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育文章多篇

教育文章多篇

教育文章 篇一

孩子的教育培養

孩子一生的幸福和教育培養牽連掛鉤。

孩子要從小教育培養,等到長大成人再管,徹底劇終。

我的兒子也許是命運安排,沒有出生就逃過一劫命運。

兒子兒時是人見人愛,人人都誇的小帥哥,人也聰明,“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兒子六歲多又撿了第二次生命,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的福再哪裏?

理解老天安排命運後,讓我徹底對兒子放鬆了管教,只求他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歡樂樂,其他飄如浮雲。

此刻想想兒子變成這麼不聽話,學習成績直線下滑,和我放鬆他的管教方式方法有着密切關聯,一切錯在於我。

一句老話:“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有道理嗎?

我以往看到這樣一段話:“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爲兒孫做馬牛”。這句經典話語的下半句,正是“莫爲兒孫做馬牛”。

意思是想告誡天下父母,兒女自有他們的天賦,不要過於武斷,有些稍顯愚鈍的孩子,在歷經成長之後,也會變的相當優秀,做父母的無需爲孩子當牛做馬,爲其安排好一切,讓孩子培養獨立的人格,這樣才能走出自我的路!

……

這段話讓我想起來一篇文章,別把孩子培養成(乞丐),文章主人公是一位斷了手臂的流浪漢像一位母親討吃的,這位母親沒有施捨於他。

這位母親指着門前的一堆磚對流浪漢說:“請你幫我先把這堆磚搬到屋後去,能夠嗎?”

斷臂流浪漢十分生氣地對這位母親說:我僅有一隻手,你還忍心要我搬磚?如果你不能施捨給我,我也不會怪罪,何必刁難我呢?

這位母親不但不生氣,她對斷臂流浪漢笑一笑,然後俯身用一隻手抓起了兩塊磚。

當搬過一趟回來時,這位母親很溫和地對斷臂流浪漢說:“你看,一隻手也能幹活。我能幹,你爲什麼不能幹呢?”

斷臂流浪漢被這位母親行動怔住了,他用異常的眼光漂了這位母親一眼,伏下身子,用僅有的一隻手搬起磚來。

他一次只能搬兩塊,他整整搬了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

他累得氣喘如牛,臉上有很多灰塵,蓬亂頭髮有被汗水浸溼了,死死貼在額頭上。

這位母親遞給他一條雪白的毛巾,斷臂流浪漢接過毛巾,把臉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當即成黑毛巾。

這位母親又遞給他一杯水和一塊麪包,臨走的時候,這位母親遞給他20美元。

斷臂流浪漢接過錢,感動地地說:“多謝您,夫人。”

這位母親說:“你不用謝我,這是你憑力氣掙的工錢。”

斷臂流浪漢十分感激地說:“我不會忘記您的。”

他向這位母親深深地鞠了一躬,就離開了。

幾年後,這個斷臂流浪漢又找到這位母親,告訴這位母親他此刻是一位公司的董事長。

他說:“如果沒有您,我此刻還是一個流浪漢。因爲當年您讓我搬磚,才讓我成爲一個公司的董事長。”

這位母親卻說:“這是你自我幹出來的,與我無關。”

斷臂流浪漢對這位母親說:“是你幫我找回了尊嚴,找回了自信。就在那一天,我才明白,我還有本事做一些事情。”

我們想一想這位母親對流浪漢的做法:對待孩子,其實我們不也應當如此嗎?

孩子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他們確實弱小,確實需要幫忙,但絕不是施捨。

他們不光要得到關愛,更需要得到關於獨立的培育培養,纔有期望和夢想展望自我的未來。

此刻的孩子確實和以前真的不一樣了,好難教育,如果教育培養不當,將是終生遺憾。

當我看到李玖瑾教授的短片演講後:真的好後悔。

李教授講:爲什麼此刻的孩子家庭正常,家長也管缺管不了,李教授一句話,管晚了,確實如此。

李教授說:管孩子是兩個年齡段,三歲之前和12歲之前,在三歲上下對孩子說不,此時他大不了給你打滾,你不要12歲之後再說,那個時候再說他就直接離家出走了。

李教授說:有人告訴她以前的人爸媽也沒怎樣管,孩子都聽話,也沒有學壞,也讓父母省心,是啊!

