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我的清廉家風故事多篇

我的清廉家風故事多篇

我的清廉家風故事 篇一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雖然沒有明令家風家訓,卻在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形成一種無形的道德力量。小時候家裏很窮,但一家人在一起卻有着太多的快樂和幸福。父親沒有俊朗的外表,沒有淵博的知識,沒有可觀的財富,他只是淳樸勤勞,友善待人,閒暇之餘給我們講講故事。母親也是忠厚善良,勤儉節約。

母親常告訴我們:“善良是心靈的燈盞,能引導迷路的孩子前行。”十四年前的一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在一起去姥姥家的路上途經一個小賣部,便走了進去,在那家小賣部的院子裏,我們遇到了一個比我年紀稍微大點的孩子,不過跟我不同的是他患有癲癇病,跟着爺爺奶奶生活,不上學,父母也不在他身邊,都在外務工,當時的他穿得破破爛爛的,就站在馬路上衝我們笑,正當我覺得他好可憐準備分一些零食給他時,媽媽卻什麼話都沒說,直接把口袋裏僅有的一百多元錢遞給了那孩子,還把我的零食都給了他,並對他說:“孩子,趕緊回家吧,別讓家裏人擔心了,”我仍記得當時他感動得熱淚盈眶,直對着媽媽鞠躬說:“謝謝,謝謝,”後來,我再也沒有見過那個孩子了。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孝是每個中華兒女都具備的傳統美德。上學時期我會在雙休日幫他們乾點力所能及的活,晚上給他們捶捶背,倒點熱水泡泡腳。我孝敬我的爸媽是因爲他們的言傳身教,多年來,爸媽十幾年如一日地孝敬爺爺奶奶。記得奶奶生病住院時,爸爸媽媽衣不解帶地侍奉在病牀前,他們是遠親近鄰們公認的好兒子,好兒媳。前年姥爺生了場大病,舅舅每天都在醫院忙碌奔波,做完手術後,因爲行動不便,每天都是舅舅揹着姥爺去各個科室做檢查,就這樣短短几天下來,舅舅也是瘦了一圈。街坊鄰居也都誇讚舅舅的優良品德。

所以在姥姥生病住院時,我也是在醫院不分晝夜地守護照看着,每天下午都會給她揉腿按摩,同病房的人都羨慕極了,直說姥姥福氣好!

姥姥姥爺亦是勤儉持家。他們每年都會在院子裏開墾一片小菜園,姥爺翻地、姥姥施肥,姥爺撒種、姥姥澆水。黃瓜、茄子、西紅柿,辣椒、土豆、大白菜,應有盡有,一茬茬純天然的蔬菜讓人應接不暇,每到蔬菜成熟季節,不僅我們自己家人可以吃到應季的新鮮蔬菜,熱心的姥姥姥爺每年都會給附近幾家鄰居送上當季的新鮮蔬菜。

我家的勤儉之風: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少花,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多花。比如我要買學習用具或者課外書籍時,媽媽總是給我足夠的錢,讓我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但當我看見同學新買的玩具露出羨慕的眼神時,媽媽會教育我: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這些錢可以給你買好幾本課外讀物或是夠我給你買兩件新衣服穿了,別和同學比吃玩,要比比學習。

爸爸也是經常用“毛主席一雙襪子穿三年,周恩來不吃民衆一頓飯,孔繁森扶貧濟困”這些事蹟激勵教育我們要勤儉持家,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不要輕易揮霍,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家風就像是一盞燈,伴隨着我們從懵懂無知走向成熟穩重。父母的言傳身教一直都像一盞指路明燈,照亮着我們前行的方向,家風是一家之風範,也是鑄就兒女成才的熔爐。在我看來,家風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精神和祖訓,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下一代人。它不需要書寫,不需要列舉,但它需要我們一代代地去傳承。家之清廉,是清正廉潔的家風,是一代代長輩的以身作則、是點點滴滴的潤物細無聲。

