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孟子兩章翻譯及原文(新版多篇)

孟子兩章翻譯及原文(新版多篇)

孟子兩章讀後感 篇一

《孟子》兩章 3

◎課       題◎         26 孟子二章

(  天柱縣高釀中學  楊勝乾)

◎學習目標◎

1、掃清字詞障礙,熟讀課文。

2、大致把握課文內容,理解積累哲理、抒情名句。

3、儘可能積累和理解文言詞彙。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力求理解背誦。

2、積累理解“道、環、委、發、舉、生、死、人和”等文言實詞、短句的含義。

3、理解把握作者在文中說明的哲理。

◎教學難點◎

1、理解積累名句。

2、瞭解和學習作者曠達的胸襟和“以天下爲己任”的遠大抱負。

◎教學方法◎       閱讀賞析法

◎教學課時◎        4課時

◎德育內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胸懷天下,用春天般的心情去面對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同學們,大家知道“孔孟之道,仁義爲先”這句俗語嗎?  ‘孔’即孔丘,‘孟’即孟軻;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與鑑賞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孟子寫的政/論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師板書課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孟子   政/論文

※課內記憶練習(前提測評、板書設計A)

1、人們常說的“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             、                             、                 。

2、《孟子》是記錄                              的書,共七篇。

※課時學習目標

1、掃清字詞障礙,熟讀課文。

2、大致把握課文內容,理清這篇政/論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

3、解讀課文名句,力求熟讀並且背誦課文。

※(導學達標)。

一、掃清字詞障礙,圈出生字並結合註釋進行注音;熟讀課文,(10分鐘,共2―3遍,)

二、學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讀課文(可以分段單讀,然後齊讀),教師正音、點評。

三、學生課內自由賞析活動(在課本或筆記上完成):

1、完成對“道、環、委、域、畔、有、人和”等文言實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短句的理解和積累;

2、同桌互相進行觀摩探討學習。

⑴、熟讀並且背誦課文,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情況。

⑵、討論並歸納這篇政/論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共同完

成老師板書提出的問題。

⑶課文內容歸納練習(板書設計B)

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                   ,他的中心論點是                                      ,其中,第二段以戰爭中的               爲例,重點論證“天時不如地利,”;第三段以戰爭中的               爲例,重點論證“地利不如人和”。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運用的主要論證方法有                、                          。

C、句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指出文中的兩個排比句,劃分朗讀節奏,並且說一說其表達作用。

四、互相交流,共同學習

1、由學生把自己積累的重要詞語(必須是含重點詞語的句子)抄寫到筆記上,同時,簡要的進行音、義解說(同學們自覺增刪,並繼續補充)

2、教師小結,學生齊讀全文。

※課內鞏固練習:

1、由學生上講臺,完成老師抄寫到黑板上的歸納練習,鼓勵同學們自覺增刪,繼續補充。

2、師生共同提出的板書內容抄在筆記上,補充完整同時單獨完成重要詞語注音與釋義。

第二課時

※課時學習目標

1、掃清字詞障礙,熟讀課文。

2、大致把握課文內容,理清這篇政/論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

3、解讀課文名句,力求熟讀並且背誦課文。

※(導學達標)。

孟子兩章讀後感 篇二

《(孟子)兩章》選自《孟子・公孫丑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併戰爭日益激烈,爲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確,突出強調“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具體地說,就是闡明戰爭的勝敗主要取決於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決於統治者是否“得道”。從戰爭談起,最終歸結到如何治國平天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先以六個出身低微,經過種種磨鍊而終於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爲例,說明人只有經過艱苦的磨鍊,纔能有所作爲,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從正反兩方面說明經受磨鍊的益處,最後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由造就人才類推到治國的道理,顯得水到渠成。

教學兩篇短文,應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孟子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排比、對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全面認識《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學習文言文,重在古今對讀,賦予經典作品以新的內涵,體現文化傳承的特點。基於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生於憂患”的時代意義。

孟子兩章翻譯及原文 篇三

一、教學目的:

1.賞析本文比喻、對比等修辭方法,欣賞運用對話方式進行說理或論辯;

2.瞭解文言代詞和疑問語氣詞的一些用法;

3.分析孟子提出的捨生取義和與民同樂思想的進步性、侷限性。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魚我所欲也》第二段從正反兩方面反覆論述應該捨生取義的道理,既是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2.《莊暴見孟子》作者通過具體事實的對比,說明與民同樂的重要性,是本文的重點;與民同樂的進步性與侷限性是本文的難點。

三、教學時數:

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字詞正音:

蹴cù(踐踏) 與yú(同歟) 龠yuè(簫笛類)

蹙cù(收緊) è(鼻樑) 旄máo(古代有裝飾的旗子)

魚我所欲也

解題:

這是一個判斷句。魚是主語,所欲是謂語,我是所字結構所欲的定語。全句意爲: 魚是我所喜歡的。作者主要借《魚我所欲也》來宣揚他的性善論。

文章簡析:

