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農村增收致富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目錄

農村增收致富經驗交流(精選多篇)
第一篇:農村增收致富經驗交流第二篇:農村致富論文: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思考第三篇:加快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步伐第四篇:實現農民增收經驗交流講話稿第五篇:農村致富典型經驗介紹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農村增收致富經驗交流

農村增收致富經驗交流

肅南縣皇城鎮北峯村是一個以裕固族爲主的多民族聚居村,畜牧業是全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村黨支部以爭建創業型支部、爭當服務型幹部、爭做帶富型黨員,促羣衆增收致富的"三爭一促"活動爲載體,組織引導黨員創先進、爭優秀、作表率,全村農牧民增收致富步伐不斷加快。2014年,全村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584元。

一、強素質、建班子,提高帶動能力

我們始終堅持把提高黨員素質、強化組織建設作爲創先爭優的突破口來抓。依託鎮黨校、勞動力技能培訓基地、遠程教育網絡等培訓資源,以"學會一技、扶持一戶、輻射一片、帶動一村"爲目標,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積極把產業協會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着力提高黨員的致富帶富能力,形成了"強本領、爭先進、促增收"的良好風氣。結合村"兩委"班子換屆,廣泛聽取黨員羣衆意見建議,努力拓寬選人渠道,把帶頭致富、熱心爲羣衆服務的"能人"選入村"兩委"班子。同時,把優化黨員隊伍年齡結構作爲重點,培養35歲以下入黨積極分子11名,將6名產業發展能人、優秀青年充實到村幹部後備庫,全村黨員幹部的示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針對牧民羣衆對發展生態畜牧業"坐、等、觀、望"的實際,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頭,引領黨員示範戶推廣細毛羊集中舍飼餵養,舍飼餵養的細毛羊每隻經濟效益比天然放牧的至少增收200元。在黨員示範戶的帶領下,牧戶發展生態畜牧業,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積極性日漸高漲。

二、亮身份、比貢獻,提升服務水平

我們堅持把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羣衆期盼的民生問題作爲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我村牧業點分散,牧民羣衆訴求不能及時得到反映解決的現狀,結合"聯村聯戶、爲民富民"行動,籌資60多萬元,建起了300平方米的村級陣地,設置了黨員服務室、文化娛樂室、信訪接待室等,陣地功能日趨完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同時,我們大力推行以村幹部聯片抓點、村兩委班子成員聯院抓戶、黨員骨幹聯戶包人;村幹部工作接訪、隨機走訪、民意暗訪爲主要內容的"三聯三訪"制度,並建立了"有事找黨員"幫扶機制,根據黨員特長,組織無職黨員設立民意收集崗、民政監督崗、社會治安聯絡崗、計劃生育監督崗、草原生態管護崗和民事糾紛調解崗6個崗位,進一步拓寬了掌握和解決羣衆訴求的工作平臺,方便了黨員聯繫服務羣衆的形式。活動開展以來,全村黨員爲羣衆辦實事好事180多件,調處矛盾糾紛60多起。針對部分黨員黨性觀念淡化,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的問題,結合公開承諾制度的落實,組織開展了"四亮四評"活動,通過黨務公開欄、黨員服務公示牌等渠道,讓黨員把身份亮出來,做給羣衆看,領着羣衆幹。全村黨員主動走訪"找"難題、開門納言"徵"難題、分層梳理"定"難題、爭先恐後"領"難題、千方百計"破"難題,使黨員幹部找準了服務羣衆的着力點,服務羣衆的責任感明顯增強,使30多件影響我村經濟發展和關乎羣衆切身利益的難題得到解決,使羣衆切實感受到了創先爭優活動帶來的新變化和新氣象。

三、明思路、調結構,拓寬增收渠道

我們堅持把發揮黨員的帶頭引領作用作爲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加羣衆收入的關鍵措施來抓,採取黨支部引導、黨員幹部領辦、致富能人帶頭、羣衆自願聯合的方式,組建了肅南縣綠牧場畜產品專業合作社,並按照"支部+合作社+產業+牧戶"的運作模式,把黨員致富能人聚在產業鏈上,讓牧民富在產業鏈上。針對合作社缺技術少資金等情況,村黨支部一班人積極協調爭取項目資金120餘萬元,建成佔地5600平方米的畜產品交易市場1處,多功能庫房1座,高標準屠宰車間1座,冷凍冷藏庫房1座,羊舍2座,儲毛棚1座,購置冷凍冷藏設備4套,牛羊肉經過加工遠銷河南、寧夏等地,每公斤平均價格比本地市場高出4元以上。同時,通過內請、外聘等方式適時向合作社派遣科技特派員、法律諮詢員、信息服務員等人員開展諮詢幫扶服務。今年,我們又與本村在外務工能人聯合,以固定資產入股的方式成立了肅南縣皇家牧場綠色食品有限公司,通過智力引、政策扶、資金幫、技術撐等措施,全村90%的牧戶依託標準化生產、規模化銷售、產業化經營走上了致富路。在此基礎上,我們深入開展"把協會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幹部培養成協會致富帶頭人、把協會中帶頭致富的優秀黨員培養成村幹部"的"三培養"活動,注重把有開拓精神、市場經驗豐富、"雙帶"致富能力強的黨員推選爲專業合作社班子成員,針對牧區羣衆居住分散的特點,組建了細毛羊生產黨員技術服務隊,通過分片駐點的形式,積極爲羣衆開展綿羊人工授精、疫病防治、羔羊育肥、機械剪毛、分級整理及上市拍賣等實用技術培訓,並投入資金配套機械剪毛棚、剪毛機、分級臺、打包機等設備60臺(件),努力提高高山細毛羊產品的綜合品質,打造出了在縣內外享有盛譽的"賽美努"、"九排鬆"畜產品品牌。近三年,全村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多元,年均增幅達15%以上。

第二篇:農村致富論文: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思考

農村致富論文: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鄉廣大農村婦女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肩並肩,手拉手,充分發揮了婦女半邊天的作用,她們積極學文化,學技術,比成績、比貢獻,爲農村經濟發展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但是,受傳統觀念和環境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也有一部分農村婦女仍在“生孩子做飯,整天圍着鍋臺轉”的小圈子中徘徊,存有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想富盼富不會致富,發展創新、致富奔小康的勁頭不足,導致家庭經濟拮据,個人收入水平較低。爲充分發揮全鄉農村婦女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使廣大婦女都能參與到發家致富的道路上來,我們對全鄉婦女致富增收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一、基本狀況

**鄉地處馬陵山區,總面積128平方公里, 55個行政村,是一個以種植糧食和蔬菜爲主的農業鄉鎮。全鄉共有65531萬人,其中婦女勞動力14587人,2014年全鄉人均純收入3886元,其中婦女所佔收入比例爲42%。婦女從業結構主要有種植、養殖、加工、服務業、外出務工等。目前,全鄉從事農業的婦女14000人,其中從事大棚蔬菜種植的婦女5000人;從事養殖業的婦女300人;加工業的 5000人、在當地企業就業的婦女職工1000人;外出打工人員2700人。婦女年收入在 2500— 4000元的 6000人,年收入 5000 元左右的5000人,年收入萬元以上的3000人,有125 人因各種疾病不能從事生產勞動,其餘人員主要是孩子小,家務負擔重和生活富裕不需要婦女掙錢的人員,也有一部分人員缺少致富門路和資金。

