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論革命文化的時代價值多篇

論革命文化的時代價值多篇由本站會員“hksale88a”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論革命文化的時代價值多篇

努力使思想宣傳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那麼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思想宣傳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想宣傳範文】一

“革命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中國社會各階層人士以各自對“革命文化”內涵的理解,對其進行闡釋、宣傳和踐行。在國內許多地方,革命文化還更多地被冠以“紅色文化”。於是,“革命文化”與“紅色文化”混爲一談,革命文化的本意被淡化,關於紅色文化的解釋更加“見仁見智”。仔細分析發現,“紅色文化”概念的提出約出現於21世紀初。中國經歷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進入新世紀後,發展面臨諸多困境,人們難免要從過往的歷史與經驗中,追憶曾經引領黨和人民走向勝利的信仰與精神力量。事實證明,這種現象與當時學術界的文化記錄非常契合。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顯示,在2003—2004年度的學術論文中,“紅色文化”已成爲主題詞。同時,有學者注意到,在紅色文化概念出現前,中國學術界已經出現了“紅色經典”“紅色資源”“紅色旅遊”等提法。這些提法是否準確?對革命傳統的繼承是否該回歸其本意?在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立足當下,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的今天,爲革命文化找準定位,體現其當代價值,便成爲人們的重要關切。

革命文化有別於其他文化的根本點在於中國革命鋪就的紅色底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從凝聚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的這份文獻可見,“紅色文化”應規範地稱爲“革命文化”,其歷史淵源可回溯到20世紀初期波瀾壯闊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

中國“革命文化”可溯源至中國共產黨的初創,且與世界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以及馬克思主義學說緊密相關。19世紀中期,馬克思主義在歐洲誕生後,歷經半個世紀,由一個幽靈成爲無產階級革命學說,並指導蘇聯十月革命成功,用真理的光芒昭示了中國革命未來的方向。於是,20世紀的東方中國,在民主革命、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運動中不斷切換革命主題,在各種意識形態和救中國方案的相互激盪和選擇中,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寫到自己的旗幟上,爲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率領人民開展了不懈鬥爭,做出了重大犧牲。據軍事科學院信息中心統計,從1927年到1949年22年間,能夠查清作戰名稱、作戰地區、我方參戰部隊、敵方參戰部隊、作戰結果等基本要素的主要戰役、戰鬥,共計3203個。“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軍隊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奪取政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鄧小平曾說,新中國的成立,是由億萬先烈的鮮血染紅的。的確,革命烈士的鮮血鋪就了中國革命的底色,纔有外國人眼中的紅色中國,纔有中國人心中的紅色政權,纔有今天“紅色文化”稱謂的流傳。

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革命文化的主創者。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面對國民黨的屠殺政策,中國共產黨爲挽救革命,實行武裝抵抗。在著名的三大起義中,南昌起義部隊沿用了國民革命軍的番號;秋收起義非常接地氣地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人民武裝旗號,廣州起義因有蘇聯顧問的參與指導,宣佈組織“工農紅軍”,並打出了“工農紅軍”旗幟。當時中國共產黨作爲共產國際遠東支部,無條件接受其領導,中共中央遂於1928年5月25日發佈《軍事工作大綱》,明確規定武裝“割據區所建立之軍隊,可正式定名爲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井岡山上的毛澤東、朱德根據中央指示,將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正式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各革命根據地武裝力量先後奉命改稱“紅軍”。1931年後,全國各地革命軍隊統一改稱“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紅軍長征的勝利,使中國工農紅軍的紅色傳奇故事走向世界。

這支紅色勁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土地革命時期,由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在抗日戰爭時期,毅然走向敵後戰場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與國民黨攜手禦侮贏得民族解放;在解放戰爭中,與國民黨爲中國人民的兩種前途和命運展開戰略決戰;最終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併成爲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堅強柱石。

