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精益管理的心得體會多篇

學精益管理的心得體會多篇

學精益管理的心得體會篇1

老子曾經這樣說過“天下大事,必成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精”。通過這次的太古培訓,聆聽了老師的授課。有了更深體會。老子的這種觀念,就是說企業想做的更大更強,就是從簡做起,從細微入手。這便是精益化管理。工作中,每一件大事都會因爲一點零碎的小事而全盤否定,那麼如何做好細緻入微,精益化管理呢?

一、5s的管理是精益化管理的起始目標

5s管理指的是在生產現場,對材料、設備、人員等生產要素開展良好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等活動。爲其他管理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整理:要與不要,一留一棄。要找到並且明白重要的東西。清除多餘的東西,備齊必要的東西;整頓科學佈局,取用快捷。清除物品放置位置,馬上可以找到所需要的物品,定物,定位,定量;清掃:清除垃圾點檢設備。講垃圾和灰塵等全部徹底清除,保證設備正常運轉,使心情變得愉悅;清潔:整潔環節,貫徹道濟。定標準,目視管理,檢查表,責任區域,獎懲措施;素養:標準作業,養成習慣。對於已經決定的事情能夠阻燃而然地形成習慣,並予以掌握。

二、消除浪費是精益化管理的重中之重

浪費的定義在企業中更爲廣泛,比如返工的浪費,爲了滿足顧客的要求而對產品或服務進行返工的浪費現象更是比比皆是;比如等待浪費、當生產中,兩個關聯要素未完成同步時,所產生的空閒時間就會自然出現等待過程中的浪費。再比如庫存浪費,任何參過加工必須的物料供應就會大大增加庫存,相應的庫房,人力,與之會同樣大幅增加。這些浪費在企業生產中更是顯而易見的存在。精益化管理的精髓就是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費,這樣可以更多的提高公司的效益。

三、時間管理是精益化管理對於個人的要求

分清輕重緩急,排定優先順序;列出自己認爲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去先去做,多點主動,就會少點被動。設定明確目標,制定可行計劃;有開始時間結束時間,並且付諸於行動,定檢查標準,有必要的信心,持之以恆纔可能完成計劃。立即採取行動,堅決杜絕拖延;養成快速的節奏感,有必要的時間實現,纔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時間,當日事,當日畢。一次做好,最求零缺點工作,出現差錯,立刻處理。制定工作規則,善於有效授權;第一時間反饋給別人信心,把任務歸類,同類事情同事處理,特殊任務特殊處理。有效獲得上司的幫助,不插手下屬的工作細節。保持環境整潔,控制自我情緒;整潔的環節能夠提高效率,積極樂觀的情形可能提高興趣,用你的一生問候去感染別人。

積累生活竅門,善用零碎時間;對於生活中多學一些小的技巧或者說同時去做多件事情,不經意間可以省出很多零碎的時間。掌握拒絕技巧,積攢整塊時間;學會拒絕是保障自己形式優先次序的最有效手段,學會拒絕是一種力量,也更是一種藝術。諮詢專人專線,花錢贏得時間;和自己的好朋友,多談心,用好資源辦大事。管好業餘時間,不斷自勵進取;平衡好自己的人生,不斷學習,自勉,才能更好的提高。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係統,全面的瞭解精益化管理的深邃,洞悉了精益化管理在現實工作,生活中對於個人,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深遠意義。我將立足於本質工作,放眼未來,於廣大同仁一起,發揮每一個人的作用,爲企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精益管理的心得體會篇2

隨着山西煤礦的“國進民退”浪潮,曾經被認爲“傻大黑粗”的煤礦企業,如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共和國的企業長子——華潤集團入主山西金業集團之後, 旗下的原相煤 礦配備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先進的管理理念有效提升了煤礦的生產效率,煤礦員工的社會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雖然比之前 的煤礦環境改善了不少,但如果要做到精益化管理,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必須引導煤礦員工從思想上轉變觀念:我們並不是簡單的來完成工作,而是在完成工作內容之後要對整個工作流程有一個反思,想想看在工作流程中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或者是覺得有哪些覺得不合理、不合適的地方。

只有先進行思考才能發現問題,當有了問題之後纔會產生相應的解決方法,所以我個人認爲精益化管理應該從自身的工作中做起,當把工作中的每個小事、每個細節都改善了提高了,那麼日積月累下來工作的 作風與效率就會有一個顯著的提升。

