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道家思想【通用多篇】

道家思想【通用多篇】

道家思想的養生思想 篇一

綜述

道家學說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爲代表的人們所提出的哲學思想。他們的學術思想在中醫養生學的形成過程中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道家所主張的“道”,是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的規律。自然界萬物處於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則。《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關於“道”的具體闡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動符合自然規律,才能夠使人長壽。這是道家養生的根本觀點。

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爲”、“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等主張,對中醫養生保健有很大影響和促進。

清靜無爲

清靜,在這裏主要指的是心神寧靜;無爲指的是不輕舉妄動。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慾”。這種清靜無爲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爲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貴柔、返樸歸真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慾、無知、無爲,回覆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形神兼養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爲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

道家的自然養生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歷代都有衆多的崇拜者與繼承者。他們一方面身體力行,體驗效果,同時還闡述發揮補充老莊養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導後人。

道家思想的基本流派 篇二

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莊子、黃老學派,此外楊朱思潮可能影響了老子和莊子,同時又會於兩者中。不同的學派之間思想重也不同,或偏於治國,或偏於治身。司馬談所說道家,主要指黃老學派。

道家思想的基本簡介 篇三

佛教傳入我國後,也受到了道家的影響,禪宗在諸多方面受到了莊子的啓發。道家先秦各學派中,雖然沒有儒家和墨家有那麼多的門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隨着歷史的發展,道家思想以其獨有的宇宙、社會和人生領悟,在哲學思想上呈現出永恆的價值與生命力。

道家提倡自然無爲,提倡與自然和諧相處。

道家思想的介紹 篇四

道家古代道家是一種思想流派,以老子﹑莊子爲代表。

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爲,反對鬥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爲,與自然和諧相處。

西漢初年,唐朝初年,漢文帝、漢景帝、唐太宗、唐玄宗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前朝苛政之後得以休養生息。歷史稱之爲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道家思想的發展歷程 篇五

道家思想起始於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時期並沒有道家這一名稱。用“道”一詞來概括由老子開創的這個學派由漢初開始的。這時,道家也被稱爲德家。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曾寫過名爲《論六家要旨》一文,把秦學派概括爲道、儒、墨、名、法、陰陽六家,並闡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漢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馬談是道家思想信徒弟,所以他給予了道家最高的評價。

他指出道家兼有其他五之長,同時避免了它們的短處。用來治國修身,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漢代淮王因謀反而自殺,謀反者使用的理論器是黃老之學,黃老之學的無爲而治到了嚴重挑戰,使道家思想逐漸走向落沒。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從此不再是中國主流思想。

之後道家思想滲透在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中,魏晉玄學是最明顯的復興思潮。 先秦各家內,一般都可以區分出衆多派別,道家不例外。東漢班固所作的《漢書藝志》中,共列有道家著作37種,933篇,他們大多作於先秦時期。

道家思想的中國哲學 篇六

綜述

正像整個人類文明的搖籃是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恆河流域、西亞的兩河流域和東亞的黃河流域,哲學的最早發源地也是在古代的東方。埃及、巴比倫,特別是印度、中國是閃爍着人類最早哲學智慧之光的國家。稍晚於東方產生了哲學思維,並以其哲學思考持續久遠、影響廣泛而著稱於世的是古希臘。中國哲學,印度哲學,與發源於希臘盛行於歐洲的西方哲學,並稱爲世界的三大哲學傳統。中國哲學的基本特徵,即是相對印度哲學和西方哲學而言。

從研究內容來看,概括先秦至近代,三千餘年的中國哲學主要探討了以下問題:

