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2021中國歷史名人故事多篇(精品多篇)

2021中國歷史名人故事多篇(精品多篇)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 篇一

春秋時,楚國上下的官員、鄉紳以及有身份的人,都喜歡坐矮車。楚莊王認爲矮車不便十於駕馬,想頒佈一個法令,把全國的矮車統一改高,於是將令尹孫叔敖找來商量此事。

孫叔敖聽完後,說:“如果因爲這樣的事情,頒佈一道政令,那麼廣大百姓將不知所措,這樣實在不妥。如果大王一定想把車改高,臣請求讓鄉里人家加高門檻。”

楚莊王很是不解,問道:“我是想加高車座,這和門檻有什麼關係呢?”孫叔敖微微一笑,說:“大王且聽臣慢慢道來。在臣說明問題之前,先問大王一個問題,在我們國家,能坐得起馬車的都是些什麼人呢?”

楚莊王不假思索地說:“不是王公貴族,至少也是有身份的人吧。”

孫叔敖說:“大王所言極是。正因爲乘車的人都是有身份的人,他們不能爲過門檻頻繁下車而有失身份。所以臣建議加高門檻,這樣一來,他們自然就會把車的底座造高了。”

楚莊王聽後大喜,說道:“愛卿的方法真是巧妙啊!”

之後,楚莊王就下令,讓人們把自家的門檻都加髙。這樣過了半年,那些乘車的人因爲極不方便,都自動把坐的車子造高了。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 篇二

唐太宗是封建帝王中少有的明君。他心胸寬廣,能夠虛心接受大臣的勸諫。李世民和魏徵的故事被傳爲美談。

貞觀年間,國家富裕了,邊境也安寧了,天下太平,李世民對自己的功業有些陶醉,想效法古代聖君,去泰山封禪。封禪是一件大事,必定勞民傷財,大臣魏徵認爲太宗好大喜功,便極力反對。李世民問魏徵:“朕要你憑良心說,朕對天下功勞大不大?”

魏徵點頭回答道:“大!”

太宗有點得意地問:“那麼,你爲何反對朕去泰山?”

魏徵說:“陛下治亂世,安天下,剛剛纔開始,百姓還沒得到足夠的好處。天下是安定了,但還未曾令人滿意,如今倉廩還空虛,豐收的糧食僅夠消耗罷了。由於這些原因,現在還不是封禪的時候。”

太宗聽完魏徵的話,認爲有道理,就取消了封禪泰山的計劃。還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隻鷂鷹,非常喜歡,愛不釋手。他正玩得高興,遠遠地看見魏徵來了,趕緊把鷹藏在了懷裏。

魏徵和他談論國事,很長時間才告退。等他走後,李世民拿出鷂鷹,發現它已悶死了。這件趣事反映了李世民對賢臣的尊重態度。

後來,魏徵去世,李世民悲痛地說:“一個人用銅做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做鏡子,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做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現在魏徵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本站§ 鏡子啊!”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 篇三

南朝時,宋國有個名將叫宗愨。他從小就有膽量,少年時就練了一身武藝,既有見識又勇敢。他哥哥宗泌結婚那天,半夜裏,有十幾個強盜趁賀客剛散之機,突然來打劫。宗愨毫不畏懼,挺身而起,擊退了強盜。

有一次,他叔叔宗炳問他: “宗愨,你長大後準備怎麼樣?請說說你的志願。”宗愨應聲答道: “願乘長風破萬里浪!”他叔叔聽了這句極有氣魄的壯語,很是高興,滿意地讚許說: “好孩子,志向遠大的人,正應如此!”

宗愨長大後,當過振武將軍、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官職,曾率軍遠征南方的林邑國,大獲全勝,建立了一些功業。 -德育名人小故事

他少年時所講的“乘長風破萬里浪”這句話,極爲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有爲少年的遠大志向,成爲激勵人們立志奮進的不朽名言。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 篇四

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改變了齊國的落後面貌,富國強兵,齊國一舉成爲“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由此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不過對於怎樣選拔人才,齊桓公並沒有不十分明確標準。

一天,齊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來到馬棚視察養馬的情況。他一見養馬人就關心地詢問:“你覺得哪一件事最難?”養馬人一時難以回答。其實,養馬人心裏是十分清楚的:一年365天,打草備料,飲馬溜馬,調鞍理轡,接駒釘掌,除糞清欄,哪一件事都不是輕鬆!管仲在一旁見養馬人尚在猶豫,便代養馬人回答說:“以前我也養過馬,依我看,編排用於拴馬的柵欄這件事最難。爲什麼呢?因爲在編柵欄時備用的木料往往有彎的也有直的。如果想讓所選的木料用起來順手,使編排的柵欄整齊美觀,結實耐用,開始的選料就顯得很重要,下第一根樁的時候尤其要慎重。

如果在下第一根樁時用了彎曲的木料,隨後你就得順勢將彎曲的木料用到底,像這樣彎曲的木料之後緊接着使用彎曲的木料,那些筆直的木料就難以派上用場。相反,如果一開始就選用筆直的木料,繼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派不上用場了。其實,選拔人才同編柵欄選料的道理是一樣的,國家在起初選拔肩負重任的人才時,必須慎重行事,從一開始就把握正直的標準,以便今後按這樣的標準選賢任能。”

聽了管仲的這一番高論,齊桓公深爲佩服,確定了以正直作爲國家選拔賢才的標準,世代相傳。

中國歷史名人故事 篇五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牀舞劍。

渡江以後,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諮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爲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鑽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着自強奮發,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

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爲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於是到淮陰駐紮,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