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行爲養成心得體會多篇

行爲養成心得體會多篇

行爲養成心得體會篇1

開學第一週週一班會,老班又領着全班同學重新學習了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後,我深有體會。我作爲一名中學生,應該時刻以規範來約束自己。做到準時到校不遲到,預備鈴響迅速進教室,課本學習用品準備好。因故遲到應向老師報告,得到同意後才能進教室。上課時集中思想,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不講廢話,不做與本課無關的事情。回答問題時要起立、站正,並用普通話響亮回答。下課鈴響後,應在教師宣佈下課後,才能整理書籍及學習用品、離開座位。課間應休息,不追逐,不吼叫。嚴禁在教室內、走廊上踢球。認真上好自習課。

每週一升旗儀式時應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做操要求快、靜、齊,精神飽滿,動作正確有力。就餐時遵守用膳制度,排隊買菜。注意衛生,做到文明用膳。中午在自己教室內休息或做作業,無事不進入其它教室,不在走廊過道內聚衆遊玩。

平時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不塗黑板,不扔粉筆頭。認真做好眼保健操。愛護校舍公物,不在課桌凳上亂刻亂劃,門窗輕開輕關,插銷、拉手、扶手等設施要愛護。節約水電,人人有責,隨手關好水籠頭,不開"長明燈"、"無人燈"、"太陽燈",不隨便觸摸電源電線。上學放學騎車安全牢記在心。不在校內騎車,自行車按指定地點停放整齊、上鎖。尊敬老師,尊重職工。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無事不隨意進出辦公室。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真誠相待,不叫侮辱性綽號,不欺侮同學。自覺參加團隊活動和各類興趣小組活動及學校或專業部組織的競賽、評比活動。遵守作息時間,放學後自己是值日生時要認真值日,按時離校回家,不在途中逗留,及時做好家庭作業。

所以學習了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後,我覺得只有以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來要求自己,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行爲養成心得體會篇2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的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嗎?但是我告訴你們這是真的,這樣的場景在印度和泰國隨處可見,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那些馴象師在大象小的時候,就用一條小小的鏈子將他們綁在水泥地的柱子上,無論小象怎麼掙扎都無法掙脫,於是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人們說小象是被鏈子綁住的,事實上大象是被行爲習慣綁住的。同學們,你們瞧,習慣的影響力有多大啊!

習慣又分爲好習慣和壞習慣,好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爲支配人生的力量。曾國藩是清代名匠,一生勤奮,以“勤”“恆”兩字激勵自己,可謂“百科弊病,人人皆懶,懶則事事鬆弛”,他抓住一切讀書機會,死前一日手不釋筆,一生中給自己訂了十二條規則。他讀書持之以恆,博守求約,不拘門戶,久而久之,就成爲一種習慣,因爲這種良好的讀書習慣,使得他博聞強記,學富五車,所以他被封爲清代文人武侯第一人。

當然,要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爲習慣是很容易的,開始時需要時常提醒自己,嚴格要求自己,這是一個磨鍊我們意志品質的過程,需要我們付出不懈的努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同一種行爲習慣重複21天以上就會成爲習慣,重複90天就會成爲穩定的習慣,學習習慣也是如此,只有堅持不懈重複正確的學習行爲,良好的學習習慣纔會養成。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也充分說明習慣的重要性;“差不多”先生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他的道理就是差不多。有一次,“差不多”先生沒趕上吃飯,他對自己說:吃飯和沒吃飯不是差不多嗎?有一次他沒有搭上火車就說:搭火車和走路還不是差不多;甚至在嚥氣的那一刻還說:“活着和死了不也是差不多嗎?這還不能說明壞習慣的影響力有多大嗎?這種壞習慣如鬼魂一樣纏繞着你,影響着你的生活。

君子以自強不息,讓我們用認真的態度,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去養成一個有利於我們生活學習的好習慣,伴隨着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去創造一片屬於我們自己的藍天。

行爲養成心得體會篇3

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培養良好的習慣不只是爲了學生成才,更重要是爲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義上說成人更爲重要。"

