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自然之道》教學實錄及反思(精品多篇)

《自然之道》教學實錄及反思(精品多篇)

《自然之道》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一

《自然之道》教學反思

《自然之道》這篇課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島上所聞、所見、所做、所想爲線索,描寫了小海龜羣離巢入海被食肉鳥啄食的驚心動魄的衝突場景。揭示了大自然萬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災難之本能的祕密。我在課前進行教學設計時,力求主線明確,目標定位準確,按照從整體一部分一整體的結構進行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力圖讓學生通過自主讀文、感情朗讀、對比體驗等過程,理解文章內容。在課堂上,我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充分發表見解的平臺,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

一、成功

在這堂課的教學進程中,我曾多次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與“我”同憂、同喜、同悲、同樂。聽着學生們一句句如同真實般的描述,我知道孩子們讀懂了,悟中明白了,也證實了這種想象教學也是一種手段,而且收到了良好的實效。同時,我抓住學生喜歡展示、樂於表演的特點,把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故事情節還原成鮮活的生活畫面,學生興高彩烈的表演,如情入境的感悟。這樣,走進學生視野的就不是一個孤立靜止的語言符號,而是一組組鮮活的可視可感的畫面。當這些活動的畫面在學生腦海中跳躍時,學生對詞語的意思,對文章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二、遺憾

一是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之中。課堂,是教師精心爲學生搭建的可供學生主動進取、全面發展的平臺。課堂上缺少了學生的活動,或者說學生的活動不充分,或者說沒有使全體學生動起來,那麼,這個課堂是缺乏生機和活力的。這是我在這節課操作上的首要缺失。我通過觀察估算了一下,在這節課中沒有完全動起來(主要是腦動)的學生佔着不小的比例。是什麼原因呢?對學生情況把握不準確,在教學構思上對主體性和全員性考慮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

二是板書與教學脫節。總是講過之後,纔想起要板書,和教學內容嚴重脫節,這也暴露了自己在這一方面的不足。可能平時的教學中自己懶散慣了,以至連板書也跟不上了。另外,板書的字跡潦草,也暴露了自己書寫粉筆字這一基本功的功底,真有點丟醜的感覺,以後要在這方面加強練習。

《自然之道》教學反思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和幾個朋友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上,想實地觀察幼龜是怎樣離開巢穴進入大海的。出於好心幫助了一隻幼龜,結果卻給成千上萬只幼龜帶來了災難,使不少幼龜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物。這件事告訴我們:愛護動物就要了解它們,瞭解自然法則,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才能把事情辦好。

在教學過程中,我力圖讓學生通過自主讀文、感情朗讀、對比體驗等過程,

理解文章內容。我覺得本節課最大的亮點是學生的自由辯論:一部分學生以原告——綠色海龜家族身份控告旅行團,並說明控告的理由;另一部分學生以旅行團成員身份爲自己申辯;一名學生以審判長身份結案。在課堂上,我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充分發表見解的平臺,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時間非常充分。學生們敢於大膽發言,課堂上出現了爭辯的場面,有的同學認爲嚮導做的對,以此來讓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有的同學說嚮導做的不對,不能以犧牲幾十只幼龜的生命爲代價來讓人們覺醒,還有的同學認爲嚮導的做法既有對的地方,也有不對的地方,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

在審判長定案的環節,我還爲他捏了把汗:如果他判得不公平或有一方不服怎麼辦,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審判長竟然當機立斷宣判:旅行團成員由於違背了自然規律使海龜家庭受到了嚴重的損失,但由於他們也是出於好心,所以旅行團成員要向海龜家族公開道歉。真是思維敏捷,表達清楚呀,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但在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許多遺憾之處,如:課文內涵突出不夠,挖掘不廣泛。對“自然之道”的理解強調不夠,沒有突出違反自然規律就會事與願違的理念,另外,由於教師本人理解的膚淺,再加上課堂機智欠缺,所以對“自然之道”的理解只停留在“好心辦壞事”的這個層面,對於在課堂上學生的回答中能夠引出的“弱肉強食、生態平衡、適者生存”等觀點沒能即使引導,實際上這些也是“自然之道”。

作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更新觀念,以學定教,不能以教定教;要拓展思維,備課時考慮既要周全又要深入。

