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大自然的祕密》教學實錄 篇一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讓孩子們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則,人類應該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如果橫加干涉(即使是善意的),企圖去改變甚至征服自然,只會適得其反。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繼續學習課文,讓孩子們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則,人類應該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如果橫加干涉(即使是善意的),企圖去改變甚至征服自然,只會適得其反。

教學準備:

佈置學生可前收集有關動物的不同的生存規律,特別是本能地躲避災難的事例。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默讀課文,想一想幼龜是如何遇難的,你怎麼看待幼龜遇難這件事?

三、讓我們從“幼龜遇難”這件事來理解一下什麼是“自然之道”

1、請同學們自瀆課文第三自然段,想想這段講什麼?

2、設想一下“幼龜離巢”的幾種可能性:

幼龜偵察兵發現外面情況安全,接下來會如何行動?

課文中幼龜偵察兵爲何“躊躇不前”?面對這突然而至的危險,假如沒有我們人類的干涉,幼龜偵察兵又會怎樣做?

3、你還設想到哪些不同的場面?

小結過度:這就是“自然之道”,小海龜們以他們特有的方式相互傳遞信息,得以生存。可是我們這些自以爲聰明的人類卻幹了一件——出示句子:“愚不可及的蠢事”

4、這是一件什麼樣的蠢事?結果如何?

5、我們爲什麼會趕這樣的蠢事?面對結果,心情如何?

6、指導讀課文最後兩段

四、學完課文,你有什麼樣的感受?(練筆)

五、課外拓展:

1、討論交流:學生可前收集有關動物的不同的生存規律,特別是本能地躲避災難的事例

2、你自己做過或是見別人做過違背“自然之道”的事情嗎?

六、課堂小結

七、作業佈置:寫讀後感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祕密

人是萬物之靈。

然而,

當人自做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二

課前積累:

一、回憶,聯繫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師: 昨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自然之道》,讓我們一起板書課題(板書:9、自然之道),齊讀,再來一遍。昨天,在學這一篇課文的時候,回憶一下,我們是不是先學了導讀,然後又讀了這一單元所有的文章,你還記不記得,這一單元一共有幾篇文章?

生:這一單元一共有四篇文章

師:說完整

生:第一篇文章是《自然之道》,第二篇文章是《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第三篇文章是《蝙蝠和雷達》,第四篇文章是《大自然的啓示》

師:你們發現沒有,這幾篇文章有沒有共同點哪?

生:這幾篇文章都是圍繞大自然給人類的啓示來寫的

師:對,都是圍繞大自然給人類的啓示來寫的。內容把握得不錯,導讀還給我們提出了要求,使本單元要求我們掌握的語文學習技能是什麼?

生:本單元要求我們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師:那好,就讓我們在學這一課前,先來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打開書35頁,請你快速的讀這篇課文,邊讀邊想,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二、練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生:這篇文章主要講:我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去南太平洋家拉巴格島旅遊,我們來的目的是觀察幼龜如何離巢進入大海的。突然,有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這是,一隻嘲鶇突然飛來,用尖嘴啄他的頭,企圖把他拉到沙灘上。我和同伴都很焦急,看了眼前的一幕,都對嚮導說,你得救救那隻幼龜呀,嚮導卻很冷淡,我們對嚮導的冷淡感到不滿,嚮導無奈,只好把那隻幼龜抱進大海,誰知,其他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爲外面很安全,就魚貫而出,很快引來了很多食肉鳥,並且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看到那一幕,我們都很後悔,很自責。

師:雖然不是很簡練,但是,敢於第一個站起來發言很不錯,少提一點,有個字的字音不太準。

生:他把巢穴的“穴”唸錯的,這個字應該念第二聲。

師:那對他剛纔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有什麼看法嗎?

生:我覺得他剛纔的發言不夠詳細(笑)

師:不是不詳細吧

生:是太詳細了,應該是不太簡練

生:對不起,我說錯了,應該是汪弋天同學說的太多了,太囉嗦。

師:對,不怕說不成,就怕找不出說不成的原因,找出來了吧,怎麼說得簡練些呢?

生:我來試一試,我和同伴及生物學家嚮導,去南太平洋家拉巴格島旅遊,那天,我們發現一隻大龜巢,突然,有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這是,一隻嘲鶇突然飛來……

師:打斷一下,你覺得自己的發言和他有什麼共同之處嗎?

生:他們兩個的發言都有些囉嗦

師:你能說的簡練些嗎?你有感覺了

生:我和七個同伴及一個嚮導(師:說出了誰)想去加拉巴哥島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的。(師:說出來了幹什麼)當時已是黃昏,(說出了時間)我們想救一隻幼龜,但嚮導卻不肯,最後,嚮導在我們的呼喊下,終於救了一隻幼龜,而巢中的幼龜卻在錯誤信息的指引下,接隊而出,最後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我和嚮導都很後悔。

師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要抓住文章的主幹,誰?在什麼時間?幹什麼?結果怎麼樣?按照老師給你的提示再練一遍。自由練習

師:有沒有覺得自己概括的比較簡練?

