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旅遊業發展情況報告多篇

旅遊業發展情況報告多篇

【第1篇】中國旅遊業發展及行政立法情況調研報告

中國旅遊業作爲一個新興產業部門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尤其在法制建設上。如何建立健全與社會整體相適應的法制體系,以法治業,以法興業,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本文擬就這一問題在此作一闡述。

一、旅遊市場現存的問題。

目前旅遊市場尚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因而存在許多問題。從宏觀上講,主要是:

1、旅遊宏觀調控乏力。行政管理部門權威不夠,缺乏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機構。部門所有、各自爲政的傳統習慣難以改變,局部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使市場難以實行統一管理。同時,與管理相應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法律法規、措施未跟上,使形成既無“權力”又無“法力”。

2、現行旅遊體制難以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特別是國營旅遊企業,面臨着與全國國營企業共同的問題,也就是如何轉換經營機制的問題。

3、旅遊業發展到如此規模,但“旅遊法”以及與旅遊相關的法律,如“飯店法”、“旅遊安全法”、“旅遊景區安全管理法”等至今未出臺。與我國市場經濟的法制體系日趨成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旅遊業發展的許多問題無法確定下來,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能法定化,旅遊的範圍、旅遊管理職能的劃分等長期以來有爭議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從微觀上講,由於法律制度不健全,旅遊市場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損害企業利益,推銷假冒僞劣產品,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服務態度惡劣,故意刁難旅遊者,擅自減少服務項目,改變旅遊日程;導遊不導,擅離職守,造成旅遊者人身、財產損失;餐飲質量低劣,不符合衛生標準,甚至出現食物中毒;“黑導”、“黑車”、“黑攝影”擾亂旅遊市場秩序;景區商販尾隨兜售,強買強賣,致使景區秩序混亂等。

旅遊市場出現的這些問題,無論是宏觀的還是微觀的,它們之間有着內在的聯繫,從法律的角度看,這些聯繫都帶有某些法律上的特點,都有可能轉化爲法律問題。這是因爲各個主體都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彼此之間如果侵犯了其合法權益,即會引發出法律問題。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在宏觀調控,實施管理行爲時,侵犯了旅遊企業和旅遊者的合法權益,違法對其造成損害就要承擔賠償責任;旅遊企業未向旅遊者提供約定的服務標準也要承擔違約責任,如果因旅遊職工個人原因所造成,企業則要追究個人的法律責任;旅遊者在遊覽過程中進行違法活動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樣旅遊者人身、財產受到損害也會要求直接責任者擔當法律責任等。因此在市場經濟下,在法制的國家裏,一切問題都有可能轉化爲法律問題。

二、政府必須對旅遊市場進行調控。

旅遊業的調控是指政府爲實現旅遊業供需總量的平衡,保持旅遊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而對旅遊市場進行的調節和控制。爲什麼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還要提出旅遊市場調控問題?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旅遊業的特性決定的,旅遊業是一項綜合性、依託性極強的行業,它的涉及面之廣,覆蓋面之大,是其它行業無法比擬的,也正因爲如此,決定着它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只要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市場風吹草動,都會對旅遊業產生一定的影響。旅遊供給是由旅遊需求所決定的,而旅遊需求只能通過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收集各種信息,經過綜合分析才能從宏觀上把握旅遊需求的脈絡,指導旅遊供給的發展。而旅遊業本身是一個綜合性的產業部門,旅遊業內部的吃、住、行、遊、娛、購六大行業存在客觀比例,要求按比例協調發展,而市場調節是一種事後調節,有一定的時間差,旅遊企業及個人掌握的信息不靈,微觀決策有一定的被動性和盲目性,一旦決策失誤,就可能出現結構失調,浪費了旅遊供給,損失了效率,所以單靠市場本身調節不能保持旅遊業的良性發展。因此,對旅遊業來說,政府調控尤爲重要。

2 3 4

2、市場功能有缺陷。例如,有些當事人不付代價便可得到來自外部的經濟好處:如興建道路可以帶來附近地價上漲,同時可以使道路附近的旅遊企業的地理區位升值,還有旅遊飯店及旅遊景點建成後,附近的旅遊企業也因此受益,出現所謂“搭車”現象;有些旅遊企業的活動會造成外部主體的經濟及其它方面的損失而得不到補償,如:娛樂場所對附近居民的干擾情況,旅遊景點的開發,可能由於保護措施跟不上,容易造成環境污染,我國接待的旅遊者大多來自發達國家,他們的消費水平高,可能會引起國內一部分居民的模仿和攀比,形成“消費早熟”,最終可能拉動旅遊區的物價上漲。這類外部影響一般不可能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得到補償和糾正。

3、我國雖然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但旅遊資源分佈比較分散,且周圍環境較差,而我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國家財力有限,只有通過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總體考慮,用有限的資金重點地逐步開發,才能形成我國旅遊業的“拳頭產品”,才能在強手如林的世界旅遊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旅遊市場的這些特點闡明瞭調控的至關重要。因此只有發揮政府旅遊機構的調控作用,才能保證旅遊業的良性發展。

三、法制是實行調控的根本手段。

綜上所述,旅遊業實行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如何纔能有效地對旅遊業實行調控呢?筆者認爲法制是實行調控的根本手段,這是因爲:

1、調控的模式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其核心是對市場的調控,而法制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一個主要手段(另外兩個分別是:監督體系、同業之間監督和企業自律)。

1 ,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2篇】縣旅遊業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xx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歷史,擁有衆多的文物古蹟,全縣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9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14處,市級4處,縣級76處。1998年,xx古城被國務院命名爲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整座古城和古城外的雙林寺、鎮國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99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有27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在2.25平方公里的xx古城內,古城牆、古民居、古街巷、古店鋪、古廟宇等各類建築保存完好,風貌猶存;以市樓爲中心,以南大街爲軸線,對稱地分佈着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廟、右武廟,東道觀、西寺院的這種古代左文右武的封建禮制格局;古城內主要街道兩側,完好地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鋪;古城內擁有3798處具有保護價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處。xx古城的所有這些特徵,爲人們展示了一幅中國歷史發展中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