首先要打破 “大鍋飯” 的思想。 作爲一名辦公室的工作人員, 我負責辦公用品的發放與管理。 “別人有的我也應該有,別人沒 有的我也可以沒有” 這種思想普遍存在於有些人、有些部門當中, 有些辦公用品明明有的部門在實際工作中根本用不到, 可是他們 看到別的部門有,別的部門在用,他們就也要領取一套,不管在 實際工作中是否能夠用得上,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費。辦公資源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分配方式, 每個部門甚至到每個人在實際 工作中要用到哪些類型辦公用品,數量、規格、尺寸以及使用周 期,只有掌握了這些數據,辦公用品的管理才能夠做到“各取所 需,爲公所用” 。

其次要消除“習慣了、看慣了、無所謂”的思想,在實際工 作中其實有許多辦公用品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可是由於以前煤 礦企業的粗放式管理, 致使現在大家在使用辦公用品時並不是太 在意勤儉節約。比如大家在打印文件時,儘量採用雙面打印,就可以節省出平時所用紙量的四分之一;每個人一個月少用一支筆,一年就會節約一萬多元錢的成本。溫家寶就曾說過,中國有十三億人口,不管是多麼小的問題,只要乘以十三億,那就會成爲很大的問題。那麼試想一下,我們一千多人的企業,每人每天 節約一元錢,一個月下來是多少錢,一年下來又是多少錢。爲此 我也制定了一些相關的規定, 每個員工平均每月領取辦公用品的 累計金額不得超過 30 元,以部門爲單位覈算,如本月超過此限額,則下月領取辦公用品時按金額遞減。 同時我覺得形成一個長效機制也是很重要的, 要保證規範化 與精益化運作,必須具備規範的、精細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標準, 才能依據相應的規章制度判斷是否符合制度和標準要求。 對當前 精益化管理而言,一方面缺乏完善的、細化的規章制度,另一方面,完善的、細化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標準得不到很好的執行。因此,必須從完善、細化規章制度入手,建立一整套包括組織機構

設計、職能分工、崗位職責說明、工作流程以及各個部門、崗位 的工作標準和管理制度,員工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守。同 時,要確保編制的制度和標準是規範的,實施過程是規範的,只 有這樣, 才能保證整個管理制度體系的整體運作是規範的。 因此, 建立的各項制度和標準, 必須要深入調研、仔細推敲、認真琢磨, 儘量細化,避免管理漏洞,具有可操作性。

最後希望礦領導要把精益化管理作爲一個重要內容,採取加強教育、潛移默化、循序漸進、持續推進等一系列有效手段,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節儉意識,形成由“要我精益到我要精益” 的轉變。從而形成覆蓋全面、方便操作、易於判斷、合法合規合 理的管理制度體系,並形成制度和標準可以執行、能夠執行、容 易執行、自覺執行的環境和條件,確保制度和標準能夠規範職工的每一個行爲,具有真正的規範性和執行效力。只有全礦上下齊心協力共同參與到精益化管理當中,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我做起,才能實現煤礦企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學精益管理的心得體會篇3

在未去豐田公司研修之前,翻過幾本書,對精益生產有些膚淺認識,但更多的是以傳統的概念去理解――認爲這其中“總結”、“拔高”的成分可能會多些?實際狀況與書本上說的不會是一回事?帶着這些迷惑與不解,我先後在日本豐田公司平山道場、堤工場、豐田博物館、高朋製作所、電裝公司、日產、橫濱工場和物流中心接受了日本專家從理論到實作的培訓與研討,再之後,我對豐田的精益生產有了全新的認識。歸來許久,思來想去,先前那些膚淺認識已蕩然無存,留下唯一的的想法就是一種新的思想衝動:如何按照精益生產要求來武裝我們的頭腦改善我們的作業現場提升我們的管理水平。

