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簡單中見深度,樸實中見智慧——《揠苗助長》聽後有感(多篇)

簡單中見深度,樸實中見智慧——《揠苗助長》聽後有感(多篇)

簡單中見深度,樸實中見智慧——《揠苗助長》聽後有感 篇一

一、說教材

《揠 苗 助 長 》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七單元的課文,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理解這則寓言故事所蘊含的寓意,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爲此,須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注意形象渲染,重視情境感受,讓他們在具體形象、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感知語言情境,感受語言內容,感悟語言內涵,並讓他們在形象的想象和創造中培養創新能力。

二、說目標

基於這樣的本文解讀,考慮二年級學生認知特點,本文本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理解 “巴望、焦急、筋疲力盡”等詞語的意思。隨文識字,理解詞語意思是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在讀、說、想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於求成。這也是教學難點。

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爲以讀爲本,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品位。本課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悟出寓意,潛移默化地從這個故事中汲取經驗教訓,達到自我完善的教育效果。

三、說教法

在教法上,總的概括就是方法引領,個性閱讀。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着重引領學生學習寓言的方法,即講故事、知道理、談收穫三環節來層層深入理解課文深刻寓意。同時着重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並藉助插圖、做動作來理解人物心理活動來讀懂課文。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再現當時的場景,理解人物特點。讓學生在對情節的感悟中,創設語言情境,讀出理解,讀出個性。

四、說學法

教學是學生與教師的雙邊互動活動,我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利用一切可調動的資源來緊扣教學創設一系列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五、說設計理念

“揠苗助長”是一則寓言故事。教學寓言故事,重在讓學生理解寓意。而寓意的理解,又必須通過具體的語言感悟和故事情節的解讀去落實。因此,本課教學設計注意了三個重視:重視故事情節的理解,重視重點詞句的感悟,重視結合現實生活進行深化。在教學設計中,注意了“扶——放”結合。

六、說教學思路

新課程要求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結合,力求做到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創造性。爲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着力啓發學生質疑、朗讀、想象……努力營造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讓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課堂上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合作交流……在閱讀中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不斷創新,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爲師生合作互助、共同探索、共同進步、共同享受的樂園。

七、說流程

(一)、質疑導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出示課題:揠苗助長)齊讀課題,指導揠的讀音“yà”。

2、師:揠苗助長又叫什麼?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呢?梳理問題:爲什麼要揠苗?怎樣揠苗?揠苗結果這樣?學了課文,這些問題我們就能解決了。

(二)、初讀課文

1、請小朋友們趕緊翻開書122頁,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a、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難度的生字多讀幾遍。

b、想想這個農夫爲什麼要揠苗呢?

2、交流:

a、檢查詞語的認讀。

b、小朋友們,這位農夫爲什麼要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裏拔呢?(生:他很急板書:急) 你從哪裏知道他很急呢?

(三)、再讀感悟

1、默讀課文,用筆劃出“急”的句子或詞語,師巡視

2、交流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句子並指導)

(1)、讀出急

a、他巴望自己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師: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他急在哪裏?(巴望、天天)

師:“巴望”能換個詞嗎?(希望、盼望),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你讀出了農夫急切的心情。)

師:這位農夫眼巴巴的看着田裏的禾苗,會這說些什麼呢?(指名說)

出示句式:農夫眼巴巴的看着田裏的禾苗說:

師:是呀,他不是一天這麼說,而是“天天”。可見農夫的心裏真是急呀!讓我們也着急的讀一讀(齊讀)

評:我感到你急切的心情、我看到了你巴望的眼神。

師:還從哪也看出他很焦急?

b、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如果學生說不出,師引:其實還有一句話,農夫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如果學生說的出,師評:你都走到農夫的心裏去了,禾苗一點也沒有長高嗎?(長高了)你怎麼知道?好像:其實是長高了,只是……(長得很慢)如果學生回答不出,通過句子比較:

“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小結:禾苗是長高了,由於長的慢,農夫沒有感覺到。可見作者用詞非常精煉。

c、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

師: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他急在哪裏?(焦急地、轉來轉去)

出示:“焦”這個字,讓學生觀察,提醒大家寫的時候注意哪些,然後書空,最後在書上寫兩個。看下面的四點就是”火”演變成四點

師:這把火在哪兒燒呢?

生:在這個農夫的心裏。

師:對呀,他急呀,心裏火急火燎的。還像什麼?