面對這一豐厚的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的責任非常重大,同時,如何利用好先輩留下的珍貴財富發展好旅遊業,也同樣具有重大意義。在各級領導、專家學者、新聞媒體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下,xx古城的保護和旅遊業的發展走過了一個從自發到自覺、逐漸理性的過程。從1997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之後,國家、省、市各級對xx古城保護和旅遊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XX年,全省調整產業結構“1311”項目中,將xx古城列入全省旅遊業發展的十大旅遊景區。XX年全省旅遊產業工作會議上,將xx古城作爲全省旅遊產業重點支持發展的兩大龍頭之一。XX年晉中市開始實施雙百項目,xx古城旅遊業項目和xx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連續兩年被列入全市雙百項目,主要內容有:xx古城旅遊綜合開發項目,包括8大類46項工程,總投資爲4.58億元;城市集中供熱供氣項目,總投資2.27億元;康寧街拓寬及商業開發項目,總投資15000萬元;污水處理廠項目,總投資4300萬元;xx古城旅聯實業公司文廟開發項目,總投資3200萬元;xx中學新校建設項目,總投資1.3億元;麗澤苑大酒店新建項目,總投資3100萬元。從1997年之後,國家、省、市三級計劃部門加大了對xx發展旅遊業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共給予投資8150萬元,其中國家4850萬元,省2820萬元,市480萬元。所有這些支持,都對xx這樣一個基礎薄弱、財力緊張的地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時xx歷屆縣委、政府充分審視分析和深刻認識到“古城存在的唯一性、古城保護的完整性、古城文化的厚重性、古城景點的多樣性、古城內部的混合性”這樣一些基本特徵,積極借鑑國內外成功經驗,堅持以人爲本的施政觀念和經營城市的發展理念,從解決發展過程中體制、機制、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問題着手,走出了一條保護與開發並舉、建設與管理並重的路子,最終實現了文物保護、旅遊發展、城市建設共贏的目標。在短短的幾年間,xx古城以其豐富多彩、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觀,成爲國內外遊人嚮往的旅遊勝地,旅遊產業有力地拉動了縣域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今的xx古城,已經成爲展示中國漢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館,成爲我縣經濟與社會持續發展的拉動力,成爲全省的旅遊龍頭。XX年,xx古城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3萬人,門票收入4800萬元,旅遊及相關產業綜合收入4.3億元,分別是1998年的20倍、25倍和18倍。分析xx古城旅遊業的發展,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堅持保護爲主的原則,全面夯實旅遊發展的基礎。

xx縣在發展旅遊產業的過程,始終遵循“保護爲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始終遵循保護文物就是對歷史負責、對未來負的思想,始終遵循保護文物就是發展旅遊的理念,全方位地加強文物保護工作。

一是實施依法保護。在省、市的高度重視下,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人大常委會頒發了《xx古城保護條例》,這是全國第一個針對歷史文化名城和遺產保護的省級立法,這一條例成爲xx縣保護古城的法律依據,成爲制定縣城建設規劃、古城保護規劃、旅遊發展規劃和古城保護管理制度的大綱。根據《xx古城保護條例》,經山西省政府批准,xx先後出臺了《xx縣縣城總體規劃》和《xx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XX年縣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傳統建築和歷史街區保護的若干規定》和《城市管理行政處罰權集中管理辦法》;針對古城內消防設施失天不足的問題,縣政府制定出臺了《加強文物單位、古城區消防安全管理的規定》和《古城內電氣線路改造的方案》。特別是最近以來,以市政府文件上報省政府《xx古城消防安全隱患問題整改和基礎設施建設方案》,得到了省領導的高度重視,張寶順省長親自做出批示,樑濱副省長組織召開了專門協調會予以研究解決。所有這些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方案的出臺,使文物保護工作更具操作性,更加具體化,促進了文物保護法制化進程。近幾年來,根據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制度和規定,堅持“修舊如舊、以存其真”的方針,xx縣先後對古城內主要街道兩側的房屋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施了維修,拆除了不協調建築,有效制止了亂拆亂建和破壞性建設,保護了古城完整的風貌。

二是實施古城內單位和人口搬遷工程。1998年以前,古城內有近5萬常駐人口,多數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聚集在古城內,人口密度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高出十幾倍,超負荷的人口密度對保護古城、管理城市及發展旅遊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爲減輕古城人口承載壓力,xx縣把古城內單位和人口搬遷作爲有效保護古城的重要舉措,做爲市政建設的重點,持續予以推進。1997年底,縣委、政府、人大、政協率先遷出了古城,至XX年共帶動80餘個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搬出古城,累計投資2億多元,直接或間接帶動古城內2萬多人口外遷,古城內人口減少到現在的2.7萬人,爲保護古城、發展旅遊創造了寬鬆的條件。

二、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運作並重的原則,大力推進旅遊產業化發展。

旅遊是一種特殊的產業,發展旅遊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此過程中,xx縣縣委、政府在充當旅遊市場建設與發展主角的同時,積極運用市場經濟法則,引導全社會支持和發展旅遊,二者互爲補充,互相促進,大大加快了古城旅遊業的快速興起和發展壯大。

一是文物景點保護實施政府主導。xx古城與其它景點、景區不同,有它的特殊性,是文化內涵性旅遊城市,是以文物、文化資源爲主的旅遊城市。特別是古城內,既是居住區,也是旅遊區,是一個社區和景區特徵皆有的混合體,因而,旅遊市場管理具有不同於其它旅遊勝地的特殊性。鑑於此,文物景點開發和文物保護必須以政府爲主導。近幾年來,縣政府先後投資4000餘萬元,對古城牆、雙林寺、日升昌、鎮國寺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維修,實施了護城河、環城路、城門綜合整治工程;採取股份制、合作制的形式,完成投資5000多萬元,對文廟、縣衙署、城隍廟實施修復,如今都開闢成爲景點向遊人開放,成爲古城的骨幹景點。

二是歷史街區開發吸引社會力量。爲了更好地保護古城內一大批古民居、古建築,xx縣從明清街國有房產經營權轉讓入手,探索政府指導下的社會化發展旅遊產業的路子,通過政府出政策、定規劃,利用社會力量實施了明清街修復,形成了如今的旅遊產業街。以此爲契機,採取經營權轉讓和產權拍賣兩種辦法,先後對古城內20餘處古建築產權和100餘處古建築經營權進行了公開拍賣,拍賣之後,按照古城保護方面的規定和旅遊發展的規劃,統一制定維修方案,並嚴格監督其維修和利用,先後對西大街、東大街、衙門街、城隍廟街、北大街等古城區實施了修復。這樣的舉措,不僅彌補古城維修保護資金的不足,而且加快了旅遊產業化發展。近幾年全社會用於古城保護的資金達2.5億元,建成了特色購物、特色餐飲、特色住宿、特色娛樂等方面的6條旅遊產業街,發展了400餘輛旅遊車輛,建成了40餘傢俱有傳統風情的民俗賓館、民俗客棧,開辦了80餘家旅遊購物店鋪,形成了20個景點,旅遊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達到4萬餘人,在拉動居民增收、安置國有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就業等方面發揮了旅遊業獨特的幅射力。

