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卜算子》原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卜算子》原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卜算子》原文及賞析 篇一

卜算子·席上送王彥猷

江北上歸舟,再見江南岸。江北江南幾度秋,夢裏朱顏換。

人是嶺頭雲,聚散天誰管。君似孤雲何處歸,我似離羣雁。

翻譯

在江北送你乘船歸去,再若相見該是在對岸的江南,江南江北幾度秋風吹過,如夢的歲月會使我們都蒼老了容顏。

人就像是山頭的雲彩,誰也難料是聚是散,你好似一片孤雲要飄向何方,我彷彿是一隻離了羣的大雁。

註釋

卜算子:詞牌名,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

王彥猷:王之道,字彥猷,號相山居士。江北、

江南:指長江北岸、南岸地區。

朱顏換:衰老之謂。時王之道已六十七、八歲,周氏亦當半百以上。

賞析

上片直陳其事,直說別情。“江北上歸舟,再見江南岸”將江北與江南對舉,由別離聯根到聚會。二句所說,並非實寫,而將這次別離推而廣之,即將這次別離看作一般的聚散離合,而不僅僅是爾汝之間的別離。意即:聚久必散,散了還聚,送往迎來乃人生之常事。二句所說,似甚通達,並未將這次別離看得太重,而“江北江南幾度秋,夢裏朱顏換”則流露出借別之情。謂:江北江南,幾度春秋,人們對於不斷的。迎送似已司空見慣,但人的一生經不起幾次迎送。“朱顏”在夢裏更換謂歲月不饒人,只能在不斷的迎送中老去。這裏所謂“朱顏”更換,不是在鏡中,而是在夢裏,含有“人生如夢”之意。這是上片,既說別情,又抒發感慨。

下片想象別後情景,抒說友情。上下片在形式上不換頭,但詞意卻有所變化。“人是嶺頭雲,聚散天誰管”對上片所說聚散離合事發表議論。謂:人,就像是嶺頭雲一般,忽聚忽散,乃自然現象。意即:不必爲江北江南之別離感到難過。這是對於惜別情緒的自我解脫。但是,天不管雲的聚散,人卻管自己的聚散。因此,“君似孤雲何處歸,我似離羣雁”緊接着上一個比喻,再用兩個比喻體現別情。上一個比喻謂“人是嶺頭雲”,所說聚散,仍爲一般現象。“君”與“我”,即由一般轉向個別。君似孤雲,我似離羣雁。這裏所說的“君”與“我”是特定意義上的“人”,其聚散離合也就不同一般。二句所寫,形象地表現了離別之後“君”與“我”的孤單情景,這是很值得憐借的,因而進一步加深了此時此刻在“席上”所表現的惜別之情。這是下片,想自我解脫,又無法解脫。

上下兩片格式相同,但述事、蓄情曲折變化,將抒情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體現得很充分,所抒友情十分真切動人。

創作背景

紹興三十一年(1161),王之道由通判安豐軍升任提舉荊湖北路常平茶鹽公事,此詞是周紫芝作於王之道在安豐或離去赴楚道中,當時周紫芝正在江西興國軍任上,在送別友人王彥猷(王之道)的酒席上,詞人寫了這首詞。

《卜算子》原文及賞析 篇二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鳳

葉夢得〔宋代〕

新月掛林梢,暗水鳴枯沼。時見疏星落畫檐,幾點流螢小。

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繞。欲寄新聲問採菱,水闊煙波渺。

譯文

彎彎的新月掛在林梢,潛流的溝水在枯上中鳴響,不時望見稀疏的星星閃落在畫檐上,原來是幾點飛螢小巧的身影。思歸的鄉情已不如往日那般深重,卻依舊纏繞在心中。新譜寫了歌曲想請歌女來唱,卻空對着煙鄭浩渺的寬闊水面。

註釋

卜算子:詞牌名,又名《百尺樓》、《眉峯碧》、《楚天遙》等。鳳凰亭:又名薰萊亭,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三界線新城路。暗水:潛流的溝水。枯沼:這裏指即將乾涸的池上。畫檐:有畫飾的屋檐。唐代鄭嵎《津陽門》詩:“象牀塵凝罨颯被,畫檐蟲網頗梨碑。”唐代李渥《秋日登越王樓獻於中丞》詩:“畫檐先弄朝陽色,朱檻低臨衆木秋。”連環繞:連接成串的玉連環,常指難以解開的憂愁。這裏指連續往返的樣子。新聲:新譜的曲子。採菱:採菱之人,代指歌女。水闊:寬闊的水面。

