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鯨》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鯨》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鯨教學反思 篇一

《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語言相對平淡,對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21世紀的國小生已通過電視、網絡、圖書等多種媒體對鯨有些瞭解,再加上《鯨》這篇課文主要介紹的是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科學知識,學生對課文缺乏新奇感。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有趣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讓學生獲益更多呢?教學這一篇課文我主要是遵循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創設教學情景,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自主探究的,讓學生在我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自主活動中,在積極思維中,達到自悟自得。

一、導語創設情境

我認爲創設一個具體的情境,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開始,老師用精彩的導語創設情境,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鯨》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們養過小動物嗎?養過什麼?老師也非常喜歡養魚,養過小鯉魚,小金魚。這幾天,我不想養小魚了,我想和朋友一起養條大魚──大鯨魚。你們覺得怎麼樣?

陶行知老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我結合課文內容,巧妙地選擇了“以老師想養一條鯨魚”這一生活實際爲話題,設想可行性分析的形式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書、思考、探究,有的放矢,針對性極強。這一環節的創設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因爲這一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涵蓋了鯨的體形特點、進化過程、生活習性等所有內容。學生能解決這一實際問題,也就學會了鯨的習性特點,掌握了課文內容。它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充滿好奇、情緒興奮之中,把全身心投入到研讀文本、思考探究中去。

二、多媒體創設情景

多媒體技術作爲一種輔助教學工具,日益滲透到語文教學領域,使得語文課堂教學圖文並茂,視聽結合,充分發揮教師導的作用,能更好地創設情境,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化枯燥爲生動,變抽象爲形象,讓語文走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豐富學生的情感經驗,使學生願學樂學,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實踐證明,語文情景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大幅度提高課堂效益,同時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例如,本文中關於鯨的進化過程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我運用現代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從互聯網上、光盤裏截取並製作了一套具有生動、直觀的課件。利用課件,形象演示鯨的進化過程,再讓學生圖文結合,對照理解。還利用學生在課外閱讀所獲得的知識,讓學生談談對哺乳動物的認識,抓住其他哺乳動物的主要特點並與鯨的特點對照,說明鯨不屬於魚類,是哺乳動物,從而解決了教學難點。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十分重視情感情景的創設。在課堂上,教師用親切、平等、商量的口吻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及時、恰當的評價;讓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站在講臺上向同學解釋、說明;鼓勵學生髮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等等。在這樣的教學情景中,學生感到的是人格的尊重、自身價值的存在和智慧的展示以及愛的溫暖,從而讓學生逐步養成敢於在課堂上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在有人說時,要求其餘學生仔細傾聽,若有不同意見,可以爭辯或補充,對於講得好的學生要給予鼓勵表揚。在學生講的過程中教師要面帶微笑,耐心傾聽,及時運用語言進行鼓勵。這樣,使他們品嚐到成功的喜悅。使每位學生在民主、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樂於、敢於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口頭表達能力,又深化了學生的思維。

總之,本節課教學貫徹了新課標精神,積極創設教學情景,打破了串講串問、繁瑣分析、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格局,展示了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創新的過程,突出了語文學科特色,始終以學生爲主體,注重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探究,在讀中創新。

《鯨》教學反思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目前”“上齶”“哺乳”“退化”“垂直”“經驗”“胎生”“特徵”“壽命”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鯨的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激發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4.認識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瞭解課文中介紹的與鯨相關的各種知識。

2.學習作者用多種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說明文基本的說明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表達的形象,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有關鯨的圖片、聲像資料,製作課件。

2.學生蒐集有關鯨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引奇激趣,導入新課

師:我們今天來共同學習一篇新課文。(用特大號字體板書課題:鯨)看了課題,大家有什麼疑問嗎?相信大家讀了課文之後,就會知道我爲什麼把課題寫得這麼大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自讀課文

注意以下要求:

1.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2.標出自然段序號。

(二)檢查自讀情況

學生輪讀生字新詞。

三、再讀課文,體會寫法

(一)分讀段落,感受特點

師:下面我請六位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同時請大家想一想,從課文的哪一段中能感受到鯨很大呢?

(板書:大)

1.學生輪讀課文,教師相機糾正讀音。

2.引導、歸納學生髮言。

(引導學生將精讀重點集中到第一自然段)

(二)品讀重點段,體會寫法

1.默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你能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鯨很大呢?把相關語句畫一畫,還可以寫一些批註。

2.集中交流。

不少人看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最大的鯨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我國捕獲過一頭四萬公斤重的鯨,有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裏,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齶;四個人圍着桌子坐在它嘴裏看書,還顯得很寬敞。

(引導學生在充分讀文的基礎上,從具體的語句中初步感悟幾種基本的說明方法)

教師順勢點撥要點。

(1)“”畫出的幾處詞句中列舉的數字,讓我們感到更加真實可信。(板書:列數字)

(2)“”畫出的語句中所舉的真實的例子,更增加了說明的力量。(板書:舉例子)

