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的閱讀*(通用多篇)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的閱讀*(通用多篇)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賞析 篇一

這是一首送別詩,詞中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巧妙別緻的比喻,風趣俏皮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鮑浩然時的心緒。

詞的上片着重寫人。起首兩句,運用風趣的筆墨,把景語變成情語,把送別詩所見自然山水化成爲有情之物。當這位朋友歸去的時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對他都顯出了特別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彷彿變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動的眼波;而一路上團簇糾結的山巒,也似乎是她們蹙損的眉峯了。正因爲友人鮑浩然在歸途中懷着深厚的懷人感情,山水都變成了有感情之物。

三、四兩句 ,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處,是“眉眼盈盈處”。“眉眼盈盈”四字有兩層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個人。因此“眉眼盈盈處”,既寫了江南山水,也同時寫了他要見到的人物。此兩句寫送別時的一往情深卻又含而不露。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翻譯 篇二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

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朋友要去哪裏呢?

就去那山水交匯之處。

纔剛送走了春天

又要送好友離去。

如果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天的話,

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創作背景 篇三

春末時節,詞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別即將回家鄉(浙東)的好友鮑浩然。雖然自己家在如皋,欲歸不得,羈旅之愁難以爲懷,但仍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與春光同住。

描寫江南風光的古詩 篇四

1.七律《江南雪》

(平水韻)

寒宵塞北行雲去,曉色江南雪景栽。

但覺朱樓更舊貌,忽聞紫陌建瑤臺。

飛檐點筆銀花現,望眼傾心玉魄開。

落筆攜梅香一縷,詩風共綴雅頻來。

2.五律《冬雪》

(平水韻)

臘月芳遊盡,開軒羽翼飛。

涼亭鋪錦被,玉粉疊羅幃。

柳色身姿弱,農家巷陌稀。

天工生妙筆,風雪故思歸。

3.七律《詠雪》

(平水韻)

亭際嫣紅別玉臺,萬朵銀花一夜開。

滿枝頻借寒風舞,小徑寒欺粉蝶來。

緩緩峯前雕素景,茫茫陌上砌雲腮。

山陰絕地神飛筆,漏境尋幽醉欲徊。

4.五律《雪仙子》

(平水韻)

道是天宮粉,人間水國鋪。

疑春飛柳絮,醉意捧花奴。

抱去嬌娘軟,飄來玉骨酥。

窗開臨入寢,切切正相扶。

5.五律《迎雪》

(平水韻)

梨花臨別院,入牖舞悠哉。

落硯香池染,飛檐玉榻來。

亭樓移畫棟,水國砌雲腮。

遠近茫茫白,夢傾詩泄臺。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賞析 篇五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車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纔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1)本詞上、下片各寫了什麼?請作簡要概括。(2分)

(2)宋人王灼【】《碧雞漫志》評王觀詞是“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這首詞“新麗”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

(1)上片寫眼前送別之景,下片寫朋友將去之地。

(2)以美人的眉眼來描寫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麗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寫得清新秀麗如佳人。

【作者簡介】

王觀(生卒年不詳),字通叟,北宋高郵(屬江蘇)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曾著《揚州賦》、《芍藥譜》。有《冠柳詞》。今有趙萬里輯本。曾在宋神宗朝當過翰林學生,因作詞得罪而被貶,所以自號“逐客”。王灼說他的詞“新麗處和輕狂處皆是驚人”(《碧雞漫志》),說明他是具有鮮明的創作個性的詞家。王觀的作品,風趣而近於俚俗,時有奇想。

【註釋】

①眼波橫:形容眼神流動如橫流的水波。

②眉峯:形容眉彎如山峯。 聚:指雙眉蹙皺狀如雙峯相併。這兩句說水是橫流的眼波,山是蹙皺的眉峯。

③盈盈:脈脈含情。兩句是說先問行人到哪裏去?回答是要到山水明秀的地方去。

【鑑賞】

王觀的作品,風趣而近於俚俗,時有奇想。王灼說他“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碧雞漫志》)。這首《卜算子》,俏皮話說得新鮮,毫不落俗,頗受選家的注意。它是一首送別詞。