踐行精益生產的主體是誰

這個問題我在豐田公司找到了答案――踐行精益生產的主體就是操作員工。看看我們工作的推動,往往需要領導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斷地促動才能使工作得以推進。豐田公司創立的精益生產模式其核心雖來自於公司上層領導對公司核心理念、願景、使命以及管理哲學的設計。但是這種領導理念絕不僅限於戰略的制定和制度的規劃。在豐田公司,精益生產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羨慕的業績,之所以能在“徹底排除所有浪費”上做好文章,靠的就是全體員工的高度認同和自覺參與,員工通過專門的會議,對產品質量、材料、設備和浪費的消除進行討論,從而改善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在豐田公司,每個員工都非常務實,他們不會去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關心本不屬於他們要關心的“大事”,相反,對自己身邊的“小事”是絕對不會放過的,把改善這些“小事”看成是自己的神聖職責,驅使他們持續推進精益生產的內動力就是:“一個動作中有35%是無效動作”、“每個人節約1秒鐘,60個人就是1分鐘”、“用腦尋找改善方法”、“不求完善,有50%機率就立即動手”。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日本人用另一種行動在詮釋着“主人翁”的真正含義。

零終端檢查

在我的記憶裏,從70年末開始對日本產品開始有了認識,那時一句“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廣告詞如雷貫耳,這以後,“卡西歐”、“東芝”、“日立”伴隨着鐵臂阿童木漸漸地被我們所熟悉,中國人開始瞭解日本產品,日本產品可靠性也逐漸被人們所認同。其實,日本在四、五十年代產品質量問題嚴重,“東洋貨”名聲很不好。爲了摘掉這頂帽子,日本政府當年也提出過“質量救國”的口號,狠抓質量,現在,日本產品的質量位居世界一流,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借鑑。儘管我們也在不斷反思品管,導入標準,推崇質量管理新理念,但我們學習tqm多年,並沒有真正達到“一個組織以質量爲中心,以全員參與爲基礎,目的在於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之目的。在豐田人看來,製造質量是在工序中做出來的,生產現場每一名員工即是操作工,同時也是一名檢查工,每一個人都樹立了“後一工序就是客戶”、“絕不給後工序不良產品”的品質觀。在豐田生產體系中每個員工都應該對質量負責,執行生產者自治,一旦發現任何質量缺陷都應該儘快糾正。在豐田公司製造現場是不設終端檢查工序的,它的支柱就是自?化,這裏要說明的是所說的“自?化”≠“自動化”。自?化真正含義是消滅不良品,不出不良品,不讓不良品傳到下工序。對於上工序問題爲什麼會傳到下一工序必須要抓住不放,查找問題所在。

改善在持續與徹底上下功夫

精益生產的核心就是改善,體現在持續於徹底。豐田人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永遠不滿足。這是一種內在的修煉。他們看來,任何企業任何時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關鍵就在於建立良好的機制以便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在豐田的體制中,沒有問題就是問題,因此要暴露問題。在各個層面的交流與溝通中,極力推崇“請你告訴我們你所遇到的問題,這樣我們能夠一起來解決它們。”、“問題第一”的理念,就算從整體看做得非常成功的項目,豐田人也會不斷思考如何改善以便做得更好。在當今世界格局變化莫測,但豐田人從未受到過大的衝擊,原因就在於它很善於持之以恆的做改善,而且徹底的改善。只要問題發生,哪怕是很小的問題,哪怕是看起來非常簡單的事情都要做好,做好最簡單的事也是最難的事,多少年來,豐田人就是這麼做的,這種習慣要堅持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誰堅持下來就會取得與豐田公司一樣的成功。由此不難看出,通過徹底而持續的改善,是支撐着豐田公司總是站在世界知名公司的塔尖內核。

徹底消除所有浪費

什麼是浪費?豐田人的理解凡不能夠給客戶增加價值的活動就是浪費。在我們的周圍這種不增加價值東東比比皆是,比如庫存就不增加價值,不增加價值的活動不是要做好,而是要消除。精益生產思想認爲失控庫存是惡魔,不僅它本身是浪費,而且它還掩蓋了各種管理問題。我們企業尤如一艘航行的船,爲什麼航行的速度總是快不起來,因爲在水面下暗礁很多,降低水面就會很快找到暗礁並能很快清除,我們航行的速度就會快起來;同理,在我們的工作中不斷地降低庫存,就能夠使問題徹底暴露出來。對出現的問題再追問5個爲什麼,就能尋求到問題徹底解決的辦法,達到降低庫存持續改善最終消除浪費之目的。目前,我們組織生產仍需靠大量的庫存,但是,其中有不少並不是需要的庫存,並不是能夠給客戶增加價值的,我們必須要將這些從中抽出來,問5個爲什麼並找到問題徹底解決的辦法,經過持續改善,不僅可降低庫存,更能夠深層次找到我們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進步了。

