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實驗報告範本(新版多篇)

實驗報告範本(新版多篇)

實驗報告 篇一

課程名稱:芯片解剖實驗

學 號:

姓 名:

教 師:

年6月28日

實驗一 去塑膠芯片的封裝

實驗時間:同組人員:

一、實驗目的

1、瞭解集成電路封裝知識,集成電路封裝類型。

2、瞭解集成電路工藝流程。

3、掌握化學去封裝的方法。

二、實驗儀器設備

1:燒杯,鑷子,電爐。

2:發煙硝酸,弄硫酸,芯片。

3:超純水等其他設備。

三、實驗原理和內容

實驗原理:

1、。傳統封裝:塑料封裝、陶瓷封裝

(1)塑料封裝(環氧樹脂聚合物)

雙列直插 DIP、單列直插 SIP、雙列表面安裝式封裝 SOP、四邊形扁平封裝 QFP 具有J型管腳的塑料電極芯片載體PLCC、小外形J引線塑料封裝 SOJ

(2)陶瓷封裝

具有氣密性好,高可靠性或者大功率

A.耐熔陶瓷(三氧化二鋁和適當玻璃漿料):針柵陣列 PGA、陶瓷扁平封裝 FPG

B.薄層陶瓷:無引線陶瓷封裝 LCCC

2、。集成電路工藝

(1)標準雙極性工藝

(2)CMOS工藝

(3)BiCMOS工藝

3、去封裝

1、陶瓷封裝

一般用刀片劃開。

2、塑料封裝

化學方法腐蝕,沸煮。

(1)發煙硝酸 煮(小火) 20~30分鐘

(2)濃硫酸 沸煮 30~50分鐘

實驗內容:

四、實驗步驟

1、打開抽風櫃電源,打開抽風櫃。

2、將要去封裝的芯片(去掉引腳)放入有柄石英燒杯中。

3、帶上塑膠手套,在藥品臺上去濃硝酸。向石英燒杯中注入適量濃硝酸。(操作時一定注意安全)

4、將石英燒杯放到電爐上加熱,記錄加熱時間。(注意:火不要太大)

5、觀察燒杯中的變化,並做好記錄。

6、取出去封裝的芯片並清洗芯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腐蝕效果。

7、等完成腐蝕後,對廢液進行處理。

五、實驗數據

1:開始放入芯片,煮大約2分鐘,發煙硝酸即與塑膠封轉起反應,

此時溶液顏色開始變黑。

2:繼續煮芯片,發現塑膠封裝開始大量溶解,溶液顏色變渾濁。

3:大約二十五分鐘,芯片塑膠部分已經基本去除。

4:取下燒杯,看到閃亮的芯片伴有反光,此時芯片塑膠已經基本去除。

六、結果及分析

1:加熱芯片前要事先用鉗子把芯片的金屬引腳去除,因爲此時如果不去除,它會與酸反應,消耗酸液。

2:在芯片去塑膠封裝的時候,加熱一定要小火加熱,因爲發煙鹽酸是易揮發物質,如果採用大火加熱,其中的酸累物質變會分解揮發,引起容易濃度變低,進而可能照成芯片去封裝不完全,或者去封裝速度較慢的情況。

3:通過實驗,瞭解了去塑膠封裝的基本方法,和去封裝的一般步驟。

實驗二 金屬層芯片拍照

實驗時間: 同組人員:

一、實驗目的

1、學習芯片拍照的方法。

2、掌握拍照主要操作。

3、能夠正確使用顯微鏡和電動平臺

二、實驗儀器設備

1:去封裝後的芯片

2:芯片圖像採集電子顯微鏡和電動平臺

3:實驗用PC,和圖像採集軟件。

三、實驗原理和內容

1:實驗原理

根據芯片工藝尺寸,選擇適當的放大倍數,用帶CCD攝像頭的顯微鏡對芯片進行拍照。以行列式對芯片進行圖像採集。注意調平芯片,注意拍照時的清晰度。

2:實驗內容

採集去封裝後金屬層照片。

四、實驗步驟

1、打開拍照電腦、顯微鏡、電動平臺。

2、將載物臺粗調焦旋鈕逆時針旋轉到底(即載物臺最低),小心取下載物臺四英寸硅片平方在桌上,用塑料鑷子小心翼翼的將裸片放到硅片靠中心的位置上,將硅片放到載物臺。

3、小心移動硅片儘量將芯片平整。

4、打開拍照軟件,建立新拍照任務,選擇適當倍數,並調整到顯示圖像。(此處選擇20倍物鏡,即拍200倍照片)

