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用系統觀念引領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

用系統觀念引領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

用系統觀念引領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系統觀念,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重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是在新時代新徵程上以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作爲數字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城市建設也應當納入高質量發展的整體佈局當中,其核心意旨就是構建區域協調、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格局,以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現代城市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城市化進程中產生新的矛盾和社會問題都會影響整個城市系統的正常運轉。智慧城市是解決這些“城市病”問題的一劑“良方”,但“藥”也並非萬能,就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方法不對,哪怕“對症下藥”也無法“藥到病除”,甚至還會不斷產生新的“併發症”。總書記曾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指出,城市工作要樹立系統思維,從構成城市諸多要素、結構、功能等方面入手,系統推進各方面工作。系統觀念是從整體上系統性解決“城市病”問題的科學方法,是引領智慧城市建設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

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需要有高度,更需要有溫度高度意爲高屋建瓴、高瞻遠矚。不論是智慧城市還是數字政府,對於一座城市而言,實現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就是統一的戰略目標。因此,政策規劃要做到整體和局部的辯證統一,上聯國家和省域,下接區縣和街鎮,處理好統一性和差異性、長期性和階段性的關係,從戰略高度“一盤棋”推進。近年來,全國各地數字政府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尤其是在2022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之後,以數字政府建設引領智慧城市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其基本邏輯就是利用數字政府“自上而下”的建設模式,通過頂層設計與整體佈局實現“一網通辦”和“一網協同”,進而以“一網統管”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但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智慧城市建設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這種溫度就體現爲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讓人民羣衆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方面,要多維度補齊城市短板,着力提高生活品質。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短板,但都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建設智慧城市就要以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爲導向,挖掘真需求、真問題、真痛點。數字政府“自上而下”的建設模式固然重要,它在提高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爲城市補齊短板,其規模效應更爲突出,但也必須看到“自下而上”創新的優勢,其補短板更具精準性。另一方面,要多角度彌合數字鴻溝,着力共建人民城市。建設智慧城市不僅要從供給側主導轉向以人民爲中心,提升與人民羣衆需求相匹配的能力供給,更要努力讓建設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針對數字鴻溝問題,目前除了在供給端的網站、APP等互聯網應用中強化適老化及無障礙服務外,還推出了一系列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措施。然而,這種圍繞“線上”的適配與引導往往只能滿足大多數,還有少數仍然存在於城市的角落,這就需要我們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把數字化的紅利覆蓋到社區的“最後一公里”,如此拓展,人民城市才更有溫度。

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需要有深度,更需要有韌性

深度是指延伸智慧城市的生命週期,推動智慧城市向縱深發展。作爲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智慧城市建設也應當向上下游延伸,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既要強調智慧城市項目自身的全週期管理,轉變“重建設輕管理”的觀念,把重心從規劃建設向管理運營傾斜;又要善於把智慧城市項目的建設成果運用到城市工作的各個領域,推動整個城市“規建管”全生命週期一體化和智能化,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城市工作的協同性和系統性。

韌性意爲城市安全韌性,即城市在面對不確定性風險及安全威脅時,能承受衝擊並快速應對和恢復正常運行的能力。深度強調的是縱向延伸,而韌性強調的是橫向支撐,無論規劃、建設還是管理,城市安全韌性都是貫穿其中的重要保障,城市如果不安全則一切歸零。建設智慧城市的目的是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提升城市韌性也就內生性地成爲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導向,但智慧與韌性並不能簡單疊加,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首先,韌性是一種治理理念,要將其融入智慧城市的全生命週期中,全面樹立韌性意識,每個環節每個要素都要充分考慮韌性設計方法及原則,但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智慧城市建設“提本降效”,所以要統籌兼顧效率和安全。其次,智慧城市的技術賦能對提升城市韌性具有積極作用,但這種工具創新也並非無所不能,甚至技術疊加還可能產生新的不確定風險因素,所以還要注重剛柔並舉,通過監測評估和多元治理強化韌性的自調節和自組織能力,實現智慧與韌性之間的動態平衡。

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需要有力度,更需要有尺度

力度旨在釋放智慧城市發展新動能,增強城市持續發展的動力,韌性之於保駕護航,力度重在創新驅動,目標一致,但側重點不同。創新是智慧城市與生俱來的重要基因,也是城市持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當創新進入2.0時代,信息技術消融了創新的邊界,以人爲本的開放型創新形態成爲智慧城市建設的主旋律。這種創新不只是技術創新,更是社會治理手段和模式的創新,其核心意旨就是打造智慧城市創新生態系統,如“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共建模式、“城市問題隨手拍”“你吹哨我報到”的共治模式等,都體現了在創新驅動下的多元協同治理邏輯。然而,在營造城市創新生態的過程中,技術的深度嵌入也會隨之帶來“大數據殺熟”“算法歧視”“數字官僚”“隱私泄露”等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智慧城市推動的治理模式改革也可能產生一些新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例如“隨手拍”演變成“隨便拍”問題。因此,這就需要用“尺度”來防範和約束,在強調“力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良性互動、長效發展的體制機制,優化智慧城市創新生態。一方面,要強化公共責任、建立技術約束。公共責任是在多元化、技術性的現代社會中重建義務的方法,要用它來引導技術以最有益的方式推動城市的健康發展,爲智慧城市建設制定基本規則、規範行爲準則、完善監管機制等。另一方面,要優化調控機制、規劃適當留白。“留白”是“尺度”約束下的必然選擇,通過對技術利弊的權衡、對工具理性與人本價值的統籌,適當地作出調整,讓有待改進的創新技術暫緩過度推廣應用,爲城市未來合理佈局生產、生活和生態留下空白,用今天的空白換取未來智慧城市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內涵式、持續性地推動城市朝着更加宜居、韌性和智慧的方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