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雜說》韓愈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新版多篇

《雜說》韓愈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新版多篇

《雜說》韓愈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 篇一

作品原文

雜說一

龍噓氣⑵成雲,雲固弗靈⑶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⑷窮乎玄間,薄⑸日月,伏⑹光景,感⑺震電,神⑻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雲,龍之所能使爲靈也⑼。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爲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⑾。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⑾?

異哉⑿!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爲也⒀。《易》曰:“雲從龍⒁。”既曰龍,雲從之矣。

作品註釋

⑴雜說:論說文的一種。這是韓愈寫的一組託物寓意的短雜文的第一篇。

⑵噓氣:呼氣,吐氣。

⑶靈:顯靈

⑷茫洋:此處通“徜徉”,自由自在地往來。窮:極,盡。這裏有周遊的意思。乎:同“於”,在。玄間:太空。薄:逼迫。伏:遮蓋,掩蔽。光景:日月的輝。感(han):通“撼”,搖動,震動。震電:雷電。《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燁燁震電。”神:作動詞用,使神奇。水:作動詞用。用水浸潤。下土:地。《詩經。邶風。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汩(gǔ):水奔流的樣子,這裏指淹沒了山谷。矣哉:“矣”和“哉”連用靠近,表示終了和感嘆的語氣。固:原來,本來。於:比。

⑸薄:通“迫”

⑹伏:遮。蔽。

⑺感:通“撼”,搖動,震動。

⑻神:產生神妙。

⑼使爲靈:即“使之爲靈”,中間省去指代雲的“之”。

⑽神:作動詞用。這裏是顯示的意思。矣:用在句末,表示終結的語氣。

⑾憑依:憑藉,依託。信:實在,真的。

⑿哉:用在句末,表示感嘆語氣。

⒀乃:竟,居然。

⒁《易》,即《易經》。它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卜筮用的書。雲從龍:語出《易經·幹》卦。

原文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雲,龍之所能使爲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爲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爲也。《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

作品譯文

龍吐出的氣形成雲,雲本來不比龍靈異。但是龍乘着這股雲氣,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處遨遊,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電,變化神奇莫測,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淪。這雲也是很神奇靈異的呢!

雲,是龍的能力使它有靈異的。至於龍的靈異,卻不是雲的能力使它這樣子的。但是龍沒有云,就不能顯示出它的靈異。失去它所憑藉的雲,實在是不行的啊。多麼奇怪啊,龍所憑藉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雲。《周易》說:“雲跟隨着龍。”那麼既然叫做龍,就應該有云跟隨着它啊!

作品鑑賞

“雜說”是一種隨感性的議論文,內容、形式都比較自由。《韓昌黎集》中有雜說四篇,本篇是第一篇,又稱《龍說》。

全篇以雲龍作比喻,有五層意義:龍噓氣生雲;龍得雲則變化無窮;龍失雲則毫無神異;雲的有無全靠龍自己創造;真正的龍一定人有云跟從。全文主旨大概是鼓勵有志之士要自己創造出可以施展抱負的有利條件。

在《昌黎集》卷十一《雜著》中收有《雜說》四篇,這是一組隨筆性的短論,本文是其中的第一篇。

作者簡介

韓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貞元八年(七九二)進士。唐憲宗時,曾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諫迎佛骨,觸怒了憲宗,被貶爲潮州刺史。後於穆宗時,召爲國子監祭酒,歷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他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詩人。他和柳宗元政見不和,但並未影響他們共同攜手倡導古文運動。他們反對過分追求形式的駢文,提倡散文,強調文章內容的重要性。韓愈時代的詩壇,已開始突破了大曆詩人的狹小天地。韓愈更是別開生面,也創建了一個新的詩歌流派。他善於用強健而有力的筆觸,驅使縱橫磅礴的氣勢,夾雜着恢奇詭譎的情趣,給詩思渲染上一層濃郁瑰麗的色彩,造成奔雷摯電的壯觀。另外韓詩在藝術上有“以文爲詩”的特點,對後世亦有不小的影響。當然韓詩中也有追求怪誕詭譎的遊戲文字,是不足取的。着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雜說》韓愈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 篇二

作品簡介

《馬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屬論說文體,原爲韓愈所作《韓愈文選》中《雜說》的第四篇,“馬說”這個標題爲後人所加。此文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公元795—800)。“說”是“談談”的意思,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裁。這篇文章以馬爲喻,談的是人才問題,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視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作品原文

馬說

世有伯樂1,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2辱於奴隸人3之手,駢(pián)死4於槽(cáo)櫪(lì)5之間,不以千里稱也6。

馬之千里者7,一食(shí)或8盡粟(sù)一石(dàn)9。食(sì)10馬者,不知其11能千里而食(sì)也。是12馬也,雖有千里之能13,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14,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15,安16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17,食(sì)之不能盡其材18,鳴之19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20,曰:“天下無馬!”嗚呼21!其22真無馬邪(yé)23?其24真不知25馬也!

