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活動方案

壯族三月三活動方案【精品多篇】

壯族三月三活動方案【精品多篇】

壯族三月三習俗 篇一

1、包五色糯米板

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們採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

壯家人喜愛五色飯,把它作爲幸福吉祥的象徵。除了農曆三月九年級外,社日、中元節,甚至過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飯吃。在孩子滿月、新居落成等喜慶日子裏,也要蒸煮五色飯分送左鄰右舍。壯人也愛楓葉,認爲楓葉能“除邪驅鬼”,給人帶來吉利和平安。所以,農曆三月三做五色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選的楓葉。甚至做五色飯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圍的牆腳下,以求驅邪保平安。

2、搶花炮

在農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後,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盛裝,天剛亮就爭先恐後地奔向活動場所,搶得花炮的人被認爲來年最有福氣,也最受姑娘青睞。

參與搶花炮的每支隊有8人,隊員通過突破、擋人、變向、快衝等方式衝進對方炮臺,將花炮放入算得分。規則類似於西方的橄欖球運動,故被稱爲“東方橄欖球”。傳統的“花炮”是一個鐵製圓環,直徑約5釐米,外用紅布或紅綢纏繞。比賽場地通常設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數,也不分隊數,每炮必搶,三炮結束。

壯族三月三的意義 篇二

它開創了廣西自治地方政府確定自己的法定民族傳統節日的先河,意義深遠是廣西曆史上的第一次,它開創了廣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依據自治主體民族的傳統習慣節日確立覆蓋本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節假日的先河,意義深遠,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在自治區一級,可以進一步予以完善。壯族作爲廣西的自治主體民族,其重大節日除“三月三”外,還有“六月節”“七月十四”“蛙婆節”等,能否也確定爲民族節假日,均值得考慮。新疆、西藏、寧夏等自治區的民族節假日,就不止一個;其二,促使自治縣一級人民政府依據本自治地方自治主體民族的傳統習慣節日規定出臺覆蓋本地的民族傳統節日成爲可能。廣西有12個民族自治縣,都屬於少數民族聚居區,各自治縣的自治主體民族都有屬於本民族的重大傳統習慣節日,依據相關的法律規定,當地政府均有權規定本地區的民族傳統習慣節假日。因此,自治區一級的民族傳統節假日的出臺,在理論和實踐上爲自治縣一級民族傳統節假日的出臺提供了依據,成爲了可能。

它將成爲承載和展示壯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每個民族的傳統節日都有其特定的內涵,或起源於紀念先祖或英雄人物或重大事件,或起源於祭祀各種神靈,還有的則起源於各種經濟活動,但他們有兩個突出的本質屬性:其一,都是該民族傳統文化的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集中承載着該民族的傳統文化。一個民族衣、食、住、行、用等物質文化方面和信仰、禮儀、習俗、歌舞、神話、傳說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內容在該民族傳統節日中往往都有所體現,一些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甚至就是緣於某個傳統節日而產生。“壯族三月三”也不例外,如壯族素有“能歌善舞民族”之譽,壯鄉號稱“歌的海洋”,這一文化特性最集中的外在表現莫過於“三月三”活動,壯族最具代表性的五色糯米飯最初即在於供“三月三”活動食用,等等。其二,是該民族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展示途徑和平臺。對一個“族外人”來講,要觀察和了解另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莫過於親自參加這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在節日耳濡目染,感同身受——通過民族節日這個“窗口”,你可以觀賞到色彩絢麗、婀娜多姿的民族服飾,可以品嚐到風味獨具、特色濃郁的民族食品,感受到載歌載舞、隆重熱烈的節慶氛圍,領略到豪邁奔放、熱情好客的民族性格,體悟到內涵豐富、積澱深厚的民族文化。一言以蔽之,通過民族傳統節日,你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觀察一個民族、瞭解一個民族進而熱愛一個民族。通過參加或觀察諸如對唱山歌、搶花炮、拋繡球、踏青以及各種祭祀等形式各異的“三月三”活動,你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領略和感受壯族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

