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多篇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多篇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一

《從幫助別人中獲得快樂》一課,可以說是“百易其稿”,要上好一節課真非易事。這篇課文因爲貼近學生的生活,內容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就因爲太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就會覺得司空見慣,對課文的內容無動於衷,不能深深觸動學生的心靈。所以如何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撥動學生的心絃,激發學生主動去幫助他人,就成了這課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在執教《從幫助別人中獲得快樂》一課後,積累了自己的幾點心得,下面簡單地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做法。

一、聯繫生活中的“大愛”撥動學生的心絃

在授課時我舉了兩個例子,一是令世人哀痛的汶川地震,一是令世人爲之驚喜的北京奧運。這兩件事可以說是深深地觸動了人們的心靈。我抓住這兩件大事,緊緊聯繫課文,以助人的角度爲切入點展開教學。當學生看到汶川地震的視頻中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助人場景時,有的學生流下了感動的眼淚。當學生看到在包括自己的無數人的幫助下,災區的孩子已重返課堂學習的溫馨畫面時,學生由衷地體會到助人的快樂。當看到北京奧運會上辛勤忙碌而又快樂的志願者時,當聽到看到奧委會主席羅格稱讚自願者的話語時,當看到悉尼的“志願者林”時,學生體會到了助人是得到世人普遍爲之稱頌的高尚行爲。能讓自己更快樂、生活得更有意義。併發自肺腑地說出了“我長大了也要當志願者”的動人話語,讓人深深感到祖國後繼有人。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我重組了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深深地體會到了助人的快樂。併產生了要儘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的願望。

二、聯繫生活中的“小我”撥動學生的心絃

有了關於汶川地震中的“大愛”的鋪墊,學生的情緒已被很好地調動了起來,我適時引導學生去回顧生活中助人的事情,啓發學生用心體會從中獲得的快樂。“運動會上,我受傷了,是××扶着去醫務室。”“我的鄰居是一位獨居的老奶奶,我經常去和老奶奶說說話,給老奶奶解悶。”……課堂上是如此溫馨、快樂,學生們進一步深深地體會到了幫助助人的快樂,及被別人幫助時從中獲得的快樂,體會到人與人之間原來是需要互相扶持的,助人還能讓社會美好。

三、創設體驗活動撥動學生的心絃

在導入新課時,我創設了一個情境:“遺漏課題,讓學生幫着尋找。”在課堂上,我又設置了一個小遊戲:“給笑臉貼鼻子。”而遊戲者必須在全體同學的幫助下才能完成。讓學生一次次地設身處地地體會到從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中獲得的快樂。學生興趣盎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總之,淡化完美,追求真實;淡化說教,追求無痕;淡化概念,追求情景;活化教材,追求深度;拓展教材探索空間;發掘教學個性內涵;還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教學內容要回歸兒童的生活;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多樣化;注重創設寬鬆的教學環境,建立寬容互動的師生關係,這就是品德課所追求的境界。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二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爲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課程以兒童生活爲主線,將品德、行爲規範、法制、歷史、地理、環境教育等有機融合,“點面結合”、“面上選點”來組織教學內容,對教師專業知識儲備的廣度和深度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浙教版三至六年級下冊的品德與社會教材,“社會味濃”,有很多內容選自政治、經濟、地理、歷史等範疇。這些內容“面”廣“點”多,不貼近學生的生活,要提高品德課堂教學實效,實現課程追求的基礎性和有效性的目標,必須深入研究學法,精心設計學法,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達成品德課的多維目標。

一、把握教學目標,是學法指導的前提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要保證課堂教學取得實效,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並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學法,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

1.找準“結合點”

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是預設的、靜態的,而學生的生活和生命成長是生成的、動態的。因此,需要了解學生的認知、情感、行爲基礎和生活現狀,掌握學生身心發展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規律,找準學生和教材的最佳“結合點”,正確定位恰當的、可操作的工作目標。如《不平靜的世界》,其中一個教材目標定爲:“瞭解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和簡單經過”。我認爲這樣的目標定位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兩次世界大戰的內容是八年級下冊《社會》課的學習內容,讓六年級的學生了解兩次世界大戰的“簡單經過”其實並不簡單,要求過高過大。我把這個目標調整爲:“初步瞭解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和概況(捲入國、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等數據),重點了解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實踐證明,這樣的目標定位比較科學、準確。

