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陝西秦始皇陵導遊詞(推薦7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7篇《陝西秦始皇陵導遊詞》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陝西秦始皇陵導遊詞》相關的範文。

陝西秦始皇陵導遊詞(推薦7篇)

篇1:陝西秦始皇陵導遊詞

在場的女士們先生們和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XXX,很高興爲你們服務,我們現在要去陝西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現在我們在博物館的大門外,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秦始皇的塑像,他既高大又威武。到了裏面我們看到了兵馬俑,談到兵馬俑,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被發現的嗎?這要感謝住在驪山腳下的楊村農民。1974年3月的一天,楊村農民在打水井,打完第一口水井後,農民看見了一滴滴清澈的水。農民又開始打第二口水井,他們打了很深很深,可是看不到一滴水,後來,幾個大膽的農民繫上繩子,下去後只聽他們大叫一聲,上來後他們說:“下面有一些怪物。”就這樣世界第八大奇蹟被發現了。

我們來到一號大廳,這裏的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出三個俑坑,總面積近兩萬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是最大的,東西長約230米,南北寬約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

一號坑上面,現在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約1.8米,體格健壯,體形勻稱。他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蹬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騎兵俑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蹬長靴,右手執繮繩,做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好了,今天旅遊結束,大家按順序上車,還有不要忘記我是小導遊――韓帥康哦!

篇2:陝西秦始皇陵導遊詞

各位尊敬的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古城西安,我就是你們這回西安之旅的導遊。今天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世界遺產之一,秦兵馬俑。好了,我們現在已經到了秦始皇陵園,請大家按次序下車。

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目前已發掘了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平時的50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8000個左右。

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一號坑,也是三個坑中最大的一個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你看都點了三個俑坑總面積一半還多呢!既然面積那麼大,那麼數量也非常多,有6000多個。一號坑上面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我們可以走進大廳再細細遊賞,遊覽時也要注意安全哦!

你們請看,那身材魁梧,頭戴曷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的就是將軍俑。有的神態自若,目光炯炯,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有的則是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似在考慮如果作戰,戰勝敵人。滿是大將風範。

再看那些武士俑,各個體格健壯,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登前端上翹起的戰靴,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

接着繼續來看騎兵俑,仔細觀察,它們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繮,左手持弓箭,彷彿隨時準備上馬衝殺。看前方,迎接我們的是那一匹匹戰馬良駒,那陶馬跟真馬一樣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如果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跳上征程。

不管是將軍俑、武士俑還是騎兵俑,都好像在暗下決心,爲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甚至連陶馬也好像在打算一定要精忠報國,走進它的身旁,似乎能感愛到輕微的呼吸聲……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慨。

篇3:陝西秦始皇陵導遊詞

現在我們在博物館的大門外,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秦始皇的塑像,他既高大又威武。到了裏面我們看到了兵馬俑,談到兵馬俑,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被發現的嗎?這要感謝住在驪山腳下的楊村農民。1974年3月的一天,楊村農民在打水井,打完第一口水井後,農民看見了一滴滴清澈的水。農民又開始打第二口水井,他們打了很深很深,可是看不到一滴水,後來,幾個大膽的農民繫上繩子,下去後只聽他們大叫一聲,上來後他們說:“下面有一些怪物。”就這樣世界第八大奇蹟被發現了。

我們來到一號大廳,這裏的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出三個俑坑,總面積近兩萬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是最大的,東西長約230米,南北寬約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

一號坑上面,現在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鶡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約1.8米,體格健壯,體形勻稱。他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蹬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騎兵俑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蹬長靴,右手執繮繩,做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篇4:陝西秦始皇陵導遊詞

1974年3約,陝西臨潼縣晏寨鄉西揚村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打井時,意外地發現了許多碎陶人,經考古工作者探測,這是一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1976年通過鑽探,在此坑的北側20和25米處分別又發現了兩處兵馬俑坑。按照它們發現的時間把它們分別定名爲兵馬俑一、二、三號坑。三個坑的總面積爲22,780平方米。