詞句註釋

1、伯樂:春秋時期秦穆公時人,本名孫陽,擅長相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

2、祇:只是。辱:這裏指受屈辱而埋沒的才能。

3、奴隸人:古代也指僕役,這裏指餵馬的人。

4、駢死:並列而死。駢:兩馬並駕。

5、槽櫪:喂牲口用的食器。櫪:馬棚、馬廄。

6、不以千里稱也:不以千里馬被稱道。以,按照,介詞。稱,稱頌,稱道。

7、馬之千里者:馬(當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指關係。

8、一食(shí):吃一次食物。或:有時。

9、盡粟一石:吃盡一石粟。盡,這裏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石,十鬥爲一石,一石約爲120斤。

10、食(sì):通“飼”,餵養。

11、其:指千里馬,代詞。能千里:能走千里。

12、是:這,指示代詞。

13、能:才能。

14、才美不外見: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在外。見,同“現”,表露。

15、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且:猶,尚且。欲:想要,要。等:相當。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16、安:怎麼,哪裏,疑問代詞。

17、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之,指千里馬,代詞。以其道:用(對待)它的辦法。

18、盡其材:發揮它的全部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9、鳴之:(馬)嘶鳴。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20、執策:拿着馬鞭。策,趕馬的鞭子,名詞。臨之:臨視着馬。臨,從高處往下看。

21、嗚呼:表示驚歎,相當於“唉”。

22、其:難道,表示推測。

23、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24、其:其實。

25、知:懂得。

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祇辱一作:只辱)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馬者通:飼)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白話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纔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裏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並列死在馬廄裏,不能以千里馬著稱。

一匹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的食量多加飼料來餵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質也就不能表現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卻不按照正確的方法,餵養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時,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吧!

創作背景

《馬說》寫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年—800年)之間。當時韓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餘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儘管如此,韓愈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終未被採納。後來又相繼依附於一些節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視,鬱郁不得志。

作品鑑賞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出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爲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馬說》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這個命題不合邏輯。因爲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有人認爲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這句話是錯誤的。韓愈把它作爲語言,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爲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太少。於是作者在下文正面點明主旨,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於“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好的牧馬人,而是“祇辱於奴隸人之手”,受無知小人的醃氣。這些寶馬死於槽櫪之間,其遭遇不幸、結局悲慘。沒有把這些馬當做千里馬,千里馬的死也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包含着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千里馬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透徹,卻有很多辛痠痛楚還沒有吐露,看似奔放,實則內涵豐富。

作者刻畫“食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鬱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有時欲一展所長卻有力無處使,最後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實現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爲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由於食馬者的原因,千里馬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痛打一頓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卻蘊涵着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裏,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着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憤激。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着千里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馬,食馬者卻對着千里馬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爲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

作品評價

《馬說》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與憤懣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的發泄。

重慶工商大學教授付正義:《馬說》的結構十分精巧。從正面提出問題。筆鋒一轉,從反面展開議論。作者對封建統治者發出了憤怒的斥責,其中有諷刺,有反問,有慨嘆,抑揚反覆。

韓愈把人才喻爲“千里馬”,把能發現、賞識、任用人才的君主喻爲伯樂,這種人才觀念,在中國具有代表性。

作者簡介

韓愈(公元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漢族,河南河陽(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鄧州市,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後,先後爲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書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爲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憲宗元和時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崇奉儒學,力排佛老,同時宣揚天命論,認爲“天”能賞善罰惡,人只能順應和服從天命。他的這種有神論思想,適應了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文學上,反對魏晉以來的駢文,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爲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主張文以載道,與柳宗元同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開闢了唐宋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

韓愈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爲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是一個語言巨匠。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後人對韓愈評價頗高,明人推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有“文起八代之家”的美譽,作品都收錄在《昌黎先生集》裏。

