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教學研究報告

摘要: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又是一個魅力不衰的話題,這是因爲教師職業道德具有永恆性,又具有時代性,時代不斷地賦予它新的內涵。“愛生,奉獻”是教師職業道德的精髓,而教師職業道德的精髓是永恆的,因爲它是由教育這個專門培養人的職業所固有的本質屬性和本體功能所決定的。

教學研究報告

關鍵字:教師職業道德 關愛學生 奉獻

一、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的新含義

(一)教師職業道德的永恆性——愛生·奉獻

在社會分工中,教師承擔的是傳承文化知識、促進學生髮 孔子、魯迅這些偉大的教育家都是愛生的典範。孔子的學生冉伯牛患了惡疾,別人不敢去看望他,孔子不但去了,還握着他的手安慰他。他的另一個學生子路被政敵砍死了,孔子把鍋裏的肉倒了,怕因此想起子路而更痛心。魯迅先生在“四·一二”白色恐怖中,爲了營救被國民黨逮捕的學生,當面怒斥國民黨特務,後因營救無效,他憤然辭去教務主任和系主任的職務。

(二)教師職業道德的時代性——社會工具以人爲本

對於教師作爲服務社會的工具價值的理解,其深刻程度莫過於我國的古人了。古人甚至把“師”與“天、地、君、親”平起平坐地列爲“五聖”,就是出於對教師工具價值的深刻認識。爲什麼這樣高擡教師?荀子這段話是最明確不過的回答:“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賤師而輕傅,則人有快(放縱),人有快則法度壞。”他把教師與國家的盛衰、法度的建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三)教師職業道德的新含義——尊嚴發展

過去人們習慣把教師比做“蠟燭”“人梯”或“春蠶”, 其積極意義在於它是教師職業道德中奉獻和自我犧牲精神的形象解讀,表達着人們對於該職業神聖性的理解和對於從事該職業的教師高期望的表達。但是同時傳遞着消極的信息:教師忽略了對自己的關注,失去了自豪感,喪失了幸福感,也犧牲了自身的發展,這恰恰與教師道德的新含義相違背。

二、當前我國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中的主要問題及基本對策

(一)主要問題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主要職責,因此我國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問題,主要是在教書育人中體現出來的問題,當前這些問題的表現形式多樣,歸根結底是樹立“以人爲本”的信念問題,另外還有倡導在師德中體現智慧講求藝術的問題。

1.樹立“以人爲本”信念問題

(1)以人爲本的信念,就是要以人爲中心,強調人的發展,突出人的需要。對於教師來說,教師所做的一切都必須把學生放在首位。

(2)以人爲本的信念,就是要始終關注學生的幸福、自主和尊嚴,把培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人作爲根本的目標。

(3)以人爲本的信念,就是要充分體現人文的關懷和道德的情感,把學生的冷暖苦樂放在心上。

2.在師德中體現智慧、講求藝術的問題

當我們大力倡導奉獻精神的時候,我們深感引進“智慧”的必要。智慧是師德的科學基礎,是保障教師的奉獻產生最大功效的關鍵。通常我們常說,要苦幹加巧幹,在教師爲教育工作嘔心瀝血地付出時,要倡導教師開動腦筋,創造性地、道德地、經濟有效地解決問題,科學而藝術地開展工作。

(二)基本對策

1.讓師德與體驗同長

以往師德教育總是把師德規範作爲師德教育的出發點或着力點,實際上就是把對師德規範的理解當做中心任務去投入,大量地講道理、作報告,於是忽略了主攻方向,結果收效甚微。那麼,什麼是主攻方向呢?師德的情感領域應當是師德教育的中心領域。師德情感的培養應當是師德的重點任務,而師德情感的發展更多的不是靠明理而是靠感化,更需要動心而不是動腦,更要求觸及心靈而不是嵌人人腦,更強調求善求美(幸福感)而不是求知求能的。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提倡一種隱性的師德教育。這種師德教育,不是通過直接說教的,而是通過間接的、內隱的情景體驗的。它使教師在優化的物質和人際環境之中,在有意義的活動中,體驗着並潛移默化地內化着師德規範。

2.讓師德與智慧同在

通過情感的體驗釀造出來的教師的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等,還需要配以教師的智慧才能在其外化過程中,在施教過程中保證產生積極的成效。這裏的智慧意味着教師要科學而藝術

3.讓師德與發展同行

師德教育從其根本旨趣來說是對教師生命中善與幸福的追求,它要關注教師的生存,促進教師的發展。 發展必須是自主的發展,建構的發展。在師德教育中我們必須看到教師們不是一張白紙,他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都積累了一些師德經驗或認識,師德教育的任務是讓他們在這些經驗或認識的基礎上,建立起已有經驗或認識與新要求的聯繫,對自己的經驗或認識系統進行調整、擴充和重組。否認了這個自我建構的過程,也就否認了學員在師德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爲了保證學員的自我建構替代教師的灌輸說教,要以案例引發反思,用問題引發思考,擺衝突引發辯論,用隱喻引發理解,儘可能調動學員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爲師德教育的主人。

4.讓師德在互動中構建

依據社會建構的觀點,教師職業道德的建構,不應是孤家寡人閉門思過,而應當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尋求共識的討論與互動中調整與重構自己的職業品德認識。因此,師德學習應當是討論的、交流的、互動的。師德教育要通過組織討論,提供實際案例,設計兩難問題,激發學員開動腦筋,思想碰撞,相互啓發,尋求答案。

綜上所述,師德在教學中起着極爲重要的作用。作爲老師,必須做到愛生和奉獻。真正的爲學生考慮問題,做學生的引路者,做學生的朋友。師生共同進步,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