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農村青年報告多篇

農村青年報告多篇

【第1篇】農村青年創業調研報告範文2022

實踐證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首先是農村的全面小康,必然需要大量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的現代青年農民,不斷推動農業、農村的現代化。

一、xx街道農村青年創業現實情況

爲了更加真實、全面瞭解街道青年創業的特點和發展態勢,八月底,xx街道團工委聯合街道婦聯、工會共同組成了“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專題調研小組,集中走訪了28個村,採取創業青年摸底、召開代表座談會、實地考察項目等綜合形式,初步梳理了當前xx街道農村青年創業致富的特點,基本廓清了我市農村青年創業的現實情況。

1、從創業主體年齡階段來看:20-35週歲有201人,35-40週歲有147人,40週歲以上有77人。由此可見,80後、90後農村青年創業致富的願望日益強烈,已經發展成了街道農村創業創富的“主力軍”。

2、從創業主體性別比例來看:425名創業青年抽樣中,男性314人,女性112人。男性創業青年明顯多於女性。

3、從創業主體類別來看:農村創業青年中,大學生佔7.2%(其中,大學生村官佔1.2%),返鄉青年佔33.3%,本土“草根”佔55.3%,下崗青年佔2.1%,其他佔2.1%。由此可見,返鄉青年、大學生等創業青年逐漸成爲農村創業的重要力量。

4、從創業行業分佈來看:從事種植業的有77人,從事養殖業的有26人,同時從事種養殖業的有25人,從事農產品加工業的有14人,從事農產品服務業的有65人,從事其他行業(如建築礦業、服裝貿易、運輸等)有218人。由此可見,青年創業門類更加廣泛,但從事種養殖業的創業青年還不是很多。

二、我市農村青年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調研中發現,雖然我街道農村青年創業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從以上相關數據可以看出創業過程中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

1、傳統觀念影響創業“選擇率”。一方面,本土人才尤其是高學歷、高素質青年大都喜歡在市、區中心等地就業,回鄉創業並不是他們首選,尤其是回到農村創業更是少之又少,青年人才外流現象嚴重。另一方面,傳統學而優則仕、獲取穩定職業等觀念影響青年創業抉擇,即便是大學生村官在1―2年後參考公務員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再則,農業項目大多是投入大、週期長、回報慢、風險高,項目成效難以“立竿見影”,導致很多創業青年“望而卻步”或中途放棄。

2、社會環境影響創業“關注率”。一方面,目前主流媒體在營造創業的輿論環境和文化氛圍還不夠,參與創業和政策的宣傳推廣、創業典型挖掘報道還不多。另一方面,部分人對回農村創業青年均表示不同程度的不理解,甚至有的認爲是因爲在外地無法生存,被迫回鄉。而大多數創業成功人士,社會責任意識並不強烈,不願參與創業幫扶行列中來,創業青年缺少傳、幫、帶。

3、政策服務影響創業“成活率”。一是貸款融資難。青年創業者大都是“白手起家”,創業投入“先天不足”,初始資金是創業的第一“攔路虎”。青年“貸款難”、銀行“放貸難”的“兩難”局面尤爲突出,集中表現爲創業信用體系不健全,既無抵押物、也無人擔保;中小企業貸款的交易成本和違約風險過高。二是享受政策幫扶難。由於普遍受年齡、學歷、身份、項目類別等限制,以及對政策瞭解度不高、各地相關政策落地差異,真正享受到政策扶持的創業青年並不多。三是獲取技能培訓、市場準確信息支持難。農村創業青年普遍接受專業、正規的培訓指導十分有限,獲取信息和技術支持的也不多,更缺乏橫向和縱向的溝通交流。

【第2篇】全國農村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報告

青年中心是共青團主動應對新世紀新階段新任務的要求,大膽進行基層組織創新的有效實現形式。它是在當地團委領導和指導下,以35歲以下團員青年爲主要服務對象,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等爲主要服務手段,以服務青年成長髮展爲主要目標的社區青年組織,也是新形勢下開展基層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一個綜合性服務平臺。其基本功能是聯繫青年,服務青年,引導青年。爲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共青團十五大精神,切實推進全國農村青年中心建設,共青團中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統攬,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共青團十五大精神,適應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和當代農村青年的新特點,以保持團的先進性爲核心,以密切聯繫青年、有效服務青年、積極引導青年爲目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充分運用社會化、市場化手段,統籌整合社會城鄉資源,大力推動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創新,更好地服務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農村青年增收成才。

二、目的意義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們所面對的國際國內形勢已經並正在發生着越來越深刻的變化。共青團作爲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必須緊緊圍繞黨在新時期的中心任務,把廣大青年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始終擁有強大的生力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適時進行基層團建創新,使基層團組織做到聯繫青年經常、服務青年有力、引導青年有效,團結引導帶領青年永遠跟黨走,這成爲新階段做好農村共青團和農村青年工作的關鍵所在。

第一,建設青年中心是創新共青團基層組織形式,擴大團組織覆蓋面的迫切需要。建設一個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基層組織網絡,是共青團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全團上下積極探索,努力工作,推動基層組織建設不斷進步,取得了明顯成績。但是,從目前農村的實際情況來看,問題仍然存在,鄉村基層青年工作力量嚴重不足。長期困擾共青團的整癱輪迴怪圈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在“雙新組織”和流動青年中還存在大量團建空白點。因此,大膽地進行基層組織創新,努力擴大基層團組織的覆蓋面,是形勢所迫,大勢所趨。

第二,建設青年中心是加強共青團服務能力建設,增強團組織凝聚力、影響力和戰鬥力的迫切需要。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農村青年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就業方式等越來越多樣化,他們迫切需要多樣化的服務方式和高質量的服務水平與之相適應。但是,農村基層團組織普遍存在服務力量薄弱、服務手段缺乏、服務時有時無等現象。農村青年高漲的需求與農村基層團組織服務能力嚴重不足形成十分突出的矛盾。建設青年中心,就是要最廣泛地整合城鄉資源,爲農村基層團的組織搭建一個強有力的服務平臺,及時滿足青年的現實需求,從而全面提高基層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第三,建設青年中心是加快農村青年人力資源開發,促進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迫切需要。黨中央吹響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角,解決好“三農”問題成爲現階段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爲全團指明瞭工作方向。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青年農民是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也是全國青年的主體。農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質和組織化程度的高低,不僅影響農村,而且影響全局;不僅影響當前,而且影響未來。青年中心建立後,可以運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等手段,爲青年農民提供一個綜合性服務平臺,一方面推動農村青年帶頭示範、帶動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農業產業化;另一方面,提高農村青年的就業創業能力和水平,開發農村青年人力資源,帶頭髮展二、三產業,積極向非農領域轉移,實現勞動力優勢向人才優勢的轉變,最大可能地滿足現代化、城鎮化發展要求。

三、試點範圍

青年中心建設鼓勵各級各地積極開展試點,原則上每個省(區、市)至少選擇1至2個市(地)、縣(市)進行試點,由團省(區、市)委直接聯繫指導。各市(地)、縣(市)也可選擇部分地方開展試點。

爲推進試點工作,團中央確定遼寧省瀋陽市、浙江省台州市、廣東省東莞市和北京市密雲縣、山西省靈丘縣、吉林省公主嶺市、江蘇省常熟市、河南省偃師市、湖北省應城市、四川省雙流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米泉市等地作爲聯繫點,進行重點聯繫。聯繫點所在地區60%以上的鄉鎮應建設青年中心。

與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對接,在西部12省(區、市)各選定2個市(地)、縣(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選1個縣(市),開展試點工作。6000名被選拔派遣到西部服務的大學生志願者都可專職或兼職參與青年中心建設,工作需要、個人條件特別優秀的可掛任鄉鎮團委副書記兼青年中心主任,其他大學生志願者可掛任青年中心主任或副主任。試點地區由有關省級團委確定,報團中央備案。

選擇的試點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應具有一定基礎,小城鎮建設發育有一定規模,團的工作基礎和外部環境較好,所在地區具有試點工作積極性。

四、工作內容

青年中心是新時期農村基層團建創新的重大舉措,實現團的組織、工作、陣地有機結合,輻射帶動基層團組織整體活躍。青年中心按照“先建設、後規範”的路子,逐步實現“七個一”的規範化建設目標。

一個組織。青年中心在當地團委的領導和指導下,通過會員制或青年社團的形式聯繫凝聚廣大團員青年,以理事會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務,依照國務院頒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運行。

一個依託。青年中心可依託中學、文化站(中心)、廣播電視站(中心)、圖書館、影劇院等已有的固定場所建立。有條件的也可單獨建設。

一個網絡。青年中心要配備至少一部電話、一臺計算機、一臺電視機,擁有衛星接收設備和互聯網接入線路等一套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形成一個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爲主要手段的工作陣地。

一個骨幹。每個青年中心都要招募至少一名大學生志願者作爲骨幹力量,專門從事青年中心工作。大學生志願者由市(地)以上團委負責招募選派,定期輪換。

一套項目。青年中心應結合當地實際,選擇易於爲青年提供便利服務的一個以上產業發展服務項目和其他服務項目,用項目促進青年中心建設,用項目吸引青年參與,用項目服務青年增收成才。

一個章程。青年中心要制定統一的章程,實行規範化運作、項目化服務、品牌化經營、企業化管理。

一個形象。青年中心要統一進行形象設計,共同樹立青年中心形象,共同傳播青年中心文化,共同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試點工作要圍繞着建設、運轉、管理三個環節,努力探索青年中心建設的規律和機制。

1.建設。青年中心是新形勢下擴大農村共青團工作覆蓋面和組織覆蓋面的新途徑,是服務青年的新載體,是凝聚青年的新陣地。青年中心依照國務院頒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在當地民政部門登記註冊,在當地團委領導和指導下,承辦團務和政府委託的部分青年事務,以青年社團聯盟的形式建設成爲各類青年社團和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活動會所。每個青年中心至少配備一部電話、一臺計算機、一臺電視機,擁有衛星接收設備或互聯網接入線路等一套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形成一個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爲主要手段的工作陣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設思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獨立建設青年中心,也可依託鄉鎮中學、鄉鎮文化站(中心)、廣播電視站(中心)、圖書館、影劇院等已有的固定場所建設。可以整合當地現有資源,採取合作方提供場所陣地,團組織主要從事軟環境建設等方式進行合作開發。可以調動社會力量,採用股份制等市場化手段進行合作建設。也可以爭取財政和有關部門支持進行自主建設,形成團屬陣地。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選擇的場所應交通便利,適宜人羣聚集,適合成爲服務窗口。試點地區要形成青年中心統一管理、相互聯通的工作機制,統一青年中心標識,逐步開發共同活動項目,共同樹立青年中心形象,傳播青年中心文化,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2.運轉。青年中心以開發農村青年人力資源、服務農村青年增收成才爲主要任務。一是開展遠程教育和技能培訓。利用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聯合開辦遠程教育、學歷教育等業務,滿足農村青年學習科學文化的要求;以市場爲導向,開展職業技能、農業科技和經營管理知識培訓,引導農村青年自主創業,帶頭興辦二、三產業,帶頭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根據國家職業准入制度,幫助青年進行職業技能鑑定,獲取職業資格證書。二是提供信息和諮詢服務。利用互聯網絡等現代信息傳媒,開展科技、市場、人才、項目等信息查詢、信息發佈、資料收集、數據分析等服務;開展勞動中介服務,幫助青年就業,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開展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諮詢活動;承辦遠程醫療,舉辦婚姻家庭、健康衛生知識講座、心理諮詢等。三是開展青年聯絡與交流活動。可採取會員制的辦法,以青年中心爲依託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凝聚廣大農村青年;以共青團組織爲核心,以青年中心爲平臺,以各類農村青年專業協會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爲支點,促進城鄉各類組織在市場、技術、文化、產業等資源與信息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四是辦理團務和承辦部分青年事務。在當地團委領導下,參與管理本區域團的日常事務,落實團的工作項目,促進基層團支部工作活躍;受政府委託,協助政府管理部分青年事務,逐步參與管理青年社團、青年志願者行動、維護青少年權益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等青年事務。

3.管理。青年中心在當地團委領導和指導下,通過會員制形式聯繫凝聚廣大團員青年,以理事會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務,依照國務院頒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運行。每個青年中心至少有一名志願者作爲骨幹工作力量,該志願者可掛任當地團委副書記,專門從事青年中心工作。青年中心將制定統一的《章程》,進行規範化運作,項目化服務,品牌化經營,企業化管理,以低償養無償,形成長期良性運行機制。全國青年中心建設規劃和統一網絡平臺建設由團中央負責,青年工作志願者的招募、派遣和管理以團中央、團省委兩級爲主實施,各省(區、市)和試點市(地)團委負責統籌城鄉社會資源、爲青年中心建設管理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物資支持,試點縣(市)團委負責具體實施和指導日常管理。

五、實施步驟

青年中心的建設,按照試點先行、全面鋪開、全國聯網、規範運作四個階段分步實施。從現在試點工作開始,力爭用5年時間,在全國符合條件的鄉鎮基本建立起青年中心(符合條件的中心村也可建立)。試點工作將分三個階段實施。

1.部署安排階段。各試點地區根據有關要求,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形成具體實施方案。團中央適時召開全國農村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對試點工作進行具體部署安排。

2.組織實施階段。各試點地區按照制定的具體實施方案全面開展試點工作。團中央和有關省(區、市)、地(市)團委加強調研指導,暢通信息交流,提供必要服務。

3.總結推廣階段。各地對試點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形成書面總結材料報團中央。團中央將適時組織各地進行交流研討,總結推廣成熟的做法和經驗。

六、有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級團的領導機關要把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作爲關係到團的工作全局的大事來抓,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各試點地區要成立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團省(區、市)委和試點地區黨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做到書記親自抓,分管書記具體抓,有關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2.爭取支持,優化環境。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從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爲青年中心的建設管理工作爭取有力的

政策支持。試點地區要把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作爲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出臺具體支持措施。縣以上團的領導機關要加大服務基層的工作力度,爲試點地區青年中心的建設提供具體指導和實際支持。各級團組織要充分利用現代傳媒手段,廣泛宣傳,積極推動廣大農村青年和社會各個方面都來參與支持試點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環境。

3.整合資源,城鄉互動。逐步把青年中心建成促進城鄉團的工作良性互動的重要平臺,以青年中心爲聯接點和中心樞紐,促進城鄉青年在人力資源、產業、市場、信息、文化等方面良性互動。縣和縣以上團組織尤其要重視動員組織城市各方面資源和力量支持青年中心的建設和農村共青團工作。

4.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堅持以創新的精神積極推進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注意把握方向,突出重點,廣泛開展組織創新、工作創新、陣地創新和機制創新。團的領導機關要充分發揮基層團組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推廣經驗,指導推動面上的工作。團中央將對試點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對基層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行之有效的試點經驗予以總結推廣。

