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基本內涵(精品多篇)

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基本內涵(精品多篇)

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基本內涵 篇一

綜觀馬克思主義對人的全面發展的含義的各種表述,可以說人的全面發展具有豐富的內涵:

(1)人的全面發展是指基於人的物質生產生活的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是“個人生產力的全面的和普遍的發展”。也就是能夠適應極其不同的勞動需求,並在交替交換的職能中,使自己先天的和後天的各種能力得到自由發展。這種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既表現爲人的體力和智力的全面發展,又表現爲人的才能和志趣的全面發展。

(2)人的全面發展指的是人的才能的全面發展。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每一個人都無可爭辯地有權全面發展自己的才能”, “任何人的職責、使命、任務就是全面地發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3)人的全面發展指人自身的全面發展,它意味着“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全面發展的人,佔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 “均勻地發展全部的特性”。

(4)人的全面發展指人的自由發展,包括“全部才能的自由發展”,“各種能力得到自由發展”,“個人獨創的和自由的發展”,“個性的比較高度的發展”等等。

馬克思主義論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社會條件

A、市場的擴大和交往的普遍性爲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B、大工業的發展使自由時間增多,從而爲個人全面發展創造了重要條件;

C、大工業的發展使新的產業不斷興起,勞動變化加速,從而要求人們必須全面發展。

但馬克思並沒有停留於一般地論述人的全面發展的條件,他把人的全面發展看作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徵和主要內容,把能否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看成是區別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一個重要標準。

補充之十四:實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正確領會和把握全面發展

一方面,不能把西方傳統上的人的全面發展與我國現在所講的人的全面發展等同起來,西方傳統上的人的全面發展侷限於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而忽視生產勞動領域中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實質在於少數人特別是精神貴族的自我發展問題。我們所說的人的全面發展問題既包括人在生產領域方面的全面發展,又包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全面發展,而且面向大多數人的全面發展問題。

另一方面,全面發展不是人的各方面均衡發展、平均發展,而是指人的各方面素質的和諧發展。它意味着人的高尚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質、審美情趣、智力發展以及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有機結合,使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體現出力量、能力、熱情和需要的完美和諧。此外,全面發展不是忽視人的個性發展,而是強調人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辯證統一,德智體等各種素質在人身上的和諧發展正是個性完善發展的表現。

(2)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觀

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堅持全面發展教育是我國教育目的決定的,

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發展的需要。從歷史發展看,我國既有全面發展教育的正面經驗,也有忽視全面發展教育的反面經驗。現代科學特別是現代心理學、生理學等均從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的生理與心理、智力與非智力、知識與能力、才能與品德等多方面在構成完整、完美個體中的相互聯繫性和自覺性。這些都從人的身心發展的理論基礎上證實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3)正確認識和處理各育之間的關係

在全面發展教育中,各育既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替代。它們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內涵,都具有自己特定的任務和獨特的社會價值與教育價值,全面發展教育的關係是辯證統一的,它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要求我們避免兩種片面的傾向:一是隻注重各育之間的聯繫和相互促進性而忽視各育的獨特功能;二是隻注重各育的區別和不可替代性而忽視各育相互促進的作用,甚至把它們割裂開來、對立開來。

(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實踐性缺失

實現全面發展教育目的的要求,固然需要有紮實有效的教育實踐,但同時也需要以教育目的的要求來時刻校準教育實踐活動的方向,把它作爲衡量、評價教育實踐的根本標準。例如,德、智、體諸方面的發展往往是不均衡的,學校教育在一定時期或某一階段的工作中,在某一方面有所側重是應當的。再如,考試是教育的一個環節,是評價教育效果的手段,但不能因此成爲教育目的的唯一追求,否則將造成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不良後果。

補充之十五:課程的定義及其不同觀點

課程,簡單說是指課業及其進程。在教育上,指學校的課程,即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和安排。課程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指爲了實現學校培養目標而規定的所有學科(即教學科目)的總和,狹義上指某一門學科。