三是旅遊配套建設依靠市場運作。吃、住、行、遊、購、娛是旅遊業的六大要素,但由於xx古城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在旅遊快速發展的同時,顯露出配套不健全、要素不完善的問題,這是制約xx古城旅遊業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對此,xx縣採取練內功提高服務水平、出政策吸引市場投資兩種方法,發展旅遊要素市場中的薄弱環節。一方面,縣委、政府鼓勵民營企業大戶,積極投資旅遊接待設施,發展綠色環保產業,XX年以來,全縣新建成了3家星級以上標準的賓館,其中投資近8000萬元的麗澤苑國際大酒店具備四星級標準,XX年9月份國際攝影大展前已經正式投入運營;還有在建的4家星級賓館預計XX年投入運營。另一方面,爲了提高古城內民俗賓館接待服務水平,創出地方傳統特色,經過省質量技術局審覈,通過了《xx古城民俗客棧星級評定標準》,這是我國唯一的地方傳統客棧評定標準,對xx縣民俗客棧特色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目前已有6家民俗客棧通過了星級評定。XX年底,xx縣聘請我國旅遊界魏小安等專家和權威規劃單位,開始組織編制《xx古城旅遊發展規劃》,預計XX年8月份完成,該規劃將爲xx縣旅遊業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提供科學有力的指導。

三、堅持改革創新的原則,全面加強古城保護與利用。

xx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爲了保護好這塊來至不易的金字招牌,並利用好它造福後人,發展旅遊業,xx縣在體制、機制的改革和創新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是深化管理體制改革。爲切實加強對古城內3000餘間公房的維修管理,XX年撤消原房管所,成立房管局;爲了加強對古城環境衛生的管理,撤消原市容辦,成立環衛局;同年實施了以成立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組建xx古城股份旅遊有限公司、實行古城門票“一票制”爲主要內容的旅遊三項改革,旅遊運行管理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xx縣在全國的縣城中第一個成立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及城管監察大隊,將8個單位的部分或全部行政處罰權進行集中,執法局及監察大隊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其力量集中、處罰權集中的優勢,組織拆除了2.8萬平方米的違章建築和不協調建築,在古城保護、旅遊市場管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xx古城股份旅遊有限公司組建成立以來,發揮其企業融資、項目投資的平臺作用,已經與國家開發銀行簽定了3億多元的古城保護、旅遊開發項目貸款,開發了建築面積近4000平方米的星級民俗客棧;古城門票實行“一票制”以來,有效解決了部分景點私設回扣、擾亂旅遊市場的問題。

XX年12月份,xx縣根據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要求,徹底理順了文物保護管理體制,成立了“世界文化遺產xx古城保護管理委員會”,由縣長擔任委員會主任,全面負責全縣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爲縣政府的常設機構,辦公室主任由文物局局長兼任。目前,xx古城文物保護、旅遊開發已經形成了“管委會全面負責保護、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旅遊局負責旅遊行業管理、宣傳促銷等工作,旅遊公司進行旅遊項目開發、經營等工作,執法局負責城市行政執法管理等工作”的管理運行模式。

二是創新經營城市辦法。爲了整合城市資源,加快古城保護和新城建設,xx縣實行了國有土地集中儲備制度,創新經營國有土地、房產和廣告權等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模式,把國有閒置資產推向市場。先後拍賣了縣人大、水務局、財政局、交通局、農機中心等10多處房產,拍賣了新城區近400畝國有土地,爲政府籌集了6000餘萬元的建設資金。僅XX年以來,利用市場運作的方式,鋪開了3個上億元的住宅小區建設工程,政府投入鋪開了三大類40餘項文物保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旅遊開發工程。同時,將城市公交線路運營權、道路廣告經營權等無形資產進行了拍賣,城市公共服務業主要依靠社會資金實現了快速發展。

四、堅持綜合整治的原則,全面改善古城環境。

xx古城因其古老的建築和彌足珍貴的價值而聞名,同時,也因其古老而暴露出基礎設施建設先天不足的問題,成爲社會各界、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成爲古城保護、管理和利用中最大的瓶頸制約。曾經一度時期,古城內建築破舊不堪,道路坑凹不平,街上電杆如林,空中線纜如網,新城區交通不暢。針對這一系列問題,xx縣從1998年開始,按照“保護古城、改造舊城、建設新城”的城市建設思路,一以貫之地實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經過幾年的努力,取得了明顯成就。

一是中小街巷改造初見成效。古城內共有200條大中小街巷,按照先大後小的順序,投資7000餘萬元,對古城內86條主要道路進行了硬化,部分街道進行了線路入地和上下水改造,極大改善了古城內面貌。

二是古城消防得到加強。1998年以前,古城內只有3個消防栓,目前已達到45個,並結合古城內道路改造,對部分主要消防供水管網也進行了改造。新購置了一部小型消防車,解決了大型消防車難以進入古城的問題。結合城網改造,對古城內臨街古建築的電氣線路進行了阻燃改造處理,不僅美化了環境,而且消除了電氣線路老化帶來的火災隱患。

三是新城建設初具框架。爲加快新城建設,近幾年共投資5000餘萬元,建設了貫通新城東西的柳根路、連接祁臨高速公路的引線和康寧街,東城區新建了東關大街,古城外圍繞城牆新建了環城路,新城外新建了外環路,構築了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進一步拓展了新城發展空間,加快了新城開發。目前,東部形成了以xx中學、人武部等單位爲主的東城新區,西部有在建的天鴻家園住宅小區、行政審批大樓和即將投資開發的柳根花園住宅小區,南部形成了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居民住宅爲主的新城區。

四是綠化亮化取得進展。近幾年投資300多萬元,對古城內的主要街道安裝了仿古路燈,古城內的部分民俗賓館、飯店、商店自已投資安裝了高檔的宮燈和風景燈,現在整座古城夜間燈火通明。先後對高速公路引線、康寧街、柳根路、順城路等新城主要道路實施了標準較高的亮化工程,別是高速公路引線和康寧街已經成爲新城區的一大夜景。同時,積極發展城市公共綠化事業,建成了北門外廣場、峯巖廣場、柳根路小遊園等10餘處綠地,30餘個單位進行了高標準綠化,縣城綠化面積由1998年的人均不足1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5平方米,城市環境明顯改善。

五是旅遊廁所建設取得突破。xx古城旅遊廁所少、標準低,是遊客和社會羣衆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XX年,xx縣投資300餘萬元,新建了7處星級廁所,改造了500餘處居民旱廁,不僅方便了廣大遊客,而且淨化了古城空氣。

多年來,xx縣在處理古城保護、管理、利用三者之間的關係方面做了許多積極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較好地保護了xx古城這一世界文化遺產,弘揚了漢民族文化,促進了以旅遊爲龍頭的縣域經濟結構調整,也對全市、全省的旅遊起到了拉動作用。但是,xx縣在發展旅遊的同時,也面臨着種種壓力和困難。

一是古城消防設施先天不足。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內多數爲磚木結構建築,年久失修,耐火等級低,而且古城內沒有消防站,供水管網壓力不夠,電氣線路老化現象嚴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去消除隱患。