生:我來試一下,我和七個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格島想觀察一下幼龜是怎麼樣離巢歸海的,我們在那裏發現一隻幼龜快被嘲鶇叼走了,就想救它,但嚮導不肯,最後還是救了它,但是,巢中的幼龜得到了錯誤信息,魚貫而出,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我們都很後悔。

師:可真不容易,沒關係,本單元我們剛剛接觸到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練習,老師相信今後你們一定能很好的掌握這一技能。

師:通過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們知道了,文章主要講了兩組人物,第一組是我和同伴,第二組是嚮導,本文中,人物情感變化是整件事情發展的一個線索,這節課,就讓我們緊抓這一感情線索,一起感受“自然之道”(課件出示:1、默讀課文,找一找人物情感變化的句子,用橫線畫出“我”和同伴感情變化的句子,用曲線畫出嚮導感情變化的句子。)

生:我找的是這一句“我和同伴緊張地看着眼前的這一幕……”

師:第一個情感是什麼?(生:焦急),下邊的發言能不能按照這個方法,高度概括一下

生:我和同伴的情感變化是有原來的焦急變成震驚到悔恨

師:嚮導呢?

生:冷淡、若無其事

師:這兩個詞意思接近嗎?你知道什麼是若無其事嗎?

師:又發生什麼變化了?

生:我來補充,極不情願

師:爲什麼極不情願?我這裏寫了那麼多詞語,保留哪個詞呢?

生:極不情願

師:我覺得“若無其事”這個詞可以把這兩個詞都概括,因爲若無其事,所以冷淡,因爲冷淡,所以極不情願

師:最後是什麼情感?

生:悲傷

師:課文裏有一個詞不是“悲傷”是-------

我和同伴的情感爲什麼一開始是焦急的呢?從文中哪裏看出來的?

生:我從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話看出來的

師:你看到哪個場面才焦急的?

生: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

師:再來讀一讀這一幕(生齊讀)

生:老師,有一個字打錯了“偵察”的察打成了“查”

生:老師,還有一個字打錯了,“卻”打成了“確”

生:還有一處標點錯了。

師:對不起

師:談一談,他們爲什麼焦急?

師:誰家養過小幼龜?

生:作動作,講解

師:有沒有表現幼龜焦急的詞?

生:躊躇不前、欲出又止

師:我和同伴看到這一幕焦急了,嚮導卻又是若無其事呢?

生:因爲嚮導知道,要是救了幼龜,就會造成很大的嚴重

生:應該是嚴重的後果,

生:因爲嚮導知道,要是救了幼歸龜,就會有很多幼龜出來,會成爲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還有一個原因是嚮導知道動物之間是有生物鏈的,嘲鶇吃幼龜 ,幼龜也會回到大海吃小魚小蝦。

生 :我來補充,我認爲嚮導不想救它,是因爲他不想破壞這個生物鏈。

生:因爲嚮導知道大自然自有它的規律,如果違反這個規律,是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的

師:因爲嚮導是什麼呀?

生:是生物學家

師:在文中哪看出來的?

師:第一自然段,對,聯繫上下文 理解課文更有助於我們對課文的瞭解。嚮導和我們對幼龜的態度截然不同,再來讓我們讀這段課文,體會一下,看到這一幕,我和同伴的焦急及嚮導的若無其事。

生:齊讀(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

師:停一下,上面打錯了,我們還是看書來讀吧。(生齊讀)

師:看到這一幕,我和嚮導什麼反映?(生:接讀)

如果是你們,對嚮導這樣的回答,你有什麼反映

生:不滿意

師:怎麼說的?

生:不能見死不救啊

師:另一個怎麼說?

生:不能見死不救啊

師:另一位也說……    生:不能見死不救啊

師:大家一起呼喊     生:不能見死不救啊

師:嚮導見此,不得不抱起幼龜向大海走去,照理說,我們此時的情感應該有原來的焦急變爲輕鬆,但又爲什麼“鎮驚和懊悔”,看文章的後半部分,“我和同伴”的情緒爲什麼變成震驚與懊悔呢?

生:齊讀

師:讀完了課文,你知道我們的情感爲什麼發生變化嗎?

生:因爲嚮導開始以爲救了幼龜,沒想到卻看到成羣的幼龜魚貫而出,很快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看到那個場面,“我”和嚮導很震驚,我們懊悔是因爲看到食肉鳥後來吃的飽飽的,併發出歡快的叫聲,叫聲響徹雲霄,他們爲自己的所作所爲感到很後悔。如果不是他們,說不定幼龜不會那樣。

師:有沒有描寫幼龜魚貫而出的情景?

生:有,第五自然段。讀

師:看來,這一情景使他們震驚

師:文中有一個詞的意思跟“魚貫而出”接近。生:

師:你看這幅圖,知道什麼是“魚貫而出”了嗎?

生:像魚一樣,一個接一個

師:對,這個場面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所以,我們感到震驚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些幼龜被吃的情景(點擊出圖),見過“鰹鳥”嗎?