師:咱們祖國的漢字多麼形象,能讓我們產生許多聯想呢。

師:自由讀這一句,想你眼前出現農夫怎麼樣?彷彿聽見他在說什麼?(指名說)

師:誰也來讀讀這句話,(指導朗讀:焦急地、自言自語),誰再來讀?(這才叫焦急呀!可自言自語能這麼讀嗎?理解:自言自語),誰能來模仿他的樣子也來讀讀這句話。瞧農夫着急的樣子。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3、師:農夫的心理呀特別的着急,我們一起來完整的讀讀這段話。

(2)、讀出累

師:是啊,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啊,於是他想啊想啊,終於想出了辦法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農夫想的什麼辦法,用自己的話說說。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裏拔,就是課題中的“揠苗”。

師:請同學們看圖,說說農夫是怎麼樣拔苗的?他遇到了哪些困難?理解“筋疲力盡”。大家還能說幾個與“筋疲力盡”意思差不多的詞嗎?推薦詞語,齊讀。

師:他太累了,回到家裏,一邊喘氣一邊說,誰能把他說的話讀讀。

理解“沒白費”。說說農夫說這話的心情是怎麼樣的?補充詞語讀句子。

師:瞧這農夫又累又得意的樣子。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師:你看農夫得意洋洋的樣子,結果真的沒白費嗎?一起來讀讀最後一段

農夫花了那麼大的力氣?爲什麼禾苗都枯死了呢?

(四)、說出寓意

1、揭示故事結果

生自由回答(因爲把它拔死了)

說話訓練:現在你們就是這個農夫的孩子,你們準備怎麼樣告訴你的爸爸這個原因呢?(生自由說)

師:是呀,植物生長有它的自然規律,要澆水、施肥、除草、還要慢慢地等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收穫。其實不僅是種禾苗,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規律辦事,不能急於求成。

同學們,其實寓言故事,它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故事,而且還有一個深刻的道理,學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呢?

我提議大家課後多讀讀寓言故事,特別是看看它蘊含的道理。

七、板書設計

揠苗助長

焦急      辦法       枯死

簡單中見深度,樸實中見智慧——《揠苗助長》聽後有感 篇二

讓思辯的花蕾綻放——《揠苗助長》教學實錄及反思

三亞市第一國小  孫愛欽

教學內容:蘇教版三年級(下)24課

一、談話

師:小朋友們喜歡寓言故事嗎?你們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生:狐狸和烏鴉

生:獅子和蚊子

生:狐狸和葡萄

……

師:寓言都很簡短有趣,又都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書中的第24課有兩則寓言。今天我們學習其中一則——

(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

師:這裏的“苗”“助”“長”分別是什麼意思?

生:苗是禾苗,助是幫助,長就是長大啦。

師:對。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有什麼好辦法呢?

生:我要給它澆澆水,施施肥。

生:我還要給它拔拔草呢。

生:我想我只要把禾苗稍微拔起一點點就行了。(衆笑)

師:古時候的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爲了讓禾苗長大,用的辦法和我們劉青松小朋友想的辦法是一樣的,拔苗。拔苗又叫———

生:揠苗。

師:揠苗助長又叫——

生:拔苗助長。

師:拔苗真的能讓禾苗長大嗎?打開課文,自己輕聲讀讀,讀到你覺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多讀幾遍。

師:誰來讀?你覺得哪兒特別有意思?讀給大家聽。

(學生分別選擇了文中的自然段閱讀。其中樊知陽小朋友把“納悶”的“納”讀成“耐”,讓小朋友一起幫助他讀了第三遍後讀正確。)

三、究因

師:這真是個有意思的故事。農夫費了很大勁去拔禾苗,爲什麼禾苗都枯死了呢?那還得從他種了禾苗後說起。誰來朗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農夫種了禾苗後是怎樣的心情?(一生朗讀。)

生:他種了禾苗後十分焦急。

生:我也是這樣想的。

師:自己讀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圈畫,你們是從哪兒看出他急着想讓禾苗長大的?(學生認真的讀書,圈畫。)

師:你們是從哪兒看出他很急的呢?

生:他“天天”到田邊去看禾苗呢。

生:還有“巴望”也看出他很急。

生:他覺得禾苗一點也沒有長。

師:是“總覺得”禾苗一點沒有長。

生:還有“十分焦急”中也看出來的。

師:小朋友們真會讀書。讀到“巴望”這個詞,你好象看到了農夫什麼樣兒?

生:我好像看到他在田邊轉來轉去呢。

生:我也好像看到他彎下腰在一棵禾苗前面眼巴巴的看着。

師:我們讀書就要這樣讀。讀着讀着好像看到了書中的人的樣兒,這就叫讀進書裏去了。我們朗讀這一段時,就要邊讀邊想像他着急的樣兒。(指導朗讀第一句。)

師:自己再讀讀這一段,讀到哪兒你又好像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生:讀到“他天天到田邊去看”,我好像看到他天矇矇亮就去看禾苗。

師:今天去了明天去嗎?明天去了後天還去嗎?大後天呢?

