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多篇)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多篇)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一

我所執教的三年級思品與社會〈遠離危險〉一課,主要是通過觀察圖片、交流經驗、模擬活動等來讓學生懂得危險無處不在。上,學會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識,懂得自救方法,具有遇事冷靜、沉着、勇敢、善於動腦思考的個性心理品質。

這節課的重點是在總結交流的基礎上學會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教學中我做到圖片與日常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圖片來感受危險就在身邊,危險時時都可能發生。生活中因大意、無知就可能發生危險,從而是學生的心靈受到震動,能夠自覺改掉不良習慣,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接下來讓學生進行交流,說說日常生活、學習中掌握了哪些關於安全方面的知識,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中,自己感覺重點突出的還不夠,教師知識交代得還不夠細緻。

反思是爲了提高,在今後的教學中要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學重點,不讓類似的問題再次出現。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二

自尊是立人之本,沒有自尊的人不能成爲真正的人,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自尊意識,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活動涉及了自尊最基本的含義和要求,讓學生樹立初步的自尊意識,在教學中我採用形象具體的材料讓學生直觀感悟什麼是自尊以及自尊的重要性。

通過主題故事,讓學生更深刻認識到那些行爲會損害自己的名譽,怎樣做纔是維護了自尊,另外,在教學中我還進一步拓展,引導學生檢查自己和他人還有那些缺乏自尊的表現。在這些內容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認識到學生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要抱寬容的態度,尤其不要恥笑、侮辱那些曾經犯過錯誤的孩子。重要的是要引發孩子對這些事實、行爲進行反省,知錯並改正錯誤。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三

《多彩的課間生活》一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課餘生活》的第一個分主題。主要是讓學生願意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由於學生在上課期間上廁所、喝水,在沒有老師的允許下扔垃圾等多方面行爲。我原本以爲這是個別班級的表現,但不是如此,而是整個二年級普遍存在的情況,而且頻繁發生。

當然,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寒,有其對象是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他們正是習慣逐漸形成時期,可塑性潛力非常之大,是我們無法估量。如果針對習慣養成,那麼教師可以每天耳提面命,包括家長。不過,大部分學生對於經常說的話往往是不會放在心上,聽之任之。這問題,我主要還是針對國小新生的切身進行分析。

從幼兒園到上國小,對於兒童來講,使他們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他們的社會角色、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活動環境都將由此發生巨大變化。一般來講,國小新生對於國小新生活都充滿了期盼和憧憬,但同時也伴隨着對國小新生活變化的心理不適應。幫助國小生適應新生活,解決好他們的心理適應問題,是完成從幼兒園到國小教育銜接的重要途徑。同時,幼兒園和國小的各種規定、制度和秩序有着千差萬別,在快樂教育和賞識教學過程中,國小生的良好習慣培養對他們的發展有着重要作用。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拙見,如有不足之處還希望指正。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四

透過學習新課標,讓我懂得了《品德與生活》的課程目標並非侷限於一個活動領域,而是涉及到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各個領域,是對學生多方面發展提出的要求。

透過教學《學習規則在哪裏》,我感到班級的日常管理十分關鍵。教學中,我都把課堂常規教育作爲教學的基礎,在上課的過程中,把養成教育作爲自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一些常見表現進行觀察、總結、分析原因,找到解決這些課堂現象的辦法,力爭讓學生改掉這些不應有的行爲,更好的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我感受到孩子們習慣養成方面有很大不一樣,一些點滴的行爲習慣,給課堂教學造成很大的影響。於是我制定了嚴格的課堂常規制度,對於學生的每一個細小的不良習慣進行糾正。

對於有些容易在課堂上容易出現不良行爲習慣的孩子,我及時提醒,有的在課後找他談話,幫忙他找成因,改毛病。

除了對低年級學生進行養成習慣教育以外,我還對學生在課上回答問題進行訓練,鼓勵他們課堂上回答問題要大膽說,用心發言,語言表達要力求完整。

我的幾點反思:

1、依據新課程的精神,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就應緊密結合。讓課堂教學中的故事來源於生活、立足於生活、指導於生活。

2、以學生爲本落到了實處,在教學中,應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之中,去感受、去體驗,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對事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

3、課堂上要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透過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快樂的情感,在活動中體驗、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這些僅僅是我的愚見,都將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探究和學習,努力提升教學質量。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五

學生們認爲《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副課,沒必要認真學習,再說課文中的許多知識他們也不感興趣,還不如騰出時間學語文數學呢。聽了學生們的話,我連續幾天陷入沉思,《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很好的學科,爲什麼會陷入如此困境?怎樣才能使學生喜歡這門課程?經過思考,我認爲《品德與社會》學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品德與社會》學科不受重視。素質教育已經提出了多年,但在應試教育模式沒有真正改變的情況下,社會、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重視這門課程而使它微乎其微,所謂的副科,學生認爲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無的課程。

二、學生上課偷寫作業。教師們佈置作業,學生不按時交會受到批評,他們課餘時間寫不完,只能在所謂的副科上偷着寫,而比起音樂、美術、體育課來說《品德與社會》課又是他們最不感興趣的課程,於是《品德與社會》課堂成爲他們偷寫語數作業的最佳選擇。

三、教師的身教作用發揮不好。教學方法較單一,對學生缺乏深入瞭解情況,學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輔導,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應有的重視。

讓學生喜歡這門課程,我認爲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高認識,思想上重視《品德與社會》課

《品德與社會》學科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對《品德與社會》課要提高認識,就要從思想上重視,加強《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到“學高爲師,身正爲範”讓品德與社會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影響他們的心靈。

二、結合實際,讓道德教育工作有特點

要利用《品德與社會》課,與家長緊密配合,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僅僅停留在說教上顯然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實際採取多種方法來教育學生樹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課堂教學,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

要改變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就要改變過去的以說教爲主的教學方法。可採用自主探究法,問題討論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把玩耍的時間留給學生,把學習的空間留給學生。

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識,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自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樂羣、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學會健身、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篇六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內涵十分豐富的課程。凡是有內涵的東西,它總會以它的獨特幽香吸引着人,但也只有能讀懂它內涵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它的幽香。對於品德課,我一直以來喜歡着它,並希望能夠更多地瞭解它,走近它。

今年我任教六年級的《品德與社會》,這與我往常教低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差別很大,但感覺十分新鮮,特別是現在有很多內容是汲到歷史與地理知識,和學生一起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和他們一起做一個“享受文明幸福的人”。但類似於這樣的課到底該怎麼上,對於我來說真的很困惑。 因此在本學期的教研課中,我挑選了《跟着唐僧去西遊》來上。

作爲一種嘗試,我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課前也沒有刻意去準備什麼,因爲我覺得自己對於教材的理解深入不了,因此目標也定得十分模糊。帶着這種似懂非懂的狀態我上完了這一節課。課後我把自己的困惑與老師們作了交流,也聽取了教研組老師的一些意見,但大家對於這種類型的課都比較陌生,所以也沒有實質性的定論,但是在教材的處理上有一點大家討論得比較激烈:教材在課文的開頭有一段關於印度歷史與文化的總述話,然後再分“佛教、舞蹈、文學、數學、建築”這樣幾個方面詳細介紹。我在上課時就是按照了教材上的順序,先讓同學們對印度有一個大體的印象,再深入去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識。這樣似乎更符合認識事物從總體到局部的規律。可是也有老師建議應該先讓學生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某一方面,在全班交流的基礎上然後再來一個總結,這樣由具體到抽象,似乎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