二是古城內道路急需改造。儘管近幾年來,古城內主要街道得到全部硬化,部分已經纜化,但古城內還有近120條中小街巷未實施改造,嚴重影響到xx古城的旅遊環境。

三是古城內企事業單位搬遷任務繁重。古城內目前仍有10餘個企事業單位尚未外遷,其中柴油機廠、第二針織廠、泉永棉織集團、農機公司等國有集體企業由於包袱過重,改制難度大,直接影響到搬遷進程。法院、公安局等單位由於資金緊張,無力新建,搬遷也面臨很大困難。這些企事業單位的建築與古城風貌極不協調,需要儘快搬遷。

四是旅遊要素市場還不完善。儘管xx縣目前已經基本能夠滿足遊客吃、住、行、遊、購、娛的需求,但多數遊客反映,xx古城缺少娛樂項目,缺少大規模、系列化的旅遊購物市場,滿足不了遊客的多元化消費需求。

基於以上問題,建議省政府從保護xx古城不僅僅是xx人民的責任,也是全省人民乃至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的角度出發,舉全省之力,保護xx古城。具體應集中研究幫助解決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1、配套政策問題。一是古城保護費徵收政策。建議將古城保護費納入古城旅遊門票之內,通過適當提高古城門票價格,確定一個合理的古城保護費標準。古城保護費實行專款專用,嚴格用於古城的保護,其正體現“遺產保護,人人有責”。二是招商引資政策。對凡到xx投資開發、符合國家產業和環保政策的項目,省發改委、國土、工商、經貿、環保、金融等部門在項目立項、規劃審批、土地徵用及銀行貸款等方面應給予傾斜照顧,簡化審批手續,簡化辦事程序,促使xx儘快成爲外商投資的熱地。三是作爲一個特殊的縣份,xx在城維費提取比例上,應該享受地市級標準和政策。四是仿照地市級政府所在地的模式,在xx城內設立街道辦事處,加強對社區市民的教育管理。

2、綜合支持問題。建議在今後三到五年內,省直有關部門充分發揮各自的部門職能優勢,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幫助支持xx實施一攬子工程項目。旅遊部門重點加強對xx旅遊業發展的業務指導,幫助培養和引進各類旅遊高級管理人才;文物部門傾斜文保項目資金,幫助xx對縣境內雙林寺、鎮國寺、文廟、慈相寺等國家重點文保單位進行搶救性保護建設;建設部門逐年加大對xx縣城市維護費的資金扶持力度;省經貿委等部門對柴油機廠、棉織廠、二針等古城內企業批准執行計劃內破產,享受計劃內破產政策補貼;勞動部門對上述企業的職工採取失業基金補貼政策或者下崗工人出再就業中心給予補貼政策,幫助xx完成這些企業的搬遷改造;交通部門對xx城區乃至城周交通要道的建設與養護給予更多的傾斜支持;水利部門把xx古城防汛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尤其是對xx縣柳根河綜合整治工程每年給予300——500萬元的項目補助資金;林業部門每年傾斜支持xx300萬元的綠化項目資金,以加快xx古城及新城綠化建設步伐,儘快改善xx生態環境;電力部門對xx古城內中小街巷纜化硬化給予更多的資金扶持,幫助xx在2——3年內全部對中小街巷進行硬化改造,對電力、電信、電視等三電線路全部完成地埋,上下水全部配套,切實改善古城基礎設施條件。

按照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xx縣目前在旅遊產業發展壯大方面的現實狀況,今後,xx縣將以“一城、一山、一水、一線”作爲發展xx大旅遊的總框架,致力培育完善。“一城”就是繼續抓好xx古城旅遊產業的規範發展,“一山”就是利用xx縣境內孟山良好的植被優勢和怡人的自然風光,開發好孟山森林旅遊資源,“一水”就是依託穿境而過的汾河,開發包括地熱、垂釣等在內的水鄉旅遊資源,“一線”就是將縣境內東部依靠旅遊公路自北向南連接起來的鎮國寺、慈祥寺、金莊文廟等文物景點連線開發、捆綁開發,形成xx文物旅遊和文化旅遊的新增點。

目前,xx古城旅遊業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古城消防安全問題得到了張寶順省長和樑濱副省長的支持,正在研究幫助解決。相信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xx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下,xx古城一定會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真正建設成爲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旅遊業大縣、強縣,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3篇】旅遊業發展情況考察報告

5月26日至29日,市委常委、副市長××帶領市直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赴××市學習考察旅遊業發展情況。學習考察組重點對開發、運作結果較好的××*等景區進行了現場考察學習,聽取了有關部門的經驗介紹。學習考察組的同志普遍感到××市旅遊產業發展道路值得××學習借鑑。

一、××市發展旅遊業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市地處××省東北部,面積2.28萬平方公里,有660多萬人口,是閩浙贛皖四省結合部。境內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十餘處。近年來,××市在旅遊景區開發建設,旅遊業發展上思路明確、措施得力,發展效果非常明顯。20xx年××市接待國內旅遊者450萬人次,增幅達38.9%;國內旅遊收入23.6億元人民幣,增幅達24.9%;接待入境遊客1.2萬人次,增長35.5%;旅遊外匯收入452萬美元,增長15.9%,旅遊業發展的總量與增幅均大大超過我市。三清山去年僅門票收入就突破了3000萬元,綜合收入達到近2億元。

在學習考察過程中,該市發展旅遊業和旅遊景區開發建設與經營管理的工作與成效,給考察組的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許多做法和經驗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鑑,啓迪了思路。

1、政府主導力度大。××市把旅遊作爲支柱產業來培育,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在旅遊資源整合方面真抓實幹,如成立××集中營景區管委會,理順了信州區、××縣和市直有關部門對××集中營的管理體制;整合弋陽、橫峯兩縣紅色旅遊資源及其他相關資源,組成方誌敏紀念館和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舊址管委會,由市人民政府直管。同時,在宣傳促銷上舍得加大投入,注重宣傳推介。

2、規劃策劃起點高。該市請中國社會科學院郭來喜教授領銜編制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請上海同濟大學編制三清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如今,他們又把規劃修編和策劃的眼光轉向浙江,捨得花重金請高手來幫助策劃旅遊項目。

3、品牌打造功夫深。××市已經擁有三清山、龜峯兩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且都是4a景區;婺源縣評爲全國農業旅遊示範區和3a景區;投資1600萬元建設的××集中營紀念館,歷史資料與聲光電現代手段相結合,在紅色旅遊景區品牌打造方面也獲得成功。

4、融資建設路子寬。弋陽縣龜峯景區在體制轉換過程中,及早動手,以門票資源作質押向銀行貸款3000萬元,較好地解決了景區建設啓動資金問題。爲更好地籌融資加快景區開發建設,龜峯、三清山景區都設立了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有了市場化運作的主體雛形。我們學習考察期間,××市正在舉辦外商招商洽談活動,有50多位海外客商到××考察。