《雜說》韓愈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 篇三

《雜說》原文

一:《龍說》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雲,龍之所能使爲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爲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爲也。

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

作品註釋

1、龍說:選自《雜說》,爲其首篇,題目爲編者加。

2、噓:噴吐。

3、伏:遮蔽。

4、景:通“影”。

5、神變化:語出《管子·水地篇》“龍生於水,被五色而遊,故神。欲小則化爲蠶,欲大則藏於天下,欲上則凌於雲氣,欲下則入於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謂之神。”

6、水:名詞用作動詞,下雨。

7、汩:漫。

8、雲從龍:語出《易·乾·文言》“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9、從:隨,跟隨。

作品翻譯

龍吐出的氣形成雲,雲本來不比龍靈異。但是龍乘着這股雲氣,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處遨遊,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電,變化神奇莫測,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淪。這雲也是很神奇靈異的呢!

雲,是龍的能力使它有靈異的。至於龍的靈異,卻不是雲的能力使它這樣子的。但是龍沒有云,就不能顯示出它的靈異。失去它所憑藉的雲,實在是不行的啊。多麼奇怪啊!龍所憑藉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雲。

《周易》說:“雲跟隨着龍。”那麼既然叫做龍,就應該有云跟隨着它啊!

二:《醫說》

善醫者,不視人之瘠肥,察其脈之病否而已矣;善計天下者,不視天下之安危,察其紀綱之理亂而已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紀綱者,脈也。脈不病,雖瘠不害;脈病而肥者,死矣。通於此說者,其知所以爲天下乎!夏、殷、周之衰也,諸侯作而戰伐日行矣。傳數十王而天下不傾者,紀綱存焉耳。秦之王天下也,無分勢於諸侯,聚兵而焚之,傳二世而天下傾者,紀綱亡焉耳。是故四支雖無故,不足恃也,脈而已矣;四海雖無事,不足矜也,紀綱而已矣。憂其所可恃,懼其所可矜,善醫善計者,謂之天扶與之。《易》曰:“視履考祥。”善醫善計者爲之。

作品註釋

1、瘠:瘦弱

2、計:謀劃

3、紀綱:法度

4、安危:平安與危險,指和平與戰亂

5、害:使其損傷,指危害

6、所以:用以,用來

7、爲:治理

8、衰:事物發展轉向微弱,指王朝末期

9、傾:衰亡

10、聚兵而焚之:指聚兵咸陽和焚書坑儒(《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爲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漢·孔安國《〈尚書〉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

11、恃:依賴、依靠

12、矜:驕傲自大

13、扶:幫助

14、與:給予

15、視履考祥:“履”爲鞋子,引申爲自己走過的路,亦指人生之路。“祥”爲外界所呈現出的吉凶之兆,引申爲即將應對的前程。“視履考祥”,意思是說,處於人生艱難跋涉之途的君子,應該經常檢視自己所走過的道路,並考察前途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履卦·上九》雲:“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作品翻譯

擅醫術之人,不看病人的胖瘦,只以其脈象來判斷他是否有病;擅謀劃天下之人,不看天下的戰和,只以其法度是嚴明還是散亂來判斷天下是否興盛。天下,就如同人一樣;戰與和,就如人之胖瘦;綱常法度,就如人之心脈。心脈沒有疾病,即使瘦也不會危害到生命;心脈有了病,再肥壯之人也只有死路一條。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他的智謀學識就可以用來治理天下了!夏朝、商朝、周朝末期,諸侯四起、戰亂不斷,卻仍傳了數十代而未衰亡,只因法度還存在罷了。秦皇稱霸天下之後,不分設諸侯,聚兵咸陽、焚書坑儒,傳了二世便滅亡了,只因法度不存罷了。因此四肢雖無病痛,也沒什麼可放心的,心脈纔是關鍵;四海雖無**,也沒什麼可自滿的,法度纔是關鍵。擔憂那些可以依靠的東西(指心脈),害怕那些可以誇耀的東西(指法度,意爲害怕法度消亡),擅長醫術與謀術之人,稱之爲上天賜予他們的幫助與恩惠。《易經》雲:“視履考祥。”擅醫擅謀之人也正是如此做的。

