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精品多篇)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精品多篇)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 篇一

第二講 孝敬父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孝敬父母長輩要受道德的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孝敬父母長輩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過程與方法目標:

辨證分析孝敬父母好處與不孝之壞處的能力,辨別具體行爲是否屬於孝的能力;孝親敬長的具體行爲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厭惡不孝行徑的情感;體驗盡孝後的快樂;樹立家庭中的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愛灑心間

活動內容:出示材料:一封別樣的信(見附錄),引導思考:你能讀懂母親這樣做的良苦用心嗎?

設計意圖:一是設置懸念,激發興趣;二是與教材中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效。

教師行爲:引導相互交流並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愛。 二.愛的回報

活動內容:小組競賽,孝親故事知多少?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孝親”的典例中感受榜樣的力量,爲自己“孝親”行爲提供借鑑。

活動內容:討論:“你平時是怎樣孝敬父母的?你認爲孝敬父母應該表現在哪些方面?”“把自己盡孝後的感受談出來與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讓學生交流自己孝敬父母的做法和收穫,達到同齡人互相教育、啓發、感染的效果。

活動內容:討論,遇到下列情形該怎麼辦: (1)父母只要我讀好書,我該怎麼辦? (2)父母不讓我做家務,該怎麼辦? (3)出時應對父母說什麼? (4)父母生病了,該怎麼辦?

(5)父母勞累一天下班回家,我該做些什麼? (6)當父母煩惱時,我該怎麼做?

(7)業未完成被老師留下來而遲歸,我該怎麼面對父母? (8)成績沒考時,該如何面對父母?

(9)想買電腦,父母認爲我控制能力不強而不贊成,我該怎麼辦? (10)朋友來訪,但父母不喜歡,該怎麼做?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讓學生把孝敬父母落實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上。孝敬父母表現於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在與父母交往的任何活動中,都有孝與不孝的問題。通過這一活動,可以把學生孝敬父母的心意、表現與行爲選擇結合起來,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教學建議:指導學生開展這一活動,可以就教材所給材料進行討論,通過分析、選擇來判斷是與非,進而明確應該如何對待父母。需要說明的是,這些題目都是開放性的,有許多可以辨析之處,關鍵是幫助學生樹立爲父母着想的觀念,找出孝與不孝的出發點的不同。比如,成績要不要告訴父母,本身很複雜。就學生的權利而言,不告訴並不一定錯。但如果從愛父母、孝敬父母出發,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與父母溝通,這對學生自己也有利。如果從怕批評、防父母出發,與父母有情感上的隔閡,就處理不好這件事。中國有句古話“百事孝爲先,論心不論事,論事無孝子”。

教師行爲:指導學生開展這一活動,首先要表揚孝敬父母的好人好事。如果老師知道一些,也可以先表揚,再引導學生自己談。其次,讓學生談自己孝敬父母的具體做法,並注意將孝的各個方面的表現予以歸類。再次,讓學生談盡孝後的感受。盡孝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讓學生在比較中選擇孝行,是把教育落到實處的最好策略。也就是說,這種道德規範不是由外界強加的,而是學生自己的主動選擇。 三.愛的反思:

活動內容:仔細閱讀漫畫,回答下列問題:圖中“孝子”的言行反映了什麼現象?你對此持什麼態度?爲什麼?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行爲?如果有,你將如何改進?

教師行爲: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曾有過不善待父母的事嗎?你當時是怎麼想的?發生了怎樣的後果?現在你對這件事又是怎樣想的?如果你當時按你現在的想法去做,設想一下結果又會是怎樣?這一活動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再進行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主要通過學生的回憶和反省,來體會父母對子女深沉、無私的愛,同時,意識到自己對父母付出太少,從而增強同學的責任意識,和爲父母、爲家庭付出的主動意識。 四.愛的傳遞

教師行爲:引導學生回憶2004年春節聯歡晚會小品“糧票的故事”。 設計意圖:體驗孝敬父母不僅是物質上的扶助,更應是精神上的關愛;不僅要孝敬我們的父母,還應孝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及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作業:當你們與父母發生衝突時,你們要如何做才能體現孝敬父母,這是我們下節課要講的內容。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篇二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愛國

民族自古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殺身以成仁”的民族氣節。愛國主義作爲民族精神,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歷史上,中國屢遭外敵入侵,國破則家亡,使人們的愛國之情強烈地表現出來,並昇華成爲國獻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現了岳飛的“精忠報國”、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孫中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愛國主義成爲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巨大力量。

利益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強調建立一種和諧協調的人倫關係。主張“義以爲上”,“以義統利”,“先義後利”,要求“見利思義”,“見得思義”。 “義”是指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利”是指個人利益,而得是指得到的。強調社會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強調個體對整體的道德義務。這是一種植根於社會文化的羣體精神,進而擴展到整個民族和國家的集體主義精神。

