大起再大落,其中坎坷,不由分說。顛沛流離,親友漸散,可東坡還是東坡,依舊是那個從四川眉山走出來丰神俊逸的少年,永遠年輕,永遠熱情澎湃。在臨死之前,他自題畫像道”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他把他的苦難作爲一種歷練,他永遠是笑着的蘇子瞻。

林語堂先生做結時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纔是萬古不朽的。“

於是千秋萬代,蘇東坡這個名字,註定要被永遠銘記了。

蘇東坡傳的心得體會篇2

?蘇東坡傳》是着名學者林語堂先生的所作,該書以文獻資料爲基礎講訴了東坡顛沛流離又充滿瀟灑傳奇的一生。

提起東坡,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大多帶着親切會心一笑,隨口都能吟上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東坡的作品之中無不流露出他至真至誠的本性,詼諧而有趣,文字間莫不真篤而誠懇,完全發乎內心。

唐朝詩人李白、杜甫的詩篇傳頌至今,廣爲人知。李白瀟灑自如,從心所欲,遨遊天地之間,不爲凡塵瑣事羈絆;杜甫憂國憂民,心懷天下,沉浮官場爭鬥,終身鬱鬱寡歡。李杜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或太過不羈灑脫,或太過憂愁苦悶,只選其一,未免太過單一。而東坡恰好將這兩者合二爲一,他的一生既憂且樂,美痛兼具,此乃真正的快意人生。

蘇軾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文學、書法、繪畫等各方面皆有很高的造詣。作爲“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詞作上與同爲豪放派的辛棄疾,並稱“蘇辛”;詩作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蘇軾亦善書,爲“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的理念。

蘇軾的才情雖名聞天下,但他一生卷在政治旋渦之中,仕途上歷盡艱辛,烏臺詩案屢遭貶謫,然而他始終光風霽月,淡然處之,真乃“一蓑煙雨任平生”。

歲月如流沙,彈指間,韶華易逝。東坡就如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永遠散發着光與熱,吸引我們去探尋他深厚的文學寶藏。

蘇東坡傳的心得體會篇3

要了解一個死去已經一千年的人,並不困難。最主要是如何正確地走進這個古人。可以憑藉傳記來走進這個人的內心,就在這個寒假,我在國學大師林語堂老師的帶領下,正確地走進偉大詩人與政客——蘇東坡的內心。

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祕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還開玩笑的人。

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商,有天真浪漫的赤子之心;他保持天真、淳樸,終身不渝。政治上的勾心鬥角與利害謀算,與他的人品格格不入;他的詩詞文章,或一時即興創作,或是有所不滿時有感而發,都是自然流露,順乎天性,剛猛強烈,正如他所說的“春鳥秋蟲之聲”;也未嘗不可比作他的詩句:“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游行人行。”

在我讀完書時,我深深得感受到這位曠古奇才的人生是坎坷曲折,富有傳奇色彩。他是一個萬事通,更是一個體恤人民的好官員。幾乎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他涉獵的足跡。我最佩服他的就是他那樂天派的精神,而我卻是遇到挫折﹑困難總是不能樂觀的面對這些挫折,總是低頭喪氣。俗話說得好:書是一味良藥。正是如此,我也因此學起了蘇東坡的樂觀的性格,是自己開朗。

蘇軾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爲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亮照明,可以滋潤營養,因而維持衆生萬物。這一生,他只是永恆在剎那顯現間的一個微粒,他究竟是哪個微粒,有何關乎重要?所以生命畢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享盡人生。讓我們走進蘇東坡,見證這個傳奇人物,領悟他的傳奇人生。

蘇東坡傳的心得體會篇4

?飄》是美國現代著名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短暫的一生中唯一一部小說作品。作品以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社會爲背景,以郝思嘉爲主線,描寫了幾對年輕人的愛情糾葛。

不可否認,《飄》的確是一本好書,僅“南北戰爭”這個特殊的題材,就已經使《飄》擁有了過人的魅力。

記得還在上中學的時候,我就喜歡偷偷找一些名著來讀,世界名著像《茶花女》《巴黎聖母院》《簡。愛》《傲慢與偏見》等等大都看過。但我唯獨就喜歡

當我有了一些生活閱歷,再次捧起這本書讀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更加的喜歡這本書了。現在就說說我再次讀《飄》的感受吧。讀這本書,就好比是在讀郝思嘉的坎坷人生經歷,說坎坷吧,我也不是真的很贊同,她的三次婚姻沒有一次是出於真心,她把愛情和婚姻作爲交易。這就奠定了他的人生必定是不幸的。雖然不太贊同她的人生觀,但赫思嘉這個人物我還是很欣賞的,她的性格是個矛盾的統一體。她既想做個像她媽媽那樣有大家閨秀風範的淑女,但又沿襲了父親豪爽、粗獷、不拘小節、脾氣暴躁的性格。正是血管裏流着的這種充滿矛盾的血液造就了赫思嘉敢愛,敢恨、敢說,敢做,對自己認定的目標便勇往直前、不擇手段的性格特點。