三:《崔山君傳》

談生之爲《崔山君傳》,稱鶴言者,豈不怪哉!然吾觀於人,其能盡其性而不類於禽獸異物者希矣,將憤世嫉邪長往而不來者之所爲乎?昔之聖者,其首有若牛者,其形有若蛇者,其喙有若鳥者,其貌有若蒙其者。彼皆貌似而心不同焉,可謂之非人邪?即有平肋曼膚,顏如渥丹,美而很者,貌則人,其心則禽獸,又惡可謂之人邪?然則觀貌之是非,不若論其心與其行事之可否爲不失也。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餘將特取其憤世嫉邪而作之,故題之云爾。

作品翻譯

作者談氏在他寫的《崔山君傳》裏說,那些聲稱自己如仙鶴般長壽能知往事的人,實在太荒謬了。但據我觀察,能夠盡到人的本性而不象禽獸那樣的人太少了,而這些人又憤世嫉俗、隱居避世,這是爲什麼呢?昔時的聖人們,有的頭象牛,有的身體象蛇,有的嘴巴象鳥,還有的面貌象蒙倛那樣方而且醜陋,但是他們僅僅是與那些野獸外貌相似,而本性卻完全不同,我們能夠說他們不是人嗎?而有的人身材豐滿,皮膚細嫩滑澤,面色紅潤有如硃砂,美麗非凡,他們的外表是人,而本性卻象禽獸一般。那麼是否還能夠把他們稱作人呢?所以以貌取人,不如觀其言察其行來的正確。鬼神之說,我們儒家弟子從不輕信,所以我就從這個故事中選擇了憤世嫉俗的一面,來發表一些感想而已。

四:《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作品註釋

1、伯樂:春秋時秦穆公時人,姓孫,名陽,擅長相馬。

2、祇:只,僅僅,副詞。辱:受屈辱。

3、駢:兩馬並駕。駢死:並列而死。槽櫪:原指養獸的食器,這裏指養馬的處所。

4、不以千里稱也:不把它稱做千里馬。以,把。稱,叫。

5、馬之千里者:日行千里的馬。之,助詞。此句“馬”和“千里者”是部分復指關係。

6、一食:吃一頓。或:有時。盡粟一石(dan):吃盡一石(dan)粟。粟:泛指糧食。盡,全,這裏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石,十鬥爲石。

7、食:同“飼”,餵養。

8、其:指千里馬,代詞。能千里:能走千里。

9、是:這,指示代詞。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見:才能和長處不能表現在外。見,同“現”,顯現。美,美好素質,優點。

12、且:將。欲:想要,要。等:相當。不可得:不可能。得,能夠,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13、安:怎麼,哪裏,疑問代詞。

14、策:這裏作動詞,駕馭,驅使。之,指千里馬,代詞。以其道:用(對待)它的辦法。

15、盡其材:全發揮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日行千里的才能。

16、鳴之:它叫。之:不譯。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通:通曉。

17、執策:拿着馬鞭。策,趕馬的鞭子,名詞。臨之:到馬的跟前。臨,到它跟前。

18、其:難道,語氣助詞,加強反問語氣。

19、其:恐怕,語氣助詞,加強肯定語氣。

作品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纔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裏,不把它稱作千里馬。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下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餵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它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到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朗讀停頓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通假字

(1)食馬者:“食”通“飼”,餵養。

(2)才美不外見:“見”通“現”,表現,表露。

(3)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一詞多義

1.之

雖有千里之能:的。

馬之千里者:結構助詞,定語後置標誌。無義。

策之不以其道:代詞,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馬。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音節助詞,不譯。

食之不能盡其才:代詞,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馬。

2.能

雖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夠。

3.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活用動詞,用鞭子打。

執策而臨之:馬鞭。

(策勳十二轉:動詞,記載——自《木蘭詩》)。

4.而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連詞,錶轉折,但是。

執策而臨之:連詞,表修飾。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連詞,表承接。

5.食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動詞

食之不能盡其材:通“飼”餵養,動詞。

6.雖

故雖有名馬:即使。

雖有千里之能:雖然。

7.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詞,代“千里馬”。

食之不能盡其材:代詞,代千里馬的。

其真無馬邪:難道,表反問,加強語氣。

其真不知馬也:表推測,“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詞,代驅趕千里馬的。

8.以

不以千里稱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9盡: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盡。