友人鮑浩然大抵是浙東(宋代“兩浙東路“的簡稱,今浙江省衢江、富春江、錢塘江以東地區)人,同王觀的交情似乎不很深。這次分別,是鮑浩然從客途返家(但也可能他有個愛姬在浙東.這回是去探望她)。這類事情極爲尋常,而王觀卻運用風趣的筆墨,把尋常的生活來個“化腐朽爲神奇”,設想了一套不落俗的構思:先從遊子歸家這件事想開去,想到朋友的妻妾一定是日夜盼着丈夫歸家,由此設想她們在想念遠人時的眉眼,再聯繫着“眉如遠山”(《西京雜記》:“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眼如秋水”(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這些習用的常語,又把它們同遊子歸家所歷經的山山水水來個擬人化,於是便得出了“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它是說,當這位朋友歸去的時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對他都顯出了特別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彷彿變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動的眼波;而一路上團簇糾結的山巒,也似乎是她們蹙損的眉峯了。山水都變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爲鮑浩然在歸途中懷着深厚的懷人感情。

從這一構思向前展開,於是就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要到哪兒去呢?是“眉眼盈盈處”。“眉眼盈盈”四字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江南的山水,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又一層意思是:有着盈盈眉眼的那個人。(古詩:“盈盈樓上女“。盈盈,美好貌。)因此“眉眼盈盈處”,既寫了江南山水,也同時寫了他要見到的人物。語帶雙關,扣得又是天衣無縫,實在是高明的手法。

上片既着重寫了人,下片便轉而着重寫季節。而這季節又是同歸家者的心情配合得恰好的。那還是暮春天氣,春才歸去,鮑浩然卻又要歸去了。作者用了兩個“送“字和兩個“歸”字,把季節同人輕輕搭上,一是“送春歸“,一是“送君歸”;言下之意,鮑浩然此行是愉快的,因爲不是“燕歸人未歸”,而是春歸人也歸。然後又想到鮑浩然歸去的浙東地區,一定是春光明媚,更有明秀的山容水色,越顯得陽春不老。因而便寫出了“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也許是從唐詩人韋莊的《古別離》“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得到啓發吧,春色既然還在江南,所以是能夠趕上的。趕上了春,那就不要辜負這大好春光,一定要同它住在一起了。但這只是表面一層意思.它還有另外一層。這個“春”,不僅是季節方面的,而且又是人事方面的。所謂人事方面的“春”,便是與家人團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這樣的語帶雙關,當然也聰明,也俏皮。

通看整首詞,輕鬆活潑,比喻巧妙,耐人體味;幾句俏皮話,新而不俗,雅而不謔。比起那些敷衍應酬之作,顯然是有死活之別的。

【評解】

這是一首浸潤着真摯感情的送別詞,表現了作者新巧的藝術構思和形象地刻畫離情別意的藝術手段。上片以眼波和眉峯來形容水和山,以眉眼盈盈處來顯示浙東山水的清秀。下片寫暮春送客又兼送春,並祝願友人與春同在,表現送行人的一片深情。

起拍“水是”、“山是”兩句,含意豐富,啓人遐想。詞人把明澈的水流喻爲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巒喻爲美人的眉峯,極言浙東山水的美麗可愛。同時,也可以理解爲詞人對鮑浩然心事的設想:波光漾動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脈脈傳情;青黛的山巒是心上人的眉峯,因思念自己而滿懷愁怨,眉頭都蹙起來了。詞人通過這一設想來寫出了鮑浩然“之浙東”的心切。與此相應,上片結句“眉眼盈盈處”也可以有兩層理解:一是鮑浩然是去山水透麗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與“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會。

下片抒發詞人的情懷。“纔始送春歸”,點明這裏春剛逝去,說明詞人心中滿懷着傷春之愁;“又送君歸去”則再添了別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後兩句是詞人對鮑洗然的祝願:希望他生活在“春”裏。這個“春”既是反映鮮花如錦的春天季節,也喻指他與心上人生活在一起。

