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大學生就業形勢通用多篇

大學生就業形勢通用多篇

學生就業形勢 篇一

摘 要:

就業形勢。我們採用問卷的調查方式對科大學生進行了大範圍的調查!我們主要採取網絡和走訪教室、圖書館、宿舍和路邊攔截的方式,宿舍合作爲了順利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同時也想幫助更廣大的在校大學生了解當前和未來的真實有效的完成調研!在採訪對象中有剛邁入大學不久的大一新生14名,處在風華的大二學生17名,更有已經到了擇業和繼續深造的大三學生27名和處在就業江湖的2名大四學生!

關鍵詞:

1. 前言: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30年,在這期間大學生的數量更是突飛猛進。大學生也有過去的“天之驕子”成爲今日的“無人問津”!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怎樣才能讓大學生更好的就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呢?帶着這一問題和思考,同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我們進行了這一次調查並進行了準確統計和深入分析:

2. 方法:

被試:被調查的學生爲青島科技大學的在校大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62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60份。有效問卷調查者主要來自編輯出版專業、機電專業、工業設計專業、船舶專業、外語專業、信息專業、經管專業和廣告專業等專業!採取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工具:我們採用自制的“大學生就業調查問卷”,通過qq在線、深入宿舍、自習室、圖書館和路邊攔截的方式進行!問卷樣題如下:

1*

你認爲現在就業形勢如何:

a 形勢嚴峻,就業難

c形勢較好,就業容易

b 形勢正常

d不瞭解

5*

你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滿意程度是

a 很滿意

b 較滿意

c 不太滿意

d 很不滿意

6*

你最希望學校加強哪類服務? (可多選)

a 求職面試技巧培訓

d 就業信息

b 就業心理諮詢

e組織校園供需見面會

c 就業政策、形勢分析

f與用人單位建立關係,做好推薦工作

3. 結果:大學生未來就業形勢嚴峻主要是由學生、學校和社會三方面造成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不足和社會上對大學生的要求嚴重不一致造成的。我們主要對這三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 激烈的市場競爭情況

我們的人力資源,尤其是大學畢業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國7億多龐大的從業人員中,高層次人才稀缺,受過高等教育的僅爲5%左右,那爲什麼還出現大學生就業難呢?除了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外,主要是難在就業市場機制不完善。在我們的調查中,無一人對當前形勢樂觀,60人之中只有1人認爲當前形勢還是較好,有9人佔調查的15%認爲還算正常的就業形勢,而其他50人佔總體的83%普遍認爲當前就業形勢嚴峻,感到壓力重重。現在大學生都普遍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在受訪者中有僅有2人不瞭解、一人認爲其不重要,而認爲重要的佔到調查的75%。在當前學的專業和工作不對口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還是覺得自己的專業是有前途的,其中認爲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認爲自己專業較有前途的則達到36位,佔所有調查者的80%,僅有6人認爲本專業很沒前途。可以看出大學教育還是相當重要的。由於競爭的加劇,大多數的學生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在問及畢業初的薪酬時,有31個人認爲起初工資爲1500~~XX元,14人認爲應該爲XX~~2500元,兩部分加起來佔總人數的75%,在物價日益增加的基礎上,大學生要求這樣的工資是不高的,可以看見競爭的大學生的影響。

第一,隨着企業改革的深化,還會不斷有一些工人下崗或者失業,這批人的就業難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人數比較大。比如說大學生,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將達到495萬人,這也是近幾年來最高的。今年要求職的大學畢業生在600萬人左右。第三,中國農村有大量的富餘勞動力要轉移到城市裏就業。基於這三條原因,做好就業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當前社會普遍壓迫大學生,尤其是剛畢業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他們的能力還只浮於理論上,社會經驗不足,處事和辦事能力不夠,況且每年有那麼多大學生,供大於求從而造成當前的局面。

(二) 學校對安排大學生就業方面指導不足

在我們受訪的大學生中,只有5人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感到很滿意,感到較滿意的有24人,兩者合計佔48%,而感到不滿意和很不滿意達到52%,充分體現我們學校的就業指導還需加強,照顧到更大多數學生的情況。教育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因素還有很多,我們主要從以下三點進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問題是,教育與生產相脫離。我國現在生產模式是“世界加工廠”,主要需要的是廉價勞動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經驗的技工,是體力勞動者,而大學教育培養的是高價勞動力的腦力勞動者。所以,要說“頭腦還缺乏市場經濟意識”,那不是大學生,而是指責大學生的專家、學者和領導者自己。但這不是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應當是:中國不應該是大學生供過於求,需要降低大學生的價值體現,而是要儘快改變我國的生產模式,使大學生的價值能夠充分體現;使中國能夠自主創新,發展生產。黨中央一再強調發展自主創新經濟,但大學生就業難卻成了問題,這種情況說明發展自主創新經濟還沒有落到實處,還是停留在文件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大學生就業的實際,可以檢驗黨的發展方針。

第二,重要的問題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產業化要“正義”,說法可以不改,但含義要矯正:教育產業化是爲社會生產人才。那種爲學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產利潤,應該叫做“教育資本化”;現在許多學校名曰“產業化”,實質資本化。而社會培訓機構被“產業化”人士評爲資本化,是爲自己謀利益,卻爲市場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貢獻。像我們最熟悉的北大青鳥教育就可以稱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撥亂反正,要改變對學校亂擴大升級,對學生“廣種薄收”的狀況;要學習培訓機構,根據社會發展的進程需要,決定學校培育人才的結構,各專業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觀念問題。中國是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國家。因此,中國的教育應當是“公有制爲主體”,爲人民服務爲宗旨。教育不應該是個人的投資,而應當是社會對發展的投入,是一種社會積累。教育費用應當由國家、社會承擔,從物質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爲祖國、爲社會“回報”而學習的思想觀念。教育費用由國家、社會承擔之後,還縮小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勞動力的生產價值的個人差別。這不僅有現實的意義,而且有很深遠的意義。