學精益管理的心得體會篇4

公司一直注重學習,培養人材,我很榮幸被公司安排到汕頭兩天視聽周雲老師演講的>課程,雖然之前也有參加過幾次精益生產及相關課程培訓,都有不同的收穫,受益匪淺,此次通過周老師對精益生產的理論及實踐的詳細講解。我對精益生產的理解更深入,也讓我認識到作爲玩具動漫製造行業,想在經濟競爭力強大的市場上領先,必須着力推行精益方式生產,通過精益生產的核心思想消除企業一切的無效勞動和浪費,達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縮短生產週期,滿足客戶的需求及改善質量的目的,經過兩天視聽周老師的培訓講解,結合本公司的精益生產推行,總結了以下幾點:一、首先了解生產的六大要素(生產,交貨,質量,成本,安全,士氣)

其中生產就有五件必要做的事,產量計劃(有大計劃,小計劃,預測,細分到每天,每班);生產效率進度的控制,人機優化提升效率;現場5s(現在已有6s—7s—8s)要做好5s,可視化暴露問題才能解,還要營氛圍);報告可判斷當天是否達標,要持續改善。通過這幾件事達到低成本,高質量,準時交貨。另外安全管理可設置崗位危險性分析卡,如溫度,溼度,光照,煙,噪音,化學品等等,要有一個管理標準。再有多能工的技能培養,要形成個體及團隊的工作士氣,做到一專多能,一人多崗,一崗多人。

二、堅持以5s運動爲基礎去開展工作。

很多工廠在推行5s時都是“一緊,二鬆,三垮,四重來”,我們公司在推行5s已有很大的成效,5s活動不僅能夠改善生產環境,還能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員工士氣等,是減少浪費、提高生產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管理活動有效展開的基礎。無論是部門管理還是車間管理,5s都可以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

三、大力培養多技能員工。

實施精益生產,企業內部要注重多能工的培養。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企業有必要給各級員工提供多種崗位鍛鍊學習的機會,使員工能真正找到適合自己潛能、才智發揮的工作崗位,這對於改善人際關係、擴大和積累員工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作業人員參與改善的積極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數推行精益生產方式的企業內部,特別是以生產爲主的製造業,相當缺乏熟悉本企業內部運作的作業分析技術人員,直接從外面引進成本很高,而多能工的培養可以彌補這一空缺,也爲企業儲備更多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後備人才。

四、目視化管理。

爲了在生產現場中所發生產的問題,異常,浪費等等,體現出一目瞭然的狀態,塑造一目瞭然的工作場所,有關品質,成本,交期,安全及有關品管圈活動等狀況,透過目視管理的工具,比如利用圖表,看板,顏色,放置所的區域規劃等,使人都一目瞭然,目的是以便訊速而容易地採取對策,防止錯誤的發生,提醒當事人及相關人員,並掀起競爭意識,容易獲得改善的建議與協助。

五、快速換型或換線。

大多數製造企業生產的產品不會僅是一二種而已,少則數十種,多則數千種也有。不同類別的產品在生產的過程中必定有其不同的製造條件。比如說:啤塑膠件溫度不同,工具、模具、胎具的不同,材料、零部作的不同甚至工作方法也有不同,產品的生產製程及工藝要求不同。因此,在不同類別的產品更換時,生產線必須暫時停止生產活動,以便能更換並設定新的工作條作,這種更換設定的動作就稱爲“切換”。“切換”時,因生產停頓所耗費的時間就稱爲“切換時間”。“切換”的次數會因生產線產品種類的增多,或生產批量減少而相應增多。每次“切換”耗費的時間,對工廠而言是損失。爲了減少這種損失,許多人想到的解決方式就是加大每一種產品的生產批量,以及減少產品的種類,這樣每一個產品所分攤的平均切換損失就會減少。換句話說,生產的批量越大,分攤的切換成本就越低。但是如果批量超過了市場的需要量,多餘的產品就必須儲存起來保管。儲存時必然使用到倉庫以及相關的防護保管及管理,所以每次生產的批量越大,“保管”的成本也就越高。就“保管”成本而言,希望每次生產的批量越少越好。到底該怎麼辦呢。

如上所述爲了避免“切換時間”的損失,許多人傾向於加大生產的批量數,以減少切換次數。但是這種做法,僅僅考慮到切換本身成本的減少,卻忽略工廠的整體效率。例如:製造過多的浪費、等待的浪費、不良品的浪費、生產交付時間過長、物流混濁等等,尤其目前