二、有利因素

通過調查發現,農村婦女在致富增收方面表現爲“三個增強”。

(一)致富意識增強。

近年來,通過積極開展“美在農家、富在庭院”,“雙學雙比”,“巾幗建功”等活動,使廣大農村婦女逐步擺脫“女主內,男主外”、“相夫教子”、“無纔是德”等傳統的束縛,認識到婦女參與脫貧致富的重要意義,許多農村婦女帶頭搞起了種養加項目,主動投身到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併成爲山鄉經濟建設中的“致富帶頭人”。

(二)致富能力增強。

“綠色證書”培訓、“農民夜校、“婦女致富經驗交流會”及多種形式的科技下鄉活動,使全鄉60%以上的婦女接受了農業新技術培訓,70%的農村婦女掌握了2門以上農村實用致富技術,同時,巾幗科技示範基地也在農村婦女致富過程中起到了明顯的輻射帶動作用。一是信息傳播。基地一頭連市場,一頭連婦女,隨時將市場供求信息和最新技術傳遞給婦女,能夠有效地指導生產。二是試驗示範。各基地不斷引進新品種,研究試用新技術,使基地無論從品種還是技術上始終處於市場領先地位,起到帶頭帶動作用。三是培訓推廣。我們以基地爲課堂,通過現場觀摩、技術指導等多種形式,對農村婦女進行培訓,及時把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給婦女羣衆。使廣大農村婦女在基地接受了培訓,學到了技術,在基地的帶動下實現了增收致富,增強了農村婦女闖市場的信心和能力。

(三)就業羣體實力增強。

農村婦女致富就業的渠道不斷拓寬。目前,我們鄉已形成了果蔬業、家庭養殖業、服裝加工、工藝品加工業等百花齊放的發展勢頭,其中僅中國結工藝品一項,就拉動了院北、西蒼等5個村3000名婦女就業。另外,按照上級有關精神,我們號召全鄉農村婦女“跳出**發展**”,積極參與職業技能培訓,拓寬婦女外出致富就業渠道,提高組織化程度,農村富餘婦女勞動力轉移步伐進一步加快,使農村富餘婦女勞動力轉移成爲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一條最有效、最快捷的渠道。據調查,眼下我們鄉在各行各業中參與致富的婦女人數達16000多人,婦女正發展成爲全鄉經濟建設的一支“主力軍”。

三、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觀念守舊,缺乏競爭意識。

**鄉依山傍水,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但爲什麼有的[:]村、有的戶經濟發展較快,婦女生活水平較高,有的村有的戶面貌依舊,經濟發展緩慢,究其原因就是婦女的思想觀念觀念問題,部分農村婦女思想還沒有完全解放出來,市場經濟意識還不強,墨守陳規,因循守舊,求安逸,怕吃苦,求享受,怕麻煩和傳統的習慣的經營方式和經營管理的老一套,由於這些婦女的思想陳舊、觀念落後,因此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缺乏敢闖敢幹的精神和敢冒尖的勇氣,無論幹什麼都怕這怕那,搞企業怕賠本,搞買賣怕“砸鍋”,種莊稼嫌糞臭,給人做活錢不多,只好圍着鍋臺轉,抱着孩子串,守着電視看,無論幹什麼都坐享其成,束手束腳,雖然路在腳下,卻不敢大膽向前邁進,致使家庭經濟狀況一年不如一年。

(二)傳統的觀念限制了婦女在致富增收中的主導作用。

現在相當一部分農村婦女仍然存有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嫁漢嫁漢,穿衣吃飯”,認爲致富興家是男人的事,女人只要帶好孩子做好家務就行了,在致富增收過程中處於被動地位。受“大氣候”的影響,當前農村大部分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其中90%以上爲男性,造成許多農村婦女成爲家庭“留守人員”,一般家庭由於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使得婦女無法集中精力投入到致富發家上項目上來,而許多村又沒有適合婦女從事的家庭項目,於是形成了婦女想富盼富,苦於沒有合適的致富門路。

(三)缺少主導產業和能人帶動。

實踐證明,一項好的產業可以有效帶動一批農村婦女走上致富增收之路。而當前在農村這種能夠起到帶動作用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不是很多,許多地方一個村難找到一個效益可觀,輻射面廣的社會效益型項目。相當一部分農村婦女閉門摸索,各自爲戰,形不成羣體優勢。比如我們鄉的院北村,原來由於沒有一個象樣的主導項目,在婦女致富方面一直是個薄弱村,自從村裏引進了中國結工藝品加工項目後,這種局面立即得到了改觀,現在村裏70%以上的婦女坐家當上了“上班族”。另外,缺乏領頭雁的帶領也是制約農村婦女致富增收的“瓶頸”之一,俗話說:“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一個女能人可以一大批婦女走上致富發家的道路,比如我們鄉孫塘 村的金梅,她通過從外地打工學來的紙繩編織技術,回村個人白手起家創辦了金梅工藝製品廠,一個人帶動了周圍130多名農村婦女進廠就業。元堂村的陳蘭香帶頭在村裏搞起了大棚育桃項目,帶動了本村48名農村婦女搞起了大棚蔬菜,大棚養雞,大棚養花項目,從這層意義上說,能人帶動的力量是無窮的。

四、建議及對策

(一)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村婦女素質。

加強與農業和科技部門的聯繫,以鄉鎮勞動技能培訓基地爲依託,建立健全農村婦女培訓網絡。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分層次培訓。要以培養高素質的農村婦女勞動者、培養合格的非農產業務工者爲主要任務,創新教育培訓思路。具體操作中要量化指標、強化措施、分類施教,以滿足不同層次婦女的需要。

(二)選好配強婦代會主任,深化實施巾幗科技致富工程和雙帶致富工程。

婦代會是婦聯的最基層組織,婦代會主任是農村婦女的帶頭人。要選拔那些年紀輕、文化高、有市場經濟頭腦的經濟型、敢闖敢幹的開拓型、大公無私的奉獻型婦女擔任村婦代會主任,把婦代會主任帶頭致富、帶領農村婦女致富的雙帶致富工程作爲增加農村婦女收入的重要抓手,幫助婦女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實現增收致富。

(三)樹立榜樣,抓好典型。

在全鄉範圍內,樹立幾個方面的典型,如種植、養殖、加工等,讓她們傳授經驗,以點帶面,帶領全鄉婦女共同致富。

(四)大力培育示範基地、龍頭項目和各類婦女合作經濟組織,輻射帶動更多的農村婦女增收致富。

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所在,要突出抓好結構調整、龍頭企業、特色基地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四個關鍵環節,提高農村婦女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增強抗風險能力。

(五)鼓勵婦女參與民營經濟發展,拓展增收渠道。

民營經濟是鄉村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增長點,是農民增收最現實的途徑。要鼓勵和扶持農村婦女參與民營經濟發展,幫助落實好用地、資金、稅收、進出口、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對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和發展潛力的,要促其向規模化、特色化、集團化發展。