由此可見,中國革命的底色是紅色的,中國革命的旗幟也是千百萬烈士的鮮血染紅的。毋庸諱言,無產階級專政及其暴力革命學說在中國實現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改天換地,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而這一切的本質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因此,任何“着色”的文化名詞都沒有“革命文化”更能精確地反映這個實踐過程。

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革命文化傳承和建設,他在視察原蘭州軍區時強調,要發揚紅色資源優勢,深入進行黨史軍史和優良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此後,他遍訪西柏坡、井岡山、沂蒙山、古田、延安、遵義等革命聖地。黨的十九大後,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其中的“革命主線”清晰可見。確切地說,紅色僅是一種象徵意義,但革命文化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時代民族復興的“根”與“魂”,由此我們才能深刻地理解“牢記初心”的本意,不忘“所由出,知何往”。

循着習近平總書記遍訪革命聖地的主線,革命文化的豐富內涵得到逐步展現。井岡山斗爭,使我們領會了革命之初思想動搖的必然,以及堅定革命勝利信心的重要。古田會議,黨以決議的形式,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任務,明確了紅軍“爲誰扛槍爲誰打仗”的基本問題;確立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解決了黨如何領導軍隊的根本問題;理順了軍隊中軍事工作與政治工作的關係,以及糾正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基本途徑。遵義會議,標誌着中國革命擺脫教條主義束縛,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探索中國革命問題,毛澤東思想形成之初的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延安歲月,讓人感受抗日救亡時期的艱苦卓絕,以及在革命聖地精神世界的富足;西柏坡——中國革命最後的農村指揮部,中共中央在走向執政舞臺前向全體黨員發出“進京趕考”的諄諄告誡。如此聯繫起來,革命文化的內涵應包括:作爲革命文化資源承載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兩個方面豐富內容;一切與革命鬥爭有關的舊物及遺物、舊址及遺址等革命歷史遺存和紀念場所,以及與之相對應在革命歲月裏形成的包括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

革命文化形成於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之中,具有着鮮明的精神特質

革命文化孕育於中國共產黨人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形成於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之中,它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已經成爲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革命文化的強大生命力體現在其鮮明的精神特質中。

革命性。主要包括理論的革命性和實踐的革命性。《共產黨宣言》發表近70年後,馬克思主義學說終於由革命預言變成現實。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卓越的理論自覺、實踐自覺和歷史自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落地生根,作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極大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革命文化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的反映,所以革命性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鬥爭實踐的題中應有之義。

民族性。毛澤東在延安窯洞裏對馬克思主義展開系統研究的直接動因,是爲了避免中國共產黨內“左”右傾錯誤思想對黨的事業再度構成危害。他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強調:“使馬克思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着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爲全黨亟待了解並亟須解決的問題。”湖南韶山沖裏走出來的毛澤東,一生農民本色,與土地、農民和農村結緣,向來以中華民族爲自豪,兼收幷蓄外來優秀文明成果,成就了中國革命事業。毛澤東的理論創新,從來都是依據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但從來都不是馬克思主義“本本”上的現成詞句,永遠都體現出最貼近中國現實的民族風格,中國的革命文化由此打上了鮮明的民族烙印。

大衆性。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鄭重宣告:“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爲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爲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諳歷史唯物主義的精髓,創造性地提出了黨的羣衆路線,即“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思想路線,並得出“人民,只有人民,纔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的結論,併成爲中國革命勝利的重要法寶。中國的勞苦大衆,在中國革命先進分子們拋開自身優越生活,投身於爲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無產階級運動的行爲中,看到了榜樣的力量和中國革命的希望,於是成就了革命文化是“爲了人民”的革命運動的大衆特性。

