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中文學常識習題新版多篇

國中文學常識習題新版多篇

國中文學常識 篇一

用爸爸的話來說,我的文學常識就是少得可憐。我一點也不否認爸爸的這一觀點,相反,我還很贊同這句話。

爲什麼呢?因爲我平時除了學習語文課本以外,很少去看其他課外書。語文課本我覺得學得還好,所以平時的單元測驗我總是胸有成竹的樣子。你說我驕傲也好,自大也罷。從小到大,對於語文考試,我還真顯得比平常人淡定!以前,我總是以爲,只要把語文課本讀好了,我的語文成績就可以保持穩中取勝。可是,經歷了這次會考的語文試卷後,我徹徹底底地改變了這個看法。

每次會考和期考,第一天上午考的都是語文,所以,在別人看來,我就是一種無所事事的樣子。的確,本身我是覺得語文不難,而且,我對語文也是頗有興趣的。因此,我每次考語文都是笑着考完的。而這次我卻只笑了一半。爲什麼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語文考試的第一題大都是以選擇題爲主的,所以,一般只要細心看,注意觀察,這種選擇題基本上都可以拿滿分。但是,這次我在考語文試卷的過程中,顯得異乎尋常。我曾記得是選擇題的倒數二題吧,題目告訴我們是要選擇錯誤的一項。我便開始慢慢審查,像是不放過任何一個蛛絲馬跡似的。可即使是這樣,那題我最終還是選錯了。那題的最後一個選項的題目是這樣的:三十歲叫不惑,四十歲叫做知天命。意識模糊的自己開始不知所措了,我便以“小公雞點到誰,我就選誰”的方法做完了這道題。看來老天爺也是不憐憫我,因爲,我選的答案是錯誤的。也許,看到這的時候,你已經在爲我的錯誤選擇感到義憤填膺。但是你別緊張,對比我下面要說的事情,你會覺得我就是個大白癡!

時間匆匆流逝,我已經做到課外知識的內容了。第一題的開頭是這樣寫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題目上寫着:請問,這是出自我國哪部古典文學名著?作者是誰?看到這題,對於正常人,讀了四大名著的人來說,這簡直是易如反掌。可是,你會意想不到,我填的答案居然是《水滸傳》,作者毫無疑問,就是施耐庵!當我寫到這的時候,你是不是對我已經持崩潰的態度呢?當然,我不會怪你的這個想法。因爲,我對於文學常識的接觸實在是少之又少。不瞞你說,直到現在,我只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如果你讓我說說爲什麼我會寫這個答案,我可以毫無保留地告訴你。當我看見“英雄”二字的時候,我就想起了《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所以,這也毫無疑問,當初我爲什麼會填水滸傳這個答案了。至今,我仍爲我的語文考試感到後悔不已。你要知道,如果不是這幾個答案成爲我的絆腳石,我已是全班語文第一名了。要怪就怪我平時不看文學常識,這次,終於讓我嚐到了苦頭。

考完試,我把這兩件事情講給爸爸聽,他也爲我感到可惜。他說:“你知道嗎?這是很基本的文學常識,這就是你平時不多看課外書,不多學文學常識的後果。這次被你選錯了,扣了幾分,也算是給你長了一回記性。記住,從現在起,你就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在忙碌的時間裏抽出時間來,多去看看課外書。增加多一些課外知識,這對你的語文水平提高才有好處。我的女兒,你明白了嗎?”聽完這話,我有一種在迷惘時被人一棍子突然打醒的感覺,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語文是這樣學的!我忙挺直了腰板,對爸爸行了一個軍禮,大聲地說:“是!”並決定吸取這次語文考試的教訓,一定要惡補我的文學常識。

曾經的我,總是很幼稚地認爲,文章寫的好,就是證明語文也學的好。經歷了這次的語文考試,我才真正醒悟,文學常識在學習語文中的重要性。所以,我必須把文學常識這個不足之處給它完美地修飾好。我纔敢對別人說,我會讀語文。因此如果想把語文學通學徹底,唯有一個祕訣,那就是:多閱讀!正所謂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你在文字中穿行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理解了,你就會覺得受益匪淺!