市場的趨勢是走向少批量多品種、高品質、短交付期的新競爭的優勢,就必須儘量縮短“切換時間”,這就是“快速換模(線)”的意義,具體如何實施,觀看了f1方程賽車更換車胎及加油的全過程就基本明白了。

六、對八大浪費再認識

之前有學習過無數次七大浪費:1、製造過多過早浪費。2、等待浪費。3、搬運浪費。4、庫存浪費。5、製造不良品浪費。6、多餘加工作業浪費。7、多餘動作浪費。8、管理的浪費。現在增加了第八個浪費,通過周老師對八大浪費的祥細講角,我對八大浪費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1)製造過多/過早浪費直接產生對流動資金佔用,預測生產和提早生產以及過量生產帶來的弊端:多做了無用,變成庫存從而資金積壓以及貶值。過早生產只是提早地用掉了材料費以及人工費,並把“等待的浪費”隱藏起來——因進度提前,主管放心,漠視等待的浪費,同樣也造成在製品的積壓即庫存的浪費,還有搬運的浪費等。

(2)等待浪費指企業資源彼此等來等去而產生等待因素則有很多,一般包括設備佈置離散、生產計劃變來變去、生產不均衡、質量波動、物流配送不暢、內部失調、排程不當、待料、修機……等諸多因素。

(3)搬運浪費,搬運的動作分解開來,包含放置、堆積、移動、整理等動作,是傳統的機能水平式的佈置造成的。若使用輸送帶、無人搬運車不是搬運的合理化。增加搬運批量、以及減少搬運頻率、也不是合理化的搬運。

(4)庫存浪費是因傳統以來的許多錯誤生產觀念所造成的。分三種:

1)材料庫存:大量採購成本低。

2)在製品庫存:不良重修機器故障。

3)成品庫存:預測生產與實際需求量不同。

庫存所帶來的弊端:

1)產生不必要的搬運、堆積、放置、防護處理找尋等浪費;

2)使先進先出作業困難;

3)損失利息及管理費用;

4)物品貶值的風險以及佔用空間而引起的投資浪費等。

(5)製造不良品浪費,何的不良品產生,皆造成材料、機器、人工等的浪費。造成原因爲製程能力不足的技術層有問題及生產現物管理方式或管理觀念錯誤所造成。

(6)多餘加工作業浪費指技術部門浪費而言例如:零部件數量設計過多、增加不必要加工工序、加嚴要求、技術要求不足等。

(7)多餘動作浪費是指作業過程中不佳的浪費。常見的浪費動作有:轉向、反轉、距離、尋找、堆疊、移動。將產品重複從箱子裏拿出來加工、加工後再放回箱子排列整齊、這是取放動作堆疊、移動的無馱。

(8)管理浪費指的是問題發生以後,管理人員才採取相應的對策來進行補救而產生的額外浪費。管理浪費是由於事先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問題,科學的管理應該是具有相當的預見性,有合理的規劃,並在事情的推進過程中加強管理、控制和反饋,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管理浪費現象的發生。

通過此次的視聽學習,結合公司在推行精益生產實施,總結了以上幾個重點,同時也體會到學習是不可少,重複的學習更不可少,因爲每次都有着不同的發現和收穫,這樣會積累更多的理論知識,見識到了更多優秀工廠推行精益生產的成果案例,讓我更深的去了解精益生產的思想及精髓。

學精益管理的心得體會篇5

日本企業沒有做績效考覈,但是其績效改善活動卻是全球做的最多、最大、最好的。這裏的改善活動是指各類能夠推動企業績效提升的各項活動。

績效管理的目的就是推動企業業績持續改善,支撐績效管理的理論本質是:如果你不能衡量,那麼你就不能管理。

所以,爲了衡量,我們要先觀察、再分析、再總結描述,弄出一些正確的考覈指標、目標值等等。完了以後還要規範指標考覈所需要的數據來源,再定期統計分析考覈指標、找出出現問題的地點、人物、原因,然後再用正向或者負向的激勵去驅動大家想辦法改善業績。

日本人因爲生活在彈丸之地,資源十分貧乏,所以他們沒有時間、精力、資源去搞這麼複雜績效考覈去推動業績的持續改善。但是他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績效改善肯定得通過持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逐步提升。