《自然之道》教學反思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國小四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我”和幾個旅伴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上,想實地觀察幼龜是怎樣離開巢穴進入大海的。出於好心幫助了一隻幼龜,結果卻給成千上萬只幼龜帶來了災難,使不少幼龜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物。這件事告訴我們:愛護動物就要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才能把事情辦好。

1、在這堂課的教學進程中,我以“我”及同伴的心情爲線索,讓學生帶着一顆心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與“我”同憂、同喜、同悲、同樂。聽着學生們一句句如同真實般的描述,我知道孩子們讀懂了,悟中明白了,也證實了這種想象教學也是一種手段,而且收到了良好的實效。

2、讓學生讀在臉上,體現學生的個性。朗讀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爲目的一種閱讀方式。閱讀教學課中的活動首當其衝的應該是朗讀。對於國小生來說,更能表達內心感受和情感的恐怕莫過於出聲的感情朗讀了。搖頭晃腦的讀,抑揚頓挫的讀,咬文嚼字的讀,甚至帶有表演和誇張的讀,無一不是展示學生獨特體會的亮點。所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也要重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語氣及方法來讀,通過個性朗讀,張揚學生的個性。

這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如果把“我”和同伴的心情的變化板書到黑板上,引導學生弄清我們的心情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就能使學生更深刻地到違反自然規律辦事就會得到與自己的願望相反的結果。

《自然之道》教學反思

朗讀、表演是學生個性化的實踐活動。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關心學生的需要,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文本進行體驗、感受與想象,只要設計豐富的朗讀活動,朗讀訓練一樣可以很精彩。

教學《自然之道》時,我抓住學生喜歡展示,樂於表演的特點,把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情節還原成一個個鮮活的畫面。

一、幼龜爭先恐後、魚貫而出的場景

學生讀句子,一小組同學出來表演。“爭先恐後”表現了幼龜爬行動作迅速,“魚貫而出”一個接一個地出來。二者聯繫起來:幼龜的動作快而不亂。因而學生的表演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可以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

二、眼看龜羣中的偵察兵被啄,同伴焦急,嚮導卻若無其事。

(1)學生上講臺裝出了緊張狀:有的瞪大眼睛;有的用手捂着胸口;有的尖叫;還有的捂住嘴巴瞪大眼睛。

(2)讀出了焦急的神情:有的語速很快;有的大聲喊;有的雙手反在背後踱來踱去;還有的摩拳擦掌……

(3)表演出了若無其事:有的在語調上顯示出來;有的在目光中顯示出來;有的乾脆用動作(雙眼微閉腳尖着地,輕輕地踮着地面或是揮之而去)。

三、龜羣被啄,嚮導悲嘆。

嚮導邊走邊發出悲嘆:有的雙手自然下垂;有的雙手握拳,表現出深深的自責;有的用拳捶打胸部;有的神情沮喪。

學生興高采烈的表演,配合動作的朗讀入情入境的感悟,這樣,走進學生視野的就不是一個孤立靜止的語言符號,而是一組組可視可感的畫面,這些畫面在學生的腦海中跳躍時,學生對詞語、文章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朗讀、表演是學生個性化的實踐活動。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關心學生的需要,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文本進行體驗、感受與想象,只要設計豐富的朗讀活動,朗讀訓練一樣可以很精彩。

教學《自然之道》時,我抓住學生喜歡展示,樂於表演的特點,把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情節還原成一個個鮮活的畫面。

一、幼龜爭先恐後、魚貫而出的場景

學生讀句子,一小組同學出來表演。“爭先恐後”表現了幼龜爬行動作迅速,“魚貫而出”一個接一個地出來。二者聯繫起來:幼龜的動作快而不亂。因而學生的表演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可以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

二、眼看龜羣中的偵察兵被啄,同伴焦急,嚮導卻若無其事。

(1)學生上講臺裝出了緊張狀:有的瞪大眼睛;有的用手捂着胸口;有的尖叫;還有的捂住嘴巴瞪大眼睛。

(2)讀出了焦急的神情:有的語速很快;有的大聲喊;有的雙手反在背後踱來踱去;還有的摩拳擦掌……

(3)表演出了若無其事:有的在語調上顯示出來;有的在目光中顯示出來;有的乾脆用動作(雙眼微閉腳尖着地,輕輕地踮着地面或是揮之而去)。

三、龜羣被啄,嚮導悲嘆。

嚮導邊走邊發出悲嘆:有的雙手自然下垂;有的雙手握拳,表現出深深的自責;有的用拳捶打胸部;有的神情沮喪。

學生興高采烈的表演,配合動作的朗讀入情入境的感悟,這樣,走進學生視野的就不是一個孤立靜止的語言符號,而是一組組可視可感的畫面,這些畫面在學生的腦海中跳躍時,學生對詞語、文章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自然之道》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學了《自然之道》第二課時,我的思緒就像課上學生回答問題一樣,漫天飛揚。