(六)繼續開展巾幗扶貧行動。

在農村婦女中開展科技結對、扶貧結對等活動,制定幫扶計劃,落實到人,實行一幫一或二幫一,幫助和帶動更多的婦女成爲致富能手。要在幫助貧困婦女爭取小額貸款方面多做工作,爲她們提供資金、項目和技術上的支持。

(七)發展勞務輸出,促進農村婦女勞動力轉移。

要充分發揮勞務中介服務機構的作用,加強農村婦女勞動力轉移工作,進一步暢通輸出渠道,做好權益維護,爲農村婦女富餘勞動力大跨度、大規模、有組織的轉移創造條件。

通過提高農村婦女科技素質、轉移農村婦女富餘勞動力、減少農村婦女致富無門路現象的發生,達到富裕農民的目的,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

第三篇:加快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步伐

創新載體構築平臺

加快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步伐

——2014年黃圩鎮“雙學雙比”工作彙報農村婦女是推進農村改革、加速農業發展、維護農村穩定、全面實現農村小康的一支重要力量,農村婦女工作關係着農業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而“雙學雙比”競賽活動又是農村婦女工作和農村經濟工作的緊密結合,是提高農村婦女科技文化素質、開發農村婦女人力資

源、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種好形式。一年來,我鎮“雙學雙比”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以提高婦女素質、發揮婦女作用爲目標,以發動農村婦女參與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爲主線,組織開展了千名婦女學技術、百戶家庭成規模、多個基地顯特色等系列活動,培養了一批適應跨世紀發展需要的新型女農民,壯大了一批“婦”字號龍頭企業,建立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深的示範基地,有力地推進了農村種養結構的調整,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加快了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步伐,爲我鎮的三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圍繞中心、深化內涵,創造性地開展各類競賽活動。爲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調動廣大農村婦女參與現代農業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服務,我們結合我鎮農村和婦女工作實際,深入開展“科技致富工程”,不斷深化“雙學雙比”內涵,創造性地開展各類競賽活動,爲繁榮農村經濟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1、“婦”字號龍頭項目和示範基地不斷涌現。在活動中,我們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引導婦女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以種植、畜禽、水產、果品、瓜菜、藥材等爲主導的特色產品。通過典型帶路、活動推進的形式,有效地把廣大農村婦女組織到了種植、養殖、加工和銷售等生產的各個領域,使原有的蠶桑、淺水藕、林業基地不斷做壯做大,藥材、蔬菜、養殖等基地逐顯成效,10多個生產、服務、加工行業的“婦”字號示範基地初具規模。

2、農村女科技致富女能手、營銷戶隊伍不斷壯大。在引導農村婦女向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廣度和深度進軍的同時,我們積極引導廣大農村婦女大力發展種養加銷一條龍服務、走產業化經營之路,形成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新格局,並隨之涌現了一大批“婦”字號龍頭企業、女科技致富女能手和女營銷戶,她們分佈於產、加、供、銷各個環節,收到了培養一個龍頭、發展一個產業、壯大一支隊伍、帶動一方致富的良好效果。現全鎮共有“婦”字號龍頭企業12家,科技致富女能手100多名,女營銷大戶20多個。

3、扶貧幫困工作常抓不懈。上半年開展了“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我們積極引導和組織發動廣大女能手、示範戶、五好文明家庭、女幹部、女職工及各類婦女先進人物以茶話會、上門慰問、捐助、免費健康體檢的形式,幫助農村貧困婦女解決實際困難。下半年,開展了百名女幹部和百名貧困婦女“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共有36名女幹部和36名貧困婦女結成對子。兩項活動在全鎮起到了幫助一戶,帶動一片的效果,維護了社會穩定,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4、“環保知識進萬家”宣傳教育活動爲綠化、清潔的黃圩譜寫新樂章。爲提高廣大農村婦女的環保意識,實現法律知識和科學知識進萬家,2014年4至8月,我們緊緊圍繞我鎮創建省級文明鄉鎮,在全鎮範圍內開展了“建綠色家園,創生態名鎮”爲主題的“環保知識進萬家”宣傳教育活動。活動中,全鎮各村(居)婦聯組織堅持上下聯動、周密部署、廣泛宣傳、狠抓落實,組織廣大農村婦女和家庭開展了學習環保知識,清理環境衛生,美化綠化家園等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宣傳月活動中,發放宣傳資料8000份,懸掛橫幅12條,張貼標語200餘張,出黑板報20餘期,發競賽試卷1000餘份。在全鎮掀起了一股學習環保知識、保護生態環境、關心環保事業的熱潮。

二、依託科技、強化服務,爲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架橋鋪路。從黃圩的實際情況來看,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而佔農村勞動力人口一半以上的婦女仍以國中文化程度爲主。因此,我們始終把提高農村婦女的科技文化素質與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緊密結合,按照“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農業最終需要依靠科技解決問題”的戰略思想,不斷開展各類科普活動,增強農村婦女的增收致富能力。

1、抓科技培訓,努力培養適應現代化需要的新型女農民。爲切實抓好農村婦女的科技培訓,根據實際,我們與鎮成人中心心學校、鎮黨校等單位聯合舉辦培訓班,把培訓分成鎮、村(居)二級,層層進行。培訓班直接面向廣大婦女,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婦女實際需要設置課程,這種普及性培訓大大加快了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深受廣大婦女羣衆的歡迎。一年來,根據我鎮優勢及農村婦女的實際需求,舉辦各類實用技術、新技術培訓班30餘期,2014多名婦女參加了培訓。

2、送科技下鄉,爲農村婦女傳遞致富信息。爲幫助婦女把學到的科技知識更好地運用於實踐,儘快走上依

第四篇:實現農民增收經驗交流講話稿

抓特色、引新品,全力以赴保障農民增收

——在增加農民收入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

xx單位xxx

(xx年xx月xx日)

xx鎮是農業大鎮,全鎮有耕地面積xxx公頃,其中水田面積xxx公頃,旱地面積xxx公頃,共轄xx個村,xxx個村民小組,總農戶xxx萬戶、xxx萬人。我鎮農業生產主要以水稻種植、養殖業、林業、冬季種植業、芋苗黃瓜皮加工以及糖蔗種植等爲主要特色產業。2014年全鎮糧食總產量實現xxx萬噸,同比增長xxx%,全鎮農業總產值實現xxx億元,同比增長xxx%,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xxx元,同比增長xxx%,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國家的強農、惠農和各種農業補貼政策在地方得到落實的具體體現並對我鎮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結合東平農民增收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作如下經驗交流:

一、以市場爲導向,積極有效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生產性收入。

增加農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徑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須以市場爲導向。從我鎮農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點看,在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業的基礎上,一是把糧食作爲主產業種好,提高糧食作物品質與產量;二是注重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條,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塘龍村的芋苗加工,英梅村、良荔村的黃瓜皮加工,既調動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又吸納了富餘勞動力就業;三是注重以市 1

場爲導向,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名、特、優、新的產品,如富新村、富門村以及石角村等開展冬菜種植業等。