人活的年齡段不一樣,人一生的變化是關鍵期,性格關鍵期十分重要,18歲之前可素性強,未成年變化最大。

人一生變化很大,關鍵期是0到12歲性格構成期,12到18歲性格定型期,孩子6歲之前是關鍵期。

80年代家裏能有個收音機都不錯了,信息化傳播慢,周圍人傳播什麼聽什麼,教師教什麼聽什麼,家長教什麼聽什麼。

此刻呢?科技化年代,網絡這麼發達,手機電腦,不乾淨的東西,不該看的東西,打開電腦到處能夠插播,孩子能不學壞嗎?

李教授講此刻12–18歲孩子確實難管,她說有一位媽媽說真想把孩子掐死自我也死,我也有這個想法。

此刻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期強,家長教育不當,不是喝農藥就是給你來個跳樓,讓你痛不欲生。

教育培養孩子真的十分重要,願所有人都能夠培養出來品質優秀的孩子。

教育文章 篇二

有一種教育叫等待

偶然間,閱讀了臺灣作家張文亮的散文《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給了我一個任務,叫我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爲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

那小小的蝸牛說的不正是我們的孩子嗎他們已經盡力地往前爬,可上課時的不安分,課間活動的小吵小鬧,不良的學習習慣卻因爲達不到我的高要求而被責備,苦口婆心地教育,努力地糾正,每到這個時候孩子們都用或抱歉或委屈的眼神看着我。想想是我太急於求成了,是該放慢腳步等等這些小蝸牛們!

於是,我調整心態,開始了牽着“蝸牛”散步的旅程:課堂上,放慢教學的進度,不再因爲孩子一時的不懂而大聲訓斥,而是用眼神鼓勵他們,溫柔地與他們對話,孩子們上課時變得進取舉手發言;我不再生氣孩子們因爲偷偷交流書上的資料而發出的聲音,而是讓他們大聲地把自我讀到趣味的資料分享給同學,從他們認真的臉上,我感受到了他們收穫知識的欣喜,聽到了他們對知識的熱愛;課間活動時,不再因爲孩子們在操場上追逐尖叫而心煩,我放慢了自我的腳步,索性走進孩子的世界,與他們一齊跳繩,做遊戲……

慢慢地,我愛上了這羣天真的小“蝸牛”們,節日裏她們會送來親手製作了幾個小時的賀卡;生病時他們會輕聲地問候;一次,彎腰拿東西,由於太過用力,桌上的水杯不偏不倚地砸到我頭上,孩子們立刻圍了上來,着急地喊道:“教師,您沒事吧”那着急的一張張小臉讓人感動不已。教學生涯因爲有了他們的歡聲笑語變得多姿多彩,我開始期待每一天與他們見面的時刻。雖然還是會有生氣和失去耐心的時候,可是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所展示的生命中最初最完美的一切,讓我不再厭煩,這一路的“散步”之旅讓我學會了付出,學會了欣賞,學會了體諒,更學會了等待與心平氣和。

歲月生香,一樹一樹的繁華,綠也輕盈,黃也自在。教育孩子就像牽着一隻蝸牛在散步,我要讓心中常駐一隻蝸牛,我要牽着它悠然向前走。

教育的重要性 篇三

教育是每個人的生活準備,是走向未來的基礎,分享前人積累的知識財富,獲得獨立生活的前提。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教育決定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業。教育更多是由一個人從這個社會中的收益來評價的,而不是由一個人能多大程度地擁有其能力來判斷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德智體全面發展,德育對智力教育就是有很大影響的,德育就是用有道德的教育去身教學生的道德觀。