世界本原問題

這一問題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世界起源於什麼?二是世界存在及其發展變化的根據是什麼?歸結起來,先後主要有八種觀點:①“天本論”。這是春秋戰國時期占主導地位的觀點,孔子、孟子都曾肯定意志之天、性理之天對世界、人世以及人的道德屬性的決定作用。②“道本論”。這是道家的基本觀點,爲老子首先發明。③“氣本論”。這是一條貫穿中國哲學史始終的主線,可溯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陰陽家,無分儒家與道家,但最著名的代表是儒家,如東漢王充,唐代柳宗元、劉禹錫,北宋張載,明代王廷相,明清之際王夫之。④“無本論”。以魏晉玄學爲代表。⑤“理本論”。以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爲代表。⑥“性本論”。以南宋張栻及湖湘一派爲代表。⑦“心本論”。以南宋陸九淵、明代王守仁爲代表。⑧“以太說”。以近代康有爲、譚嗣同、章太炎、孫中山爲代表。

天人關係

這是世界本原論的進一步深化,與世界本原論緊密聯繫在一起。主要有“天人感應論”,“天道自然論”,“天人合一論”。天人感應論發端於春秋戰國,全盛於漢代,西漢董仲舒是最典型的代表。天道自然論無分儒家與道家,老子,荀子,王充、柳宗元,劉禹錫,張載,王廷相,王夫之等,都是著名的天道自然論者。堅持天道自然的哲學家們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有不同的理解,一部分認爲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極的,被動的,因而提倡自然無爲,如道家,特別是老莊;一部分既承認自然法則的客觀性,又肯定人對自然的主體能動作用,如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劉禹錫提出“天人交相勝”,“還相用”。宋代以降,“天人合一論”,即整體合觀人與自然,成爲各派哲學家的共識。所不同的是,氣本論者合一於“氣”,理本論者合一於“理”,性本論者合一於“性”,心本論者合一於心,實有論者合一於“實有”。

名實關係

名稱、概念與實在事物之間的關係,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論題。孔子首倡“正名”,認爲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強調名必可言,言必可行,具有名實相符的思想。稍後的墨子重視對實際事物的選取,認爲空泛地討論事物之名是沒有意義的,關鍵在於對實際事物作出正確的選擇。道家以其虛無之道否認名可表實的功用,認爲道不可名。戰國時代的公孫龍強調概念的確定性,提出“白馬非馬”的命題,認爲白馬專指白色的馬,馬泛指馬類,二者不同。後期墨家意識到不同的指實的範圍不同,把概念分爲達名、類名、私名,即普遍概念、類概念、專用名稱。荀子提出“制名指實”、“約定俗成”的原則,主張實同則名同,實異則名異,以實爲制名的基礎。

形神關係

即形體與精神的關係。先秦時期,《管子》中有“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爲人”的形神論,有二元論傾向。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題,肯定形是神產生和存在的物質基礎。到漢代,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關於形神關係的觀點已臻系統化,形成了兩大派別。一派主張形神相離,認爲精神主宰形體,形體滅後精神可以獨立存在。如晉僧慧遠認爲,神感物而非物,所以物化而不滅。道教追求形神俱存,永生不滅,但認爲形依靠神而存在,所謂“形須神而立”。另一派主張形神相即,認爲形體是精神存在的前提,形在則神在,形滅則神滅。如桓譚以燭喻形,以火喻神,認爲火不能離開燭而獨立存在,神也不能脫離形而獨存。南北朝時期的範縝對形神關係作了精闢分析,提出“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用中國哲學的體用範疇,對形存則神存、形滅則神滅作了最高的哲學總結。

知行關係

在中國哲學史上,知行關係比較側重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爲的關係,也包含一般認識論的意義,主要涉及知識來源、認識過程、求知方法和驗知標準。孔子認爲有“生而知之”和“學而知之”,提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程序,把行看得比學文重要。老子根本否認行對知的意義,認爲“不出戶,知天下”,出之愈遠,知之愈少,並提出“滌除玄覽”的直觀體驗方法,作爲求 “道”的根本方法。墨子以“三表”,即“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發以爲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之利”,作爲衡量知識價值的標準,已經涉及到行爲在認識過程中檢驗知識的功用。荀子將“行”引入認識論,明確強調行比知重要。宋以後,程朱理學提出“知先行後”,陽明心學“銷行以歸知”,王夫之繼承中國古代重行的思維傳統,批判總結了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的知行觀,提出知行統一,由行致知,將中國傳統哲學的知行觀推進到最高階段。