二、保障糧食增產的前提下,着力發展冬季農業、特色農業,促進農民增收。 (一)冬季農業種植方面

針對東平的氣候情況和農產品生長特點等原因,鎮黨委、政府合理安排,精心部署,通過走“合作社+農戶”路子,發揮種植專業合作社作用,爲農戶提供技術、種子、銷售信息等服務,引導農民積極開展冬季種植,在全鎮適宜開展冬季種植的村進行種植推廣:將塘龍村、富門村和富新村等3個村作爲冬季馬鈴薯種植示範基地;雙垌村、合江村作爲沙塘桔種植基地、綠榮村、英梅村作爲果蔗種植基地;石角村、火甲村作爲無蔓南瓜種植基地以及在全鎮大面積建設速生桉種植基地等。

爲抓好冬季種植工作,鎮黨委、政府抽調農技幹部、掛鉤聯繫點幹部,深入村屯,深入農戶,強化宣傳引導,及時組織鎮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適時指導羣衆開展冬季植工作,及時組織羣衆開展施肥、澆灌及病蟲害防治等工作,最大程度爲冬季種植的豐產豐收提供更多技術支持與服務。

2014年我鎮僅冬季馬鈴薯免耕種植一項收入就十分可觀,全鎮共收穫馬鈴薯4500多噸,其中富門村農戶率先進行連片經營,該村僅馬鈴薯種植收入一項就達30多萬元;在果蔗、糖蔗種植方面亦吉報連連,全鎮2014年共實現糖蔗產量3萬多噸,爲蔗農實現人均2014多元的經濟收入。

(二)特色農業方面

我鎮在農業發展方面注重特色農業的發展,鼓勵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拓寬發展路子,增加農民收入。在保障農民糧食

產量穩步提高的前提下,我鎮着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龍頭產業帶發展,農民增收齊進步”。一是隨着東平黃瓜皮、芋苗聲名雀起,我鎮大力鼓勵農戶做大做強黃瓜皮和芋苗的深加工,目前形成了以塘龍村、英梅村、良荔村以及石角村爲主的芋苗、黃瓜種植基地。二是鼓勵民營企業到東平鎮去落戶。結合我鎮速生桉種植面積大、資源豐富的特點,我鎮形成了以聚材木業有限公司爲龍頭企業的木材加工業。利用本地木材資源豐富的特點,各種木材加工業應勢而起爲東平農民的增收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了轉移了農業勞動力。三是加強養殖業發展。養殖一直都是我鎮農民增收的一個重大項目,但是採用傳統養殖不僅無法達到農民增收的目的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鼓勵農戶規模養殖、加入養殖合作社是我鎮爲增加農民收入採取的具體措施。目前我鎮形成了以廣西輝澎農牧有限公司爲主導的養殖龍頭企業,在該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我鎮目前擁有規模以上豬場301個,雞場87多個,魚塘面積6000多畝。家禽存欄41萬羽,生豬存欄30.8269萬頭,2014年農民增收有望增加8%。

四、大力發展農村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和中介組織,增加農民流通收入。

在全鎮範圍內發展合作經濟和經紀人隊伍,做好農產品流通工作是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的關鍵環節,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一是要搞好農產品信息服務。發揮農產品信息中心網絡的作用,建立農產品信息發佈和跟蹤制度,對影響農民增收的大宗農產品做好預測預報;二是要大力發展農村中介組織。引導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搞好信息服務,維護成員權益。逐步建立和完善優勢產業的行業協會,引導農民在自願的基礎

上,發展各種新型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充分發揮市場流通中介組織、專業隊伍、農民營銷經紀人的作用,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更好地爲農民提供市場信息、生產資料供應、技術指導、產品收購、加工儲運等多種經營服務,不斷搞活農產品的流通,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

五、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爲促進農民增收保駕護航。 農業基礎設施的發展直接關係到農民收入及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經過2014年我鎮在交通基礎設施大會戰工作中取得的發展,我鎮多數村實現了水泥硬化路通村工程,爲我鎮各村的農產品運輸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進一步確保了我鎮農民的增收。而我鎮塘龍村作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試點村,2014年國家投入資金900多萬元開展土地平整項目,大力推行我鎮塘龍村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塘龍村的農業生產條件,爲促進該村的農民收入提供了基礎保障。

六、下一步工作計劃

我鎮將以此次會議的精神爲指導,進一步抓好我鎮農業發展、保障農民增收。抓住東平作爲縣“十二五”規劃“東平至菱角農業經濟帶”的有利時機,着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調力度,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保證農民增收的穩定性。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勢在必行。一要在提高單產水平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現有力量,廣泛開展農業科技知識培訓,培養種植能手示範帶動,引導農民科學種田,增加糧食總產量。二要在提高農產品質量上下功夫。要大力發展優勢農產品和綠色農產品,通過提高質量,提高農產品價格,可以有效地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

(二)加大培養農業龍頭企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農產品增產增值。實踐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農民增收的最好形式是走農業產業化道路,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種養的積極性。最有效的辦法是鼓勵興辦民營鄉鎮種養龍頭企業。要積極大膽吸取外地好的經驗,好的辦法,鼓勵廣大農民艱苦創業,興辦企業。同時,各村將加大本地特色種養業的發展,形成“一村一品”,保證產業鏈條完善。如楓木村的肉兔養殖作爲該村特色的增收產業具有很好的引導作用。因此,鼓勵興辦和發展產業化龍頭企業,是發展農村經濟必不可少的。

(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用科學技術實現農業收入提高。 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目標,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大力推進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就業。下一步我們將結合本鎮實際,在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上下功夫,不斷充實和完善農業培訓,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同時,要積極開闢市場,加強與外地優勢農業龍頭企業聯繫,將農業信息及時反饋給農民,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通過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農民增收。

第五篇:農村致富典型經驗介紹

文章標題:農村致富典型經驗介紹

[找文章到☆好範文 ()一站在手,寫作無憂!]

糧食加工我的成功之路

**鎮**村趙晉成

我是四通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村前勵組村民趙晉成,如今正值不惑之年。“海納百川,有容及大”,溪流由滴水而匯成海洋,面對四通公司今天的成功與名望,我不禁感慨萬千,往事如煙,可堪回首……

十幾年前,我纔剛剛成家不久,卻遭遇了一些飛來車禍,險些成爲廢人,不僅身受針石之苦,而且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負債累累。而**村人多地少,單一靠種地很難維持生活,在幾個兄弟姐妹的幫助下,我做起了倒賣雞蛋的小本生意,幾番寒暑,幾番風雨,一晃兩三年過去了,手中稍微有了點積蓄。這時我搜集到一個重要的信息,許多農村人在瀋陽、撫順等地做生意,但只能用火車捎帶貨品,不僅數量有限,而且受時間限制,十分不便,於是我想,如果有一輛車配貨,不但能滿足需求,而且效益一定十分可觀。我不顧妻子的勸阻,東拼西湊買了一部解放牌大汽車,開始往城裏送貨,因而從此與雜糧結下了不解之緣。在爲別人帶貨的同時,我自己也捎帶了一些貨品,回來經加工後,在市場上零售;久而久之,經營的品種也逐漸增多,而小米的需求量超出其他種類。幾個加工點加工的幾乎都是我的貨。一九九八年,小米成了銷售的主導產品,經我銷往吉林、黑龍江和周邊的幾大城市,生意大了,買賣火了,年底我又更換了兩輛大貨車,同時承包了一個糧谷加工廠,新的事業之旅開始了。

