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後漢書王霸傳》閱讀答案

第1篇:《後漢書王霸傳》閱讀答案

《後漢書王霸傳》閱讀答案

《後漢書王霸傳》閱讀答案

文言文的閱讀訓練,既能瞭解古時候的文化,又能提高語文素養。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後漢書王霸傳》閱讀答案,歡迎閱讀!

王霸字符伯,潁川潁陽人也。漢兵起,光武過潁陽,遂從擊破王尋、王邑於昆陽,及光武爲大司馬,以霸爲功曹令史,從度河北。 賓客從霸者數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謂霸曰:“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勁草。”

及王郎起,光武在薊,郎移檄購光武。光武即南馳至下曲陽。傳聞王郎兵在後,從者皆恐。既至信都,發兵攻拔邯鄲。霸追斬王郎,得其璽綬。封王鄉侯。

從平河北,常與臧宮、傅俊共營,霸獨善撫士卒,死者脫衣以斂之,傷者躬親以養之。光武即位,以霸曉兵愛士,可獨任,拜爲偏將軍。

四年秋,帝幸譙,使霸與捕虜將軍馬武東討周建於垂惠。蘇茂將五校兵四千餘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戰不甚力,爲茂、建所敗。武軍奔過霸營,大呼求救。

霸曰:“賊兵盛,出必兩敗,努力而已。”乃閉營堅壁。軍吏皆爭之。霸曰:“茂兵精銳,其衆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虜與吾相恃,兩軍不一,此敗道也。今閉營固守,示不相援,賊必乘勝輕進;捕虜無救,其戰自倍。如此,茂 衆疲勞,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戰良久,霸軍中壯士路潤等數十人斷髮請戰。霸知士心銳,乃開營後,出精騎襲其背。茂、建前後受敵,驚亂敗走,霸、武各歸營。賊復聚衆挑戰,霸堅臥不出,方饗士作倡樂。茂雨射營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軍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擊也。”霸曰:“不然。蘇茂客兵遠來,糧食不足,故數挑戰,以僥一切之勝。今閉營休士,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戰,乃引還營。

十三年,增邑戶,更封向侯。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後數月卒。

【參考譯文】

王霸字元伯,潁川穎陽人。光武起兵,經過潁陽時,王霸於是跟從光武在昆陽擊敗了王尋、王邑。等到光武爲大司馬,就把王霸任命爲功曹令史,王霸就跟從光武向北渡過黃河。追隨王霸的幾十個賓客,都漸漸離去了。光武對王霸說:“跟隨我的潁川人都離開了,唯獨你留了下來。努力吧,真是疾風知勁草!”

王郎起兵的時候,光武帝在薊地,王郎發佈公告懸賞緝拿光武帝。光武 帝就騎馬南下至下曲陽。聽說王郎的部隊在後面追趕,隨從們都很害怕。到了信都以後,光武發兵攻破邯鄲。王霸追擊敗軍,親手斬殺了王郎,獲得其印綬,被封爲王鄉侯。

王霸跟從光武平定河北,經常與臧宮、傅俊同營駐紮。王霸最爲關心士卒,士兵死去,他脫下衣服來爲他們收殮;士兵受傷,他親 自爲他們療養。劉秀即位光武帝后,因爲王霸通曉軍事,愛護士兵,可以獨當重任,便任命他爲偏將軍。

光武四年秋,光武帝駕臨譙地,派遣王霸與捕虜將軍馬武一起向東討伐割據垂惠稱雄的周建。蘇茂率領五校軍到垂惠援救周建。馬武依仗王霸會來增援,不傾力應戰,被蘇茂、周建打敗,馬武的軍隊奔逃到王霸的營壘,大聲呼救。王霸說:“賊軍的士氣很盛,我如果出兵,你我兩軍一定會都被打敗,你只有自己努力了!”

