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醫養結合交流會材料

一、基本情況

醫養結合交流會材料

廣州市土地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轄11個區,全市常住人口約1336.82萬人,戶籍人口約840.60萬人。廣州市集中了大量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爲廣東省乃至整個華南地區的醫療中心,擁有多個國家級臨牀重點專科,集中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學眼科中心、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專科、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等全國一流的醫學專科,每年吸引來自省內外和港澳、東南亞地區的大量需求者。

截至2014年底,全市醫療衛生機構3749家,其中醫院224家(公立醫院150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245家,擁有醫療牀位7.70萬張,全市衛生人員14.8萬人,衛生技術人員12.1萬人,全市總診療人次1.38億人次,住院人次253萬人次,預計2014年全市衛生總費用715.40億元,人均衛生總費用5496.60元。

二、已開展的工作

(一)制定出臺鼓勵支持養老醫療機構建設和發展的政策。根據《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醫療衛生設施佈局規劃的通知》(穗府辦[2013]30號)、《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實施辦法的通知》(穗府辦[2013]27號)文件精神,我市鼓勵和支持養老服務機構通過內設醫療機構、或與周邊醫療機構合作的模式爲老年人提供服務。規模較大的養老機構在內設置獨立的醫院或護理院;規模較小的可按標準開設醫務室;周邊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健全的養老機構,可以通過與周邊醫療機構合作的方式爲老年人開展醫療衛生服務。

(二)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爲社區“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奠定基礎。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是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我市堅持政府爲主導,不斷加強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目前全市共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5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66個,實現街道全覆蓋,爲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模式提供醫療照護支持奠定基礎。一是爲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模式,我委會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印發實施《廣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工作方案》,將老年人列入重點人羣,引導更多居民到基層就診。各區均成立了組織架構,結合實際制定轄區工作方案,並積極推進。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2個,佔中心總數的81%。二是按照《廣州市社區衛生家庭病牀服務管理規範(試行)》要求,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爲有需要的老年人設置家庭病牀。2014年,全市共建家庭病牀4785張,醫生巡診49342人次、家庭出診15253人次

,護士巡診68524人次、家庭出診24852人次。三是密切配合民政部門,鼓勵各區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醫養結合模式。越秀區六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開設家庭病牀的方式與區僑頤園養老院實現醫養結合,以定點服務的方式與社區養老(長者飯堂)相結合,定期派員上門開展健康教育和管理。蘿崗區聯和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區居家養老示範中心推行社工+醫生+康復師的服務模式,根據長者身體特性設立獨立的健康小屋和康復理療室,對長者整體情況進行統籌管理。廣州市養老協會、天河區珠吉街養老院今年6月在珠吉街舉辦“醫護養三模式經驗推廣會”,對該運作模式予以肯定,將適時推廣珠吉街的好經驗、好做法。

(三)支持醫療機構提高老年服務能力。一是支持老年專科醫療機構和老年病科、臨終關懷等相關科室建設。截至2014年底,廣州市共有63家醫療機構開設了臨終關懷科,46家醫療機構開設了老年病專業,438家醫療機構開設了康復醫學專業。有廣州市老人院醫院、廣州友好醫院2家老年專科醫院,廣州友好醫院護理院、廣州天河珠吉護理院2家護理院,可以爲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長期護理服務的患者提供醫療護理、康復促進、臨終關懷等服務。二是加強康復醫療體系建設。實施2013-2015年康復醫療體系建設培訓項目,選取了10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作爲康復治療師培訓醫院,對全市118名基層醫療機構康復人員(包括康復醫師、治療師、護士)開展了爲期12周的康復醫療技術培訓,力爭到2015年底完成在崗康復治療師的全員培訓工作。繼續重點推進康復醫療體系雙向轉診試點工作,逐步建立上下級康復醫療機構間分工協作機制和相對固定的轉診關係,實現分層級、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人力不足,人才缺乏。多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面臨人力、人才匱乏的困境,尤其是全科醫生不足,工作強度非常大。全科醫生待遇偏低,職稱晉升困難,社會地位不高,導致人才容易流失。從事老年人醫療護理的專業人才也非常緊缺,成爲養老機構、醫院面臨的共同難題。

(二)尚未理順醫療保險定點工作,部分“醫養結合”的醫療機構服務內容、家庭醫生式服務項目沒有納入醫療保險支付範圍,是相關服務發展受限的原因之一。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置護理院、醫務室等醫療機構,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護理服務需求。

二是鼓勵醫療機構,特別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部分一級醫院,與鄰近的養老機構進行有機銜接,充分利用現有醫療衛生資源,爲老年人提供服務。

三是繼續加強醫療機構老年病科、臨終關懷、康復醫學等相關科室建設,增加老年病牀數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復護理。支持醫療機構開辦老年護理中心、老年養護院等養老服務。

四是鼓勵部分醫院轉型爲醫養結合服務機構。研究有關扶持政策,鼓勵部分一級或二級醫院進行結構和功能調整,轉型爲老年康復院、老年護理院等機構。

五是進一步規範家庭病牀管理,鼓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爲有需要的社區居民(包括社區養老機構內的居民)提供家庭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