仁愛

孔子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提倡“仁者愛人”,孟子提出“君輕民重”的思想。這種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遺產。

提倡美德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現人生理想的步驟和模式。這種爲人處世的基本道德觀念,是人類進行物質生產活動和自身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們共同生活的起碼的行爲準則。它正確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它是人類社會道德關係的具有科學性的優秀的遺產。

傳統道德一般都是在社會穩定時發揮作用,而社會劇烈變動時則缺少用武之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正所謂“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古人說:“以史爲鏡,可以知興衰”。 歷史證明,儒家倫理往往在太平盛世發揮它穩定社會、緩和矛盾、調節人際關係的社會功效。當代中國已進入相對穩定的和平發展時期,社會穩定、政治穩定是中國的大局。爲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團結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設無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力抓手。一個社會能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道德建設水平的如何,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標誌。

加強道德建設必須承接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道德從來就是現實性與歷史性的統一。社會主義道德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植根於民族文化的沃土,是傳統美德的延續和昇華。

接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以中華傳統道德的背景爲基礎,把傳統道德中的這些符合時代要求,有助於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內容承接下來,推廣到全體人民中去。梁啓超在《新民說》一書中曾說:“中國要想建設一個新國家,必須先要有新民。新民是不同於舊時的中國人,必須要具備幾個條件,最必須的條件就是公德。”在新的經濟、政治、文化變革推動下,當今社會的道德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一些新領域、新趨勢。進行道德建設既要大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優秀傳統,也要學習和借鑑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優秀成果,還要激發人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創造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觀念。與此同時,我們還要發揚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良道德。中國傳統美德規範、引導着人們的行爲和精神追求,同時又在新時代人們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就必須使之隨着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建設和諧社會,惠及全體人民

建設和諧社會,惠及全體人民,體現了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願。和諧社會不會憑空而至,也坐等不來。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也是社會建設的主體。和諧美好的社會,需要腳踏實地的艱苦奮鬥,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參與。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各司其職,承擔起自己的職業角色和社會角色,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各守其則,具有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自覺遵循社會規則、規章制度和公共秩序。人人有行動,人人有貢獻,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快更好地實現和諧。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重德行、貴禮儀,在世界上素來享有盛譽。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礎,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和發展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從口頭傳承到文字記載,內容博大而精深。但歸納起來,在歷史典籍里加以明確、歷代歷朝基本形成共識的內容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個要素。當然,在傳統道德方面還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豐富,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發展。

“仁、義、禮、智、信”的基本內涵

“仁”,是指同情、關心和愛護這樣的心態,即“仁愛之心”。關於“仁”,最早出自《尚書》。《尚書》中說:“克寬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說當年商湯用寬恕仁愛之德,明信於天下的百姓。“仁”最早的涵義是“親人”的意思,《說文解字》中說:“親,仁也”,又說:“仁,親也”。主要是指家庭成員之間、氏族親人之間要“親愛”,這種“仁愛”之情,僅僅侷限於家族親屬之間。隨着歷史演變,“仁”的涵義得到了進一步擴展,由“親人”發展到了“愛人”。老子說:“與,善仁”。意思是與人交往要友愛、真誠、無私。孔子曾說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裏“仁”已成爲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爲了維護“仁”,可以“殺身”,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維護這一道德理念。由此可見,在“仁”的情感範圍由家族擴展到社會的同時,“仁”的道德內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提升,成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第一要素。

“義”,是指正當、正直和道義這樣的氣節,即“正義之氣”。“義”的原義是指人的儀表,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對親密友誼、對美好善良的追求。《說文解字》曾這樣解釋,“義(義),己之威儀也。從我從羊。”意思說,“義”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我們崇尚羊的形象和涵養,要像羊一樣溫和、善良、美好。這裏講的“義”,主要是指一種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氣節。羊在我們生活中,從古至今都是六畜之首,是最美的食品。中國人非常崇尚羊,古人在造字的時候,把“羊”都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面。比如,羊與魚構成了“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羊和魚都是最鮮美的食品,最好吃的食品。中國人最美好的字眼“美”、“善”上面都有一個“羊”字,都是用“羊”作主要部首來構造的,這反映了人們對羊所具備的美好境界的追求,並把這種境界作爲國人應該追求的品行,作爲應該提倡的道德。《說文解字》把“義”同“美”和“善”聯繫起來解釋,“美”和“善”是“羊”字頭,“義”的繁體字“義”也是羊字頭。所以,義、美、善是同義的。古人強調“義氣”,就是指這樣一種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義的氣節。孔子極爲推崇“仁”德,提倡“殺身成仁”。而孟子非常推崇“義”德,說要“捨生取義”。“殺身”和“捨生”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境界,說明孟子是把“義”和“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認識的。我們講中華傳統美德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大要素,通常也簡化成“仁義道德”,可見,在這五大要素裏最重要的是“仁”和“義”兩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兩大要素。古人云:“仁則榮,不仁則辱”,“由義爲榮,背義爲辱”,說明中國傳統道德的榮辱觀也是以是否做到“仁”和“義”作爲主要標準的。