家風:是善良、是孝順、是勤儉、是擔當、是仁義……家風的含義可謂萬千,無所不包。家風是一個家族的靈魂,它不是貼在牆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誇誇其談的口號標語,它是十幾年如一日、幾代人共同堅守的原則,是一種“習慣動作”,影響着後代子女的一生。

我的清廉家風故事 篇二

良好的家風如顆永不熄滅的火種,延續着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譜系,對社會而言是種道德力量,這種力量需要每一位家庭去弘揚,方能形成凝聚力,方能發揚光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的父母從小就以自身的形象和行爲感染着我,做人要誠信,做事要敬業,待人要友善,心裏要有愛。無論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一直把這幾點作爲自己的法寶,它也讓我在學習和工作中深刻的體驗到無窮的樂趣。

記得有一次,我剛到新生兒科上班不久,那天正好是父親的生日,下班回家已經很遲了,天又下着雨,家裏已經打過幾次電話催我回家吃飯了。“該死,父親的生日禮物還沒有買”,我匆匆走出醫院,思忖着在路上該買點什麼禮物呢?

走出醫院的大門口,看見我科室的一位生病了的小孩和他的父親,父親將他抱在懷裏不停向過往的的士招手,倆人又沒有帶傘,孩子的父親用他彎曲的身形擋住懷裏的孩子,生怕雨水打在孩子身上。因爲是下班高峯,又下着大雨,父親期盼的車一直沒有來到。我被這無形的父愛所感染,毫不猶豫地走了上去,爲這對父子撐起了雨傘。

驀然中,父子擡頭看我的那一瞬間,我從他們的眼神中讀到了感激,孩子的父親連聲說道:“謝謝,不用了!看你的衣服也淋溼了!”我笑着回答:“沒關係,別讓孩子淋雨了,他還生着病呢!”

終於打到車了,父子上車後朝我微笑地揮揮手說:“謝謝了,小姑娘!”我心中無比的快樂。當我準備轉身回家時,發現地上有一個包裹,我想肯定是剛纔那倆父子的,“怎麼辦?家裏還等着我吃飯,但如果裏面有什麼重要物品,肯定會急壞他們的,還是站在這裏等會吧!”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家裏還在不停打電話,我只能說“快了快了!你們先吃吧!”

十幾分鍾後,雨中我發現了剛纔那位父親的身影,他急忙跑過來,問我:“有沒有看到一個包裹?”看到他心急如焚的樣子,裏面肯定都裝着重要物品,我問他是不是這個包裹,他連忙說:“是的,是的!太謝謝你了!裏面有孩子的病歷,家裏的戶口本,身份證還有給孩子看病的錢!”我讓他看看有沒有少東西,他打開後看了看,連忙說:“沒有,沒有!都在這裏,找到了我太高興了!”說時遲,那時快,孩子的父親從包裏掏出200元錢,說:“小姑娘,這麼晚你還沒吃飯,站在雨中等我,一身都淋溼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收下吧!買東西吃!”我微笑回到:“叔叔,不用了!錢留着給孩子看病,趕快回家照顧孩子吧!我也要回家了,家人還等着我吃飯了!”

回到家已經很晚了,家人都已經吃完飯了,父親看到我回來,兩手空空,衣服和鞋子都是溼的,並沒有責問我回來晚了,而是叫我快點換上乾淨的衣服,吃飯!

飯後,我和父親坐在沙發上聊起了今天下班晚回和偶遇病人的經過,沒有給他準備生日禮物,請他不要見怪。父親笑着對我說:“你的做法就是我收到最好的生日禮物!做人要懂得感恩,幫助他人,對人友善,不貪小利,孩子,今天我這個生日過得最有意義、最開心!”