(三) 大學生自身素質因素

在談到畢業後的打算後的打算後,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創業等,從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學生是害怕面對社會競爭的,採取考研是爲了更晚一點面對競爭,也是對自己以後能找個更好的工作。在問及到,畢業後他們認爲最重要的是什麼時,有15個人認爲興趣是最重要的因素,佔總人數的25%,而更多的人選擇最要的因素是“個人發展空間的重要性”,佔總人數的61%,而其他因素則被大學生看輕。在大學生考慮工作的地方時,20個人選擇留在大學所在地,10人則選擇回家鄉,38人則是主張去發達城市創一番,而對於崗位過剩的西部地區則只有2人選擇。在大學生所重視的素質中面試技巧和計算機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佔50%左右,而專業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現在的大學生就業是專業不對口的結果。大學生就業難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大學生自身準備不足造成的,在受訪者中,有相當一般分的大三學生對所要去的企業竟然一點也不瞭解,,佔總人數的33%。調查中他們普遍感到經驗不足是造成他們就業形勢嚴峻的主要因素,約佔50%,而其它能力比如集體的協調能力克服壓力的能力也是他們缺乏的,種種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太樂觀。

4 結論:在我們的調查中,可以很清楚的發現當前就業形勢嚴峻,並在大學生之中形成了一種“談就業色變”的狀況。但是從另一方面,大學生對自己和就業形勢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識和認真思考,這對他們以後他們的努力方向和激勵都是很好的。總之,大學生就業形勢已清楚的擺放在面前,學校社會和大學生們應該找到合作點,達到共贏。

5 建議:

(1)大學生在大學時應該全面關注社會動態,早早做好職業規劃,並不斷朝着這個方向奮鬥。同時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適當的做些兼職工作,增加對社會的認識和經驗的積累。充分利用大學的資源,全面掌握知識,以便在各行各業都能夠快速接手工作。同時大學生們也應避重就輕,不要總涌往發達城市,西部地區更有利於發揮大學生的抱負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於東部,爲西部發展做出貢獻。

(2)學校應該實行積極的大學生安排就業政策,不僅在未來的發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調節上面,減輕大學生的就業焦慮心理。同時老師們應該對學生們加強教育,並進行積極暗示,多增加學生們的鍛鍊機會(別出現面試事心裏緊張表達不清等情況)。

大學生就業範文 篇二

【關鍵詞】大學生畢業 就業 職業生涯規劃

一、大學生畢業就業現狀分析

(一)主觀因素

一是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仍存在“寧要東部一張牀,不要西部一套房”等思想,片面認爲留在大城市、大單位才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一味追求物質待遇和地域條件,熱衷於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及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不願到基層艱苦地區就業。

二是對就業層次、薪金期望值過高,盲從和依賴心理普遍存在。知識結構不健全,專業知識不繫統、不紮實,科研、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低,缺乏一專多能的水平。

三是自我認識,自我瞭解不夠準確,就業、考研定位目的不明確,擇業能力水平不高。缺乏對自我客觀、系統、科學的認識,常出現高估或低估自己能力的現象。職業規劃能力比較欠缺,不瞭解自己想要進入的單位情況,不能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點和興趣作出決定和計劃。

四是缺乏創業精神。國家及各級政府十分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並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但多數畢業生滿足按部就班,只希望找一個好單位,做一個好員工。缺乏開拓創新膽識,缺乏艱苦創業精神,沒有“自己當老闆”的意識,不想自主創業。

(二)客觀因素

一是高等教育改革不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學校在制定大學生教育發展規劃、辦學思路時,市場意識不強,出現專業課程設置錯位、專業結構不合理、學科門類狹窄,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落後等情況;加上高校和企業聯繫不夠,學生在大學側重於理論知識學習,實際操作機會不多,導致未來工作中所需要的實際操作技能達不到工作崗位要求,知識轉化率低。

二是就業市場供需矛盾。近年來的經濟產業結構調整使得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比例下降,社會就業總量增加不足;傳統接收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爲政府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如今行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人員大量精簡,國有企業改制和產業結構調整,分流出大量下崗失業人員。此外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到城鎮,需就業人員大量增加,社會發展總需求不足,社會整體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同時,高校擴招,使供需矛盾加大。

三是用人單位選材存在誤區。一些用人單位條件過於苛刻,選人要全才、通才,各科都要優秀,結果高能低用,學歷貶值。被錄用人員不安心工作,有機會就跳槽,雙方都造成損失,人爲地造成就業難。另外一些單位存在過分看重經驗、過分關注文憑、性別歧視等問題,造成了畢業生就業難和就業率不高的現狀。

二、大學生畢業就業思想教育指導和舉措

(一)是多渠道開展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創新理念。畢業生就業期望值較高一直是就業工作中的難點問題。工作中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針對大學生的就業困擾,系統剖析社會就業熱點,傳授大學生就業知識,有的放矢地爲大學生提供全面就業指導服務。

(二)是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加大對畢業生的就業服務力度,以提高就業率,促進學生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着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幫助他們接觸和了解就業市場的狀況,引導畢業生轉變角色,適應社會,實現就業思想。體現“以學生爲本”的思想,建立就業指導服務系統。