【第3篇】關於縣農村外出務工青年情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_____縣農村外出務工青年情況的調查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爲了擺脫貧困,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下,我縣廣大農村青年逐步轉變'靠山吃山'的傳統觀念,紛紛走出山門,開始自發的或通過各種勞務方式向經濟發達地區流動。於是,一支敢闖敢幹又充滿活力的'勞務大軍'應運而生,並日益發展壯大,對加快我縣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爲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發揮青年作爲勞動力資源的優勢,着力做好做實'勞務輸出'這篇特色文章,景寧團縣委通過召開回鄉探親、過春節的青年座談會,趕赴外出青年集中的城市瞭解情況等形式,對全縣農村青年流動的規模、現狀以及青年外出務工對我縣地方社會經濟所產生的具體影響進行了調研。

一、流動現狀

1、總體流動規模。全縣總人口17.6萬人,勞動力總數爲9.6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8.1萬人,佔全縣勞動力總數的83.4%。截止2002年10月底止,全縣17至35週歲的農村青年實現跨縣、市和跨省、市流動就業的達23574人,佔流動總人數的74%。在外出務工青年中,以國中文化程度的爲最多,達19331人,佔總數的82%;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爲3064人,佔總數的13%。

2、職業分佈情況。據調查,我縣農村外出務工青年所從事的職業相對集中,以零售貿易、餐飲業、商業服務業以及一些低技能性的製造加工業爲主,其從業人員約佔流動總數的74.8%,且帶有較強的地域性。如在北京從業的4000多人中,有近90%的均從事零售貿易;而在溫州務工的,則大多從事皮革製品的生產和加工。

3、流動特點。一是具有較強的裙帶性。多數農村青年的流動是經親朋好友的介紹或引路而實現,通過政府或社會職業中介服務機構組織勞務輸出的人數不到流動總數的10%。二是流動週期長。在我縣青年勞務人員中,90%的農村青年已完全擺脫了農業生產而長期在外從事流動就業,流動時間在5年以上的達2500多人,舉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三是流動區域相對集中。我縣青年勞務人員遍及全國各地,近至鄰縣,遠至中緬邊境。但是,流動區域相對集中在麗水、溫州、杭州、北京等地。其中,在麗水市內(除本縣外)流動的勞務人員約2000人,溫州市爲6500人,杭州市近5000人,北京市約4000餘人。除此之外,寧波、上海、石家莊、廣州、深圳等地也集中了一定量的青年勞務人員。

二、流動帶來的積極影響

1、擴大就業,穩定大局。我縣地方工業經濟脆弱,經濟總量小,勞動力大量剩餘,就業問題已經成爲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如何確保富餘勞動力充分實現就業,不僅事關勞動者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響着社會的穩定。據統計,通過勞務輸出方式已使我縣69.5%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了轉移就業,既滿足了社會生產各部門對勞動重新配置的需要,又擴大了就業領域,極大的緩解了我縣就業壓力,有力的促進了經濟發展。

2、全面提高了外出青年素質。從總體上說,我縣農村青年因受思想觀念、經濟條件和教育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整體素質明顯偏低,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長'者爲數甚少,就業能力相對較弱。而通過勞務輸出後,生活環境、社會環境的變化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廣大青年轉變了觀念,增長了見識。同時,也從客觀上促使他們必須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素養和職業技能水平,以增強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和市場競爭的能力。

3、加強了區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我縣外出務工青年相對集中於經濟發達地區,他們的流動爲我縣與經濟發達地區的溝通與交流架起了橋樑,大大縮短了相互之間的空間距離。大量來自不同區域、不同層次、不同行業的信息反流,既讓'山裏'的人們看到了經濟發達地區日新月異的發展與變化,從而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擇業觀念和市場理念,也爲促進我縣地方產品的市場開發,擴大勞務輸出渠道,引導勞動力合理流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橋樑紐帶作用,有效地加強了與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4、青年勞務輸出成爲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型產業'。據統計,2001年我縣實現勞務總收入7022萬元。其中農村青年的勞務收入爲5902萬元,佔總勞務收入的84.3%,佔全縣農村經濟總收的11%,人均勞務收入2312元,僅此一項爲農村人均增收58元。而一些外出勞務人員相對集中的鄉鎮,勞務收入比例則更高。如渤海鎮,全鎮勞務輸出半年以上的達4516人,佔勞動力總數的42.1%;實現勞務收入1612.5萬元,佔該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7.4%,人均勞務收入達到3570元。地處海拔800多米的大順鄉徐洋村,總勞動力不過399人,而長年在溫州等地務工的勞務人員卻多達279人,佔全村總勞動力總數的69.9%,年實現的勞務收入達62.59萬元。

5、資金反流促進了我縣地方經濟全面發展。勞務輸出給廣大勞務人員和農村家庭增加了經濟收益,不僅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爲發展養殖業、種植業和效益農業創造了條件。同時,也促進了我縣的地方經濟建設。首先,加快了城鎮化建設進程。一批世居深山的農村青年勞動力通過勞務輸出致富後,在縣城購置商品房,踊躍參與土地、商業用房的拍賣競標,促進了人口集聚,加快了城鎮化建設進程。其次,促進了地方經濟建設。近年來,我縣提出並實施'創畲鄉生態優勢,建風情旅遊名城'的發展戰略目標,小水電業、旅遊業迅速崛起,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也吸引了一些具有較強經營意識和經濟實力的勞務人員帶資返鄉創業。

三、勞務輸出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

1、流動的無序化。我縣農村青年流動主要是通過自發性和裙帶性等方式來實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青年'盲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給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勞動力宏觀調控、開展有組織勞務輸出和城鄉統籌就業等工作增加了難度,降低了勞動力資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流動成本,一些急於實現流動就業的青年,不從自身條件或家庭條件出發,也不辦理相關證件(如務工證、計生證),僅憑個人意願或偏信虛假勞動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職,其結果是皆因各種原因或'無業'而返,或上當受騙,造成大量人力、財力、物力的浪費和不應有的損失。此外,無序化的流動也給輸入地的社會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設、計劃生育等方面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2、外出務工青年文化、技術素質偏低。儘管勞務輸出使我縣廣大勞務人員擴大了知識面,提高了綜合素質,也造就了一批'百萬富翁和企業家'。但是,因受文化程度的制約,我縣務工青年的整體素質依然較低,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和市場抗衡的能力不強。特別是'技術型'人才的匱乏,導致大批既缺文化又缺技能的勞動力只能以'打工者'的身份在外謀業,且從事的也大多是一些簡單勞動或低技能性的職業,其比例約佔流動總人數的70%。既降低了勞務人員的經濟收益,也嚴重影響和制約了他們的自身發展。

3、返鄉創業者少,資金迴流量不大。我縣青年的流動週期普遍較長,大多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青年又都在輸入地站穩了腳跟,有了自己的產業和發展空間,繼續實現'導地創業'成爲他們的最佳選擇。他們的成功也影響和吸引了大批勞務人員長期在外拼搏,以求得進一步的發展,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

4、自身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據調查,我縣以'打工'爲業的勞務人員,大部分從業於經濟發達地區的非公有制企業,其中個體私營企業約佔總數的65%。由於法制不健全和執法不力,目前,一些用人單位特別是個私企業的勞動用工很不規範,私招亂僱現象尤爲嚴重,且招用工後大都不與勞動者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以致發生勞資糾紛或工傷事故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護,蒙受不應有的損失。

四、對策與措施

1、健全組織,做好服務。無論是現在乃至今後一定時期內,轉移就業仍將是我縣解決就業問題、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爲保護廣大勞務人員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首先,要與司法等部門聯合加強勞動法、社會保險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以提高廣大勞務人員的自我防範能力。其次,要積極尋求駐外黨支部,駐外辦事機構的支持,在條件成熟的地方建立團組織或青年組織,採用多種方式和途徑,在流動人員相對集中的地區或城市建立相應的管理、服務組織或機構,爲本區域內的我縣務工青年提供相關法律政策諮詢、勞務信息、就業指導等一系列的就業跟蹤服務,幫助他們具體解決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種實際困難,如勞資糾紛、勞動爭議、突發事件處理等等。

2、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外出青年素質。 要充分利用現有培訓基地,聯合勞動、司法等部門,加強對外出務工青年的技能培訓。要增強培訓的計劃性、目標性和適用性,圍繞勞動力市場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能培訓。要增加與發達地區團組織的聯繫,及時掌握用工信息,根據用人單位需要,設置專業課程,實行定向培訓。要對外出青年進行法律知識,特別是勞動法和合同法等有關知識的培訓,增強法律意識,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此外,還要儘快培養或引進一批具有專業職業技能和理論知識水平的職教人才,解決當前培訓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

3、加強宣傳,積極引導外出青年返鄉創業。要通過典型引路擴大勞務輸出的同時,運用多種形式、方法和途徑,在勞務人員中大力宣傳返鄉創業的典型事例和我縣地方經濟的發展動態,引導、鼓勵廣大勞務人員返鄉創業,充分利用他們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等加快我縣地方經濟建設。建議有關部門要致力改善投資環境,努力爲返鄉創業者做好一系列的配套服務工作;要根據我縣具體實際,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給予返鄉興辦企業的創業者以更多'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和支持,如建設用地、資信貸款、勞動用工、職業技能培訓等等。

【第4篇】2022年全國農村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報告範文

青年中心是共青團主動應對新世紀新階段新任務的要求,大膽進行基層組織創新的有效實現形式。它是在當地團委領導和指導下,以35歲以下團員青年爲主要服務對象,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等爲主要服務手段,以服務青年成長髮展爲主要目標的社區青年組織,也是新形勢下開展基層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一個綜合性服務平臺。其基本功能是聯繫青年,服務青年,引導青年。爲認真貫徹黨的xx大和共青團xx大精神,切實推進全國農村青年中心建設,共青團中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統攬,深入貫徹黨的xx大和共青團xx大精神,適應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和當代農村青年的新特點,以保持團的先進性爲核心,以密切聯繫青年、有效服務青年、積極引導青年爲目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充分運用社會化、市場化手段,統籌整合社會城鄉資源,大力推動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創新,更好地服務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農村青年增收成才。

二、目的意義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們所面對的國際國內形勢已經並正在發生着越來越深刻的變化。共青團作爲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必須緊緊圍繞黨在新時期的中心任務,把廣大青年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始終擁有強大的生力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適時進行基層團建創新,使基層團組織做到聯繫青年經常、服務青年有力、引導青年有效,團結引導帶領青年永遠跟黨走,這成爲新階段做好農村共青團和農村青年工作的關鍵所在。

第一,建設青年中心是創新共青團基層組織形式,擴大團組織覆蓋面的迫切需要。建設一個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基層組織網絡,是共青團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全團上下積極探索,努力工作,推動基層組織建設不斷進步,取得了明顯成績。但是,從目前農村的實際情況來看,問題仍然存在,鄉村基層青年工作力量嚴重不足。長期困擾共青團的整癱輪迴怪圈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在“雙新組織”和流動青年中還存在大量團建空白點。因此,大膽地進行基層組織創新,努力擴大基層團組織的覆蓋面,是形勢所迫,大勢所趨。

第二,建設青年中心是加強共青團服務能力建設,增強團組織凝聚力、影響力和戰鬥力的迫切需要。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農村青年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就業方式等越來越多樣化,他們迫切需要多樣化的服務方式和高質量的服務水平與之相適應。但是,農村基層團組織普遍存在服務力量薄弱、服務手段缺乏、服務時有時無等現象。農村青年高漲的需求與農村基層團組織服務能力嚴重不足形成十分突出的矛盾。建設青年中心,就是要最廣泛地整合城鄉資源,爲農村基層團的組織搭建一個強有力的服務平臺,及時滿足青年的現實需求,從而全面提高基層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第三,建設青年中心是加快農村青年人力資源開發,促進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迫切需要。黨中央吹響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角,解決好“三農”問題成爲現階段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爲全團指明瞭工作方向。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青年農民是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也是全國青年的主體。農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質和組織化程度的高低,不僅影響農村,而且影響全局;不僅影響當前,而且影響未來。青年中心建立後,可以運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等手段,爲青年農民提供一個綜合性服務平臺,一方面推動農村青年帶頭示範、帶動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農業產業化;另一方面,提高農村青年的就業創業能力和水平,開發農村青年人力資源,帶頭髮展二、三產業,積極向非農領域轉移,實現勞動力優勢向人才優勢的轉變,最大可能地滿足現代化、城鎮化發展要求。

三、試點範圍

青年中心建設鼓勵各級各地積極開展試點,原則上每個省(區、市)至少選擇1至2個市(地)、縣(市)進行試點,由團省(區、市)委直接聯繫指導。各市(地)、縣(市)也可選擇部分地方開展試點。

爲推進試點工作,團中央確定遼寧省瀋陽市、浙江省台州市、廣東省東莞市和北京市密雲縣、山西省靈丘縣、吉林省公主嶺市、江蘇省常熟市、河南省偃師市、湖北省應城市、四川省雙流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米泉市等地作爲聯繫點,進行重點聯繫。聯繫點所在地區60%以上的鄉鎮應建設青年中心。

與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對接,在西部12省(區、市)各選定2個市(地)、縣(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選1個縣(市),開展試點工作。6000名被選拔派遣到西部服務的大學生志願者都可專職或兼職參與青年中心建設,工作需要、個人條件特別優秀的可掛任鄉鎮團委副書記兼青年中心主任,其他大學生志願者可掛任青年中心主任或副主任。試點地區由有關省級團委確定,報團中央備案。

選擇的試點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應具有一定基礎,小城鎮建設發育有一定規模,團的工作基礎和外部環境較好,所在地區具有試點工作積極性。

四、工作內容

青年中心是新時期農村基層團建創新的重大舉措,實現團的組織、工作、陣地有機結合,輻射帶動基層團組織整體活躍。青年中心按照“先建設、後規範”的路子,逐步實現“七個一”的規範化建設目標。

一個組織。青年中心在當地團委的領導和指導下,通過會員制或青年社團的形式聯繫凝聚廣大團員青年,以理事會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務,依照國務院頒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運行。

一個依託。青年中心可依託中學、文化站(中心)、廣播電視站(中心)、圖書館、影劇院等已有的固定場所建立。有條件的也可單獨建設。

一個網絡。青年中心要配備至少一部電話、一臺計算機、一臺電視機,擁有衛星接收設備和互聯網接入線路等一套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形成一個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爲主要手段的工作陣地。

一個骨幹。每個青年中心都要招募至少一名大學生志願者作爲骨幹力量,專門從事青年中心工作。大學生志願者由市(地)以上團委負責招募選派,定期輪換。

一套項目。青年中心應結合當地實際,選擇易於爲青年提供便利服務的一個以上產業發展服務項目和其他服務項目,用項目促進青年中心建設,用項目吸引青年參與,用項目服務青年增收成才。

一個章程。青年中心要制定統一的章程,實行規範化運作、項目化服務、品牌化經營、企業化管理。

一個形象。青年中心要統一進行形象設計,共同樹立青年中心形象,共同傳播青年中心文化,共同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試點工作要圍繞着建設、運轉、管理三個環節,努力探索青年中心建設的規律和機制。