“禮”,是指禮儀、禮貌和禮節這樣的規矩,即“禮儀之規”。“禮”最初是原始社會祭神祈福的一種習俗和儀式。《禮記〃表記》中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指的就是一種儀式、一種習俗,當時還沒有把“禮”作爲一種道德規範、道德準則和道德理念加以明確和倡導。隨着社會進一步發展,關於“禮”的認識和理解也有了新的變化。《禮記〃表記》中說“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說的是殷人尊神,而周人事鬼敬神而遠之,開始遠離它,並且“制禮作樂”,逐步把這些禮儀規範起來,對在哪種情況下實行什麼樣的禮節、舉行什麼樣的禮儀、講究什麼樣的禮貌進行了具體規範,提倡以“禮樂”治天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的內容又有了創造性的變化,開始將“禮”作爲道德準則加以提倡。我國最古老的詩集《詩經》中就有“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爲”的詩句,意思就是說:看那老鼠還有一張臉皮,做人豈能無禮儀;如果一個人沒有禮儀,不去死還幹什麼?孔子也有一句名言:“克己復禮爲仁”,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應剋制自己不正當的慾望、衝動的情緒和不正確的言行,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使自己的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符合“禮”的規定。這說明“禮”在道德領域已經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尊重、加以規範、加以倡導。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更提出了“禮儀廉恥,國之四維”的治國理念,把“禮”放在道德規範之首,表明“禮”已經由原來的一種習俗和儀式逐步地規範爲一種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昇華爲治國的四大要素之首。中國人向來把“禮”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禮儀之邦來表明我們是文明的,不講禮儀是不文明的。由此可見,“禮”在中華傳統美德中同樣有着重要位置。

“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惡和知己識人這樣的能力,即“智謀之力”。“智”作爲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現在文字記載裏。孔子常說:“君子道有三:仁者不憂,智者不慮,勇者不懼。”《中庸》雲:“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論語》中的話“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是講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纔是智慧之舉。這裏講的“是知也”就是指“這纔是智慧、這纔是聰明、這纔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繼承和發展唐堯、禹舜、商湯等關於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認識是非、認識善惡這樣的聰穎、智慧思想的基礎上,豐富了“智”的具體思想內容,提升了“智”作爲一種道德要求在道德規範中的地位,使之成爲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新的道德概念和價值取向,成爲對人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質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信”,是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這樣的品行,即“誠信之品”。“信”不是簡單的誠實,信用纔是“信”最基本的內涵。它不僅要求人們在自己的行爲上要誠實和守信,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某一個事物、某一種理念認識上的堅定可靠,反映出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相互信賴的關係。缺乏堅定可靠和相互信賴這樣一種基礎,人們在自己的行爲上也難以實現誠實和守信。關於“信”,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認識了它,並且積極地加以提倡。歷代賢人聖哲關於“信”的強調不絕於書,甚至包括像《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一些古典文學名著裏面,也都強調“信”的道德理念,都有關於“信”的人性詮釋和故事描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說:“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意思是說統治者有“信”,是立國的根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礎。老子說:“言,善信”。意即說話要恪守信用。孔子也說,“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又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他還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作爲規範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誠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點。孟子則把誠信看作社會的基石和做人的準則,他所謂“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的闡述,即是其證。《貞觀政要》中唐代名相魏徵說:“德禮誠信,國之大綱”,把“信”作爲治國之大綱來加以強調。《舊唐書》裏說“君之所保,惟在於誠信”。《尚書》寫道:“信用昭明於天下”。《詩經》裏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語叫“信誓旦旦”。像這樣一種對“信”的認識、對“信”的提倡、對“信”的崇拜,從古至今像一棵常青樹一樣存活於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思想文化沃土中,說明“信”作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歷來被人們所肯定、所推廣。

那麼,如何看待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五大基本要素呢?從五大要素的關係看,它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大廈的根基,也可以說是道德大廈的支柱。從基本內涵來看,“仁”主要是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懷、互相尊重和互相愛護的情感,是世間萬物共生、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一種道德規範;“義”是超越自我、正視現實、仗義公道的做人態度;“禮”是建立人際關係、社會秩序的一種標準和規則;“智”是人認識自己、瞭解社會、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信”是人們交往和處事的道德準則。“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是我們要很好遵循的、最重要的五種社會道德規範。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各種組合的比較來看,“仁、義、禮、智、信”是人們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和主要品行,在道德建設中具有基礎地位。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產生、發展的歷史來看,“仁、義、禮、智、信”在中華民族道德建設的長河中具有本源地位。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林林總總、豐富多彩的龐大體系來看,“仁、義、禮、智、信”具有主導地位。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社會進步所產生的廣泛性、深遠性影響來看,“仁、義、禮、智、信”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起源探究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呢?“仁、義、禮、智、信”是中國古代儒家提出並歸納的五個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從文字記載看,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從口頭傳播來看,還要早得多。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隨着社會演變和文明的推進,逐漸得到明確、規範、昇華、豐富和發展。