所以,今天你去豐田公司在全球所有角落的工廠裏去參觀,包括那些合資的,只要進那些工廠,你就會看到很多安燈系統,通常總經理辦公室也有一套或者能夠看得到安全燈。這個安燈的作用就是當員工發現質量問題時,就拉下安燈線點亮燈使生產線暫停。豐田公司中任何一個員工都可以拉安燈系統,於是燈就會亮,警鈴就會響起。然後,小組領導就會命令暫停生產。各類的工程師、管理人員會立即親自趕到現場、親自接觸現物、親自掌握現實。

日本人搞安燈是爲了什麼?那就是暴露問題以持續改善。日本是個彈丸之地,其各項資源都是睏乏的,包括人力資源。比如說沒有足夠的人手、精力去尋找問題,所以他們乾脆就想了一個簡單的辦法:讓問題無處藏身,日本人認爲尋找本身就是一種浪費。

早年的日本是個島國,四周都是海水,地理位置是比較封閉的。因爲苦於沒有各種思想的交流與衝擊,所以日本人都是很保守、自卑的,日本的女人基本上不能幹活的,是家庭主婦,可見其思想比較落後。所以,日本人是歷史上最沒有自信的民族。就是這羣沒自信的傢伙,纔會集思廣益,一旦出現問題後,利用團隊協作的力量,所有的人都趕到現場來參與分析、解決問題。

而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在幹什麼?基層管理者你就別指望他去暴露問題了,因爲他們會瞞上欺下的(特別涉及到自己負責的拉上出現問題更不允許別人提)。現場出現問題了以後,你也別指望有領導或者其他部門人員身影的出現。當然問題很嚴重的時候,領導們和團隊的其他人在一起討論、分析的,但地點絕不會是在工作現場,地點在哪裏?會議室,領導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會議室。

日本人力資源管理的第一個可怕之處是:績效改善肯定得通過持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逐步提升,所以他們用全員找茬的方式來讓問題徹底暴露,然後用集體的智慧與力量去分析、解決。

這一招,中國企業恐怕永遠也學不會。中國人講究自省,所以如果一箇中國人總是在說別人的缺點的.時候,那麼這個人就會成爲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通常,我們會這樣做:當面不說,背後說說;會上不說,會後再說;說與不說,說說而已。

日本人力資源管理可怕的第二招就是:讓人只做正確的事情,並且必須把事情做對。一旦拉響安全燈或者按下按鈕,那麼生產線就必須停止生產,因爲日本人要生產品質合格的產品。

日本人因爲只有男人在工作,所以人力資源投入有限,沒有太多的人去檢查、返修、重工那些不合格的品質。並且在他們眼裏,檢查、返修、重工本身就是一種浪費,他們小日本島國沒有資源去浪費的。

日本人力資源管理可怕的第三招是:爲了達到把正確的事情做對,他們只找正確的方法。他們的方法只用在如何做正確的事情上面,所以日本人喜歡把工作的每一個步驟、流程搞得非常的細,並且給每一個人都提供一套詳細、全面的工作指導書。換句話說,日本人的人力資源管理主要聚焦在工作分析上:那就是針對正確的事情,如果用正確的方法去做。

日本人因爲只有男人在工作,所以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都不高;日本的企業鑑於此一般都搞終生僱傭制,在不能裁員的情況下,所以也就不能反覆大量地去招新人進來。也就是說在知道了正確的事情後,沒有辦法去選正確的人,所以只能找正確的方法。

日本人力資源管理的第四招:爲了確保每個人都掌握正確的做事方法,他們把培訓中心都設立在生產線上。工作中學習,學習後工作。日本人搞培訓那是徹底的知行合一了。

介紹一下日本公司的培訓道場:它是指在生產線附近設立5個逐級提升和改善的培訓區:

第1個區域爲維持區,用來保持與提升一線員工的作業技能而設立;

第2個是地球屋,是爲了生產現場減少浪費,循環使用,減少排廢的訓練區域;

第3個是完美的質量,訓練品質檢驗的技能的區域;

第4個是效率生產改善屋,保持競爭力,拍攝視頻,找出改善方法;