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成的,習慣養成之後看上去如自然,但是養成的過程卻並不是自然的。我們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一個良好的習慣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我們以前的教育重視認知、忽視行爲,很多時候有些假、大、空,導致學生總講大道理,言行不一。其實學生時期是養成好習慣的黃金時期,爲此,國家在深化教育體質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指出,按照德育總體目標和學生成長規律,確定不同年齡段的德育內容和要求,在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爲規範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標遞進層次。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更是明確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四項主要任務之一是從規範行爲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爲。還提出,對學生重點是規範其基本言行,培養良好習慣。"

多年來學校只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視了道德品質、行爲規範的培養,在教育方式上課堂上的滿堂灌代替了社會實踐活動,學校、社會"兩張皮",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脫節,致使學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生活上,睡懶覺、不疊被子、抽菸喝酒、攀木折花、隨地亂扔垃圾;物質上,穿名牌、搞攀比、高消費等,思想空虛,意志脆弱。所有這些都是中學生超越其自身角色和實際能力的表現。一些家長平時不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教師找家長理論時家長經常說:"樹大自然直",並不符合自然的規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長規律。有些人確實在長大成人之後變"直"了,改掉了幼時的某些惡習,但是這要經過多少痛苦的磨練,碰了多少次釘子之後的結果,決不是"自然"的。現在對於青少年的教育,有種流行的偏向是隻重視智育而忽視德育。把德育也緊緊看作是有關知識傳授的過程。德育卻是離不開社會科學知識的傳授。但是他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道德作爲一種行爲規範,實際上離不開行爲習慣的養成。現代教育的長處是學科各有分工,而我們教育的任務正是培養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我們每一位教師、每一堂課都各有分工,任務是很明確的。但是人的全面成長,特別是良好的行爲習慣的養成,實際上這隻能滲透而且必須滲透到各種教育之中去。否則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生怎樣做人的.任務。所以,養成教育應當每一位教師、家長都能掌握的教育藝術。從多角度總結豐富的經驗,使我們得到更深刻的規律性認識。那麼,如何培養學生良好行爲習慣呢?

我認爲:"所謂習慣就是穩定、自動化的行爲方式"。它分爲動作型習慣、智慧型習慣和思維型習慣,教育家葉聖陶曾經說"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在培養習慣方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要講求科學。要有針對性地注重個體差異,制定培養習慣的計劃,設置培養習慣的恰當方式,一個一個地來,在一個時期可以培養一方面,如一年兩年,一個學期兩個學期,一個月兩個月,重點培養一個習慣,由易而難、循序漸進。

二是要講點道理。由自己的人生體驗給孩子講道理,以大組、小組的討論方式探究式學習,圍繞習慣做主題。

三是榜樣示範。可以給孩子找優秀的榜樣,用榜樣的力量感召他們,爲他們指點方向和迷津,更好地利於習慣的形成。我們現在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指出,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接班人。

四是加強教師身教。在學校裏,教師每天都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的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便被無形的大,以爲教師講的、做的都是對的。因此,教師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勵學生,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響學生,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受到薰陶和教育,全體教師要以身作則,凡要求學深生做到的,教師要首先做到。這無聲的語言,事最有說服力的,他將對學生的道德行爲產生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五是充分發揮家庭與社會的育人作用。學生日常行爲的影響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使學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發展,培養良好的日常行爲習慣的養成,單靠學校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家庭和社會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我們可以定期召開家長會,及時與家長溝通,瞭解學生在家的情況,逐步規範學生的日常行爲。同時還要與社會各個部門建立聯繫,及時反映學生在社會上的各種表現。根據具體情況認真分析,做到學校、家庭、社會敬愛哦於的同步性。

六是加強檢查評比工作。學校建立健全值周檢查和班級評比考覈制度,對學生的日常行爲監督、檢查、記載,對全校學生日常行爲進行檢查評比並定期通報、講評,增大學生參與管理的機會,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