5、將顯微鏡物鏡旋轉到最低倍5X,慢慢載物臺粗調整旋鈕使載物臺慢慢上升,直到有模糊圖像,這時需要小心調整載物臺位置,直至看到圖像最清晰。

6、觀察圖像,將芯片調平(方法認真聽取指導老師講解)。

10、觀測整體效果,觀察是否有嚴重錯位現象。如果有嚴重錯位,要進行重拍。

11、保存圖像,關閉拍照工程。

12、將顯微鏡物鏡順時針跳到最低倍(即: 5X)。

13、逆時針旋轉粗調焦旋鈕,使載物臺下降到最低。

14、用手柄調節載物臺,到居中位置。

15、關閉顯微鏡、電動平臺和PC機。

五、實驗數據

採集後的芯片金屬層圖片如下:

六、結果及分析

1:實驗掌握了芯片金屬層拍照的方法,電動平臺和電子顯微鏡的使用,熟悉了圖像採集軟件的使用方法。

2:在拍攝金屬層圖像時,每拍完一行照片要進行檢查,因爲芯片有餘曝光和聚焦的差異,可能會使某些照片不清晰,對後面的金屬層拼接照成困難。所以拍完一行後要對其進行檢查,對不符合標準的照片進行重新拍照。

3:拍照是要保證芯片全部在採集視野裏,根據四點確定一個四邊形平面,要確定芯片的四個角在採集視野裏,就可以保證整個芯片都在採集視野裏。

4:拍照時的倍數選擇要與工程分辨率保持一致,過大或過小會引起芯片在整個視野裏的分辨率,不能達到合適的效果,所以採用相同的倍數,保證芯片的在視野圖像大小合適。

實驗報告範文模板 篇二

一、原理

流感病毒顆粒表面的血凝素(HA)蛋白,具有識別並吸附於紅細胞表面受體的結構,HA試驗由此得名。HA蛋白的抗體與受體的特異性結合能夠干擾HA蛋白與紅細胞受體的結合從而出現抑制現象。

二、應用

該試驗是目前WHO進行全球流感監測所普遍採用的試驗方法。可用於流感病毒分離株HA亞型的鑑定,也可用來檢測禽血清中是否有與抗原亞型一致的感染或免疫抗體。

三、缺點

只有當抗原和抗體HA亞型相一致時才能出現HI現象,各亞型間無明顯交叉反應;除雞血清以外,用雞紅細胞檢測哺乳動物和水禽的血清時需要除去存在於血清中的非特異凝集素;需要在每次試驗時進行抗原標準化;需要正確判讀的技能。

四、試驗步驟

1  阿氏(Alsevers)液配製

稱量葡萄糖2.05g、檸檬酸鈉0.8g、檸檬酸0.055g、氯化鈉0.42g,加蒸餾水至100mL,散熱溶解後調pH值至6.1,

69kPa 15min高壓滅菌,4℃保存備用。(3.8%枸櫞酸鈉(3.8g枸櫞酸鈉,100ml超純水),101 kPa,20min高壓滅菌,4℃保存備用,保存期1個月)。

2  10%和1%雞紅細胞液的製備

2.1採血

用注射器吸取阿氏液約1mL(3.8%枸櫞酸鈉),取至少2只SPF雞(如果沒有SPF雞,可用常規試驗證明體內無禽流感和新城疫抗體的雞),採血約2~4mL,與阿氏液混合(3.8%枸櫞酸鈉),放入裝10mL阿氏液(生理鹽水)的離心管中混勻。

2.2 洗滌雞紅細胞

將離心管中的血液經1500~1800 r/min 離心8分鐘,棄上清液,沉澱物加入阿氏液(生理鹽水),輕輕混合,再經1500~1800 r/min離心8分鐘,用吸管移去上清液及沉澱紅細胞上層的白細胞薄膜,再重複2次以上過程後,加入阿氏液20 mL(生理鹽水),輕輕混合成紅細胞懸液,4℃保存備用,不超過5天。