在《飄》中,令我感慨甚多的不是媚蘭的善良與堅忍;不是瑞德對思嘉的忍讓與奉獻;不是……;而是思嘉在面對困境時,勇於改變自己,捨棄自己沿襲已久的道德和傳統的勇氣。無疑,她這種勇氣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遭遇困境時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實在是不喜歡寫太多的囉嗦文字,就寫首小詩來表述我的感受吧。

蘇東坡傳的心得體會篇5

我在前天剛讀完由作家林語堂先生寫的《蘇東坡傳》。林語堂先生筆下的蘇東坡是一個正直,豪放,有問題敢於指出的人。本書講述了蘇東坡坎坷的一生和蘇東坡一生所經歷的有記錄的事情。

他的性格:他爲人剛正不阿,有問題便會提出,即便有再多的力量阻撓,他也能堅守自己的原則。比如,神宗皇帝時期,那是一個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萬馬齊喑的年代。除了那些元祐大臣和極少數正直的人敢於發表言論以外,就沒有其他人敢說反對新政,反對王安石的話。蘇東坡卻是元祐大臣中最積極的那個,他一直在向皇帝上書說新政的危害,青苗貸款對人民造成的巨大傷害。

他的文學作品:他的文學作品十分優美,連歐陽修看了之後也嘆了一口氣說:“30年後就不會有人再談論我了。”讓我最欣賞的一點是他的文章沒有一點是虛情假意,都是真的!我覺得一個人真實是最重要的,敢於發表自己正確的言論也是很重要的。蘇東坡將這一行爲做到了化,他幾乎一生都在說真話,都在爲國家發表着自己認爲是正確的言論。蘇東坡十分愛家人,所以他也十分愛他的弟弟,有一次與他弟弟分別之時心中十分傷感便作下了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中秋》。這首詩十分的真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蘇東坡內心的傷感,那種對弟弟難得一見的悲傷。

最後,他的思想層次。我覺得他的思想層次是很高的,因爲他從來不會因爲自己的居住環境之陋而悲傷,他看中的是居住環境周圍的氛圍,周圍的雅。比如,他在被貶嶺南之時,他發現了周圍的雅,酒的雅,嶺南有桂花酒,他十分沉浸於這種雅之中,因爲他也是一位愛飲酒作詩的人。我從此能看出他對自己的居所之簡陋只是一筆帶過,輕描淡寫,對周圍的雅是寫的可謂是十分詳盡。我覺得這種早已脫離物質生活的思想層次值得每個人去學習。還有,他很少會直接正面攻擊自己不喜歡的人,除了在朝上。比如,他再度被流放,去往海南之時,這是被董必所加害的。所以他就在喝醉時寫了鱉相公的故事,使我忍不住捧腹大笑,他將鱉相公寫得繪聲繪色,也將董必這一人物完美的轉化成了鱉相公。

蘇東坡傳的心得體會篇6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照古時人

望着夜幕中的那輪月,深邃的黑幕將我引向千年前的那抹身影。空明的月光如積水滿溢整個庭院,影影綽綽的是似荇藻般交叉錯雜的竹與柏的影。似乎才情總與美酒爲伴,他在月下舉杯邀飲,衣角被清風帶起,空氣中久久迴響那空靈的詩。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這位月下的漫步者,正是蘇東坡。

最先知曉蘇東坡,是從他的詩、他的詞開始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簡簡單單的幾處景物便描繪出一幅江南的早春圖;“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洋溢青春樂觀的精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道出人生的哲理。他的詩詞始終大氣磅礴,一如他的人。蘇軾的一生,交織着才情與坎坷,亦是一首令人回味的詩。一首帶着畫,隱着情,有時天真,有時老練的史詩。

在《蘇東坡傳》中,林語堂的筆下,卻讓我看到了一個更爲生動的蘇東坡。最吸引我的卻是他剛正不阿,一心爲民的品性。他在面對邪惡,面對錯誤,勇於提出,敢於批評。在他看來,榮華富貴,安寵榮辱不過是一己私慾,過眼雲煙。他雖身在官場,心卻在田野。他的雙眼,關注的是百姓的愉悅與疾苦;他的目標,定位在百姓民生之上。就如西湖的蘇堤,原來是蘇軾在杭州做太守時,發現西湖中有一種水草,破壞了湖的水質,影響了杭州百姓的生活用水。於是他帶領大家清除水草。然而清除的水草無處可放,他便想到了在西湖中建堤。這樣既爲這些水草找到合適放置的地方,同時還可以方便人們在西湖的出行。真是一舉兩得的好舉措。

蘇東坡也曾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真是好一個“無一個不好人”啊!人之初,性本善。即使是一個大奸大惡之人,也會有他善良的一面。但放眼現在,誰能說自己相信“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最多也不過是認爲天下並非全都是惡人罷了。不過這也有無可奈何之處,現如今,我們無法辨認他人臉上的表情是出於真心,亦或是假意。於是,我們不再相信陌生人,乃至於身邊的親近之人。說到底,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吧。因此,現在的我們或許無法理解古人是以怎樣的心態說出這樣的話,那份淳樸、摯誠是我們所不能想象的。