1.建設。青年中心是新形勢下擴大農村共青團工作覆蓋面和組織覆蓋面的新途徑,是服務青年的新載體,是凝聚青年的新陣地。青年中心依照國務院頒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在當地民政部門登記註冊,在當地團委領導和指導下,承辦團務和政府委託的部分青年事務,以青年社團聯盟的形式建設成爲各類青年社團和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活動會所。每個青年中心至少配備一部電話、一臺計算機、一臺電視機,擁有衛星接收設備或互聯網接入線路等一套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形成一個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爲主要手段的工作陣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設思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獨立建設青年中心,也可依託鄉鎮中學、鄉鎮文化站(中心)、廣播電視站(中心)、圖書館、影劇院等已有的固定場所建設。可以整合當地現有資源,採取合作方提供場所陣地,團組織主要從事軟環境建設等方式進行合作開發。可以調動社會力量,採用股份制等市場化手段進行合作建設。也可以爭取財政和有關部門支持進行自主建設,形成團屬陣地。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選擇的場所應交通便利,適宜人羣聚集,適合成爲服務窗口。試點地區要形成青年中心統一管理、相互聯通的工作機制,統一青年中心標識,逐步開發共同活動項目,共同樹立青年中心形象,傳播青年中心文化,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2.運轉。青年中心以開發農村青年人力資源、服務農村青年增收成才爲主要任務。一是開展遠程教育和技能培訓。利用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聯合開辦遠程教育、學歷教育等業務,滿足農村青年學習科學文化的要求;以市場爲導向,開展職業技能、農業科技和經營管理知識培訓,引導農村青年自主創業,帶頭興辦二、三產業,帶頭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根據國家職業准入制度,幫助青年進行職業技能鑑定,獲取職業資格證書。二是提供信息和諮詢服務。利用互聯網絡等現代信息傳媒,開展科技、市場、人才、項目等信息查詢、信息發佈、資料收集、數據分析等服務;開展勞動中介服務,幫助青年就業,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開展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諮詢活動;承辦遠程醫療,舉辦婚姻家庭、健康衛生知識講座、心理諮詢等。三是開展青年聯絡與交流活動。可採取會員制的辦法,以青年中心爲依託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凝聚廣大農村青年;以共青團組織爲核心,以青年中心爲平臺,以各類農村青年專業協會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爲支點,促進城鄉各類組織在市場、技術、文化、產業等資源與信息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四是辦理團務和承辦部分青年事務。在當地團委領導下,參與管理本區域團的日常事務,落實團的工作項目,促進基層團支部工作活躍;受政府委託,協助政府管理部分青年事務,逐步參與管理青年社團、青年志願者行動、維護青少年權益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等青年事務。

3.管理。青年中心在當地團委領導和指導下,通過會員制形式聯繫凝聚廣大團員青年,以理事會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務,依照國務院頒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運行。每個青年中心至少有一名志願者作爲骨幹工作力量,該志願者可掛任當地團委副書記,專門從事青年中心工作。青年中心將制定統一的《章程》,進行規範化運作,項目化服務,品牌化經營,企業化管理,以低償養無償,形成長期良性運行機制。全國青年中心建設規劃和統一網絡平臺建設由團中央負責,青年工作志願者的招募、派遣和管理以團中央、團省委兩級爲主實施,各省(區、市)和試點市(地)團委負責統籌城鄉社會資源、爲青年中心建設管理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物資支持,試點縣(市)團委負責具體實施和指導日常管理。

五、實施步驟

青年中心的建設,按照試點先行、全面鋪開、全國聯網、規範運作四個階段分步實施。從現在試點工作開始,力爭用5年時間,在全國符合條件的鄉鎮基本建立起青年中心(符合條件的中心村也可建立)。試點工作將分三個階段實施。

1.部署安排階段。各試點地區根據有關要求,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形成具體實施方案。團中央適時召開全國農村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對試點工作進行具體部署安排。

2.組織實施階段。各試點地區按照制定的具體實施方案全面開展試點工作。團中央和有關省(區、市)、地(市)團委加強調研指導,暢通信息交流,提供必要服務。

3.總結推廣階段。各地對試點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形成書面總結材料報團中央。團中央將適時組織各地進行交流研討,總結推廣成熟的做法和經驗。

六、有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級團的領導機關要把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作爲關係到團的工作全局的大事來抓,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各試點地區要成立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團省(區、市)委和試點地區黨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做到書記親自抓,分管書記具體抓,有關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2.運轉。青年中心以開發農村青年人力資源、服務農村青年增收成才爲主要任務。一是開展遠程教育和技能培訓。利用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聯合開辦遠程教育、學歷教育等業務,滿足農村青年學習科學文化的要求;以市場爲導向,開展職業技能、農業科技和經營管理知識培訓,引導農村青年自主創業,帶頭興辦二、三產業,帶頭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根據國家職業准入制度,幫助青年進行職業技能鑑定,獲取職業資格證書。二是提供信息和諮詢服務。利用互聯網絡等現代信息傳媒,開展科技、市場、人才、項目等信息查詢、信息發佈、資料收集、數據分析等服務;開展勞動中介服務,幫助青年就業,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開展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諮詢活動;承辦遠程醫療,舉辦婚姻家庭、健康衛生知識講座、心理諮詢等。三是開展青年聯絡與交流活動。可採取會員制的辦法,以青年中心爲依託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凝聚廣大農村青年;以共青團組織爲核心,以青年中心爲平臺,以各類農村青年專業協會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爲支點,促進城鄉各類組織在市場、技術、文化、產業等資源與信息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四是辦理團務和承辦部分青年事務。在當地團委領導下,參與管理本區域團的日常事務,落實團的工作項目,促進基層團支部工作活躍;受政府委託,協助政府管理部分青年事務,逐步參與管理青年社團、青年志願者行動、維護青少年權益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等青年事務。

3.管理。青年中心在當地團委領導和指導下,通過會員制形式聯繫凝聚廣大團員青年,以理事會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務,依照國務院頒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運行。每個青年中心至少有一名志願者作爲骨幹工作力量,該志願者可掛任當地團委副書記,專門從事青年中心工作。青年中心將制定統一的《章程》,進行規範化運作,項目化服務,品牌化經營,企業化管理,以低償養無償,形成長期良性運行機制。全國青年中心建設規劃和統一網絡平臺建設由團中央負責,青年工作志願者的招募、派遣和管理以團中央、團省委兩級爲主實施,各省(區、市)和試點市(地)團委負責統籌城鄉社會資源、爲青年中心建設管理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物資支持,試點縣(市)團委負責具體實施和指導日常管理。

五、實施步驟

青年中心的建設,按照試點先行、全面鋪開、全國聯網、規範運作四個階段分步實施。從現在試點工作開始,力爭用5年時間,在全國符合條件的鄉鎮基本建立起青年中心(符合條件的中心村也可建立)。試點工作將分三個階段實施。

1.部署安排階段。各試點地區根據有關要求,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形成具體實施方案。團中央適時召開全國農村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對試點工作進行具體部署安排。

2.組織實施階段。各試點地區按照制定的具體實施方案全面開展試點工作。團中央和有關省(區、市)、地(市)團委加強調研指導,暢通信息交流,提供必要服務。

3.總結推廣階段。各地對試點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形成書面總結材料報團中央。團中央將適時組織各地進行交流研討,總結推廣成熟的做法和經驗。

六、有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級團的領導機關要把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作爲關係到團的工作全局的大事來抓,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各試點地區要成立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團省(區、市)委和試點地區黨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做到書記親自抓,分管書記具體抓,有關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第5篇】設立發展農村青年創業基地調查報告

爲整合青年創業資源,健全青年創業體系,解決青年創業融資難。共青團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建立農村青年創業基地,通過提供就業導航、信息服務、技能培訓、資金支持等,扶持農村青年創業發展。那麼,這種集信息平臺、項目平臺、培訓平臺、資金平臺爲一體的成長平臺,是否能有效解決青年創業難題,成爲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

一、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及重要性

創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廣大青年是創業就業的主體力量,推動青年創業就業是青年最具體、最緊迫的現實問題,也是共青團組織團結凝聚青年、引導青年有效的載體和途徑。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立,不僅爲青年創業提供融資、培訓、項目等,更重要的還是爲青年創業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發展環境。

目前,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在各級政府部門及企業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得到了全面發展,它的積極作用毋庸置疑,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搭建創建平臺,引導自主就業。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設,最爲核心的理念一是教育青年人自食其力,針對不同羣體定製不同的培訓內容,引導青年樹立自主擇業、靈活就業、自主創業;二是有利於創業人才和項目庫的建設,爲創業工作搭建一個豐富的資源平臺,基地能把具有創意的項目和掌握一定創業技能的人納入到這兩個資源庫中,爭取造就一批符合地方產業模式的新項目。

2、爭取財政支持,解決融資難題。創業能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這是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現階段國務院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立,能爲創業青年提供有效支持,這其中包括政府撥款、稅收減免、siyb創業培訓。特別是青年融資難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關注,建立基地有利於金融機構全面系統的瞭解轄內青年創業情況和資信等級,針對性地做好創業貸款的發放工作。

3、實現優勢互補,獲得資源共享。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以鄉鎮爲單位籌建,實現轄內不同行業集中管理,使青年創業者共同擁有一個創業致富平臺。該種模式的運用,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一方面有利於創業青年分享經驗、汲取教訓,實現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創業青年及時獲得市場信息,提供一個信息交流平臺,從而實現轄內青年自主創業、以老帶新,做好傳、幫、帶,引領地方百姓共同致富。

二、制約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作爲解決農民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成果,在其發展過程中,既存在着諸多優勢和機遇,也必須遭遇各種條件的制約。

1、管理成本較高,經營存在風險。儘管有不少部門表示,他們會響應團組織號召,積極支持農村青年創業,籌建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但是企業在重視社會效應同時,也時刻關注着成本支出。由於農村地域廣闊,有創業需求的青年較爲分散,要將他們實現集中管理,必須要有一個固定的經營場所,這期間涉及水費、電費、場地租賃、辦公經費等各項費用支出,這些費用由誰來承擔,以及今後維繫基地正常運轉的資金由誰提供,這都是事先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2、融資渠道單一,授信額度偏低。金融機構出於風險考慮,發放貸款往往要求提供住房等抵押物,農村青年雖有創業熱情,但處於起步階段,沒有財富積累,加上部分青年家庭實力有限,又難以提供有效擔保。雖然在信貸支農過程中,農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推出了農村青年創業貸款這一專項金融產品,但是授信額度相對偏低,5萬元信貸資金雖能解決簡單種養業需求,倘若遇到科技創新型項目,則也只能杯水車薪。

3、存在懼貸心理,影響基地建設。銀行以利潤最大化爲目標,信貸資金投放以風險可控爲前提,但是一些基層信貸人員指出,在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過程中,大學生創業貸款項目的風險程度是最高的,一缺有效抵押物,二缺實踐能力,一旦產生風險,吃虧的肯定是銀行。另外,大多數信貸人員又實行的是模擬利潤考覈,對小額農業貸款實行包收、包放、包管理,績效薪酬直接與資產質量掛鉤,這也使得他們存在懼貸心理,從而影響基地建設。

4、政策支持不足,制約規模擴張。農村就業問題是國務院重點關注的民生問題,如何發揮基地作用,凝聚團員青年力量,引領新時代農民致富、奔小康這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因此,扶持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這不僅僅是團組織和金融部門的工作任務,它的成長更離不開政府及各級部門的關心支持。目前,基地部分產業項目雖獲不少優惠政策,但是多數以部門爲單位針對-

項目設定,缺少對整個創業基地的專項扶持政策。這些原因直接導致優秀青年創業項目難以落戶,基地抗風險能力不足。

5、人才難以引進,缺少科技支撐。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作爲一種新型的創業模式,不僅需要在摸索中發展完善,更需要有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參與。但是多數基地地處農村偏遠地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且創業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風險。如何能夠引入優秀產業項目,留住那些具有專業技能和執業經驗的人才,也是關係基地建設成敗的一項因素。

【第6篇】2022年農村青年創業調查報告

在黨的xx大提出關於“自主創業就業的精神”給廣大青年創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廣闊的舞臺。目前引導扶持青年創業,以創業促就業,是創建“創業型城市”的根本要求。爲充分了解我縣青年創業態勢、發展方向、所需支持等情況,深入推動青年創業行動。團縣委在本縣的廣大青年中開展了深入調查研究。

一、我縣青年創業的態勢和特點

青年是創業的主流羣體。調查中,發現我縣青年創業羣體呈現出良好態勢,但也伴隨一些客觀問題,表現出鮮明的特點:

1、創業意識較強,但創業素質不高。在本次調查中,我們將創業定義爲“自己或與人合作創辦經濟實體”,廣義創業中的“立足本職工作創造好的業績”暫不考慮。從待業青年類型來看,農村待業青年相比較農民工、城鎮待業青年創業願望越強,在座談中我們也能感受到青年羣體想幹事創業的強烈願望。創業熱情可以推動創業,但個人技能纔是創業成功的決定因素。在本次調查中,將近半數的被調查青年認爲計算機培訓的需求較大。被調查青年創業者感到最缺乏的是創業經驗,最希望得到的創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包括崗位項目培訓、創業貸款援助、轉變就業理念等。

2、創業方向明確,但創業資源不足。從調查中可以看出青年選擇創業領域的四個方向:一是擇己所長,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進行創業;二是擇世所需,面向市場、面向社會的需求進行創業;三是擇己所利,從自己的獲得預期出發進行創業;四是擇己所愛,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創業。在創業地域方面,大部分青年選擇在城市開展創業活動。雖然我縣青年的創業方向比較明確,但創業資源明顯不足,創業行動受到制約。首先是創業資金不足,部分有創業意願的青年需要銀行貸款。在調查座談中瞭解到,大部分青年創業者獲得啓動資金來源於家庭的儲蓄和親朋處的借款。大多數被調查青年認爲,如果創業之初銀行能夠進行貸款創業的起點會更高、成效會更好;其次是創業項目選擇難。在調查訪談中,超過三分之二的青年反映有心創業、無力選擇,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無法正確的選擇創業項目,易使有志創業青年遭受挫折;其次是創業政策信息不暢。有些被調查青年反映,近年來國家爲鼓勵、支持、引導創業就業陸續出臺很多政策,但具體執行部門政策落實的公開程度不夠,青年表示對現有的創業政策不清楚,被調查青年認爲扶持創業配套政策少。

3、創業活動活躍,但創業規模不大。改革開放以來,我縣青年創業活動一直比較活躍,涌現出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一批青年創業典型。特別是近年來,在國內經濟發展較快和就業壓力增大的大環境下,青年已成爲我縣創業活動的主體,我縣青年創業活動雖然很活躍,但創業規模整體偏小。