教育文章 篇四

堅持童心,接近孩子的心靈

這是一個美國孩子寫給父母的信:我的手很小,無論做什麼事,請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腳很短,請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樣見過世面,請讓我自我慢慢觀察一切事物,並期望您不要過多地對我加以限制。

家務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暫的,請花些時間給我講一點世界上的奇聞,不要只把我當成取樂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請對我的反應敏感些,不要整天責罵不休。對待我應像對待您自我一樣。

我需要您不斷鼓勵,不要經常嚴厲地批評、威嚇我。您能夠批評我做錯的事情,但不要責罵我本人。

請給我一些自由,讓我自我決定一些事情,允許我不成功,以便我從不成功中吸取教訓,總有一天,我會自我決定自我的生活道路。

請讓我和您一齊娛樂。孩子需要從父母那裏得到愉快,正像父母需要從孩子那裏得到歡樂一樣。

河南七色花福利幼兒園園長蔡蕾說,每個大人都以往是孩子,也都有一顆隱藏着的童心,種種生活讓大人們失去了童心,又找不到開啓孩子童心的鑰匙。父母要跟上孩子的發展變化,瞭解孩子不一樣時期的心理特點,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的變化,理解孩子的歡樂和苦惱,這是堅持童心,縮短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心靈接近、心理相通的基礎。

家長的忽視會使孩子“感情阻滯”

3歲男孩楠楠從幼兒園回到家時,高興得手舞足蹈,纏着媽媽給他講故事。當時,恰恰碰上媽媽爲工作的事煩心。“去、去、去,一邊玩去。煩人!”媽媽大聲訓斥楠楠,楠楠不知自我犯了什麼錯誤,嚇得躲在一邊不吭聲。

樂樂的媽媽對孩子的管教十分嚴厲,5歲的樂樂變得十分內向,說話很少,在陌生人面前顯得膽怯。在媽媽面前,樂樂不敢哭,笑的時候也顯得勉強,其實樂樂心裏有許多想法,但他很少對媽媽說。因爲,媽媽個性強,樂樂沒有機會和媽媽談心。

金水區新建幼兒園園長陰鳳雲說,好多父母忽視了孩子感情上的需求。孩子的氣憤、痛苦、委屈或者愉快、興奮、得意統統藏在自我心裏,不願坦率表達出來。孩子若是長期處於這樣一種“感情阻滯”狀態中,會認爲無人同情他,無人理解他,漸漸對親人失去信任,等父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後,已經無法與孩子溝通。

孩子執拗家長不妨冷處理

媽媽:“寶寶,今日的天氣太冷,你要穿褲子,不然會感冒的。”

寶寶:“不,我就要穿裙子,我不怕冷。”

媽媽:“不行,等天氣好了再穿。”

寶寶:“不,我不穿褲子。”

……

3歲女孩佳佳最近一段時間不知怎樣了,經常和媽媽頂牛。一向聽話的佳佳突然變得固執、認死理、軟硬不吃,你讓她幹嗎,她就偏不,跟你對着幹,要麼就大哭大鬧。

鄭州市金拇指幼兒園孫園園教師分析,兩歲以後的孩子,突然變得任性、固執、不聽話、愛發脾氣,這是正常的心理髮展表現。因爲兩歲之後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明確,“我”的概念逐漸清晰,如果成人的語言或行爲妨礙了孩子獨立的發展需要,孩子就會哭鬧、焦慮、反抗,這一時期稱爲“第一執拗期”。

孫園園提醒家長,對待“執拗期”的孩子,成人不能因爲圖清靜一味地順從、遷就孩子,或是不耐煩、壓制甚至用武力使孩子妥協聽話。相反,家長應當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孩子的變化,理解孩子;對孩子的任性要耐心調教、善於等待,因爲當孩子意識到自我的錯誤時,有自我反省的本事。當孩子不可理喻時,家長不要和孩子對着幹或是用武力,能夠採取“冷處理”的做法,等自身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和孩子溝通。