食之不能盡其材:使……盡,竭盡。

詞類活用

1、形容詞用作動詞:辱:受屈辱。例句:祇辱於奴隸人之手。盡:吃盡。例句:一食或盡粟一石。

2、名詞用作動詞:策原意指馬鞭,這裏用作動詞,引申爲用鞭子打,這裏是驅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數量詞用作動詞: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詞的使動用法:盡:使……盡,竭盡。例句:食之不能盡其材。

古今異義

是:古義:這樣的例: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今義:判斷詞。

安古義:怎麼。例:安求其能千里也?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等古義:同樣。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後表示複數或列舉。

或古義:有時,有的人。例:一食或盡粟一石今義:或者。

然後古義:副詞,表示一種情況出現以後,出現另一種情況,着重表示前事是後事的條件例: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今義:連詞,表示接着某個動作或情況之後。

食古義:通“飼”餵養例:食之不能盡其材。今義:吃。

策古義:馬鞭今義:策劃,策略

作品簡析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從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才能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

文章一開篇就奇峯突起,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點出論證的前提。這句話還包含着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實際上指明瞭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但這裏的“伯樂”是一個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別善於相馬的人。因此下面接着就提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一論斷,突出了這“常有”和“不常有”之間的。尖銳矛盾,說明千里馬的被埋沒簡直具有必然性。然後趁勢而下,說到千里馬的命運上來,用“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引人深思。這一段,從全篇來看,目的是提出問題;它之所以要強調知馬者惟伯樂這個意思,則是爲下文揭露“食馬者”的“不知馬”張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不知馬者”。

千里馬被埋沒,在一般人看來,大概要歸咎於它的才美“不外見”。因此,本段一開頭就用“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點出問題的要害。“一食或盡粟一石”是誇張的說法,強調千里馬的食量大大超過常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說“食馬者”只是按照常馬的食量來餵養它,說明這種人的無知。接着,先以“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作低迴之勢;再用一組排比句揭示這“才美不外見”,正是“食不飽,力不足”所造成的惡果;最後又用反詰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這是從反面證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道理。

第三段,歸納全文中心,對“食馬者”的無知妄說進行辛辣的嘲諷。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食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這三句緊承上文,全面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執策而臨之”,寫他們洋洋自得、以“知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馬,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竟然宣稱“天下無馬”,這是十足的妄說。兩相對照,生動地揭露了這種人的愚蠢、荒唐。然後用“嗚呼”領出作者的感慨:“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是作者對“食馬者”的反詰,也是向讀者發問,用來爲下句蓄勢;然後以“其真不知馬也”作答,結住全文。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貫穿全文的是“不知馬”這句話。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說“伯樂不常有”、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已隱含着“不知馬”的意思;中間先明確指出“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後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說明“不知”所造成的惡果;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食馬者”的無知,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瞭中心。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3)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說》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係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1)能夠表現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2)領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表明愚妄無知,平庸淺薄的統治者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徵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6)寫千里馬有異於常馬的特徵的句子是:一食或盡粟一石。

(17)運用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8)美往往存在於平凡的事物當中,有時我們爲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應有的遭遇,使我們爲之遺憾痛心,這種遭遇與〈〈馬說〉〉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的句子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19)點明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寫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儘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鬱鬱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跟《馬說》同期的作品還有《龍說》(即《雜說一》)。文章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借“龍噓氣成雲”,然後“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聖君任用,聖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爲《馬說》的姊妹篇。

相關故事

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

汗明見春申君,候問三月,而後得見。談卒,春申君大悅之。……汗明曰:“君亦聞驥乎?夫驥之齒至矣(能駕車的年頭滿了)服(駕)鹽車而上太行。蹄申(同“伸”)膝折,尾湛(同“沉”)(同“膚”)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行動遲緩),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衣(苧麻織成的衣)以(覆蓋)之。驥於是(同“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選自《戰國策?楚策四》

作品賞析

韓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時也是對宋代作家極有影響的詩人。人們對他的“以文爲詩”(把詩歌寫得散文化)談得比較多,卻很少注意他那更爲突出的“以詩爲文”的特點。所謂“以詩爲文”,是指用具有詩的情調、韻味等特色來寫散文,即是說把散文給詩化了(但這並不等於從西方引進的新文體“散文詩”)。我們說把散文詩化,或者說把散文寫得很帶詩意,並不限於寫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對人物進行典型塑造和對事態進行藝術描繪;而是也可以用詩的情調、韻味來寫說理文或評論文。韓愈的散文特點之一就在這裏。