一號坑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寬62米,深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爲坑道式土木建築結構,東西兩端各有斜坡門道5個,坑道內有10道 2.5米寬的夯土隔牆,隔牆上架著粗大的橫樑,再鋪蘆蓆、細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磚墁鋪。一號坑兵馬俑按實戰軍陣排列。俑坑的東端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戰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們是一號坑軍陣的前鋒部隊。長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邊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頭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後衛。他們手執弓弩等遠射兵器,擔任整個軍陣的警戒任務。在10道隔牆隔開的11個過洞裏排列着38路面向東的縱隊,每路中間都排列有駟馬戰車。陶俑全部身披鎧甲,手執長兵器。他們是一號坑的主力部隊。一號坑共有27個探方,根據每個探方里兵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發掘後可出土兵馬俑6000餘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一號坑東端以北20米是二號坑,它是由4個單元內的4個不同兵種構成的一個曲尺形軍陣,面積6000平方米,估計可出土陶俑1000多件,兵馬和鞍馬近500多匹。第一單元即俑坑東邊突出的大斗子部分,是由334件弩兵俑組成的小方陣。第二單元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一至八過洞,是由64乘駟馬戰車組成的方陣,每乘戰車有軍士俑三件。第三單元即俑坑的中部,包括九至十一過洞,是由19乘戰車和100餘件隨車徒手兵俑組成的方陣。第四單元即俑坑的北半部,包括12至14過洞,是由戰車6乘,鞍馬和騎兵俑各124件組成的騎兵陣。四個單元有機聯繫構成一個大陣,又可以分開構成四個獨立的小陣,能功能守,自我保護力強,反應快速。二號坑的四個單元中就有三個布有車兵,戰車佔到整個軍陣面積的半數以上,證明在秦代車兵仍爲作戰的主要力量。木質戰車因爲年久已朽,但車轅、輪等卻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跡,車上的銅質構件尚存在。

三號坑在二號坑以西、一號坑以北25米的地方,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爲520平方米,僅有4馬1車和68個陶俑。它的東邊是一條長11.2米,寬3.7米的斜坡門道,與門道相對應的爲一車馬房,車馬房兩側各有一東西向廂房,即南廂房與北廂房。共出土陶俑64件。這些陶俑的編組排列與一、二號坑不同。一、二號坑內的陶俑都是按作戰隊形排列。三號坑內武士俑所持兵器也與一、二號坑內武士俑不同。後者配備的有長射程的弓弩,近距離格鬥的矛、戈、鉞、劍等,而三號坑內只發現了一種無刃兵器銅殳。銅殳在秦代是一種專門用於儀仗的兵器,在北廂房內還發現有殘鹿角一件、動物朽骨一堆。可能是專供戰前占卜或禱戰活動的場所。通觀三號坑整個佈局,它可能是整個地下軍陣的指揮部-軍幕。

在我國,陶俑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但那時製作的陶俑體形較小,火候低,製作粗率。而秦兵馬俑不僅形體高大,而且製作精細,造型準確,工藝水平極高。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發掘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按照發現的順序,被編爲一號和二號銅車馬。當時皆被埋在7米深的坑裏,外面用一個木槨裝着。出土時,因木槨腐朽,土層塌陷,兩輛銅車馬都殘破嚴重,其中二號銅車馬已碎成1,555片,經過考古工作者和各方面專家兩年半細心艱苦的修復,二號銅車馬於1983年10月1日正式對外展出,一號銅車馬也於1988年正式展出。

這兩乘車都是四馬單轅,呈前後縱向排列,前面的一號車應爲古代的“高車”。二號車叫“安車”,分爲前御室和後乘室。兩室之間隔以車牆。趕車的人坐在前御室,主人坐在後乘室。乘室前面及左右兩側有三個車窗,後面留門,門窗都可以靈活啓閉,窗上的小孔可以調節空氣,從中外望。車上有橢圓形傘狀車蓋。此車通體施以白色爲底色的彩繪,二號車配有1,500餘件金銀構件和飾物,顯得華麗富貴。它可能是供秦始皇靈魂出遊時乘坐的。一號車上配備有弓弩、箭頭、盾牌,駕車者帶有官帽,這說明此車是用來保護後面二號車的安全的。

