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聽課有感:課堂教學中的“智慧”

新的課程理念認爲,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不可重複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國家督學成尚榮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爲培養“智慧者”;用教育哲學指導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領教師和學生愛智慧、追求智慧。

聽課有感:課堂教學中的“智慧”

一、文本的智慧

1.情節的智慧

文章從描寫孩子們在花園玩,常見的童趣入手,引起孩子們的共鳴,快樂着, 開心着,幸福着……不小心掉到大水缸時,突發事件的發生。小夥伴的生命危在旦夕,會讓孩子們嚇得魂飛魄散,六神無主,驚慌失措,慌里慌張,表現出各種行爲。爲後文的救作了鋪墊。接下了就有了救和救的結果。此文爲千古絕唱,千古名篇。

2.人物的智慧

在別的孩子懵糟慌神時,司馬光沒有哭,沒有喊,沒有跑去找大人, 顯示出超羣過人的臨危不懼而“急中生智”,奮力砸缸救人。第一時間裏讓孩子獲得了呼吸。 司馬光成了家喻戶曉敬之佩之的“智星”。

3.是文字的智慧

水缸的 “大”,缸裏水的 “滿”增大了危險係數,也成了救人的難題。石頭的“大”, “使勁”地砸,破解了難題,小司馬光救人的形象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二、課件的“智慧”

大水缸的出現,先出示的小水缸 ,孩子們判斷不是文中的“大”水缸,幫助再現活化強化了課文內容,同時給孩子們視覺上的直觀感缸真的好大,大得十多個小朋友才能圍住,心裏的暗示作用,這樣大的缸掉進去自己是爬不上的。

缸裏水的增高,爲了突出缸裏裝滿了水,採用水慢慢再慢慢升高,形象地感受是一大水缸水,而不是一點點兒水,孩子們懂得了人如果掉進去是會很危險的。

哭字的聲音插入,字形的變化。嚎啕大哭,傷心難受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字形的變化讓孩子們目不轉睛地注視,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趣味無窮,寓教天樂。事實孩子們觀察到了兩口像兩眼寫得一樣大,大爲張大嘴,一點爲眼淚。牢牢地記住了字形。

動畫片音樂,故事情節與歌詞的吻合既複習了故事情節又帶有愉悅性,孩子們和着音樂節奏拍着小手兒伊呀學唱着,調節了緊張的氣氛又放鬆身心。適合天性快樂的蒙童。

三、教師語言的“智慧”

1.童化的語言“智慧”。

童化的語言符合兒童的心理、語言習慣和接受水平,低年級的寶寶們愛聽喜歡聽。能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讓孩子更喜歡聽你的話。

鄰家大姐姐一樣的親和自然:“孩子們,你們愛看動畫片嗎?”。

“老師都給你們獎品了,能把字寫好嗎?”要求中含着懇求,柔腸的孩子們易於接受,齊聲堅定響亮回答“能”!

寫“爬”時兒歌中的“小巴小巴,別害怕,團緊身子別滑下”。念着念着,孩子也明白了“巴”的最後一筆不能與“爪”的那個“捺”粘一起。

面帶微笑,不同的語氣,抑揚的語調,變化的語速,童化的語言使課堂氛圍輕鬆愉快,使所學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讓學生在潤物無聲中學習並獲取知識。

2.指導性語言的“智慧”。

指導性的語言可以引導孩子們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學會學習。

“讀書時,詞語有快有慢,才更有味道。” 孩子們果然讀出了不同的速度。

“仔細觀察插圖對學習課文有幫助哦!”小朋友們看到插書上各個小孩子的不同表現。

“花園裏發生什麼事?自己捧起書來讀讀找找答案。”學生聽後捧起了書各自讀了起來。

“這些詞語能讀好嗎?”小傢伙們在認真地試讀。

“這句話難不倒大家,會讀書,關注紅色的字!”對於紅色的字孩子們讀得明顯突出了些。

指導性的語言在課堂中起的是立竿見影的作用,有了這些語言,孩子們知道做什麼,該怎麼做。

3.啓發式語言的“智慧”。

啓發式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慾 ,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啓發式的語言能啓發孩子們動口動眼動腦。

掉進大水缸裏的小朋友後來怎麼樣了呢?

小夥伴得救了,大家的心情怎麼樣?

你聽到了什麼?你發現了什麼?你會寫這個字嗎?你用什麼方法記住這個字的呢?

孩子們經過讀書、觀察、傾聽、思考後津津樂道,紛紛交流。

4.評價語的導向“智慧”

“你讀得真清楚!”一個誇讚的眼神。

“你讀得好響亮!”一臉滿意的微笑。

“你讀得很流利!”一次肯定的點頭。

“她把流出來的出來輕聲讀準了!”一個豎起的大拇指。

“老師佩服你,把話說得完整!” 一名大聲的讚揚。

“老師從你的讀中感到了……” 一句會心的贊同。

“老師從你的讀中彷彿看到了……” 一句誠心的讚美。

“老師從你的讀中彷彿聽到了……” 一句真心的讚許。

……這些話語都通過激勵的方式來評價學生,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在幫助學生獲取知識能力的同時,使其情感、態度、價值觀獲得發展和提升。

還有老師課前寫教案時並不是這樣的,但課堂上能根據學生的即時反饋情況,而即興話話,也是智慧的。

四、課堂生成的“智慧”

由於智慧的文本,智慧的課件,智慧的語言,喚起了孩子們的激情,點燃了孩童們智慧的火花。謂智中生智。

看,他們救人的的辦法:用繩子放到水缸裏把掉在缸裏的小朋友拉上來;用石頭把缸填滿讓水溢出來;用樹棒伸到缸裏;幾個人一起把缸推倒……雖然方法比起司馬光的辦法耗時多了,但他們有着一顆顆善良的心,一次次思維靈動,一句句創造發明!

看看,他們呼救時聲音那麼急切,那麼害怕……有的同學把眼淚都叫出來了。

瞧,兒歌三字填。古代孩子   ,遇到危險   ,舉起石頭   ,救出孩子   。經過孩子們的討論,層出不窮的答案出來了,雖然不押韻,但符合心聲合文意,很好的語文實踐!給個贊!

瞧瞧,他們搬大大石頭的那股勁兒,小臉憋得紅了,使出了全身力氣,活脫脫的小司馬光。

聽,“哭的那一點不能少,少了就是假哭!”純真無邪的語言,引來聽課老師的們琅聲大笑!

聽聽,得救出來的小孩會請司馬光吃晚飯表示謝意,請司馬光到公園玩兒表示心中的感謝……不一一而舉。

當然課堂上還有多種教學策略的“智慧”。如,圖文對照,找不同,比較法,比賽的激勵作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