歷史上對於課程的界定,大概有以下幾種:

(一)課程即教學科目。從我國古代的課程“六藝”以及西方中世紀的課程“七藝”來看,人們把課程視作教學科目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而最早採用“課程”一詞的斯賓塞,也是從諸學科的角度來探討問題。

(二)課程即學習經驗。這是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觀點。杜威認爲手段和目的是同一過程不可分割的部分,課程不是預先決定的目的,而是學生的學習經驗。目前,西方的一些人本主義課程論者都趨向於這種觀點,開始把課程的重點從教材轉向個人。

(三)課程即文化再生產。鮑爾斯和金蒂斯是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他們認爲,課程事實上都是某種社會文化的反映,學校的教育職責是要再生產對下一代有用的知識和價值。也就是說,課程是“從一定社會的文化裏選擇出來的材料”。

(四)課程即社會改造的過程。巴西的弗萊雷是這一主張的代表。該觀點認爲課程不是要使學生適應或順從於社會文化,而是要幫助學生擺脫社會制度的束縛。建議課程的重點放在當代社會的主要問題和主要弊端、學生關心的社會現象,以及改造社會和社會活動規劃等方面。

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基本內涵 篇二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摘要:

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馬克思主義不僅闡明瞭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含義,而且認爲人的發展是一個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的歷史過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有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諧社會建設,才能真正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問題,歷來是馬克思主義所關注的一個重大課題。同以往的人的發展理論不同,馬克思不僅把論證人的全面發展作爲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一個理想的價值目標,而且還十分注重對人的全面發展實現途徑的探索。本文在論述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基本內涵的基礎上,重點探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的全面發展的實踐途徑。

一、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基本內涵

什麼是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將其定義爲:“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爲一個完整的人,佔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那麼,何謂“全面的本質”?馬克思主義人的本質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本質是豐富的、多層次的,是在人的需要、勞動、能力、社會關係和個性的全面發展的歷史過程中不斷生成的,人本質上是在一定社會關係中通過勞動歷史地實現其需要、發揮其能力和表現其個性的存在物。因此,馬克思所講的人的全面發展,其具體含義就是人的思想、人的需要、人的勞動、人的能力、人的社會關係以及人的個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首先,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是馬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思想中強調最多的一個價值目標。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職責、使命、任務,就是全面地發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恩格斯也指出:人的全面發展就是要“使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這裏所說的人的能力涵蓋了豐富的內容,既包括體力和智力,又包括自然力和社會力,還包括現實能力和潛在能力等等。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人將自身的各種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它是人的本質的全面豐富和展開。

其次,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社會關係的全面發展。馬克思認爲,人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生存和發展的,“社會關係實際決定着一個人能夠發展到什麼程度”閉,“一個人的發展取決於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也正是在社會交往中,人與人之間在心理、情感、信息諸方面得到交流、受到啓發,從而豐富自己、發展完善自己。所以,“個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設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現實關係和觀念關係的全面性”

再次,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需要是人對物質和精神生活條件依賴關係的自覺反應。在馬克思看來,人是有生命且具有需要的人,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活動的動力和目的,需要的滿足程度直接涉及人的本質的實現程度,人的全面發展是以一定的需要的滿足爲前提的。因此,人的全面發展包括人的所有需要的滿足和發展。

最後,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個性的全面發展。個性的發展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本質內容。人的個性主要表現爲興趣、愛好、性格、心理、氣質、行爲特點等。馬克思認爲,人的個性是與“個人的行動或活動”相聯繫的,是現實的個人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特異性。人的行動或活動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而每個人活動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構成了人的個性的基本內容。馬克思認爲:個人的發展應該是全面、自由和和諧的。可是,在資本主義異化勞動狀態下,少數人的發展是以犧牲大多數人的發展爲代價的。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裏,才能做到“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所以,在馬克思主義看來,自由個性的充分發展,既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綜合體現和最高目標,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最根本的內涵。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的全面發展的實踐途徑