2.3  10%雞紅細胞懸液

取阿氏液保存不超過5天的紅細胞,在錐形刻度離心管中離心1500~1800 r/min 8分鐘,棄去上清液,準確觀察刻度離心管中紅細胞體積(mL),加入9倍體積(mL)的生理鹽水,用吸管反覆吹吸使生理鹽水與紅細胞混合均勻。(此步

可省略,直接配製1%紅細胞)

2.4  1%雞紅細胞液

取混合均勻的10%雞紅細胞懸液1 mL,加入9 mL生理鹽水,混合均勻即可。(根據檢測血清的數量,估算一下需要的1%雞紅細胞量,可按0.3ml/每份血清)

3 抗原血凝效價測定(HA試驗,微量法)

3.1 在微量反應板的1孔~12孔均加入25μl PBS(生理鹽水),換滴頭。

3.2吸取25μl抗原加入第l孔,混勻。

3.3從第1孔吸取25μl,病毒液加入第2孔,混勻後吸取25μl加入第3孔,如此進行倍比稀釋至第11孔,從第11孔吸取25μl棄之,換滴頭。

3.4每孔再加入25μl PBS(生理鹽水)。

3.5每孔均加入25μl 體積分數爲1%雞紅細胞懸液(將雞紅細胞懸液充分搖勻後加入)。

3.6振盪混勻,在室溫(20~25℃)下靜置40min後觀察結果(如果環境溫度太高,可置4℃環境下反應1小時)。對照孔紅細胞將呈明顯的鈕釦狀沉到孔底。

3.7結果判定  將板傾斜,觀察血凝板,判讀結果。

能使紅細胞完全凝集(100%凝集,++++)的抗原最高稀釋度爲該抗原的血凝效價,此效價爲1個血凝單位(HAU)。注意對照孔應呈現完全不凝集(-),否則此次檢驗無效。

4 血凝抑制(HI)試驗(微量法)

4.1 根據3的試驗結果配製4HAU的病毒抗原。以完全血凝的病毒最高稀釋倍數作爲終點,終點稀釋倍數除以4即爲含4HAU的抗原的稀釋倍數。例如,如果血凝的終點滴度爲1:256,則4HAU抗原的稀釋倍數應是1:64(256除以4)。

4.2 在微量反應板的1孔~11孔加入25μl PBS(生理鹽水),第12孔加入50μl PBS(生理鹽水)。

4.3 吸取25μl血清加入第1孔內,充分混勻後吸25μl於第2孔,依次倍比稀釋至第10孔,從第10孔吸取25μl棄去。

4.4 1孔~11孔均加入含4HAU抗原25μl,室溫(約20℃)靜置至少30min。

4.5 每孔加入25μl 1%的雞紅細胞懸液混勻,輕輕混勻,靜置約40min(室溫約20℃,若環境溫度太高可置4℃條件下進行),對照紅細胞將呈現鈕釦狀沉於孔底。

4.6 結果判定

試驗成立的條件:只有陰性對照孔血清滴度不大於21og2,陽性對照孔血清誤差不超過1個滴度,試驗結果纔有效。

以完全抑制4HAU抗原的血清最高稀釋倍數作爲HI滴度。

HI價小於或等於31og2判定HI試驗陰性;HI價大於或等於41og2爲陽性。

五、HI試驗注意事項

1、合理選擇抗原和對照陽性血清。針對Re-4和Re-5株疫苗免疫採用相應抗原和對照陽性血清。

同一亞型的禽流感病毒製成的抗原,如果毒株來源不同,則可能會存在抗原性差異,從而使檢測同一血清的結果有差別。一般來講,疫苗種毒株如果與抗原所用毒株相同時,則所測得的HI效價較高。

2、合理使用和保存抗原。反應試劑要按規定保存和使用,凍乾的試劑應按照說明中規定的體積重新溶解並保存。要避免雜菌污染,因爲污染所造成的非流感起源的凝集素也可與所有抗血清發生非特異反應。爲避免反覆凍融和細菌污染,可以無菌操作將試劑分裝成小包裝。

3、反應溫度不能太高。若在37℃ (如溫箱)下進行,

關於實驗報告 篇三

摘要:

電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縮寫爲ESR,又稱順磁共振(Paramagnetic Resonance)。它是指處於恆定磁場中的電子自旋磁矩在射頻電磁場作用下發生的一種磁能級間的共振躍遷現象。這種共振躍遷現象只能發生在原子的固有磁矩不爲零的順磁材料中,稱爲電子順磁共振。1944年由前蘇聯的柴伏依斯基首先發現。它與核磁共振(NMR)現象十分相似,所以1945年Purcell、Paund、Bloch和Hanson等人提出的NMR實驗技術後來也被用來觀測ESR現象。目前它在化學、物理、生物和醫學等各方面都獲得了極其廣泛的應用。用電子自旋共振方法研究未成對的電子,可以獲得其它方法不能得到或不能準確得到的數據。如電子所在的位置,遊離基所佔的百分數等等。

1939年美國物理學家拉比用他創立的分子束共振法實現了核磁共振。1945年至1946年珀賽爾小組和布洛赫小組分別在石蠟小組分別在石蠟和水中觀測到穩態核磁共振信號,從而在宏觀的凝聚物質中取得成功。此後,核磁共振技術迅速發展,還滲透到生物、醫學、計量等學科領域以及衆多生產技術部門,成爲分析測試中不可缺少的實驗手段。

關鍵詞:電子自旋共振 共振躍遷 鐵磁共振 g因子

引言:

順磁共振(EPR)又稱爲電子自旋共振(ESR),這是因爲物質的順磁性主要來自電子的自旋。電子自旋共振即爲處於恆定磁場中的電子自旋在射頻場或微波場作用下的磁能級間的共振躍遷現象。研究瞭解電子自旋共振現象,測量有機自由基DPPH的g因子值,瞭解和掌握微波器件在電子自由共振中的應用,從矩形諧振長度的變化,進一步理解諧振腔的駐波。

鐵磁共振和順磁共振、核磁共振一樣是研究物質宏觀性能和微觀結構的有效手段本實驗採用掃場法進行微波鐵磁材料的共振實驗。即保持微波頻率不變,連續改變外磁場,當外磁場與微波頻率之間符合一定的關係時,可發生射頻磁場的能量被吸收的鐵磁共振現象。微波鐵磁共振在磁學和固體物理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微波鐵氧體物理學的基礎。微波鐵氧體在雷達技術和微波通信方面有重要的應用。

順磁共振

1、實驗原理:

一、電子的自旋軌道磁矩與自旋磁矩

原子中的電子由於軌道運動,具有軌道磁矩,其數值爲:

e

2me?l??Pl 負號表示方向同Pl相反

在量子力學中Pl?

l?e?B 其中?B?e?2me稱爲玻爾磁子。

電子除了軌道運動外還具有自旋運動,因此還具有自旋磁矩,

其數值表示爲:?s??emePs?由於原子核的磁矩可以忽略不計,原子中電子的軌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原子的總磁矩:?j??ge2mePj 其中g是朗德因子,g?1?j(j?1)?l(l?1)?s(s?1)2j(j?1)

在外磁場中原子磁矩要受到力的作用,其效果是磁矩繞磁場的方向作旋進,也就是Pj繞着磁場方向作旋進,引入回磁比???ge

2me,總磁矩可表示成?j??Pj。同時原子角動

量Pj和原子總磁矩?j取向是量子化的。Pj在外磁場方向上的投影爲:

Pj?m? m?j,j?1,j?2,??j

其中m稱爲磁量子數,相應磁矩在外磁場方向

?j??m???mg?B m?j,j?1,j?2,??j

二、電子順磁共振

原子磁矩與外磁場B相互作用可表示爲:E???j?B??mg?BB???m?B

不同的磁量子數m所對應的狀態表示不同的磁能級,相鄰磁能級間的能量差爲?E???B,它是由原子受磁場作用而旋進產生的附加能量。

如果在原子所在的穩定磁場區又疊加一個與之垂直的交變磁場,且角頻率?滿足條件 ???g?BB即????E???B,剛好滿足原子在穩定外磁場中的鄰近二能級差時,二鄰

近能級之間就有共振躍遷,我們稱之爲電子順磁共振。

當原子結合成分子或固體時,由於電子軌道運動的角動量常是猝滅的,即Pj近似爲零,

所以分子和固體中的磁矩主要是電子自旋磁矩的貢獻。根據泡利原理,一個電子軌道最多隻能容納兩個自旋相反的電子,若電子軌道都被電子成對地填滿了,它們的自旋磁矩相互抵消,便沒有固有磁矩。通常所見的化合物大多數屬於這種情況,因而電子順磁共振只能研究具有未成對電子的特殊化合物。