我家的家訓中有這樣的幾個詞:勤勞,孝順,友善,廉潔,守法。我會努力做好這幾點,並且會將“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來嚴格要求自己。

我的清廉家風故事 篇三

父親今年76歲了,一生勤勞樸實,忠厚善良,曾擔任村主任10多年,一心爲公,清正廉潔,深得村民的敬重。

從小,父親就教育我們姐妹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爲,不管做什麼都要堂堂正正、乾乾淨淨。小時候撿西瓜的場景一直烙在我的腦海深處。記得我讀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村上開墾了一大片荒地種植西瓜,待西瓜快要下灘的時候,守西瓜的老人說如果有斷了藤的西瓜可以撿了吃,不受管制。正饞得慌的幾個小夥伴們就吆喝着一起去西瓜地裏撿瓜。大家興高采烈奔赴山窩窩裏的西瓜地,和守瓜的老人打招呼後,便迫不及待地跑向西瓜田。不一會兒,小夥伴們都高高興興地抱着瓜回來了,唯獨我找了老半天,也沒有找到斷了藤的瓜。看着同伴的高興勁兒,我委屈地哭了:怎麼就我一個人運氣差,碰不到一個斷藤瓜。在回家的路上,他們都笑我蠢:斷了藤的瓜哪裏有,你到了瓜地裏面,西瓜由你摘,哪管它斷不斷了藤。我恍然大悟:並不是我的運氣不好,原來是他們都比我聰明。

到家後,我告訴父親就我一個人沒有撿到瓜。父親很高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人要誠實,不能弄虛作假;公家的東西一丁點都不能拿。不要看拿一個西瓜事小,但如果從小就對這些不以爲然,以後可能會毀掉我們一輩子。”

“公家的東西一丁點都不能拿”,父親教育我的樸實道理伴我一路成長。在審計機關工作多年,我以務實的態度,勤奮的精神,廉潔的作風立足本職工作,書寫着審計人的責任和擔當。

人生是一條河,我們是船上的水手,可能遇到狂風巨浪、暗礁、險灘、惡劣天氣,“慎”與“不慎”,往往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遙,是翻船落水還是經得起大風大浪的考驗,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父親的廉潔教育,讓我從小在心中立起一塊明鏡。我常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嚴格要求自己,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常思家人的養育之情,常想黨和人民的培育之恩,珍惜自己的崗位,珍惜自己的名節,始終堅持老老實實做人,乾乾淨淨幹事,爭做新時期清正廉潔的好乾部。

我的清廉家風故事 篇四

我出生在一個充滿愛的淳樸的工人家庭。我的父親今年91歲高齡,原在公交公司汽車二場任工會主席,母親也已89歲高齡,原在火車站老童家泡饃館工作,父母兩人工資要支撐我們姊妹四人、奶奶爺爺及叔叔九口人的生活。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下班回家要照顧奶奶爺爺,還要做飯洗衣,晚上家人都睡下了,又開始縫縫補補。有時深夜醒來看到母親在灰暗的燈光下縫衣服,那時的我總不解:“這麼晚了,爲什麼要現在做衣服呢?”母親總是笑着說:“你睡吧,我不累”。冬天的夜晚寒冷刺骨,父親忙於工作很少在家,母親總起早貪黑。每到春節,別人家熱熱鬧鬧歡度春節,爸爸工作期間從未同我們一起度過春節。因子女多,一家人加上奶奶爺爺及叔叔,家庭比較困難,爸爸常常是餓着肚子上班,回到家吃土豆充飢,以至於到現在,老爸一餓就渾身發抖。但最讓老爸發愁的是學生開學,父親都會向單位借款來支付我們姊妹四人學費。儘管很艱難,但從未見到兩位老人爲家庭瑣事吵嘴紅臉,母親也從無怨言。

回想過往,平凡歲月,柴米油鹽。沒有驚世的波瀾,沒有跌宕起伏的篇章,或許心頭時常迸出的一個個詞語:溫暖、和諧、正直、勤儉、誠實……以及那一件件關於愛的故事,靜靜訴說着我平凡家庭的質樸家風。

直至去年,省市區各級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到家看望我的父親,新華社記者專程到家進行採訪,並將他的照片在北京展出等,我才知道我父親在部隊,尤其是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許多經歷……