一、本文結構:

第一層(開頭至捨生而取義者也)

魚 熊掌 舍魚而取熊掌

比喻論證

生 義 捨生而取義

第二層(生亦我所欲至第二段末)

闡述捨生取義的道理。

1.正面說明爲什麼要捨生: 因爲有東西比生命更可貴,所以不苟且偷生;因爲有東西比死更可惡,所以有時侯不避殺身之禍。

所欲甚於生者 不爲苟得

正反對比論證

所惡甚於死者 患不避

2.用事實證明確實有比生更可貴的東西,那就是義;確實有比死更可惡的東西,那就是不義。

先用假設的方式闡明,如果認爲沒有什麼比生更可貴,那麼人們會千方百計,不擇手段地去苟且偷生;如果認爲沒有什麼比死更可惡,那麼人們就會挖空心思,尋找門路去臨難苟免。

表面上是假設,實際上說確實有這樣的人。再語氣一轉,介紹另一種人: 他們本來可以採用某種手段活下去,可以他們不肯採用這種手段;他們本來可以通過某種門路避免死,可是他們不願那樣做。

就是因爲有比生更可貴的東西,有比死更可惡的東西──義比生更可貴,不義比死更可惡。(對比兩種生死觀,批判苟且偷生、臨難苟免的人;讚揚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又從性善論出發,認爲人人都有義重於生這種想法,但只有賢者能夠保持,而一般人則容易喪失。

3.用類似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闡明爲人要辨別義和利,不應苟且偷生。

第三層(第3自然段)

直斥王侯貴族和追求功名利祿的士人不義而貴。

孟子認爲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貧乏者得我都是身外之物,和人的生命相比,實在不足道。但這些人正是爲了這些身外之物,竟不管是否合乎禮義的原則,接受了優厚的俸祿。

他們與那種寧可餓死,也不願接受嗟來之食的人相比,該是多麼可恥可鄙啊。所以孟子質問他們是亦不可以已乎? 最後指出這就叫失去了人的本性。

二、寫作特點:

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比喻、對比、排比。

比喻: 有力闡明義重於生,突出主旨──魚、熊掌,一簞食、一豆羹。

對比: 對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讚揚,對苟且偷生、臨難苟免的人斥責。不受嗟來之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排比: 有助於逐層深入地闡明道理,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這一特點使本文充分體現了孟子文章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墨酣暢的風格。

三、對捨生取義的認識:

本文闡明瞭義比生更爲重要,更爲可貴,如果義和生不可得兼,那就該捨生取義。但孟軻所說的義有它特定的階級內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親、尊長等一套封建倫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義的目的,也是爲了維護封建統治者的根本利益。但在後世,特別是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時候,不少仁人志士奉捨生取義爲行爲的準則。

堅持民族氣節,堅持正義事業,他們的壯舉曾彪炳史冊,爲人稱道。這中間,人們所堅持的捨生取義已突破孟子當時的規範,成爲正義事業、正義行爲的代稱。現在,我們把義賦予共產主義精神的具體內涵,那麼捨生取義就是十分高尚的一種品質──爲了正義事業和真理可以犧牲個人利益,直至生命。

這就是辯證地認識捨生取義這一命題,我們要吸收古代文化中的精華。

18《孟子》兩章 篇四

對於造就人才與治理國家這兩個問題,古今學者、文豪、哲學家皆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孟子與他的思想便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顆閃亮的金星。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的心理都是喜歡安樂,厭惡憂患的,孟子的這個觀點,乍聽之下,似乎很違反常理。然而,仔細想想,卻很有道理。因爲只有在憂患的時刻,人們纔會提高警惕,勵精圖治,最後獲得了生存與發展的機會。反之,在安樂的環境中,人們很容易放鬆自己,麻痹大意,結果卻招致了失敗與死亡的厄運。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對於孟][子的觀點,急功近利的人也許不容易體會,而加以反對。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孟子說的的確包含真理。個人或團體乃至於國家,能夠遵循道義來行事,也許短期裏會遇到一定困難,但是長期堅持下去,一定可以獲得他人的理解與讚賞,獲得多方面的幫助,最後道路越走越寬。反之,違反道義而行事,也許短期內可以獲得一些利益,但是長期下來,他人看清了你的面目之後,必將疏遠乃至於杯葛你,最後落得個衆叛親離,道路越走越窄。

由這篇文章,使我感觸最深的是,孟子的辯風。我們在教育學生時,只要堅定自己的立場,找準對方荒謬言論中一絲有點正確感的內容,將其大而化之,引入到教師的立場上來,使其在無話可說的狀態下,再由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於學生的缺點,辨證施治,以取得教育的效果。還要說一句的是,對於那些問題學生,不要覺得無藥可救。因爲,在孟夫子的教育理論裏,“好貨好色”都可以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去教育,我們爲什麼不能大度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