於是關閉營門,嚴密戒備。軍官們爭相要求出戰,王霸說:“蘇茂的軍隊很精銳,人數又多,我們的將士內心恐懼,而馬武依賴我軍,兩支軍隊不一致,這是失敗之道。現在我們閉營堅守,表示我們不援助馬武,賊軍定會乘勝輕舉冒進。馬武得不到救兵,戰鬥力自然培增。這樣,蘇茂的軍隊就會疲勞,我們趁他疲憊的時候進攻,才能夠戰勝他。”蘇茂、周建果然出動所有的軍隊進攻馬武。交戰了很長時間,王霸軍中路潤等幾十名壯士割斷頭髮請戰。

王霸知道手下心情堅決,於是王霸打開營壘後門,派出精銳騎兵從背後襲擊蘇茂、周建。蘇茂、周建前後受敵,在驚慌混亂中敗陣逃跑,王霸、馬武各自回營。蘇茂、周建又聚集兵力到營前挑戰。王霸堅守不出戰,正在營中設宴,犒賞將士,飲酒作樂。蘇茂向王霸營中放箭,箭如雨下,射中王霸面前的酒杯,王霸安然坐在那裏不動。

軍官們都說:“我們昨天已經擊敗了蘇茂,現在容易打敗他!”王霸說:“不是這樣。蘇茂的軍隊從遠道而來,糧食不足,所以頻繁挑戰,想取得一時的勝利。現在我們關閉營門,休整軍隊,就是人們所說的.不用打仗就能使敵人屈服,這纔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蘇茂、周建既然不能和王霸交戰,就只好率軍回營。

光武十三年,朝廷爲他增加封邑和戶口。又封他爲向侯。光武三十年,確定封地爵位爲淮陵侯。永平二年,因爲有病而免職,數月後去世。

文言文閱讀答案及試題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郎移檄購光武 購:懸賞捉拿

B、發兵攻拔邯鄲 拔:攻取

C、乃閉營堅壁 壁:駐紮

D、方饗士作倡樂 饗:犒勞

10、以下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

A.①及光武爲大司馬 ②既自以心爲形役

B.①傷者躬親以養之 ②雲無心以出岫

C.①使霸與捕虜將軍馬武東討周建於垂惠 ②則與一生彘肩

D.①茂、建既不得戰,乃引還營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各組句子分別表明王霸“善撫士卒”和“有謀略”的一組是( )(3分)

A、①死者脫衣以斂之 ②追斬王郎,得其璽綬

B、①傷者躬親以養之 ②不相援,賊必乘勝輕進

C、①客兵遠來,糧食不足 ②賊兵盛,出必兩敗,努力而已

D、①方饗士作倡樂 ②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慨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王霸跟從光武渡過黃河之後,當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幾十個賓客,都漸漸離去了。只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對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風知勁草!”

B、王霸與馬武一起討伐周建。馬武沒有傾力應戰,被蘇茂、周建打敗,馬武的軍隊奔跑到王霸的營壘,大聲呼救,王霸沒有立即出兵救援。

C、王霸手下將士爭相要求出戰,甚至幾十名壯士斷髮請戰,此時王霸認爲賊兵精銳,人數衆多,而馬武又過於依賴王霸,出兵容易失敗,王霸沒有出兵。

D、王霸對光武帝一片忠心,對將士們撫愛有加;他作戰勇猛,機智沉穩;一生戰功顯赫,屢受封賞。

13、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8分)

①如此,茂衆疲勞,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譯文:

②今閉營休士,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譯文:

9.C(C中的“壁”應作“軍營”講)

10、B(都表修飾關係)

11.B(A中後一句是寫王霸作戰英勇;C中前一句是寫王霸與其部下分析敵兵的現狀;D中後一句是寫王霸處變不驚。)

12.C(C項概括的意思在時間上存在錯誤,“部下幾十名壯士斷髮請戰”並非在王霸的此番解釋之時,而是下面“合戰良久,霸軍中壯士路潤等數十人斷髮請戰”之時。)

三、(20分)

13.(1)這樣,蘇茂的軍隊就會疲勞,我們趁他疲憊的時候進攻,才能夠戰勝他。(“承”,趁機,1分;“弊”,疲憊,1分;“克”,戰勝,1分。句子通順1分))