(3)用象、大肥豬等熟悉的事物來和鯨作比較,突出了鯨很“大”,給人留下了鮮明的印象。(板書:作比較)

3.品讀課文,感受鯨之“大”。

(1)指名學生讀課文,然後相互評價。

(2)教師範讀,指導提高。

四、自讀自悟,感悟昇華

師:請大家再來讀讀其他段落,看看課文還從哪些方面介紹了鯨,是用什麼方法來說明鯨的這些特點的,嘗試着也用幾個字來概括每段內容。你們對哪段內容最感興趣,就反覆讀一讀,然後組成學習小組,用你喜歡的方式(朗讀、背誦、畫圖等)與大家交流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小組交流,教師巡視瞭解學生交流情況)

師:下面我們來集體交流,請其他小組的同學注意聽,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發言的小組提出來。

(集體交流,感悟昇華,學習表達)

(引導學生從鯨的進化、種類和生活習性幾個方面來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鯨教學反思 篇三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但我們在實踐中,總有這樣的困惑:形式怎樣更好地爲內容服務,而不是搞花架子?這堂課上,我讓學生結合鯨的特點想一想《www.》它能否入住海底世界。這一情境的設計,就很好地克服了這一點。因爲這一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含蓋了鯨的生活習性的所有內容。學生能解決這一實際問題,也就學會了鯨的習性特點。陶行知老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引導學生讀課文,幫劉公島管委會想一想鯨能否入住海底世界,就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實踐也證明,這種方法極大地吸引學生,使學生有空前的學習熱情,學習效果明顯。

我通過適當的情境創設可激活沉悶的語文課堂,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其好學、樂學。而生活又是情境創設之源泉。所以說,創設情境,構建生活化語文課堂是最富有活力的課堂。

二、利用電化教育 開闊視野

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並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以便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國小生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學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中事物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教學中我變以理性認知爲主爲以感性體驗爲主,鯨的進化是教學的難點,爲突破這一難點,我廣泛蒐集資料製成

動畫課件,還蒐集了有關鯨的圖片資料,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換成了栩栩如生的立體畫面,既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調動了他們情感的參與,使他們實實在在奪領悟到鯨的特點。這堂課上完之後,就有不少學生圍着我轉,要我再播放課件給他們看,說是還看不過癮。我想,直觀形象的教學,不僅是低年級,高年級學生也是很喜歡的。所以課件不僅拓寬了學生學習的渠道,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落實自主學習,促進學生自得

羅傑斯曾說:“自由程度不同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學習本是個性化的行爲,而把學生捆起來齊步走的做法,泯滅了學生的`個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天賦,也違背了國小生的“選擇性”,教學中,我讓學生享有充分地學習自主權和選擇權,經歷一個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習得的過程。1、閱讀自由選擇,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自由朗讀課文。這樣學生可以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2、內容的自我選擇:默讀課文,說說鯨的還有什麼特點?學生就可以選擇最喜歡的特點來說。3、小組的自由學習,鯨資料的交流和討論鯨不能入住海底世界的理由,這兩部分的教學環節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拓展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還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和發展。這種自主選擇正是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行爲、自主能力的具體體現。 不過,我也在反思,《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我在今後的實踐中應思索的問題。

鯨教學反思 篇四

《鯨》這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鯨的進化過程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經過精心的準備,我信心十足地上了《鯨》這篇課文。可是上完課之後,還是漏洞百出。下面是上完課之後我的一些反思。

因爲說明文比較枯燥無味,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以有趣的故事引入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還蠻不錯個個都很踊躍,只是講的不夠生動。在上課過程中我也注意到了讓學生用各種方法來讀課文如:分角色讀,只名讀,齊讀等。在學習鯨的進化過程時讓學生以鯨的身份講述自己的進化過程。這個方法很好,但在教學鯨的生活習性時,我尊重了學生的`選擇,以小組學習的形式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通過小組學習來理解課文只是在這個環節花了太多的時間,學生彙報時,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傾聽情況。在這個環節應該要在指名彙報的基礎上,讓其他同學來評價,這樣才能達到全班同學共同進步的目的。

在評價方面,我還缺少對學生的評價。

如:我讓學生彙報自己的學習收穫時我班的李祖宇同學在彙報鯨的吃食方面的特點時說到他是抓住鯨吃食時的動作來學習的,並且把一個個動詞都找出來了。而我卻未加評價,當時如果加以評價“你真會讀書,能夠抓住鯨吃食時的動作來學習,大家也要學習祖宇同學的這種學習態度,纔會學好語文”。這樣既表揚了祖宇同學,又引導了學習方法。

抓中心句是說明文中很重要的一種方法,也是本課學習的一個重點,雖然在教案中我有設計,但在教學中我沒有讓學生很好的去找找,也沒強調。一方面是由於時間掌握的不好,課上到後面發現時間不夠就含糊帶過。所以課堂上時間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板書是應該把說明方法寫出來,因爲學習說明方法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