時代性。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文化要求和文化特色,即所謂的“時尚”,所有的文化都是在具體的時代被創造出來的,故任何羣體文化其存在的必要、創造性及其文化的傳承與淘汰,都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以長征爲例,這是中國革命的一個縮影,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革命的“時尚”是:崇尚堅定信仰。紅軍長征到達陝北的人數僅佔出發時的30%,這無疑是一場爲“主義”的集體“殉志”!崇尚對黨忠誠。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後分兵,張國燾分裂中央,險些葬送中國革命,是對黨忠誠的中堅力量維護了黨的團結,避免了分裂;紅十五軍團在陝北對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的接應和支援,使黨在陝甘根據地的政治奠基和軍事奠基成爲可能。長征路上,毛澤東將擔架變成政治舞臺,展現了逆境中革命家的胸懷,體現了高度的歷史擔當,重掌領導權,避免了黨和紅軍的覆滅。

創新性。革命文化中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爲回擊中國山溝溝出不了馬克思主義的論調,毛澤東撰寫了《實踐論》《矛盾論》,奠定了毛澤東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基礎。僅1938年,毛澤東完成的理論成果就有《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等。這些綱領性文獻,充滿了對中國革命戰爭關鍵問題的思考。毛澤東以其獨特的“戰爭辯證法”闡釋了馬克思主義的戰爭觀和方法論。1939年,毛澤東撰寫《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明確了新民主主義總路線的基本內容。1940年,毛澤東撰寫《新民主主義論》,對軍事勝利後的新中國進行規劃,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1945年,毛澤東寫出《論聯合政府》,對抗戰勝利後的革命進行總體設計,進一步把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與黨的綱領聯繫起來,完成了對新中國藍圖的構想。

革命文化之所以具有生命力,源於與當代精神追求和價值觀念的契合

古人云:“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力量是貫穿人類社會歷史演進的經絡,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進步之魂。革命文化是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的,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它之所以具有生命力,除了它本身的精神特質外,革命文化與當代的精神追求與價值觀念存在部分重合。正因爲如此,每當我們走進任何一箇中國革命文化遺存,都會感受到心靈的震撼,這即是革命文化當代價值體現的一個層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爲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偉大復興的新時代,革命文化具有特殊的時代價值。

一是助力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革命文化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爲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奠定了重要基礎,爲加強理論武裝,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提供了有力支撐。革命文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間的聯繫密不可分:革命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初始化階段形成的文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貢獻是巨大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爲實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行動指南,兩者在理論上一脈相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始終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根本是一致的、不可撼動的。以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爲指引,領導國家、民族和人民實現黨的目標,這也是革命文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同質要求。

二是助力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的影響力首先是價值觀念影響力。世界上各種文化之爭,本質上是價值觀念之爭,也是人心之爭、意識形態之爭。正所謂“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頑強發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一種共同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當代中國、中華民族應該堅守什麼樣的價值觀,這既是理論問題也是現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古聖先賢的思想,體現了仁人志士的夙願,體現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託着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由此我們可以領悟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革命文化的共同思想基礎。

三是助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領導幹部要不忘初心、堅守正道,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沒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底蘊和滋養,信仰信念就難以深沉而執着。”革命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培育出的革命精神,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所表現出的精忠報國赤誠奉獻的愛國情懷;不畏強敵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心;排山倒海決戰決勝的英雄氣概;視死如歸勇於鬥爭的犧牲精神;忠貞不渝威武不屈的革命氣節;處變不驚沉着果敢的心理定力;軍令如山軍紀如鐵的紀律觀念,都是革命文化的內在呈現。革命文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所強調的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一脈相承的價值追求。

四是助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社會主義文藝創作來源於人民並以人民爲中心。要繁榮文藝創作,必須植根於歷史題材與現實題材,不斷挖掘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時代英雄的精品力作。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革命文化是戰爭年代的產物,所以昂揚向上的鬥爭精神是它的鮮明特點,同時革命文化樸素而又多彩的文藝形式是大衆喜聞樂見的,因而也最容易紮根於廣大羣衆中。這一點在新時代的今天尤爲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以力避借革命文化之名,行低俗庸俗媚俗文化之實。