(三)是積極走訪實習就業醫院,爲畢業生收集就業信息。以泰山醫學院醫學影像學專業爲例,2011年9月、12月分別走訪北京、杭州、南京等地實習醫院,積極爲畢業生收集招聘信息尋求就業空間,並建立就業信息飛信、QQ羣,爲畢業生快速提就業信息,幫助畢業生分析就業形勢,掌握擇業技巧等。並長期與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保持聯繫,繼續關注畢業生的發展,做到全過程就業服務。

(四)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強綜合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能力,特別是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業能力。2012年組織了泰山醫學院“考研達人”vs“就業大軍”主題辯論賽,爲在考研和就業中間徘徊不定的同學理清思路、找到目標。

三、大學生畢業就業職業生涯規劃新思考

職業規劃,是指組織或者個人把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個人職業生涯的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和社會因素等進行分析,制定有關對個人一生中在事業發展上的戰略設想與計劃安排。面臨擇業的大學生,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是爲了更快的邁向成功的重要一步。一個好的職業生涯規劃不能過分理想化,應該從自身出發,立足社會。根據所學專業實事求是地確定目標,落實措施。

首先應當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以及所學專業自我剖析和定位。例如有的同學熱衷於實現組織目標,或者爲獲得經濟利益而操縱人、驅動人的活動,特別是在主導性、對人接觸能力和說服能力上頗爲優秀,其適合的職業是營銷和經營管理工作。有的同學則喜愛訓練、治療、教育人的活動,他們具有教育能力和善於與人相處等人際關係方面的能力,比較適合於做教師、諮詢師、社會工作者等以與人接觸爲中心的社會服務性工作。然後是解決自己可以做什麼,並且怎麼做的問題。三是制定對自己職業發展的心理趨向,即今後的發展計劃和目標。根據這樣的選擇,做長遠的規劃,個人因素對職業選擇的影響最大,比如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較好的實踐能力和性格、愛好等。

大學生除了要構建自己合理的知識結構、良好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應具備整體運用知識的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對文化的整合能力、從事本行業崗位的基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等綜合能力。這一高學歷羣體的畢業就業問題不僅是中國高學歷人力資源的現狀和體現,更會對中國高等教育事業乃至整個教育事業產生影響深遠。

【參考文獻】

大學生就業範文 篇三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心理;對策;教育

一、大學生擇業時常見的心理誤區與障礙

1.大學生擇業時常見的心理誤區

(1)急功近利。這是大學生擇業時最爲常見、最難避免的一個心理誤區。它是指大學生在擇業時一味地追求那些經濟收入豐厚、社會聲望較高的職業和嚮往經濟發達、生活環境優越地區的心理傾向。大學生擇業的這一心理傾向,也爲近年來諸多關於大學生擇業行爲的調查報告所證實。調查表明,大學生擇業時選擇的單位性質依次爲外資企業(28.27%)、合資企業(13.84%)、事業單位(13.72%)、國有企業(13.6%)、黨政機關(6.34%);大學生選擇單位所在的地區依次爲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廣州(6.85%)、大連(5.01%)。

首先,這些被大學生首選的地區的職業崗位畢竟有限,不可能滿足大學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學生的自身條件也各有差異。這些爲大學生普遍嚮往的職業,卻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業的最佳選擇。

(2)消極依賴。指大學生在擇業目標選擇上、在面臨擇業競爭時,期盼依賴家人、親朋好友、國家、學校和老師幫助的一種心理傾向。這一傾向與大學生的自身成長經歷的侷限性是分不開的。大學生畢竟只是經歷了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裏,缺乏求職擇業的經驗,僅擁有較爲簡單的與家人、朋友、老師的社會關係。在突然要面對重大的人生選擇時,就難免產生一定程度的依賴心理,但如果不設法消除這種依賴性,對大學生就業是十分有害的。

(3)情緒波動。大學生擇業過程中在情緒上出現異常波動,較多的表現爲焦慮、不安甚至抑鬱等消極的情緒狀態。一項大學生擇業前情緒狀態的調查研究表明,大學生擇業前抑鬱焦慮普遍存在;並且女生的焦慮水平高於男生,抑鬱水平則低於男生。造成大學生擇業前情緒波動和異常的原因主要有,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缺乏自信和足夠的承受壓力的能力、戀愛睏擾、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大學生未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如自己的專業範圍、職業興趣與事業追求、實際能力與綜合素質等,在擇業過程中盲目地從衆與趨新。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區,他就想去沿海;聽說金融、IT行業熱門緊俏,就想去這些行業謀一份職。這種缺乏全盤考慮,沒有切合自己能力與興趣的職業追求,往往在擇業時會經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誤或喪失就業機會。

2.大學生擇業時常表現的心理障礙

(1)焦慮。是由心理衝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現爲恐懼、不安、憂慮等。畢業前夕,大多數大學生心理問題表現爲過度焦慮。尤其是一些來自邊遠地區,或性格內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學習成績欠佳的大學生,以及女大學生表現得更爲突出。這種焦慮使他們在擇業時精神負擔沉重,緊張煩躁。

(2)自卑。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常表現爲: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自慚形穢,缺乏信心和勇氣。這使部分大學生對就業悲觀失望,同時阻礙其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的正常發揮。過度自卑,還會導致精神不振、消極厭世,甚至走向極端。

(3)怯懦。是一種膽小、脆弱的性格特徵。例如在參加用人單位的面試時,常常面紅耳赤,語無倫次,答非所問,面試前準備的“臺詞”忘得一乾二淨;或者由於謹小慎微,唯恐一句話說錯、一個問題回答不好會影響自己在用人單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不敢放開說話,沒有把自己的特點和優勢表現出來。