二、制約我縣青年創業的相關因素

創業是一條充滿艱辛、充滿挑戰之路。青年創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創業中反映出的問題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此次調查,反映出制約我縣青年創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創業文化氛圍不夠濃厚。創業文化是影響青年創業的重要因素。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穩定、體面、有保障的工作是大多數青年擇業的普遍價值取向,創業作爲一種新型的就業模式還未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特別是對大學生創業,人們還未接受大學生由“社會精英”向“普通勞動者”的轉變,對大學生創業持懷疑和冷漠的態度。在社會對創業缺乏理解與支持的大環境下,多數青年拘泥於一份收入不錯的穩定工作,存在小富即安、小勝即滿的心理,訪談中大部分高學歷的青年首選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就是例證。調查顯示,多數農村待業青年認爲“創業文化與創業密切相關”;畢業學生青年認爲沒有形成自主創業的氛圍。

2、創業培訓體系不夠完備。創業能力是影響青年創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在我國傳統教育體制下,應試教育長期占主導地位,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學校培養的是就業型人才,而不是創業型人才,缺乏適應社會的廣博知識和實踐能力是青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現象。目前,我縣共青團、工會等創業培訓和指導機構也不發達,遠遠不能滿足創業青年的需求。由於缺少創業知識,大部分待業青年甘願去民營企業打工也不願意從事自主創業。

3、創業服務體系不夠健全。創業服務是影響青年創業的主要因素。青年創業需要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爲青年創業提供各種有利條件。被調查創業青年普遍反映,近幾年來我縣創業環境不斷在改善,但服務體系還有差距。首先是創業信息不對稱。接近半數的創業青年反映及時獲得創業信息的渠道不暢通,不能及時瞭解有關創業項目及相關政策等;其次是創業服務不規範。部分被調查青年反映在創業時沒能及時得到有關部門的就業指導和幫助,在創業之初遇到很多具體困難;其三是中介服務組織缺位,且尚未充分發揮作用。

4、創業融資渠道不夠暢通。創業資金是影響青年創業成敗的決定因素。沒有創業資金,再好的創意也難以轉化爲現實生產力。絕大數創業者認爲在創業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資金問題。目前我縣青年創業者獲得創業資金的渠道主要包括自有資金、親朋借款、銀行貸款、小額擔保貸款等。調查表明,自我積累仍是大多數創業者資金的主要來源,其中,個人和家庭儲蓄積累、向親友借款佔大多數,銀行貸款、小額擔保貸款、政府及社團提供創業資金這三種從外部獲得資金的方式還沒有成爲青年獲得創業資金的主要渠道,而社會的風險基金市場尚未建立。大多數青年創業者認爲目前的貸款政策只願錦上添花,不願雪中送炭,與政府鼓勵、支持創業的政策不完全一致。

三、促進我縣青年創業的對策建議

創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爲大力促進青年創業,發揮青年創業者在我縣追趕跨越發展中的先鋒作用,引領全民創業新高潮,建議應強化以下舉措:

1、營造創業文化氛圍,培育青年創業精神。創業文化決定青年創業價值觀。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大力營造積極向上的鼓勵創業、支持創業、全民創業的文化氛圍,激發青年創業熱情,增強青年創業意識,引導青年投身創業實踐,以艱苦創業實現人生的理想和價值。一是要在創業意識教育上下工夫。從幫助青年確立正確的就業觀開始,採取優秀創業青年報告會、青年創業論壇等多種形式,切實教育引導青年認識到當前我縣大力支持創業的良好機遇,破除等待安置的舊觀念,樹立走出去闖天下的新思想。特別要教育青年樹立創業無大小的觀念,從小生意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以量的積累求得質的突破;二是要在選樹青年創業典型上下功夫。大部分的被調查青年表示創業精神來自於周圍人的影響。我們要廣泛開展“青年創新創業獎”等評選活動,選樹一大批青年身邊的創業典型,大力宣傳他們自立自強、成功創業的事蹟,用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時代創業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上自主創業、能力創業之路。

2、完備創業培訓體系,增強青年創業能力。創業能力是實現創業成功的保證。一是整合我縣有限的成人教育學校資源,建立一批創業培訓基地,組成創業培訓網絡,針對創業者的自身特點和創業階段需要,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業培訓;二是建立一支有企業管理經驗的創業培訓師資隊伍,提升培訓質量與水平,對參加培訓的青年創業者提供開辦企業指導和後續跟蹤扶持,切實提高青年創業能力和創業成功率;三是豐富培訓方式和手段,藉助互動教學、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現身說法等方式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利用網絡遠程教育等手段擴大創業培訓範圍。

3、搭建創業服務平臺,創造良好創業環境。青年創業工作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政府宏觀調控、市場資源引導、社會力量支持都是服務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政府應由管理向服務轉移,打破部門分割、體制不順的束縛,特別是加快創業服務中心建設和社會中介服務組織培育,爲青年創業者提供全方位、多層次、人性化的服務,鋪設青年創業的綠色通道。在創業服務體系建設方面,要建設包括創業指導、產權交易、資金融通、技術支持、管理諮詢、信息共享、市場開拓和人才培訓等爲主要內容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在創業信息服務方面,加強青年創業網建設,建立公共經濟信息和公共創業服務信息發佈制度,及時向企業和社會公佈重要行業規劃、重大項目規劃、政府採購和建設招標、各項優惠政策等信息;在創業項目開發方面,要按照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服務的方式,開發既符合區域特點和社會發展需要,又適合青年自主創業的經營服務項目;在優化創業環境方面,要加強“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市場經濟秩序建設,降低創業門檻,簡化審批程序,保護創業成果,保障創業者的合法權益。

4、加快創業信息網絡建設。運用網絡資源,建立青年創業信息管理系統,圍繞青年創業項目、政策諮詢、法律服務、市場分析、人員聘用等,開發相關欄目,建立創業項目查詢系統和企業開業指導、經營管理等有關創業知識的查詢系統,並有效鏈接中國青年創業網,最大限度地提供創業信息。建立青年創業人才庫,建立創業進展情況和開業成功人員檔案管理服務系統。所以,希望政府能夠牽頭加快信息網絡建設並能夠及時對信息進行更新,確保信息的實效性。

5、暢通創業融資渠道,提高資金保障能力。創業資金是創業得以開展的重要基石。我縣各相關部門要實施創業戰略積極開闢融資渠道,爲青年創業籌資搭建平臺。一是發揮政府融資的主導作用,建立青年創業基金,提供青年創業貼息貸款,經常組織銀行與創業青年見面會,集中解決青年創業貸款問題;二是發揮財政部門融資的主體作用,加大對青年創業信貸的支持力度,將青年創業信貸納入年度信貸計劃,逐年提高青年創業貸款比例;三是發揮信用擔保部門的輔助作用,對有發展前景的青年創業項目給予信用擔保,保障創業青年及時辦理銀行擔保貸款;四是發揮創業企業融資的互助作用,選擇信用資質好的青年創辦企業成立青年創業互助會,組織成員企業之間相互融資和擔保。

【第7篇】發展農村青年入黨工作調研報告

按照縣委組織部通知要求,大邢莊鄉黨委對鄉21個農村黨支部5年來的黨員發展特別是農村青年培養及入黨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xx年至2022年每年黨員、新發展黨員、培養黨員積極性分子年齡結構及2022年黨支部書記年齡結構情況。

(一)xx年黨員年齡結構及其它各項基本情況:xx年農村黨員428名,35歲及以下48名,36至59歲244名,60歲及以上136名;新發展黨員7名,25歲及以下3 名,佔43%,36歲至59歲4名,佔57%;入黨積極分子30名,35歲及以下26名,佔86。7%;36至55歲4名,佔13。3%。

【第8篇】農村青年創業調查報告

農村青年創業是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事情,下面小編整理了農村青年創業調查報告,歡迎閱讀!

農村青年創業調查報告

爲深入貫徹落實團十八大精神,準確瞭解和把握我鄉青年創業發展情況,我鄉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就我鄉農村創業青年進行了一次實地調研,現將實地調研的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鄉農村青年基本情況

鄉地處閬中西北部,與鎮接壤,幅員面積42平方公里,全鄉共轄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8670人,2631戶。該鄉有青壯年3250人左右,在本地創業的青年有39人,根據調查彙總分析可知,從年齡上看,30到45歲這一年齡段相對集中,受自然、交通等條件影響,學歷不高仍是一大現狀,大部分爲高中、國中學歷,大專以上學歷極少,知識不夠豐富成爲制約青年創業的“瓶頸”。

在對39位青年本地創業者調查中發現,創業項目相對集中,側重於養殖業和種植業,如養豬、養魚、養蜂和發展有機蔬菜。這些項目的特點是:一是投資少,效果明顯。二是技術少,操作容易。因項目基本上屬於“農活兒”,對土生生長的本地青年來講,就沒有過多的技術要求,一點就通、一學就會;三是人爲少,季節決定。從事養殖業,受自然因素、氣候變化影響較大,通常均爲年初放養,年底販賣,規律性強。這此項目大多數所需資金不多,兩三年之內都基本上能收回成本,但由於項目過於單一、重複,產業特色不夠明顯,對爭取政府和民間資金政策支持缺少一定的吸引力。

從全鄉範圍看,農村青年創業尚處於起步摸索階段,絕大多數創業者還屬於個人單幹和夫妻雙幹,聘請2名以上人員共同創業的除有機蔬菜方面其他的很少。這就爲實現以點代面,產生規模效應,繼而推動全村乃至全鄉經濟發展帶來了難度。

二、青年農民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幾點主要問題

通過走訪問卷調查分析總結得出我鄉農村青年創業難的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業資金不足。“創業開頭難,資金是保障”,創業初期,青年創業者雖然手頭有一定的資金,但投入到產業後,手中的“活錢”就不多,同時收回成本還需一段時間,這期間如果要擴大產業規模、改進技術,資金自然捉襟見肘,一位養魚專業戶在調查中反映,他將全部個人積蓄用來購買魚苗,魚苗長大可以出售,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期間如果想買更多的魚苗,擴大規模,手中就沒有餘錢,只好向金融部門申請貸款,但貸款需要擔保人,自己的親戚不是在外面打工,沒有固定職業,就是自家還承擔着部分生產經營,自己朋友又擔心風險,不敢擔保,只好原地踏步。資金問題已成爲農村青年創業最大的攔路虎。

2、缺乏一定技術。隨着新農村建設的蓬勃發展,農村青年眼界進一步開闊,創業熱情得到提高,他們願意因地制宜,改變傳統產業,引進新技術,發展新產業。但因地處山區,信息相對閉塞,交通不便,對相關技術的掌握存在一定難度,無論請師上門還是外出學藝,資金和時間就成爲他們的頭痛問題。

3、創業引導不夠。因本地創業尚屬於新生事物,無論是當地黨委政府還是相關部門對引導青年創業的辦法還不是很多,青年農民由於缺少經驗,導致創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是道聽途說,頭腦一發熱,就開始行動,因對創業的前瞻性思考不足,缺少信息渠道和相關的成熟技術,結果造成中途夭折或舉步艱難的現象比較常見。

三、幾點建議

1、利用多種形式加大對青年創業的資金支持。主要是降低信貸門檻,減少審批程序,進一步擴大農村青年創業申請貸款可用於擔保的財產範圍,對創業貸款利率在同等次的基礎上,實行優惠。同時積極發揮黨員聯保制度,對符合年齡、具有完全民事行爲能力、有創業願望的農村青年,鄉村兩級的黨員幹部在其申請創業小額貸款時,充當好擔保人角色。通過這些措施,力爭解決農村青年創業的資金瓶頸問題,提高農村青年初次創業的成功率。

2、多部門聯合加大技術培訓力度。共青團、勞動保障、農業等部門應積極發揮自身職能優勢,實現陣地前移,深入農村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陽光工程”、等培訓項目,對部分返鄉農村貧困青年實行免費培訓,今年10月份,市農牧業局針對我鄉當前農業發展狀況,在我鄉舉辦了一次農業技術講解會,全鄉共有100餘戶農戶參加講解會,其中參加講解會的人大多是我鄉的農村青年和中年村民,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鄉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

3、進一步加強政府引導。當地政府需加大對農村青年成功創業事例的相關宣傳,積極發揮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作用,力爭實現以點帶面的效果。由政府出面,組織本地符合條件的農村青年實地接受蔬菜產業基地建設、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實踐培訓,並且以加盟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形式進行創業。同時通過政府搭臺,鼓勵青年創業者走集團化道路,實現“農戶+公司+市場”模式,及時提供信息服務,力爭進行規模化生產,進一步提升產業的影響力。

【第9篇】全國農村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報告範文

青年中心是共青團主動應對新世紀新階段新任務的要求,大膽進行基層組織創新的有效實現形式。它是在當地團委領導和指導下,以35歲以下團員青年爲主要服務對象,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等爲主要服務手段,以服務青年成長髮展爲主要目標的社區青年組織,也是新形勢下開展基層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一個綜合性服務平臺。其基本功能是聯繫青年,服務青年,引導青年。爲認真貫徹黨的xx大和共青團xx大精神,切實推進全國農村青年中心建設,共青團中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統攬,深入貫徹黨的xx大和共青團xx大精神,適應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和當代農村青年的新特點,以保持團的先進性爲核心,以密切聯繫青年、有效服務青年、積極引導青年爲目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充分運用社會化、市場化手段,統籌整合社會城鄉資源,大力推動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創新,更好地服務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農村青年增收成才。

二、目的意義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們所面對的國際國內形勢已經並正在發生着越來越深刻的變化。共青團作爲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必須緊緊圍繞黨在新時期的中心任務,把廣大青年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始終擁有強大的生力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適時進行基層團建創新,使基層團組織做到聯繫青年經常、服務青年有力、引導青年有效,團結引導帶領青年永遠跟黨走,這成爲新階段做好農村共青團和農村青年工作的關鍵所在。

第一,建設青年中心是創新共青團基層組織形式,擴大團組織覆蓋面的迫切需要。建設一個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基層組織網絡,是共青團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全團上下積極探索,努力工作,推動基層組織建設不斷進步,取得了明顯成績。但是,從目前農村的實際情況來看,問題仍然存在,鄉村基層青年工作力量嚴重不足。長期困擾共青團的整癱輪迴怪圈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在“雙新組織”和流動青年中還存在大量團建空白點。因此,大膽地進行基層組織創新,努力擴大基層團組織的覆蓋面,是形勢所迫,大勢所趨。