(2)現在我們關閉營門,使軍隊休整,就是人們所說的不用打仗就能使敵人屈服,這纔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判斷句,1分;“休”,使……休息,休整,1分;“屈”,使……屈服,1分。句子通順1分)

第2篇:《後漢書王霸傳》閱讀答案

這是一個互助平臺,爲您提供大量《後漢書王霸傳》閱讀答案範文,送一篇給你。

"修渠築堤"的意譯

——《後漢書王景傳》讀後感

常國俊

近年來在學習《後漢書王景》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以往的翻譯存在意思失真問題。《王景傳》總共800多字,其中非常重要的兩句話應該直譯與意譯相互結合進行翻譯。一句是"遣景與王吳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另一句是"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下面,對原文與譯文進行對應性、忠實性、時空性、形質性和知行性進行系統分析,旨在找出失真問題,求出相對正確的含義。

【原文】後汴渠東侵,日月彌廣,而水門故處,皆在河中,兗、豫百姓怨嘆,以爲縣官恆興佗役,不先民急。永平十二年,議修汴渠,乃引見景,問以理水形便。景陳其利害,應對敏給,帝善之。又以嘗修浚儀,功業有成,乃賜景《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及錢帛衣物。夏,遂發卒數十萬,遣景與王吳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景乃商度地勢,鑿山阜,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景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明年夏,渠成。帝親自巡行,詔濱河郡國置河堤員吏,如西京舊制。景由是知名。王吳及諸從事掾史皆增秩一等。景三遷爲侍御史。十五年,從駕車巡狩,至無鹽,帝美其功績,拜河堤謁者,賜車馬縑錢。

【譯文】後來汴渠束流,越來越大,而水閘原先所在的地方,都已經到了黃河中間。兗州、豫州的百姓埋怨,認爲朝廷經常興動其他勞役,而不先考慮百姓最急的事情。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議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見王景,詢問治水地理形勢和便利條件。王景陳述治水的利害,靈敏迅速,皇帝很欣賞。又由於他曾經治理過浚儀,就賜給他《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以及錢幣布帛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終於徵調幾十萬軍隊,派王景和王吳修築渠道和河堤,從榮陽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裏。王景於是測量地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斷大溝深澗,在要害之處築起堤壩,又疏通引導阻塞積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閘,使得水流能夠來回灌注,不再有潰決之害。雖然王景節約工程費用,但花費還是以百億計算。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皇帝親自巡視,下詔書要靠黃河的郡國設立負責河堤的官員,一如西漢的制度。王景由此知名。王吳和從事掾史們都增加一級官爵俸祿。王景經三次升遷而擔任侍御史。十五年,他跟隨天子到束部巡視,到達無鹽時,皇帝稱讚他的功績,授予他河堤謁者一職,賜給他車馬、細絹和錢幣。

【解析】

1 直譯爲主,意譯爲輔,準確理解並翻譯文言文中的句子,是研究古書古文的一個難點。所謂"理解",就是準確把握詞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確意義;而"翻譯"則是將古文的文言句子按照直譯的方式翻譯爲規範的現代漢語,所謂"直譯"就是指將原文的字字句句都在譯文中得到具體的對應和落實,只有在難以直譯或者直譯所表達的原文意思失真的時候,才依據原文意義進行意譯。如"陳其利害"的代詞"其"字代表"治水"可能有對應性不落實問題,應代表"汴渠",意思就是汴渠水利工程有許多兩面性,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泥沙既是資源,又是公害;人類既怕水,又需要水。再聯繫"問以理水形便",這裏的"以"字也就是漢明帝求問的目的,直接問"理水行便",意思是"我問你當前汴渠所處的形勢和簡便說明怎樣修理",前後對應起來,王景從汴渠的利害兩個方面做了回答,"應對敏給,帝善之。"皇帝很滿意。