(4)自傲。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觀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的表現。他們擇業時往往好高騖遠,期望值過高,容易脫離實際,以幻想代替現實,使擇業目標和現實產生極大的反差。

(5)冷漠。是遇到挫折後的一種消極的心理反應。一些大學生擇業時,因受到挫折而感到無能爲力,失去信心,往往會出現不思進取、情緒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態。這種心理與就業的競爭機制和社會環境是不相適應的,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差。

二、對策與措施

1.學校應注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加強健康的擇業心理教育

(1)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高校要加強國情教育,教育畢業生正確處理好國家需要和個人志願的關係,自覺地把國家需要與個人的利益統一起來;教育畢業生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充分運用自身的優勢,爲社會多做貢獻;根據社會的需要調整自己的期望值。

(2)全面提高畢業生綜合素質,增強擇業競爭力。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知識素質、專業技能素質、人文科學素質等。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根據不同類型的職業對求職者所需知識的共性要求,培養學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識:一是寬而實的基礎知識;二是精深的專業知識;三是現代管理和人文社會知識。學校要引導學生利用專業學習的空閒時間,多讀些管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等人文方面的書籍,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不斷增強對社會和現代管理科學的瞭解,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從大學生邁進大學校門開始,高校就要培養他們爲就業做充分的準備。在大學四年中,爲他們制定一個個目標,如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國中級考試,取得初級程序員、中級程序員、高級程序員、報關員、營銷員等各種職業技能證書等。

(3)進行擇業技巧的指導,開展健康的擇業心理教育。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產生的心理誤區和心理障礙,與畢業生的社會閱歷、知識結構、認識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關係,這就要求學校有關部門、系部要加強就業指導工作。高校就業辦公室應廣泛宣傳國家的就業政策,介紹社會發展狀況,通過媒體、網絡及時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畢業生對擇業環境有全方位的瞭解。與此同時,還應對畢業生進行有關求職擇業的專業知識培訓,使他們掌握求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薦材料的準備、面試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諮詢中心可對大學生的擇業心態進行心理測試,幫助大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指導學生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避免由於準備不足而錯過求職機會。高校教育工作者還要教育學生正確面對擇業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4)進行相應的體驗式培訓。心理學研究表明,使用傳統式的培訓,培訓對象在課堂中僅吸收10%~30%的內容,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遺忘。而“體驗式培訓”採用科學的“多重感官學習法”,即包括小組討論、深度會談、情景活動、角色扮演、作業練習、行動指南等方式,使培訓對象通過親身體驗獲得自己的經驗,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收穫。就業心理指導工作可採用體驗式培訓來幫助學生獲得職業生涯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用職業生涯的理論來指導自身的就業,提高就業的有效性,使學生經過培訓後能夠比較清晰地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掌握就業技巧,將來成爲更有成就的人。

2.大學生必須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大學生只有對自己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給自己準確定位,才能確立正確的擇業目標。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主要應做到:

(1)自我反省。大學生面對擇業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首先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應明確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是什麼,自己的性格特點怎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在哪裏,最適合幹什麼等。只有通過理智、冷靜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使自己在擇業過程中處於主動、有利的地位。

(2)社會比較。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大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在客觀上要尋找評價的參照尺度。可以與社會其他人員作比較,特別是與自己條件、情況相似的人進行比較,避免孤立地認識和評價自己。也可以通過社會人員對自己的態度及自己參加社會活動(如社會實踐)結果的分析來認識和評價自己。

(3)心理測驗。大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選擇心理學的標準化測驗表,對自己的性格、氣質、能力、職業傾向等進行測驗。通過結果分析,明確自己的個性特徵,找出適合自己的職業類型,減少擇業的盲目性。

3.大學生要學會用心理調節的方法進行自我調適

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自我調適的常見方法有:

(1)自我轉化法。當就業不良情緒不易控制時,可以採取迂迴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中去,如參加有興趣的活動、學習一種新知識技能、假日郊遊等,使自己減輕或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以求得心理平衡。

(2)適度宣泄法。擇業時遇到挫折而產生焦慮和緊張時,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緒藏在心底,應進行適度的宣泄。憂慮隱瞞得越久,受到的傷害就越大。宣泄情緒比較好的辦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師傾訴,以及參加打球、爬山等運動量大的活動。宣泄時一定要注意場合、身份、氣氛,注意適度,應該是無破壞性的。

(3)鬆弛練習法。這是一種通過練習,學會放鬆身心的方法。放鬆訓練可以幫助大學生迅速減輕或消除各種不良的身心反應,如焦慮、恐懼、緊張、失眠、頭疼等。擇業時遇到類似心理反應,可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嘗試進行放鬆練習。

(4)自我安慰法。擇業時遇到困難和挫折,盡最大努力仍無法改變時,應說服自己適當讓步,不必苛求,找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來保持內心的安寧,承認並接受現實,以求得解脫。

(5)理性情緒法。情緒困擾並不一定由誘發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經歷者對事件的非理性觀念引起的,如果變非理性觀念爲理性觀念,就可消除情緒困擾。例如個別學生認爲“大學生就業應該是順利和理想的”,遇到擇業挫折便消沉苦悶、怨天尤人,從而產生不良情緒,引發心理問題。如果轉變這些錯誤想法,不良情緒就會得到調適。

參考文獻:

[1]馮嵐。大學生就業難的心理分析及對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文科版,2004(1):408-410.