生:我知道,鰹鳥身長0.7米,很兇猛

師:0.7米相當於多長?         生:不太清楚

師:你身高多少?              生:1.44米

師:0.7米大約有你身高的一半,再加上它的翅膀呢?現在我們想象,七八隻巨大的海鳥盤旋在我們教室上空,他們在幹什麼?

生:吃幼龜  師:誰能把當時幼龜成爲食肉鳥的口中之食的情景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

生:一隻巨大的食肉鳥迅速從空中俯衝下來,叼起一隻幼龜吞入口中?

師:此時,沙灘上到處是一片什麼景象? 生:悲慘的景象

師:看圖,出鰹鳥圖 。再把這部分連起來讀一讀(點擊課件,出示三句話)此時,嚮導的情感發生了哪些變化?找到這句話了嗎?

師: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看,假如,當初嚮導沒有抱走那隻幼龜,會是什麼結果?

生:如果當初嚮導沒有抱走那隻幼龜,那隻幼龜可能被嘲鶇叼走,剩下的幼龜還可能再派出一名偵查龜。

生:如果嚮導不抱走幼龜,可能不會有那麼多生命被食肉鳥吃掉。

生;如果嚮導不抱走那隻幼龜,幼龜可能會掙脫嘲鶇的尖嘴,重新爬回歸巢,通知剩下的幼龜,他們的損失就不會那麼嚴重。

生:可能幼龜的媽媽回來救它

生:我有不同意見,幼龜的媽媽是不會來救它的,幼龜的媽媽生下幼龜蛋後,就會爬向大海,他們會讓幼龜自己爬向大海的。

師:看來,瞭解幼龜的生活習性,我們才能使自己的想象更合理

師:讓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課文,概括說一說,人物爲什麼會有這種情感變化的?

三、揭題

師:說說你對自然之道的理解

生:自然之道,就是大自然的自然規律,課文是說海龜和食肉鳥都有自己的生存規律。

師:要想不違背自然之道,怎麼辦?

生:必須多瞭解自然知識和自然規律  生:多感受大自然   生:多觸摸大自然

師:大自然的自然規律還有很多,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多瞭解自然規律,多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下課

《自然之道》教學實錄 篇三

執教:蘇婷

(一)檢查預習,學會字詞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與大自然有關的課文,伸出手指一起寫課題。師生同寫。

師:大家預習了課文,詞語是不是掌握了,誰想讀前兩行?

生:真誠……巢穴。

師:最後一個字沒讀準,(師出示“穴”的讀音)給你拼音,再讀一次好嗎?生讀;全班齊讀。

師:後兩行誰想讀呀?

生讀:……愚不可及。

師:都讀準了。“愚不可及”的意思,你知道嗎?

生:表示很愚蠢。

師:有點接近了,字典裏“及”是“比得上”的意思,誰再說說“愚不可及”的意思?

生:愚蠢得誰都比不上。

師:看,查字典理解了關鍵字的意思,就能準確理解詞語了!

師:課文裏還有個地名很不好讀,請你讀讀。

生:加拉巴哥島。(沒讀好)

師:還真不好讀呢!它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龜島”(師出示地圖),誰再讀。生讀。

師:全班一起讀。這些詞語你們都會寫了嗎?老師從裏面挑兩個最難寫的來聽寫,“愚蠢”,注意寫字姿勢。生寫。

師:(實物投影出示學生聽寫的字),這位同學都寫對了,你能告訴大家要把“愚”字寫正確,關鍵筆畫是什麼呀?

生:關鍵筆畫是中間“一條長豎”。

師:(師在關鍵處描紅)看,就是這一長豎,然後再寫“提、點”。記住了嗎?

師:預習的時候,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觀察字形,試着寫一寫,這樣預習就更有效了!

師:同是上下結構的兩個字,怎樣才能寫漂亮呢?請先觀察生字表裏的字,先來說“愚”字?

生:下邊的心字要大一點,要把上面的“禺”托住。

師:真會觀察。那“蠢”字呢?

生:上面“春”字的撇捺要寫長些,把下面的兩個“蟲”字罩住。

師:你觀察真仔細。對,春字撇捺要舒展。看我寫(師示範寫):寫愚字要注意“中間一長豎,心字要托住”;寫蠢字時,“春字撇捺要舒展,兩隻蟲子藏下面”。試着再寫一遍,看能不能寫漂亮。

生:練寫。(教師展示學生前後兩次書寫的字)

師:看,觀察好了字形,掌握了方法,就比剛纔寫的漂亮多了。

(二)整體感知,自主質疑

師:字詞沒問題了,請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都寫了哪些人物、動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把不明白的地方做做標記。

生:自由讀。

師:課文都寫了哪些人物、動物?

生:寫了作者、七個同伴、嚮導、幼龜和食肉鳥。

師:找準確了。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請用簡單的話說一說!