據說伯樂姓孫名陽,是春秋時代秦國人,會給馬看相,善於識別什麼是千里馬。這原是《戰國策?楚策》中一個名叫汗明的對春申君黃歇講的一個故事裏的人物。這故事可能是古代傳說,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藝術虛構手法創造出來的寓言。伯樂的典故曾幾次被韓愈引用(見他所作的《爲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由於韓愈本人命運的坎坷,對伯樂能識別千里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論,還是他的這篇《馬說》寫得最好,讀者也最愛讀,因爲這篇文章寫得太像一首詩了。

詩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訴諸形象思維,它的創作手法也常以比興爲主。當然,一首好詩總要比散文寫得更加含蓄曲折,餘味無窮。而從常識論,一篇說理散文,基本上總是以邏輯思維爲主的,韓愈的《馬說》肯定是一篇說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更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全篇幾乎始終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只擺出活生生的事實卻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這已經可以說是詩的寫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不可缺少的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出抒情詩應有的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儘管我們讀起來是一篇散文,但仔細品評,卻儼然是一首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抒情詩。這種“以詩爲文”的本領,始自西漢的司馬遷(誰也不曾承認過司馬遷是詩人),到了韓愈、柳宗元,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至宋代的歐陽修、蘇軾(尤其是歐陽修)而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是我們研究中國文學史和學習古典散文應該注意的新課題。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可這個命題本身就不合邏輯。因爲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過去有人就認爲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我們並不否認,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他這句話是錯誤的。但把它作爲詩的語言,它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萬千的名言。因爲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實在太少了。於是作者緊接着在下文從正面點明主旨,一瀉無餘地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於“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一般水平的牧馬人,而是“只辱於奴隸人之手”,受盡了無知小人的醃氣。更令人悲憤的是這些寶馬竟然成雙作對地一羣羣死於槽櫪之間,其遭遇之不幸、結局之慘痛真非筆墨所能形容。當然,結果更是死不瞑目,誰也不把這些有價值的神駿稱爲千里馬,它們的死也自然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這句話,包含着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它們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已相當透徹;而實際上這裏面不知有多少辛痠痛楚還沒有盡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內涵則甚爲豐富,其實倒是含蓄不盡的(說他寫得婉約,或許讀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確實沒有把話說盡)。這真是抒情詩的寫法了。

作者着力刻畫“食(飼)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鬱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英雄無用武之地;或雖欲一展所長而有力無處使,甚至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這樣,它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又怎麼能實現它日行千里的特異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爲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不僅如此像這樣連“常馬”都比不上的千里馬,由於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極度的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無辜地痛打一頓(“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當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骨子裏卻蘊涵着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裏,作者似乎還覺得不夠解渴,於是又接着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這不僅使文章更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感情更爲憤激了。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有眼無珠,反而讓他面對着這匹千里馬不懂裝懂,發出了彷彿悲天憫人般的慨嘆:“天下無馬!”意思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自以爲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既無處可尋覓,也無地可安插:“天下哪裏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毛病,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踐得不成樣子的千里馬,卻對它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爲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駑駘之輩。這不僅是絕妙的諷刺,而且也是極其嚴峻猛厲的誅心之論。文章寫至此已經水到渠成,作者這才站出來點題,用“嗚呼”以下三句作結,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對矛盾(“無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馬”則是後天人爲的犯罪)尖銳地擺出來形成一個高潮,極盡沉鬱頓挫之致。古人說蹙萬里長江於尺幅之中,這種凝聚濃縮的手法正是韓愈一支筆經過千錘百煉的結果。我們固然不能不爲作者起伏迴盪、感慨悲涼的情緒而傾倒,卻又不能不爲他簡潔洗煉的筆墨所欽服。

作者簡介

韓愈(公元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漢族,河南河陽(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鄧州市,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後,先後爲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書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爲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憲宗元和時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崇奉儒學,力排佛老,同時宣揚天命論,認爲“天”能賞善罰惡,人只能順應和服從天命。他的這種有神論思想,適應了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文學上,反對魏晉以來的駢文,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爲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主張文以載道,與柳宗元同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開闢了唐宋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

韓愈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爲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是一個語言巨匠。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後人對韓愈評價頗高,明人推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有“文起八代之家”的美譽,作品都收錄在《昌黎先生集》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