五是助力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要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必須爲人民羣衆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因此必須把加強革命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作爲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羣衆性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持續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既要充分利用中華古代文明的輝煌成果,也要深入開掘革命文化的精神內涵,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把中華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中華文化和革命文化成就與光榮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必將成爲了解歷史,資鑑未來發展的最好路徑。

【思想宣傳範文】二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樹立正確歷史觀,不僅要看現在國際形勢什麼樣,還要思考我們從哪裏來、現在在哪裏、將到哪裏去,善於運用歷史眼光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樹立正確大局觀,就要通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以及矛盾的各個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僅看到現象和細節,更要把握本質和全局。樹立正確角色觀,需要把從中國看世界與從世界看中國兩種視角統籌起來,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變中我國的地位和作用,從而科學制定對外方針政策。

政策和策略是外交工作的生命。制定正確外交政策和策略的重要前提是正確認識把握國際形勢和時代潮流。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開創性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習近平同志強調,“認識世界發展大勢,跟上時代潮流,是一個極爲重要且常做常新的課題。”他在許多重要場合深入闡述如何把握國際形勢,並總結提出:“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這爲我們準確分析世界發展大勢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有效方法,爲繼續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創新和實際工作水平提升指明瞭方向。

樹立正確歷史觀,準確把握人類社會發展潮流

觀察國際形勢,不僅要看現在國際形勢什麼樣,還要弄清楚發展趨勢,思考我們從哪裏來、現在在哪裏、將到哪裏去。這就要求我們善於運用歷史眼光認識發展規律、把握前進方向。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端起歷史望遠鏡回顧過去、總結歷史規律,展望未來、把握歷史前進大勢。”

回望最近100多年的世界歷史,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跌宕起伏而又波瀾壯闊的畫卷。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其他戰亂和衝突,還經歷了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人們最迫切的願望就是免於戰爭、締造和平,擴大合作、共同發展。同時,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帶來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鑑也日益增多,這些都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髮展到更高水平。

回顧歷史,人們由於立場不同、認識水平不同,對國際形勢的看法和結論也迥然不同甚至截然對立。我們要樹立正確歷史觀,從紛繁複雜的歷史現象中抽絲剝繭,釐清各種重大事件的原委與始終,從國際政治風雲變幻和社會革命潮落潮起中認準時代發展潮流,從地緣政治衝突和發展利益博弈中把握國際社會的共同訴求。只有運用正確歷史觀來觀察世界,我們才能理解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理解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人類社會孜孜以求的目標,認清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這個時代的潮流。

習近平同志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無論會遇到什麼樣的曲折,歷史都總是按照自己的規律向前發展,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樹立正確歷史觀,就要尊重歷史規律,自覺推動歷史前進的車輪,若逆潮流而動必將被時代拋棄。我們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頭腦還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思維的老框框內,而應認清歷史趨勢,跟上歷史前進腳步,順應時代潮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起手來一起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樹立正確大局觀,準確判斷國際關係變革趨向

縱觀人類歷史,世界發展從來都是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結果。依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事物的性質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因而,要看準、看清、看透當今世界的風雲變幻,避免在亂象中迷失方向、捨本逐末,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僅要看到現象和細節,更要把握本質和全局,樹立正確大局觀。

今天,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各國人民渴望和平發展、謀求合作共贏的意願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強烈,各國之間經貿聯繫、人文合作、安全對話與科技交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活躍,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趨勢和特點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鮮明。與此同時,世界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諸如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民族主義、孤立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思潮有所擡頭,人類社會面臨許多共同問題,需要攜手合作解決。