生:首先我們和嚮導來到了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旅遊,想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看到了食肉鳥在把幼龜往沙灘上拉,他們就跟嚮導說,你得想想辦法啊!最後,他們讓嚮導把這隻幼龜抱入大海,結果卻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師:他基本上能把內容說清楚了,但語言可以再簡練些!看(教師邊說邊板書能揭示主要內容的詞語),我們和嚮導在加拉巴哥島看到食肉鳥在啄一隻幼龜,我們勸嚮導救了它,結果卻害了更多的幼龜,大家很後悔。像這樣,誰再說一說?

生說。

師:這次說的清楚、簡練了。像這樣,先找出課文都寫了誰,再說清楚他們之間發生的事,用幾句簡單的話就把文章的主要內容說明白了!這是說清楚主要內容的一個好方法。

師:瞭解了文章的內容,你有沒有讀不明白的地方?

生:我們很急,爲什麼嚮導卻若無其事地說自然之道就是這樣?

師:你想知道原因是嗎?還有嗎?

生:文中說太平洋綠龜長大後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龜體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我想知道幼龜體重到底是多少?

師:看來,你對動物感興趣。就讓我們一起帶着問題走進課文吧!

(三)細讀文本,探究體驗

師:剛纔有同學問:我們很急,嚮導卻若無其事,我們和嚮導的態度爲什麼會截然不同?究竟看到了怎樣的情景?請兩位同學讀讀三、四自然段!生讀。

生:讀“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師:是啊,幼龜這樣危險,難怪我們會着急,誰再讀讀。學生讀。

師:嘲鶇很兇猛,連狗和人都敢啄,它正在啄一隻小幼龜的頭,多危急啊!誰再讀?生讀。

師:我聽出了你的焦急,看到此情此景,遊客們當然非常擔心了,一起讀!(齊讀)

師:我們這麼着急,嚮導卻若無其事?“若無其事”什麼意思?

生:“若無其事”就是什麼事也沒有。

師:“若”的意思沒解釋出來。

生:好像什麼事也沒有。

師:這就理解準確了,再讀讀這句話,想想嚮導爲什麼這麼說?說不定你就能讀懂他若無其事的原因了。生讀。

生:因爲嚮導知道鳥啄龜是自然之道,他不想破壞自然界的規律。

師:是啊,食肉鳥啄幼龜,這是自然規律,嚮導心裏有數,所以若無其事,誰想讀讀?

師:剛纔我們在理解若無其事的時候,不僅藉助了詞典,還聯繫了上下文,讀明白了意思,同時又解決了大家的疑問。我們分角色讀讀第四自然段吧。生讀。

師:同學們,看到了幼龜這麼危險,遊客和嚮導卻有着不同的態度,那咱們也去看看當時的情景,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遊客看到危險,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幼龜欲出又止,好像在偵查外面是否安全。

師:也就是不危險,是吧?小幼龜欲出又止還有這樣的偵察本領啊?誰還想說?

生:我還看到了這隻小龜在偵查外面是否安全!

師:恩,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生:偵查。

師:抓住關鍵詞談出了自己的看法。同學們,有沒有關注到“探”,探是什麼意思?

生:伸出

師:爲什麼不用伸出啊?

生:探在這裏是不讓別人看見他,能看出它很小心、謹慎。伸出,就看不出來。

生:探的時候欲出又止,能看出小幼龜很機警,有保護自己的生存方法。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隻機警的小幼龜吧(師出示動畫)。

生:我覺得是故意把頭探出去要看看外面是不是很安全。

師:恩,這可是它的生存本領啊!誰能讀出它的機警、小心和謹慎。

生: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彷彿看到小龜把頭探到了外面。誰再來讀讀。生讀。

師:剛纔我們抓住了一個“探”字,在和其他詞語的比較中,看出這小龜會保護自己,多麼神奇!可是遊客們不知道,還勸嚮導救了它,導致了文中這樣令人震驚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默讀5—8自然段,看到了怎麼樣的情景,讓大家極爲震驚?畫出相關語句。

生:默讀課文。

師:同學們都讀得非常認真,(出示一幅沒有很多龜和鳥的圖畫)看,這就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海灘,在讀了課文後,你覺得這幅圖上還應該有些什麼?結合你畫的句子談談。

生:應該有許多的食肉鳥。

師:是啊,許多的食肉鳥讓我們極爲震驚。還應該有什麼?

生:有許多幼龜。

師:從哪個詞看出有很多幼龜。

生:魚貫而出、成羣的。

師:還有哪些詞語也寫出了幼龜很多啊?

生:成百上千、結對而出、爭先恐後……

師:同學們,看(出示帶有很多幼龜的畫面)!這麼多的幼龜,爭先恐後地爬向大海,爭着、搶着爬向大海的幼龜會想些什麼呢?

生:大家快離開巢穴奔向大海吧!

生:我們終於可以看到美麗的海底世界了!