然而沒有一個人做事總是一番風順的,我也不例外。二00三年春,我從佳木斯提取了三百噸紅小豆,貨一到家,連連跌價,兩個月不到,賠了十幾萬元。慘痛的代價使我總結出一條教訓,知識的匱乏,信息的閉塞,是這次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我開始學英文,買電腦上網……

面臨市場經濟的機遇和挑戰,二00三年初,我適時在工商部門註冊成立“四通股份責任有限公司”,在鎮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擴大生產規模,興建了兩千平方米的廠房,增添玉米片膨化設備,招聘高級技師,利用當地盛產的玉米,轉化飼料進行深加工。二00四年初,我公司與加拿大獨資,大連天地人有限公司結成聯袂,創建“天幫”牌豬用系列產品,並已成功投向市場,該產品預計年轉化玉米五千噸,飼料四千五百噸,產值千萬元,利稅三萬餘元。爲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而公司主導經營的小米、玉米楂、玉米片通過聯網,已銷到深圳、廣州、武漢等南方各大城市,其產品因貨真價實,品味獨特而供不應求,隨着產品的熱銷,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同時也爲下崗人員和剩餘勞動力五十多人提供了再就業的機會。

不經歷風雨,見不到彩虹;今後我將一如既往,一往直前地推進我所熱愛的事業,爲**鎮的經濟發展服務。(王海軍整理)

機械製造鑄就成功路

**鎮雙崗子村劉剛

我叫劉剛,是雙崗子村村民,天工機械製造公司經理。今年四十一歲,靠機械加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國中畢業以後,我沒有旬其他農家子弟那樣或是務民,或是經商,而是選擇了靠技術發家致富的着道路。憑着小時候對機械的愛好和九年義務教育的功底,我自己悟起了電焊技術。我先是到電焊修理部附近暗中“偷光”,之後再買來必要的設備和配件,自己練習。雖然我並不聰明,但我相信:勤能計拙,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手也燙了,眼也花了,衣服也“穿”也了幾個小洞……終於我完了平生第一件作品——一個美觀而又堅固的鐵門在我手中誕生了。

從此,我自立門戶,在自己家中成立了修理部,給人們做大門,車棚等,創業的過程是艱難的,有時候活很少,我就自己研究技術,有時候活很多,很急,常常忙得團團轉,眼睛都熬紅了。

剛開始效益不是太好。有人勸我打“退堂鼓”。我都堅持已見,我想,任何事情都得經歷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成功有是一天兩天的事。拿我們鄉下人的話說,: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因此,我購買了相關書籍,努力鑽研技術,熟練掌握技巧,爭取把最好的產品展示在人們面前。

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雖然沒有產生很大的效益,但我還是堅持到鎮裏去發展,那裏一來人流物流量大,二來信息靈敏。於是我開始了第一次動遷。之後我轉變了經營觀念,由以前的大門,車棚改爲加工糧食用的設備,開始生產各類加工糧食用的機械,由於產品質量好,加之市裏人都愛吃深加工過的糧食產品,如小楂子,因而這類糧食加工機械特別好賣,產品供不應求

。人手不夠用,我開始僱工十人,每人每月計件開資,員工多則每月千元,少則每月六七百元,產品基本上隨產隨銷,近則本地及周邊鄉鎮,遠至遼吉黑再中轉至全國各地,目前,只有海南和新疆二省區沒有我生產的糧食加工機械。再後來,我先租後買下了鎮機械廠,定廠名爲“**糧食清理設備廠”,並榮登遼西蒙東信息網絡圖,號稱“天工機械製造”。

然而我畢竟是個農民,雖然委多年不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但我的糧食清理設備,其實質是充分挖掘糧食的附加值,充分體現糧食的價值,我不會小富即安,我要多生產出一些好的糧食加工產品,以更好的服務於中國農業,中國農村和中國農民。(王海軍整理)

雜糧運銷大戶婁雲飛

**鎮婁家村婁雲飛

我叫婁雲飛,是婁家村村民。現年三十三歲,九二年大學聯考以幾分之差,使我與大學無緣。但我堅信:“榜上無名,肢下有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並未因落榜而灰心喪氣,而是靜下心來琢磨自己將來的出路在何方。

經過一段時間的前思後想,我認爲與其守在家裏足不出戶,還不如外出做點小本生意,一來賺錢比較快,二業可以有機會見見外面的世界;當時我們村裏有很多人都去城裏賣雜糧,我也跟着去了,開始做起了小買賣。寒來暑往,秋收科藏,一晃兒在城裏度過了兩個春秋。我在日積月累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現在城裏人生活水平有了很朋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健康觀念日益增強,許多人愛吃農村的小米,小楂子等五穀雜糧。我想,如果回家開個加工廠,利用家鄉豐富的農業資源,加工小米,小楂子出售,銷路一定會好。第二年春節剛過,我就把這個想法和父親說了。父親認爲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方向,很支持我。於是我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自己的錢不夠,就多方籌措資金,購買設備,翻蓋廠房,開始加工小楂子。由於當時資金有限,我只買了幾樣必要的設備,也沒有僱工,多數勞動都是自己和家裏人幹。我們自己磨,自己篩,自己選購原料,自己到市場上銷售。由於我講究信譽,保證質量,所以銷路十分暢通,產品供不應求,逐漸地開始僱工勞動,自己騰出時間聯繫業務,生意也越做越大。如今,我已擁有固定資產三十多萬元,年加工玉米二百多萬斤,產品銷往我省十多個城市,並遠銷到吉林、哈爾濱等地,在不遠的將來,我還要再擴大生產規模,並將產品進行綠色註冊。

現在,我雖然小有成就,但歸根結底我的成功離不開黨的富民政策,是時代給了我發家致富的機會。因此我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追求和嚮往。令我欣喜的是,今年五月我已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是我多年來艱苦努力的最好的證明。我相信,在黨的富發政策的引導下,國家會更富強,人民會更加安居樂業。社會將更加進步,我的糧米加工廠也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強,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王海軍整理)

生豬及飼料經紀人

**鎮平房村崔文利

我叫崔文利,是平坊村二組村民,如今已過不惑之年。回想我的創業經歷,可謂坎坎坷坷,一言難盡。當年,家是普通中的普通,人是平凡中的平凡,和許多農村青年一樣,也曾有過雄心壯志和夢想;殘酷的現實一度使許多人放棄壯志激情,而我卻從未被困境所束縛,從未被失敗擊倒。我想,萬丈高樓平地起,英雄不怕出身低,只要艱苦奮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樣可以有所作爲,插上致富的翅膀。

最初我選擇了邊種地邊做小買賣的方式,農忙時在家務農農閒時外出經商,這樣我一方面積累了雖然不很多但卻十分必要的資金,同時也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才幹。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是,農業是基礎,沒有農民的富裕,終究是虛假的繁榮,根本談不上“共同富裕”。所以我想,應該創造一種環境使自己處在這樣一個位置:既能滿足城市的消費需求,又能爲廣大農民致富鋪路,同時也帶動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好,纔是一個比較完美的事業。