怎樣纔能有效地約束孩子的盲目任性,又不委屈孩子,不致讓他陷入感情阻滯狀態中呢?陰鳳雲園長介紹這樣一些方法:

一是要區分孩子的行動與感覺。孩子在馬路上亂跑,動不動打人,亂扔東西,這屬於孩子的不良行爲,要告訴他這樣不好,及時糾正這些錯誤;孩子興奮、苦惱,或喜或怒,或恐懼或害羞,這屬於孩子的感覺,父母不要壓抑或控制這些感情的流露。

二是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本事。即使是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想說出內心的感受和願望。孩子長大了,有時多嘴多舌,問這問那。對此父母不可厭煩,絕對不要把他們的話當作取樂的笑料。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耐心地傾聽孩子。

教育文章 篇五

我們該怎樣去做教師?

如果我們常懷慈悲心,我們或許能教育出更多健全的人。

我一向以爲,人應當有遠大的夢想,不應爲身邊瑣屑的事纏繞。我們很少把學生放在心裏,我們更多的時候是把成績放在心裏,是把教學成績放在心裏。之後,我明白,眼裏僅有“成績”二字的教師,永遠無法走進學生的心裏。這樣的教師,無論他的教學成績多麼突出,他永遠也不是一位優秀的教師。

好成績是管出來的嗎?

我第一次做班主任的時候,帶的是高二年級。這個班的學生紀律比較差,學生的自覺性也比較差,當然,成績也比較差。我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個班的成績之所以差,是因爲紀律差導致的,所以我接手這個班之後,第一件事做的,就是整頓班級的紀律。

經過我一個月的整頓,班級的紀律好了很多,就紀律而然,在全年級是比較好的了。並且我帶的這個班,還獲得了當月的禮貌班。我很高興,十分有信心。我的確定是正確的,我的努力應當很快會得到回報——成績的提高。

我的期望沒有很快地實現。第一次月考,班級成績並沒有提高。我分析原因,必須是學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在成績上頭體現出來。我想,既然我的班級的紀律好了,不可能成績上不去的。當時,我們年級也流傳着這樣一句話:你如果想明白哪一個班學習成績好,你去看看哪一個班晚自修的時候更加安靜,就明白哪一個班學習成績好了。我當時十分相信這句話。

我於是找相關的同學談話,給他們制定學習目標,督促他們努力學習,繼續把班級的紀律管好,也留意學生們的學習狀態。然而,結果很快出來,這個班的學習成績沒有一點提高,反而有倒退的跡象。迷茫的我開始向一些老教師請教。他們告訴我,我們的班級有一些學生學習不夠認真,有些學生不做作業。我問他該怎樣辦,他說,對於這一部分學生,你應當加強監督,對這種學生必須要留堂,監督他留下來做完作業爲止。

據我所知,這位學生是挺聰明的,以前的學習成績也不錯。近來,他之所以不想學習,是因爲心裏面常常感到莫名的苦悶。這種情感,應當是大多數處於青春期的男生都有的,對感情的朦朧期待,對前途的迷茫。我提議他每一天去跑步,釋放情感。可是他告訴我,跑步也不能夠很好地解決他的問題。我當時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去解決他的問題。

我也沒有按照那位教師的說法,去留他的堂。對於紀律管理上來了,成績上不去,這個問題我也很苦惱。我於是又請教了許多教師,說得最多的是,如果一個班成績不好,是因爲紀律不好,另外,也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說,一個班沒有學習氛圍,所以這個班的成績不好。對於建設班級學習氛圍這個提議,我比較認同,可是,一個班級的學習氛圍應當怎樣去建設呢?我卻沒有具體的操作方法。我依然不明白根本問題出在哪裏。