首先,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禮、義、廉、恥”四個道德要素。管子對這四個要素非常看重,稱“四維張則君令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意思是說,這四大道德要素如果能夠弘揚,君主的政令就能夠暢通,反之國家就要滅亡,從關係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強調了這四大道德要素之重要。何謂“四維”?管子說“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義廉恥,國之四維”。

春秋末的老子提出人要“上善若水”。意思是最善的人要像水一樣,具體地說,要“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顯然老子倡導“仁”、“信”等道德操守。隨後,戰國思想家孟子在此基礎上把“仁、義、禮、智”這四個要素整理歸納出來,作爲道德的基本要求。《孟子〃告子》篇寫道“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的意思是說,“仁、義、禮、智”這四個方面是我自身獨有的,並不是外界給我的,人就應該有這樣的本質和品德。孟子把“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總結歸納爲“仁、義、禮、智”,並把它們作爲基本的道德規範、道德準則和道德理念。

把“仁、義、禮、智、信”五大道德要素整合在一起加以全面闡述和規範的,是漢代的董仲舒。他說“仁誼禮智信,五常之道”,要在世間推行,以此教育民衆,改變民間陋習,形成良好的民風。文中的“誼”即“義”。《漢書〃董仲舒傳》寫道“夫仁誼禮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王者修飭,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靈,德施於方外,延及羣生也。”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仁義禮智信”這個“五常之道”,即五大道德要素。官方把“仁義禮智信”明確爲整個國家要提倡和遵循的道德綱領,是在漢建初四年(公元79年)的白虎觀會議以後。當時西漢政權召集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和諸生集會白虎觀,討論五經同異,會後漢章帝命班固把討論結果編成《白虎通義》作爲官方典籍公佈,影響深遠。《白虎通義》中寫道“五常者何?仁、義、禮、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愛人也;義者宜也,斷決得中也;禮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見微者也;信者誠也,專一不移也。故人生而應八卦之體,得五氣以爲常,仁義禮智信也。”不僅將“五常”正式確定下來,而且進行了明確具體的內容界定,這是歷史上官方文書關於“仁、義、禮、智、信”的最早記載。

隨着歷史的發展,特別是到魏晉之後,官方、民間出現了道德認識的不同觀點、不同主張,對“仁、義、禮、智、信”也進行了多種闡述,進行了新的創造和新的規範。儘管如此,“仁、義、禮、智、信”作爲傳統道德之主要架構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其間,特別是作爲宋明理學的“頂樑”人物程顥、程頤、朱熹等思想家在這方面的貢獻最爲突出。二程將“仁、義、禮、智、信”發展爲“五常全體四支”說,即“仁義禮智信五者,性也。仁者,全體;四者,四支。”意思是說,如果把“仁”看作是整個身體,“義禮智信”則是身體的四肢。朱熹則提出“仁包四德”的著名論斷。

從炎帝傳說研究早期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民族,炎黃二帝是中國古代文明全面的象徵。我們應大量宣傳炎黃二帝的貢獻。正因爲如此,我們不僅要研究、繼承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爲代表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而且,要把上限延伸到黃帝,延伸到炎帝神農氏,對他們爲代表的早期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要研究、繼承。

中國歷史發展的事實也證明了這點。中華民族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民族,炎帝神農氏作爲中國農業文明的始創者,黃帝作爲中國農業文明的進一步開創者與推動者,他們在聯合的基礎上,共同孕育出了中華民族的早期文明,而且也共同孕育出了以後的西周農耕文明。周人實現了由氏族社會向宗法社會的轉變,建立了以父系個體家庭和宗親血緣親疏關係爲基礎的等級制國家。爲了維護宗法等級制度的存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周公制禮作樂,創造了禮樂文化。“禮”是由祭禮而生的,起源於 “臘祭”,而這些都和炎帝神農氏有關。炎帝神農氏“削桐爲琴,練絲爲弦”,發明了臘祭和原始音樂,可見周人的禮樂文化發端於姜炎文化。臘祭作爲炎帝神農時代大型的冬季儀式活動,是炎帝部族們對大自然生生育化,“終歲獻功”的頂禮膜拜,也是對具有無限生命力的來年和新生命的期盼。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春節” 系列活動,不能不和姜炎文化有關。周人禮樂文化中所體現的一些傳統美德,不能不和姜炎文化中所體現的中華民族早期傳統美德有關。