在這種形勢下,樹立正確大局觀首先要把握全局,通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以及矛盾的各個方面:既看到世界多極化加速推進的大勢,又重視大國關係深入調整的態勢;既看到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大勢,又洞察世界經濟格局深刻演變的動向;既把握國際環境總體穩定的大勢,又看清國際安全挑戰錯綜複雜的局面;既看到各種文明交流互鑑的大勢,又重視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盪的現實。中國共產黨人善於從紛繁複雜的現象中抓住本質,從全局中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長遠趨勢。儘管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儘管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不斷涌現,儘管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有新的表現,儘管文明衝突、文明優越等論調不時沉渣泛起,然而,國際關係民主化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安全穩定是人心所向,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不同文明交流互鑑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正是基於這樣的大局觀,習近平同志作出科學論斷:“多個發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區逐漸形成,國際力量對比繼續朝着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方向發展。”

正是因爲擁有這樣既符合時代要求又飽含辯證思維的大局觀,中國共產黨對人類社會的整體性、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發展利益的共同性等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能夠超越意識形態分歧、超越社會制度差異、超越民族文化認知、超越發展水平與時空距離,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契合世界各國對和平與發展的共同期盼,體現了中國追求實現人類共同繁榮發展的全球視野、廣闊胸懷和大國擔當。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順應人類文明發展大勢,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樹立正確角色觀,準確看待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我們觀察分析國際形勢,歸根到底是要爲制定對外方針政策服務,爲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服務,爲給我國改革發展創造有利外部環境服務。這就要求我們把從中國看世界與從世界看中國兩種視角統籌起來,不僅要冷靜分析各種國際現象,還要把自己擺進去,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變中我國的地位和作用,科學制定對外方針政策。只有樹立正確角色觀,我們才能在充滿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的世界中保持戰略清醒和戰略定力,不被亂花迷眼、不被浮雲遮眼。

改革開放後,經過40年努力,中國同世界的經貿往來、文化交流都得到極大擴展,與外部世界的關係有了實質性的重大改變,中國已成爲推動國際格局發展變化的重要力量之一。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這不僅成爲中國人民的普遍共識,也成爲國際社會的重要共識。

中國同外部世界的關係發生如此重大的積極變化,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黨對我國在當今世界所處的歷史方位的認識越來越明晰。同時,隨着我國改革開放力度不斷加大,中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更加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同外部世界的交往與合作日益廣泛和緊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中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更爲深化。2016年9月,習近平同志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峯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將中國改革開放進程歸結爲“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國”的進程,並且指出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的新起點上。他指出:“我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敞開大門搞建設,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積極推動建設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中國同外部世界的互動持續加深,中國的朋友遍佈世界。”中國在不斷融入國際社會的同時,也在不斷推動國際治理體系變革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秉持開放心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願意讓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受益,實現共同發展。

隨着中國綜合國力持續增強,中國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習近平主席於2013年秋天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很快成爲國際社會廣泛參與的合作平臺,爲世界共同發展增添了新動力。作爲當今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角色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成爲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作爲世界最大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對自身的歷史使命、對中國的國際責任和義務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爲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爲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爲自己的使命。”不管未來世界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在繼續深刻改變自己的同時,還將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世界,中華民族將爲人類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思想宣傳範文】三

改革開放讓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成爲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開闢出一條不同於西方模式的現代化道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中國在改革開放中正確處理一系列重大關係,爲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中國經驗。

正確處理立足國情與借鑑國外的關係。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要虛心學習借鑑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們不能數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發展模式,也絕不會接受任何外國頤指氣使的說教。”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要實現現代化,必須以世界眼光和開放心態吸收借鑑其他國家創造的先進經驗和有益成果。但應認識到,國外經驗可以學習借鑑,卻不能照抄照搬。現實中,一些發展中國家照抄照搬西方模式甚至依附於西方國家搞現代化,最終失去發展自主性,非但沒有實現現代化,反而陷入動盪之中。事實證明,國情不同,道路就會不同,立足本國國情纔是走向現代化的正道。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正是堅持從本國國情出發,不斷汲取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才走出了一條讓世界矚目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關係。實現現代化,既要大力發展經濟爲持續改善民生奠定堅實物質基礎,也要通過持續改善民生爲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有效需求。同時,改善民生要與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既盡力而爲又量力而行。在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有的發展中國家雖然經濟發展了,但民衆沒有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最終導致社會動盪。有的發展中國家不切實際地提高社會福利水平,由於過度福利化導致效率低下、增長停滯。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始終堅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關係,將收入提高建立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基礎上,將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實現了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良性互動、相得益彰。