第二,建設青年中心是加強共青團服務能力建設,增強團組織凝聚力、影響力和戰鬥力的迫切需要。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農村青年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就業方式等越來越多樣化,他們迫切需要多樣化的服務方式和高質量的服務水平與之相適應。但是,農村基層團組織普遍存在服務力量薄弱、服務手段缺乏、服務時有時無等現象。農村青年高漲的需求與農村基層團組織服務能力嚴重不足形成十分突出的矛盾。建設青年中心,就是要最廣泛地整合城鄉資源,爲農村基層團的組織搭建一個強有力的服務平臺,及時滿足青年的現實需求,從而全面提高基層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第三,建設青年中心是加快農村青年人力資源開發,促進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迫切需要。黨中央吹響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角,解決好“三農”問題成爲現階段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爲全團指明瞭工作方向。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青年農民是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也是全國青年的主體。農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質和組織化程度的高低,不僅影響農村,而且影響全局;不僅影響當前,而且影響未來。青年中心建立後,可以運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等手段,爲青年農民提供一個綜合性服務平臺,一方面推動農村青年帶頭示範、帶動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農業產業化;另一方面,提高農村青年的就業創業能力和水平,開發農村青年人力資源,帶頭髮展二、三產業,積極向非農領域轉移,實現勞動力優勢向人才優勢的轉變,最大可能地滿足現代化、城鎮化發展要求。

三、試點範圍

青年中心建設鼓勵各級各地積極開展試點,原則上每個省(區、市)至少選擇1至2個市(地)、縣(市)進行試點,由團省(區、市)委直接聯繫指導。各市(地)、縣(市)也可選擇部分地方開展試點。

爲推進試點工作,團中央確定遼寧省瀋陽市、浙江省台州市、廣東省東莞市和北京市密雲縣、山西省靈丘縣、吉林省公主嶺市、江蘇省常熟市、河南省偃師市、湖北省應城市、四川省雙流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米泉市等地作爲聯繫點,進行重點聯繫。聯繫點所在地區60%以上的鄉鎮應建設青年中心。

與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對接,在西部12省(區、市)各選定2個市(地)、縣(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選1個縣(市),開展試點工作。6000名被選拔派遣到西部服務的大學生志願者都可專職或兼職參與青年中心建設,工作需要、個人條件特別優秀的可掛任鄉鎮團委副書記兼青年中心主任,其他大學生志願者可掛任青年中心主任或副主任。試點地區由有關省級團委確定,報團中央備案。

選擇的試點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應具有一定基礎,小城鎮建設發育有一定規模,團的工作基礎和外部環境較好,所在地區具有試點工作積極性。

四、工作內容

青年中心是新時期農村基層團建創新的重大舉措,實現團的組織、工作、陣地有機結合,輻射帶動基層團組織整體活躍。青年中心按照“先建設、後規範”的路子,逐步實現“七個一”的規範化建設目標。

一個組織。青年中心在當地團委的領導和指導下,通過會員制或青年社團的形式聯繫凝聚廣大團員青年,以理事會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務,依照國務院頒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運行。

一個依託。青年中心可依託中學、文化站(中心)、廣播電視站(中心)、圖書館、影劇院等已有的固定場所建立。有條件的也可單獨建設。

一個網絡。青年中心要配備至少一部電話、一臺計算機、一臺電視機,擁有衛星接收設備和互聯網接入線路等一套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形成一個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爲主要手段的工作陣地。

一個骨幹。每個青年中心都要招募至少一名大學生志願者作爲骨幹力量,專門從事青年中心工作。大學生志願者由市(地)以上團委負責招募選派,定期輪換。

一套項目。青年中心應結合當地實際,選擇易於爲青年提供便利服務的一個以上產業發展服務項目和其他服務項目,用項目促進青年中心建設,用項目吸引青年參與,用項目服務青年增收成才。

一個章程。青年中心要制定統一的章程,實行規範化運作、項目化服務、品牌化經營、企業化管理。

一個形象。青年中心要統一進行形象設計,共同樹立青年中心形象,共同傳播青年中心文化,共同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試點工作要圍繞着建設、運轉、管理三個環節,努力探索青年中心建設的規律和機制。

1.建設。青年中心是新形勢下擴大農村共青團工作覆蓋面和組織覆蓋面的新途徑,是服務青年的新載體,是凝聚青年的新陣地。青年中心依照國務院頒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在當地民政部門登記註冊,在當地團委領導和指導下,承辦團務和政府委託的部分青年事務,以青年社團聯盟的形式建設成爲各類青年社團和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活動會所。每個青年中心至少配備一部電話、一臺計算機、一臺電視機,擁有衛星接收設備或互聯網接入線路等一套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形成一個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爲主要手段的工作陣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設思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獨立建設青年中心,也可依託鄉鎮中學、鄉鎮文化站(中心)、廣播電視站(中心)、圖書館、影劇院等已有的固定場所建設。可以整合當地現有資源,採取合作方提供場所陣地,團組織主要從事軟環境建設等方式進行合作開發。可以調動社會力量,採用股份制等市場化手段進行合作建設。也可以爭取財政和有關部門支持進行自主建設,形成團屬陣地。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選擇的場所應交通便利,適宜人羣聚集,適合成爲服務窗口。試點地區要形成青年中心統一管理、相互聯通的工作機制,統一青年中心標識,逐步開發共同活動項目,共同樹立青年中心形象,傳播青年中心文化,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2.運轉。青年中心以開發農村青年人力資源、服務農村青年增收成才爲主要任務。一是開展遠程教育和技能培訓。利用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聯合開辦遠程教育、學歷教育等業務,滿足農村青年學習科學文化的要求;以市場爲導向,開展職業技能、農業科技和經營管理知識培訓,引導農村青年自主創業,帶頭興辦二、三產業,帶頭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根據國家職業准入制度,幫助青年進行職業技能鑑定,獲取職業資格證書。二是提供信息和諮詢服務。利用互聯網絡等現代信息傳媒,開展科技、市場、人才、項目等信息查詢、信息發佈、資料收集、數據分析等服務;開展勞動中介服務,幫助青年就業,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開展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諮詢活動;承辦遠程醫療,舉辦婚姻家庭、健康衛生知識講座、心理諮詢等。三是開展青年聯絡與交流活動。可採取會員制的辦法,以青年中心爲依託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凝聚廣大農村青年;以共青團組織爲核心,以青年中心爲平臺,以各類農村青年專業協會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爲支點,促進城鄉各類組織在市場、技術、文化、產業等資源與信息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四是辦理團務和承辦部分青年事務。在當地團委領導下,參與管理本區域團的日常事務,落實團的工作項目,促進基層團支部工作活躍;受政府委託,協助政府管理部分青年事務,逐步參與管理青年社團、青年志願者行動、維護青少年權益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等青年事務。

3.管理。青年中心在當地團委領導和指導下,通過會員制形式聯繫凝聚廣大團員青年,以理事會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務,依照國務院頒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運行。每個青年中心至少有一名志願者作爲骨幹工作力量,該志願者可掛任當地團委副書記,專門從事青年中心工作。青年中心將制定統一的《章程》,進行規範化運作,項目化服務,品牌化經營,企業化管理,以低償養無償,形成長期良性運行機制。全國青年中心建設規劃和統一網絡平臺建設由團中央負責,青年工作志願者的招募、派遣和管理以團中央、團省委兩級爲主實施,各省(區、市)和試點市(地)團委負責統籌城鄉社會資源、爲青年中心建設管理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物資支持,試點縣(市)團委負責具體實施和指導日常管理。

五、實施步驟

青年中心的建設,按照試點先行、全面鋪開、全國聯網、規範運作四個階段分步實施。從現在試點工作開始,力爭用5年時間,在全國符合條件的鄉鎮基本建立起青年中心(符合條件的中心村也可建立)。試點工作將分三個階段實施。

1.部署安排階段。各試點地區根據有關要求,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形成具體實施方案。團中央適時召開全國農村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對試點工作進行具體部署安排。

2.組織實施階段。各試點地區按照制定的具體實施方案全面開展試點工作。團中央和有關省(區、市)、地(市)團委加強調研指導,暢通信息交流,提供必要服務。

3.總結推廣階段。各地對試點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形成書面總結材料報團中央。團中央將適時組織各地進行交流研討,總結推廣成熟的做法和經驗。

六、有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級團的領導機關要把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作爲關係到團的工作全局的大事來抓,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各試點地區要成立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團省(區、市)委和試點地區黨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做到書記親自抓,分管書記具體抓,有關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2.運轉。青年中心以開發農村青年人力資源、服務農村青年增收成才爲主要任務。一是開展遠程教育和技能培訓。利用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聯合開辦遠程教育、學歷教育等業務,滿足農村青年學習科學文化的要求;以市場爲導向,開展職業技能、農業科技和經營管理知識培訓,引導農村青年自主創業,帶頭興辦二、三產業,帶頭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根據國家職業准入制度,幫助青年進行職業技能鑑定,獲取職業資格證書。二是提供信息和諮詢服務。利用互聯網絡等現代信息傳媒,開展科技、市場、人才、項目等信息查詢、信息發佈、資料收集、數據分析等服務;開展勞動中介服務,幫助青年就業,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開展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諮詢活動;承辦遠程醫療,舉辦婚姻家庭、健康衛生知識講座、心理諮詢等。三是開展青年聯絡與交流活動。可採取會員制的辦法,以青年中心爲依託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凝聚廣大農村青年;以共青團組織爲核心,以青年中心爲平臺,以各類農村青年專業協會和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爲支點,促進城鄉各類組織在市場、技術、文化、產業等資源與信息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四是辦理團務和承辦部分青年事務。在當地團委領導下,參與管理本區域團的日常事務,落實團的工作項目,促進基層團支部工作活躍;受政府委託,協助政府管理部分青年事務,逐步參與管理青年社團、青年志願者行動、維護青少年權益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等青年事務。

3.管理。青年中心在當地團委領導和指導下,通過會員制形式聯繫凝聚廣大團員青年,以理事會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務,依照國務院頒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運行。每個青年中心至少有一名志願者作爲骨幹工作力量,該志願者可掛任當地團委副書記,專門從事青年中心工作。青年中心將制定統一的《章程》,進行規範化運作,項目化服務,品牌化經營,企業化管理,以低償養無償,形成長期良性運行機制。全國青年中心建設規劃和統一網絡平臺建設由團中央負責,青年工作志願者的招募、派遣和管理以團中央、團省委兩級爲主實施,各省(區、市)和試點市(地)團委負責統籌城鄉社會資源、爲青年中心建設管理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物資支持,試點縣(市)團委負責具體實施和指導日常管理。

五、實施步驟

青年中心的建設,按照試點先行、全面鋪開、全國聯網、規範運作四個階段分步實施。從現在試點工作開始,力爭用5年時間,在全國符合條件的鄉鎮基本建立起青年中心(符合條件的中心村也可建立)。試點工作將分三個階段實施。

1.部署安排階段。各試點地區根據有關要求,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形成具體實施方案。團中央適時召開全國農村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對試點工作進行具體部署安排。

2.組織實施階段。各試點地區按照制定的具體實施方案全面開展試點工作。團中央和有關省(區、市)、地(市)團委加強調研指導,暢通信息交流,提供必要服務。

3.總結推廣階段。各地對試點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形成書面總結材料報團中央。團中央將適時組織各地進行交流研討,總結推廣成熟的做法和經驗。

六、有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級團的領導機關要把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作爲關係到團的工作全局的大事來抓,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各試點地區要成立青年中心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團省(區、市)委和試點地區黨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做到書記親自抓,分管書記具體抓,有關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第10篇】農村外出務工青年情況調查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爲了擺脫貧困,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下,我縣廣大農村青年逐步轉變“靠山吃山”的傳統觀念,紛紛走出山門,開始自發的或通過各種勞務方式向經濟發達地區流動。於是,一支敢闖敢幹又充滿活力的“勞務大軍”應運而生,並日益發展壯大,對加快我縣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爲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發揮青年作爲勞動力資源的優勢,着力做好做實”勞務輸出”這篇特色文章,景寧團縣委通過召開回鄉探親、過春節的青年座談會,趕赴外出青年集中的城市瞭解情況等形式,對全縣農村青年流動的規模、現狀以及青年外出務工對我縣地方社會經濟所產生的具體影響進行了調研。

一、流動現狀

1、總體流動規模。全縣總人口17.6萬人,勞動力總數爲9.6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8.1萬人,佔全縣勞動力總數的83.4%。截止xx年10月底止,全縣17至35週歲的農村青年實現跨縣、市和跨盛市流動就業的達23574人,佔流動總人數的74%。在外出務工青年中,以國中文化程度的爲最多,達19331人,佔總數的82%;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爲3064人,佔總數的13%。

2、職業分佈情況。據調查,我縣農村外出務工青年所從事的職業相對集中,以零售貿易、餐飲業、商業服務業以及一些低技能性的製造加工業爲主,其從業人員約佔流動總數的74.8%,且帶有較強的地域性。如在北京從業的4000多人中,有近90%的均從事零售貿易;而在溫州務工的,則大多從事皮革製品的生產和加工。

3、流動特點。一是具有較強的裙帶性。多數農村青年的流動是經親朋好友的介紹或引路而實現,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或社會職業中介服務機構組織勞務輸出的人數不到流動總數的10%。二是流動週期長。在我縣青年勞務人員中,90%的農村青年已完全擺脫了農業生產而長期在外從事流動就業,流動時間在5年以上的達2500多人,舉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三是流動區域相對集中。我縣青年勞務人員遍及全國各地,近至鄰縣,遠至中緬邊境。但是,流動區域相對集中在麗水、溫州、杭州、北京等地。其中,在麗水市內(除本縣外)流動的勞務人員約xx人,溫州市爲6500人,杭州市近5000人,北京市約4000餘人。除此之外,寧波、上海、石家莊、廣州、深圳等地也集中了一定量的青年勞務人員。

二、流動帶來的積極影響

1、擴大就業,穩定大局。我縣地方工業經濟脆弱,經濟總量小,勞動力大量剩餘,就業問題已經成爲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如何確保富餘勞動力充分實現就業,不僅事關勞動者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響着社會的穩定。據統計,通過勞務輸出方式已使我縣69.5%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了轉移就業,既滿足了社會生產各部門對勞動重新配置的需要,又擴大了就業領域,極大的緩解了我縣就業壓力,有力的促進了經濟發展。

2、全面提高了外出青年素質。從總體上說,我縣農村青年因受思想觀念、經濟條件和教育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整體素質明顯偏低,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長”者爲數甚少,就業能力相對較弱。而通過勞務輸出後,生活環境、社會環境的變化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廣大青年轉變了觀念,增長了見識。同時,也從客觀上促使他們必須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素養和職業技能水平,以增強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和市場競爭的能力。

3、加強了區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我縣外出務工青年相對集中於經濟發達地區,他們的流動爲我縣與經濟發達地區的溝通與交流架起了橋樑,大大縮短了相互之間的空間距離。大量來自不同區域、不同層次、不同行業的信息反流,既讓”山裏”的人們看到了經濟發達地區日新月異的發展與變化,從而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擇業觀念和市場理念,也爲促進我縣地方產品的市場開發,擴大勞務輸出渠道,引導勞動力合理流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橋樑紐帶作用,有效地加強了與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4、青年勞務輸出成爲實現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型產業”。據統計,xx年我縣實現勞務總收入7022萬元。其中農村青年的勞務收入爲5902萬元,佔總勞務收入的84.3%,佔全縣農村經濟總收的11%,人均勞務收入2312元,僅此一項爲農村人均增收58元。而一些外出勞務人員相對集中的鄉鎮,勞務收入比例則更高。如渤海鎮,全鎮勞務輸出半年以上的達4516人,佔勞動力總數的42.1%;實現勞務收入1612.5萬元,佔該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7.4%,人均勞務收入達到3570元。地處海拔800多米的大順鄉徐洋村,總勞動力不過399人,而長年在溫州等地務工的勞務人員卻多達279人,佔全村總勞動力總數的69.9%,年實現的勞務收入達62.59萬元。