第5個是質量控制的房間。

當然,日本的人力資源管理還是有漏洞的。我們要在市場競爭中戰勝日本企業,首先就要了解對手,學習他們的長處,攻擊他們短處。

強調:我不認同“挑刺”並不代表不贊成鼓勵和認可員工。因爲我的經驗告訴我,學會誇獎你的下屬/員工,往往比監督她們、抱怨她們更爲有效。畢竟,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管理之父亨利。法約爾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挑選了20名技術水平相近的工人,把他們分成了兩組,每10人一組。然後,在相同的條件下,讓他們同時進行生產。每隔一小時,他就會去檢查一下工人們的生產情況。

對第一組工人,法約爾只把他們各自生產的產品數量記錄下來,並沒有告訴工人他們的工作進展速度,而對第二組工人,法約爾不僅對生產的數量進行了記錄,而明確地告訴他們各自的工作進度。

第一次考覈完,法約爾根據考覈的結果,在生產速度最快的兩個工人的機器上,各插了一面小紅旗;速度居中的四個人,每人插了一面小綠旗;而最後的那四個人,則插了一面小黃旗。這樣一來,每個工人對自己的生產速度到底如何,就一目瞭然。

實驗表明,第二組工人的生產速度和效率明顯高於第一組工人。

可見,將員工的表現反饋給員工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幫助員工更加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更能激勵員工的士氣,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人的本性是喜歡被人賞識的”。認識到這一點對經理的激勵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確認識這一點,我們才能將員工的工作表現反饋給員工,及時對員工的工作給予正面表揚和評價,讓員工感覺到被尊重、被賞識,持續強化正面的行爲,使之帶來的影響產生倍數效應,才能不斷挖掘員工的潛能。

近年來,一份職場滿意度調查報告同樣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調查顯示,在職場中人的各項需求中,知識和技能的增長首次排到了薪酬和職位提升的前面,職場中人最鬱悶的並不是收入減少、升職不暢和辦公環境惡化,而是沒有成就感。而對員工適時地激勵和認可,恰恰是激發這種成就感的最重要、也是最簡便的途徑之一。

記得一位名叫alfie kohn的管理學家在他的一本書中強烈建議:要想讓誇獎起到激勵的作用,經理們必須重視被他稱之爲“內部動力的3個c”,即:協作(collaboration)、滿意(content)和抉擇(choice),也就是說,夸人要誇到點兒上。他提出——

協作(collaboration):當員工受到合作的鼓舞或有機會互相幫助彼此成功時,會受到激勵,更加努力工作。

滿意(content):當人們意識到他們的工作對組織的重要性的時候,當員工能理解他們的工作對組織的貢獻的時候,員工會受到激勵。

抉擇(choice):如果員工在自己的工作中被授權進行決策時,會受到激勵,更加努力地工作。

我深信每位管理人員既能讓手下的員工生活變得悲慘,也能讓他們變得積極。做到這兩點都不難。大千世界,芸芸衆生,每個人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在我們周圍,偉人名人畢竟是鳳毛鱗角,大部分人還是凡夫俗子,他們也不可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每個人不可能都轟轟烈烈,而只會平平淡淡。真正聰明的人善於從小事上稱讚別人,而不是一味地搜尋了不起的大事。

常言道:“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讚美別人也是一樣,勿以善小而不讚。大事的影響和意義一般人都能看得見說得出,而小事卻未必。諸如下級樂於助人、整理辦公室的衛生狀況等等,不一而足。諸如此類的小事,一些領導往往視而不見,許多公司員工都抱怨自己幾乎成了“隱形人”,他們雖幹不成大事,卻默默無聞地爲公司付出自己的勞動。從日出到日落,兢兢業業,幾十年如一日。然而,有的領導卻熟視無睹。在他們的眼裏,這些人彷彿不存在一樣。真正的讚美能手,應避開盲點,去從微不足道的小事來誇獎別人一下。

事物是由無數個局部構成的,因而局部可以反映整體的某些特性。一個人也是如此。一般來說,人的整體形象反映在一個個有意無意的小動作、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中。精明的上司就應該具有從下屬的小動作、小事情中瞭解一個人的本質和抓住他心靈的本領。

總結:我個人認爲不僅要鼓勵和認可我們這些項目成員爲公司所做出的貢獻,還要不停地去“挑刺”,持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逐步得到提升。

學精益管理的心得體會篇6

依稀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播放過這樣一個公益廣告,“舉手之勞,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是的,改善、改進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善於去發現,願意去探索,生活中處處精益,工作中到處都是改善。