我當時正在讀魏書生、李鎮西、蘇霍姆林斯基的書,我當時多麼期望他們就在我的身邊,我當時多麼想去見一見他們,問一問他們我的班級

僅有愛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學生

我們經常有教師說,就算你不喜歡教育,你也要對學生負責,對得起教師這個稱號,對得起這個職務。甚至還有人跟我們談教師的待遇不錯,是一個值得投身的行業。我想,如果一個人只是想獲得不錯的收入,穩定的生活而做教師,我爲學生分到這樣一位教師而感到痛心。

教師這個工作,是無法用工資來衡量的,對於一位用心教育的教師來說,這點工資是遠遠無法和教師付出的心血劃上等號的。

我們投身教育,不是爲了工資。我們去愛每一位學生,不是爲了讓他的成績提高。我們投身教育,我們去愛每一位學生,是因爲我們有一顆慈悲心,我們悲憫每一個鮮活的個體,我們期望每一位年輕人都有完美的前程。我們不期望他們將來過得不歡樂,我們期望他們歡樂地成長,歡樂地過完這一生。

我讀了更多的教育的書籍。我慢慢發現,每一位教育大師,都愛他的學生們。他們的愛是無私的,他們的愛,是爲學生終身發展研究的。他們的愛有時候暫時得不到回報,可是他們的愛在學生以後的人生中,改變了學生的人生軌跡。

作爲教師,看到的不應當是學生的成績,我們看到的應當是一個個活潑鮮明的人。我們要爲他們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他們應當成長爲全面發展的學生,我們應當供給條件,讓他們找到最適合自我發展的方向。

之後去到高一的時候,我不再盯着學生的成績看。我想平等地和每一位學生交流。我不想他們來到學校只會學習,我想他們做一羣歡樂的孩子,我想讓他們愛上我們的學校,我想讓他們改變對學校只是學習考試的地方的舊看法。

於是,在軍訓的間歇,我組織班級團體活動,我和他們一齊玩遊戲。學生們都玩得十分開心,我也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直至放假當天,他們對我們的班級依依不捨。我給學生講我自我的故事,他們發現,原先教師也不是高高地坐在神壇上頭的人,他也是一位活生生的個體,他也是一位能夠親近的人。學生髮現教師能夠不是那位總是對我們發號施令的人,原先教師也能夠和我們做朋友。

不是因爲紀律好而優秀,而是因爲優秀而紀律好

一個優秀的班團體,不是靠條條框框的律令而變得優秀的,一個班級之所以優秀,是因爲學生們都珍惜擁有這樣一個班級,是因爲他們愛這個班級。學生愛這個班級,首先班主任得愛每一個學生,首先班主任得尊重學生,把人當做人,而不是把他們當做學習的機器。人有他固有的弊病,譬如連續學習五節課會有疲憊感,偶爾趴臺,懶散一下,這太正常可是了。我們沒必要爲此給學生上綱上線。

我們應當讓學生覺得,我們是學生的朋友,我們是跟他們站在同一陣營的,我們是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值得信任的朋友,我們是他們遇到困難時強大的後盾。沒有任何的說教,任何的批評能夠比得上學生信任教師。

經常性的批評和懲罰只會導致學生與教師的距離越來越遠。即使不得不批評和懲罰的時候,也應當讓學生真心誠意理解批評和懲罰。所以,批評和懲罰,應當是學生自願的,而不是被迫的。

爲了建立師生平等關係,也爲了監督我自我,第一天上班會課,我讓學生對我提出要求。學生們給我制定瞭如下的守則:

1、不拖堂

2、不當衆批評同學,有問題私下聊

3、不佔用自習課上班會

4、不佔用班會課上語文

5、不變相體罰,如:罰抄書、罰跑步,檢討書不超過100字(PS:面壁思過不算體罰)