銅車馬是我國時代最早,駕具最全,級別最高,製作最精的青銅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它的出土,爲考證秦代冶金技術、車輛結構、工藝造型等提供了極爲珍貴的實物資料。

篇5:陝西秦始皇陵導遊詞

在場的女士們先生們和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XXX,很高興爲你們服務,我們現在要去陝西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現在我們在博物館的大門外,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秦始皇的塑像,他既高大又威武。到了裏面我們看到了兵馬俑,談到兵馬俑,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被發現的嗎?這要感謝住在驪山腳下的楊村農民。1974年3月的一天,楊村農民在打水井,打完第一口水井後,農民看見了一滴滴清澈的水。農民又開始打第二口水井,他們打了很深很深,可是看不到一滴水,後來,幾個大膽的農民繫上繩子,下去後只聽他們大叫一聲,上來後他們說:“下面有一些怪物。”就這樣世界第八大奇蹟被發現了。

我們來到一號大廳,這裏的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出三個俑坑,總面積近兩萬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是最大的,東西長約230米,南北寬約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

一號坑上面,現在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鶡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約1.8米,體格健壯,體形勻稱。他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蹬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騎兵俑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蹬長靴,右手執繮繩,做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好了,今天旅遊結束,大家按順序上車。

【最新的陝西秦始皇陵導遊詞範文】

篇6:陝西秦始皇陵導遊詞

遊客們,我們現在到了秦始皇陵,讓我們一起遊覽秦始皇嬴政的安息之地吧。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它位於美麗的驪山腳下,距離西安35公里。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建有外、內兩城,封土是四方錐形。

我們首先看看它的外部結構。陵園按照秦始皇死後照樣享受榮華富貴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咸陽的佈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陵墓周圍築有內外兩重城垣。陵園內城垣周長3870米,外城垣周長6210米,陵區內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爲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

看完了秦始皇陵的外部結構,再來看看它的內部結構。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級階梯,狀呈覆鬥,底部近似方形,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但由於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爲破壞,現封土底面積約爲12萬平方米,高度爲87米。

我們能感受到:秦始皇陵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爲了保護它,請遊客們除了美麗的照片和美好的回憶什麼也別帶走;除了輕輕的腳步和由衷的讚歎什麼也別留下,謝謝!

至此,我們的秦始皇陵之旅結束了,再見!

篇7:陝西秦始皇陵的導遊詞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另兩資料分別爲:秦始皇陵位於臨潼以東5千米處的下河村。秦始皇陵位於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它南依驪山的層戀疊嶂之中,山林蔥鬱;北臨逶迤曲轉、似銀蛇橫臥的渭水之濱。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峯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陵墓規模宏大,氣勢雄偉。陵園總面積爲56.25平方公里。陵上封土原高約115米,現仍高達76米,陵園內有內外兩重城垣,內城周長3840米,外城周長6210米。內外城廓有高約8—10米的城牆,今尚殘留遺址。墓葬區在南,寢殿和便殿建築羣在北。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姓嬴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於趙國京都邯鄲,公元前246年13歲即立爲秦王,22歲加冕親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 15年中,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個諸侯國,徹底結束了戰國羣雄割據的歷史,在血與火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秦皇掃六合,虎勢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這位叱吒風雲的曠世君主,不僅爲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留有這座神祕莫測的皇家陵園。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即位的次年即開始修陵園。到公元前208年完工,歷時39年。(另兩資料:一、他在位37年,而爲其修建陵墓的時間就長達36年;二、秦始皇陵於秦始皇即位起開工修建,前後歷時38年之久)。當時的丞相李斯爲陵墓的設計者,由大將軍章邯監工。共徵集了72萬人力,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陵園按照秦始皇死後照樣享受榮華富貴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咸陽的佈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陵墓周圍築有內外兩重城垣,陵園內城垣周長3870米,外城垣周長6210米,陵區內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爲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據史載,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級階梯,狀呈覆鬥,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但由於經歷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爲破壞,現封土底面積約爲12萬平方米,高度爲87米(另一資料:陵園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後經風化侵蝕及人爲破壞,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區總面積爲56.25平方公里。建築材料是從湖北、四川等地運來的。爲了防止河流沖刷陵墓,秦始皇還下令將南北向的水流改成東西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