有人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想說的是一千人眼中的改善項目絕對不少於一千個。煤礦生產,工序繁多,新舊工藝的更替更是頻繁,爲了讓所有的項目都儘可能的符合我礦的實際情況,爲我礦的建設事業增磚添瓦,我們能做的改善還有很多,上至工藝流程,下至技術革新,左至生活末節,右至管理制度,都有其改善的餘地,都有進步的空間,只要全員參與,積極改善,積少成多,量的'積累絕對會發生質的轉變,而我們每個人邁出的一小步,將是全礦井的一大步。

精益從心開始,改善由我做起。改善不僅僅在於成本的節約,利潤的體現,更在於工藝的改進,只要利於生產、利於安全、能夠節約時間,能夠走可持續發展路線,就算是原有基礎上的花費也是我們所支持和鼓勵的,從長遠角度考慮,今天的花費就是明天的回報,昨日的投入就是今天的收穫。只要堅持改善,持續改進,有一天你會發現,其實你與昨日的我,活到今天已經變化甚多;有一天你會發現,原來你已經做了很多。

煤礦生產,安全第一,精益管理,從我做起。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明這是誰的時代,所謂自助者,天助之,只要全員參與,發揮集體的智慧,相信我們的明天肯定會比今天更好。

讓我們喊出自己最嘹亮的口號:我是蔡家溝礦工人,我爲自己代言!

學精益管理的心得體會篇7

今天參加了我礦精益管理辦公室組織的精益管理培訓會,會上主持人講了很多,我也瞭解了很多,他讓我對精益管理重新進行了認識。

以前也曾經聽過精益管理,但是對其瞭解不是很深,甚至存在着非常大的偏差,以前認爲精益管理只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手段,經過領導的管理使工作更加合理清晰化。在經過今天的培訓後我才知道原來精益管理不僅僅是一種管理手段,更是一種做事的方法、方式。

精益管理雖然在國外開展已經有些年了,但是在國內,在煤礦只是剛剛開始,精益管理的理念是“最小的投入,最大的輸出”,其方法更有kaizen改善、sda、sga等,而且精益管理不僅僅是領導層面的事情,更與我們每一個員工息息相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加入到這項價值非常可觀的活動中來,我們每個人都能爲精益管理添磚加瓦,盡我們的一份綿薄之力。

雖然我對sda、sga等項目不太理解,但我對kaizen改善卻是理解的相當透徹,kaizen改善不一定要爲礦上節省錢,只要有利於生產,能夠節省時間,最大限度的減少危險的發生,就算是花錢也是可以的。它沒有大小之分,好壞之別,小到一顆螺絲,大到掘進工藝,都可以算是改善,只要我們願意,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可以成爲kaizen改善案例。

通過主持人的講解我也想起了工作中許多需要改善的項目,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將他們一一提案,並發動周圍的同事也參與到精益管理工作當中,也讓他們爲精益管理工作服務。

學精益管理的心得體會篇8

在集團的號召和帶領下,___公司__項目部積極響應並開展了對於精益管理的學習和實踐活動。

學習讓我們瞭解到精益管理的概念始創於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精益管理包括兩個要素:“精”和“益”。“精”即爲少投入、少消耗資源、少花時間,尤其是要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投入和耗費,高質量;“益”即爲多產出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和個人升級的目標。豐田公司的生產方式原則爲“杜絕一切形式的浪費”。

反觀我們自身的工作流程,各個環節同樣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重複溝通的浪費、等待時間的浪費、因資料分類整理無序造成的各種浪費等等。發現這些浪費加以整頓改善,並形成新的流程和制度,這將大大減少時間、人力、金錢的成本,此爲“精”;成本的降低將帶來利潤的增加,此爲“益”。

公司開展了一系列的精益管理實踐工作。

首先,積極開展對員工的精益管理培訓,與兄弟公司開展各項對標學習,並在各部門內部成立精益管理工作小組,收集部門層面上能減少投入、減少消耗各種資源的項目或工作流程。

其次,啓動公司員工“快速改善”提案的落實,做到月人均1條,將“快速改善”工作常態化,落實到員工個人身上,每位員工都在用心發現與實踐中體會到精益管理帶來的切實效用。

最後,對以上收集到的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將普遍存在的,收效甚好的改善方案一一羅列,編寫入新的流程,制度化規範化。

精益管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精益求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全員積極熱情地參與其中,把日常瑣碎、具體、細微的工作做到極致,這將爲個人和公司的提升共同帶來不可估量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