爲人父母,蘇軾卻曾爲他剛出生的兒子寫下這樣的詩句:“惟願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不免讓我有些許詫異,沒有望子成龍的期盼,沒有要其出人頭地的要求,卻只希望他兒子“愚且魯”,這是爲何?細細一想,卻也瞭然。他是明白的,他知道自己此生的.多災多難,多是由於他的才智。能力越高,身上的擔子也就越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士人向來就多了一份責任,那兼濟天下,關護黎民的責任。是了,或許糊塗是福啊。他自然不願他的孩子如他般艱辛,這也是一個父親最真切的祝福吧。

他一生都處於政治漩渦之中,卻並不精於自謀,應該說他是放任不羈、風光霽月的。“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句蘇軾的《留侯論》中的話,不也是他自身的寫照嗎?這樣的他,是那般的令人傾倒而又望塵莫及。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

黃州惠州儋州

這首蘇軾的絕命詩,寫盡了他一生坎坷。他的一生就如大海中的一葉孤舟般大起大落,雖飽經憂患拂逆,他的人性卻更趨溫厚,而無尖酸刻薄。我想,我無法走近這位偉人,卻也願在這千年之後探尋他的足跡。

春去秋來,朝午暮夜時,彈指間,流年暗換,物轉星移,爲之奈何。逝者如斯,惟餘滄海桑田中的翩然一角。凝望那千年前的身影,泛舟湖上,談笑風生間,淡看宦海沉浮。

蘇東坡傳的心得體會篇7

?蘇東坡傳》,非簡單之流水帳,更非採用“春秋筆法”,而是林語堂先生閱讀超多資料,包括蘇東坡的札記、詩詞、私人書簡等後所着的傳記。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與蘇東坡有諸多相似之處,不然爲何其言己瞭解、喜愛蘇東坡,而又能將《蘇東坡傳》寫得如此色彩鮮明、感情豐富。

觀蘇東坡一生,無法不對其才智讚歎不已;而其言行、詩詞、幽默,無一不是其才智的體現。

蘇東坡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時,引用《詩經》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並父母共九隻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爲“鳩”爲“九”、“鳥”二字合成,實爲嘲諷;後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貶至缺醫少藥的海南之後,對朋友僧人蔘寥的關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藥,京師國醫手裏,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擔憂。

蘇東坡是熱愛生活的。其餘不必說,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樁。他自我研究烹飪之法、自我釀酒,更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後世。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東坡是感情豐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茫”,對其亡妻寄以情思,與其“大江東去”風格迥異,悽婉哀傷。在朝雲因瘟疫早逝後,他在《朝雲墓誌銘》和《悼朝雲》一詩中,均表達了深切情愛與傷痛,之後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徵朝雲,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東坡是剛直的。儘管有過數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羣烏未可辨雌雄”,後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後,即寫詩兩首,隨後自我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東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無數,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對其關愛有加。儘管不如意事衆多,如朝雲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時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稱爲過得歡樂呢?

如作者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爲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誰說不是呢?僅此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吧!

蘇東坡傳的心得體會篇8

要我說,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就非蘇東坡莫屬了。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人。他不僅在詩詞方面有着極大的造詣,他是豪放派的創始人,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併成爲“三蘇”並且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還是一名偉大的書法家,畫家。更重要的是,他爲人正直,高尚,心胸豁達,重情重義。是一名千古奇才。

然而,蘇軾的人生經歷也是十分坎坷,首先是在都城當官時與當時的宰相王安石的意見不合,被迫離開了開封。又因歷史上有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悲觀押進監獄。後被貶黃州,隨後又先後被貶到惠州、儋州。正是這樣坎坎坷坷的人生經歷,才造就了這樣一位曠世奇才。

蘇軾與王安石,雖然兩人在朝廷上意見不合,是一堆死對頭,但私下裏也是一對好朋友。蘇軾和王安石的朝政觀念可謂是南轅北轍,他們兩人也經常發生衝突。在“烏臺詩案”發生的時候,王安石甚至親自上書皇帝,營救蘇東坡。後來,蘇軾看望早已經辭官的王安石,兩人一起有山有水,把酒言歡,可謂兩人都是心胸寬廣,豁達的偉人啊!

蘇東坡,還是一位重情重義的人。父親蘇洵逝世後,他便回去弔喪。蘇軾和蘇轍,二人的友情也已經成爲一段傳奇佳話。有句話說“古來兄弟相親相愛相知之樂,未見有過二蘇者”,著名的《水調歌頭》,就是蘇東坡遠在他鄉的時候,懷念自己的弟弟和家人時寫下的。蘇軾先後有三個妻子,王弗,王閏之和王朝雲。“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何處話淒涼……”這首著名的《江城子記夢》,就是爲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所寫下的。據說,在王弗死去後,蘇軾在埋葬她的山上種了三萬株松樹。嫁人就嫁蘇東坡,可見他是多麼一個關愛他人的好男人。

看完了《蘇東坡傳》,聽完了秦老師的講座,讓我真正瞭解了這個人,蘇東坡,讓我對他肅然起敬,他是一個曠世奇才,他是一名真正的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