5、宣傳推介思路活。××市加入了長三角旅遊區和泛珠三角旅遊區組織,積極組織參加其他全國性旅遊推介活動,如成功加入以杭州爲代表的旅遊發達城市的“15+1”(即杭州、蘇州等15個旅遊發達城市+××)的旅遊經濟合作組織,以“15+1”爲平臺,建立起了穩定的客源市場,真正做到了資源共享,實現了與旅遊發達地區的成功對接。在拓展市場方面,他們採用政府搭臺(由政府牽線搭橋,組織安排,召開推介會),行業唱戲(由旅遊部門具體操作,組織景區和旅行社參與);領導帶隊(對重要市場加大力度,領導親自帶隊),兵團作戰(旅遊局、景區、旅行社、賓招服務單位對應聯繫跟進,立體作戰);步步爲營(對客源市場循序漸進,一塊一塊逐步攻佔推進),機動靈活(認真分析自身實力和市場實情,該進則進,該緩則緩,進退自如)的辦法,大力加強對客源市場的外聯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三清山風景名勝區今年花150萬元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請您欣賞”播出廣告宣傳3個月。

二、××市發展旅遊業的經驗給我們的幾點啓示

××市旅遊業近年快速發展,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啓示,培育旅遊產業、加速旅遊發展,需要有新理念、新的思路。最主要的有如下幾點:

1、要用強有力的政府主導抓旅遊發展。旅遊業的發展僅靠幾個部門和景區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政府主導,部門配合,業內共爲。明確發展目標,確定發展方向,形成發展合力,取得發展實效。

2、要用濃厚的市場意識開拓客源市場。發展旅遊業必須強化市場意識。××市注重旅遊客源市場培養,從周邊城市做起,提出並實現了與杭州等發達城市進行市場對接,在國內市場還處於拓展時期,便積極進軍新加坡等境外市場的超前作爲。我們要儘快找準××旅遊宣傳的切入點,強化推介,通過一系列的“外宣”、“外聯”,開拓較爲穩固的客源市場。

3、要用創新的運作機制謀求更快發展。創新管理體制與運作機制是景區加快開發建設的不竭動力。他們在景區開發建設、經營管理事業蒸蒸日上之時,已經着手組建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和規範化管理。我們在理順旅遊景區管理體制的前提下,也要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規範化管理”的要求,建 立起旅遊景區負責的市場運作機制。

4、要用更高的品牌目標培育產業鏈條。品牌建設是旅遊特色的標誌。三清山面對同行業羣雄並起的局面,提出了打造“國內一流,世界著名”的目標,精心開展世界自然遺產申報工作,不斷提高景區品位的精品意識。我們應在中心城區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除參與武功山申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同時,爭創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其他旅遊景區也要做好創建旅遊品牌的工作,着力培育旅遊產業鏈條。

三、加快××旅遊發展的幾點思考

通過學習考察,結合我市旅遊業發展滯後的客觀現實,認真分析目前落後的原因,並就全市特別是中心城區旅遊業加速發展進行了思考,××旅遊業發展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加快全市旅遊業發展的舉措

1、重點抓好旅遊發展規劃編制。旅遊發展,規劃先行。旅遊資源較爲集中的縣市區在年內完成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然後依據《旅遊業發展規劃》策劃項目,籌集資金,加快旅遊景區的開發建設和旅遊產業的培育。市政府將出臺《關於促進旅遊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大對全市旅遊業發展進行宏觀指導。

2、進一步加大政府主導力度。切實解決有人辦事和有錢辦事的問題。着力做好精品線路的編制和客源市場的開拓工作。充分調動各縣市區發展旅遊產業的積極性;鼓勵旅遊從業單位積極推介××,突破地界,整合資源,做旺全市旅遊人氣。

3、加強旅遊行業管理工作。要切實加強旅遊從業隊伍建設,逐步實現規範管理。認真研究《旅行社管理條例》和《導遊員管理條例》,密切與相關部門合作,整頓和管理旅遊市場秩序,切實保護旅遊經營者和旅遊者的合法權益。

(二)加快中心城區旅遊發展的舉措

1、明確旅遊發展目標。中心城區旅遊以市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爲龍頭,以市區爲遊客聚集地(爲遊客中轉進出服務,還應在食宿接待、旅遊購物、娛樂觀光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務,城區也應該有遊覽項目),以萬載縣爲延伸地(竹山洞、湘鄂贛革命紀念館),構成山、泉、城、洞、文旅遊資源綜合利用的旅遊地。

2、把中心城區旅遊作爲一個大項目來做。抽調人員組成專門隊伍,重點做好旅遊產業培育工作,主要是策劃總體形象進行宣傳推介;策劃項目向上爭資、對外引資和市內籌資。

(三)加快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旅遊發展的舉措

1、修編規劃,統籌發展。以省裏組織武功山申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爲契機,修編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重點整合明月山自然風光、溫湯溫泉和仰山禪宗文化,打造整體品牌,加快景區發展。

2、採用市場化運作,加大融資引資的力度。學習龜峯通過成立公司(管委會和公司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以景區資源和門票質押的方式,一次就向銀行貸款2100萬元的做法。儘快研究成立“明月山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爭取用門票質押的方式,向銀行貸款;精心策劃項目,制定科學的利益分配政策,激活市外、省外甚至海外資本和民間資本投入我市的景點開發,做大做強景區,形成品牌效應。

3、打造品牌,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加大景區設施建設,重點建好遊客服務中心,不斷提高景區品位管理水平;聘請有資質的單位開展iso9001景區質量認證和iso14000環境質量認證工作。用高標準規範景區的建設和管理,力避走彎路,實現建一處成一處美一處,迅速走上健康、快速發展軌道。

4、加大聯誼互動拓展市場的力度。以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素質和提升旅遊社管理水平作爲基礎性工作,開展旅遊宣傳推介,開拓境內外市場。明月山擬於今年7-9月向南昌、長沙、武漢、杭州、上海等城市,一個一個地召開旅遊推介會,加大對客源市場旅行社聯誼和對市場拓展的力度。

5、加大旅遊市場整治的力度。着力整治旅遊發展環境,嚴打車匪路霸,嚴查索拿卡要,凡是外地車輛和旅遊車輛一律無障礙通行,交警對其只糾章,不罰款、不扣照、不扣車,協調成立市城管局明月山綜合執法大隊,加大對影響明月山旅遊發展的不良行爲的整治力度。