生:去的,都去的。

師:你們聽到他和禾苗說了什麼了嗎?

生:他說:禾苗呀禾苗,你怎麼長這麼慢呀,我都快急死啦。(衆笑)

生:我聽到他在大聲說:禾苗呀禾苗,你再不長,我可要採取措施啦。(衆笑)

師:農夫的樣子都被我們看到了,他對禾苗說的話也被我們聽到了!下面看老師寫“十分焦急”的“焦”,看下面的四點像什麼?

生:(恍然大悟)像流下來的汗。

師:像誰幹什麼去流下的汗?

生:像農夫着急的去看,跑得很快流下的汗。

師:真像,還像什麼?

生:還像火。

師:這把火在哪兒燒呢?

生:在這個農夫的心裏。

師:對呀,他急得呀,心裏火急火燎的。還像什麼?

生:還像小禾苗,上半部分好像農夫在田邊轉來轉去。

師:嗯,還像什麼呢?

生:還像農夫去看禾苗,他跑得飛快,兩隻腳都變成四隻腳啦。(衆笑)

師:咱們祖國的漢字多麼形象,能讓我們產生許多聯想呢。在書上描紅寫一個“焦”字。注意寫好這四點。

師:我們再來讀這一段,看誰能把他焦急的樣兒讀出來。誰來讀?(一生朗讀。)

師:“可他總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心裏十分焦急。” 這一句讀得還不夠。禾苗是真的一點也沒有長高嗎?

生:不是的,禾苗在長,但是天天去看,是看不見它在長的。

師:爲什麼他總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呢?再讀讀。(該學生再讀。)

師:這一回好多了。你臉上的表情就告訴了我。咱們一起讀。(老師提示):如果你覺得就是這個人,做做動作也可以。

師:說一個人“急”還有好多成語呢。老師向大家介紹幾個(詞卡揭示:迫不及待、急於求成、急不可待、操之過急)  一起讀一讀。

四、感悟

師:農夫是這麼的操之過急,覺得禾苗是一點兒也沒長大。於是他開始想辦

法了。他想啊想啊,好不容易想出了一個辦法,是什麼?

生:拔苗!

師:他是怎麼拔的,對於這個辦法你們有什麼看法呢?和同桌說說你的看法。

生:他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的。我覺得他很傻的,禾苗應該在土裏自己長大的呀。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

生:我覺得他的做法是不對的,你想讓禾苗長大,只有認真去種呀,比如給它施施肥啦,澆澆水啦。把苗拔起來,禾苗不是吸收不到營養了嗎?

師:劉青松,一上課你說也想把禾苗稍微拔一點點的,現在聽了大家的話,有什麼想法沒有?

劉青松:我不想拔啦,拔苗要把苗拔死的。

師:已經明白啦。可農夫不明白呀,他以爲這是個好辦法呢。所以一想出辦法就急忙跑到田裏——(提示:怎麼拔得?),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盡)

師:想一想,他累成什麼樣了?

生:他累得骨頭都散了架了。

生:他累得腰都酸了。(師:那叫腰痠背疼)

生:累得連回家的力氣都沒有了。(師:那叫有氣無力)

師:再來看這個“疲”字,是不是很容易記住了?(老師範寫“疲”字。用彩筆標出“病字頭”)

生:哦,對的,他累得好像病了一場,一點力氣也沒有啦。

師:他拔禾苗累得筋疲力盡。再來看看被他拔起的小禾苗,現在你們就是這一棵棵小禾苗了,你們會說什麼呢?

生:我會說——

師:你就直接說吧。(衆笑)

生:哎呀,疼死我啦,趕快把我放到土裏去吧。(衆笑)

師:這棵小禾苗在傷心的哭呢!

生:農夫呀農夫,你花了這麼大的力氣把我們拔起來,你會後悔的呀(衆笑)再過一年我們就可以豐收啦。(衆笑)

師:不用一年的,只要幾個月禾苗就會長大,就會有收穫啦。可是農夫急得一天都等不及啦。

生:你把我們拔起來,還想不想豐收啦?(衆笑)

師:這顆小禾苗在氣憤地說。

他可沒聽到禾苗的話,還滿以爲禾苗都長高了呢!回到家,他興致勃勃地說──,

師:(緊挨着“疲”字範寫“勃”字,並用彩筆標出“勃”字右半部分的“力”)剛纔農夫還是筋疲力盡的,現在哪來那麼大的力氣呢?