我對自己以下兩點滿意之處:

一、走進角色,我是“我”

在這堂課的教學進程中,我曾多次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與“我”同憂、同喜、同悲、同樂。

在故事發展到了高潮,幼龜們得到了錯誤信息,於是成羣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我強調了“成羣成羣”說明好多幼龜;“爭先恐後”又說明幼龜的爬行的速度很快;“魚貫而出”說明幼龜又非常的有秩序。於是,我說:“這麼多幼龜爭搶着爬向大海,他們心裏是怎樣想的?”理解了上述詞語之後,再來回答題,學生也是爭先恐後、魚貫而出。

“哇!外面很安全,快爬呀!”

“夥伴們,趁着現在安全,快爬向大海呀!”

“快,機不可失,是不可再來”

“哈哈……”雖然一陣鬨笑,但我心裏卻很欣慰,我覺得學生們已經走進了角色,彷彿已經看到了當時幼龜的那種急於尋找安全的行動場面。

“天啊!”我聽見背後有人說,“看我們做了些什麼!”在這一段教學時,我抓住了這段的情感基調,追問:“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辦了一件什麼事?”學生異口同聲道:“愚蠢。”此時,“他們心情怎樣?”

生:傷心、悲傷、自責……

“他們的內心會有怎樣的語言?”

生:“天啊,看我們幹了一件多糊塗的事兒。”

“哎,我們幫了倒忙!”

“哎!在至今日,何必當初!”

我覺得學生已經深深地走進了作者的內心,充分體會到了人物當時的心情,進入了角色,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讀中體會,悟中想象

教學第九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當時的場景。

生:“我看到作者和同伴們忙碌着救幼龜。”

“我看到他們一個個氣喘吁吁的,也顧不上休息。”

“我看到藍藍的天空上有好多食肉鳥瘋狂的啄食;沙灘上遍地爬滿了小幼龜,他們無奈的等待着命運的挑戰;還有忙碌的人……”

“我看到滿地的殘骸。”

“我看到沙灘上一片狼藉。”

……

聽着學生們一句句如同真實般的描述,我知道孩子們讀懂了,悟中明白了,也證實了這種想象教學也是一種手段,而且收到了良好的實效。

當然,這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我仍在思索,思緒依舊飛揚,能上一節讓學生明白,打動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幻想,走進每一個故事,把自己變成其中的主人公,這是我的追求,是我的努力方向。

本課內容淺顯易懂,琅琅上口,學生喜歡讀,樂於說,尤其是課文的語言幽默、風趣,充滿了童真,童趣,好多句段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自然的祕密》教學實錄 篇二

一、導入:

1、大自然包羅萬象,探索其中的祕密一定其樂無窮。讓我們走進大自然,解開它的祕密。(板書課題)看了課題你的頭腦中浮現出什麼問題?(大自然的祕密是什麼)讓我們隨作家到厄瓜多爾的加拉帕戈斯羣島看看吧。(課件出示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的圖片)。

2、請根據課前蒐集的資料簡單說說你對加拉巴哥島島的瞭解。

3、你對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上的“幼龜”有了哪些瞭解?(相機出示:太平洋綠龜圖片,通過了解背景資料進入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授:

1、請你讀讀課文,想一想大自然的祕密是什麼,如果你發現了,請舉手示意我。

教讀書方法:課文中有些地方,可以一帶而過,有的地方要反覆讀,反覆琢磨,可以將體會標註在書中相應的空白處。(海龜是有自己的生存辦法的)

2、學生自主學習。

3、學生彙報學習所得:一隻幼龜率先把頭探出巢穴,卻又欲出而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課件出示這句話)

4、引導學生體會:如果把探出換別的詞,可以怎麼說? (伸、露)比較爲什麼此處用探?(探有試探、小心的意思。而伸和露則沒有)