5、資金反流促進了我縣地方經濟全面發展。勞務輸出給廣大勞務人員和農村家庭增加了經濟收益,不僅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爲發展養殖業、種植業和效益農業創造了條件。同時,也促進了我縣的地方經濟建設。首先,加快了城鎮化建設進程。一批世居深山的農村青年勞動力通過勞務輸出致富後,在縣城購置商品房,踊躍參與土地、商業用房的拍賣競標,促進了人口集聚,加快了城鎮化建設進程。其次,促進了地方經濟建設。近年來,我縣提出並實施”創畲鄉生態優勢,建風情旅遊名城”的發展戰略目標,小水電業、旅遊業迅速崛起,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也吸引了一些具有較強經營意識和經濟實力的勞務人員帶資返鄉創業。

三、勞務輸出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

1、流動的無序化。我縣農村青年流動主要是通過自發性和裙帶性等方式來實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青年”盲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給各級____________________及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勞動力宏觀調控、開展有組織勞務輸出和城鄉統籌就業等工作增加了難度,降低了勞動力資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流動成本,一些急於實現流動就業的青年,不從自身條件或家庭條件出發,也不辦理相關證件(如務工證、計生證),僅憑個人意願或偏信虛假勞動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職,其結果是皆因各種原因或”無業”而返,或上當受騙,造成大量人力、財力、物力的浪費和不應有的損失。此外,無序化的流動也給輸入地的社會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設、計劃生育等方面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2、外出務工青年文化、技術素質偏低。儘管勞務輸出使我縣廣大勞務人員擴大了知識面,提高了綜合素質,也造就了一批”百萬富翁和企業家”。但是,因受文化程度的制約,我縣務工青年的整體素質依然較低,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和市場抗衡的能力不強。特別是”技術型”人才的匱乏,導致大批既缺文化又缺技能的勞動力只能以”打工者”的身份在外謀業,且從事的也大多是一些簡單勞動或低技能性的職業,其比例約佔流動總人數的70%。既降低了勞務人員的經濟收益,也嚴重影響和制約了他們的自身發展。

3、返鄉創業者少,資金迴流量不大。我縣青年的流動週期普遍較長,大多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青年又都在輸入地站穩了腳跟,有了自己的產業和發展空間,繼續實現”導地創業”成爲他們的最佳選擇。他們的成功也影響和吸引了大批勞務人員長期在外拼搏,以求得進一步的發展,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

4、自身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據調查,我縣以”打工”爲業的勞務人員,大部分從業於經濟發達地區的非公有制企業,其中個體私營企業約佔總數的65%。由於法制不健全和執法不力,目前,一些用人單位特別是個私企業的勞動用工很不規範,私招亂僱現象尤爲嚴重,且招用工後大都不與勞動者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以致發生勞資糾紛或工傷事故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護,蒙受不應有的損失。

四、對策與措施

1、健全組織,做好服務。無論是現在乃至今後一定時期內,轉移就業仍將是我縣解決就業問題、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爲保護廣大勞務人員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首先,要與司法等部門聯合加強勞動法、社會保險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以提高廣大勞務人員的自我防範能力。其次,要積極尋求駐外黨支部,駐外辦事機構的支持,在條件成熟的地方建立團組織或青年組織,採用多種方式和途徑,在流動人員相對集中的地區或城市建立相應的管理、服務組織或機構,爲本區域內的我縣務工青年提供相關法律政策諮詢、勞務信息、就業指導等一系列的就業跟蹤服務,幫助他們具體解決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種實際困難,如勞資糾紛、勞動爭議、突發事件處理等等。

2、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外出青年素質。要充分利用現有培訓基地,聯合勞動、司法等部門,加強對外出務工青年的技能培訓。要增強培訓的計劃性、目標性和適用性,圍繞勞動力市場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能培訓。要增加與發達地區團組織的聯繫,及時掌握用工信息,根據用人單位需要,設置專業課程,實行定向培訓。要對外出青年進行法律知識,特別是勞動法和合同法等有關知識的培訓,增強法律意識,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此外,還要儘快培養或引進一批具有專業職業技能和理論知識水平的職教人才,解決當前培訓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

3、加強宣傳,積極引導外出青年返鄉創業。要通過典型引路擴大勞務輸出的同時,運用多種形式、方法和途徑,在勞務人員中大力宣傳返鄉創業的典型事例和我縣地方經濟的發展動態,引導、鼓勵廣大勞務人員返鄉創業,充分利用他們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等加快我縣地方經濟建設。建議有關部門要致力改善投資環境,努力爲返鄉創業者做好一系列的配套服務工作;要根據我縣具體實際,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給予返鄉興辦企業的創業者以更多”看得見、摸得着”的實惠和支持,如建設用地、資信貸款、勞動用工、職業技能培訓等等。

【第11篇】設立發展農村青年創業基地調研報告

設立發展農村青年創業基地調研報告

爲整合青年創業資源,健全青年創業體系,解決青年創業融資難。共青團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建立農村青年創業基地,通過提供就業導航、信息服務、技能培訓、資金支持等,扶持農村青年創業發展。那麼,這種集信息平臺、項目平臺、培訓平臺、資金平臺爲一體的成長平臺,是否能有效解決青年創業難題,成爲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

一、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及重要性

創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廣大青年是創業就業的主體力量,推動青年創業就業是青年最具體、最緊迫的現實問題,也是共青團組織團結凝聚青年、引導青年有效的載體和途徑。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立,不僅爲青年創業提供融資、培訓、項目等,更重要的還是爲青年創業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發展環境。

目前,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在各級政府部門及企業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得到了全面發展,它的積極作用毋庸置疑,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搭建創建平臺,引導自主就業。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設,最爲核心的理念一是教育青年人自食其力,針對不同羣體定製不同的培訓內容,引導青年樹立自主擇業、靈活就業、自主創業;二是有利於創業人才和項目庫的建設,爲創業工作搭建一個豐富的資源平臺,基地能把具有創意的項目和掌握一定創業技能的人納入到這兩個資源庫中,爭取造就一批符合地方產業模式的新項目。

2、爭取財政支持,解決融資難題。創業能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這是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現階段國務院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立,能爲創業青年提供有效支持,這其中包括政府撥款、稅收減免、siyb創業培訓。特別是青年融資難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關注,建立基地有利於金融機構全面系統的瞭解轄內青年創業情況和資信等級,針對性地做好創業貸款的發放工作。

3、實現優勢互補,獲得資源共享。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以鄉鎮爲單位籌建,實現轄內不同行業集中管理,使青年創業者共同擁有一個創業致富平臺。該種模式的運用,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一方面有利於創業青年分享經驗、汲取教訓,實現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創業青年及時獲得市場信息,提供一個信息交流平臺,從而實現轄內青年自主創業、以老帶新,做好傳、幫、帶,引領地方百姓共同致富。

二、制約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作爲解決農民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成果,在其發展過程中,既存在着諸多優勢和機遇,也必須遭遇各種條件的制約。

1、管理成本較高,經營存在風險。儘管有不少部門表示,他們會響應團組織號召,積極支持農村青年創業,籌建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但是企業在重視社會效應同時,也時刻關注着成本支出。由於農村地域廣闊,有創業需求的青年較爲分散,要將他們實現集中管理,必須要有一個固定的經營場所,這期間涉及水費、電費、場地租賃、辦公經費等各項費用支出,這些費用由誰來承擔,以及今後維繫基地正常運轉的資金由誰提供,這都是事先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2、融資渠道單一,授信額度偏低。金融機構出於風險考慮,發放貸款往往要求提供住房等抵押物,農村青年雖有創業熱情,但處於起步階段,沒有財富積累,加上部分青年家庭實力有限,又難以提供有效擔保。雖然在信貸支農過程中,農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推出了農村青年創業貸款這一專項金融產品,但是授信額度相對偏低,5萬元信貸資金雖能解決簡單種養業需求,倘若遇到科技創新型項目,則也只能杯水車薪。

3、存在懼貸心理,影響基地建設。銀行以利潤最大化爲目標,信貸資金投放以風險可控爲前提,但是一些基層信貸人員指出,在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過程中,大學生創業貸款項目的風險程度是最高的,一缺有效抵押物,二缺實踐能力,一旦產生風險,吃虧的肯定是銀行。另外,大多數信貸人員又實行的是模擬利潤考覈,對小額農業貸款實行包收、包放、包管理,績效薪酬直接與資產質量掛鉤,這也使得他們存在懼貸心理,從而影響基地建設。

4、 政策支持不足,制約規模擴張。農村就業問題是國務院重點關注的民生問題,如何發揮基地作用,凝聚團員青年力量,引領新時代農民致富、奔小康這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因此,扶持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這不僅僅是團組織和金融部門的工作任務,它的成長更離不開政府及各級部門的關心支持。目前,基地部分產業項目雖獲不少優惠政策,但是多數以部門爲單位針對項目設定,缺少對整個創業基地的專項扶持政策。這些原因直接導致優秀青年創業項目難以落戶,基地抗風險能力不足。

5、人才難以引進,缺少科技支撐。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作爲一種新型的創業模式,不僅需要在摸索中發展完善,更需要有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參與。但是多數基地地處農村偏遠地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且創業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風險。如何能夠引入優秀產業項目,留住那些具有專業技能和執業經驗的人才,也是關係基地建設成敗的一項因素。

三、促進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成敗事關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對於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具有積極作用。但不可忽視的是,在發展初期也同樣面臨着各種不利因素的制約,那麼如何實現在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呢?

1、統一思想認識,落實籌建資金。創業就業是民生問題,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設對於引導青年自主就業,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爲此,政府各級部門應從構築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角度出發,來正確對待基地建設。關於基地資金的籌集,筆者認爲有以下三種途徑:一是企業冠名。邀請縣域優質企業出資冠名,由其承擔基地首期資金投入,配合鄉鎮團組織做好基地籌建,或能引進項目、解決銷售。二是政府出資。由地方政府部門或所在行政村在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同時,對部分資金予以留成,用於維繫基地正常運作。三是青年繳納。基地對青年創業者的作用顯而易見,作爲基地創業主體的青年理應分攤一部分基地費用,確保其有序運作。

2、創新擔保模式,解決融資難題。創業難,難點更在融資。農村青年創業者由於缺少財富積累,初期階段大多缺少資金,又無有效抵押物,借貸肯定碰壁。因此,如何解決貸款擔保難問題是基地創建成敗的關鍵,筆者認爲可從以下三方面予以解決:

(1)設立農村青年創業擔保基金。基金資金來源主要由四部分組成,政府財政撥款、企業或成功人士出資冠名贊助、縣農業擔保中心劃出專項資金、農村創業青年共同籌集。擔保基金可按1∶5比例承擔風險責任,由縣農業擔保中心負責具體事項運作,但考慮農村青年經濟承受能力,建議擔保中心免費爲農村青年創業提供擔保。

(2)建立農村青年創業聯保貸款。青年創業聯保貸款可由5名以內員工組成,採用集中授信、隨用隨貸原則,由鄉鎮團組織根據基地青年資信等級情況推薦,並完成初評估。由於創業項目在基地內實行集中管理,轄內創業者的生產經營情況相互瞭解,採用互保模式,大大增強了風險可控性。同時,不同行業聯合重組,允許種植戶、販銷戶和養殖戶相互擔保,也降低了因季節性因素而導致的經營風險,增強了風險抵禦能力。

(3)推進豐收小額貸款卡業務。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主力軍,在支持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認爲,作爲地方性金融機構的信用社必須創新流程、簡化手續,特別是對10萬元以下的支農項目,可以通過發行豐收小額貸款卡等形式,實行“額度一次覈定,擔保、抵押一次落實,貸款分次發放使用”,真正做到隨用隨貸,週轉使用,主動爲青年創業者提供資金服務。

3、實現支農傾斜,支持基地發展。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事關農民增收、農村長效發展,對解決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具有重要意義。爲此,農村信用社應從構築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角度出發,來認識農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重要意義。關於基地青年貸款擔保方式可以通過上述基金或聯保等方式予以解決,在客戶經理的薪酬考覈中要視同抵押貸款,促使客戶經理轉變經營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同時,農村信用社還不應過份強調商業銀行利潤最大化,而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反哺農村發展,主動下調基地創業貸款利率,以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入駐創業。

4、加強政策引導,做好典型推進。農村青年創業是一項全方位的系統工程,只有將金融保障和多方綜合服務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農村青年創業中遇到的各項困難和問題。因此,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應當受到政府部門關注,農口等政府職能部門應爲基地引進專家、學者做好技術指導、技能培訓等;人行、信用社應在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通過基地全程瞭解農村青年的生產經營情況,根據資信評估數據建立對農村青年的信用檔案;各級團組織應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建立基地專項扶持政策,包括稅收減免、財政支持、工商登記等,引導農村青年落戶創業。

5、加強自身建設,做好對外宣傳。各級團組織應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向公衆宣傳設立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意義和目的,介紹基地開展的相關業務,正面引導公衆充分了解並認可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在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以現代化手段和優質服務吸引優秀人才加盟,以帶動青年創業致富。

【第12篇】關於設立發展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調查報告

一、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及重要性

創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廣大青年是創業就業的主體力量,推動青年創業就業是青年最具體、最緊迫的現實問題,也是共青團組織團結凝聚青年、引導青年有效的載體和途徑。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立,不僅爲青年創業提供融資、培訓、項目等,更重要的還是爲青年創業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發展環境。

目前,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在各級政府部門及企業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得到了全面發展,它的積極作用毋庸置疑,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搭建創建平臺,引導自主就業。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設,最爲核心的理念一是教育青年人自食其力,針對不同羣體定製不同的培訓內容,引導青年樹立自主擇業、靈活就業、自主創業;二是有利於創業人才和項目庫的建設,爲創業工作搭建一個豐富的資源平臺,基地能把具有創意的項目和掌握一定創業技能的人納入到這兩個資源庫中,爭取造就一批符合地方產業模式的新項目。

2、爭取財政支持,解決融資難題。創業能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這是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現階段國務院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立,能爲創業青年提供有效支持,這其中包括政府撥款、稅收減免、siyb創業培訓。特別是青年融資難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關注,建立基地有利於金融機構全面系統的瞭解轄內青年創業情況和資信等級,針對性地做好創業貸款的發放工作。

3、實現優勢互補,獲得資源共享。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以鄉鎮爲單位籌建,實現轄內不同行業集中管理,使青年