李逢春先生在《炎帝功業與周秦文化》一文中說:“古雍州,今寶雞這塊山清水秀的風水寶地上曾經養育過華夏民族的一位人文初祖——炎帝神農氏。是炎帝神農氏的豐功偉業照亮了華夏大地的古雍州、今寶雞,這裏才產生了代表中國和東方文明的周禮周樂以及享名於世的西周青銅器和陳倉石鼓。也就是說,炎帝神農氏在農業、醫藥、製陶、祭祀等方面的創造和發明奠定了周秦文化的基礎;周秦文化是在炎帝神農氏開始創造的這個經濟基礎上發生、發展和繁榮昌盛起來的。”這個評價是很有道理的。當然,周秦文化中的禮樂文化、倫理道德文化也都是在炎帝一系列事蹟所提供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包括倫理道德文化在內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以炎帝神農所代表的早期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至今對我們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1945年,毛澤東同志爲了激勵中國共產黨人和全國人民挖掉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兩座大山,就曾引用了和炎帝故事有關的《愚公移山》的寓言。他認爲,只要我們子子孫孫“挖山不止”,一定會“挖掉這兩座山”。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繼承和發揚了以炎帝神農氏爲代表的早期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其它傳統美德,並在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及其理論指導下,終於取得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戰勝建設過程中的一切艱難險阻,弘揚中華民族自炎黃以來的一切傳統美德,更有着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篇三

淺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年曆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並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於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它標誌着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中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係、人與社會關係和人與自然關係的實踐的結晶。

大力弘揚以仁義禮智信爲主要內容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於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光大中華民族精神、促進民族認同和祖國統一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重德行、貴禮儀,在世界上素來享有盛譽。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礎,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和發展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從口頭傳承到文字記載,內容博大而精深。但歸納起來,在歷史典籍里加以明確、歷代歷朝基本形成共識的內容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個要素。當然,在傳統道德方面還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豐富,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發展。

“仁、義、禮、智、信”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仁”,是指同情、關心和愛護這樣的心態,即“仁愛之心”。關於“仁”,最早出自《尚書》。《尚書》中說:“克寬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說當年商湯用寬恕仁愛之德,明信於天下的百姓。“仁”最早的涵義是“親人”的意思,《說文解字》中說:“親,仁也”,又說:“仁,親也”。主要是指家庭成員之間、氏族親人之間要“親愛”,這種“仁愛”之情,僅僅侷限於家族親屬之間。隨着歷史演變,“仁”的涵義得到了進一步擴展,由“親人”發展到了“愛人”。老子說:“與,善仁”。意思是與人交往要友愛、真誠、無私。孔子曾說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裏“仁”已成爲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爲了維護“仁”,可以“殺身”,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維護這一道德理念。由此可見,在“仁”的情感範圍由家族擴展到社會的同時,“仁”的道德內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提升,成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第一要素。

“義”,是指正當、正直和道義這樣的氣節,即“正義之氣”。“義”的原義是指人的儀表,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對親密友誼、對美好善良的追求。《說文解字》曾這樣解釋,“義(義),己之威儀也。從我從羊。”意思說,“義”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我們崇尚羊的形象和涵養,要像羊一樣溫和、善良、美好。這裏講的“義”,主要是指一種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氣節。羊在我們生活中,從古至今都是六畜之首,是最美的食品。中國人非常崇尚羊,古人在造字的時候,把“羊”都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面。比如,羊與魚構成了“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羊和魚都是最鮮美的食品,最好吃的食品。中國人最美好的字眼“美”、“善”上面都有一個“羊”字,都是用“羊”作主要部首來構造的,這反映了人們對羊所具備的美好境界的追求,並把這種境界作爲國人應該追求的品行,作爲應該提倡的道德。《說文解字》把“義”同“美”和“善”聯繫起來解釋,“美”和“善”是“羊”字頭,“義”的繁體字“義”也是羊字頭。所以,義、美、善是同義的。古人強調“義氣”,就是指這樣一種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義的氣節。孔子極 爲推崇“仁”德,提倡“殺身成仁”。而孟子非常推崇“義”德,說要“捨生取義”。“殺身”和“捨生”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境界,說明孟子是把“義”和“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認識的。我們講中華傳統美德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大要素,通常也簡化成“仁義道德”,可見,在這五大要素裏最重要的是“仁”和“義”兩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兩大要素。古人云:“仁則榮,不仁則辱”,“由義爲榮,背義爲辱”,說明中國傳統道德的榮辱觀也是以是否做到“仁”和“義”作爲主要標準的。