【第4篇】關於會展旅遊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重所周知,會展業與旅遊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會展通常都會選擇旅遊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礎設施的地方舉辦,而知名的成功會展又會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更加重視發展會展旅遊業。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會同市旅遊局、市會展辦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門,聯合開展了會展旅遊業發展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會展旅遊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會展旅遊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展經濟蓬勃發展,產業特色初步形成。從全國範圍來看,合肥會展起步偏晚,但發展較快。自xx年以來,展會數量年均增速達40%。xx年全市舉辦各類展覽40餘場次(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18場次);xx年達69場次,較上年增長70%,參展人數增長141%,當年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大型會展25個;xx年舉辦各類較大的展覽66場次,尤其是第xx屆國際美術大會的舉辦,標誌國際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當年參展人數總計達28萬人次。xx年,全市舉辦各類展覽突破70場次(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32場次),營業收入、展覽面積、參展人次都再創歷史之最。xx年,全市共舉辦各類展覽102場,展種涉及科技、工業裝備、文化藝術、農業、服裝服飾、人才、糧油機械等領域,其中全國性展覽有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合肥展暨xx合肥文化產業博覽會、xx中國國際徽商大會等8場。xx年我市舉辦各類展覽122場,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各類展覽45場,同比增長10%,總展覽面積達63.9萬平方米;安徽省紅三環體育館舉辦展會25場,總展覽面積16萬平方米,參展人次達60萬。

會展企業快速增加,辦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xx年底,全市有展覽業務的企業已達60多家,其中專業展覽公司30多家,直接從事與展覽相關的廣告、裝璜、物流等關聯業務企業近200多家。以安徽國際會展中心爲龍頭,形成了體育館、科技館及商務中心、公園、廣場等室內外大小適宜、分工自然的展場體系。會展企業呈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適時進位、選項定位的發展趨勢。專業展覽公司的發展壯大,加速了合肥會展經濟的崛起。幾年來,我市成功舉辦了“第xx屆國際美術大會”、“全國農機產品訂貨會”(連續四年)、“xx中國畜牧業交易會”、“第38屆全國新特藥品交易會”、“第57屆全國汽車零配件交易會”、“第48屆中國教學儀器設備展覽會”、“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動漫交易會”、連續兩屆“中國堅果炒貨食品節”、“第四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等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會展40多個場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國性大型展會,即使是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輕易能夠申辦到的,比如“全國農機產品訂貨會”在我市連續舉辦四屆的基礎上,xx年和xx已經確定繼續在合肥舉行,特別是“第四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在合肥的成功舉辦,標誌着合肥已經成爲中部區域性會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區域性或地方培育起來的會展旅遊方面,成功舉辦了(或連續舉辦)“安徽國際工業裝備展覽會”、“安徽國際汽車博覽會”、“中國(合肥)徽菜美食旅遊節”、“中國合肥高新技術項目資本對接會”和“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等。

2、旅遊業整體實力不斷提升。近年來,入境遊客、國內遊客和旅遊總收入三項主要指標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xx年分別突破10萬人次、1000萬人次和100億元。xx年更是逆勢飛揚,全年接待國內旅遊人數1340.8萬人次,同比增長29.3%;入境旅遊人數14.8萬人次,同比增長31.8%;旅遊外匯收入8229.2萬美元,同比增長30.7%;旅遊總收入132.5億元,同比增長32.1%。旅遊總收入相當於全市gdp的7.96%,邁入了厚積薄發、加速崛起的新階段。我市編制完成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召開旅遊發展大會,確立建設“安徽旅遊中心城市”、“長三角地區觀光休閒度假基地”的目標,並把旅遊產業納入“1346”行動計劃加以推進。

旅遊標準化建設不斷加強,積極推廣a級景區、星級酒店、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等旅遊標準,推動旅遊產品和服務升級,在國家旅遊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綠色飯店和鄉村旅遊等級評定標準。目前全市已經掛牌的星級飯店和具備星級接待標準的賓館飯店104家,五星級標準10家,掛牌3家,古井酒店集團進入中國旅遊飯店民族品牌20強行列;旅行社145家,安徽海外旅遊總公司、安徽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年營業收入過億元,安徽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安徽順達旅行社躋身全國百強社。

3、旅遊業與會展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伴隨着會展經濟發展,合肥旅遊業也取得了驕人的業績。xx年合肥共舉辦會展122餘場(次),參會客商達360萬人,佔來肥遊客總數的37%多,也就是說每3個來肥遊客中就有1個是會展客商。特別是我市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中博會,大大提升了合肥旅遊會展新形象,展示了合肥城市新面貌。而旅遊業的發展壯大也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外地客商產生較大吸引力。此外,旅遊主體規模的擴大也使得會展接待能力不斷提升。

經濟拉動效益明顯,城市品牌穩步提升。合肥會展業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提升了合肥城市知名度。從直接經濟效益看,xx年,會展拉動第三產業收入增長約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26%。從間接效益看,會展旅遊業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合肥的住宿、餐飲等行業發展,更爲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了合肥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從對城市品牌提升等無形效益上看,會展旅遊業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在推動現代化大城市建設中起着促進作用。

二、我市會展旅遊業發展優劣勢分析

旅遊產品的硬件方面,合肥市缺乏高質量的旅遊資源。我市雖然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擁有李鴻章、劉銘傳等歷史文化名人,但在自然旅遊資源方面卻缺少自然景觀,發展傳統的觀光旅遊和休閒旅遊的條件都不充足。合肥要想提升在全國旅遊城市中的地位,還必須發展商務旅遊、會展旅遊等新型旅遊產品。會展旅遊是國民經濟的“助推器”。據專家估計,展覽業的產業帶動係數爲1:9,即展覽場館收入1元,相關收入爲9元,爲其服務配套的服務業、通訊業等行業因此受益。因此,做大做強會展旅遊業對我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1、我市發展會展旅遊業優勢分析。

城市綜合實力日益增強。近年來,合肥在過去良好的基礎上,建設與發展步伐明顯加快。xx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664.84億元,財政收入301.21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在極其複雜的宏觀環境下,全市經濟社會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合肥市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吸引力越來越強,爲我市大力發展會展旅遊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市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目前,合肥到南京、上海、武漢的高速鐵路均已開通,京福等高速鐵路也將從合肥通過,大大拉近了彼此之間的時空距離。再加上公路、港口、航空等重大項目建設,合肥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日臻完善。通過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大建設”,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明顯增強,爲各類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更好的機遇。