……

師:多麼美好的願望啊!一個“爭先恐後”就給了我們想象的空間,幼龜是懷着美好的願望奔向大海的,然而等待他們的,是許多的食肉鳥。接下來又是怎樣的場景呢?拿出筆把想象寫下來,最好能用上你積累的四字詞語。

生練寫。

師:誰來說說你寫的。

生:可憐的幼龜不知所措,在無遮無攔的沙灘上無處可躲,它們在食肉鳥地追殺下,夢想就這樣破滅了。

師:是啊,一個不知所措,讓我們看到了小幼龜們是那樣的無助!

生:食肉鳥立刻撲過來,撲向小幼龜,小幼龜立刻四處逃散,卻無處可逃,只能眼睜睜地被食肉鳥啄食。

師:多麼慘烈的一幕啊,可是同學們,這一幕原本是不該發生的,可是現在卻是這樣,誰來讀讀。

生:讀最後一段。

師:幼龜的美好願望,就因爲我們全都破滅了呀!誰再來讀一讀。

生:讀。

師:幼龜入海原本有他們自己的辦法,可現在,看着沙灘上血跡斑斑的幼龜殘體,回想我們的做法,如果你就是遊客,想說些什麼?

生:我們剛纔做了那麼蠢的事,很愧疚。

師:後悔不已啊。

生:我們再也不會干擾自然界的事了!因爲自然界有自己的規律,我們不應該再破壞這些規律了!

師:是啊,我們要尊重自然!

生:早知道幼龜會這樣慘,當初就不應該不聽嚮導的話!我們對幼龜的瞭解太少了!

師:自責啊!作爲嚮導你想說什麼呢?

生:我不應該救那隻幼龜,不應該聽遊客的。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

師:對,正如你們所說的,大自然原本是那樣的神奇,每種動物都有他們自己的生存規律,這就是自然之道!我們應該遵循規律,瞭解自然,尊重自然,纔不會好心辦壞事,這也是自然之道要告訴我們的。

(四)拓展延伸,遷移運用

師:剛纔同學們還提出了對自然感興趣的問題,課後可以進行拓展性學習。(師出示作業)

生:作業1,讀關於自然的課外書,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生:作業2,讀課文,摘抄好詞佳句,體會用詞的準確。可以運用我們今天在這節課上學到的理解“探”和“若無其事”的方法。

生:作業3,帶着對自然現象、大自然的動物感興趣的問題,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去發現。

師:老師也送給大家一本書,剛纔對大自然現象感興趣的是誰啊?這本書就放在你這裏吧,課後帶着大家再去探索自然的奧祕吧!

《自然之道》課堂實錄 篇四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組中的一篇反映人與自然關係的課文。自然萬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在自然面前,我們人類該作些什麼呢?課文通過一件發生在一羣旅遊者身上的具體事例來告訴我們,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違”的自然規律。

〔教學難點〕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認讀並理解 “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 、欲出又止、魚貫而出、愚不可及”等詞語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理解課文中“自然之道”的含義。明白做事情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豐富見聞,能聯繫生活和閱讀中的經驗發表自己的見解,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道”

1、導入:同學們,大自然氣象萬千,美麗無比;充滿生機,也充滿神祕。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來學習一個真實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自然之道》(板書)

2、齊讀課題,思考提問:你認爲這裏的“道”是什麼意思?(道理、規律)

二、初讀課文,感知“道”

1、自讀課文,讀順讀懂

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有不懂的詞語要聯繫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讀完後思考一下這個故事主要講什麼。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幫助時表揚好的讀書習慣和方法。

2、檢查詞語,想象畫面

剛纔同學們讀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檢查嗎?老師這兒有幾組詞語想請你們讀一讀,出示第一組:巢穴   欲出又止  偵察  躊躇不前  嘲鶇  用尖嘴啄  企圖

① 看,誰會讀這組詞語?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仔細。抽一生讀詞語。

②讀着這些詞語,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生說)

③能把畫面讀出來嗎?(齊讀)

出示第二組:焦急  若無其事  極不情願  頹喪

① 抽一生讀詞語。(生讀)這些詞是描寫誰的?

②現在會讀的同學舉手,我們一起來讀。

出示第三組:魚貫而出  爭先恐後  結隊而出

抽一生讀詞語。(生讀)看到了怎樣的場面?

出示第四組:補救  氣喘吁吁  飽餐一頓   響徹雲霄   後悔不已   愚不可及

能用上這詞語說一段話嗎?

3、抓關鍵詞,練說主要內容

①把這四組詞語連起來想一想,選上一些詞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②選擇上面的詞語填寫在下面的括號中。我也寫了一段,誰能選上面的詞填一填。

我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結隊來到一個小島旅遊,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看到一隻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不顧嚮導勸阻,(愚不可及)地要嚮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成羣的幼龜以爲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讓食肉鳥(飽餐一頓)。“我們”(氣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龜,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真是令人(後悔不已)。

三、換位思考,感悟“道”

學習三至五自然段

(一)學生自主學習

我們因爲不懂得綠龜的生存之道,好心辦了一件蠢事,我們對自己的評價用課文的詞語說就是(愚不可及)。

出示(比較):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蠢事已經說明了事情是錯誤的,爲什麼還要在前面加上一個“愚不可及”呢?