[2]劉燕。大學生擇業心理障礙及其調適[J].社會研究,2005(4):67-68.

[3]王永進。轉型期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J].南通大學學報,2005(1):16-18.

[4]李貞濤,閆榮雙。論新形勢下高校就業心理指導體系的構建[J].青少年研究,2005(2):40-41.

[5]丁歆,王華敏。大學生擇業心理問題及其調適探析[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6]張鈺。試論大學生擇業心理誤區與就業指導[J].高等教育研究,2004(4):36-47.

大學生就業形勢 篇四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大學生;就I困境

一、高校大學生就業所面臨的問題

(1)高校大學生總數量供過於求。據相關統計數據,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大學生的數量僅僅爲21萬人。而自改革開放尤其是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之後,我國大學生的數量呈現逐年上漲態勢,大多數高校的教育理念也逐漸由最初的精英教育向大衆教育轉變。進入21世紀以來,全國高校大學生每年畢業人數由2001年的114萬增加到2016年的765萬,僅僅15年的時間,畢業生人數就增長651萬。但與此同時,據人社部畢業生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中職畢業生與上一年尚未就業的學生數量加在一起,待就業人數約爲1500萬人。2016年第一季度我國的GDP同比增長6.7%,低於上一年的GDP增速,經濟形勢出現下滑趨勢。

(2)高校培養模式與企業需求脫節。近年來,隨着大學的擴招以及大學生數量的與日俱增,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在當今這個競爭愈發激烈的社會環境下,社會上大多數企業對具備過硬專業知識、豐富就業經驗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等人才的需求量激增。然而由於受以往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高校普遍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經驗與心理素質的鍛鍊;部分學生自身爲了應付考試,提升各科成績,也形成了“唯成績論”“唯分數論”等思想,只學習書本理論,而忽視了實踐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

(3)產業結構與大學生的就業偏好失衡。除上述內容,產業結構與大學生就業偏好的嚴重失衡也是大學生在就業中普遍面臨的問題,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與高校傳統的管理體制落後和教育機制改革力度較小有關。由於當前大多數高校的管理體制與教育機制改革還相對滯後,無論是專業設置還是職業規劃等方面,均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無疑限制了學生的就業選擇。

二、解決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路徑

(1)端正求職心態,提高專業素養和實踐水平。各高校應結合當前就業形勢及學生實際狀況,爲學生提供適當的就業指導。在實際教育中,高校應不斷轉變以往的培養觀念和培養模式,切實做到將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力求在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的同時,增強其就業競爭力。

(2)完善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現階段由於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管理體制束縛,大多數高校只重理論而輕實踐,導致高校培養模式與企業需求嚴重脫節。這就要求各高校應打破陳規陋習,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加強學生專業素養、心理素質以及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此外,面對新形勢下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各高校還應以社會發展需求爲着力點,不斷強化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努力搭建起校企合作平臺,並在專業設置、學科建設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的有機結合,儘可能地爲學生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和就業指導,以便幫助學生順利就業、創業等。

(3)健全政府宏觀調控模式。針對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就業中面臨的產業結構與大學生就業偏好失衡的狀況,各地區政府應不斷健全宏觀調控模式,致力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改善行政體制,取消戶口給大學生就業帶來的束縛,構建起完善的就業信息渠道、社會保障機制及其相關就業法規等,以便更好地爲高校學生提供就業保障,實現就業機會的公平、公正。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新階段,高校大學生就業仍舊面臨着大學生總數量供過於求、高校培養模式與企業需求脫節、產業結構與大學生的就業偏好失衡等問題,爲有效解決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本文認爲,首先應健全政府宏觀調控模式;其次應完善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最後應端正求職心態,提高專業素養和實踐水平。

參考文獻:

大學生就業範文 篇五

(一)就業力與大學生就業政策

就業力是指個人在經過學習過程後,能夠具備獲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就業力不僅是在狹義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還包含持續完成工作、實現良好職業生涯發展的能力。就業力也不等同於職業技能,而是把工作向更高層次提升,爲組織和社會創造更高附加價值,進而爲個人創造有尊嚴的和富足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能力,是在更高層面上引領社會進步和實現個人成長髮展所需要的生產力、學習力與創新力。總的來說,就業力是通過學習與實踐使高質量大學教育向高價值人力資本轉化的結果。要具備充足的就業力,個人不僅需要充實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有利於就業的態度和特質,並且需要積極嘗試實際工作,從工作經驗中學習與成長。

產業人才需求變化迅速而高等教育調整相對緩慢,二者之間存在一定落差,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就業力不充分,這是一個世界性就業難題。當前發達國家大學生就業政策最顯著的發展趨勢是政策目標逐步從提高“就業率”轉變爲提升“就業力”。就業率是數量概念,以就業率爲目標的大學生就業政策注重通過引導就業意向和拓寬求職渠道等政策措施,在短期內(大學畢業後6個月之內)有效提高大學生就業數量。但是對錶面數量指標的過度關注容易掩蓋人才供求內在矛盾,致使大學生就業力不能充分滿足產業和社會發展需求這一實質性問題長期蓄積,最終導致就業愈加困難且愈加難以解決。

與此相對應,“就業力”則是質量概念,關注大學生在某一專業領域的長期職業生涯發展,包括可在不同專業領域內轉換的核心工作能力的養成。以就業力爲目標的大學生就業政策並非只注重短期就業數量,而是重視大學生的競爭力。從勞動市場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培養出具備核心就業技能、適應產業發展需要、能夠爲組織創造高附加價值的高素質畢業生,其本身就是將來爲社會創造新就業機會的源泉。因此,就業力是長期保持高就業率的前提和保證,是使就業率表現出來的數字信息具有真正意義的本質。