2.找準“生長點”

品德與社會融合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能力等多維目標,最終目的旨在幫助學生適應社會、參與社會、學習做人。因此,要深刻領悟品德課程性質,以引領學生做人爲核心,找準學生和教材的最佳“生長點”,正確把握教學目標。如果處理不當,就容易“唯知識論”,偏離課程目標,把品德與社會課上成單純的地理課、歷史課、常識課。如《不平靜的世界》,有認知方面的目標:“初步瞭解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和概況,重點了解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教給學生的知識點應該是科學正確的,因爲這是達成情感、價值觀、能力等目標的基礎,但不是主要的、唯一的目標。還有比這更重要的目標:“體驗戰爭的殘酷和無情,激發對戰爭的憎恨之情;開展研究性學習,提高分析、表達、合作等能力”。熱愛和平,學會合作,是學生適應社會、學會做人的重要素質和能力。

二、精選課程資源,是學法指導的關鍵

品德與社會的教材具有開放性,課程資源也豐富多樣,網絡、書籍、報刊等爲我們快捷地獲得大量信息提供了方便。品德課時,時常可以看到學生疙疙瘩瘩地讀着蒐集的大篇資料,有的內容甚至和教學目標無關。教師欲罷不能,面露尷尬。

1.學生要做巧“剪”的“能工”

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品德與社會課的目標之一。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明確資料的主題和內容,有選擇地蒐集,宜少不宜多,並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對資料做適當的分析、處理和歸類。如《不平靜的世界》,我要求學生蒐集有關“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圖文資料,經過自己的思考和整理,摘錄一點或一方面就行,如果是文字資料,只需一小段即可。

2.教師要做善“貼”的“巧匠”

學生的思維發展,是從直觀、膚淺、不全面,逐步向抽象、深入、全面發展。只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才能使品德更好地內化,提高育人的實效。因此,教師提供的`課程資源,應該是形象的、典型的,具有震撼力,激發學生強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共鳴,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境界。如《不平靜的世界》,我從大量的資料中精心選擇了南京大屠殺、殘害猶太人、原子彈轟炸廣島等錄像以及戰爭受害者——兒童、婦女、老人等圖片,呈現的畫面不多,但都是觸目驚心、悲慘至極,把學生對戰爭殘酷的情感體驗推向了高潮。

三、注重探究體驗,是學法指導的核心

品德與社會注重引導學生進行道德學習,道德學習本質上是一種體驗式學習。體驗,是主體內在的知情意行的親歷、體認與驗證,它具有個體性、親歷性和生成性的特點。“道德,只有它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親自體驗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爲學生的精神財富”。

1.情感貫穿,強化體驗

“沒有情感的道德就變成了乾枯的、蒼白的語句,這語句只能培養僞君子”(蘇霍姆林斯基)。道德情感滲透在人的道德認識和行爲之中,能促進道德認識的深化,是道德行爲內在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催化劑”。

品德與社會課的學法指導,要始終以情感作爲主線,串連、聚焦相關的“面”和“點”。在促進“面”和“點”學習的同時,深化情感體驗。如《不平靜的世界》,“體驗戰爭的殘酷和無情,激發對戰爭的憎恨之情”是整堂課的情感主線,引導學生蒐集、學習、交流有關兩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深重災難的“點”——觸目驚心的數據、血淋淋的事實、悽慘的描述等,就能強化情感體驗,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2.給予空間,自主探究

學生是發展中的生命。學生的道德生命,猶如一顆顆種子,需要廣闊的田野,肥沃的土壤,才能茁壯成長。空間,是兒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長的重要條件。沒有空間,就沒有兒童的自主;沒有自主,就沒有兒童的可持續發展。

品德與社會課的學法指導,需要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充分發揮主體性,培養研究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否則,“社會味比較濃”的品德與社會課,往往會出現學生無法參與,教師盡情表演的情景,這就違背了課程的追求目標。如《不平靜的世界》,我用了大約12分鐘的時間,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先從確定研究主題、研究人員、研究方法等方面具體指導,然後放手讓學生自主研究學習。學生全員參與,積極投入,理解體悟,效果很好。

