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語文教學故事通用多篇

國小語文教學故事通用多篇

國小語文教學故事 篇一

“水在池子裏睡覺,在小溪裏散步,在江河裏奔跑,在海洋裏跳舞、唱歌、開大會”,學生也容易理解,於是我從另外的角度提出問題:“睡覺”,“散步”,“奔跑”,“唱歌、跳舞開大會”在課文中能不能交換?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生既要想像水在不同環境中的各種狀態,又要辨析幾個動詞或動詞性詞語的意義,這就迫使學生開動腦筋,從而促進思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這樣作,能讓學生感悟到一條使用語言的基本原則,這就是詞語要準確地表達事物的特徵。當然,學生在討論中也可能提出,水在江河裏也會唱歌、跳舞,在海洋裏也會睡覺,這也沒有什麼可爲難的。水在江河裏跳舞、唱歌,那是在發大水的時候,水在海洋裏睡覺,那是風如平浪靜的時候,也就是說是在某些特殊的時候,在一般情況下並非如此,正因爲這樣,所以,課文在這一段話的開頭用了一個詞“平常”,這進一步說明,作者寫作時思考的嚴密和用語的精當。

學生在議論水對人做好事的時候,教室裏小手林立,幾乎所有學生都想發言。十幾位學生髮表意見後,舉手要求發言的仍有很多,但由於時間有限,我只好強行結束討論,轉入新的話題,結果致使一部分學生因沒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而情緒低落下來。要是一開始就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那每個人就都能發表意見了;在此基礎上開展全班交流,起質量就會明顯提高。

當問到水爲什麼會發脾氣,幹壞事時,沒人發言,小組討論後,學生仍說不到點子上。無奈之下,我只好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這樣雖然簡便、省時,但索然無味,難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是我早料到這一着,在學生思維受阻時講一講“小村莊的被毀滅的故事”和哈爾濱缺水事件,學生就很容易明白,水之所以爲患,那是由於人們破壞植被,污染環境的緣故。這樣,在接下來議論怎樣讓水只做好事不幹壞事的時候,學生的思路就會更加明析了,發言就會更加中肯了,接受的人文教育就會更加深刻了。

課堂教學,最根本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關注學情是促進學生髮展的基礎,只有關注學情,才能科學地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的方式方法,最大程度地讓學生獲取知識,增強能力,活躍思維,弘揚創新精神,那種無視學情,一味跟着經驗走,跟着教參走,跟着感覺走的教學,只能是高耗低效的教學。對《失物招領》的三點質疑

國小語文教學故事 篇二

一、充分發揮音樂的作用,創設情境。

音樂能激活人的思維,讓人產生無限的聯想與想象,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從而潛移化地發展人的思維潛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些音樂,或配樂朗誦,或讓學生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歌曲,不僅僅能調節課堂氣氛,給人簡單愉快的感覺,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在《會走路的樹》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導入時,給學生播放包內含鳥叫聲、流水聲的優美音樂,一下子讓孩子進入了故事發生的幽深的樹林裏。

二、組織表演,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交流,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對國小生來講,如果能採用一種調動其用心性教學方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愛動,有一種先天的表演慾望,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會走路的樹》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將小鳥與小馴鹿見面的情景進行了表演,孩子們都興味盎然,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三、巧用繪畫,增添課堂情趣。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而且美術在啓發人的形象思維潛力和抽象概括潛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繪畫的環節,不僅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用心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資料。在《會走路的樹》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用小鳥和馴鹿的簡筆畫,代替了文字板書,使學生更直觀、更易於理解。

打破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溝通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學科的聯繫,把語文學習中的讀與唱,畫,演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不僅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能培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