從“就業率”到“就業力”的轉變,是大學生就業政策理念的深刻變革,反映了在知識經濟和全球化深化發展以及勞動力市場急劇變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產業人才需求的聯繫日益緊密,世界各國各地區的高等教育都面臨要更直接貢獻於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壓力,如何在大學中有效幫助學生髮展就業力,成爲高等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

(二)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爲政府和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自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學生就業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559萬,2009年高校畢業生達610萬,加上往年畢業後未及時就業的大學生,2009年要求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達710萬人以上。從山東省的情況來看,2009年山東省內有高校畢業生43.6萬人,加上省外高校山東生源畢業生回魯及往年未就業畢業生,求職畢業生首次突破60萬人,大學生就業形勢之嚴峻、困難之大前所未有。

目前社會各界對高校擴招導致大學生數量激增的議論較多,並將其歸結爲大學生就業難的直接原因。從高等教育自身發展規律來看,培養更多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是高等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自1999年高校首次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衆化發展階段,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增長到23.3%,但是與世界主要經濟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相比,仍然處於極低的水平。以2005年數據爲例,歐洲國家的毛入學率一般在60%以上,美國爲83%,韓國爲90%,泰國爲43%,我國臺灣地區也達到82%。中國目前已成爲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同時正處在推進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關鍵階段,無論是新興產業發展,還是傳統產業改造,都需要大批高素質人才源源不斷地涌入並注入新的活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大學生數量過多,而在於沒有形成高等教育質量提升與產業優化升級的良性互動發展機制,一方面,以低端製造爲主的產業結構嚴重製約了大學生就業崗位的創造;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培養質量也無法滿足產業優化升級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

種種因素表明,大學生就業已經不是某一領域、某一行業、某一區域、某一層面的問題,而是關係到在經濟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戰略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提升大學生的就業力,這是促進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與社會人才需求對接的突破口,也是爲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的重中之重。

(三)研究目的與視角

基於上述背景,《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力調查研究》旨在通過樣本調查獲取可靠的研究數據,並以規範的實證性研究方法,圍繞大學生就業力能否滿足社會實際需求這一核心問題,深入系統地分析山東省大學生就業力現狀、分佈差異及其影響因素;並在實證研究基礎上,提出從就業力視角出發重新審視大學生就業政策,理順大學生就業政策與高等教育政策的關係,明確政府、高校和用人單位的職責定位的相關政策建議,爲在新形勢下推動大學生就業政策創新、從根本上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提供理論指導和有效路徑。

二、研究方法

(一)調研過程

課題研究經過了以下3個階段:

訪談調查階段———有針對性地選擇9家用人單位和15名畢業時間爲2-4年的大學生進行了訪談。通過訪談,結合對國內外大學生就業力相關研究資料的分析,形成有關大學生就業力內涵、現狀和重要性的感性認識,爲隨後階段調查問卷的科學設計奠定基礎。

問卷調查階段———設計《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問卷》,以2005-2007年畢業於山東省高校並擁有2-4年工作經歷的大學生爲抽樣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問卷793份,回收率爲79.3%,其中有效問卷數679份,有效回收率67.9%。調查時間爲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

系統研究階段———根據調查的情況和資料,結合課題組蒐集掌握的大學生就業力相關研究資料,開展系統研究,完成報告。

(二)就業力的測量

本課題小組編制的《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問卷》以就業力的測量爲重點,相關內容涉及個人基本信息、學習經歷、就業狀況、高等教育與就業力的關係等。就業力的測量是在綜合分析了訪談研究資料和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篩選出23個就業力構成項目,並對每一個項目的內涵進行了界定,具體項目及其定義如表2.1所示。

三、具體分析

(一)最重要的10項核心就業力

本次調查要求畢業生評定各項就業力對目前工作的重要程度(1分爲最低,5分爲最高)。結果如表3.1所示。分析23項就業力的排序,可以發現,重要性排名居前的就業力基本屬於人際技能和個人素質範疇,如責任心、團隊協作、傾聽、談判、口頭表達、忠誠度等,而重要性排名靠後的就業力則多數與學歷教育直接相關,如計算機應用能力、專業知識、外語等。

當然,這一結果並不意味着與學歷教育和學習成就相關的知識和能力對實際工作不重要,而是顯現出高校畢業生在邁過了最初的就業門檻之後,隨着職業生涯逐步展開,與人際溝通和個人素質相關的核心就業力對職業成功的重要性不斷增強。

同時還可以看出,不同規模用人單位的就業力總平均分基本相等,這說明不同規模用人單位對就業力的要求處於同一水平。

此外,不同規模用人單位排名前10項的就業力也基本相同,但相對重要程度略有差異。員工人數在1000人以下的中小規模單位更加重視傾聽能力、談判能力和忠誠度,而員工人數在1000人以上的較大規模單位更加重視團隊協作能力、壓力承受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

根據調查結果,列出在實際工作中要求最高的10項核心就業力,分別爲:責任心、團隊協作能力、傾聽能力、談判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忠誠度、問題解決能力、學習能力、處理人際衝突能力、壓力承受能力。

(二)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力水平

本次調查要求畢業生評價自己在大學畢業時達到的就業力水平(1分爲最低,5分爲最高),結果如表3.2所示。總體來看,畢業時水平較高的前5項就業力分別爲:責任心、忠誠度、傾聽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學習能力;而水平較低的後5項能力分別爲:判斷決策能力、談判能力、外語應用能力、捕捉機遇能力、計算機專業應用能力。