同時,合肥市擁有較爲雄厚的科技教育實力。省會合肥是我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擁有全國聞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每千名職工中擁有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第二位,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爲合肥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以合肥這座科技名城作爲依託,合肥可以承辦各種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對於加強合肥市與國內外的學術、文化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市乃至整個安徽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旅遊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旅遊景點30家,其中國家4a級旅遊景區7處(包公園、徽園、野生動物園、三河古鎮、安徽省博物館、豐樂生態園、元一雙鳳湖國際旅遊度假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肥東縣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羣暨渡江戰役紀念園、肥西縣劉銘傳故居劉老圩),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3處(包河區大圩鄉、長豐縣豐樂生態園、肥西縣中國中部花木城),全省優秀旅遊鄉鎮4處(上派鎮、撮鎮鎮、三河鎮、雙墩鎮)。近年來,我市堅持宣傳部門、旅遊部門和旅遊企業密切配合、聯合促銷,積極開展“聚焦包公故里”媒體採訪推介,組織旅遊大篷車促銷,舉辦中國(合肥)中東部旅遊交易會、中國徽菜美食節、合肥市鄉村旅遊節和紫蓬山國際山地自行車賽等系列節慶會展,塑造“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城市形象,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旅遊市場拓展成效明顯,泰國、韓國等旅遊包機,上海、太原等地旅遊專列源源不斷涌入合肥。同時,旅遊合作與開放步伐明顯加大。合、巢、六三市無縫對接,打造泛巢湖國家旅遊區;與黃山、池州、銅陵、安慶、巢湖五市共築合銅黃沿線大旅遊;推進合淮旅遊一體化,簽署了《合淮旅遊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與國內30多個城市簽署旅遊合作協議。整合資源,聯合周邊打造了“兩山一湖、合肥綠色之旅”、“科教之城魚米之鄉—合巢蕪之旅”,成爲安徽省十佳旅遊線路。

會展旅遊業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從政策層面積極扶持會展旅遊業發展。爲進一步推動旅遊業發展,去年市委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合肥旅遊業發展的意見》,市政府出臺了《合肥市加快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近幾年,我市會展管理的相關政策措施逐步推出並進一步完善。xx年成立了“合肥市會展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爲合肥會展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xx年5月出臺了《關於加快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成爲合肥會展管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xx年,市會展辦、商務局和財政局共同出臺了《合肥市鼓勵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市政府扶持會展發展的力度進一步加大。xx年,市政府又出臺了《合肥市大型會展工作保障預案》,進一步加強對會展的服務保障工作。xx年,市政府調整了合肥市會展領導小組成員,由常務副市長張曉麟擔任會展領導小組組長,並加強和充實了會展辦的領導,完善並健全了會展辦工作職能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能。xx年,爲加強會展工作,促進會展發展,我市修訂了《合肥市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根據《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出臺了《合肥市促進和鼓勵會展業發展政策的實施細則》。

會展旅遊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由於絕大多數展會都是按市場化運作模式進行的,以往展會“撞車”、同一檔期多次重複辦展現象時有發生。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會展辦逐步加大了協調、引導力度,並通過會展行業協會來促進行業加強自律。現在,各專業會展企業及會展中心、體育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場地單位,依託各自特點分工協作、密切配合,辦會辦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會展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2、我市發展會展旅遊業劣勢分析。

旅遊資源相對貧乏。合肥地處內陸,與旅遊先進城市和旅遊資源豐富地區相比,不靠邊、不靠海,既無名川大山,也缺少像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等著名的旅遊景點,知名度不高,加之旅遊業起步較晚,旅遊產業規模偏小等不利因素,旅遊業發展受到一定製約。歷史文化遺址雖多但可供參觀的成熟景點較少。目前我市旅遊資源普遍體量偏小,多爲歷史遺產類,其中包公墓系遷葬類,李府屬重建類,其它類型數量相對較少,在全國並不佔有很大優勢。

缺乏旅遊特大項目支撐。一直以來,我市缺乏旅遊特大項目支撐,存在着品牌效應較低,品牌支撐力不足的問題,缺少有震撼力的旅遊產品,現有產品規模較小,競爭力不強,不足以吸引遊客專門到合肥來旅遊。由於前期未能抓住機遇,加之投入不足,我市曾經失去了建設像蕪湖方特那樣具有震撼力的現代化主題公園的機會,這是合肥旅遊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缺憾。

會展業的整體水平有待提高。國際性、全國性會展數量不足,具有特色的品牌展會不多,尚未形成象廣州廣交會、杭州西博會、廈門投洽會、深圳高交會那樣在全國有影響的品牌展會。與國內會展經濟發達城市相比,國際性會展太少,圍繞合肥及安徽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策劃舉辦的區域性會展也較少。會展業市場主體培育滯後。我市目前從事會展的企業只有60多家,而會展經濟發達的城市會展企業都在數百家,甚至上千家。會展企業不僅數量少,實力也比較弱,普遍存在規模小、資金少、觀念落後,經驗不足等問題,具有運作全國性、專業性展會能力的公司不多。與國內外著名的會展公司相比,在管理模式、公司結構、技術手段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隨着我市會展經濟的迅速發展,會展人才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精通展覽設計、會展組織策劃,瞭解國際慣例,富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專業人員十分缺乏。會展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格局尚未形成,會展保障服務的社會化與市場化程度低,綜合服務水平不高。

會展業發展體制不順。1、會展辦在協調工作方面:大型會展尤其是全國性展會涉及政府提供具體服務的部門多、時間緊、任務重,安全責任大,客觀上需要會展辦有很強的協調力度。2、會展辦公室只是臨時性協調機構,但日常協助企業申辦展會、組織協調各類大型會展活動的事務越來越多,現有會展辦設置狀況極不適應合肥會展經濟工作的發展要求。

城市承載力有待進一步增強。會展旅遊業是一個與城市承載能力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對展館、交通、賓館、通信及配套設施等方面要求較高,我市在展館、配套設施、保障能力等軟硬件條件上與發達城市相比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難以滿足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會展的需要。一是展館面積不足。除國際會展中心室內展覽面積爲3.7萬平方米外,其餘3個展館室內展覽面積均在8000平方米以下。二是配套設施不足。國際會展中心周邊星級酒店、大型購物商場、高檔次娛樂場所等配套設施仍顯不夠,爲參會客商提供高標準的綜合配套服務仍難保證,展館仍處於單體經營狀態。三是國際航班明顯不足。由於自身條件等客觀原因的侷限,目前我市駱崗機場僅開通了合肥—首爾、合肥—香港兩個國際航班。稀少的國際航班,是我市海外客源市場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型會展期間,道路通行不暢、公交運力不足、車輛停放難等矛盾也比較突出。

三、關於進一步促進合肥市會展旅遊業發展的建議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會展旅遊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但是,合肥會展旅遊總體看好,未來更好,機遇大於挑戰。只要我們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條件,抓住難得的機遇,就會化被動爲主動,化挑戰爲機遇。爲此,建議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充實市會展辦的工作力量

針對會展業和旅遊業,合肥市會展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和旅遊局分別承擔了管理責任,但均各司其職,未能充分結合。特別是會展業,我市還缺乏一定主導推動力量,尚未完善相應的立法、監督機構。若要將會展旅遊作爲一產業發展,我市還缺乏一個管理部門。據瞭解,目前全國有十幾個省會城市設有獨立的會展機構(有編制)。xx年我市組織開展過一次“會展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提出“完善領導工作機制,調整充實市會展辦公室力量,將市會展辦公室列爲市政府直屬單位,由相關部門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建立一站式服務機制,提升宏觀指導和協調服務能力。”從我市會展旅遊經濟發展的實際來看,充實政府會展辦公室的力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如有編制問題限制,可採取從相關部門抽調工作人員,添人不增編的方式解決,建議市委、市政府認真研究。