經過幾番選擇,最後我把目標鎖定在生豬收購上,當時農民養豬的熱情遠不及現在,大型養殖戶少,分散養殖較爲普遍。由於沒有形成規模效應,豬的銷售也就成了問題,常常有想賣豬的找不到收豬車,收豬車也不能及時收足生豬的情況。於是,我開始爲二者牽線搭橋,保證收豬車及時收到生豬,養豬戶能及時將豬賣出。這樣,收豬車開着空車漫無目的到處亂跑的時候少了,養豬戶到處聯繫買主的時間也省下了,雙方的效率都提高了。

由於生豬的銷路暢通,價格較好,促進了家庭養豬業的大發展,同時帶動豬飼料價格不斷上揚。我通過多方聯繫,又與北京某飼料公司在本地的總代理,每年經銷飼料上千噸,覆蓋了整個遼西地區。十幾年來,我經手的生豬銷往北京、河北等地,達十幾萬頭。近幾年我還爲廣大養豬戶引進優良仔豬,使養豬戶的收益有了很大提高。

我本人也從中獲得了不少收益。每年收入都在十萬以上,2014年花三十多萬元翻蓋了房屋,最近又花了三十多萬元購置了家庭轎車,我自己步入小康之家,同時也帶動了當地養豬業的發展。我還組織了一支抓豬隊伍,在一定程度上也算促進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這也或多或少算是爲家鄉做的一點貢獻吧。當然我更希望今後再上一個新臺階,爲家鄉經濟的發展多多少少再略盡一些綿薄之力,也就無愧我心了。

(王海軍整理)

身殘志不殘勇闖致富路

**鎮晏家村王忠洲

我叫王忠州,是本鎮晏家村三組一位普通村民,今年41歲,是一個殘疾人,有一個孩子,3口人,我身殘志不殘,在十來年的養豬創業道路上,憑自己頑強的毅力和拼搏精神,靠黨的富民政策和勤勞的雙手,一步一個腳印走上致富道路的,從開始養幾十頭豬小打小鬧發展到目前年養500—600頭豬,2014年出欄肥豬300多頭,獲純利5萬多元,今年可出欄肥豬500頭,獲利可突破10萬元,十來年的艱苦創業,不僅使我償到了養豬致富的甜頭,而且也使我的家庭收入增長了,家庭生活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這其中也飽嘗了創業的艱辛與苦辣……

人活着就要奮鬥,只有奮鬥才能使生活更美好,才能使人生更有意義。爲了維持家庭生活和供孩子唸書,我當過木匠、養過三輪車,搞了一年多的雜糧運輸,正當日子有了好轉的時候,一場大禍降臨到我的頭上。97年在一次雜糧運輸中,在阜新不幸發生車翻,致使我腰骨折,下肢癱瘓,意想不到的天災人禍,給了我沉重的打擊,使我的家庭陷入了萬分痛苦的境地之中,在挫折和打擊面前,我沒有被嚇倒,在困境當中,我沒有絕望,我想,致富的道路千萬條,搞雜糧運輸不成,就和妻子商量,決定在家養豬闖市場大幹一場,在賢惠善良能幹妻子的大力支持下和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我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氣,以自己的膽識和意志開始了第二次養豬創業,於是開始建豬舍,購仔豬,買飼料,97年養了100多頭,由於缺乏養豬技術和經驗,當年賠了5000多元,本來就受過一次打擊的我,面對賠本的養豬業,無疑是雪上加霜,此時,我心裏的難受勁就別提了,想幹別的嗎,一是自己身體受限制,二是養豬攤子已鋪到這兒了,不幹逼着自己也得幹,既然點子打在養豬上,我就下定決定,矢志不移,在養豬致富這條路上堅定地走下去我勇敢地面對市場經濟的殘酷現實和養豬虧損的現狀,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努力探索養豬規律和技術,買來養豬技術書籍,苦苦鑽研飼養管理技術,生豬防疫滅病知識,邊幹邊學,在學中幹,在幹中學,在幾年的養豬實踐中,我體會到養好豬絕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除了種10畝承包田之外,我和我愛人幾乎每天都起早貪晚勞動14—15個小時,我除了幫助愛人出出謀,劃劃策,算算帳外,其餘勞動包括飼料加工,餵食、起圈、墊圈、防疫、治病全部由我愛人承擔,有時停電了,電井抽不出水,就到附近家打的井壓水挑到家,有時晚上遇到豬來了毛病,就鑽到豬圈裏,細心觀察,小毛病就自己看,大毛病自己看不了就去請獸醫,不管是風天雨天,不管是白天夜晚,爲了養豬業,爲了自己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我和愛人就把全部精力和汗水全部投入到養豬事業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經過幾年的養豬摸索和實踐,不僅掌握了養豬的饅頭管理技術和防病滅病知識,也使家庭養豬業從小到大逐步發展起來,規模不斷擴大,收入逐年增加,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厚的回報,98年養豬200餘頭,獲利2萬多元,第一次償到養豬甜關的我,更加堅定了我養豬的決心與信念,以後一發而不可收,每年都增加投資5000—10000元,建圈購豬,滾雪球式向前發展,2014年還投資1000多元買一臺粉碎機,自己加工飼料,降低成本,同時加強了飼養管理,進一步提高養豬效益,99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獲利2—3萬元,2014年獲利5萬元,2014年上半年出欄200多頭,獲利4萬多元,下半年可出欄300多頭,可獲利6萬多元,8年多養豬從失敗到成功的創業史使我深深體會到,失敗和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再站立起來的精神和勇氣,一個人只要堅定信念,就漢有幹不成的事,同時,8年多養豬實踐地摸索也一套自己的養豬經驗和方法:那就是“三看”、“兩定”、“一搭配”,三看就是:平時注意看豬的精神狀態;喂時注意看豬的食慾;掃圈時注意看豬的糞便,發現精神不振,身上帶褥草,不愛吃食或糞便不正常,都是發病的預兆,要立即隔離觀察,及時治療,“兩定”就是餵食定時間,定婁量。一搭配,就是不分冬夏,飼

料一律實行精、粗合理科學搭配,60公斤前採取高能高蛋白飼料,每公斤含消化能3.0—3.1兆卡,粗蛋白16—17,不限量自由採食,60公斤後,由於對蛋白質需求相對減少,可限其進食總量,大體上可喂8成飽,這樣即不會嚴重降低全期日增重,又能增加瘦肉率,提高養豬效益,我把自己總結出的養豬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鄉親們,不管是誰家,只要打一聲招呼,就有求必應,讓大家一齊富起來。

我雖然在養豬致富道路上獲得了成功,但在成功與喜悅面前,並沒有滿足,我要採取兩條腿走路,在大力發展養豬業的基礎上,投資2.5萬元,又新建一棟面積224平方米的雞舍,9月份可投入生產,可養蛋雞2014—3000只,年可創純收入2萬—3萬元,路就在你我的腳下,我相信,只要堅定致富信念,依靠科學,瞄準市場,勇於吃苦,奮力拼搏,就一定走出一條成功緻富之路。(穆守文整理)