還可以看出,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的就業力總平均分存在一定差異,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分別爲:高職專科(3.55)、碩士(3.46)、本科(3.28)、普通專科(3.27)。這個結果顯示出就業力不足是當前普通本專科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相對於高職畢業生和碩士研究生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對各項就業力的排序略有差異,本科生和碩士生在外語應用能力、專業理論知識方面具有一定優勢,而高職專科生在團隊協作能力、談判能力、計算機基本應用方面稍強。

表3.2大學畢業時具備的就業力水平

本項調查要求畢業生分別評價其在大學畢業時具備的就業力和目前實際工作所要求的就業力,通過對比分析兩組數據,可以反映高等教育中的就業力培養能否滿足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

1.總體比較

如圖3.1所示,畢業生具備的就業力總體水平低於用人單位實際工作的要求。這一結果說明高等教育必須大力提升畢業生的就業力,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

2.分學科比較

如圖3.2所示,不同學科畢業生就業力滿足用人單位實際工作要求的程度存在差異。畢業生就業力與用人單位實際要求差距最大的爲經濟學,其後依次爲醫學、工學、管理學、理學、法學和文史哲類專業。這一結果說明,經濟學、醫學類專業需要更加重視就業力培養,進一步強化與社會人才需求的直接聯繫。

3.分學歷層次比較

如圖3.3所示,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就業力滿足用人單位實際工作要求的程度存在差異。普通專科畢業生的就業力與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差距最大,其後依次爲普通本科、碩士和高職專科。這一結果說明,普通本專科教育在就業力培養上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而高職教育由於其面向市場、貼近實戰的定位,在滿足用人單位需求方面已經逐漸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優勢。

4.就業力分項比較

圖3.4列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要求有顯著差異的18項就業力,其中實際工作要求較高而畢業生水平相對較低的前10項就業力分別是:談判能力、捕捉機遇能力、壓力承受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協調組織能力、主動性、時間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處理人際衝突能力。可以看出,上述10項就業力基本屬於承擔較高層次工作所需要的人際溝通和實際操作能力,而這正是高等教育與勞動力市場需求脫節的主要方面,也是當前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

5.不同學科畢業生就業力分項比較

如表3.3所示,各學科在畢業生與用人單位要求差距最大的能力上,排名爲前3名(含並列)的項目如下:經濟學———談判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醫學———壓力承受能力、談判能力、專業應用知識及捕捉機遇能力;工學———口頭表達能力、捕捉機遇能力、壓力承受能力;管理學———談判能力、捕捉機遇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理學———專業應用知識、時間管理能力、主動性;法學———談判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捕捉機遇能力;文史哲———捕捉機遇能力、談判能力、壓力承受能力。

由上述不同學科的比較可以發現,除理學學科外,其他學科在談判能力和捕捉機遇能力上普遍存在着畢業生實際水平與用人單位要求差距較大的情況。

表3.3不同學科畢業生就業力與用人單位要求的差距

(四)畢業生兼職與就業力

1.兼職工作經歷

本次問卷調查畢業生在校期間的兼職工作經歷,結果如表3.4所示。約65%的大學生有兼職工作的經歷,但兼職工作經歷與所學專業相關性較高的僅佔19%,與所學專業相關性一般的佔16%,與所學專業相關性較低的佔30%。

2.兼職工作經歷對就業力總體影響

如圖3.5所示,在校期間有兼職工作經歷的畢業生就業力平均得分爲3.34,沒有兼職工作經歷的畢業生就業力平均得分爲3.27。這一結果說明,大學期間是否從事過兼職工作對畢業生就業力沒有顯著影響,這一發現完全不同於常規看法,也不同於本研究的預期。

經過進一步深入分析發現(如圖3.6所示),兼職工作與所學專業的相關性較高的畢業生就業力平均得分爲3.47,相關性一般的畢業生就業力平均得分爲3.31,相關性較低的畢業生平均得分爲3.19。這意味着,只有在兼職工作與所學專業具有一定程度相關性的條件下,兼職工作經歷才能對提升畢業生的就業力產生積極影響。

上述發現一方面指出了兼職工作經歷對畢業生就業力培養的重要性,同時也揭示了二者關係的複雜性。兼職工作和社會實踐是提升大學生就業力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性兼職不僅起不到提升大學生就業力的作用,甚至還可能因爲擠佔正常教學安排等不足,而對大學生就業力的培養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必須要強化對大學生實習實踐的統籌規劃和制度安排,加強實習實踐與所學專業的關聯性,實現常規教學活動與實習實踐活動的整體對接,促使這項工作向更具有實質意義的層面發展。

3.兼職工作經歷對就業力分項影響

如圖3.7所示,擁有與所學專業相關性較高的兼職工作經歷的大學生在自我反思能力、主動性、判斷決策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協調組織能力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五)高等教育與就業力

本項調查要求畢業生根據其大學經歷和工作經歷,分別評價所在高校及教師對不同教育教學內容、模式的重視程度,以及不同教育教學內容、模式對於大學生就業力培養和職業成功的重要性。兩組數據的對比分析如圖3.8所示,對大學生就業力培養較重要而高等學校重視程度明顯不足的缺失性項目,按差距由高到低排序分別爲:培育良好心態、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實踐應用性知識、兼職工作機會、以學生操作爲主的課堂教學、師生課外交流、就業指導與培訓、有競爭性和壓力的學習氣氛、學生選擇專業和課程的自主權;高校重視程度超過對大學生就業力培養的實際需要的冗餘性項目包括概念理論性知識、以教師講授爲主的課堂教學、期終課程考試等項目。上述分析揭示了高等學校通過改革教育教學模式來提升大學生就業力的着力方向和重點,即一方面要控制和縮減冗餘性教育教學模式,另一方面要彌補和強化缺失性教育教學模式。