動靜關係

在中國哲學史上,大多數哲學家都肯定天地萬物的運動和變化,肯定動與靜是運動變化過程中互相依存、互相蘊涵、互相轉化的兩個方面。但對動與靜何者爲本、何者爲主的問題卻有不同看法。一般來說,道家主靜,儒家主動。老子說:“歸根曰靜,靜曰覆命。”王弼說:“動起於靜。”認爲靜是動之本。王夫之的動靜觀是儒家動靜觀的最高成果。他說:“方動即靜,方靜旋動。靜即含動,動不捨靜。”認爲動與靜互相包含,不可分離。並進一步提出:“靜者靜動,非不動也。”以動爲本,把靜視爲動的一種形式,比較完備地解決了動與靜的辨證關係。

古今關係

關於歷史的變遷,中國傳統哲學有三種不同的觀點:退化論,循環論,進化論。老子推崇太古的原始社會,認爲人類文明是人類失去素樸本性的原由,提倡絕聖棄智,反樸歸真,退回到結繩記事的年代。戰國鄒衍提出五德終始說,認爲歷史朝代是按照水、火、木、金、土五種德性相生相剋的原則,周而復始,不斷更替。先秦法家一般都承認歷史發展,主張隨着歷史的變遷而實行不同的治國方策。董仲舒提出“公羊三世說”,把《春秋》所記魯國十二公的歷史由近及遠分成“有見,有聞,有傳聞”三個階段。東漢何休發展了這一觀點,稱 “傳聞之世”爲“衰亂世”,“有聞之世”爲“昇平世”,“有見之世”爲“太平世”,認爲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就是這樣由亂到治,由低級到高級,由野蠻到文明,由落後到進步,一步步循序漸進,向前發展。公羊三世說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直到清末維新運動,仍然以其爲基本理論依據。

最後,歸結起來說,中國哲學的基本特徵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①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和西方哲人分門別類、比較重視個別事物分析、比較重視微觀研究的思維方式不同,我國古代哲學家很早就開始整體合觀天人關係,把自然社會、宇宙人生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都看作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諧平衡的有序運動,把實現“天人合一”當作整合天人關係的最高理想境界。②哲學始終沒有像歐洲中世紀那樣變成神學的婢女。在長期的中國封建社會中,原始宗教、多神教一直在民間存在;道教自東漢創立,佛教、基督教自西漢、明末先後傳入中國,都成爲了中國宗教的主導力量。但是,神學與反神學、宗教與反宗教、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鬥爭與融合,一日也未停止過。作爲中國文化的基礎與主幹,儒家哲學雖經秦火災難性打擊,以及魏晉隋唐道教、佛教兩次高潮的衝擊,但都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根底以及思想體系的開放性、包容性,最終創立宋明理學,實現援道入儒,援佛入儒,儒道佛三教合流。宗教神學,無論是本土的,還是外來的,始終都沒有成爲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③以倫理爲本位的人道主義。西方的人道主義以個性自由爲本位,中國的人道主義以社會倫理爲本位。以倫理爲本位是儒家哲學最顯著的特徵,也是中國哲學最顯著的特徵。黑格爾曾經認爲中國只有倫理學,沒有思辨哲學。這是歐洲中心主義的偏見。如果說西方哲學發展所走的是本體論、認識論的路線,中國哲學發展所走的則是倫理學的路徑。正是通過對倫理學的研究,儒家哲學促進中國思辨哲學達到它的巔峯,同時形成極具中國特色的以倫理爲本位的人道主義精神。④知行統一的認識論。雖然,中國傳統哲學的知行觀具有濃厚的倫理學色彩,古代哲學家所理解的知和行與現代認識論所講的認識和實踐,還具有本質的區別。但是,絕大多數古代哲學家都主張知行同一,都是可知論者,很少有西方那樣的不可知論者。即使莊子,也不是絕對的不可知論者。

標籤:多篇 道家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