這兩種不同的教材處理方法,到底哪種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呢?當時大家都沒了轍。於是我決定借班上課,按第二種思路再來上一次,經過了這一次的實踐,我明顯感覺按教材的思路上,似乎更輕鬆,學生對於印度的總體把握更準確些。於是我就在想,對於教材,我們不能一味迷信,但我們對於它一定要進行很好的解讀。雖然僅憑這一次的比較就下結論可能並不一定科學,但經過了這一次的教研課,它留給了我思考,這份思考將成爲我下一個努力的目標,這就是它的價值所在。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七

五年級的學生對建設有序生活有一些散碎的經驗,但他們往往對如何共建有序生活缺乏全面認知。引導學生基於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從個人、社會、國家等不同角度,形成對構建有序生活的綜合認識,使學生做到心中有他人、集體和國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共建有序公共生活的社會實踐中。五年級的學生在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觀察角度單一、認識問題不全面的情況。主要引導學生分析爲什麼要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如何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在此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學會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本課編寫依據是《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主題四“我們的社區生活”第7條“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講文明有教養的人”。

五年級學生的生活領域在不斷擴展,他們越來越多地關注、關心公共生活。在他們參與公共生活的過程中,公共秩序是他們既熟悉又模糊的內容。熟悉是因爲自小到大他們就被大人們提示在公共場所要守秩序;模糊是因爲五年級的學生並不清楚公共秩序和他們身處的公共生活有怎樣的關係,很少從理性層面思考有序的公共生活對個人與社會的意義和價值。爲了引導學生形成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來維護的理性認知,引導學生樹立規則意識。

幫助學生認識到有序的公共生活既可以讓人們感受到更多美好,也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體會到構建和諧社會是社會文明的重要表現。由此引導學生理解公共生活爲何需要良好秩序作保障。

引導學生認識到構建有序生活需要公民的積極參與和努力,通過對違規者的思想進行深入探問,引導學生認識到構建有序生活需要公民提高自身的守序意識。同時,引導學生明確構建有序生活需要社會各方面羣策羣力,幫助學生認識到構建有序生活離不開國幫助學生認識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來維護,樹立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觀念。基於自身的成長經歷和已有認知,五年級學生對於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概念並不陌生。但是,受到認知發展的影響,他們的認識不夠全面,這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行爲選擇。因此,教學中,要基於教材中的內容設置,從有序的公共生活於己、於社會、於國家的角度,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讓學生在參與學習內容的過程中,初步構建起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之間的聯繫。

讓學生從個人、社會、國家的角度綜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到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每個人從規範自己的行爲做起,且規範自身行爲的依據是社會公德和法律法規,初步引導學生樹立規則意識、法治觀念。同時,引導學生體會到有序生活的構建,不僅需要個人的努力,還離不開社會方方面面的協力配合。此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看到國家的支持、法治的保障在共建有序生活方面的重要意義。

在教學中藉助教材中的活動園、閱讀角等欄目,創設有感知、有參與、有思考的教學情境,在尊重學生認知體驗的基礎上推進教學。

每個方面的設計遵循“觀察生活—探究問題—梳理認知”的思考邏輯展開教學。

第一個教學環節,教師可爲學生提供觀察公共生活、公共秩序的情境素材,引導學生初步探究秩序、規定存在的意義,初步認識到人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進步需要良好的公共秩序。

第二個教學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有序的公共生活展現人們的文明習慣、彰顯良好的社會風氣、體現國家的文明進程這三個角度認識創建有序公共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明確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會讓社會環境更加舒適宜人,使我們體會到生活的更多美好,感受到生活質量的提高。

總之,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本節課的教學緊密圍繞教學目標,滲透新課程理念,轉變學習方式,以學生的生活爲基礎,以現實生活中看到的實際情況爲主要內容開展活動,針對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學生的交流、討論,達到了教學的目的。整堂課運用了大量的視頻、圖片資源,藉助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引發學生深入思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在辨析討論中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體現了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深化了學生的道德認知,豐富了學生的道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