創業者共同擁有一個創業致富平臺。該種模式的運用,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一方面有利於創業青年分享經驗、汲取教訓,實現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創業青年及時獲得市場信息,提供一個信息交流平臺,從而實現轄內青年自主創業、以老帶新,做好傳、幫、帶,引領地方百姓共同致富。

二、制約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作爲解決農民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成果,在其發展過程中,既存在着諸多優勢和機遇,也必須遭遇各種條件的制約。

1、管理成本較高,經營存在風險。儘管有不少部門表示,他們會響應團組織號召,積極支持農村青年創業,籌建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但是企業在重視社會效應同時,也時刻關注着成本支出。由於農村地域廣闊,有創業需求的青年較爲分散,要將他們實現集中管理,必須要有一個固定的經營場所,這期間涉及水費、電費、場地租賃、辦公經費等各項費用支出,這些費用由誰來承擔,以及今後維繫基地正常運轉的資金由誰提供,這都是事先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2、融資渠道單一,授信額度偏低。金融機構出於風險考慮,發放貸款往往要求提供住房等抵押物,農村青年雖有創業熱情,但處於起步階段,沒有財富積累,加上部分青年家庭實力有限,又難以提供有效擔保。雖然在信貸支農過程中,農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推出了農村青年創業貸款這一專項金融產品,但是授信額度相對偏低,5萬元信貸資金雖能解決簡單種養業需求,倘若遇到科技創新型項目,則也只能杯水車薪。

3、存在懼貸心理,影響基地建設。銀行以利潤最大化爲目標,信貸資金投放以風險可控爲前提,但是一些基層信貸人員指出,在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過程中,大學生創業貸款項目的風險程度是最高的,一缺有效抵押物,二缺實踐能力,一旦產生風險,吃虧的肯定是銀行。另外,大多數信貸人員又實行的是模擬利潤考覈,對小額農業貸款實行包收、包放、包管理,績效薪酬直接與資產質量掛鉤,這也使得他們存在懼貸心理,從而影響基地建設。

4、政策支持不足,制約規模擴張。農村就業問題是國務院重點關注的民生問題,如何發揮基地作用,凝聚團員青年力量,引領新時代農民致富、奔小康這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因此,扶持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這不僅僅是團組織和金融部門的工作任務,它的成長更離不開政府及各級部門的關心支持。目前,基地部分產業項目雖獲不少優惠政策,但是多數以部門爲單位針對

項目設定,缺少對整個創業基地的專項扶持政策。這些原因直接導致優秀青年創業項目難以落戶,基地抗風險能力不足。

5、人才難以引進,缺少科技支撐。農村青年創業基地作爲一種新型的創業模式,不僅需要在摸索中發展完善,更需要有專業技能的優秀人才參與。但是多數基地地處農村偏遠地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且創業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風險。如何能夠引入優秀產業項目,留住那些具有專業技能和執業經驗的人才,也是關係基地建設成敗的一項因素。

三、促進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成敗事關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對於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具有積極作用。但不可忽視的是,在發展初期也同樣面臨着各種不利因素的制約,那麼如何實現在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呢?

1、統一思想認識,落實籌建資金。創業就業是民生問題,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建設對於引導青年自主就業,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爲此,政府各級部門應從構築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角度出發,來正確對待基地建設。關於基地資金的籌集,筆者認爲有以下三種途徑:一是企業冠名。邀請縣域優質企業出資冠名,由其承擔基地首期資金投入,配合鄉鎮團組織做好基地籌建,或能引進項目、解決銷售。二是政府出資。由地方政府部門或所在行政村在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同時,對部分資金予以留成,用於維繫基地正常運作。三是青年繳納。基地對青年創業者的作用顯而易見,作爲基地創業主體的青年理應分攤一部分基地費用,確保其有序運作。

2、創新擔保模式,解決融資難題。創業難,難點更在融資。農村青年創業者由於缺少財富積累,初期階段大多缺少資金,又無有效抵押物,借貸肯定碰壁。因此,如何解決貸款擔保難問題是基地創建成敗的關鍵,筆者認爲可從以下三方面予以解決:

(1)設立農村青年創業擔保基金。基金資金來源主要由四部分組成,政府財政撥款、企業或成功人士出資冠名贊助、縣農業擔保中心劃出專項資金、農村創業青年共同籌集。擔保基金可按1∶5比例承擔風險責任,由縣農業擔保中心負責具體事項運作,但考慮農村青年經濟承受能力,建議擔保中心免費爲農村青年創業提供擔保。

(2)建立農村青年創業聯保貸款。青年創業聯保貸款可由5名以內員工組成,採用集中授信、隨用隨貸原則,由鄉鎮團組織根據基地青年資信等級情況推薦,並完成初評估。由於創業項目在基地內實行集中管理,轄內創業者的生產經營情況相互瞭解,採用互保模式,大大增強了風險可控性。同時,不同行業聯合重組,允許種植戶、販銷戶和養殖戶相互擔保,也降低了因季節性因素而導致的經營風險,增強了風險抵禦能力。

(3)推進豐收小額貸款卡業務。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主力軍,在支持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認爲,作爲地方性金融機構的信用社必須創新流程、簡化手續,特別是對10萬元以下的支農項目,可以通過發行豐收小額貸款卡等形式,實行額度一次覈定,擔保、抵押一次落實,貸款分次發放使用,真正做到隨用隨貸,週轉使用,主動爲青年創業者提供資金服務。

3、實現支農傾斜,支持基地發展。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事關農民增收、農村長效發展,對解決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具有重要意義。爲此,農村信用社應從構築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角度出發,來認識農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重要意義。關於基地青年貸款擔保方式可以通過上述基金或聯保等方式予以解決,在客戶經理的薪酬考覈中要視同抵押貸款,促使客戶經理轉變經營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同時,農村信用社還不應過份強調商業銀行利潤最大化,而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反哺農村發展,主動下調基地創業貸款利率,以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入駐創業。

4、加強政策引導,做好典型推進。農村青年創業是一項全方位的系統工程,只有將金融保障和多方綜合服務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農村青年創業中遇到的各項困難和問題。因此,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建設應當受到政府部門關注,農口等政府職能部門應爲基地引進專家、學者做好技術指導、技能培訓等;人行、信用社應在提供資金支持同時,通過基地全程瞭解農村青年的生產經營情況,根據資信評估數據建立對農村青年的信用檔案;各級團組織應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建立基地專項扶持政策,包括稅收減免、財政支持、工商登記等,引導農村青年落戶創業。

5、加強自身建設,做好對外宣傳。各級團組織應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向公衆宣傳設立農村青年創業基地的意義和目的,介紹基地開展的相關業務,正面引導公衆充分了解並認可農村青年創業基地。在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以現代化手段和優質服務吸引優秀人才加盟,以帶動青年創業致富。

【第13篇】發展農村青年入黨工作調研報告總結範文示例

按照縣委組織部通知要求瞭解到,大邢莊鄉黨委對鄉21個農村黨支部5年來的黨員發展特別是農村青年培養及相關入黨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有效做法存在問題及原因

近幾年來,鄉黨委對農村黨員發展問題做了大量工作,要求各村支部注重培養那些品性好、素質高、有知識、擁有一技之長、有致富門路的青年農民入黨,各基層支部吸收了一批年輕的農村青年入黨,但我鄉的黨員隊伍年齡結構年輕黨員佔比例較少,35歲及以下只佔17%,黨員隊伍存在老齡化問題,黨支部書記年齡結構也不合理,老齡比例偏大,35歲及以下只佔9.5%。主要原因是:(一)青年外出打工人員多,絕大多數青年長年外出,在家的時間非常短,給培養和發展帶來了一定困難;(二)有些青年人缺乏學習,對黨的認識不足,入黨積極性不高;(三)個別支部對培養農村青年入黨不夠重視;(四)青年黨員流動較多,務工經商的多,年輕有爲思想上進的黨員留家務農的很少,給培養年輕支部書記造成了一定困難。

二、意見與建議

(一)提高黨員的致富能力,使大多數黨員先富起來,帶領羣衆致富,跟上時代節拍,增強作爲一個黨員的自豪感與榮譽感。

(二)注重從務工返鄉人員及在家鄉有致富項目的青年人中培養髮展黨員,從中選拔培養年輕支部書記。

(三)在條件財力允許的情況下,提高行政村主要幹部的待遇,從而提高他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更好地爲羣衆服務。

一、2022年至2022年每年黨員、新發展黨員、培養黨員積極性分子年齡結構及2022年黨支部書記年齡結構情況。

(一)2022年黨員年齡結構及其它各項基本情況:2003年農村黨員428名,35歲及以下48名,36至59歲244名,60歲及以上136名;新發展黨員7名,25歲及以下3名,佔43%,36歲至59歲4名,佔57%;入黨積極分子30名,35歲及以下26名,佔86.7%;36至55歲4名,佔13.3%。

(二)2022年黨員年齡結構及其它各項基本情況:2022年農村黨員462名,35歲及以下68名,36至59歲258名,60歲及以上136名;新發展黨員34名,25歲及以下3名,佔8.8%,26歲至35歲8名,佔23.5%;36歲至59歲23名,佔68.7%;入黨積極分子30名,35歲及以下26名,佔86.7%;36至55歲4名,佔13.3%。

(三)2022年黨員年齡結構及其它各項基本情況:2022年農村黨員437名,35歲及以下50名,36至59歲231名,60歲及以上156名;新發展黨員12名,25歲及以下7名,佔58.3%,26歲至35歲1名,佔8.4%;36歲至59歲4名,佔33.3%;入黨積極分子30名,35歲及以下26名,佔74.3%。

(四)2022年黨員年齡結構及其它各項基本情況。2022年農村黨員444名,35歲及以下51名,36至59歲283名,60歲及以上156名;新發展黨員25歲及以下1名,佔50%, 36歲至59歲1名,佔50%;入黨積極分子30名,35歲及以下26名,佔86.7%。

(五)2022年黨員年齡結構及其它各項基本情況。2022年農村黨員485名,35歲及以下82名,36至59歲255名,60歲及以上148名;新發展黨員35歲及以下23名,佔65.7%, 36歲至59歲12名,佔34.3%;入黨積極分子30名,35歲及以下26名,佔86.7%。

(六)2022年農村支部書記年齡結構:21名支部書記,35歲及以下2名,佔9.5%;36至45歲6名,佔28.6%;46至59歲12名,佔57%;60歲及以上1名,佔4.8%。

2022年5月16日

【第14篇】農村青年調研報告

農村青年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我國青年的主體。他們的生存、生活及發展狀況對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就必須充分發揮廣大農村青年的優勢和作用,凝聚廣大農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爲全面深入地瞭解xx鄉農村青年工作和共青團工作的現狀,探索新的歷史條件下農村青年工作發展的新思路。通過座談、走訪、徵求意見等形式對農村青年的現狀進行了認真的調查分析,對我鄉農村青年工作現狀和未來發展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認識。

一、 農村青年基本現狀

(一)青年發展狀況

1、受教育程度

在調查的50人中,有國中學歷的17人,佔總人數的34%,有高中學歷的23人,佔總人數的45%,高中以上學歷的只有10人,佔總人數的21%,近80%的青年從事農業種植、養殖、零售、建築業等體力工作。調查表明,農村青年學歷層次偏低,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素質較差,大多數只能從事體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識水平的限制,直接影響了農村青年的就業。

2、家庭情況

在被調查對象中,年齡在20至35歲之間共佔87.13%,已婚佔66.21%,明顯多於未婚和離婚,家庭成員在3人及以上的佔93.11%。這組數據表明,我鄉農村青年絕大多數已經組成家庭,並承擔着生兒育女和贍養老人的重任,導致生活壓力大,家庭負擔沉重。

(二)青年發展中的能力培養

1、找工作的渠道

調查發現,農村青年通過親戚朋友或同鄉介紹找工作的佔34% , 自己尋找到的佔30%,通過政府或中介組織介紹的佔11%,所佔比例較少。農村青年找工作的渠道不暢,限制了他們自身的發展。

2、生活目標

調查顯示,80%的農村青年對當前的工作生活比較滿意。但對於將來的生活目標以及規劃,25%的農村青年對將來沒有打算,只是邊走邊看,20%的青年選擇學技術然後回家鄉發展,有55%的青年打算到城市發展。在工作目的調查中,有54%的青年認爲掙錢過日子是其工作的主要目的,23%的青年是爲了實現自我價值,11%的是爲社會做貢獻而工作。在對農村青年有無創業打算的調查中,有41%的青年經常有創業的打算,也在摸索當中,28%的青年有創業的想法,但還沒有反映在行動中,23%的青年偶爾有創業的想法,8%的青年沒有創業想法。這說明我鄉農村青年創業的積極性較高,但普遍顯得很迷茫,對自己的將來沒有多大期望,農村青年迫切需要就業創業的指導和扶持。

3、政治參與狀況

調查表明,對“基層幹部和愛國宗教人士哪個威信更高”這個問題時,選擇基層幹部的比例略高於愛國宗教人士,但是在維吾爾族以及蒙古族等少數民族青年中很大一部分人選擇了愛國宗教人士。而對於“是否認同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問題,100%的人選擇了認同。由此可見,農村青年具有較強的集體認同感,但是少數民族羣體中基層幹部的威信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於“是否經常關注國家及地方的時政新聞,主要關注哪些內容”這一問題,很多少數民族青年朋友選擇了很少關注,彙總之後發現農村青年最關心的熱點問題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保障制度,醫療衛生改革。調查顯示,農村青年比較關注民生問題,參與社會建設的意願比較強烈。但少數民族同胞的積極性仍有待提高。

4、對新農村建設的參與

在調查中發現,有40%的農村青年表示在新農村建設中可以無條件地儘自己的義務,有50%的青年則要看情況爲新農村建設盡義務, 有10%的青年表示給錢才幹。43%的人擔心新農村建設會不尊重農民的意願,搞“形象工程”,21%的人擔心會加重農民的負擔,15%的人認爲不是實事求是,會搞一刀切,13%的人擔心只是刮一陣風。農村青年對新農村建設的關注度高,但參與度不高,擔心效果不明顯。

5、對團的基本態度

調查顯示,團的活動與青年需求脫節,動員力和凝聚力下降。近60%的農村青年表示團組織開展的活動內容老套、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農村青年盼望的科技培訓、外出務工等項目因經費和團幹部素質問題不能普遍開展。調查結果表明,團員意識淡漠,難以管理。農村團員青年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崇尚務實,追求個人成功、致富的意識增強,組織觀念、集體主義觀念淡漠,同時由於多種思潮衝擊,信仰多元化現象明顯,難以教育管理。

二、當前影響農村青年發展的突出問題

(一)影響農村青年發展的基礎條件

1、農村基礎教育薄弱

農村基礎教育存在師資水平不高、管理力量薄弱,辦學模式單一,教育條件落後等問題,特別是農村學校在施教的過程中普遍只重視文化知識的教授,沒有在學生的基礎教育與學生的從業需要和社會需要之間建立起聯繫,沒有在學生的短期需要和長遠需要之間、地方需要和社會普遍需要之間建立起平衡,從而使走向社會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業能力、工作轉換能力和創業能力較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青年素質的提高及個人發展。