四、恰當引領提升,是學法指導的深化

教師是學生道德生命成長的引領者,要通過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活動,幫助

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1.做共同分享的有心人

學生藉助體驗生成的意義,是多姿多彩的,每個人都不相同,不能相互取代。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體驗,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生成資源,這是一筆重要的教育資源財富。教師要充分認識其寶貴之處,保證生生互動的時間與空間,創設機會讓學生互相交流,彼此分享,共享共贏,不能“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如《不平靜的世界》,我用了半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研究學習後的全班交流共享。互動中,智慧生成,情感共鳴,有的學生爲戰爭的無情流下了眼淚。

2.做“高於生活”的助推者

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就是師生圍繞“兒童的社會生活”這一主線進行對話,進行觀點的碰撞、思想的交流。教師要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真實的想法,哪怕是幼稚的、錯誤的想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及時、巧妙地進行引領,助推學生的學習,指點迷津,錘鍊生活的意義,幫助學生在更高、更深的層面上獲得新的體驗、新的發展。如《不平靜的世界》第三板塊全班交流時,我隨機抓住南京大屠殺、殘害猶太人、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等典型史例,進行提煉和深化,通過充滿情感的語言描述、極具震撼的音像呈現,以情激情,把學生的情感推向縱深,深刻體會戰爭的殘酷和無情。

加強學法指導,是提高品德課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也是新課程“理念迴歸課堂”的重要策略。作爲一線教師,要深入進行學法研究,縮小課程理想設計與實際教學的差距,彌補教材建設中教學法研究的缺陷,更好地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三

一、密切聯繫生活實際,讓德育迴歸生活

上課伊始,我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很自然地引入教學,並通過課件創造了馬路音效,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們的注意,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舞臺。這種仿真“生活場景”的設計,使學生如置身於現實環境,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自然會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從日常的生活中去感受問題,從而對交通安全知識充滿求知慾。

生活是德育之源,只有鮮活的生活實際,學生纔會有濃厚的興趣,進行更好的交流,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來,教學自然獲得理想的效果。課堂所展示的交通事故圖片和小資料,以及播放的交通事故視頻,是學生生活中可以見到的,更是觸目驚心的,使學生主動走進生活、參與課堂;聯繫生活實際,你想對駕駛員和行人說什麼?延伸課堂教育,喚起對生命的珍視。課堂最後,引導學生走出校門、走入社會,用實際行動來號召全社會的人都來遵守交通規則,使德育教育外延到生活中,德育與生活緊密聯繫起來。

二、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德育真正內化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課堂纔是和諧的課堂,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這節課中,讓學生根據事故圖片、交通事故案例及交通事故數據統計,談出自己的見解,學生認識深刻,真正體會到了安全的重要性。這就是教育的真諦。

總之,我力求以豐富的生活場景、真實的案例透析、爲學生搭建一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臺,讓他們真正體驗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我尊重學生的想法,運用恰當的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對學生的看法表示肯定,進行鼓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珍視生命的情感態度,進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爲全社會的交通安全盡一份力量!

思考:

縱觀這節課,我發現學生的理解層次是不同的。課堂上,需要我們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引導過程。重要的是在備課過程中,預設要充分估計更多學生在各個不同理解層次上的反應,設計應是全面且循序漸進的。在教學過程中,再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作相應的調整,在這節課上,當學生面對實際交通案例,談出自己的見解時,學生見解不同,但又不是我所期望的效果時,我不知如何更有效的引導,駕馭課堂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針對不同的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應做臨時調整。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疑問,在小組合作中,怎樣最大限度的發揮小組長的作用,讓他們最大限度的挖掘每個組員的潛力,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四

這一教學內容從“愛”字着眼,教材的內容決定了這是一種情感教學,一種體驗教學。爲達到本節課活動目標,我精心設計每個環節。從學生生活切入,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爲基礎,以學生爲主體,以情感爲紐帶,以多種多樣的課。這一教學內容從“愛”字着眼,教材的內容決定了這是一種情感教學,一種體驗教學。爲達到本節課活動目標,我精心設計每個環節。