七是充分發揮班級集體的教育功能。一個班級班風的好壞,集體意識的強弱,道德水準的高低,對集體中每一個成員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影響極大。班級集體如果形成一種高尚的道德風貌,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鑽研的學習精神,積極向上的競爭氛圍,學生在這個集體中就會受到強烈的感染,無形的鞭策和制約,必然會培養出團結互助、關心他人、嚴肅認真、奮發向上、品格高尚的學生。所以,班主任要把培養良好的班風作爲班級工作的重點,認真實施。

八是不斷加強班主任工作的力度。學校的基本教學單位是班級,學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爲都是通過班主任的教學和班級集體的影響而形成。因此,學校必須抓好班主任這一環節,培養建立一支過硬的班主任隊伍。

總而言之,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對學生進行行爲規範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爲習慣。

行爲養成心得體會篇4

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養成了壞習慣,就會使你受害終生;相反,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會使你受益終生。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懂得其重要性,有不少人不注意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認爲長大了懂事了習慣就會自然形成。果真如此嗎?就不見有人上了大學還不會自己做飯?有人因小時的小偷小摸的惡習,發展到後來的.搶劫殺人?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少年兒童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中更應抓好孩子的養成教育。以下是我在實行養成教育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1、在控制孩子少看電視方面,我的做法是:在她很想看的時候讓她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讓孩子一邊看一邊覺得有負疚感;但平時我從不看電視,家裏其他人也儘量少開電視。家長自己在看電視上做到節制,以身作則,用行動產生說服力,而不是用語言。這樣效果很好,女兒基本每天很自覺的看半小時就關電視,不用我的督促。

2、在做家務中學會生存。懂事的孩子是做家務培養出來的,孩子不願意做也要做,大人進一步孩子就退一步,你代替他做得越多孩子就得到的越少。我認識到這點有點晚,不過現在正努力彌補。我設計了一個行爲習慣獎勵卡,女兒每獨立完成一件事,就得到一朵紅花,集夠10個可以換我的獎品。首先從衣食住行開始,女兒堅持的還不錯。

3、在閱讀中學會求知,要每天拿出半小時的時間來閱讀。在女兒還很小的時候,我就用讀唐詩哄她睡覺,到現在女兒能獨立閱讀,她的閱讀習慣已經養成,閱讀效果也漸漸顯露出來, 背東西速度較快,語言表達能力也較強。剛開始可以選擇孩子喜歡的書,大一點的時候,大人可以引導他讀你期望他讀的書。

4、在講禮貌中學會做人。這一點我覺得家長在人際交往中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跟父母、鄰居打招呼起,到坐公交車給別人讓座等等。當孩子有好的行爲時,要及時肯定,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如何與人交往,長大之後就很容易融入社會。

5、注重親子溝通。每天在回家的路上,吃飯的時候我都會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時間長了,孩子發生什麼事情都會和我說一說。不過當孩子和你交流時,不能因爲他犯了錯誤而大發雷霆,這樣你就堵塞了孩子向你敞開心扉的路。教育可以再找適當的時機。

6、家長的情緒很重要。孩子受了傷,家長對待傷害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對待傷害的態度,不要過於緊張,否則孩子也會很緊張。家長心態平和有利於培養孩子正確的對待挫折,獨立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越深入學習如何教育孩子,越覺得做家長真的不容易,同時也感到自己能力的不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以上是我的一點粗淺的心得體會,希望能與所有的家長交流學習,共同進步,把教育孩子變成一件輕鬆愉快的事。

行爲養成心得體會篇5

“養成教育”是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爲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養成學生的良好習慣,他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可見,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爲習慣是一個人內在素質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質的外在表現,是一種經過反覆練習、反覆強化、長期積累而養成的定型行爲,是一種心理需要。習慣具有相對穩定性和自發性,時間越久,習慣越難改變。因此,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礎,是中學德育的重要任務。

那麼,該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簡單地說,就是要培養學生“做人、做事、學習”的好習慣。“做人”要真誠待人、誠實守信、認真負責、自信自強;“做事”要遵守規則、講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費;“學習”要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學用結合、總結反思。