2、加快會展場館建設,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建設和改造會展場館,以濱湖新區大型會展中心的建設爲契機,切實解決制約我市會展經濟發展的“瓶頸”,爲打造“中國會展名城“奠定場館基礎。進一步完善交通、通訊、餐飲、娛樂、商場等配套建設,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高我市會展的綜合承載力。

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各項措施,強化激勵機制,優化會展秩序,認真研究並解決會展業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及時協調處理好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全國大型會展的資源很多掌握在北京一些部委和行業協會手裏,在鼓勵會展公司主動對上爭取的基礎上,政府有關部門要主動參與幫助協調聯繫,以取得上級有關方面的支持,同時對一些影響大、吸引力強的展會,政府要在人力和財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工作網絡和聯動機制,特別是加強政府各部門、各縣區的聯動機制,形成有序、規範、快捷的籌辦和保障機制。

3、結合合肥市產業優勢和科教優勢,打造我市的會展品牌

在努力提升現有展覽規模檔次的同時,還要注意引進國際性、全國性會議及論壇的力度,在此基礎上,對照展會項目目錄,結合我省我市的產業優勢,力爭展覽門類更多,規模不斷擴大。國內外許多著名的會展旅遊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兩個占主導地位的會展品牌,把有限的資金集中使用到幾個影響大、效益高的重點市場上,如漢諾威的信息展和機牀展,義烏的小商品博覽會。建議根據目標市場需求分級定位,結合我市在產業、科教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重點打造幾個會展旅遊品牌,以此增強我市會展旅遊業的市場競爭力。xx年和xx年我市分別評出了諸如“家電博覽會”、“苗木花卉交易會”、“中國堅果炒貨食品節”等一批品牌展會,下一步應有重點地支持和提升這批品牌展會上規模、上檔次,爭取在全國都有影響力的主導品牌。

4、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集聚會展經濟人才

會展專業企業和人才的匱乏問題,已經成爲限制會展旅遊業務發展的重要瓶頸。比如上海就已遇到了“軟件跛足”的尷尬,但其迅速反應,將“10100工程”(三年內培養10傢俱有國際競爭力的會展公司,培養100名會展專業人才)提上議事日程,目的都是爲了建起一個會展專業人才的“儲備庫”。在會展企業方面,合肥多數從業者都是半路出家的,雖然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專業底子薄,對國際展會運作模式瞭解不夠。要着力引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有實力的會展公司,培育一批在我市有基礎的會展龍頭企業,通過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和推動作用,鼓勵會展龍頭企業多辦展、辦大展,多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協會參與會展的組織和策劃,使我市的會展業能夠健康快速地發展。進一步完善會展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機制,造就高素質的會展人才隊伍。建議向全國公開招聘一批具有專業辦展經驗、有較強組織策劃能力的經理人才,鼓勵會展企事業單位引進和培養人才。

5、以打造旅遊目的地城市爲目標,修編旅遊總體規劃

圍繞“141”發展戰略,適應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形勢,重新編制《合肥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合肥市旅遊項目建設規劃》,構建面向2022年的合肥旅遊高標準、高水平發展藍圖。建議市政府面向全國旅遊規劃編制單位公開招標,組織入圍單位進行旅遊資源調查,編制旅遊概念性規劃,評選產生中標單位,整合方案,形成比較科學、完善的旅遊總體規劃。通過規劃編制,準確判斷旅遊發展大趨勢,擺脫面臨的產品老化、市場固化、周邊競爭白熱化“三化”困境,努力解決產品更新升級、創新市場營銷手段、實現市場的突破問題。

6、建議組建合肥市旅遊集團,提升我市旅遊景區和旅遊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建議由市旅遊局牽頭,聯合合肥的4a景區、部分賓館、旅遊車隊,幾家較大的旅行社和涉旅企業,組建合肥市旅遊集團,對合肥的旅遊資源進行整合,做強做大合肥旅遊業。旅遊集團成立後,市旅遊局代表市政府從宏觀上進行管理,市旅遊集團則按現代企業制度進行經營。同時,深化國有旅遊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1-2個年收入超10億元的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旅遊集團。拓寬旅遊融資渠道,深化旅遊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推動民營資本、社會資本進入旅遊行業,開辦旅遊項目,建立以政府投資爲引導、社會資本爲主體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形成穩定、持續的投入支撐體系。

7、加快旅遊大項目的建設,抓好旅遊產品的開發

實施“太陽工程”,以引進特大旅遊項目爲突破口,提升合肥的旅遊形象。圍繞濱湖新區、經開區等重點區域,圍繞國家鼓勵的和我們需要的,策劃一至二個超20億元的休閒娛樂或主題公園項目,專人負責,對外招商,力爭年內有實質進展。推進《合肥市加快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28個重大項目的建設,繼續加快現有景區景點建設,重點推動紫蓬山森林公園、大圩都市農業公園和岱山湖創建國家4a旅遊景區;四頂山風景區項目要加快工作力度;瑤崗渡江戰役紀念館要精心策劃好運作方式,更多體現旅遊內涵;推動豐樂生態園、肥西老母雞生態園二期工程建設,打造一批高星級農家樂。建議在中博會晚會“江淮和暢”的基礎上,打造一臺具有“徽風皖韻”特色的大型舞臺演出,定期上演類似於“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一類的大型實景演出節目,以宣傳合肥,量身打造合肥的旅遊品牌。

8、順應區域旅遊一體化發展趨勢,推動區域旅遊合作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推動區域旅遊合作。一是加強融入長三角。抓住《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通過國家評審的機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與長三角城市的無縫對接;加快推動合肥旅遊集散中心與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互聯互通,爭取納入新華東旅遊線,加快建設長三角地區的觀光休閒度假基地。二是推動與中部、南部城市協作。抓住合武高鐵營運的機遇,推動與武漢等中部城市的深度合作。積極主辦“中國南方旅遊城市協作體第十一屆年會”,推動與南方10多個城市旅遊一體化建設。三是立足省會經濟圈,加強全省旅遊合作。緊緊圍繞省會經濟圈建設,充分發揮合肥“依山傍水”,周邊溫泉、湖泊、森林、山崗等度假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建設全省旅遊中心城市。開展環巢湖區域旅遊合作,加強與合巢六旅遊合作;貫徹合淮同城化戰略,推動合淮旅遊一體化。建議市政府協調合六巢淮四市電話區號統一工作,推動戰略合作。

9、關於幾個具體問題的建議

1、作爲合肥新十景之一的墨荷園即將對外開放,目前該景點還存在用電難問題,建議儘快協調解決;

2、建議對外地旅遊車進入合肥市區的通行證辦理手續進行優化;

3、李鴻章故居停車難問題建議抓緊解決;

4、建議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積極協調和推動我市部分高校向社會與遊人開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