6、語文作業不超過30分鐘

7、不偏心,人人平等,如:重女輕男、重男輕女、重優輕差,如有發現,同學警告三次

8、善待學生

9、尊重學生的意願,樂於聽取學生的提議,不輕易見家長

10、主動幫忙同學

11、班主任保證遵守以上守則,違反守則同學們有權處罰班主任。

他們說完對我的要求之後,我說我保證不違反紀律,違反時任由你們處置。然後我問他們,他們應當遵守哪些紀律。他們也就十分興奮地給自我制定了紀律,並想好了懲罰方法。

最終,我又順勢引導他們自我說出自我想要做什麼,他們各自表達了自我的夢想。於是我結合他們的夢想,給我們的班團體制定了發展的目標。簡略整理如下:

一、學習上,我們期望建成互幫互助,學習氛圍濃厚的班級。同學們努力實現自我的學習目標,那麼我們的班級也將成爲成績最優秀的班級。

二、班風上,我們期望建成進取向上、團結溫暖、自信的、活躍的班級。

所以我們會堅持良好的紀律和衛生,做到有禮儀、講禮貌,給每一位來到高一1班的教師和同學都留下好印象,讓我們擁有更多的表揚,更少的批評。

三、活動上,我們期望有更加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至少每一個月一次舉辦一次班級活動。

過了幾個星期之後,我發現,我的班級有了新的變化。我不再用努力費心思去管理許多瑣碎的事情,班裏面沒有出現許多小狀況。我不用異常強調,同學們也專注地學習。我不用強調紀律,同學們的紀律已經十分好。當我告訴他們,每個同學要準備九個文件袋,九個筆記本來整理九科的資料的時候,任務佈置下去,第二個星期,每一個同學都已經準備得整整齊齊。

我想,我應當堅持學生的這種主人翁精神,我想,我應當更加尊重學生。我想,我以後都不要用簡單粗暴的語言,或是行爲,或是懲罰,或是眼神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如果能對學生的人生髮展有利,我願意用最曲折,最委婉,可是最適合的方式去引導他們,因爲他們是一個個鮮明可愛的人。

教育文章 篇六

10招引導孩子成歡樂的人

我們都明白,家庭是一個孩子的歡樂之源,孩子在歡樂的狀態中學習最有效。那麼,你明白如何才能使家庭爲孩子增添歡樂的力量呢?如何才能成爲更歡樂的父母呢?也許,以下的文字會給你一些靈感和啓發。

專家研究發現,歡樂的人們通常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特點:樂觀的世界觀,親密的家庭關係,善解人意,衆多好友,堅信自我的人生有意義等等。

對於新手父母來說,最關鍵的問題產生了:“我如何做才能讓寶寶擁有歡樂的這些特質呢?”有些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完全理解寶寶的個性,不要試圖按照父母的期望改造寶寶,比如說他是個文靜的寶寶,爸爸媽媽就不要試圖把他變成一個活潑的寶寶。父母應當關心寶寶的需求,重視寶寶的膽怯,用心傾聽寶寶對你說的話。最爲重要的是,必須要讓寶寶從小就明白,父母是無條件地愛他。

以下列舉的10個具體提議,可幫忙父母找到適宜的方法,引導寶寶將來成爲一個歡樂的人。

提議1——小動物帶來的歡樂

父母經常猶豫是否該讓孩子飼養小動物,例如兔子、金魚、小貓或小狗,因爲它們需要時間和精力。即使孩子保證自我會全力照料小動物,通常大部分工作還是要由父母來完成。可是,專家研究發現,花工夫飼養小動物是值得的。因爲當孩子感到擔憂或害怕時,小動物的陪伴會讓他們更覺安心。孩子從飼養的小動物身上能夠學到忠誠、共鳴、依戀等情感。專家還認爲,經過飼養小動物,孩子學會體貼和照顧他人,感覺自我有價值,有成就感。