一個人的學生時代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而學校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主陣地。那麼,如何抓好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終身受益的良好行習慣呢?結合當前的教育實際,建議從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師要在養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親其師,信其道”,做好中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關鍵在教師,教師的人格修養,對學生的成長起着引領和示範作用。當教師的人,一定要講究修養,如果一個學校的教師都能爲人師表,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就會影響學生,帶動學生,使整個學校形成一個好校風,這樣就有利於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對學生的成長大有益處。如果教師自身不健全、不和諧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試想,如果教師的思想和心理不陽光、習慣用陰冷的眼光看社會,學生怎能做到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教師本身自私自利,學生怎能做到無私奉獻、承擔責任?教師上班懶懶散散,學生怎能刻苦攻讀、專心致志?教師儀表儀容不端莊、衣着不得體,學生怎能儀表端莊、樸素大方?教師備課不認真、授課不精彩,學生怎會興趣濃厚、勤於鑽研?教師上課板書混亂、潦草、甚至還有錯別字,學生的書寫又怎能工整規範?教師知識閱歷淺顯,舉止粗俗,學生的素質怎能全面提高?教師做事沒計劃、不守規矩、工作拖拉,學生又怎能知行統一,嚴於律已、創先爭優?教師在校園內隨意吞雲吐霧,學生又怎能拒絕菸害、從我做起?“有渚己而後求渚人,無渚己而後非渚人。”說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夠要求別人做到;自己沒有這樣的缺點,纔有資格批評別人的缺點。教師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誠實守信、善於思考,在習慣上勤儉節約、樂於學習、遵規守紀,才能成爲一個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時時處處成爲學業生的表率。在養成教育中,教師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則,教師自己作出榜樣來,讓學生自動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憑口說真切得多。所以,教師要時時審視自己,處處做學生的表率。將“愛、實、嚴、勤、細”的作風切實落實到處。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樣學生就會潛移默化地不斷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慣,重塑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二、養成教育要在教學活動中引導滲透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爲習慣尤其是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場所。學習是需要付出艱苦勞動的,只有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習。名師的成功之處不是體現在怎麼傳授知識給學生,而是體現在怎麼教學生會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於以漁”。知識是無窮無盡的,無論是誰,都要不斷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一輩子。咱們當教師的要“授之以漁”,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愛閱讀、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業一輩子,終身受益。例如,培養學生按計劃學習的習慣,可採用從年開始,向月、周、日細化的方法。年度計劃可概括,月、周、日計劃要詳細,日計劃和每天的執行是關鍵,當天最重要的學習內容,要在前一天做好計劃,按內容主次緩急排序;培養學生常規學習習慣,可以從如何預習,如何聽課,如何做筆記,如何複習,如何練習,如何反思等環節加以指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刨根問底學習習慣,在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多問自己幾個“爲什麼”。教師不妨每天給學生提一兩個“爲什麼”的問題,讓學生動腦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此外,還要指導學生養成勤查閱工具書和資料及善於請教的習慣,要特別注意引導他們知變、求變、善變、追求卓越,不斷創新,爭創一流。教師不僅要授予學生各科知識,更重要的是啓發學生的智慧,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自己真心樂意地去求真、崇善、愛美。因爲“一輩子堅持自學的人就是一輩子自強不息的人”。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和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給學生樹榜樣、找差距、比進步,使學生逐步養成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養成教育的訓練要有針對性

結合中學生的實際,培養學生自主訓練能力,要注意把激發興趣與嚴格訓練相結合,明確要求與具體指導相結合,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相結合,紀律約束與自我要求相結合,積極疏導與反覆強化相結合。訓練內容的制定要“小、近、實、細”,切忌“大而空泛”。“細節決定成敗”,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行爲習慣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注意細節。因爲一個人要做成一件大事,不是從大到小,從遠到近,而應相反,要從小到大,從近到遠,每一個大事業都是由許許多多小事業構成的,做不好小事的人必定做不了大事業。因此,教師要教育學生克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錯誤想法,指導學生從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項作業,學好每一門技術,完成每一項勞動任務,遵守學校的每一項規定,明禮誠信,言談舉止文明”等細節方面做起,養成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習慣。而且要持之以恆,不能搞突擊,使學生逐步養成如果不按照“做人、做事、學習”的好習慣的要求去做,就會覺得不舒服的習慣。這樣,纔是習慣成自然,養成教育才會收到切實的教育效果。