從學生生活切入,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爲基礎,以學生爲主體,以情感爲紐帶,以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料爲手段,以學生直接參與活動爲主要教學形式。爲了達到讓學生感受愛的目的,我運用影視文件、歌曲欣賞、配樂詩朗誦等多媒體手段,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在強烈的感官刺激下,學生身臨其境,自然而然得到愛的體驗。

爲了突破難點,我引導學生以從生活中發現的問題爲載體,展開討論、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其主體意識,在探究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五

本節課主要讓學生認識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體會改革開放的意義,熱愛我們現在的生活,提高學生關心社會的情感,懂得社會生活的複雜性,正確認識從衆心理,自覺抵制社會生活的消極影響,初步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在內容的處理上,注重引導學生感受社會生活的感性化材料,在充分感受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社會發生變化的原因,初步認識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和人民羣衆的`辛勤勞動。同時結合教材提供的新詞彙變遷——小組活動來認識社會的發展,接着從學生生活體驗入手認識社會的意義,瞭解參與社會生活的途徑和方法;其次爲了突破重難點,對社會複雜性、從衆心理這兩個理論性較強的問題,給學生創設情境、提供案例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優點:

1、教學設計別具新意,在重難點的處理上採用情境教學法,材料教學法,貼合學生生活實際,水到渠成。

2、自主學習與小組探究相結合,充分調動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

3、教師的引導比較準確到位,課堂氣氛民主和諧。

4、教師語言幽默詼諧,知識的呈現方式多樣,體現了多學科知識的整合。

5.教師思路明確,板書合理

不足:

1、關於學生的調查結果,應該不僅出現結果,也出示相應的結論,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對於課堂生成的一些東西,教師的點撥不太到位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六

第一單元“生命是寶貴的”學習主題下有三個話題-----生命的奧祕、珍愛我們的生命和善待自然萬物。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這一切都要從正確認識生命開始。因此本課的重點就是帶領學生探究生命的奧祕。我在執教《生命的奧祕》一課時的時候,努力挖掘教材資源,針對課程標準,緊緊把握住教學目標,以兒童生活爲基礎,大膽轉變學習方式,教學中針對六年級兒童的特點,重視對兒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以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能力的培養和社會知識獲得的有機結合;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努力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學有所獲的空間。本節課的主要特點如下:

一、努力突出品德與社會學科特點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所以,本節課在學生知識、生活經驗的缺乏的情況下,我大膽讓學生課前收集整理與胎兒生長髮育相關的資料,讓他們初步瞭解了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如何長大,把學生帶到現實生活中去思索,探究生命孕育的奇妙話題。再引導學生對“自己出生的那一天家裏人都如何度過的”這一問題課前進行深入的調查,特別強調要了解媽媽在那一天受了哪些苦,一步步地使學生初步懂得“生命不僅僅神奇,而且特別珍貴”的重要意義,因爲它不僅包涵了母親懷孕時的艱辛和對寶寶的精心呵護,同時也離不開父親及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至從生命孕育的那一刻起,我們都被濃濃的愛包圍着。及時的引導學生從多角度獲得情感體驗,整節課無形之中滲透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感悟到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本節課至始至終重視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突出了品德性的特點。

二、以“主體多元 合作探究”教模呈現活動

這節品德與社會課主要是和學生一起探討生命的奧祕的,生命對於一些十一二歲的孩子來說太抽象了,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大膽的以我校推行的“主體多元 合作探究”教模爲活動呈現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變學生被動聽講爲主動探究,利用預習(包括前制性學習)環節,把在關生命奇妙的話題拋給學生自己探究,讓他們在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在自主思考探究的過程中,在與小組同伴分享學習成果的過程中,一步步探究生命的奧祕,感知生命孕育的神奇。課上讓他們把書包雙肩背於胸前,體會母親懷孕時的感受;講述自己出生那一天的故事,感受自己的到來給整個家庭所帶來的幸福;再聽一位媽媽現場講述生孩子時的感受,體會做媽媽的艱辛。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展示自我學習成果的同時,感悟出每個人生命的寶貴。很多孩子在聽完阿姨的講述之後說:媽媽真偉大!並由此感悟也生命的寶貴。