2 在上述句子中,工法性內容含量很高。王景治河後出現了800年的安流期,原因很簡單,不需要更多的解釋,不合理的解釋反而帶來了許多疑問。這是因爲工法性內容有其自在的樣板展示性、很強烈的針對性和實踐性。換句話說,東漢時期,我國的防洪工程施工就已經發明瞭"修渠築堤"的工法,該工法已經是以堤防工程爲對象,施工工藝爲核心,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把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結合起來,經過工程實踐形成了綜合配套的施工方法。還綜合地反映了技術與管理,推廣和效益 ,()政治嚴密性和維持政權存在、運轉以及權力實施實用性的結合和統一。從這個角度考察,我感到以往的翻譯有待完善充實。古文古史,能爲今用纔是綱,現在還管用就能堅定文化自信。不難想象,《河渠書》最後的概述就是"水之爲利害也",是要告訴搞水利的人須明白水利基礎知識技術和辯證唯物主義是搞好水利工作的兩大武器。學習好、掌握好並運用好這兩大武器,才能不犯原則性的錯誤,否則,就容易造成失誤,帶來損失。所以,王景的回答一定跟《河渠書》有關,皇帝賜《河渠書》等無疑是肯定歷史、相信歷史、鼓勵學習歷史經驗

3 現代漢字乃博大精深,古代文言文更是如此。但是現代人如果望文生義,往往會無意之中曲解老祖宗的意思。把上述"修渠築堤"文言句子翻譯現代漢語,正如我們理解一段話的意義就必須從理解全文的整體意義入手一樣,要準確理解一個句子的意義,也就必須從理解該句上下文的段落意義入手。所以說,"宏觀把握"、"語境着手"、"合乎邏輯"是準確理解文言文句子意義的基礎。當我們由文章整體意義的把握與局部句子意義的理解成爲有機聯繫、互爲依存以後,纔可以進行文言句子的翻譯了。爲什麼說"修渠築堤"是古代的一種工法呢?理由是:(1)結合黃河多泥沙的實際情況,引黃渠道能夠代替人工築堤,即引黃渠道作爲水利工程,也有兩面性,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泥沙淤積的"懸渠道"既是興利工程,又是除害工程,汛期分洪時它就是堤防工程。(2)從空間意義上來看,微觀視野是滎陽至千乘的"修渠",宏觀視野是左有地上河右有地上渠,河渠成爲汛期分洪的堤防,是分洪區右岸的"築堤".(3)從時間的意義上來看,是從既然(河、汴決壞在前)認識未然(修渠築堤指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從當前現狀進而認識既往歷史(禹貢、河渠書)及未來發展,這就是從已知到未知認識的兩個方向。(4)聯繫王景"少學易",中國古代《易》學有一個重要觀點就是主張知行並重,《易經·繫辭》中有不少論述,如"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大意是說,人們對於天地法則要在運用和實行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變化,通變就是要爲現實服務。因此,渠變化爲堤是客觀現實的反映。(5)河道、渠道淤積是一種表面現象,透過現象看本質,河道、渠道又是"天賦天成"的堤防,人們用之是利,不用是害。(6)"修渠築堤"對應着下文的"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說明河渠之間形成了分洪區,十里一個分洪蓄水單元,給了洪水泥沙足夠的空間,當然不再出現潰堤氾濫黃淮海平原之患。其實,就相對於現代的寬河固堤措施。

基於以上所述,"修渠築堤"是一種工法,相當於現代的"機淤築堤",船泵抽淤是施工工藝,築堤是工程。古代能夠把修渠當施工工藝,當然能夠完成築堤工程。

4 顯然,"修渠築堤"是古代人發明的生態築堤工法,是一種接近自然的方法,是一種利用自然規律、利用自然力的方法,體現"天人合一"理念,即"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的理念源發和成就了漢民族文化的主流文化,即易文化。

河南,是一塊被黃河洪水泥沙沉積的厚土,黃河洪水泥沙早就融入了那裏人的生活,成爲他們生命的一部分。河南的河渠,給我帶來了後半生的快樂,我愛你,家鄉的河渠,愛你是聯絡九州美麗的天使,愛你是溝通四瀆壯麗的運河,愛你那巧奪天工的修渠築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