賞析

該詞是宋代詞人葉夢得所作的一首詠懷詞,與用“新月”與“暗水”對比,用“疏星”與“流二”對比,描寫了眼前所見所聞的自然現象,構思極爲巧妙。

坐在鳳凰亭裏,四周一片寂靜。仰視天空,見一彎新月慢慢升起,象高掛樹梢;側耳細聽,即將乾涸的彎曲的池塘,還有涓涓的流水聲在暗中發出枯竭前的悲鳴。再縱目四望:稀疏的明星不時從畫檐前落下;卻有幾點流二在暗處閃閃發光,自由自在地隨意到處飄動。這是常見的自然現象,由於是“常見”,便很少有人注意它,更沒有人把它集中起來描繪、觀察、思考。“新月”是在成長、向上的,不會變成彎曲的“枯沼”,“疏星”是大而明、高而潔的,可是它落下的時候,它的亮光還不如暗處閃閃發光的二火蟲。這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卻飽含着人生哲理。

“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繞。”葉夢得祖籍蘇州晚年閒居吳興,據《湖州府志》載:“葉元輔居烏程,至夢得已四世。”烏程,即吳興也。葉夢得居吳興已“四世”,當然是第二故鄉,他的“歸意無多”這是原因之一。其二,眼前景色給他以啓示:“新月”與“枯沼”,“疏星”與“流二”都相去無多;從中悟得的道理譜就新聲去問他的知音“採菱”人,可是水天空闊、煙波浩渺,卻又是無處可尋了。

這首詞寓理於物,寓理於情,藝術技巧是很高明的。

《卜算子》原文及賞析 篇三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極目煙中百尺樓,人在樓中否。

四和嫋金鳧,雙陸思纖手。捻倩東風浣此情,情更濃於酒。

卜算子·春情譯文及註釋

譯文

春水清澈透明見底,花含苞欲放,枝條嫩展,意中人在百尺樓盡目遠望,不知道人在不在樓中?我想像者伊人在薰風和煦之時,乘一葉精美的鳧舟,盪漾在碧波之中,那倩姿與漣漣綠水相融;多麼渴望在春風吹拂中與佳人在柳下做雙陸游戲,那該多麼愜意呀!假如把東風請來,把自己深深戀情洗滌得更清純,使它比酒還醇香,比酒更濃釅。

註釋

透,明:春水清澈見底。

瘦:早春花枝嫩條、含苞欲放的倩姿。

百尺樓:意中人所居的閨樓。

煙中:煙霧繚繞之中。

擬:假如的意思。

卜算子·春情賞析卜算子·春情賞析

這首詞,當中四句具體寫懷人,末二句則懷人的基礎上集中筆力抒發愈遣愈濃的愁情。全詞寫景抒情兩方面均別具一格,饒有情韻。

首二句雲春透波明,雲寒峭花瘦,都是春風中勝景。“春透水波明”,以水寫春,是說春光已透,水波澄澈如鏡。“寒峭花枝瘦”,是說春寒優,所見之花有未開者,正是乍暖還寒時候。以“瘦”字形容含苞待放的花枝,頗爲生動傳神。以上兩句一反當時詞壇綺靡悽婉、柔媚香豔的詞風,營造出瘦骨凌霜、剛健峭拔的詞境。

三四兩句直抒詞人心中痛苦的離情。這春光明媚的時刻,他看到那瘦小的花枝,不禁忽有所思,這種感情渺渺茫茫,甚至有些捉摸不定。也許這瘦小的花枝幻化爲他那戀人的倩影,於是他不自覺地極目天涯,想看到戀人曾經居住過的那座高樓。“天涯”,極言其遠:“百尺”,極言其高:四字雖很通俗,卻展示了一種虛無縹緲的境界。“人樓中否”一句,以自言自語的問句,點明所想者是他心目中的那個人,表達了他對分別已久的所戀者無限深厚的情意。

過片兩句緊承前意,描寫昔日樓中相聚的情景。“四和”,香名,亦稱四合香。“金鳧”,即金鴨,指鴨子形的銅香爐。“雙陸”,古代一種博戲的名稱,相傳是三國時曹植所制。本置骰子兩隻,到了唐末,加到六隻,謂之葉子戲。其法中國已失傳,流傳至日本,稱飛雙陸,現尚存。詞人回憶當年樓中,四和香的煙縷從鴨子形的銅香爐中緩緩升起,嫋嫋不絕。他和那個女子正作雙陸這種博戲,女子玩弄雙陸的纖纖玉手,使他歷久難忘。往日的甜蜜生活,女子的形象特徵,詞人只是感情的抒發中順帶說出,自然而又妥貼,這比作專門交代要高明得多。

結拍兩句,化景語爲情語,設想奇警,把詞人當時矛盾心情極其深刻地揭示出來。此處連用妙喻:衣裳沾有污垢,可以洗滌,心靈染有愁情,也說可浣;而藉以浣愁者,不是水而是風,浣而愁未去,反而更濃,其濃又恰濃於醇酒,這兩句用一個比喻,以後一句加強前一句,使情緒更推進一層;而兩句之間,又用兩個“情”字構成頂真格,銜接緊密,語氣連貫,詞人的感情似不可遏止,傾瀉而出。因此顯得不柔媚、不悽婉,與起首所定下的峭健的基調相一致。這樣就把它從傳統的花間風格區別出來。

