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珍珠鳥》教學反思與評價精品多篇

《珍珠鳥》教學反思與評價精品多篇

《珍珠鳥》教學反思與評價 篇一

我首先通過檢查預習來了解學生的學文情況。然後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談談各自讀文的感受。學生初讀後,有的感受到“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說“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還有的說“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鳥有種親近的情意”。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情感體驗,是真實而可貴的,雖然來自直覺,有些粗糙、膚淺,卻是理解主題的基礎。有了理解的基礎,就可以引導學生深入讀書,理解文章的真正內涵。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麼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這時,我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爲什麼不怕?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珍珠鳥在‘我’的照料與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我是怎樣贏得珍珠鳥信賴的?”進而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

起初,作者爲珍珠鳥營造了一個舒適而又溫馨的家,鳥兒才傳出“笛兒”般的叫聲。接着,小鳥出生了,可作者卻不驚動它們,鳥兒才漸漸把“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作者所做的這一切,是對鳥兒生活習性的充分尊重。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鳥兒膽子越來越大,時常接近“我”,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溝通,是零距離的接觸。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寫下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是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纔有了“信賴”,纔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在我的引導下,學生找到以上相關的句段反覆品味、交流。在“尊重——理解——寬容——溝通——欣賞——信賴”的層層深入的情感體味中,學生對課文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我還注重培養學生對課文深刻意蘊、豐富情感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獲得情感陶冶、心靈淨化。

在串讀課文引讀到第14自然段時,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音樂,在優美的旋律中,孩子們陶醉地讀着,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引導:“此時,你是否已經讀懂了作者的心聲,誰來談一談?”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談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係要靠信賴來創造”;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創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學談到了對人生的感悟:“‘信賴’是相互的,‘信賴’是要付出的。如果我們對別人充分信賴,那麼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出很多美好的境界……”學生的感受多麼可貴,從感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咱們的生活中,信賴無處不在。

《珍珠鳥》教學反思與評價 篇二

《珍珠鳥》是人教版第九冊教材中的一篇略讀課文。作者馮驥才以細膩親切的語言,爲我們生動地描述了珍珠鳥在“我”的悉心照料、誠心呵護下,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全文自始至終貫穿了人性化的語言和筆調,親近小鳥、親近自然、親近生命的博愛之情,信賴、尊重、和諧的人文之舉,洋溢於字裏行間。文章描寫細膩,情感真摯,語言生動活潑,文質兼美,淺顯易懂。

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要注重以人爲本,以讀爲本。可採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這一主線,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對話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讓其思維在互動中交流,情感在感悟中昇華。

(一)初讀課文,感受“情意”

1、激趣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朋友,想認識嗎?(出示圖片,板書課題。)

2、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讀了課文後談談,你對珍珠鳥有了哪些瞭解。

(板書:怕人——親近)

3、對照板書,生成問題:此時你腦海中產生了那些疑問?

(梳理學習目標:珍珠鳥是怎樣從怕人到親近人的?他和作者的感情是怎樣一步一步發生變化的?)

(二)細讀課文,理解“真愛”。

1、再讀課文,自主探究,學生與文本對話。

動筆讀書:劃出文中描寫珍珠鳥活動變化的句子,讀一讀,說說爲什麼珍珠鳥的活動會有這些變化,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2、學習小組交流後彙報,師生與文本對話。

抓住文中許多吸引人的描寫處,用多種形式品讀,想象感悟,從珍珠鳥逐步親近作者的活動變化,感受作者細膩的關愛。

(板書:鳥籠四周、書桌、肩上)

假如你現在就是作者,看到可愛的小珍珠鳥,你會怎麼做?(指導品讀)

(三)鑑賞課文,品味體會。

1、指名讀第14自然段。

2、結合插圖,讓學生邊讀邊想象鳥兒伏眠於作者肩頭的情景。

探究:珍珠鳥怎敢在“我”肩上睡熟?“我”爲什麼不動了?在“我”眼裏珍珠鳥就像什麼?假如你就是作者,看,小珍珠鳥現在就落在你的肩頭,你有怎樣的感受?

