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垃圾分類基礎建設項目彙報材料

垃圾分類基礎建設項目彙報材料

垃圾分類基礎建設項目彙報材料

灣沚區垃圾分類基礎建設項目是我區政府性投資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建設有利於提升區域環境,增強資源回收利用,對提升我區整體環境有着重要意義,現項目情況彙報如下:

一、項目概況

項目建設位置及用地面積:垃圾分類基礎建設項目(緯六路與政和路交叉口西北位置),總佔地約30畝,其中建築面積約3600平方米。項目建設規模和建設內容:;垃圾分類基礎建設項目1處,包含:其他垃圾壓縮中轉站(建築面積1920平方米,設計處理規模爲300噸/天),有毒有害垃圾臨時存儲點,可回收物存儲點,廚餘垃圾轉運點,滲濾液處理設施,大件固廢破碎點,環衛車輛停車場。項目總投資3300餘萬元。項目分兩年實施。其中:一期估算總投資:1400萬元。二期估算總投資:1900餘萬元。

二、目前灣沚區垃圾中轉站現狀

1. 現狀垃圾混合收集危害大,垃圾資源化效率不高:灣沚區生活垃圾收集方式主要還是混合收集,不僅收運工作困難,對垃圾後續處理工作也造成較大影響。混合收集不但增加垃圾處理的成本,而且易造成資源浪費,不環保也不經濟。

2. 現狀非壓縮式垃圾轉運站數量較少,服務範圍有限,且環境較差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現狀城區3座非壓縮式的垃圾收集站沒有配備臭氣處理系統,只配備了簡易的污水收集系統,對周邊環境產生了一定影響。很多小噸位轉運車輛的長距離運輸,會造成臭氣的散發及滲濾液的滴漏,影響轉運路線上道路及周邊環境衛生

3. 轉運距離遠,小型轉運車運輸成本高:灣沚區現狀生活垃圾送蕪湖市綠洲焚燒廠進行焚燒處理,綠洲焚燒廠距離灣沚區城平均距離約60公里,而現狀運輸車輛只有5-6噸,且數量不足,轉運車輛的運輸次數受限,採用小型車轉運成本較高。

4. 現狀垃圾分類收運設施不完備,垃圾分類暫存困難:根據相關文件要求,灣沚區已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但現狀是我區沒有一整套完善的收運設施,並且我區的垃圾分類堆放點依舊是城區老舊中轉站改造而成,已無法滿足現階段垃圾分類規範要求。

三、項目的必要性

1. 該項目建設符合國家規範要求,可以很好的解決生態環保問題。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環保意識和衛生意識的增強,也急切盼望環境衛生的改善,新建垃圾分類基礎設施顯得尤爲迫切。近年來,國家政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來推動垃圾分類行業的發展。2016年1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時強調: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關係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係生活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爲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住建部指出,到2020年,各城市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基本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公共機構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到2035年,各城市全面建立垃圾分類制度。

2. 垃圾分類分揀中心的建設,將垃圾分類收集,能提高其資源化利用程度,在垃圾成分中,其中金屬、紙類、塑料、玻璃等是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資源,可回收利用率很高,垃圾中可回收物提高,將大大減量垃圾總量。垃圾處理有焚燒和填埋等處理方式,但都會容易造成環境二次污染,減少垃圾總量可以減輕末端處理壓力,減輕處理過程中的環境污染,使城市無害化處理率大大提高。

3. 提高環境衛生條件的需要。由於現狀的小型轉運站轉運能力薄弱,各個轉運站均超負荷運轉,部分轉運站有二次污染現象存在。很多小噸位轉運車輛的長距離運輸,難免會造成臭氣的散發及滲濾液的滴漏。極大地影響了轉運線路上道路及周邊環境衛生。並且,現有的垃圾轉運站未設置環衛車輛停放、清洗場所,導致環境衛生管理所至今無法統一管理環衛車輛。灣沚區建設“規範化、高效化、環保化”的生活垃圾收運模式已迫在眉睫。

4. 目前設計新建的中型生活垃圾中轉站內部生活污水與地面沖洗廢水經化糞池處理,洗車廢水、設備沖洗廢水和垃圾滲濾液經站內垃圾滲濾液處理站處理,以上廢水經預處理達到接管標準後排放至蕪湖市灣沚區污水處理廠,尾水排至趙家河;內部廢氣如顆粒物、氨氣和硫化氫通過負壓除臭系統及卸料大廳降塵噴霧系統進行有效的處理,處理過後的顆粒物應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二級標準,氨氣和硫化氫應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二級標準後通過排氣管排放;未被收集的顆粒物,通過噴霧殺菌除臭系統進行降塵除臭以及異味隔離裝置減少異味外溢;污水處理站污泥和廢膜集中收集後運送至蕪湖綠洲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處理(蕪湖市垃圾焚燒廠)。故新建一座中型生活垃圾轉運站是我區目前日益發展當下急需建設的項目。

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