鯨教學反思 篇五

這是一篇常識性說明文,這類課文較之其它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有關鯨的種類、進化過程及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鯨這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當然是感興趣的,但如何避免將常識性課文上成常識課,是設計教學的難點。教學介紹知識爲主的課文,不僅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更要讓學生學習課文是怎樣介紹這些知識的,進而學習作者的語言和表達方法。

這篇課文,學生在讀一遍後,往往覺得他什麼都懂了,課文再沒有吸引人的地方了。如果我們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頗有耐心地引導學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去分析、理解,學生的學習熱情肯定會被刻板的教學程序所消解。爲了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獲得切實的言語訓練,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開課,我先以故事激趣,故事大意是:龍王要舉辦魚類大賽,鯨卻不能參加。講完故事後,讓學生思考:鯨爲什麼不能參加魚類大賽?以此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如鯨不是魚類等;接着我問學生還想不想了解更多關於鯨的知識,誘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情;然後讓學生帶着這種迫切想了解這種動物的心情,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自學之後,我又設計了小組討論學習這一環節,學生自選內容、自選形式,合作彙報。不規定彙報的內容和形式,就是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激發了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在接下來的交流過程中,讓學生們用他們最擅長的本領、最喜歡的方式來交流彙報,讀一讀、講一講、畫一畫、演一演真是各顯神通。交流、討論實際上就是在口語交際,在討論中培養學生積極地說、認真地聽,並且能夠吸納別人的見解,促進自己思維的前進。

學完課文之後,我設計了藍貓淘氣問答賽,一人扮藍貓提問,其餘學生扮淘氣搶答,鞏固所學知識。在結束課之前,我又創設情境將今天的知識介紹給你的家人或鄰居小朋友聽,並讓學生演練。這樣學生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口語交際的能力,培養了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

總之,這節課我通過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豐富多采的活動中學習、運用語文,以老課文實踐了新課標的要求。

鯨教學反思 篇六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改革要有現代意識,要引進現代教育技術。而以計算機、互聯網爲代表的信息技術給我們轉變教學模式帶來了契機,計算機網絡在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悄悄地改變着傳統的語文學習。通過把計算機作爲認知工具和手段應用於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使計算機與學科課程整合,能把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理、組合,保持協調一致,產生聚集效應,從而深化學科教學,實現教育教學改革的突破性發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豐富語文知識和能力的積累,爲知識經濟時代培養適應科技高速發展及經濟全球化挑戰的高素質人才。

在《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們製作了相應的網絡課件,把局域網引進課堂,進行了有意義的嘗試和探究,充分體現了"教師輕輕鬆鬆地教,學生快快樂樂地學"這一教學理論,通過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充分發揮了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作用,使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融爲一體,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一、利用多媒體渲染環境,激活學生的思維

課前,準備好音樂、畫面同步的大海圖,教學時,我首先讓同學們,進入情境。逼真的畫面、豐富的'資料、優美的音樂使學生們興味大增,不時傾吐着自己的真情。這樣的教學氛圍,不僅有利於實現學生自主化學習,而且能夠激發個人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因此,當老師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關於鯨的知識的時候,學生無拘無束,充分交流或發表收集到的信息或自己的見解。

二、利用網絡激發讀書興趣

在整體感知課文時,充分利用網絡環境這一優勢,一改傳統的初讀方式,,讓學生帶上耳機自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地方可通過網絡請求其他同學的幫助。這樣,既避免了其他同學讀書帶來的不必要的干擾,又充分地利用了網絡環境下特有的生生互動方式,激發了學生初讀的興趣高了初讀的效果。

三、利用專題站延伸學習

課文中對於藍鯨的大是從它的體長、體重、屬類、呼吸、睡覺、食物等幾個方面,並運用列數據、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進行說明的,而這些知識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其中的說明方法卻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因此從學生主體出發,教師課前收集了有關鯨的其他知識,並製作成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網頁,在教完這一段時,讓學生自己上網,查找有關鯨的其他知識,並想想網上的資料是通過什麼說明方法讓你感受到藍鯨的特點的,學生通過查閱,激發起極大的興趣,對鯨的大有了更深的體會,學到的說明方法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爲運用說明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再用網絡進行拓展學習

在課文學習結束進行“介紹熟悉事物的特徵這一練筆。課前充分利用各種渠道收集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製作成網頁,並帶領學生熟悉這些事物,練筆時,讓學生在網上搜索,查找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以喚學生對自己熟悉的事物瞭解和回憶,結果學生很快找到了相關網頁,獲取到豐富的資源信息。學生們興致高漲,不斷地交流着自己的搜尋結果。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運用學到的說明方法寫自己熟悉的一種事物,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各小組認真選擇自己喜愛的寫作對象開始練筆,由於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不少小組學生的習作寫得相當詳細生動。教師因勢利導,當堂交流學生的作品,讓全班同學共同學習。

從《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出,網絡語文教學利用校園網和局域網所提供的多媒體環境,以創造性思維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爲理論基礎,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積累、能力提高爲目標,再加上教師運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和對學科知識的宏觀把握指導學生將零星的知識點串接成完整的知識系統,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達到了語文教學的一個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