國中語文文學常識 篇二

一、作家作品

《藤野先生》作者魯迅,選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魯迅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學期我們還學過他的一首散文詩《雪》,選自他的詩歌集《野草》。

《我的母親》選自《胡適自傳》,作者胡適,著名學者。

《列夫。托爾斯泰》選自《三作家》,作者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

《雷電頌》選歷史劇《屈原》,作者郭沫若,我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古文字學家。

《海燕》選自《高爾基全集》,作者高爾基,前蘇聯作家,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和劇本《小市民》等。

《敬畏自然》選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嚴春友

《喂—出來》選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說選》作者星新一,日本現代科幻小說作家。

《雲南的歌會》選自《沈從文散文選》,作者沈從文,現代作家。歷史文物學家,代表作《邊城》。

《端午的鴨蛋》選自《汪曾祺全集》,作者汪曾祺,現當代作家。

《吆喝》選自《北京城雜憶》,作者蕭乾,作家、記者、翻譯家。

《與朱元思書》選自《藝文類聚》,作者吳均,,南朝梁文學家。

《五柳先生傳》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

《馬說》選自《韓愈文集》,作者韓愈,唐朝著名文學家。

《送東陽馬生序》選自《宋學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學家。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選自《劉禹錫集》,作者劉禹錫,唐朝詩人哲學家,著有《劉賓客集》。

《赤壁》選自《樊川詩集》,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詩人,和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過零丁洋》選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南宋著名愛國詩人。

《水調歌頭》選自《東坡樂府集》,作者蘇軾,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

《山坡羊。潼關懷古》選自《全元散曲》,作者張養浩,元代散曲作家。

《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醉翁亭記》選自《歐陽修散文選集》,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

《滿井遊記》選自《袁中郎集箋校》。作者袁宏道,字中郎,號石公,明代文學家。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稱爲“公安三袁”。

《飲酒》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東晉詩人。

《行路難》選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大詩人。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選自《杜詩詳註》。作者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唐代大詩人。

《白雪送武判官歸京》選自《岑參校注》。作者岑參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

《已亥雜詩》選自《龔自珍全集》,作者龔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學家,是近代啓蒙思想的先驅。

常用的說明方法有: 篇三

舉例子、列數字、下定義、畫圖表、引資料、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等。

國中文學常識 篇四

1.理解記憶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記憶。背誦課文要儘量運用意義記憶,既加強理解記憶。要反對不求甚解的死讀書的學習方法。背誦一篇或一段文章時,首先要通讀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後瞭解文章的層次,來龍去脈,掌握文章的語言特點,抓住一些起關聯作用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先分析、後綜合,這樣背誦起來就快得多了。背誦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誦議論文,可以從分析論點、論據、論證入手;背誦記敘文,可以從瞭解和掌握有關事實、記敘順序入手。

2.快速誦讀法

背誦是在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熟悉書面材料的結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後,要始而反覆朗讀,繼而反覆默讀。只有熟讀,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誦。實踐證明,持續性的緩慢閱讀,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會使記憶信號中斷;反之,讀熟課文之後,逐步加快閱讀速度,則可在大腦皮層形成連貫的信號刺激,從而強化記憶效果,提高背誦速度。

3.提綱挈領法

古人云:“舉一綱而萬目張。”文章的“綱”便是文章的脈絡,而文章的脈絡又體現着作者的寫作思路。所以,背誦課文時,一定要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順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後連,上遞下接,環環緊扣,連綿不斷。這樣,不但背得快,而且記得牢。只要我們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邊讀邊想,邊想邊背,背誦也就不太困難了。

4.求同存異法

某些詩文具有“重章復唱”的特點,各章(段)字句大體相同,因此,我們在背熟第一章(段)後,只要找出其餘各章(段)不同的字句並記住它們就可以了。

5.示範激勵法

一些功底深厚的語文教師在要求學生背誦之前,往往自己先在學生面前熟練而有表情地背誦一遍。這樣做,對提高學生的背誦信心無疑是有很大激勵作用的。此外,由於人們的記憶力存在着差異性,所以,在學生開始練習背誦之後,教師就要深入學生,一方面進行背誦指導,一方面及時發現背誦課文“千里馬”,並讓這些“千里馬”在全班同學面前作示範背誦,這樣做,對於增加其他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背誦信心,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