(相機出示一組幼龜、老鷹、海鷗、鰹鳥等圖片。目的是讓學生融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去)

5、那隻先出來的龜,原來是龜羣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它便會返回龜巢。爭先恐後地結伴而出。

6、過渡:瞭解了大自然的祕密之後,我們搞清楚了這“祕密”就是生存之道,躲避災難的本能,但作者和他的同伴當時知道這大自然的祕密嗎?從哪看出來的?(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3—11自然段,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假如我就是那位嚮導,你們就是作者和他的同伴,大家願意和我一起來再現一下當時的情景嗎?(幼龜偵察圖配樂,教師引導學生情境朗讀)

海風輕拂的日子裏,黃昏的沙灘上傳來一點點細微的動靜。在依然明媚的陽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隻小綠龜從巢中悄悄探出頭來,四處張望,一邊感受這個屬於它們的新世界,一邊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它要迎向大海中那未知的生命旅程時,一隻嘲鷹突然飛來,眼看一場災難就要降臨了……(嘲鷹啄食圖配樂)

你們看到眼前的一幕,很緊張,其中一位焦急地對我說:——“你得想想辦法啊!”(找多名同學讀,帶學生入境)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沒想到我的這句話招來了你們的一片呼喊。你們都向我喊什麼了?指名說——

“不能見死不救啊,嚮導,求求你快救救小海龜吧!”(哀求)

“嚮導,這些小生靈也是有生命的啊,不能讓它成爲食肉鳥的美餐!”(勸告)

“嚮導,你怎麼這麼無情啊!”(指責)

“你必須把它送到大海去!快點!嘲鷹就要把它叼走了!”(命令)

……

從這一片呼喊聲中我們感受到了作者他們那顆善良的心!

7、師:但是當時大家只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

只知道的內容:聯繫第2自然段:小龜輕、體型弱小,嘲鶇龐大,小龜會被嘲鶇吃掉;小龜的目的是離巢去大海,如果被傷害,目的就達不到了。

不知道的內容:嚮導的話的含義,所以不理解嚮導:不懂得自然界的規律。

8、嚮導在大家這一陣陣急切的呼喊聲中,出於無奈,只好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討論:嚮導這樣做對嗎?你對他有什麼看法?(落實鼕鼕視角)

9、師過渡:是啊,小海龜們快回去呀,你們的偵察兵是我們把它送入大海的,這裏太危險了,看呀,你們的天敵來了。讀讀這裏的句子,應該怎麼讀。

(出示:我們原來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天啊!”......“看我們做了些什麼!”

10、這時,幾十只幼龜成了嘲鷹、海鷗、鰹鳥的口中食。再讀這句想象當時海灘上是怎樣一種景象?(學生想象描繪後教師出示圖片引起學生感官刺激)。

11、師:這種場面真是慘不忍睹啊,太殘酷了,所以嚮導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人類,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課件出示引導學生再次感情朗讀體會。)

三、感悟

1、課文通過這件事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齊讀第9自然段。

2、學生髮表見解。(教學預設)

生1:本來小海龜有自己生存的本領,可人類偏偏要用自己所謂的聰明去幹涉,結果好心辦了壞事。

生2: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是說大自然中的動物都有其躲避災難的本能,人類要遵守大自然的規律與動物們共同生存,不可人爲地破壞改變環境,不要人爲地干涉動物的行動。不要替動物安排什麼。

3、那好,請大家動腦筋想一想,應該怎麼說

投:人是萬物之靈。如果______________,那麼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練習

1、師:從大家的發言可以看出,我們在作者講述的這件事中也悟出了道理,得到了啓迪,對“自然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假如你是嚮導,假如你是隨行的同伴,假如你是小海龜中的一員,或者你就是一位讀者,在經歷了這件事之後,你想跟大家說點什麼呢?請你以其中的一種身份,從一個角度,把自己的感悟寫下來吧。(課件出示填空)

★一隻死裏逃生的幼龜悲憤地說道:“ !(借幼龜之口談認識——尊重個性化體驗)

★隨行的同伴懊悔地說:“ !”