三、及時抓住即時生成的問題

“課堂是涌動着的生命”,生成問題的課堂纔是有生命活力的課堂。這節課我不僅努力地合理利用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密切關注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還注意抓住課堂生成的問題,藉機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得出結論。通過一個小話題“感受媽媽孕育我們的艱辛”,在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的交流、體驗、思考、研討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體會到生命的來之不易。同時我還注意在教學中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恰當的引導和幫助,如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人產房外焦急的等待、親朋好友的奔赴相告”,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感受到家人的擔心和喜悅,懂得生命不僅僅屬於自己,也屬於家人,也屬於社會。我巧妙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問題,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很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四、深入學生生活引導學生自悟自得

一直以來,學生的品德教育主要方式是講,道理是灌輸的,中間缺乏一個學生自己領悟內化的過程,形成一聽就懂,欲做卻不能的情形。因此新課標中特別強調自悟與啓發的統一,以促進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化。本節課我讓學生在課前調查自己出生時的故事、媽媽懷孕時家人的付出等問題,讓學生自主在社會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我適時鼓勵學生做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讓學生充分感悟生命是寶貴的重要意義,從而啓發學生層層深入、自悟自得感到珍愛生命的重要,培養學生愛父母、愛家人、愛社會的情感。

整節課的教學可以說是較爲成功的,大部分學生熱情高漲,受到教育,可是我還是發現有少數孩子很茫然。在合作學習中,我上前詢問他們爲什麼不和同桌交流時,有一個孩子的回答讓我覺得很意外。他說:“我不覺得我父母爲我做了什麼,也感覺不到他們的愛,媽媽還經常打我呢!”孩子的話觸動了我,現在的確有很多父母對子女寄予很高的期望,對自己的小孩要求非常嚴格,輕則訓斥重則打罵,很少和孩子進行溝通,總覺孩子太小不懂。而現在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比較孤獨,如果父母平時不注意他們的心理需求,多與孩子聊聊天,多聽聽他們講話的話,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會比較孤僻,不喜歡與人溝通,這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從這節課上我明白了,品德與社會作爲一門新的課程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建立新的課程目標下的教育觀念,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爲更好的教學打好基礎。在教學中,我也發現了許多不足,也產生許多困惑,但是我相信,只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努力鑽研,我們的教學會更完美。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七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須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而遊戲、童話永遠是國小生喜歡的話題。因此我在上《平安回家》一課時讓天天和學生相伴的人物小剛引領學生走進交通王國,通過生動的錄像把人們在常用的交通標誌下的活動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既把靜態的圖片和文字活動化,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使學生初步瞭解了交通標誌的作用,而豐富的內容又給下文的畫交通標誌、知道交警的基本手勢等作了鋪墊。

對於天天接觸紅綠燈、十字路口的城市學生來說,認識常用的交通標誌不是難事,可是對於農村的孩子就比較困難了。因此在教學常用的交通標誌時,我不僅讓學生進行了連線,又讓學生進行搶答練習,及時對交通標記進行識記,使知識得到鞏固。而小芳的話則把畫面和現實生活連接了起來,並且巧妙地告訴學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從學生的練習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掌握了基本的交通標誌知識,而且在搶答時情緒活躍,興趣盎然,深深吸引了學生的參與。

在教學三個基本的指揮交通手勢時,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畢竟能力有限,我採用了觀察、模仿、表演三步曲,讓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知道交警最常用的三個手勢的意思,降低了表演的難度,使大部分學生能進行表演,切身感受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不僅如此,學生表演後讓他們談體會,適當補充其他內容,讓學生在表演中獲得交通知識,使新課標所要求的寓教育於活動之中真正落實到實處。

接着生動的課件把沒有安全標誌的岔路口人車混雜,橫穿馬路的危險情境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想象可能發生的事故引起自身的警惕,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最後告訴學生把他們設計的安全用語交給警察不是哄騙學生,而是讓學生們感到自己的設計是有用的,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而且起到警示作用,可以保護他人,使他們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活動的結束並不等於教育的結束,應該是新的教育活動的開始和延伸,因此在活動結束時,讓學生利用交通標誌牌繼續學習,使課堂教育繼續向課外延伸。最後的過馬路活動使全班的學生都動起來,再一次切身體會怎樣正確過馬路,體會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同時極自然地點明瞭課題,使本課的教學活動前後呼應,餘音嫋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