“禮”,是指禮儀、禮貌和禮節這樣的規矩,即“禮儀之規”。“禮”最初是原始社會祭神祈福的一種習俗和儀式。《禮記·表記》中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指的就是一種儀式、一種習俗,當時還沒有把“禮”作爲一種道德規範、道德準則和道德理念加以明確和倡導。隨着社會進一步發展,關於“禮”的認識和理解也有了新的變化。《禮記·表記》中說“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說的是殷人尊神,而周人事鬼敬神而遠之,開始遠離它,並且“制禮作樂”,逐步把這些禮儀規範起來,對在哪種情況下實行什麼樣的禮節、舉行什麼樣的禮儀、講究什麼樣的禮貌進行了具體規範,提倡以“禮樂”治天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的內容又有了創造性的變化,開始將“禮”作爲道德準則加以提倡。我國最古老的詩集《詩經》中就有“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爲”的詩句,意思就是說:看那老鼠還有一張臉皮,做人豈能無禮儀;如果一個人沒有禮儀,不去死還幹什麼?孔子也有一句名言:“克己復禮爲仁”,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應剋制自己不正當的慾望、衝動的情緒和不正確的言行,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使自己的視、聽、言、行,一舉一動都符合“禮”的規定。這說明“禮”在道德領域已經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尊重、加以規範、加以倡導。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更提出了“禮儀廉恥,國之四維”的治國理念,把“禮”放在道德規範之首,表明“禮”已經由原來的一種習俗和儀式逐步地規範爲一種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昇華爲治國的四大要素之首。中國人向來把“禮”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禮儀之邦來表明我們是文明的,不講禮儀是不文明的。由此可見,“禮”在中華傳統美德中同樣有着重要位置。

“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惡和知己識人這樣的能力,即“智謀之力”。“智”作爲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現在文字記載裏。孔子常說:“君子道有三:仁者不憂,智者不慮,勇者不懼。”《中庸》雲:“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論語》中的話“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是講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纔是智慧之舉。這裏講的“是知也”就是指“這纔是智慧、這纔是聰明、這纔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繼承和發展唐堯、禹舜、商湯等關於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認識是非、認識善惡這樣的聰穎、智慧思想的基礎上,豐富了“智”的具體思想內容,提升了“智”作爲一種道德要求在道德規範中的地位,使之成爲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新的道德概念和價值取向,成爲對人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質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信”,是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這樣的品行,即“誠信之品”。“信”不是簡單的誠實,信用纔是“信”最基本的內涵。它不僅要求人們在自己的行爲上要誠實和守信,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某一個事物、某一種理念認識上的堅定可靠,反映出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 2 相互信賴的關係。缺乏堅定可靠和相互信賴這樣一種基礎,人們在自己的行爲上也難以實現誠實和守信。關於“信”,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認識了它,並且積極地加以提倡。歷代賢人聖哲關於“信”的強調不絕於書,甚至包括像《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一些古典文學名著裏面,也都強調“信”的道德理念,都有關於“信”的人性詮釋和故事描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說:“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意思是說統治者有“信”,是立國的根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礎。老子說:“言,善信”。意即說話要恪守信用。孔子也說,“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又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他還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作爲規範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誠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點。孟子則把誠信看作社會的基石和做人的準則,他所謂“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的闡述,即是其證。《貞觀政要》中唐代名相魏徵說:“德禮誠信,國之大綱”,把“信”作爲治國之大綱來加以強調。《舊唐書》裏說“君之所保,惟在於誠信”。《尚書》寫道:“信用昭明於天下”。《詩經》裏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語叫“信誓旦旦”。像這樣一種對“信”的認識、對“信”的提倡、對“信”的崇拜,從古至今像一棵常青樹一樣存活於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思想文化沃土中,說明“信”作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歷來被人們所肯定、所推廣。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呢?“仁、義、禮、智、信”是中國古代儒家提出並歸納的五個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從文字記載看,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從口頭傳播來看,還要早得多。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隨着社會演變和文明的推進,逐漸得到明確、規範、昇華、豐富和發展。

首先,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禮、義、廉、恥”四個道德要素。管子對這四個要素非常看重,稱“四維張則君令行”,“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意思是說,這四大道德要素如果能夠弘揚,君主的政令就能夠暢通,反之國家就要滅亡,從關係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強調了這四大道德要素之重要。何謂“四維”?管子說“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義廉恥,國之四維”。

春秋末的老子提出人要“上善若水”。意思是最善的人要像水一樣,具體地說,要“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顯然老子倡導“仁”、“信”等道德操守。隨後,戰國思想家孟子在此基礎上把“仁、義、禮、智”這四個要素整理歸納出來,作爲道德的基本要求。《孟子•告子》篇寫道“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的意思是說,“仁、義、禮、智”這四個方面是我自身獨有的,並不是外界給我的,人就應該有這樣的本質和品德。孟子把“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總結歸納爲“仁、義、禮、智”,並把它們作爲基本的道德規範、道德準則和道德理念。