四、要營造養成教育的良好育人環境

養成教育要做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學校無小事,處處都育人。嚴肅認真又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固然對養成學生良好習慣具有重要作用,但畢竟學生大量的時間是在課外。爲了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我們要使學校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發揮出育人的作用,讓學生時刻處在養成良好學習、生活、交往習慣的氛圍中。

學校要努力營造養成教育的環境,將養成教育訓練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比如,學校教職工要人人都做養成教育的指導者、監督者、參與者,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結合學科特點和教學實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爲人師表、以身示範;學校要注重創設學生自主管理的氛圍和空間,把養成教育的內容和要求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圖文並茂地融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營造出濃厚的養成教育氛圍。

家庭教育是養成教育的關鍵,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影響巨大,是形成學生健康人格的基礎。家庭教育要培養學生有孝心、愛心、責任心,養成勤勞節儉、講究衛生等良好習慣。日本教育學家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可見,家庭教育在養成學生良好習慣的過程中是多麼重要。要教育好孩子,不是靠學歷、不靠社會地位,靠的是父母健康高尚的人格,靠的是父母良好的教育素質。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只有父母以身作則,孩子才能學好。父母做的比說的更重要,因爲孩子是看着父母長大的,是觀察性學習。孩子是在模仿、觀察中長大的,所以說父母要用自身的好習慣去影響孩子,用自身的健康人格去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所有家庭的父母都能做到這樣,那麼就可以避免“我爸是李剛”之類事件的發生。

搞好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大的困難在於學生的父母、甚至爺爺、奶奶,也包括老師,因爲他們本身就有不良習慣。因此,學校要利用開家長會、請專家到校演講、宣傳(師生、家長共同參加)等形式,矯正老師、家長們的不良習慣,提高教師和父母的教育素質。另外,全社會各機關單位、學校、家庭、社會團體都應開展文明教育,形成一個處處講文明的社會環境。中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要做到全社會齊抓共管,共同給力,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證、鞏固。

習慣決定命運!好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幫助他們成功;壞習慣使他們走向失敗。因此,重視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使之成爲具有高尚人格的高素質建設型人才,每一位教師都應義無反顧,竭盡全力!

行爲養成心得體會篇6

xx年3月8日下午,作爲班主任代表我在一中會議室聽取了一小呂銀普老師的班主任工作彙報,對我來說,雖從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但感悟太深,受益匪淺。淺談幾點收穫。

一、在課堂上,學習習慣最重要

1、關注書包文化。學生天天背書包上課,銀普老師從關注學生的書包做起,形成自己特色的“書包文化”,值得借鑑。

2、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老師在強調書寫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各學科之間的協調運作,步調一致才能取得勝利。

3、教師要不斷積累良好的學習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在學校這個家庭中如何做人

1、培養學生尊師。看到學生做好事,要大力表揚,產生轟動效應,此時教師因勢利導,使他意識到老師對他的關注,感覺到教師的偉大,進而影響到班務工作的執行。

2、助人的習慣。通過典型事例,教師大肆渲染,烘托氛圍,使學生學會友善,意識到幫助他人同時也快樂自己的理念。

3、學會寬容培養自信。遇到學生之間不和諧的問題,教師要把握實質,通過事例教育他們學會寬容、不糾結。對待差生,要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點撥表彰,使他覺得我也行,不斷增強他的自信。

三、培養學生做事有序的良好習慣

1、在班務活動中,通過有秩序地擺放學習用品、值日用品、良好的衛生習慣等培養學生做事有序的良好習慣。

2、遇到紛繁瑣碎事情,指導學生換位思考,培養其積極主動性。

3、多讓學生參加集體活動,給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覺悟。

行爲養成心得體會篇7

養成教育指的是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習慣的教育。一個人良好素養的形成是一個持續、漸進、積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過每一件事,每一項活動,每一節課,長期薰陶形成的。俗話說:“嫩枝容易彎也容易直”,這說明了加強國小生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國小生年齡小,知識少,行爲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那麼,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呢?以下是自從我校開展該課題研究以來,本人就我班學生行爲習慣養成教育情況的工作心得。