新型養豬致富的帶頭人

**鎮前邢村邢建光

我叫邢建光,今年35歲,是前邢村六組的一位農民,作爲一名黨員,不但自己率先致富,而且要帶領大家共同致富,做一名新型養豬致富帶頭人不僅是我應盡的義務,也是我多年的願望,這個願望經過自己十四年的苦苦探索和不懈努力,今天終於實現了,十四年的養豬生涯,經歷過順境,也有過逆境,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悅,也飽嘗了創業的艱辛,十四年累計出欄肥豬2800多頭,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僅2014年出欄420頭,獲純利9萬元,今年上半年出欄270頭,獲純利6萬元,預計下半年可出欄300頭,全年獲純利潤可突破11萬元,有人說我養豬每斤毛豬比別人多賣0.2元—0.3元是不是養豬有什麼祕訣呢?如果說我養豬有什麼所謂祕訣的話,那麼在這裏我可以毫無保留地欣慰地告訴大家,那訓是走自繁、自養、自防新型成功養豬致富之路。

每家每戶都想過好日子,都想早日富裕起來,都有一本難唸的致富經,而我的養豬致富經得從1991年說起,91年鄉鎮企業轉制後,就回家務農我想只靠種大田高梁玉米,不幹點別的是富不起來的,尤其是當時正年紀輕輕,總想幹點事業的我更是不安於種大田,當時正是養豬熱,看見周圍許多人通過養豬富起來,心裏就氣得慌,於是,養豬致富的夢想在我心裏就紮了根,何不大幹一場子,幹出個樣子來,一來自己致富,二來也給羣衆做個樣子,要是能這樣,該有多好哇?於是,我東挪西借湊了4萬元資金,辦起了家庭養豬場,一次購進了100多頭仔豬,可是出欄時由於當時生豬價格低,再加上豬的品質較差等諸多因素,不但沒掙錢,而且還賠了不少錢,損失慘重,創業的艱辛與痛苦使我感到,幹一番事業沒有膽識和恆心是不行的,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不吃一塹,不長一智,我看到聽到許多名人在成功的背後也不是一番風順,也有過挫折和失敗。此時,一心想致富的我不但沒有灰心喪氣,更加堅定了養豬信念,反而使我的頭腦變得更加清醒起來。決心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站起來,雖然損失的是資金,但卻從失敗中找到了經驗和教訓,我認真查找失敗的原因,同時,多次到附近豬考察,認爲要重新崛起,必須打破傳統養豬觀念,依靠科學、降低成本、創新方法,選育優良種豬,走自繁、自養、自防新型養豬致富之路,先後從北京、吉林、阜新購進長白、大白、皮特蘭、阜新等地購進優良品種18頭,當年就有5頭種豬開始產仔雖然只產42頭,但到年底一算帳,就獲利13000餘元。有了收入,心裏就有了些底,就和愛人商量,擴大規模,在原有10個育肥圈的基礎上,又建38個母豬圈,同時購買許多科學養豬、種豬管理、防疫滅病的技術書籍,白天沒工,就晚上鑽研學習養豬技術,有時直到深夜,光學習書本還不行,還要結合實踐,細心觀察,爲了把種豬養好,提高種豬的配種率,保胎率和成活率,每當種豬產仔時,就鑽進產房裏晝夜管護,遇到冬天嚴寒,還要加溫,遇到豬得了病,開始求教獸醫,後來學會了防疫,就自己來防,總之,在養豬過程中,不知受了多少苦,捱了多少累,也不知道有多少個不眠之夜在豬的產房裏度過的。然而,辛勤的汗水沒有白流,在多年的自繁、自養、自防養豬實踐中,不僅在育肥方面,而且在配種、保胎、繁育仔豬等方面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如:母豬要保持適當的膘情,不要過肥,肥了不準胎或產仔少,瘦了出死胎或易流產,在產仔前,爲了保胎產仔前7天用土黴素連喂7天,產仔後口服鏈黴素,過一個小時後吃奶,同時,豬羣養防結合起來,按時防疫注射,做好防疫滅病,定期消毒,講究衛生,控制發病,由於自己在多年養豬實踐中掌握一條龍的飼養管理和防疫滅病技術,產仔成活率不斷提高,成本不斷降低,效益不斷提高,由年產15窩,窩產7—10頭,育成率80。提高到年產23窩,窩產10—12頭,育成率達95以上,目前,我養豬羣全部實現了“三化”,即公豬純種化、母豬良種化、仔豬雜交化,由於自繁、自養、仔豬均是二元、三元雜交商品豬,不僅生長快,肉質好,瘦肉率高,出欄比別的養豬戶提前15—30天,而且外地客商爭相購買,每公斤毛豬高於別人0.6元左右,2014年出欄200多頭,獲純利5萬元,2014年又擴大了養豬規模,投資3萬元修建了24個封閉式產仔室,投資1萬元又建了10個育肥圈,投資1.5萬元引進長白、大白種公豬2頭,在2014年獲利9萬元的基礎上,2014年養豬又上一個新臺階,年底可出欄570頭,每頭純利在200元以上,純收入可突破11萬元。

品種是效益的根本,規模是效益的基礎,管理是效益的關鍵,這是我多年自繁、自養、自防養豬最深體會,我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纔算富,我把自身的養豬經驗和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本村附周邊羣衆,幫助提供種豬,登門進行技術指導,現在全村靠自繁、自養的戶由原來的幾戶發展到100多戶,無樑殿、新立屯、胡家、鎮安鄉等地的養豬戶紛紛前來購買種豬,我都是按商品豬的價格售出,使養豬戶深受歡迎與好評,如今,我自繁、自養的雜交豬內質和瘦肉率比以前更高了,相比之下賣的價格也高於別人,相應的利潤也更大了,不僅帶動了本村而且帶動了全鎮及周邊地區養豬業的發展,我也因此先後被鎮、縣評爲先進黨員,黨員模範標兵等榮譽稱號。

榮譽只屬於過去,未來更需要開拓,我決心以此爲加油站,再接再勵,奮力拼搏,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再創養豬業的新輝煌,帶去更多的農戶早日致富奔小康。(穆守文整理)

辦好家庭養雞場勤勞致富奔小康

**鎮大孫家村孫立莊

我是大孫家村一名普通村民,名叫孫立莊,今年50歲,我從80年開始養300只蛋雞,(存欄),年純收入不足5000元(養雞)發展到現在年養蛋雞3500只(存欄),僅養雞年純收入超5萬元,靠辦家庭養雞場勤勞致富,走上小康道路的,不僅供3個孩子唸書,其中一個孩子上大學,還有存款,不僅自己富起來,還幫助帶動本村30來戶走上了養雞致富道路。