馬克思、恩格斯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承諾描述的是共產主義社會人的全面發展的理想圖景,是針對擺脫“人”和“物”的雙重依賴關係而提出來的。然而,人的全面發展目標並不是在共產主義社會突兀實現的,它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歷史過程,是連續性和階段性、量的積累和質的昇華相統一的過程。目前,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但是,如果沒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的發展的階段和過程,就不可能實現共產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的終極目標。那麼,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如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一)通過加強物質文明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爲,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當人們還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質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證的時候,人們就根本不能獲得解放”。一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越高,個人的發展空間才越大,一個社會的物質文明越發達,個人花費在謀生上的時間就會越少,他就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其他活動,從而在各方面發展自己的能力。因此,在當今中國,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首先必須加快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加快物質文明建設。只有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社會物質產品的極大豐富,才能給人帶來越來越多的滿足其需要的產品,人的生活質量纔會越來越高,人的自由度和閒暇時間纔會越來越多,人們才能充分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和自由創造的機會,進而促進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充分發展。

(二)通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既要以先進生產力的發展爲基礎,又要以先進文化的進步爲前提。文化進步包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而思想道德和科學教育作爲精神文明的兩個方面都是人的發展不可缺少的內容和條件。全面發展的人既要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要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這樣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併爲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所以,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全體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引導廣大人民羣衆在思想上精神上獲得正確武裝和不斷提高,這既符合民族振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需要,又符合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

(三)通過加強政治文明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需要一個和諧、寬鬆的社會氛圍和自由、民主的政治環境。政治解放和積極參與國家管理作爲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通過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保證公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最終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各項權利的實現,這就能爲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環境。因此,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建設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這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四)通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自然界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家園,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爲強有力的支撐和保證。馬克思主義認爲,人類既生活在社會之中,也生活在自然之中。人的全面發展,不僅要正確處理好人與社會的關係,而且要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人來源於自然,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產物。人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確證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完善自己。人對自然界的依賴和自然對人的反向依賴是同時存在的。隨着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越來越明確的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何等重要。衆所周知,在當今中國,隨着經濟的迅猛發展,生態環境卻呈現出日益惡化的狀況,這種狀況已經嚴重危及到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生態平衡,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從而爲人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自然環境。

(五)通過推進素質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承社會文化、傳遞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馬克思說:“教育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目前,我國的人才培養模式正在由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人才培養的目標也在由傳統的知識型向現代的能力型轉變,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爲全社會的共識。素質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爲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爲根本特徵的教育,它的基本內涵包括:

①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它要求拋棄過去應試教育只重視少數人成才的人才觀,面向全體學生,對每一個學生負責,使每個受教育者都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

②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它不僅注重人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的培養,而且也不忽視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質、高雅的審美情趣的養成。它要求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審美素質等都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③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它要求正確對待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全面觀察分析每個學生,給每個學生創造良好、寬鬆和適合其個性發展的外在氛圍,善於發現和開發學生的潛質,使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因此,素質教育是一種綜合的、全面的、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是貫徹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的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它將直接推動人的全面發展,促進人的個性化人格的培養,爲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六)通過加強和諧社會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人順應當代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潮流、準確把握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科學判斷中國國情基礎上提出的科學論斷,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創造性的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當今世界和中國實際的重大理論創新。和諧社會,顧名思義,就是人類對美好、理想社會的一種描繪,它是建立在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社會與自然之間協調統一、和諧發展基礎上的社會。

由此可見,和諧社會的本質就是堅持以人爲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就是堅持一切着眼於人民根本的現實需要,使人民的物質生活不斷提高、政治民主不斷進步、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人自身的政治經濟文化利益不斷滿足的過程,也就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而人的全面發展也是和諧社會的終極目標和最後目的,人的全面發展要在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協調中才能實現,也就是說在建設和諧社會中才能實現。因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互動共進的歷史過程,二者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