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其核心是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習近平同志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機統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既不能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近些年來,受新自由主義思潮影響,一些發展中國家把政府和市場對立起來,過分強調市場作用、否定政府作用,結果使整個國家經濟陷入嚴重混亂。中國在改革開放中注重發揮市場與政府“兩隻手”的作用和優勢,既最大限度調動市場經濟內在的激勵和創新動力,又確保市場經濟有序有效運行,有效調動各方積極性,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正確處理活力與有序的關係。一個運行良好的現代社會,既要充滿活力,又要和諧有序。習近平同志指出,“要處理好活力和有序的關係,社會發展需要充滿活力,但這種活力又必須是有序活動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洶涌也不行。”當前,困擾很多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一個難題,就是社會動盪和不穩定。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我國把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有機統一起來,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時,注重爲改革發展營造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成功處理活力與有序的關係,確保始終在保持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又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思想宣傳範文】四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作爲“時代精神的精華”和“文明的活的靈魂”的馬克思主義,本質上就是馬克思所說的“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它是“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貴、最隱蔽的精髓”的彙集和凝結。馬克思把自己時代和人民的現實關切,昇華和凝結爲理論主題和畢生追求。可以說,堅守人民立場、以人民爲中心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初心和靈魂。

“人民的幸福”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他號召全黨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這些重要論述,是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對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的繼承和發展。

追求人的幸福是自古希臘以來思想家們的永恆主題,馬克思繼承了這一主題。但古希臘思想家所追求的幸福,主要是“個人的幸福”,如伊壁鳩魯就認爲,幸福是肉體無痛苦和靈魂無紛擾。真正把“人民的幸福”作爲出發點和追求目標的,正是馬克思。在高中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馬克思立下了爲人類的幸福而工作的志向,並強調要把“人類的幸福”與“自身的完美”結合起來:“人們只有爲同時代人的完美、爲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過得也完美。”在寫作博士論文時,馬克思自稱願做爲人類帶來幸福而犧牲自己的“人間的普羅米修斯”。可見,實現“人民的幸福”是馬克思的初心所在。在其光輝而偉大的一生中,馬克思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家庭和幸福去踐行這一初心。

馬克思主張,幸福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係還給人自己,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大學畢業後,剛走上社會在《萊茵報》工作的馬克思,就因關心農民的疾苦和幸福而“第一次遇到要對所謂物質利益發表意見的難事”。爲了解決使自己“苦惱的疑問”,馬克思寫作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在這部著作的導言中,馬克思明確提出自己的哲學不再是抽象的思辨,而是爲歷史和人民服務的新哲學——廢除“人民的虛幻幸福”,追求“人民的現實幸福”。在隨後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深刻認識到人處在異化勞動——“非神聖形象”的統治之中,而在異化勞動中,人“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受摧殘”。也就是說,在異化勞動之中,人徹底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和幸福。爲此,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特別強調:全世界無產者必須聯合起來,建立以“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自由人的聯合體”,才能變“資本的獨立性和個性”爲“活動着的個人的獨立性和個性”,才能真正實現人的現實的幸福。在此意義上,只有作爲“自由人的聯合體”的共產主義,才能“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也就是說,“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作爲一個完整的人佔有自己全面的本質”,最終獲得真正的自由解放和現實的幸福。由此可見,自馬克思主義創立伊始,就將“人民的幸福”作爲其理論的出發點。伴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發展歷程,這種對人民立場的堅守,始終是其不變的初心和靈魂。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在《共產主義原理》中,恩格斯強調共產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學說”,鮮明地表明瞭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立場。歷史上的其他思想家,特別是作爲資產階級及其誇誇其談的代言人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和古典哲學家,都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爲統治階級代言,他們崇拜抽象的人而忽視了現實的人。唯有馬克思站在人民的立場,反對和批判資產階級及其生產方式,爲廣大人民代言。在此意義上,恩格斯強調:對“抽象的人”的崇拜,必須由“關於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來代替。