書寫“愚蠢”都是形聲字,愚:心裏想的和平常人不同,違背常理。板書“愚”   “蠢” 形聲兼會意字,春天到了,許多小蟲子從冬眠中甦醒過來,開始蠕動,如成語蠢蠢欲動,後由蟲蠕動時緩慢蚩蚩的樣子引申出愚笨、苯拙之義。

讀讀這句話,你認爲作者在說這句話時帶着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後悔與自責。)讀

現在我們就是那一行遊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覺得哪些行爲已經是愚不可及了呢?細細讀課文3-4自然段,把有關的內容都找出來,細細體會,在旁邊寫上批註。(生讀書,從書中找依據,四分鐘後)

我們每個人都能靜心讀書。好,現在把自己的想法說一說,你們怎麼就覺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先讀課文再談感受。

生:(讀文)“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企圖把它拉倒沙灘上去。”(談感受、理解詞語、感情朗讀)

同學們能從書上找到有關的句子,這一點很好,怎樣把書上的語言變成自己的理解呢?你們看,我也是那其中的一位遊客,我是這樣想的:

(二)指導把書本語言轉換成自己的語言

1、老師舉一:(課件出示書本語言和老師轉化後的語言比較)

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倒沙灘上去。

我們的確愚不可及,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感覺是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還看到嘲鶇啄烏龜的頭。其實已經知道這隻烏龜是偵察員啊,爲什麼沒有想到不要阻止綠龜的行爲呢?

2、反三:讓學生分小組組織語言通順地表達。

象老師這樣把自己讀書的成果和同伴交流一下。

你們還找到了哪些句子說明自己愚不可及的。             生彙報,出示語段

嚮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

1、嚮導看到了嘲鶇啄烏龜的頭一點也不吃驚,還說這是自然之道,沒有什麼,我們還不相信,太不信任嚮導了,真是愚不可及啊!

2、我們是很蠢,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我們怎麼沒有想到嚮導的提醒是正確的呢?

3、嚮導說這番話,其實自己已經對幼龜離巢入海心知肚明瞭,才這樣的冷淡、這樣若無其事的。我們卻不明白。

4、嚮導的神態是那樣平靜,說話的語氣也是若無其事,言下之意是說,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是太平洋綠龜防護天敵、自我保護的手段。我們竟然不相信,還責怪嚮導,嚮導是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極不情願地把小烏龜抱回大海的。我們真是愚不可及啊!

愚不可及的事還有呢?當我們瞭解了事情的真相後更是認爲自己愚不可及了。

出示: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那隻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羣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隻幼龜被嚮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爲外面很安全,於是爭先恐後地結伴而出。

學生齊讀

我們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結果是可悲的,儘管我們來回奔跑,儘管我們拼命拯救,還是給幼龜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看我們做了些什麼——出示句子:(生讀文)“數十隻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一隻幼龜得救了,無數只幼龜喪生了----看我們做了些什麼——出示句子:(生讀文)“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

一隻嘲鶇飛走了,數十隻食肉鳥歡笑了——這就是我們做的蠢事。別看這小小的綠龜,他們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險、防禦危險的辦法!可這樣的辦法卻被我們給破壞了,(出示):“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課文最後2個小節裏的每個字,每句話,甚至是每個標點,都跳動着作者那難以言說的痛苦!因爲——(再出示):“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三、詞語盤點,寫話練習

1、我們深深自責,我們追悔莫及,因爲我們自作聰明,好心辦壞事。現在只能向綠龜表示深深的歉意,請拿起筆,可以給他們寫信,可以寫寫你心裏的感受,或是從這件事中受到的教訓,得到的啓示。課文裏有許多好詞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記一記,把他們存入我們的記憶倉庫裏。好!給你們5分鐘寫,待會兒交流。

2、其實,違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們學習過不少。如:《我要的是葫蘆》、《拔苗助長》、《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它們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自然萬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人類要想不犯錯誤,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四、走出文本,內化“道”

1、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或其他自然現象。走入大自然,留心觀察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爲。

2、讀青少年知識普及讀物《大自然的啓示》

3、登錄“人與自然”的相關網站了解自然之道。

[教後反思一]

按這樣的流程上下來,課堂氣氛沉悶,只有幾個優生與文本、與老師對話。原因有三:1、開課直截了當,沒爲學生做情感鋪墊,修改爲故事引入。2、抓關鍵詞,練說主要內容,設計有難度,學生不能把詞準確填入。修改爲學生自己談主要內容。3、換位思考“書入我心,我入書中”是特別有效的教學方法。你是那一行遊客,覺得哪些行爲是愚不可及?學生細讀之後有彙報,但不深入,參與面不廣。修改爲抓重點字詞研讀,理解詞語,朗讀好句子。降低難度,面向全體。

《自然之道》教學設計(第二次)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組中的一篇反映人與自然關係的課文。自然萬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規律,在自然面前,我們人類該做些什麼呢?課文通過一件發生在一羣旅遊者身上的具體事例來告訴我們,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違”的自然規律。

〔教學難點〕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設計理念]

以疑促讀,以讀促思,讀中感悟,抓住重點語句,結合實例談讀後的體會。同時體會一些表達情感態度的詞語。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與文本進行對話,領悟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認讀並理解 “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 、欲出又止、魚貫而出、愚不可及”等詞語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理解課文中“自然之道”的含義。明白做事情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豐富見聞,能聯繫生活和閱讀中的經驗發表自己的見解,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  故事導入,引出“道”

1、今天老師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想聽嗎?(教師繪聲繪色講《地主包花》的故事。)你們知道這是爲什麼嗎?(是啊,地主違背了自然規律,就沒有收成啦!)