四、結論

本研究通過調查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結論:第一,大學生就業力整體水平偏低,不能充分滿足於產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二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第二,大學生就業力與高等教育教學模式及實習實踐經歷顯著相關,當前在高等教育領域普遍存在的教學方式單一、固化以及缺乏覆蓋全體學生的高水準實習實踐教育等問題,是導致大學生就業力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第三,就業力不足是社會人才供給與需求之間最深層次的內在矛盾,是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癥結所在,提升大學生就業力是一項緊迫而又長期的任務。

大學生就業政策是指政府實施的以促進大學生就業爲取向的人才供需干預措施,主要包括髮展高等教育、提供職業培訓和勞動中介服務、保障就業公平、引導就業意向、優化人才供需結構等。只有以提升大學生就業力爲核心,理順大學生就業政策、高等教育政策與產業政策的關係,促進高等教育質量提升與產業優化升級實現良性互動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要實現大學生就業政策目標從“就業率”向“就業力”的轉變,政府必須相應大幅度調整政策框架,其中關鍵是要把過去畢業後的就業指導與供需見面政策,向前推進到高等教育過程中,以培養大學生就業力爲核心,建立政府、高校、用人單位緊密配合、整體推動的就業政策體系。

五、建議

(一)政府:制訂面向高等教育的就業政策

目前政府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大多是在正式教育過程之外的額外補充。要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根本出路仍在於提升正式教育中的就業力培養。應該緊緊圍繞這一理念,構建面向高等教育過程的就業政策體系。

1.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爲高等教育和產業人才需求的互動發展提供空間。維護高等學校法人資格,支持高校特色辦學和多元化發展,真正賦予高校自主覈定辦學規模、制定招生方案、調節系科招生比例、設置和調整學科專業,自主制定教學計劃、選編教材、組織實施教學活動的權利,使高校的系科所、師資、招生名額、課程學程、學制學位能夠彈性調整,鼓勵高校適當降低畢業率,提高畢業生質量,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及產業升級的人才需求。

2.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建立大學就業力教育基金,鼓勵和引導高校改革教育教學模式。就業力教育不等同於提供就業培訓的專門課程,而是要把就業力相關內容整合進整個高等教育體系。推行就業力教育是一項涉及廣泛、影響深遠的大工程,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一是資助高校、院系、教師提出提升就業力的教學改革方案;二是對推行就業力教育成績顯著的高校進行獎勵,並推廣其在機制、措施、課程規劃、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成功經驗;三是對有關就業力的學術和政策研究提供支持;四是爲企業與高校合作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提供資助,引導校企雙方建立大學生實習的雙贏機制。

3.完善高等教育評估體系,促進大學提升就業力教育水平。高等教育評估是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高等教育質量保證措施。進入21世紀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評價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逐漸由原先針對院校認定和課程認定轉移到關注以就業力體現的學生學習成果評定。學習成果一般定義爲:作爲接受特定高等教育的結果,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能力,還包括獲得良好的職業、高額的收入、對社會的貢獻、享受良好的生活方式、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等多種成果。英美等國經驗表明,將高等教育評估體系與大學生就業政策緊密結合,變過程評估爲結果評估,在自主辦學前提下可以有效激勵高校提升就業力教育水平。

4.建立就業力信息平臺,爲人才供需對接提供信息支持。一是結合官產學力量,建立就業力基礎測評工具,如“大學生就業力技能標準與測評方法”、“大學生職業性向標準量表與參照常模”,以明確大學生畢業時應達到的基本能力素質要求;二是建立部級“大學生就業及職業發展數據庫”,並強化對產業發展所需就業力的預測與調查,跟蹤評估大學畢業生基本能力和專業技能的需求變化。只有以這些信息爲依據,高校才能夠及時有效地調整學科設置、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大學生也能夠合理規劃自身職業發展方向。

(二)高校:建立以就業力爲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實施就業力教育的首要原則是應該以所有學生爲對象,廣泛而系統地落實於整個大學教育內容之中,讓所有學生都有充分機會利用大學教育發展其就業力。實施重點包括:推行通識教育與彈性學制,延緩專業分流,擴大學生職業發展選擇空間及對產業人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強化課程設置與產業發展及學生就業需求的聯繫,在課程規劃與改革中引入用人單位意見,適度引入產業界師資協助教學,鼓勵有序的教師校外兼職,提升教師對於產業界實務的瞭解,推動教師隊伍向教學科研、實驗實踐指導、社會服務等不同方向多元化發展;鼓勵教師在教學方法和課程內容中融入表達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解決等核心就業力的培養,儘量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理論如何運用於產業實務;建立促使教學單位及教師重視就業力培養的激勵機制,把畢業生就業表現納入教學單位績效評價;強化就業輔導工作,提升就業指導中心功能,開展信息交流、個性化職業輔導、職場體驗、人格及職業性向測評、畢業生就業調查等全方位就業指導服務;促進大學生實習的制度化與規範化,加強學校與用人單位的合作,爲學生提供更多更深入的實習工作機會,以就業體驗提升就業力;建立學生就業力評估制度,明確訂立學生畢業時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要求,使學生能夠了解自身能力發展狀況,幫助學生改善學習及職業生涯管理,鼓勵學生積極的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