把“仁、義、禮、智、信”五大道德要素整合在一起加以全面闡述和規範的,是漢代的董仲舒。他說“仁誼禮智信,五常之道”,要在世間推行,以此教育民衆,改變民間陋習,形成良好的民風。文中的“誼”即“義”。《漢書•董仲舒傳》寫道“夫仁誼禮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王者修飭,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靈,德施於方外,延及羣生也。”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仁義禮智信”這個“五常之道”,即五大道德要素。官方把“仁義禮智信”明確爲整個國家要提倡和遵循的道德綱領,是在漢建初四年(公元79年)的白虎觀會議以後。當時西漢政權召集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和諸生集會白虎觀,討論五經同異,會後漢章帝命班固把討論結果編成《白虎通義》作爲官方典籍公佈,影響深遠。《白虎通義》中寫道“五常者何?仁、義、禮、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愛人也;義者宜也,斷決得中也;禮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見微者也;信者誠也,專一不移也。故人生而應八卦之體,得五氣以爲常,仁義禮智信也。”不僅將“五常” 3 正式確定下來,而且進行了明確具體的內容界定,這是歷史上官方文書關於“仁、義、禮、智、信”的最早記載。

隨着歷史的發展,特別是到魏晉之後,官方、民間出現了道德認識的不同觀點、不同主張,對“仁、義、禮、智、信”也進行了多種闡述,進行了新的創造和新的規範。儘管如此,“仁、義、禮、智、信”作爲傳統道德之主要架構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其間,特別是作爲宋明理學的“頂樑”人物程顥、程頤、朱熹等思想家在這方面的貢獻最爲突出。二程將“仁、義、禮、智、信”發展爲“五常全體四支”說,即“仁義禮智信五者,性也。仁者,全體;四者,四支。”意思是說,如果把“仁”看作是整個身體,“義禮智信”則是身體的四肢。朱熹則提出“仁包四德”的著名論斷。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至今對我們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1945年,毛澤東同志爲了激勵中國共產黨人和全國人民挖掉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兩座大山,就曾引用了和炎帝故事有關的《愚公移山》的寓言。他認爲,只要我們子子孫孫“挖山不止”,一定會“挖掉這兩座山”。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並在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及其理論指導下,終於取得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戰勝建設過程中的一切艱難險阻,弘揚中華民族自炎黃以來的一切傳統美德,更有着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整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篇四

【整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愛國

“國興我榮,國衰我恥。”愛國,是我們炎黃子孫心中永遠的情結,是我國五千年文明史中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雖飽受排擠、流放之苦,依然“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而以“生斯世,爲斯民”爲己任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動了無數中華兒女。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如屈原、陸游、文天祥這樣的愛國主義者還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弦高、申包胥、辛棄疾、岳飛、陸秀夫、史可法、閻應元、王夫之、鄭成功等。到了近代,在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中,產生了林則徐、關天培、陳化成、洪秀全、洪仁幹、鄧世昌等民族英雄。從古至今,愛國的詩篇數不勝數,愛國的故事史不絕書。

相關名言警句:

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二:勤儉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明君堯看到有人挨餓受凍認爲是自己的過錯,大禹治水數過家門而不入,他們擁有天下但是生活卻十分儉樸,經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飯,喝野菜湯,爲天下人作出崇尚儉德的表率。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爲“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毛澤東也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爲“治國”的經驗。“勤儉”是前人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富。

相關名言警句: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三:敦親

敦親,從狹義上說就是厚愛父母雙親。《詩經·小雅·蓼莪》篇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報。”意思是人人由父母所生,在長大成人之前,也由父母所養,享用的一切物質生活的基業也由父母所創,因此,奉養父母,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敦親,從廣義上說可以包括兄弟友愛、夫妻和睦等倫理道德行爲。儒家一向把“齊家”作爲“治國”的前提條件。《周易》說:“正家而天下定矣”。《禮記》說:“家齊而後國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婦隨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崇尚的家庭倫理準則,是人們應該信守的道義原則。

相關名言警句: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列傳》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四:誠信

古人云:“君子一言,重於泰山。”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特別崇尚誠信,不論修身、齊家、治國,都十分重視誠信。《道德經》中說:“輕諾而寡信。”意思是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孔子也多次談到誠信的問題,他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而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麼可以立身處世。孔子有一個高徒叫曾參,一天曾子之妻欲出門,幼子要一起去,其妻不答應,孩子哭鬧,妻子就哄孩子說回來後會宰豬做肉給他吃,孩子不鬧了。妻子回來後,看到丈夫正在磨刀,問他爲什麼,曾子說要殺豬給孩子吃,妻子驚慌失措,說當時不過是爲了哄孩子而已,不要當真。曾子回答,如果孩子從小就在哄騙、欺騙中長大,將來成人後是不能成爲一個有道德的人的,家長要說話算話。於是,曾參履行了他妻子對孩子的承諾。可見,誠信既是一種人格修養,又是一種道德行爲。一個人只有內心誠實,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進而整個社會纔會和諧。因此,誠信既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之基。相關名言警句:

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輕諾必寡信。——《老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爲政》