南閒胡仔稱秦觀之子秦湛的詞“藕葉清香勝花氣”“寫景詠物,可謂造微入妙”。這一評語,用以評折此詞的藝術特色是十分恰當的。

此是秦湛僅存的一首詞,詞題“春情”,全篇寫春日對所戀之人的拳拳思慕之情。開頭兩句寫春水、春花,詞人抓住景物特點進行勾勒,描繪了一幅春波盪漾、清澈瀲灩,春寒料峭、花枝俏麗的早春圖。“透”、“明”二字極寫春水清澈見底。“瘦”字描繪了早春花枝嫩條、含苞欲放的倩姿。開章緊扣詞題,並以景託情,表現了對春天降臨的欣喜,還爲所思之女子作了鋪墊。

“極目煙中百尺樓,人在樓中否?”二句寫詞人所見所感。“百尺樓”是意中人所居的閨樓,這一句頗精妙。“極目”寫盡目遠望,可見思之殷切,盼之專注,愛之真摯。“煙中”寫百尺樓在煙霧繚繞之中,似隱似現,若即若離,看不分明,此意象中隱含着一絲惆悵與失望。“人在樓中否?”以問句作結,進一步展示了思念伊人之情深。

過片後,繼寫對伊人的思慕之情,然筆法變之。上片以景抒情,景是現實的;下片所寫之景是想象的,是因情設景。“四和嫋金鳧,雙陸思纖手”二句,想像伊人在薰風和煦之時,乘一葉精美的鳧舟,盪漾在碧波之中,那倩姿與漣漣綠水相融;多麼渴望在春風吹拂中與佳人在柳下做雙陸游戲,那該多麼愜意呀!(雙陸,古代博戲。相傳由天竺傳入,盛於南北朝、隋唐之時。因局如棋盤,左右各有六路,故名。棋子爲馬,作椎形,黑白各十五枚,兩人相博,擲骰子行馬,先出完者爲勝。)然而伊人未來,此情何寄?這惆悵,這渴望,頓化作“擬倩東風浣此情,情更濃於酒”從胸中迸出。要將東風請來,把自己深深戀情洗滌得更清純,使它比酒還醇香,比酒更濃釅。這裏以直抒胸臆作結,表達感情更強烈感人。“擬”字揭示了仍是想象。東風洗情,情濃於酒,這設想奇特,而語言平易。

此詞風格頗似乃父。其一,善於選取典型景物,以景託情。秦觀的“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水龍吟》),幾筆勾出清明時節的特點;這首詞以“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二句勾出早春風光。其二,抒情真摯、深沉,而且出語自然。秦觀曰:“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這首詞道:“擬倩東風浣此情,情更濃於酒”。董士錫說:“少遊(秦觀)正以平易近人。”馮煦曰:淮海詞“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秦湛之詞亦以平易、淡語、淺語見長。總之,全詞具有以委婉含蓄手法抒哀怨之情的婉約特點。

《卜算子》原文及賞析 篇四

原文:

卜算子·千古李將軍

宋代:辛棄疾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爲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

芸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萬一朝家舉力田,捨我其誰也。

譯文: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爲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

古代的李將軍,受傷被俘後還能奪得匈奴的好馬。李蔡的人品在下中等,卻被封爲列侯。

芸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萬一朝家舉力田,捨我其誰也。

除草要去根,蓋房子要添新瓦。萬一朝廷推舉努力耕田的人。除了我還有誰呢!

註釋:

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爲人在下中,卻是封侯(hóu)者。

芸草去陳根,筧(jiǎn)竹添新瓦。萬一朝家舉力田,捨我其誰也。

賞析:

小令的上片是用李廣屢立戰功,但官位不到九卿,而他的堂弟李蔡人品在下中等,卻能封爲列侯的故事,以古喻今,尖銳地揭露了南宋小朝廷的腐朽反動本質。它已爲一羣庸碌無能的投降派所把持,那些有志氣、有才能的抗戰志士卻被排斥打擊。這是南宋朝廷偏安政策的體現

小令的下片以“芸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作爲起興句,以“萬一朝廷舉力田,捨我其誰也”這一反語作結,與詞的上片相照應,揭露南宋朝廷打擊抗戰派的政策。

小令以李廣喻自己,指出象李廣這樣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卻總是被排斥、迫害。對此,作者是極爲忿慨的,但他卻反話正說,不說自己的忿慨,偏說“舉力田”;在“捨我其誰”的嚴肅敘說中,表達了作者強烈憤慨和對南宋朝廷的尖銳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