★嚮導 地說:“ 。”

★我 地說:“ 。”

2、爲了保護加拉巴哥島的幼龜,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請你代島上的生態環境保護部門擬一條“旅遊須知”。(以寫話代總結,並創設運用語言的情境)

五、教師小結

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它給我們人類上過的課的確很多很多。它總是以其獨有的方式使我們感受到它的奇妙與深刻。“熟知自然、瞭解自然,才能尊重自然”讓我們真正地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板書:

大自然的祕密

幼龜:“偵察兵” 生存之道

人:萬物之靈 自作聰明

熟知自然 瞭解自然 尊重自然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三

教學目標:

①認識本課生字,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躊躇不前,愚不可及、頹喪”等新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悟作者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的。

③明白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規律一切違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爲註定要失敗的。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啓示的興趣。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猜測“自然之道”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出示課題),請看課題,一起來讀讀!

2.這個題目是什麼意思呢?請同學們大膽的來猜猜!(道路?道理?道德?學生髮表認識,教師不置可否)

二、初讀課文,感知“自然之道”

1.這個課題的意思很深奧,我們讀了課文會有更深的理解!請同學們先自己來讀讀課文,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特別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次

2.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釋義

從同學們的表情,老師發現想要讀好這篇課文確實有點難度,現在,老師請幾個同學來讀讀,誰來?學習的機會是自己把握的。

加拉巴哥島:是個外國地方,比較拗口,我們一起來讀讀

築巢孵化:這個新詞比較難讀,請你再讀!築巢孵化知道嗎?

躊躇不前:躊躇不前的“躊躇”這個詞很容易讀錯!我們一起來讀讀!

嘲鶇:這是一種生活在海邊的鳥

頹喪:這個頹字也是要注意的

響徹雲霄:這個“徹”字可不要讀成“切”音

3.現在請你說說“自然之道”的意思

學生髮言預測:

也許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也許是海龜有自己的辦法,我們不用多加干涉

也許是每一種生命都要經歷的,這是海龜無法躲得過的劫難

三、切己體察,揣摩“自然之道”

1.同學們,帶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島,看看一路走來,你的心情有什麼變化?先自讀3-4自然段。

2.當你置身於島上,看到嘲鶇啄食海龜這一幕,此時你的心情是怎樣?(難受,着急,緊張)

3.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呢?說說你的理解!

4.出示畫面及文字研讀

“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你們看,這就是發生在沙灘上那令人緊張的一幕,讀讀這段文字,哪些詞、句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感受?

5.學生交流研讀成果

“突然”

老師聽出來了你把這個“突然”這麼強調,說說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誰來讀?

“啄”

“他用嘴啄幼龜的頭”,多危險,多狠啊!誰來讀?帶着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讀!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個新詞,知道它的意思嗎?

它的出是爲了什麼?那麼止呢?

想出來又不敢出來,這就是欲出又止。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躊躇不前)

你們說小綠龜的欲出又止,小綠龜的躊躇不前,它這麼擔心有沒有必要啊?(理解嘲鶇的兇狠)

這個場面真令人緊張、揪心啊,帶着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

6.感情朗讀人物的不同反應

(1)面對這樣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學嚮導又有什麼樣的反應呢?指導讀出我們的焦急來,讀出嚮導的漠然和若無其事。

(2)“‘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嚮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的一片呼喊。”同伴們會怎樣呼喊呢?他們會怎樣話勸求嚮導的呢?

(3)讀到這,你對嚮導的話,對“自然之道“有什麼理解?

7.推演自然情境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任何干擾,嘲鶇和幼龜之間的故事將如何發展?請你根據課文的有關語句,展開想像的翅膀,描述你想像的情景。

四、談話總結,感慨“自然之道”

是啊,多麼智慧,多麼勇敢的海龜,本來它們可以順利地實現入海計劃,可是由於我們的出現,我們的干涉,這一巢的幼龜就完全改變了命運。我們下節課再去面對我們不忍面對的慘狀。

第二課時

一、直面慘狀,感同“自然之道”

師:一隻可愛的幼龜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爲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由於得到錯誤的信息,成百上千的幼龜爬了出來,成了食肉鳥的美餐。看到這番情景,我們的心情怎樣?又是怎麼做的呢?