29年前,我懷着一顆報孝祖國的赤子之心參了軍,並在79年在部隊光榮地入了黨,80年復員,人的志氣是最可貴的東西,復員後,我就決心紮根農村,建設家鄉,立志走養雞致富道路,一開始時,由於沒有多大本錢,蓋了90平方米雞舍,養了300只蛋雞,先省養點,試試看,同時還做些給別人開車的生意,經過幾年的學習,摸索和精心飼養,加上自己有時間就看養雞技術書籍,細心專研蛋雞飼養管理技術,在沒黑沒白與雞打交道中自己逐步掌握了養雞技術,也在實踐中學會了一套蛋雞防疫程序,養雞雖然遇到行情低時也賠過,但算起總帳來,還是掙錢,這更加堅定了我養雞致富的決心,逐年增加存欄量,隨着養雞規模的逐年擴大,效益也越來越高,但規模還不算太大,也想要想多掙錢,就得大幹,不能只養幾百只,要超過千隻,但大幹不能盲目是幹,必須搞好市場調查,掌握市場行情和信息,還要引進優良品種,於是在以前養雞積累經驗的基礎上,於2014年養雞擴大到1500只,引的品種是美國進口海蘭褐,抗病、產蛋率高,規模大了,隨這而來的勞動強度加大了,付出的辛苦也可想而知,爲了提高育成率,在雞雛出廠運到家,馬上放到育雛室,無論冬天還是夏天,必須把育雛室溫度在0—7周齡控制在34℃—35℃,以後每週降2℃,直到產蛋溫度控制18—20℃,由於精心護理,我育錐成活率在98以上,爲了提高產蛋率,不斷採用新技術配制飼料,買名牌廠家的料精,按科學方法配料,這樣配製的飼料不但營養豐富,雞吃了長的快,產蛋多,在飼餵過程中,做到定時定量,早5—6點喂,中午11—12點喂,晚上5—6點喂,並且每天保持16小時光照,爲了防止蛋雞因打雷等應急刺激產蛋率下降,在受到驚嚇時喂澱解多維,裏面含1f18種微生素,連續喂3—5天,由於做到科學飼養,嚴格管理,雞的產蛋率最高時達到90以上,高峯期維持到4—5個月;加上雞蛋價格平穩,2014年當年每隻雞獲線利12元,1500只蛋雞獲純利1.8萬元,2014年發展到2014只,獲純利2.5萬元,今年存欄3500只,由於價格看好,每斤雞蛋2.60元,每隻雞或獲純利15元以上,3500只可獲純利5.25萬元,目前,我已擁有2間打料室,2間庫房,4間育雛室,有二棟3000平方米蛋雞雞舍,還有一輛三輪運輸車,總結二十多年養雞致富經驗,我認爲有以下幾條,首先,必須解放思想,敢於投資,敢闖敢試,其次,要引最優的品種,這是養好雞的基礎,靠品種取勝,如我引進高產抗病、市場前景好的海蘭褐雞,二是把好配料關,三是把好管理關,四是把好防疫關,蛋雞防疫特別重要,一個環節防不好,就會影響全局,我在從進雛到產蛋14項防疫程序一項都不能疏漏,同時要做好定期消毒,每週消毒一次,確保蛋雞成活率和產蛋率,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有了技術和經驗不封鎖,自己富了不忘大家,不論哪家養雞戶有了病,只要找到我,我都熱心去看,直到看好病爲止,我還幫助養雞戶聯繫銷售,不僅讓養雞戶能把雞蛋賣出去,還能賣上好價錢,在我的幫助帶動下,先後有30來戶通過養雞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奮鬥沒有止境,小富不能即安,我還準備投資3萬元再建一個面積爲200平方米的蛋雞舍,使存欄蛋雞達5000只以上,年飼養量超萬隻,我相信,只要勇於開拓,奮力進取,併爲之所釧愛的事業,灑下辛勤的汗水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穆守文整理)

糧米加工使我走上了致富路

**鎮崔崗子村李志嶺

我叫李志嶺,是崔崗子村一位普通村民,今年42歲,中國共產黨黨員,4口之家,致富的道路千萬條,有的靠養殖業致富,有的靠運輸業發家,而我靠糧米加工走上致富的。8年的艱苦創業不僅向社會提供近千萬斤優質高梁米,而且自己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8年年獲純收入12萬餘元。

97年以前,我養了一臺三輪車,做拉糧食買賣,一年到頭,由於給別人拉糧食也掙不了幾個錢,由於自己經常給糧米加工大戶拉糧食,看見糧米加工大戶掙的錢是我的好幾倍,就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光給別人幹不如自己幹,不妨也搞糧米加工或許能多掙些錢,沒有本錢,我就貸點款,湊了3萬元於97年開了個糧米加工廠,當時廠房面積不足50平方米,只是對外加工磨米,平均每天也只能加工2014斤左右,每年利潤不到1萬元,雖然利潤小,但畢竟有利可圖,於是在幾年加工的基礎上,利潤越來越多,信心也越來越足,2014年決定大幹,花2萬元買7間本村機站房,把原來對外加工變自己上外邊拉高梁米,搞專業自己加工,起大早開三輪車去阜新等地購高梁,早去晚歸,幾乎一天一趟,由於收購的高梁米質好,6a—30,加上加工時嚴把質量關,米好吃耐爛(好煮),深受用戶歡迎,不到3天就幾乎全部賣掉,每天加工量由原來的2014斤上升到最多時的4000—5000斤,平均每天也在3000斤以上,每斤純利潤2分以上,2014年加工優質高梁米110餘萬斤,僅糧米加工一項年獲純利2.2萬餘元,2014年獲利2.3萬元,爲了獲取更多的利潤,2014年又繼續擴大生產量,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大外購高梁量,加班加點,有時晚上加工到10多點鐘,預計2014年全年可加工高梁米130萬斤以上,可獲純利3萬元,在我腰包鼓起來的背後,也有說不清的苦澀和汗水,做什麼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糧米加工也是如此,有時到阜新去收購高梁,進一個屯收不着,就跑下一個屯,一天下來不知跑幾個屯才能收滿,爲了不耽誤時間,中午連飯都顧不上吃,若要趕上颳風下雨天,道不好走,就更受罪了,車誤住了,開不動,就把糧食從車上卸下來,車開過去,再把糧食擡上去。爲了趕集佔市場,就得起大早,無論嚴寒酷暑,8年如一日,就這樣硬是創出了一條糧米加工緻富之路,如果說自己致富有什麼經驗的話,那就是:看準市場大膽幹,遇到困難不動搖,精打細算嚴管理,靠一流質量佔市場。

在我致富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幫助帶動其它加工戶,從不保守,主動提供致富信息,同時,還熱心爲村民服務,雖然不對外加工,但是村民來我這加工糧食,我從沒有拒之門外,並且還免費,幾年來,經我免費爲村民加工糧食的不下幾十戶,不僅贏得了村民的好評,也是我做爲一名黨員心繫羣衆應該做的。

追求是打破滿足的動力,單一(請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加工高梁米致富,我並沒有滿足,找打算上幾個加工小米,打楂等幾個新項目,把糧米加工這篇致富文章做大做強,這正是:糧米加工真可行,勤勞致富不受窮,多虧黨的好政策,步步登高奔前程。

《農村致富典型經驗介紹(第2頁)》來源於本站,歡迎閱讀農村致富典型經驗介紹(第2頁)。

您可能對以下相關範文感興趣:

農村創業致富經驗積累

農村致富典型經驗介紹

唐坊鎮四項措施助農村婦女增收致富

關於基層團組織建設和服務農村青年增收致富的調研報告

關於對全市農村婦女就地轉移增收致富情況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