3、配樂誦讀,品味體會。

(四)再讀課文,評價“信賴”。

1、回顧課文,談談你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理解。(板書:信賴)

2、作者說的僅僅是人和鳥之間的信賴嗎?

(五)閱讀拓展,昇華理解。

你知道作者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這篇文章嗎?(教師簡要介紹作者馮驥才創作的靈感和當時的感受)

(一)以情爲切入點,創設教學情境,在感受中學習。

本教學一開始首先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創設質疑情境,誘發學生大膽質疑,生成問題。然後再圍繞學生生成的重點問題,探索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的線索。這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教學理念。

(二)以讀爲本,引導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在體驗中學習。

本教學十分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一是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文;二是讓充分發揮想象力,與文本中的人物對話,使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與交流。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學生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

《珍珠鳥》教學反思與評價 篇三

《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寫了“我”爲珍珠鳥創造了舒適、溫暖又安全的家,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說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我從以下幾點入手設計和組織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播放珍珠鳥圖片,讓學生認識珍珠鳥,激發興趣。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找出描寫珍珠鳥外形的句子,體會珍珠鳥的可愛,產生出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時,我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爲什麼?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抓住重點品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學生通過品讀,找出了小珍珠鳥是怎樣在我的寵愛下一步一步親近我、信賴我的,從而進一步感受到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纔有了“信賴”,纔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另外,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畢竟,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展現的豐富表象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導入之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幼鳥、成年鳥的生活照片,通過圖文對照,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讓學生帶着興趣讀課文,找出描寫珍珠鳥可愛、表現人與鳥相互信賴的句子、詞語,感知語言中蘊含的感情色彩。最後,通過表現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信賴”的理解。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課上的提問過多不利於學生對文章的品讀,而過多的品讀、讓學生自讀自悟又不利於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這一節課留給我的反思很多,希望今後能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進步。

《珍珠鳥》教學反思與評價 篇四

《珍珠鳥》是作家馮驥才寫的,描寫了珍珠鳥從怕人到親近人再到信賴人,說明信賴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在教學的開始,我讓學生背誦課前積累都是有關誠信,尊重,寬容等方面,以此引導這都是信賴的基礎。課上的資料調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力量,由於我班學生家中大多沒有電腦,一人查資料多人分享快樂,合作探究不止課堂的教學方法,更可以是課後的延伸。

在字詞上學生預習的也比較不錯。

初讀課文我沒有采用齊讀的方式,本篇課文篇幅較長,讓學生每人輪讀一自然段,目的是學生在讀或聽的基礎上劃清自然段落,同時也爲自己找到喜歡的自然段打下基石。真情播報員誦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並發表自己的言論,其實就想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品讀文章的韻味。一開始,請同學讀感興趣、印象深刻的段落,體現了學生自主閱讀的選擇性,學生擁有了對學習內容選擇的權利,讀自己想讀的句子,談自己想談的體會,凸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指導朗讀時,注重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來體會文章語言的內涵,在學生自己、他人的聽讀中感受到作者用詞的準確、傳神,培養了學生敏銳的語言感受能力,可以說,讀的指導順其自然,而又匠心獨運,在學生紮實有效的讀書中讀出了文章的意、情、趣。讀中學生知道珍珠鳥從怕人到親近人到信賴人的過程,從而體會到課文最後一句話中揭示的關於信賴的含義。爲了對信賴的認識有所昇華,我又設計了對信賴一詞做形象化的讚美,他們說出了信賴是友誼離不開的,信賴是朋友之間的一盞明燈。我順勢以此爲切入點,展示信賴創造美好生活境界方面的例子,或許是人與人的,或許是人與動物,或許是鄰里之間,在美文佳作展示上,課堂的氣氛又活躍了起來,都有想一展風采的想法。在情感的體驗中得到了感性的理解,在學生與文本、自己的習作認識中提高了道德的認識。學生有感而發,洋溢着濃濃的人文情懷,愛的力量在學生的生命活動中又一次得到了催生,相信愛心的滋潤一定能夠創造出美好的未來。