我的父親劉森義,曾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隨12軍31師92團警衛連,1951年2月赴朝參戰,同年入黨。在第五次戰役以及上甘嶺戰役中,穿插敵後至三八線以南,執行任務中多次與敵人英勇戰鬥,不怕犧牲,衝鋒在前。在上甘嶺戰役中,所在部隊與9號陣地失去聯繫,老爸與幾位戰友主動請纓擔任偵察任務,於漆黑深夜成功進入9號陣地,在戰友全部犧牲的情況下,依然擔任起與部隊聯繫的任務,在9號陣地堅守任務直至戰役結束,消滅多名頑抗之敵,榮立甲等功(視同一等功)兩次,乙等功一次。後轉業到企業任副廠長兼工綠色作文網會主席。慈祥和藹的父親給我的印象總是在忙於工作,起早貪黑,甚至週末、乃至於春節都很難見上一面,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工作多麼繁多,他老人家總是樂呵呵的。常常聽到他們廠的職工誇讚父親:平易近人,關心職工,勤懇敬業。更爲可貴的是,父親總是埋頭苦幹,從不宣揚自己。小的時候經常聽父親在朝鮮作戰的點點滴滴,那時候的我好奇的當做故事,聽爸爸講的津津有味。去年,通過記者採訪,我才知道父親在朝鮮戰場上出生入死驚險異常的事蹟。父親退伍已有68個年頭,爲人樸實、謙虛,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的穿插任務及上甘嶺戰役的激烈戰鬥從未對旁人說起。近年,省市區的領導來家裏慰問後才被老同事和鄰居們得知。父親的一位老同事驚訝的說:同劉主席共事四十多年都不知道他還是位老英雄呢!生活中,父母之間的理解和支持也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着我。當我在媒體上看到《一位退伍老兵》報道時,感動的哭了,在那一刻,同父親交流的一些話在耳邊反覆迴響:您因剛過十月一號部隊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而不能享受離休待遇,能否找一下有關部門諮詢一下幫助解決?老爸說:想想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還有啥不知足的呢。在朝鮮戰場上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父親,退休30年了,還不忘督促女兒幫助自己按時繳納黨費。老爸堅守初心,牢記使命,不改本色。至今,他老人家關心國家大事,堅持每天晨練打太極拳、讀書看報。父母親不計得失,任勞任怨孝順、善良、正直、敬業這質樸的家風就是這樣傳承的,影響着我們兄弟姐妹及下一代兒孫們。

現在,父母親兒孫滿堂,“始於凡所爲非凡”的臺訓和“勤奮、積極、嚴謹、敬業、孝順”的家訓影響着我們的家庭。

1997年,我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黨教育我們要恪盡職守,廉潔自律,忠誠擔當。我們傳承家風,牢記家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現在的我們也在無聲地教育感染着我們的孩子,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和性情。因爲我們堅信只有健康、清廉的家風世代相傳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優則作風優,家風正則黨風正,家風純則政風純,家風清則社風清!

我的清廉家風故事 篇五

古語說“家風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好的家風會在我們的心中播下美德的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在我家的門楣上一直鑲嵌着慈孝、勤勉、修身、仁愛的家訓,這也是一直以來父輩做人的理念和對後輩的期許。

我出生在武義南部山區的一個小山村,從我記事起,父親總是把“百善孝爲先”掛在嘴邊,並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家的“孝”不重大節,卻重“小節”。我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靠手藝活賺取一家人的生活開銷,印象最深的是,每次父母收工回家,都能吃上好菜、好飯,做好飯菜總是第一個端給爺爺;爺爺身體稍有不適,父母不管手中活有多忙,定會跋山涉水先趕回家看望。一直到現在,家裏大小聚會,我們總是讓長輩坐在中間,一家大小圍着,看着長輩笑呵呵地先動筷,我們才捧起飯碗;

父親常常說的的第二句話就是“人無信而不立”,要求我們三姐妹一定要誠信做人,言行一致,父親這麼教導我們,也是這麼做的。兒時山區農村的條件非常艱苦,父母爲了生活,足跡遍佈了宣平的每個村落,因爲他的寬厚、善良也結交了很多朋友。當年很多人家裏做油漆都要賒賬,大多都是是年初漆的要等到年底時候才能結算工錢。父親從來不會主動上門催討,對我們說等他們手頭寬裕了自然會來結算的。父親說這麼多年下來,從來沒有一個人賴過他的工錢。從那個時候起,我深深體會到,誠信是一種品質,這種品質若能流淌到一個人的骨血裏,無異於頭頂光環,會被別人全心全意的擁戴尊敬仰慕。