6.關聯詞提示法

並聯詞不但能體現複句關係和句羣關係,而且也能體現議論文的內在聯繫,有人說,關聯詞是議論文的語言軌跡。因此,及時把握關聯詞這個“語言軌跡”,對背誦議論文是有很大幫助的。例如,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文中有這麼一段:“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爲緣。使舉國之少年而查爲少年也,則吾中國爲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爲老大也,則吾中國爲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這段文字中含關聯詞“……而……使……則……使……則……故……而……”其中第一句中的“而”連接兩個分句,表並列關係;第二句中的“使……則……使……則”構成兩對關聯詞,分別表示假設關係;第三句中的“故”連接上下兩個句子,表因果關係;“而”連接兩個分句,表並列關係。我們只要把握住這些關聯詞,弄清它們表示的關係,邊想邊背,句句銜接,環環緊扣,背誦這段文字也就不大困難了。

7.辭格勾連法

教科書中要求背誦的課文皆爲名家名篇,而名家名篇在修辭格的運用上自有獨到之處。因此,從背誦課文所用的修辭格入手,採用上勾下連的方式,往往可以收到意料不到的背誦效果。例如,背誦課文《口技》中有這麼一段文字先用排比句式“百千……百千……百千……聲……聲……聲”,接着用“頂針”句式“人……手,手……指……人……口,口……舌……”生動地描寫了發生火災時人們驚恐萬狀的忙亂場面。所以,我們只要按照作者所用的這種修辭格的句式特點逐句對照,上勾下連,背誦這段文字同樣是不太困難的。

8.聽錄音背誦法

生理學家認爲,讓視覺和聽覺共同參與記憶,要比單用視覺和聽覺,提高記憶效果30%―40%,這種記憶方法,人們稱爲“協同記憶法”。根據這一理論,在練習背誦時,可適當播放課文錄音,使學生邊讀課文,邊聽錄音,從而形成記憶信息的雙向刺激,以強化記憶效果。

9.趣味背誦法

在學生練習背誦達到一定程度時,爲了進一步強化記憶,消除持續背誦造成的單調感、疲勞感,依據“寓教於樂”的原則,無妨採用以下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背誦興趣:①“對歌”式背誦法。即摹仿山區或某些兄弟民族“對歌”的方式,由甲、乙兩個學生每人一句,輪流背誦;②“接力賽”式背誦法,即摹仿體育運動中接力賽跑的方式,由三個學生每人一句,上遞下接,循環往復;③“疊羅漢”式背誦法,即摹仿雜技演員“疊羅漢”的方式由第一人背誦第一句,第二人接背二、三句,以下依次每人遞增一句,連續不斷,直到背完爲止。以上方法不但趣味性強,而且參與面廣,並能增強學生的羣體意識,不妨一試。

10.分層背誦法

理解是記憶的前提和基礎。分層背誦法,就是先理解背誦部分的總的意思,然後把它分爲幾個層次,歸納概括出每層的意思,瞭解層與層之間的內在聯繫,把思路理清,將各層的意思連貫起來,在此基礎上,再反覆誦讀幾遍,就能較快地背誦下來。這種方法適合於背誦段落或篇幅不長的課文。比如《爲學》這篇課文,首先要注意理清思路,劃分層次,找出聯繫。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爲第一大段,提出全文的觀點:人求學確實有難易之別,但只要努力去學,就能變難爲易。要記住這一段,一是要理清它的主要觀點,二是要理清由一般事物到具體事物的推理過程,三是要抓住對照的寫作特點。第二至第六自然段爲第二大段,是用“僧之南海”的事例證明上 述觀點。第二自然段頭一句是第一層,交待地點、人物;第六自然段是第三層,交待結果;中間貧富二僧的兩次對話是第二層。最後一自然段爲第三大段,總結全文,勉勵晚輩應向貧僧學習,樹立遠大的志向,併爲之而努力奮鬥。前一句承上文而引出後一句;後一句順着上文而來反問點明題旨。經過這樣梳理一番,再反覆讀幾遍,就很容易背誦了。

老舍 篇五

(1899.2.3—1966.8.24),原名舒慶春。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立刻震動文壇。1930年後,創作了《離婚》、《駱駝樣子》等長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篇小說。1944年開始,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鉅著《四世同堂》。

魯迅 篇六

小說集《吶喊》、散文集《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