馬克思之所以堅守人民立場,是因爲他第一次認識到不是神而是人民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既是歷史的劇作者,也是歷史的劇中人。在馬克思看來,“歷史”並不是把人當作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來利用的某種特殊的人格,歷史不過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這其實也正是馬克思指出的人作爲歷史主體的“歷史辯證法”:“人,作爲歷史的經常的前提,也是人類歷史的經常的產物和結果,而人只有作爲自己本身的產物和結果才成爲前提。”正是立足於人民立場的歷史辯證法,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深刻抓住和揭示了“個人現在受抽象統治”的實質,並指出了破除“抽象”對人的統治而走向自由解放的三大階段:人的依附性階段、以物的依賴性爲基礎的人的獨立性階段、個人全面發展的自由個性階段。馬克思認爲唯有破除“抽象”對人的統治,才能實現人從“依附性”到“獨立性”再到“自由個性”的發展。而“抽象”只不過是那些統治個人的物質關係的理論表現。在馬克思這裏,統治個人的“物質關係”就是具有“幽靈般現實性”的“資本”。馬克思在傾其一生的偉大著作《資本論》中,所揭示的就是物與物背後所掩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正是“人”而不是“資本”纔是貫穿《資本論》的一條“紅線”。馬克思正是站在人民的立場而不是資產階級的立場,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展開了最無情的批判,才把資本的獨立性和個性還給了人自己。也因此,馬克思才稱《資本論》實現了“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偉大勝利。在此意義上,阿爾都塞認爲存在着從青年馬克思的人道主義到成熟馬克思的科學主義的“斷裂”,是難以服人的。阿爾都塞根本上忽視了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人民性立場和品格。

可以說,馬克思主義之爲馬克思主義,根本上就在於它具有人民性品格和堅守人民性立場。人民性不僅是馬克思主義與非馬克思主義的分水嶺,也是馬克思主義與那些所謂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分水嶺。以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爲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瞭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

“讓人民獲得解放”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價值訴求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爲人類求解放。”他強調:“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爲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瞭方向。”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恩格斯認爲,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參加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產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所以說,從“人間的普羅米修斯”到“無產階級的革命鬥士”,馬克思畢生的使命和追求就是“讓人民獲得解放”。

在馬克思去世後,恩格斯曾蓋棺定論,馬克思的一生有“兩大發現”:唯物史觀——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剩餘價值——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特殊規律。而這兩大規律,正是人民獲得自由解放必不可少的兩大理論基石。正是在這兩大基石的基礎上,馬克思開闢了一條通過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而獲得人之自由個性解放的新道路:“資本的壟斷成了與這種壟斷一起並在這種壟斷之下繁盛起來的生產方式的桎梏。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燬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因此,馬克思強調要充分發揮“資本的文明面”去發展社會生產力,爲“一個更高級的、以每一個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爲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建立現實的基礎”。馬克思認爲,“培養社會的人的一切屬性,並且把他作爲具有儘可能豐富的屬性和聯繫的人,因而具有儘可能廣泛需要的人”——作爲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生產出來,正是以資本增殖和擴張爲基礎的世界歷史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對此恩格斯指出,由於兩大發現,人的自由解放之路在馬克思這裏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在此意義上,恩格斯認爲《資本論》是“工人階級的聖經”,“自從世界上有資本家和工人以來,沒有一本書像我們面前這本書那樣,對於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可以說,《資本論》就是馬克思射向資產階級的“最厲害的炮彈”和無產階級獲得自由解放的“助產婆”和“指路明燈”。馬克思追求無產階級的解放道路之所以不同於以往的哲學家和經濟學家,是因爲馬克思“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他把“求解放的理想”和“爲自由的鬥爭”內在結合起來了。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讓人民獲得解放是馬克思畢生的追求。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爲根本立場,把爲人民謀幸福作爲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羣衆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凝聚起衆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這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初心和靈魂的矢志堅守。