1、請同學們結合插圖,讀讀7至8自然段,把描寫嚮導和我們的動作的詞語劃出來。

⑴ 生劃詞語。

⑵ 交流:摘下、放進、抓起、奔跑。

⑶ 此時嚮導和我們的心情怎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焦急,很想救這些幼龜──趕緊、迅速、氣喘吁吁)

⑷ 朗讀體會:(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體會“歡樂”“悲嘆”等詞語的意義:

⑴ 出示句子:

“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

“歡樂”與前文哪個詞照應?“頹喪”。由這兩個詞你想到什麼?(若不是因爲我們的錯誤決策,幼龜們就不會白白送死了。)

(2)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⑴ 嚮導一邊走一邊說:“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⑵ 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師:你讀出了什麼不同?說一說嚮導爲什麼而悲嘆?(體會出“悲嘆”、“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二、換位體驗,深悟“自然之道”

說話練習:用“我們真是愚不可及啊,──────────────”說出感受

1.假如你就是在現場的作者和他的夥伴,回頭想一想,當時你的哪些做法,哪些想法是“愚 2.假如你就是那位生物學家嚮導,回頭想一想,當時你的哪些想法,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找出描寫嚮導的語句揣摩,體會“有知之愚”)

三、抒發心聲,內化“自然之道”

1.感情朗讀

如此的愚不可及,造成了慘痛的結局。這3個自然希裏的每個字,每句話,甚至是每個標點,都跳動着複雜的感情。好好讀讀,讀出我們的悔恨、痛苦

2.此時此刻,你深深地懂得了什麼?你現在對“自然之道”有更深的瞭解了嗎?你想給人類怎樣的忠告?

(學生自由發言,中心意思是我們不應是認識自然之道,更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一切違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爲註定要失敗的。)

《自然之道》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四

《自然之道》教學反思之一

第四屆“東興杯”教學大賽已經落下帷幕,回想自己歷經說課、初賽、決賽的過程,無一例外都使我收穫很多,受益匪淺,從心底有這樣的感受:感謝“東興杯”,感謝這次不同以往的教學大賽。

《自然之道》是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家嚮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旅遊,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看到一隻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啄咬時,不顧嚮導勸阻,要嚮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接着,成羣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爲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爲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雖然“我們”拯救了一些幼龜,但仍然感到十分震驚和後悔。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現對自己本課教學設計評析如下:

在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自己力圖合理利用教材和層層深入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教學過程中力圖使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與方法得以整體落實,因此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⑴ 體會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

⑵ 初步瞭解概括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

⑶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⑵ 體會文中重點詞語,感受自然之道的含義。

⑶ 通過對文本空白處的想象,使自己的想象能力與表達能力得以提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了解課文內容,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

一、由情景進入文本

爲了突出重點,充分展開學生的自主探究,從根本上擺脫冗長的情節分析和煩瑣的提問應答。我從談話導入:

我和七個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結伴來到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旅遊,想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那我們在島上都看到什麼情景了?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歸納並隨機板書:

嘲鶇 幼龜 救 食肉鳥 羣龜

然後引導學生按順序說說“我們”在島上都看到什麼情景。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初步瞭解概括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語言文字的感悟

學習語言不是一種純客觀的認識過程,而是一種帶有濃厚主觀色彩的感性和理性認識相統一的感悟過程。這種感悟,不是純知識性的感知,它包括對文字符號以及文字符號所承載的思想內容、文字材料組織的方式方法及所滲透的情感、韻味的整體感知和領悟。其中“感”是對語言的直接接觸和感受,整體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徵;“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在思維、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動的參與下對閱讀材料的內涵及語言組織形式等方面的深層把握和領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其基本特徵。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必然會經過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認識與體察過程。課文中有這樣一段:

我和同伴緊張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嚮導說:“你得想想辦法啊!”嚮導卻若無其事地答到:“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嚮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那隻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

其中嚮導的話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教學中,我從引導學生理解“若無其事”的詞義入手,進而體會嚮導所說的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是哪樣的呢?初步體會嚮導說這番話的意思。當課文學習到後面的內容,即嚮導和作者以及同伴們奮力拯救幼龜後,帶着震驚與深深地自責再回讀嚮導說的話,相信此時學生的感悟會更加深刻,從而更好地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學習到課文第7自然段時,在統領問題“面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我和同伴以及嚮導有是怎樣表現的?”提出後,學生很自然地就進入到“我們奮力拯救幼龜”的情景中去,在教學中,我運用了填空的形式,引導學生體會“摘”、“抓”、“放”、“奔”“奔跑”等一系列動詞,隨後又運用對比句,即:

我們的嚮導趕緊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幾只幼龜,放進帽中,向海邊奔去。我們也學着他的樣子,氣喘吁吁地來回奔跑,算是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補救吧。

我們的嚮導摘下棒球帽,抓起十幾只幼龜,放進帽中,向海邊奔去。我們也學着他的樣子,氣喘吁吁地奔跑,算是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補救吧。

引導學生理解“我們”當時那種萬分焦急的心情,爲學生想象做好鋪墊。

三、想象能力的培養

文本有限而想象無限,許多文本會留下較多的空白,給讀者以儘可能多的想象空間。在閱讀教學中,藉助“文本”的“留白”而展開想象的超文本閱讀爲學生的想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課文的第7自然段中有這樣的內容:

“天啊!”我聽見同伴說,“看我們做了些什麼!”這時,數十隻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用想象拓展課文的:在播放一段成羣結隊的幼龜從巢穴爬出的視頻後,畫面定格在衆多幼龜爬向大海,這時,我引導學生想象:接下來,我們會看到怎樣的情景?學生成功地對文本進行補充,使得羣鳥叼食龜羣的畫面在學生的想象中更具震撼力,更讓人感受到違背自然規律帶來的惡果是無法彌補的。從這個教學設計中我們不難發現,課文的空白處成了學生馳騁想象的空間;而學生在豐富的想象中,實現了對文本的更深刻的認識。

教學是一門藝術,要上好一節課,就要不斷地對自己教學設計進行“精雕細刻”,還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再加工”、“再創造”。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我將在教學實踐中努力鍛鍊自己,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自然之道》教學反思之二

這節課的教學,我深感缺失太多。反思教學,諸多感觸涌上心頭,其突出者有三:一是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之中。課堂,是教師精心爲學生搭建的可供學生生動活潑主動進取全面發展的平臺。課堂上缺少了學生的活動,或者說學生的活動不充分,或者說沒有使全體學生動起來,那麼,這個課堂是缺乏生機和活力的。這是我在這節課操作上的首要缺失。我通過觀察估算了一下,在這節課中沒有完全動起來(主要是腦動)的學生佔着不小的比例。是什麼原因呢?對學生情況把握不準確,在教學構思上對主體性和全員性考慮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二是朗讀使課堂教學充滿情趣。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種重要表現手段,它對領悟情感陶冶情操培養情趣很有好處。所謂讀文悟道披文入情,強調的就是讀。這節課中,對朗讀的處理,沒能很好地與閱讀教學的特點統一起來,從而使閱讀教學顯得單薄,顯得縹緲,顯得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這是因教師的操作不慎而造成的缺憾。三是評價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催生劑。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無疑會喚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的進取心,激勵學生的求知慾。評價猶如催生劑,給學生以力量,給學生以風貌,給學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我明於心而未能明於行。今作如此反思,意在矯正自我,改進教學,使教學日臻完善。

《自然之道》教學反思之三

在語文教學中,我覺得制定一個合適的的教學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才能取得你想要的教學效果。因此每上一節課前,我都努力做到心中首先明瞭這堂課要讓學生學會什麼,達到什麼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地上課。我教《自然之道》前,把感悟“自然之道”,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定爲了基本學習目標之一。在具體目標實施上,我是這樣做的:

1、上課開始,我讓學生通讀課文,然後找出這件愚不可及的事到底是什麼事,抓“愚不可及的蠢事”,以“蠢,蠢事,愚不可及的蠢事”爲主線感悟情與理的衝突,以達到對自然之道不僅要認識,而且要遵循的這種想法。

2、嚮導極不情願的抓起那隻……我就抓“極不情願”解讀嚮導爲主線,引導學生辨析自然法則與道德法則衝突時應該怎麼選擇纔是正確的。

3、“蠢”不只是該不該救的問題,還有怎麼救的問題。要麼不救,要麼選擇正確的方式救。不救,綠龜會有自己的自保方式,我們遵守這個“自然之道”,它們或許不會受到更大的傷害,食肉鳥也自能按弱肉強食的原則覓食;如果救,也得要看清情況,瞭解清楚規則,順應“自然之道”,選擇正確的方法。我們不是不能改變事實,而是要依照規則改變。每一個教學目標都制定清楚,在自己心理形成一定的框架,上課的時候就能圍繞自己的教學目標,有重點有難點的進行教學了。課堂上,學生興奮,老師激qing,這樣的上課真的是件樂事。