我的公公、婆婆都是光榮的人民教師,他們爲人嚴謹、做人真誠,他們用自己的行爲和樸實的語言影響着我。公公是一位老校長,但從來沒有用自己手中的權利某一點私利。當年婆婆是多年的民辦教師,完全符合轉正的條件,但是公公總是說:“因爲我是校長,我們更應該把機會先讓給其他人”。乃至於後來的婆婆說:“如果你不當校長,我早就轉正了,我們家的三個孩子也早就是居民戶口了。”公公的故事深深地打動着我,也影響着我。走上醫院管理崗位後,我從來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爲自己和家人以及親戚朋友謀一點私利。公公給我們的臨終遺言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當我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總是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這也是他留給我們最爲寶貴的財富。公公婆婆不僅是我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強有力保障,更是我的學習榜樣。

我謹記好的家風更是需要言傳身教來傳承。在單位我總是科室裏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的人,堅持每天巡視病房,碰到困難的病人我第一時間給予幫助,也儘自己的能力結對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比如給住院的孤寡老人送上熱飯熱菜、爲遭遇家庭不幸的患者捐錢捐物,我記得我的第一次捐款是參加工作第一年全國助殘日成立的那一天,我把一個月的工資獎金全捐了,爲此我在醫院食堂吃了半個月的饅頭。以後慢慢的就有了貧困學生結對、救災抗疫、特殊黨費等等。我也用自己愛心、責任心獲得病人的尊重和領導的認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科室的職工、單位的同事做表率。

在家裏,我既是兒媳又是母親,我謹記家訓的同時秉承了家庭的傳統美德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從嫁入婆家的第一天起,我就把公公婆婆當成自己的親身父母來對待,他們有個頭疼腦熱我都放在心上,在公公病重期間,我一致服侍在牀前,端茶送藥,翻身拍背……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第一時間捐錢捐物,積極投身抗疫工作,帶領家中晚輩們積極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成爲小區志願服務隊伍的一道亮麗風景;支持女兒自主創業,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經營小花坊,傳播着美麗的力量;從小引導兒子接觸國學,教育他修身立志,努力培養他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在社會,我一直堅持投身於公益事業,我和我的團隊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創文、創衛等志願服務。創新了武義縣口腔預防保健新模式,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免費爲居民開展各類口腔健康檢查、窩溝封閉等公益活動受到百姓的一致好評。同時向上與浙江省口腔醫院對接,向下新建了東干、王宅兩個口腔診療中心,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省級優質醫療資源。如今我們口腔醫院成爲浙大口腔浙中口腔醫療中心,成立浙江省首個省縣鄉口腔醫療聯盟,爲造福基層百姓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是好家風的引領,成就了今天的我。2018年我被縣婦聯推選爲武義最美媳婦,2020年獲得縣衛生貢獻獎等等。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良好的家風就像一座燈塔,發出光芒,將長久地指引着我們以及後輩踏上成人成才的正道。家風連着你我他,家庭繫着中國夢。中國夢是國家富強之夢,也是家庭幸福之夢。讓我們一起呵護幸福美滿的家庭,共同培育清正淳樸的家風。

各位聽衆朋友,我今天的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的清廉家風故事 篇六

我出生在80年代末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的言傳身教對我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影響。

(一)關於尊老愛幼的家風故事

記得上國小的時候,從家裏到學校步行有30分鐘的路程,在這30分鐘的路程中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當看到有爺爺奶奶提着重物蹣跚而行時,會主動去分擔;遇到有伯伯們拉着滿車的農作物舉步維艱時,會默默地在後面暗暗使勁兒;發現同學有困難時,會主動幫忙解決。