【思想宣傳範文】五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多次親臨宣傳思想文化單位調研考察指導,發表重要講話、重要論述,站在新的歷史方位,着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科學界定了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新聞輿論工作、文化工作的性質地位,明確了職責使命,提出了必須堅持的方針原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是做好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學指南,是廣大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的根本遵循。

把學習擺在首位,努力成爲敏學善思、學以致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事業發展沒有止境,學習就沒有止境。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把學習作爲一種精神追求、生活習慣。我們正在從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偉大而波瀾壯闊的,是前人沒有做過的,必須努力拓展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政治素養,經濟、政治、歷史、文化、社會、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識是提高知識化、專業化水平的必備。當前首要任務就是要原原本本、深入系統、聯繫實際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準確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質與精髓,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深刻把握時代主題、發展大勢,正確認識我們所處的歷史方位、正在做和將要做的事情。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真正把科學理論內化爲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運用到豐富的、具體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實踐中,努力把科學理論轉化爲謀劃工作的思路、促進工作的措施,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爲高度的政治自覺、鮮明的人民立場、強烈的責任擔當、過硬的能力本領。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努力成爲政治堅定、忠誠可靠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工作,都有着政治屬性和意識形態屬性,說到底是政治工作。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一定要認真貫徹執行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思想文化從來都是與政治密不可分的,沒有所謂的純學術、純藝術,也沒有抽象絕對的“新聞自由”,脫離了政治的學術研究、文藝創作、新聞報道,往往就會偏離歷史的方向、失去時代的光彩、喪失應有的價值。過硬的政治素質、政治覺悟,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的基本素養和基本要求。不論是從事理論研究、新聞出版、文藝創作,還是從事文化經營管理、國際傳播工作,都要懂政治、講政治。自覺強化“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始終做到聽黨指揮,嚴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宣傳紀律,做到守規矩、聽招呼、能幹事、有底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

把責任扛在肩上,努力成爲一名敢於擔當、奮發有爲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黨的十九大繪就了未來發展藍圖,“兩個一百年”目標即將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更好地擔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不辱使命、不負重託,以“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爲、夜難寐”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一招不讓地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理論工作者要緊緊抓住大有可爲的歷史機遇期,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推動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新聞輿論界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要繼續保持與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真理、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黨的主張、闡釋黨中央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要反映羣衆呼聲、反映人民偉大實踐和精神風貌,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團結奮鬥的強大力量。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把提高質量作爲文藝作品的生命線,創作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要用自己的行動,努力做全面準確深入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排頭兵,努力做理論聯繫實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幹家,努力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思想輿論的主力軍,努力做與時俱進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先行者,奮力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把人民放在心裏,努力成爲一名關注民生、爲民服務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鮮明的是人民立場,最厚重的是人民史觀,最真摯的是人民情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思想,堅持黨的羣衆路線,讓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面光輝旗幟永不褪色。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工作導向、創作導向、研究導向,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根本要求,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堅持黨的人民立場的集中體現,是思想文化發展規律的深刻總結,是我們必須堅持的重大方針。堅持以人民爲中心,要秉持人民立場、增進人民情感,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我們的學術追求、創作追求、工作追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我們觀察社會、分析問題、謀劃工作的根本視角,把人民的喜怒哀樂作爲我們判斷是非正誤、檢驗成果成效的唯一標準,真正讓羣衆的生產生活、人民的社會實踐,成爲我們研究、創作、報道、謳歌的主題和主角,更多地深入生活、更多地深入實踐,多講老百姓的故事,多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話,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多寫出“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章,把人民羣衆始終團結在黨的周圍。

標籤:多篇 革命 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