提議2——溫馨的家是歡樂的田園

提議把家變得更溫馨,看來是個小問題,但對孩子而言,這卻是很重要的。如果家裏亂七八糟,孩子會不期望小朋友來家裏玩。另外,井井有條的家會給孩子帶來平和與滿足。需要注意的是,溫馨不代表乾淨過頭,因爲舒適纔是歡樂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乾淨過頭只會給孩子帶來束縛。

提議3——吃得開心能夠更健康

作爲成年人,父母會注意飲食健康和飲食習慣,但孩子通常沒有這些概念。所以,父母要爲孩子及早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包括全家坐下一齊用餐,選擇健康營養的食物等等。

提議4——運動的感覺真棒

無數的研究證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不僅僅有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強壯、體力充沛會帶給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覺,讓孩子歡樂。另外,對孩子來說,跑、跳、游泳、騎車等等體育運動本身就十分趣味,而這不恰恰就是歡樂的源泉嗎?

提議5——家庭傳統意味着歡樂“長久”

無論是每一天共進晚餐,還是每年一齊慶祝生日或節日,對一個家庭而言,沒有什麼比建立家庭傳統更有價值的了。過春節時的餃子、鞭炮,或是過生日時的蛋糕、蠟燭,這些傳統都十分重要,因爲它們賦予孩子生活的意義,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教給孩子“長久”的含義。

同樣珍貴的是每個家庭獨特的小傳統,例如每個週末全家外出晚餐,每個月末全家一齊看一場兒童電影等等,這些熟悉而親密的傳統習慣會帶給孩子強烈的安全感。

提議6——歌唱的鳥兒最歡樂

人們常說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一點兒也不錯。在古代,西方人堅信音樂能夠醫治一個人肉體和心靈的創傷。而在現代,兒童醫學研究發現,給患病的孩子聽他們喜愛的歌曲,能夠減輕他們的疼痛症狀。成年人也都有這樣的經歷,聽一首好歌有時會讓人精神振奮,身心舒展。而對孩子來說,每當全家一齊唱一首他喜愛的兒童歌曲,他都會很歡樂。

提議7——歡樂也能夠放大

進取參加社會活動至少教給孩子兩件事情。例如父母進取和孩子一齊參加幼兒園的運動會,或者進取參與孩子的社區匯演,孩子會意識到父母對他的重視,這會大大增強他的自信心。同時,父母的參與也教給孩子“社會”的基本含義。它讓孩子感到自我也是這個大社會的一部分,而每個人都能夠經過它對別人作出貢獻。專家研究還證明,奉獻和歡樂之間有着密切的關聯。讓孩子參加社區大掃除,或是探視社區孤老,即使是幼兒也會從中發掘付出的歡樂。

提議8——再見吧!負面評論

成人們時常對各種人與事進行評論,其中不乏負面的東西。例如,父母評論孩子幼兒園的園長很無能,或者兒童醫院醫生很馬虎等等。父母也許不會意識到這些評論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但事實上,它們會讓孩子漸漸喪失對周圍人和環境的信任,從而失去安全感,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會歡樂的。父母應當讓孩子覺得世界是完美的,而人們本質上都是好人。

提議9——興趣愛好是永遠的歡樂

專家研究發現,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中,會給人帶來很大的歡樂。對於孩子而言,培養他的興趣愛好,例如集郵、繪畫等,讓他投入其中,會讓他很歡樂。但那裏的投入並非指給孩子安排滿滿的繪畫課程或者舞蹈練習等,因爲那樣只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失去從中得到的歡樂。而興趣愛好也不必須是指某種技能,例如集郵、拼圖等,它們並不是某種競技,卻同樣能夠開發孩子的智力,更能讓孩子學會投入的歡樂。

提議10——花開葉落是歡樂

生活在現今的高科技時代,成人們常常忘了親近大自然。對孩子來說,大自然充滿了神奇的力量,無論是雨雪、白雲,還是花開、葉落,都能夠從中發掘到很多歡樂。親近自然還能夠培養孩子的各項感官本事、觀察本事、反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