這首詞構思新巧,詞語明麗,很有表現力。且俏皮話說得新鮮不俗,頗受人們喜愛。比起那些敷衍應酬之作,顯然有死活之別。

【集評】

《唐宋詞鑑賞集》:詩貴緣情。這首小詞正是用它所表現的真摯感情條打動讀者的心絃的。且不必問題目云云,它那從民間營養吸取來的健康情調、鮮明語言、民歌的藝術技巧引起讀者的美感和共鳴,使它臻於詞的上乘。

《能改齋漫錄》:王逐客送鮑浩然遊浙東,作長短句雲:“水是眼波橫”云云。韓子蒼在海陵送葛亞卿詩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應萬里隨春去,若到桃源問歸路。”詩、詞意同。

作者簡介 篇六

王觀(1035--1100),字通叟,生於如皋(今江蘇如皋),北宋著名詞人。王安石爲開封府試官時,他得中科舉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進士。其後,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職,在任時作《揚州賦》,宋神宗閱後大喜,大加褒賞;又撰《揚州芍藥譜》一卷,遂被重用爲翰林學士淨土。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原文 篇七

宋代: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纔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原文、註釋、賞析 篇八

原文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纔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譯文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

山是美人蹙起的眉毛。

要問朋友去哪裏呢?

到山水交匯的地方。

纔剛送走了春天,

又要送好友離去。

如果你到江南趕上了春天,

就千萬不要辜負了這美好的景色,

一定要留住春天與你在一起。

註釋

卜算子:詞牌名。

鮑浩然:詩人的朋友。

水是眼波橫: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

山是眉峯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欲:要,想要

行人:指作者(王觀)的朋友(鮑浩然)

眉眼盈盈處:山水交匯的地方。

賞析

此詞構思新巧,筆調輕快,在送別之作中別具一格。開篇“水是眼波橫”二句匠心獨運:前人慣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類的譬喻來形容女子容顏之美,而作者此處則反用其意,說水是眼波橫流、山是眉峯攢聚,其妙處不僅在於推陳出新、發想奇絕,而且在於運用移情手法,化無情爲有情,使原本不預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別的場面,爲友人的離去而動容。“欲問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髮,亦見用筆靈動、造語新奇。“眉眼盈盈處”,既是喻指友人故鄉的秀麗山水,又令人想見友人妻妾倚欄盼歸之際美目傳恨、秀眉凝愁的情態。妙語雙關,熔鑄非易。過片後“纔始送春歸”二句抒寫良情別緒:方纔“送春”,已是十分悵恨;今又“送君”,更添悵恨十分。旦夕之間,兩諳別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卻故意出以淡語,含而不露。“若到江南”二句再發奇想,叮囑友人如能趕上江南春光,務必與春光同住。惜春之情既溢於言表,對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於句中。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原文及鑑賞 篇九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纔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王觀詞作鑑賞

這是一首送別詞。詞中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巧妙別緻的比喻、風趣俏皮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鮑浩然時的心緒。

詞的上片着重寫人,起首兩句,運用風趣的筆墨,把景語變成情語,把送別時所見自然山水化爲有情之物。當這位朋友歸去的時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對他都顯出了特別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彷彿變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動的眼波;而一路上團簇糾結的山巒,也似乎是她們蹙損的眉峯了。山水都變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爲友人鮑浩然歸途中懷着深厚的懷人感情。

三、四兩句,點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處,是眉眼盈盈處。眉眼盈盈四字有兩層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麗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個人。因此眉眼盈盈處,既寫了江南山水,也同時寫了他要見到的人物。此二句寫送別時的一往情深卻又含而不露。

上片寫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達了惜別深情;下片則直抒胸臆,兼寫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願。過片兩句,正面點明送別。作者用兩個送字遞進,將作者黯然銷魂的愁苦之情描寫得極爲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離長江不遠的如皋,欲歸不得,羈旅之愁益覺難以爲懷。結末兩句,是詞人強壓心中沉痛之情而對遠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願與叮嚀:希望友人到江南後,千萬要與美好的春光同住。這兩句,一反送別詞中慣常的悲悲切切,寫得情意綿綿而又富有靈性。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譯文 篇十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裏?到山水交匯的地方。

剛剛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歸去。如果你到江南能趕上春天,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