生:他一想到禾苗長高了,就特別高興。

生:他以爲禾苗長大了,力氣又來了。

師:那好,讓我們把他興致勃勃說的話讀出來,他說話時一定還在用手比劃着。大家可以做做手勢,再興致勃勃地說——

五、明理

師:禾苗真的長高了一大截嗎?他的兒子很納悶,心中會想什麼呢?

生:真的嗎?一天功夫就會長高一大截嗎?

師:第二天跑到田裏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師:如果你就是農夫的兒子,看到禾苗全枯死了,心裏一定有許多想法,回去會怎麼開導你爸爸呢?農夫看到禾苗都枯死了,會傷心地說什麼呢?聽了兒子的話後,又會怎麼說呢?同桌想像一下,演一演,看誰最能讓爸爸明白自己錯在哪裏。

(反饋表演:指名兩生表演。)

師引導:“兒子看到禾苗全都枯死了,就急匆匆地趕回家去——

“兒子”:爸爸,爸爸,禾苗全都枯死啦。

“農夫”:不會吧,昨天還長高一大截呢。

“兒子”:真的呀,不信,我帶你看看去。看,這是不是枯死的禾苗。

“農夫”:哎呀,真的死啦?怎麼會死的呀?

“兒子”:你把禾苗的根拔出來,它吸收不到營養就死啦。

“農夫”:那趕快在禾苗的葉子上澆點水,讓它活過來呀。

“兒子”:那可不行呀。

“農夫”:怎麼不行?澆點水它就不會枯啦。

(師見“兒子”愣住了,提醒:快告訴爸爸,禾苗是*什麼吸收水分禾營養的。)

“兒子”:爸爸,我告訴你,禾苗是*根吸收水分禾營養的,現在根都死啦,再澆也沒有用啦。

“農夫”:那怎麼辦呢?

“兒子”:下回再種就不能拔苗啦。

師:聽着兒子的話,看着眼前枯死的禾苗,想着自己拔禾苗拔得那麼辛苦,農夫好傷心,好難過,他嘆了一口氣說——

“農夫”:哎呀,早知現在何必當初呀(衆笑)拔苗是不能讓禾苗長大的呀。以後種禾苗我可得吸取教訓啦。

(學生鼓掌)

師:是呀,禾苗的生長需要陽光、水分和養料,在土壤中慢慢長大,這是禾苗生長的規律。他急於求成、操之過急,所以壞了事兒。這個寓言告訴我們辦其它事情也一樣,都急不得。

現在這個農夫是懊悔不已呀,他發誓以後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農夫又種禾苗了,這回,他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可是你們知道嗎,農夫種的禾苗最後又都死了,禾苗怎麼會死的呢?請小朋友們小組合作編一個新的寓言故事。看誰的故事編得棒。

生:第二年,農夫又種禾苗啦,他吸取了教訓,不去拔苗。他想,兒子不是說過不能急嗎,就讓他慢慢長大吧。於是農夫不去管不去問,田裏長了許多雜草,禾苗的葉子上都是蟲子啦。最後,禾苗又死啦。

師:真棒,你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生:不能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

師:明白了,辦事情不能太性急,但是也不能走向另一端,爲了怕犯錯誤,就連正常的事情也不去做了。

六、拓展

師:《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是我國古代一個大學問家孟子寫的,離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孟子的原文只用了短短41個字,可有意思了。聽老師吟誦古文。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師:今天學的寓言就是根據這篇古文來的。自己對照我們今天學的課文讀一讀,再看看下面的解釋。一定能讀懂許多。

(學生練讀古文。)

師:你讀懂了哪些呢?

生:我讀懂了“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就是我們課文中的第一第二自然段。

生:我讀懂了茫茫然歸,就是很疲勞地回家了。

師:小朋友的收穫真大,不僅讀了課文,還讀了古文呢。下面我們一起讀。讀的時候大家還可以晃晃小腦袋。(學生朗讀時,糾正讀音“矣”。)

師:同學們,從遠古時代起,許多國家,許多民族中就有了寓言,像我國的古代寓言,古希臘的《伊索寓言》,俄國偉大作家克雷洛夫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寫的《拉封丹寓言》等等,充滿智慧的人民又創造了許多現代寓言故事。(展示書籍),這些優秀的作品充滿了智慧的故事和話語。有興趣的,課後可以多找一些來讀。

