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退役軍人事務局穩步推進社會化雙擁優撫“一街道一項目”

退役軍人事務局穩步推進社會化雙擁優撫“一街道一項目”

退役軍人事務局穩步推進社會化雙擁優撫“一街道一項目”

今年以來,我局持續依託項目社工優勢,完善機制,推進社會化雙擁優撫“一街道一項目”特色,採取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方式,着力構建“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願者”的社會化雙擁優撫工作模式,針對性地解決全區**餘名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對優撫政策瞭解不足、缺少醫療、心理等方面關懷指導、文化娛樂生活不夠豐富等問題,有效提升了優撫對象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

一、強化走訪摸底,服務需求清單化

(一)加大投入,拓展服務團隊在區、街道、社區三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的基礎上,區政府每年投入80萬元,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優撫服務。各街道堅持三社聯動,整合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區志願者、企業、學校等各方力量,構建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社會化優撫服務體系。如**街道的“武林心航陽光公益服務中心”面向轄區招募**餘名志願者,圍繞優撫政策和社會工作方法等內容開展培訓,增強志願者的專業水平和溝通技巧。組建上門走訪、家庭服務、雙擁活動、法律心理等四個服務組,並聯合轄區社會組織,進行志願服務資源共享。

(二)一戶一檔,強化動態管理。志願服務團隊根據優撫對象區域分佈,通過網格化上門走訪,建立和完善基礎信息,充分掌握每名優撫對象的真實情況,同步開展建檔工作。如**街道委託社會組織“公益新動力共融服務中心”,堅持每月一訪,動態掌握情況,及時瞭解需求,做好跟蹤服務,對轄區**戶重點優撫對象,建立了“一人一檔”數據庫。在一人一檔設計中,參考《杭州市**區政府資助型居家養老服務》申請表格,及時掌握有特殊需求的退役軍人和家屬情況。

(三)梳理情況,掌握實際需求。志願服務團隊站在退役軍人的角度,深入瞭解各類優撫羣體的不同訴求,建立需求清單,主要需求集中在家政服務、送餐、送藥等基礎性服務;現役軍人及家屬因爲年齡較輕,服務需求以提供親子服務爲主;部分優撫對象特別是空巢老人以提供親情服務等心理情感方面的安慰服務爲主。

二、引入社會力量,服務內容精準化

在擁軍優屬項目實施過程中,各街道將優撫對象進行分類管理,採取發動參與、關懷照顧、結對服務等不同的專業策略,開展各類服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整合資源,開展普惠服務。針對年輕健康的雙擁優撫對象,各街道按照“優先加優待”原則,普遍性地提供法律政策諮詢、健康管理、養老服務、便民服務、文化服務等基礎性服務,保障優撫對象的基本權益。如在走訪慰問方面,組織志願者定期上門探望,並在重大節日開展走訪慰問;在提供基本衛生服務方面,每月定期上門爲優撫對象量血壓,測血糖;在文化服務方面,組織優撫對象開心理疏導,集中到影院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等,增強了優撫對象的榮譽感。

(二)量身定製,加強個性關懷。針對高齡、獨居、殘疾、困難等重點優撫對象提出的理髮、家政、情感陪護等個性化需求,社會組織各顯神通,積極開展個案服務。如**街道“沐暉居家養老中心”,針對自理能力較差的雙擁家庭,開展“助潔、助餐、助醫、助浴、助行、助急、助辦、助法、助樂”等“九助”服務供老年人選擇;針對退伍無業軍人開展就業指導;針對困難優撫家庭,提供法律援助、優撫政策法規解讀等,實現服務更精準。

(三)發揮特長,開展互助服務。針對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之間共同語言多、更易取得信任、更好交流等特點,各街道充分激發低齡退役軍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優撫對象羣體中挖掘、培育、發展志願者,通過銀齡互助形式,爲服務對象給予生活幫助和心理關懷,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如**街道“一九零社區便民服務中心”上半年以上門走訪和電話聯繫方式開展互助式關愛走訪達**人次。

三、創新特色載體,服務項目品牌化

(一)凝心聚力,搭建服務平臺。各街道廣泛凝聚轄區學校、醫院、影院、共建單位等社會力量,搭建“關愛功臣”服務平臺,形成了社會資源優化整合、服務對象踊躍參與的優撫安置服務體系。如**街道“起點益行社會工作發展中心”項目組引進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開設優撫對象及家屬就業專用通道,通過信息平臺共享,促進企業與個人的有效互動,轄區**家單位提供了**餘個就業崗位。爲強化對軍嫂的關心關愛,今年7月,**街道成立了杭州市第一個軍嫂增能營,授課內容涵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思政課、“巾幗提升”系列才藝課、“孝道、家、社區”醫療健康課以及“垃圾分類”指導課程等,從最初的讓軍嫂們聚在一起,暢談軍營生活,到現階段能力提升,展望社區美好未來,進一步增強了軍嫂羣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二)豐富活動,弘揚雙擁文化。各街道每年根據服務對象走訪調研情況,制定年度活動計劃,採取政府補貼、社會捐贈、羣衆參與的形式,舉辦軍民聯歡聯誼、慰問演出、紅色觀影、外出採風等文化活動,並以特定節假日爲契機,每年組織“愛國強軍”系列活動百餘場,打造雙擁文化,烘托強軍氛圍。如**街道“衆睿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今年在走訪慰問的基礎上開展了“關心關愛——走進老兵之家”、“緬懷英烈——感悟生活”、“紅色體驗——揭祕歲月”、“紅色傳承——軍旅魂、家園情”、“紅色展覽——軍營記憶微展覽”等主題活動,展現退伍軍人風采,延續軍魂精神。

(三)打造項目,彰顯特色品牌。各街道在做深做細服務項目的基礎上,不斷壯大志願者隊伍,擴大服務對象輻射面,加深服務對象與社區居民的互動,初步形成了“一街道一項目,一項目一特色”。如**街道與街道重點工作相結合,與共建單位活動相結合,與退役軍人需求相結合,站在退役軍人的角度,瞭解他們想什麼、要什麼,引進“匠心公益”發展中心,開展社會化優撫服務工作,在八一和國慶期間舉辦了“八個一”的系列活動;**街道的“潮鄰益家社會工作發展中心”持續深入開展“軍鄰一家親”雙擁社會化項目,搭建了“服務保障”、“文化傳播”、“交流融入”三大平臺,爲優撫對象提供個性服務;**街道的“公益新動力共融服務中心”爲退役軍人開展送溫暖、送健康、送光榮、送鄉情、送祝福、送法律、送崗位、送技能、送項目、送政策”等“十送”服務,幫助退役軍人解決後路、後院、後代“三後”問題,密切了軍民魚水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