2、揭題,引“道”: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和這個故事相似的一篇文章——《自然之道》(板書),相信這個故事會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啓發。齊讀課題,思考提問:你對課題怎麼理解?

[由一個小故事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讓他們對本篇課文的主調初步進行定位,快速進入本課的語境中。]

二、初讀課文,感知“道”

1、字詞訓練,積累運用

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用手指告訴老師,你讀了幾遍課文。很好,預習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有信心接受檢查嗎?老師這兒有幾組詞語想請你們讀一讀。

出示第一組:巢穴   欲出又止  偵察  躊躇不前  嘲鶇  用尖嘴啄  企圖

看,誰會讀這組詞語?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仔細。抽一生讀詞語。

出示第二組:焦急  若無其事  極不情願  頹喪

出示第三組:魚貫而出  爭先恐後  結隊而出

出示第四組:補救  氣喘吁吁  飽餐一頓   響徹雲霄   後悔不已   愚不可及

①抽讀。②同桌對讀,你讀一個詞我讀一個詞,不會讀的教一下,看哪一桌最認真。③齊讀。

2、抓關鍵詞,練說主要內容

詞語讀得不錯,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點評)

[預習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四年級字詞的認讀完全可以建立在預習的基礎上,檢查、讀出意思他們能行。《語文課程標準》對四年級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在此設計了這一環節。]

三、換位思考,感悟“道”

學習三至五自然段

1、理解蠢事

我們因爲不懂得綠龜的生存之道,好心辦了一件蠢事。

出示(比較):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蠢事已經說明了事情是錯誤的,爲什麼還要在前面加上一個“愚不可及”呢?請同學們讀讀句子說一說。

書寫“愚蠢”都是形聲字,愚:心裏想的和平常人不同,違背常理。板書“愚”   “蠢” 形聲兼會意字,春天到了,許多小蟲子從冬眠中甦醒過來,開始蠕動,如成語蠢蠢欲動,後來由蟲子蠕動時笨笨的樣子引申出愚笨、苯拙之義。

讀讀這句話,你認爲作者在說這句話時帶着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後悔與自責。)讀

[每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用字理識字能豐富教學內容,增加信息量,激發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率。通過句式的比較爲下文鋪好情感基調。]

2、品讀救龜

現在我們就是那些遊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覺得哪些行爲已經是愚不可及了呢?細細讀課文3-4自然段,把有關的內容都找出來,細細體會,在旁邊寫上批註。(生讀書,從書中找依據)

我們每個人都能靜心讀書。好,現在把自己的想法說一說,你們怎麼就覺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先讀課文再談感受。

出示:我和同伴緊張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嚮導說:“你得想想辦法啊!”嚮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嚮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那隻嘲鷹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

若無其事:若(好象)其事(指什麼事?)學生彙報

出示: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倒沙灘上去。

(1)讀(2)“探”換詞(3)爲什麼不用“伸”而用“探”(4)綠龜想些什麼?這種想出去又不敢出去就是欲出又止、躊躇不前。(5)讀這段話

哎呀!對於這麼危險的事情,嚮導卻是若無其事地回答,那位嚮導來讀一讀。(指導讀出感情)

其他人又有什麼看法和舉動呢?(人們、嚮導、龜)

分角色讀。

[“文我一體”“文中有我,我中有文”的換位體驗,這是一種零距離的對話。學生在積極的體驗活動中觸摸着文本中角色的情感脈搏,獲得真實感受。換位思考是“書入我心,我入書中”的特別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充分談了讀書體會後,抓住“若無其事”一詞切入,引導學生沉到字詞中,通過現想象、體驗,詞語在學生的頭腦中是具體的、形象的。]

3、龜羣出巢

(1)在我們的幫助下小綠龜得救了,遊向了大海。巢裏的綠龜又會怎麼樣了呢?請小朋友讀5自然段,讀着讀着你眼前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學生讀書彙報,順勢理解“魚貫而出、爭先恐後”)

出示:然而,接着發生的事情讓大家極爲震驚。嚮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我們很快明白: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隻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羣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隻幼龜被嚮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爲外面很安全,於是爭先恐後地結伴而出。

(2)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巢裏的綠龜原來會想些什麼?