3、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明顯

當代青年所處的是一個開放式的生存環境,形形色色的思潮衝擊着農村,一些不良風氣和不健康思想,如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封建迷信等思想對青年的負面影響不容低估。受傳統的教育模式、工作方式和評價標準等因素的影響,農村青少年教育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較爲普遍,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豐富多樣的教育方法和內容,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強,無法發揮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的教育效能。

4、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難度加大

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薄弱,在經濟相對落後的農村地區,主要表現爲團的吸引力下降,農村大量青年外出務工,團的工作很難找到工作對象。在農村出現的各種“兩新”組織中,團建工作相對滯後,甚至存在空白地帶,未能有效地覆蓋青年。農村團幹部基本上是兼職從事團的工作,年齡普遍偏大,並帶有義務性質,工作熱情不高,再加上經費嚴重不足、活動場地缺乏,農村基層團組織的工作開展非常困難。

5、農村青年文化建設滯後

目前農村青年文化狀況與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與農村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適應,文化生活單調是農村青年文化生活現狀的顯著特徵。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和青少年文化活動場所缺乏,面向青年開展的羣衆文化活動很少,農村青年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不高,農村民間文化缺少青年傳承,農村普法教育力度不夠,從而使求神拜佛、卜卦算命、賭博等封建迷信活動和不良習氣有所擡頭。

(二)影響農村青年發展機會的問題

1、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綜合實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農村青年的就業環境不斷得到改善,但相對發達地區,經濟總量小,產業單一,人均水平低。農民增收的難度依然很大,大量的農村勞動力,特別是青年勞動力選擇了離開土地進城務工。

2、農村青年就業創業難度大

整個社會就業形勢嚴峻,農村青年中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問題突出。受就業觀念、教育培訓程度等因素的影響,農村青年就業創業能力普遍較弱,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大多從事低收入的體力型職業。初、高中畢業的“兩後生”,缺少職業技能,職業定位“高不成、低不就”,在就業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三、促進農村青年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農村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作爲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能和基礎責任,應該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要通過政府行爲調整教育政策,追求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支持經濟落後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發展基礎教育,加大對弱勢羣體的扶持力度,確保受教育者的權利和義務。增加農村基礎教育投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更新教育理念,積極構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和青年務工需要的教育模式,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爲農村青年人力資源開發和農村青年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

(二)增強農村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農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需要各級黨組織和政府職能部門及有關團體的支持和配合。要以農村青年的理想教育、現代文明意識教育爲重點,針對青少年羣體各成長階段的特點,進行分層教育,合理確定由低到高的階段性目標、內容和方法,努力做到目標切實可行、內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動活潑,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重視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的創新,改變過去思想教育就是說教、讀報紙的教育方式,以影響大局和青年關切的問題作爲工作的突破口,把思想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生活當中、融入到青年羣體性活動當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實實在在地進入到青年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三)加強農村共青團工作

進一步履行好團的基本職能,發揮好組織、引導、服務、維護青年合法權益的作用,是加強農村共青團工作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更好地服務大局、服務青年、服務社會的要求,針對薄弱環節,找準工作的着力點和聚焦點,大力整合和配置資源,選樹農村帶頭致富青年典型,打造重點工作項目和活動品牌,關心和扶持農村特殊和困難青年羣體,整體化推進農村團的工作。加強農村團建,一方面在原有的工作基礎上創新團建模式,努力實現對農村團員跨區域、跨行業多重覆蓋,另一方面要建立流動團員管理的長效機制,構建農村青年動態管理的新格局。

(四)大力加強農村青年文化建設

文化對於農村青年,最重要的作用是青年主體意識的啓蒙。文化可以啓迪青年人的理想,拓寬青年人的視野,增長青年人的才幹。農村青年文化建設要以服務農村青年成長成才、就業創業爲主線,創新載體、加大投入、重在建設、引導參與、寓教於樂,用先進文化塑造農村青年,充分發揮青年在農村先進文化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要大力加強農村青少年文化陣地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年文化活動,推動農村青年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五)引導農村青年參與和諧社會建設

農村青年的社會化要通過他們在社會參與實踐中來實現和推進。要不斷增強農村青年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意識,積極引導農村青年科學規範、合理有序、務實有效地參與社會生活,通過黨團組織覆蓋拓寬參與途徑,通過加強指導、規範管理,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村青年社團組織,通過培訓和勞務基地建設,爲青年農民工提供就業服務,通過法律手段和合理渠道,維護青年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同時,要熱情鼓勵農村青年參與青年志願者行動,使他們在奉獻中提高參與社會的能力。

大力發展農村青年積極入黨的工作調研報告

按照縣委組織部通知要求,大邢莊鄉黨委對鄉21個農村黨支部5年來的黨員發展特別是農村青年培養及入黨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xx年至每年黨員、新發展黨員、培養黨員積極性分子年齡結構及黨支部書記年齡結構情況。

(一)xx年黨員年齡結構及其它各項基本情況:xx年農村黨員428名,35歲及以下48名,36至59歲244名,60歲及以上136名;新發展黨員7名,25歲及以下3 名,佔43%,36歲至59歲4名,佔57%;入黨積極分子30名,35歲及以下26名,佔86.7%;36至55歲4名,佔13.3%。

(二)xx 年黨員年齡結構及其它各項基本情況:xx年農村黨員462名,35歲及以下68名,36至59歲258名,60歲及以上136名;新發展黨員34 名,25歲及以下3名,佔8.8%,26歲至35歲8名,佔23.5%;36歲至59歲23名,佔68.7%;入黨積極分子30名,35歲及以下26名,佔86.7%;36至55歲4名,佔13.3%。

(三)xx年黨員年齡結構及其它各項基本情況:xx年農村黨員437名,35歲及以下 50名,36至59歲231名,60歲及以上156名;新發展黨員12名,25歲及以下7名,佔58.3%,26歲至35歲1名,佔8.4%;36歲至 59歲4名,佔33.3%;入黨積極分子30名,35歲及以下26名,佔74.3%。

(四)xx年黨員年齡結構及其它各項基本情況。 xx年農村黨員444名,35歲及以下51名,36至59歲283名,60歲及以上156名;新發展黨員25歲及以下1名,佔50%, 36歲至59歲1名,佔50%;入黨積極分子30名,35歲及以下26名,佔86.7%。

(五)黨員年齡結構及其它各項基本情況。 農村黨員485名,35歲及以下82名,36至59歲255名,60歲及以上148名;新發展黨員35歲及以下23名,佔65.7%, 36歲至59歲12名,佔34.3%;入黨積極分子30名,35歲及以下26名,佔86.7%。

(六)農村支部書記年齡結構:21名支部書記,35歲及以下2名,佔9.5%;36至45歲6名,佔28.6%;46至59歲12名,佔57%;60歲及以上1名,佔4.8%。

二、有效做法存在問題及原因

近幾年來,鄉黨委對農村黨員發展問題做了大量工作,要求各村支部注重培養那些品性好、素質高、有知識、擁有一技之長、有致富門路的青年農民入黨,各基層支部吸收了一批年輕的農村青年入黨,但我鄉的黨員隊伍年齡結構年輕黨員佔比例較少,35歲及以下只佔17%,黨員隊伍存在老齡化問題,黨支部書記年齡結構也不合理,老齡比例偏大,35歲及以下只佔9.5%。主要原因是:(一)青年外出打工人員多,絕大多數青年長年外出,在家的時間非常短,給培養和發展帶來了一定困難;(二)有些青年人缺乏學習,對黨的認識不足,入黨積極性不高;(三)個別支部對培養農村青年入黨不夠重視;(四)青年黨員流動較多,務工經商的多,年輕有爲思想上進的黨員留家務農的很少,給培養年輕支部書記造成了一定困難。

三、意見與建議

(一)提高黨員的致富能力,使大多數黨員先富起來,帶領羣衆致富,跟上時代節拍,增強作爲一個黨員的自豪感與榮譽感。

(二)注重從務工返鄉人員及在家鄉有致富項目的青年人中培養髮展黨員,從中選拔培養年輕支部書記。

(三)在條件財力允許的情況下,提高行政村主要幹部的待遇,從而提高他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更好地爲羣衆服務。

【第15篇】關於農村青年學習需求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和意義

作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奮鬥在農村第一線的青年朋友們,他們對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是素質能力的決定因素,全面掌握農村青年教育水平發展狀況,對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於是我們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我縣的農村青年學習需求情況作了隨機調查,調查對象爲3名年齡均在35週歲以下的農村青年。

(一)、受教育程度。

在隨機調查的三人中, 國中學歷的2人, 佔總人數的66.67%; 高中以上學歷1人 ,佔總人數的33.33% 。在這三名農村青年中,兩人從事農業種植、養殖體力工作。調查表明,農村青年學歷層次偏低,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素質較差,大多數只能從事體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識水平的限制,直接影響了農村青年的就業。

(二)、對教育需求程度。

在調查對象中都明確表示, 希望進一步提升自身學歷層次。 其中66.67%的希望通過脫產學習方式攻讀相應的學歷,利用學校機構的載體,主要爲:廣播電視大學 、普通高校、其它成人高校。調查表明,農村青年大部分人都希望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學歷層次 ,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三)、獲取自身技能途徑。

在對農村青年獲取自身技能調查中發現有2名調查對象希望通過電大組織的短期培訓獲取技能, 1人希望通過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組織的培訓獲取相關技能,表明農村青年對技能培訓的認識增強, 並希望通過高效能 低成本的方式成才。

(四)、農村青年家庭收入情況。

從農村青年家庭收入調查表中可以看出 ,年收入低於1萬元的有兩名, 只有1人家庭年收入高於1萬元。說明城鄉差別拉大,農村青年家庭生活水平仍處於較低的水平。

(五)、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情況。

在調查對象中最爲關切的是農村醫療保障問題、子女升學問題、農民權益保障問題,其次爲農副產品價格、農村基層幹部隊伍建設和農民養老問題。調查顯示,農村青年比較關注民生問題,參與社會建設的意願比較強烈。

(六)、農村青年對未來發展及學習需求。

在三名調查對象中,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希望進一步提升自身學歷,通過相關培訓,學習文化知識, 掌握先進技能, 學有所用, 以技致富,對社會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充分體現了農村青年對知識技能的需求加大 。都能對自身發展進行定位 ,思路清,有邏輯的人生目標。

二、當前影響農村青年發展的突出問題

(一)影響農村青年發展的基礎條件

1、農村基礎教育薄弱

農村學校在施教的過程中普遍只重視文化知識的教授,職前的從業技能教育十分薄弱,農村基礎教育有明顯的“離農教育”傾向,從而使走向社會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業能力、工作轉換能力和創業能力較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青年素質的提高及個人發展。

2、職業教育相對落後

辦學條件簡陋,硬件設施嚴重缺乏,再加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農民對職業技術教育存在偏見,農村職業教育發展困難重重。從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覆蓋面來看,木蘭縣農村青年接受職業培訓的比例很低,與全國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3、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明顯

受傳統的教育模式、工作方式和評價標準等因素的影響,農村青少年教育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較爲普遍,思想道德教育缺乏豐富多樣的教育方法和內容,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強,無法發揮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的教育效能。

4、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難度加大

在農村出現的各種兩新組織中,團建工作相對滯後,甚至存在空白地帶,未能有效地覆蓋青年。農村團幹部基本上是兼職從事團的工作,年齡普遍偏大,並帶有義務性質,工作熱情不高,再加上經費嚴重不足、活動場地缺乏,農村基層團組織的工作開展非常困難。

5、農村青年文化建設滯後

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和青少年文化活動場所嚴重缺乏,面向青年開展的羣衆文化活動很少,農村青年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不高,農村民間文化缺少青年傳承,農村普法教育力度不夠,農村青年文化社團發展緩慢,從而使求神拜佛、卜卦算命、賭博等封建迷信活動和不良習氣有所擡頭。

(二)影響農村青年發展機會的問題

1、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農村青年的就業環境不斷得到改善,但大部分農村地區自然條件差、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貧困比重大。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農業科技進步,解決了農產品供應短缺問題,但農民增收的難度依然很大,大量的農村勞動力,特殊是青年勞動力選擇了離開土地進城務工。

2、農村青年就業創業難度大。

受就業觀念、教育培訓程度等因素的影響,農村青年就業創業能力普遍較弱,大多從事低收入的體力型職業。初、高中畢業的“兩後生”,普遍缺少職業技能,又難以得到直接的政策扶持,職業定位“高不成、低不就”,在就業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3、青年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突出。

長期的城鄉二元經濟社會分割使青年農民工無法和城市青年平等分享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和社會福利,從而導致青年農民工勞動、就業權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現象時有發生。教育與發展權利的差別、社會保障不完善等問題,是制約農村青年發展的現實問題。

三、促進農村青年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農村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作爲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能和基礎責任,應該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要通過政府行爲調整教育政策,追求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支持經濟落後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發展基礎教育,加大對弱勢羣體的扶持力度,確保受教育者的權利和義務。增加農村基礎教育投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更新教育理念,積極構建適應農業發展需求和青年務工需要的“農業現代化教育模式”,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爲農村青年人力資源開發和農村青年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

(二)重視職業教育

首先,要轉變思想觀念,突出農村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並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農民轉變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其次,要從培養目標、辦學模式、培訓內容等方面對農村職業教育重新定位,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再次,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育雙師型教師隊伍,使職業教育切合實際、與社會需要相結合。要從實際出發,堅持面向市場發展職業

教育的思路,切實按照農村經濟和個人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發展職業教育,從而不斷增強農村青年科技種田的能力和進城務工的能力。

(三)增強農村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要以農村青年的理想教育、現代文明意識教育、科技興農教育、現代農業意識教育爲重點,針對青少年羣體各成長階段的特點,進行分層教育,合理確定由低到高的階段性目標、內容和方法,努力做到目標切實可行、內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動活潑,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重視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的創新,改變過去思想教育就是說教、讀報紙的教育方式,以影響大局和青年關切的問題作爲工作的突破口,把思想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生活當中、融入到青年羣體性活動當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實實在在地進入到青年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四)大力加強農村青年文化建設

農村青年文化建設要以服務農村青年成長成才、就業創業爲主線,創新載體、加大投入、重在建設、引導參與、寓教於樂,用先進文化塑造農村青年,充分發揮青年在農村先進文化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盛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要大力加強農村青少年文化陣地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年文化活動,充分挖掘農村本地的傳統文化潛力,加大對農村文化市場的綜合治理力度,推動農村青年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五)引導農村青年參與和諧社會建設

農村青年的社會化要通過他們在社會參與實踐中來實現和推進。要不斷增強農村青年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意識,積極引導農村青年科學規範、合理有序、務實有效地參與社會生活,通過培訓和勞務基地建設,爲青年農民工提供就業服務,通過法律手段和合理渠道,維護青年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同時,要熱情鼓勵農村青年參與青年志願者行動,使他們在奉獻中提高參與社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