記得那一年,剛上國小三年級。放學的路上,碰到一個學前班的小朋友在路邊哭的很傷心,我趕緊上去安慰並詢問才得知,小朋友走路不小心扭傷了腳。我便毫不猶豫地背起他,送他回家。當我走到他家,將他放下地的那一刻,我的雙腿不由自主地開始顫抖,殊不知自己當時其實也還只是個孩子。

(二)關於孝敬長輩的家風故事

小時候家裏條件不好,平時除了一日三餐,很少再有其它吃的。有一年中秋節,我在上國中,學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塊月餅,當時特別興奮,想着爸爸最喜歡吃月餅了,我要等週五放學後把它帶回去給爸爸吃。於是,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抽屜裏,每天伸手進去摸一摸,心裏就覺得特別溫暖。那天週五放學後,心情格外激動,一路飛奔回家,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塊月餅送到爸爸嘴裏,讓他享受這份美食。爸爸看到這塊月餅,熱淚盈眶地摸了摸我的頭說:“快叫上全家人,我們一起分享吧”。

(三)關於善良無私的家風故事

2020年1月25日,農曆正月七年級,當看到醫院組織醫療隊馳援三醫院報名通知時,我深知這一定是一場硬仗,但作爲一名有着多年黨齡的醫務人員必須奮戰在抗疫最前線,便第一時間主動請纓抗戰。

馳援第一天便是夜班,夜深人靜,病房卻燈火通明。很多患者無法入睡,他們面容焦慮,擔心自己的病情。於是,我只要忙完手頭上的活兒,就前去對他們進行心理安慰:“你們不要害怕,我們時時刻刻都會跟你們在一起,有什麼需求儘管跟我們說,我們一定會盡我所能地幫助你們!”

我發現,有很多患者是一家人,但沒有住在同一個病房,且又彼此牽掛着對方。我便在心裏默默記住了這些患者,每次測量完生命體徵,都記得向對方的家屬彙報,並告訴他們,對方很好,不用擔心。

到了用餐時間,我總是會耐心地提醒患者“大家能吃就儘量多吃一點,增強抵抗力,如果飯菜不夠的就跟我說,我來協調”。如果他們實在沒胃口,就會把自己的水果和牛奶分給他們,提醒他們多補充營養。

我的家風故事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們會繼續去做點點滴滴的小事,把好家風傳承下去。

我的清廉家風故事 篇七

“清白家風不染塵,冰霜氣骨玉精神。”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也是一種文化傳承。近年來,海拉爾區涌現出許多有着良好家風的家庭,海拉爾區靠山街道芳園社區黨委副書記、共產黨員孫麗霞的家庭就是其中之一。他們愛國守法、廉潔奉公、勤儉持家、自尊自律、尊老愛幼、教子有方。他們的小家積極向上、快樂和諧。

孝老愛親

廉潔自律做表率

作爲芳園社區黨委副書記,孫麗霞一直用實際行動傳遞着廉潔自律的正能量和良好風氣。由於公公去世早,婆婆便和孫麗霞生活在一起。在生活中,孫麗霞悉心照料婆婆,婆婆也把她當作親女兒一樣,一家人過得溫馨和諧、其樂融融。

轉眼間,婆婆年紀大了,又缺乏法律意識,總認爲公家的東西不拿白不拿。孫麗霞多次爲婆婆“耐心說法”,幫助她樹立廉潔自律的意識。孫麗霞對婆婆說:“公家的東西再小也是國家的。”在孫麗霞的耐心引導下,婆婆也逐漸改正了思想。

警鐘長鳴

廉潔自律不鬆懈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處於法制社會中,人人都要知法守法、學法懂法,以法律作爲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孫麗霞始終秉持着廉潔自律的原則,不是自己勞動所得,絕不眼紅、伸手。此外,她還經常帶領社區幹部學習與廉潔自律相關的法律法規。爲了提高學習效果,她還結合實際,總結出“遵紀守法,摒棄特權”“勇於監督,嚴把家門”“勤儉節約,移風易俗”3條原則,使社區幹部受益匪淺。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孫麗霞首先想到的是將急需物資留給一線排查入戶人員,因爲這是他們最需要的。面對社區居民捐贈的愛心物品,孫麗霞沒有留下一分一毫,全部分發給了小區站崗值守人員。