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五:廉潔

古人云:“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經過幾千年的文明傳承,廉潔奉公已鑄成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始終在不同的時代熠熠生輝。一代青天包拯、海瑞、于成龍恪守“克己奉公,廉潔自律”的人生信條,抵擋住各種誘惑,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官,浩然正氣,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范仲淹曾以直言而遭三貶,三起三落都不改其志,他爲國爲民,直言敢諫,始終如一,他先憂後樂的精神,廉潔奉公的節操,對時人後人的影響都很大。劉鶚曾說:“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清正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勤政廉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

相關名言警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淮南子?修務訓》

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老殘遊記》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六:貴和

古人云:“和氣致祥,乖氣致異”、“萬事以和爲貴”。和即和諧、統一,即相互支持、寬容、感恩。一個“和”字,包含了和氣、謙讓、體諒、互尊等。“以和爲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做事主張“和衷共濟”,共事講究“和睦相處”,待人注重“和藹可親”,做生意信奉“和氣生財”,我們的生活和世界也因“和”而美好。但要做到以和爲貴,需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唯有寬容,才能化解矛盾,才能消融心與心的隔閡,才能創造和諧。歷史上有不少靠一顆寬容之心創造“和爲貴”的千古佳話,廉頗負荊請罪,將相終成刎頸之交,於是歷史上有了著名的“將相和”的典故。“以和爲貴”,鏗鏘有力的四個字,閃耀着中國傳統智慧的靈光。

相關名言警句: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繫辭上》 禮之用,和爲貴。——《論語?學而》

君子和而不流。——《禮記?中庸》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訓》

和以處衆,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七:重義

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義”不僅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古人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人格境界。“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兩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捨生取義”的觀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孔子也曾說過:“見利思義。”(《論語?憲問》)又說:“見得思義。”(《論語?季氏》)意思是說,利益是人希望獲得的,但是不能見利忘義。而見到可以得到的,要考慮是否符合道義,這就是是古人崇尚的取之有道,見利不忘義的道理。

相關名言警句: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義,志以天下爲芬。——《墨子?經說上》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

君子義以爲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爲榮,背義爲辱。——陸九淵《與郭邦逸》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八:好學

中國人重視讀書、勤奮好學,已成爲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據《漢書》記載:“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戰國時期的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與之同朝的孫康冬天夜裏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西漢的匡衡,小時候家境貧寒,爲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家的牆,藉着縫隙裏的一縷燭光讀書。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好多了,不必再 “鑿壁借光”,更不必模仿“懸樑刺股”的做法,但古人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相關名言警句: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讀後感 篇五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讀後感

讀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後,我深受啓發,想起了我的鄰居—邱叔叔,他是一個拾金不昧的好人。

邱叔叔是位農民,有2個在讀高中的兒子和一個臥牀在病的妻子,家境十分貧困。記得在一個驕陽似火的夏日,邱叔叔辛苦的拉着滿滿一車的西紅柿,到街上賣貨。街上人流如潮,邱叔叔賣了一次又一次的西紅柿,累的滿頭大汗。這時候,一位樣子十分寒酸的貧農來到攤前,對他說:“我要買三斤西紅柿。”好的,請稍等。邱叔叔一如繼往的恭敬地說。

貧農付完錢後,又來了一位顧客,給這位顧客稱完西紅柿後,邱叔叔意外的發現自己攤前錢有一個黑色皮包。邱叔叔打開一看,裏面有十五萬元錢現金。一張信用卡和一張身份證。

邱叔叔立刻跑去追失主,可是沒找到他,邱叔叔只好坐等等待失主出現。

中午,太陽火辣辣的照着大地,許多賣菜的人都走了。邱叔叔站在攤位前,被曬得汗流浹背,他的心裏不禁有了歪想:把錢包拿回家吧,失主又不回來了,正好可以給生病的妻子看病呢!可不久,邱叔叔就搖搖頭說:“怎麼可以這樣想呢,如果我是這個失主我該多着急啊!一定要等他回來,這筆錢也許有急用呢!”

幾個小時過去了,賣菜人陸陸續續的來了,可失主還是沒有回來,邱叔叔很着急。又過去了六個小時,天已經有些變暗了。這時候,衝出來一個人,急忙跑向邱叔叔的攤前,原來這個人就是失主!邱叔叔連忙把皮包遞給失主。失主緊緊地握住邱叔叔的手,激動萬分地說:‘原來這個世上真有活雷鋒啊!”謝謝您,你一定在這兒等了很長的時間。”他拿出一萬元錢,說:“這是感激費,您一定要收着!”邱叔叔連忙推辭:“不用這是我應該做的。如果你一定要給我的話,我就要生氣了!”知道在說什麼也沒有用了,失主緊緊的握住邱叔叔的手激動得熱淚盈眶。

知道了邱叔叔的事情後,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如果是我,我一定會把錢拿走的,我多自私啊!

邱叔叔,您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