教後反思

新課程改革倡導我們要給學生終身收益的東西。什麼纔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東西呢?我以爲,文化的品質與素養應該是一種更加可以讓人終身受益的東西。寓言文化就是諸多文化現象中的一朵瑰麗的奇葩,是最具智慧的文化經典,它能引導兒童探尋意義,沐浴傳統,豐富涵養,提升悟性,充滿睿智和靈性地觀照世界,表現世界。《揠苗助長》便是其中一則傳統寓言。它展現了一個急於求成而揠苗助長的可笑而滑稽的農夫形象,讓學生明白做事不能操之過急,違反規律的道理。

著名語文教育家李吉林老師的一句話:要“把孩子教聰明瞭”。這裏的聰明,我認爲便是智慧的悟性。語文教學中就是要啓迪兒童的悟性,激發兒童的靈感,在塑造優秀品質,陶冶優雅性情,培養寬廣胸襟的過程中,讓眼界更爲開闊與高遠,讓心智更爲聰穎與靈慧。

寓言教學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有兒童特點的哲學教育。兒童也有探求哲理的潛在慾望和能力,只是這種慾望和能力,離不開具體可感的形象支撐。幫助兒童學好寓言的最好策略是充分利用寓體的形象性,引導兒童在深切的感受中領會寓意。所以本課教學中,創設的一個個活動情境,就是要讓學生充分感受農夫的可笑而又發人深思的形象,如品味“巴望”“天天”“總覺得”等具有諷刺意味的詞語,想像“焦”字的四點像什麼?或者角色互換,扮演農夫、小禾苗進行誇張式的表演或思考,寓言故事續編等,身臨其境的去感悟、體會、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動,在充分的感受中萌動直觀的推論,獲得心靈的頓悟。

課堂教學的實效表明,在某種程度上,兒童就是小小哲學家,他們能在短時間內,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寓言故事。能很清晰地明白農夫錯誤的原因,並從中明白故事的道理。因此學生只有在活動和情境中,與教材對話,與角色對話,才能產生積極的內部言語,在這些語言的邏輯思維活動中,獲得大腦兩個半球的交替興奮,從而形成自己生動的思想,成爲會思考,會探索的有智慧的人。

學生生活在母語的環境中,寓言作爲一種文化載體,應讓學生從小接受薰陶與感染。教學中補充成語,感悟漢字的形象性,閱讀孟子寫的原文,明白多國家、多民族寓言的豐富性等等,無不蘊涵着語文教學的文化追求。讓學生在學習寓言的過程中感悟這一充滿智慧的寓言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悠久歷史。對豐厚學生的語文素養,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簡單中見深度,樸實中見智慧——《揠苗助長》聽後有感 篇三

《揠苗助長》是國小二年級語文教材中的一則寓言,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看到何苗長得太慢,想了一個好辦法,通過拔禾苗的方式幫助禾苗長高,結果禾苗都枯死了。課文內容通俗易懂,故事結構簡明清晰,但寓意卻深刻理智。如何在短短的40分鐘內,讓學生自主、愉悅的讀懂故事,如何從《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中理解課文意思,針對教材的要求及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這節課我預設的目標是:與學生不斷的溝通,引導學生進入寓言情境,自讀、自悟、領悟寓言並從中受到教育,具體環節如下:

一、課題入手,激發興趣。

首先是默讀課文,自主識字。理解詞語。再引導學生談自己對課題的認識,培養學生帶着問題學,針對問題學,養成提出“問題”習慣,同時能有效掌握學生的視角,做到有的放矢。

二、充分朗讀,讀中質疑。

學生在讀時,我將做到給足一定的時間,讓他去思考,給出一定的任務,讓他去完成,給予一定的機會,讓他去抓住。例如:自瀆過程前提出明確的要求,自讀後,落實對重點字、詞的理解,注意語言的積累,引導學生感悟語境,從疑到悟,從悟到用,在思考後解開心中的疑)本站○(問,思維得到較好的鍛鍊。

三、角色體驗,真情對話。

1、以演代講,角色體驗。

在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基礎上,認定角色後,組織學生自導自演自評,展開對寓言情境的體驗。

2、真情對話,學以至用。

創設幫農民伯伯的情境,通過師生的對話,讓學生悟出本課的道理,並提出: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類似的事情,讓學生能暢所與言,再現他們學有所思,學有所感悟的課文情感。最後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總之,激發並引導學生的主體潛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是這節課的根本。寓言是個怪物,當它走近孩子時,分明是個怪物,而當他轉身走時,卻會變成一個哲理,嚴肅認真。本節課讓學生從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一個大道理,就是不管做什麼事,都要遵循事物的自然規律,遇事不要急於求成,如果那樣只能是,事與願違爲,徒勞無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