孫麗霞的丈夫在瀋陽安騰物業上班,負責維修居民的家電用電。在生活中,孫麗霞是丈夫的“賢內助”,還充分發揮了“監督員”的作用。她常鼓勵、支持家人廉潔奉公、服務羣衆,做“爲民、務實、清廉”的黨員幹部,還常對丈夫大吹“廉潔風”,使其能夠自覺抵禦各種誘惑,嚴格自律,不吃、不拿居民家中任何物品,不故意拖延維修時間和進度,及時完成工作任務,得到了領導和居民的一致肯定。

教子有方

廉潔自律創幸福

深知廉潔是家庭幸福快樂之源,身爲母親的孫麗霞非常重視子女的廉潔教育,常從生活細節上着手,告訴孩子清廉乃立身之本。在生活中,她教育孩子要戒驕戒躁、戒奢戒貪戒惰,要節約用水、用電、用紙,選擇實用、耐用的學習用品,穿大方簡潔的衣服,不亂用零花錢,不和別人比吃穿,不拿分毫不義之財。此外,她還教育孩子勤能補拙,一定要靠自己的勞動創造成績,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

貪廉一念間,榮辱兩世界。始終堅守廉潔風範、踐行清廉家風的孫麗霞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他們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廉潔持家的光榮美德。他們始終相信好的家風會潛移默化影響他人,是一筆享之不盡的財富。

我的清廉家風故事 篇八

我作爲80後農村孩子,出生在西南一個小山村。上國小時,要走幾裏的泥濘小路;趕集時,需要凌晨五點坐生產大隊的第一班拖拉機或步行2-3小時。記憶裏有收割不完的水稻和永遠抹不完的紅薯泥。父母從未逼迫我學習,也未跟我講太多大道理,卻用最樸實的行動讓我找到了學習的動力,讓我得以走出大山,在城市裏落腳。自我懂事開始,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做人要勤儉節約、禮貌待人、誠實守信”。

如今30多年過去了,已爲人父的我深知家庭是國家和社會的細胞,一個國家的興盛、社會的安寧、個人的成就,都會受到家風“潤物細無聲”般的影響,優良的家風是一個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的“傳家寶”。蓮因潔而尊,人因廉而正。樹立清廉的家風,建立和諧文明的家庭,成爲了當前社會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個健康向上、崇尚美德、和睦溫馨的家庭文化氛圍,以及正面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家庭成員的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

近年來,腐敗行爲時有發生,少數幹部的人生天平失衡,道德底線崩潰,最終在腐敗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罪惡深淵。警示教育案例中,“圍獵”黨員幹部的方式多樣化。作爲黨員,作爲國企職工,要加強自身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時時刻刻做到心中有戒、心中有紀、心中有法,堅持公正用權、謹慎用權、依法用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這樣纔不會迷失自我、喪失本心。

隨着社會經濟水平高速發展,國企職工的收入待遇也穩步提高,作爲一名國企職工,要堅決抵制貪污腐敗的不良風氣,保證自己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乾淨的”,同時告訴孩子用的“每一分錢”也要是乾淨的。

現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也不忘時刻提醒孩子貧困問題已成爲當今世界最尖銳的社會問題,很多孩子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缺醫少藥,敦促他們保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家是預防和抵制腐敗的重要陣地,我們的家人要懂得廉潔文化對家庭、對自己、對親人的重要性,不貪戀金錢且嚴於律己,知道廉潔家庭教育是自己幸福家園的堡壘。時常提醒家人,從點滴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

立好“家風”這面鏡子,照清自己,輻射他人,才能爲社風、民風“正衣冠”。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和我的家人將共同營造一個清正廉潔的家庭環境,讓家庭成爲充滿和睦親情的溫馨空間,成爲遠離腐敗的潔淨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