一、確定指導思想

1。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關鍵是養成教育,須遵循“從他律到自律”這一規則。

2。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應從實處,細微處入手,可以通過訓練養成,加強訓練,指導與主體意識相結合。

3。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實踐中體驗,在活動中感受。

二、制定計劃,明確目標

根據學生年齡結構,心理特點,我班確定學生行爲習慣養成目標訓練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衛生習慣養成目標,行爲習慣養成目標和學習習慣養成目標。

三、抓好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的具體做法

(1)明確職責,培養習慣。

開學初我就在全班中開展了“一人一崗,各負其職”的活動。讓學生明白每一個學生在集體中都是“小主人”,他們有權利和義務爲集體做出自己的貢獻。集體的光榮與恥辱是和他們各自的表現是分不開的。我對學生說,你的一點點失誤就可以給集體帶來批評和抹黑。相反,你的一點點進步和努力就可以給集體帶來表揚和榮譽。所以說每一個人都關係着集體的榮辱,只有大家全都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集體纔可能擁有更多的光榮。

在集體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有專人負責,這樣就可以使老師更好地進行管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強烈的責任心。所以我爲他們進行崗位的分工。當每一個學生都有了自己崗位後,就要向他們宣佈各自崗位的職責,使他們明確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去做。每個學生,只有他在集體中承擔一定的責任時,他的積極性才能得以最充分的發揮。如我對每個學生在保持教室的清潔中都有明確的責任分工,落實到每一個人上,如每人座位周邊必須做到沒有紙屑,值日生做到收拾講臺,倒垃圾,保持教室乾淨整潔等。衛生部長及時檢查,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了自己查。既培養了責任感,鍛鍊了能力,又有助於良好習慣的養成。

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的不同,難免會有不負責任的學生,對自己所管理的不去盡職。如果這樣的話,就很難起到活動的效果,所以,在活動中還需要所有的同學們在站好自己崗位的同時去監督和提醒其他的同學,做到“互幫互助,整體進步”。

每個週末留一定的時間讓各個部長對一週學生的崗位工作進行總結,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處,明確下一週努力的方向。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要儘可能多的尊重學生,也要儘可能多的對學生提出要求。

(2)、樹立典型,帶動整體。

對班級中自覺守紀,熱愛學習的同學大力進行表揚,一方面使他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表現更出色。另一方面在學生中樹立起學習的榜樣,讓這些學生去影響、帶動其他學生共同進步。如白元貴、陶文忠、陶文斌等已成了同學們心目中的勞動好榜樣;李婉媚、秦勇、潘顏春等是同學們心目中的勤奮學習好榜樣對於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我都看在眼裏,喜在心裏,總會給予肯定、表揚。特別對於個性強的學生,我給予更多的關注,因爲這些學生的一舉一動,往往會影響一大批學生。如班上的何海蓮同學,平時頑皮淘氣,大大咧咧,做事和學習也馬馬虎虎。可我發現在開學初的大掃除中,她勞動特別賣勁,她把瓷磚擦得乾淨、錚亮,擦好瓷磚後,他又把抹布用肥皂粉洗得乾乾淨淨。這對於她來說,不簡單。大掃除結束後,我把“表揚何海蓮認真做衛生”幾個字寫在白板上邊,把她洗過的毛巾給大家看,給孩子們樹立了一個榜樣,並要求全體同學向她學習,起到了帶動整體的作用。在那一刻,我發現孩子臉上的微笑是多麼燦爛!這又何嘗不是孩子學習、生活旅途中一個新的起點呢?一學期來,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紀律上何海蓮同學都有了一定的進步,雖然他的表現還時有反覆,但終究在進步,令老師、同學感到高興。

四、取得的成效與努力方向。

在同學們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我班學生的行爲習慣養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班風班貌良好,學生自覺、自律、自信、自強。當然也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如行爲習慣訓練還需關注細節,注意從細小處入手。我們的學生多數是進城務工子弟,家長素質參差不齊,普遍不高。家長與老師攜手共同培養學生行爲習慣養成教育將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標籤:心得體會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