它是傳承和保護壯族傳統文化的最有效途徑

民族傳統節日一般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自發性(),即民族傳統節日一般都是民族內部自發產生形成和自願參與的,不需要外部力量的特別發動和組織;二是全民性,即在本民族內部,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全民參與;三是利己性,即在本民族內部,普遍認爲參與這樣的節日活動是有益的,或可獲得心靈上的慰藉,或有助於民族內部的團結和發展。正因爲具有這樣的特點,才使民族傳統節日成爲傳承和傳播民族傳統文化的最有效途徑——因爲“自發”,因而自覺;因爲“全民(參與)”,因而徹底;因爲“利己”,因而投入。一個民族傳統文化得以在此“自覺”“徹底”“投入”的前提下進行傳承和傳播,不可能不積極,不可能不完整,不可能不成功!所以說,舉辦傳統節日活動是傳承和保護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最有效途徑。

它將有力地促進廣西民族團結局面的鞏固和發展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境內居住着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等12個世居民族。一方面各民族在各自漫長曆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本民族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長期雜居,相互交往交流,相互認同、影響和吸收,因而在文化上又具有某些相似性和共同性,這一特點突出表現在作爲民族傳統文化重要內容之一的民族節慶上,即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過同樣的節日。在廣西的諸多少數民族節日中,無論是從參與的民族還是參與的人口來看,“三月三”都毫無疑問地堪當“廣西第一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區各地共有2700餘萬人過“三月三”,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廣西少數民族總人口1986萬,這就意味着,“三月三”已不單純是壯族的傳統節日。事實上,在南寧、柳州、百色、河池、崇左、來賓、欽州、防城港等少數民族聚居區,除壯族外,漢、瑤、苗、侗等民族也以不同的方式歡度“三月三”。這進一步表明,“壯族三月三”歷史上就是廣西各族人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重要內容和表徵,把它確定爲全區性的民族習慣節日具有廣泛和堅實的社會基礎。可以預料,隨着這一法定民族節日的確立,“壯族三月三”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必將迅速擴大,認識並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來的各族民衆必將會不斷增多,各族民衆可以藉此加強相互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廣西民族團結局面必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由來 篇三

農曆三月九年級,俗稱“三月三”,是壯族人民舉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節(歌舞節)。

“歌圩”,是外族人給壯族定的漢名,壯語叫“歡龍垌”,意思是到田間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歡窩敢”,意爲出洞外唱的歌。因爲過去壯族人很少建寺廟,神像都放在巖洞裏。巖洞裏是神聖的地方,必須保持肅穆,只有到巖洞外才能放聲自由歌唱。

“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親口傳”這句在廣西流傳的山歌歌詞,說明壯族歌圩節的起源,和歌仙劉三姐有着密切的關係。

據說劉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廣西宜山一個漁民家裏。從小愛唱山歌,成年以後容貌美麗,出口成歌。附近有個財主莫懷仁想強搶劉三姐與他成親,劉三姐誓死不從,莫懷仁叫人把劉三姐拋入河中。劉三姐順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魚峯山下。鄉親們聞訊,紛紛趕來學歌。後來她與一青年獵人結爲夫婦,就一直在這裏傳歌。莫懷仁得知後,又勾結官府,把劉三姐夫婦拋入魚峯山下小龍潭。半夜,月明星稀,當鄉親們把他們兩個打撈上來時,忽然一陣清風,只見劉三姐和青年獵人騎在一條魚背上,一邊唱歌一邊騰空而去。自此,人們都說劉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劉三姐稱爲歌仙。後世的人爲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曆三月三,劉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據記載,歌圩節已有上千年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記》中,已有壯族“男女盛服……聚會作歌”的記載。宋元以後,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爲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間,青年男女便穿上節日的盛裝,雲集山頭曠野或竹林草坡即興對唱,相互盤答,歌聲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勞智慧的壯族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山歌,使這一傳統的民族節日充滿了迷人的音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