(3)讓我們用朗讀來再現畫面。

[這裏的想像,可以讓羣鳥叼食龜羣的畫面在學生的想象中更具震撼力,更讓人感受到違背自然規律帶來的惡果是無法彌補的。我們不難發現,課文的空白處成了學生馳騁想象的空間;而學生在豐富的想象中,實現了對文本的更深刻的認識。]

4、引讀提升

我們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結果是可悲的,儘管我們來回奔跑,儘管我們拼命拯救,還是給幼龜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看我們做了些什麼——出示句子:(生讀文)“數十隻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一隻幼龜得救了,無數只幼龜喪生了----看我們做了些什麼——出示句子:(生讀文)“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

一隻嘲鶇飛走了,數十隻食肉鳥歡笑了——這就是我們做的蠢事。(板書:救一隻  害一羣)別看這小小的綠龜,他們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險、防禦危險的辦法!可這樣的辦法卻被我們給破壞了,(出示):“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課文最後2個小節裏的每個字,每句話,甚至是每個標點,都跳動着作者那難以言說的痛苦!因爲——(再出示):“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有感情的朗讀,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讀出教師解讀文本後的感情,也不是被逼出的可能是作者的情感,更不是自己想怎麼讀就怎麼讀,而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中,教師喚醒了學生內在的、深刻的思維、獲得對生命的感悟,由此昂揚其率真而靈動的激qing。]

四、詞語盤點,寫話練習

我們深深自責,我們追悔莫及,因爲我們自作聰明,好心辦壞事,違背了自然之道。現在只能向綠龜表示深深的歉意,請拿起筆,可以給他們寫信,可以寫寫你心裏的感受,或是從這件事中受到的教訓,得到的啓示。好!給你們5分鐘,看誰寫得又快又好。

小結:看來違反自然之道,好心也會辦壞事。我們只有熟知自然,瞭解自然,才能尊重自然。

[文本始終是處於“召喚狀態”,引誘讀者去填補它、激活它、創造它、完善它。想象是人類思維的翅膀,讓學生在文本個性化的閱讀中放飛想象,是學生走進文本,超越文本的實踐活動。]

五、走出文本,內化“道”

1、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或其他自然現象。走入大自然,留心觀察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爲。

2、讀青少年知識普及讀物《大自然的啓示》

3、登錄“人與自然”的相關網站了解自然之道。

[課內外知識的溝通,已悄悄拉開了本單元綜合性學習的序幕,激發學生主動走入大自然、瞭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評價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也讓短短的40分鐘不是劃上圓滿的句號,而是引導走向生活,走向社會。]

板書設計

自然之道

救一隻

我們--------------愚蠢

害一羣

[教後反思二]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學過程的延伸如果靠過多的提問、喧鬧的煽情和多媒體課件的視覺衝擊來支撐的做法,是從本質上剝奪了學生進行真實閱讀的權力。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憑藉的是教師創設的情景,閱讀着老師的閱讀,思考着老師的思考,回答着教師的期望的答案,感受着老師所希望的閱讀享受。因此,閱讀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真正走進書裏去顯得尤爲重要。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找準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信息落差,用“主問題”——“換位思考”,“我們的行爲怎麼愚不可及的”進行引路。讓學生佔有大量的靜心閱讀的時間、解決心中的疑團,梳理閱讀的感受,真正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放到了課堂教學的重要地位。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就如何把書本語言轉化爲自己的收穫給學生“要言不煩、富於啓發性的指點一下”;“使學生開竅”——。我想,如果我們常常實實在在地這樣去做,那麼我們的閱讀教學就真正變成了一種以課文爲對象、以教會學生閱讀爲目標的“多重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師生與文本對話)。當我們的學生從這種多重對話中真正學會了閱讀,達到了“不需要教”的境界,那麼,“語文素養”的提高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大自然的祕密》教學實錄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中的7個生字。

2、通過學習課文,讓孩子們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則,人類應該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睦相處,如果橫加干涉(當然有時是善意的),企圖去改變甚至征服自然,只會適得其反。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讓孩子們知道:自然有自然的法則,人類應該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睦相處,如果橫加干涉(當然有時是善意的),企圖去改變甚至征服自然,只會適得其反。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內容:

1、導入新課:

大自然有很多祕密,死海不死、豬籠草捉蟲、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今天,我們再來學習關於大自然的一篇文章《大自然的祕密》。

2、學習課文:

(1)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裏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熟讀課文,回答問題:

a、你怎麼樣看待幼龜遭難這件事?

b、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c、通過學習課文,你有什麼感受?自然有自然的法則,人類應該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睦相處,如果橫加干涉(當然有時是善意的),企圖去改變甚至征服自然,只會適得其反。

3、課外拓展:

在你的身邊,有發現類似的情況嗎?請你舉例說說。

4、學習生字:

(1)小組合作,解決讀音、字詞,把最難的生字找出來,並說一說你是如何記它。

(2)小組彙報,老師檢查。

5、作業佈置:

讀課文,抄寫你喜歡的詞語

寫一篇關於本課文或其他人與自然的故事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