語文課堂是動態課堂,備課在具體實施時還根據學生思路做出相應的調整,另外還要作好學生的知道者,點撥者,在這節課中,我原預設多讀多品位,理清文章的主線,但是真正實施起來的時候卻做的不夠好,條理性不夠強,還耽誤了很多的時間。教學中點撥應更及時,在讀兒話音時,應該加以正音,我卻疏忽了這個小小的紕漏。學生的概括能力還欠缺,還要堅持不懈訓練才能得到提高。

教學藝術也是遺憾的藝術,雖然最終留有遺憾,但不斷反思使教學逐漸走向完善化,優質化。課堂教學與備課總有一定的差距,差距會帶來困惑,更會帶來衝突,但衝突使人成熟,困惑催人奮進,而成功的等待就在冷靜的思考與探索之後,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使自己教學藝術不段完善。

《珍珠鳥》教學反思與評價 篇五

這次,參加國小語文優質觀摩課活動感觸頗多。

以前,我在上公開課時,總是挑選精讀課文來教。在這次觀摩課活動中,我選擇了略讀課文進行嘗試。說實話,對於略讀課文該怎樣恰當地處理我心裏並沒有底。所以在第一次設計教案時,我像以往設計精讀課文那樣,將課文處理得很細。在備課時,我抓住“珍珠鳥是怎樣信賴我的”和“我是怎樣贏得珍珠鳥的信賴的”兩條線索貫穿教學。何老師在看完我的初案後指出:這次執教的是略讀課文,就應該突出略讀課文的特點來,刪繁就簡,可將兩條互相交叉的線索合併成一條線,即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關鍵句子爲切入點,緊扣“信賴”和“美好的境界”兩個關鍵詞輻射全文,通過學生自學、品味,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領悟“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真正內涵。

在何老師的指導下,我調整了備課的思路,從以下幾點入手設計和組織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首先通過檢查預習來了解學生的學文情況。然後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談談各自讀文的感受。學生初讀後,有的感受到“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說“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還有的說“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鳥有種親近的情意”。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情感體驗,是真實而可貴的,雖然來自直覺,有些粗糙、膚淺,卻是理解主題的基礎。有了理解的基礎,就可以引導學生深入讀書,理解文章的真正內涵。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麼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這時,我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與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我是怎樣贏得珍珠鳥信賴的?”進而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

起初,作者爲珍珠鳥營造了一個舒適而又溫馨的家,鳥兒才傳出“笛兒”般的叫聲。接着,小鳥出生了,可作者卻不驚動它們,鳥兒才漸漸把“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作者所做的這一切,是對鳥兒生活習性的充分尊重。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鳥兒膽子越來越大,時常接近“我”,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溝通,是零距離的接觸。 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寫下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是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纔有了“信賴”,纔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在我的引導下,學生找到以上相關的句段反覆品味、交流。在“尊重——理解——寬容——溝通——欣賞——信賴”的層層深入的情感體味中,學生對課文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我還注重培養學生對課文深刻意蘊、豐富情感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獲得情感陶冶、心靈淨化。

在串讀課文引讀到第14自然段時,我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音樂,在優美的旋律中,孩子們陶醉地讀着,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引導:“此時,你是否已經讀懂了作者的心聲,誰來談一談?”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談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係要靠信賴來創造”;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創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學談到了對人生的感悟:“‘信賴’是相互的,‘信賴’是要付出的。如果我們對別人充分信賴,那麼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出很多美好的境界……”學生的感受多麼可貴,從感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最後,我以課件播放畫面的形式結束課文,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咱們的生活中,信賴無處不在。

這次觀摩課基本上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己讀課文,看課文,圈畫相關內容,概括主題,學生真正成了課堂上的主人。可細想起來,課堂上還存在着一些遺憾:在檢查預習後緊接着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自學,前半堂課大段的時間處於“靜”的狀態,因此,學生的情緒難以很快調動起來; 此外,在引導學生交流彙報時,形式有點單一。雖然最終留有遺憾,但專家的指導將促使我不斷反思和成長,使教學實踐逐漸走向新的里程。

《珍珠鳥》教學反思與評價 篇六

《珍珠鳥》一文主要寫了由於馮驥才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珍珠鳥由怕人到不怕,最後到與人融爲一體的經過,從而譜寫了一曲鳥與人之間愛與美的頌歌。作者因此由衷地發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讚歎。文章從對“人與鳥”的關係敘述中,啓發學生在“人與動物”、“人與人”、“人與自然”等等和諧共處方面的深入思考。