《大自然的祕密》教學實錄 篇五

課 題 語文    科 第  十二   冊 主備人 肖長英

《大自然的祕密》 執教人

教  學  設  計 執 教 修 改

教學目標:

1、瞭解大自然的祕密,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動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義。

3、學習讀書的方法。

4、積累躑躅、佇立、頹喪、寂然、突兀、等詞語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大自然的祕密。

2、知道人與自然的關係。

3、學習讀書的方法。

4、理解“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讓我們走進厄瓜多爾的加拉巴哥島去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讀讀課題,注意祕密的“密”字下面部分是個山字。在你的頭腦中浮現出什麼問題?(大自然的祕密是什麼)

二、請你讀讀課文,想一想大自然的祕密是什麼,如果你發現了,請舉手示意我。

教讀書方法:課文中有些地方,可以一帶而過,有的地方要反覆讀,反覆琢磨,可以將體會標註在書中相應的空白處。(海龜是有自己的生存辦法的)

1、一隻幼龜率先把頭探出巢穴,卻又欲出而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

投這句話。如果把探出換別的詞,可以怎麼說?     (伸、露)比較爲什麼此處用探?(探有試探、小心的意思。而伸和露則沒有)

2、那隻先出來的龜,原來是龜羣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它便會返回龜巢。。。。。爭先恐後地結伴而出。

瞭解了大自然的祕密之後,這個問題我們搞清楚了,是不是這篇文章我們就學懂了?(沒有)

三、除了寫海龜,還寫了我們呢!讀讀文章,看你讀懂什麼了。

1、觀察___緊張____震驚_____悲嘆

2、我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變化?再讀讀文章體會。如果你認爲理解有困難,可以向周圍的同學求助。共同研究研究。

1) 緊張:啄,幼龜小心,太弱小了。大小海龜對比圖片。嘲鷹是突兀而來的,幼龜沒想到它的致命的天敵會來。這一啄,很可能要了幼龜的命。怎能不緊張?

指名讀我們焦急的心情。

2) 震驚:成羣成羣的幼龜魚貫而出。師引:多少隻?(成百上千)怎麼出來的?(魚貫而出)此時從巢到海邊有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擋,沒有任何保護。出示圖片:看到成羣的海龜爭先恐後地向大海爬去,你們快告訴它們你們想說的話。

師:是啊,小海龜們快回去呀,你們的偵察兵是我們把它送入大海的,這裏太危險了,看呀,你們的天敵來了。讀讀這裏的句子,應該怎麼讀。

出示:我們原來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天啊,”。。。。。。“看我們做了些什麼!”

3) 悲嘆:這時,幾十只幼龜成了嘲鷹、海鷗、鰹鳥的口中食。再讀這句想象當時海灘上是怎樣一種景象?

學生想象描繪。

師:這種場面真是慘不忍睹啊,太殘酷了,所以我們有了這樣的悲嘆:

投:“如果不是我們人類,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再讀:投:嚮導_______地說:“如果不是我們人類,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四、課文學到這兒,我們是不是真正把這篇文章學懂了呢?

《大自然的祕密》教學實錄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中的7個生字。

2、通過學習課文,讓孩子們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則,人類應該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睦相處,如果橫加干涉(當然有時是善意的),企圖去改變甚至征服自然,只會適得其反。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讓孩子們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則,人類應該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睦相處,如果橫加干涉(當然有時是善意的),企圖去改變甚至征服自然,只會適得其反。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內容:

1、導入新課:

大自然有很多祕密,死海不死、豬籠草捉蟲、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今天,我們再來學習關於大自然的一篇文章《大自然的祕密》。

2、學習課文:

(1)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裏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熟讀課文,回答問題:

a、你怎麼樣看待幼龜遭難這件事?

b、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c、通過學習課文,你有什麼感受?自然有自然的法則,人類應該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睦相處,如果橫加干涉(當然有時是善意的),企圖去改變甚至征服自然,只會適得其反。

3、課外拓展:

在你的身邊,有發現類似的情況嗎?請你舉例說說。

4、學習生字:

(1)小組合作,解決讀音、字詞,把最難的生字找出來,並說一說你是如何記它。

(2)小組彙報,老師檢查。

5、作業佈置:

讀課文,抄寫你喜歡的詞語

寫一篇關於本課文或其他人與自然的故事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