我挖掘教材,深化主題,以“讀書,要從字字詞詞句句入手”的指導思想,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力求授之以“漁”,去垂釣文本中的“魚”。在教學中,分爲兩條線展開,一條是小珍珠鳥如何由害怕到不怕的;另一條是我又是如何關愛小珍珠鳥的。兩條線的交融點就是“信賴”。整個教學活動據此展開,深入地詮釋“信賴”二字的真正含義,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情與境的和諧與動人。

感悟文本的思想精髓,一直是我們追尋的。那麼,切入文本,切入作家靈魂的入口,到底在哪裏?或許就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因此,在教學中,以出示名言的方式,引導學生知道要“讀好一篇文章就要從字字詞詞句句入手”的方法。並在整個教學中,就圍繞此理念展開,通過一些語言的提醒與實際的操作,不斷地強化此讀書方法。

學會運用好的讀書方法,纔會有深刻的感悟。

作家馮驥才的文字清新質樸動人。文本,於淡淡的筆墨間洋溢濃濃的真情,於細細的生活瑣碎中彰顯拳拳的愛意。尤其是作家對小珍珠鳥的細心照料,甚爲感人。整個文本中,可以說有“我”處,必有“愛”在。但我抓了四個句子,讓學生重點感受。學生則從“驚動”讀出“尊重”,從“不管”讀出“自由”,從“享受”讀出“享受”,從“生怕”讀出“呵護”。看上去,雖是生活的細碎,卻是真切的情誼。這些正是對“信賴”最好的詮釋。

學生正是從這些字字詞詞句句中,懂得了“信賴不僅僅是情感,更是一種行動;信賴不僅僅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交流”。

朗讀,對於語言教學,永遠是必須與最好的擊石。

沒有朗讀的語文課堂,或者朗讀不夠情真的課堂,猶如一潭死水,或者死水微瀾。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字詞,讀懂文字背後的含義,然後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情。譬如:小珍珠鳥“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這幾個字,我便反反覆覆請學生感受“放開膽子”與“跑”之間的關係,並請其讀出“放”的力度與“跑”的速度。看上去,好象是意想的東西,但是學生的確可以通過聲音的輕重與節奏的快慢,來表達他心裏“放開”與“跑”,從而讓我們看到一隻有些“放肆”的小珍珠鳥。

我還關注學生的朗讀,適合地進行點撥與反饋,教師一句普通的言語往往擊起情感的千層浪。當學生讀小珍珠鳥在作者肩上睡着時,第一遍齊讀學生聲音較響,我只問“這樣讀,可以麼”,馬上有學生有了反應。再齊讀第二遍時,聲音明顯輕柔許多。我即刻問“爲什麼讀得這樣輕柔”,學生答“不忍心打擾它”。是啊,多麼感人的畫面,又是多麼動人的回答!不忍心,不是也是愛麼?是對小珍珠鳥的熱愛,是對和諧美的珍惜。我想這就足夠了。

在朗讀中,捕捉文本的靈魂,與文本碰撞出情感的火花。語言,有時候,在朗讀面前,也是蒼白的。

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在此次教學設計中,最後一個拓展環節,我設計了非洲小女孩蒂皮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真實故事。設計時,只考慮了學生的興趣,卻忽視了對文本主題的提升。“信賴”不僅僅是人與動物之間可以創造。人和人之間,更需要信賴,同樣也可以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此外,對於拓展環節中,課件裏的音樂出現小小故障,表示深切的遺憾。原本,我的解說,配上蒂皮與野生動物的溫情畫面,和着動聽的音樂,可以營造一個直入人心的美好境界。只可惜,課件出現了差錯。與我心中的意境相差甚遠。不過,這也正好說明:適當的音樂輔助,對於語文教學,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

但是,我想教學永是遺憾的藝術。而遺憾,卻可以給我們更多的警醒。因此,這些遺憾,依然是美的。她,就是我們日趨完美的墊腳石。踏其之上,我們可以在語文教學的路途上,越攀越高,直至創造出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