三、弛豫時間

實驗樣品是含有大量具有不成對電子自旋所組成的系統,雖然各個粒子都具有磁矩,但是在熱運動的擾動下,取向是混亂的,對外的合磁矩爲零。當自旋系統處在恆定的外磁場H0中時,系統內各質點的磁矩便以不同的角度取向磁場H0的方向,並繞着外場方向進動,從而

形成一個與外磁場方向一致的宏觀磁矩M。當熱平衡時,分佈在各能級上的粒子數服從波耳茲曼定律,即:

N2

N1?exp(?E2?E1kT)?exp(??EkT)

式中k是波耳茲曼常數,k=1.3803×10-16(爾格/度),T是絕對溫度。計算表明,低能級上的粒子數略比高能級上的粒子數多幾個。這說明要現實出宏觀的共振吸收現象所必要的條件,既由低能態向高能級躍遷的粒子數比由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的粒子數要多是滿足的。正是這一微弱的上下能級粒子數之差提供了我們觀測電子順磁共振現象的可能性。

2、實驗裝置

微波順磁共振實驗系統由三釐米固態信號發生器,隔離器,可變衰減器,波長計,魔T,匹配負載,單螺調配器,晶體檢波器,矩形樣品諧振腔,耦合片,磁共振實驗儀,電磁鐵等組成,爲使聯結方便,增加了H面彎波導,波導支架等元件

三釐米固態信號發生器:是一種使用體效應管做振盪源的信號發生器,爲順磁共振實驗系統提供微波振盪信號。

隔離器:位於磁場中的某些鐵氧體材料對於來自不同方向的電磁波有着不同的吸收,經過適當調節,可使其哦對微波具有單方向傳播的特性。隔離器常用於振盪器與負載之間,起隔離和單向傳輸作用。

可變衰減器:把一片能吸收微波能量的吸收片垂直與矩形波導的寬邊,縱向插入波導管即成,用以部分衰減傳輸功率,沿着寬邊移動吸收可改變衰減量的大小。衰減器起調節系統中微波功率以及去耦合的作用。

波長表:電磁波通過耦合孔從波導進入頻率計的空腔中,當頻率計的腔體失諧時,腔裏的電磁場極爲微弱,此時,它基本上不影響波導中波的傳輸。當電磁波的頻率滿足空腔的諧振條件時,發生諧振,反映到波導中的阻抗發生劇烈變化,相應地,通過波導中的電磁波信號強度將減弱,輸出幅度將出現明顯的跌落,從刻度套筒可讀出輸入微波諧振時的刻度,通過查表可得知輸入微波諧振頻率。

匹配負載:波導中裝有很好地吸收微波能量的電阻片或吸收材料,它幾乎能全部吸收入射功率。

微波源:微波源可採用反射式速調管微波源或固態微波源。本實驗採用3cm固態微波源,它具有壽命長、輸出頻率較穩定等優點,用其作微波源時,ESR的實驗裝置比採用速調管簡單。因此固態微波源目前使用比較廣泛。通過調節固態微波源諧振腔中心位置的調諧螺釘,可使諧振腔固有頻率發生變化。調節二極管的工作電流或諧振腔前法蘭盤中心處的調配螺釘可改變微波輸出功率。

魔 T:魔 T是一個具有與低頻電橋相類似特徵的微波元器件,如圖(2)所示。它有四個臂,相當於一個E~T和一個H~T組成,故又稱雙T,是一種互易無損耗四端口網絡,具有“雙臂隔離,旁臂平分”的特性。利用四端口S矩陣可證明,只要1、4臂同時調到匹配,則2、3臂也自動獲得匹配;反之亦然。E臂和H臂之間固有隔離,反向臂2、3之間彼此隔離,即從任一臂輸入信號都不能從相對臂輸出,只能從旁臂輸出。信號從H臂輸入,同相等分給2、3

臂;E臂輸入則反相等分給2、3臂。由於互易性原理,若信號從

反向臂2,3同相輸入,則E臂得到它們的差信號,H臂得到它們

的和信號;反之,若2、3臂反相輸入,則E臂得到和信號,H臂

得到差信號。

當輸出的微波信號經隔離器、衰減器進入魔 T的H臂,同相

等分給2、3臂,而不能進入E臂。3臂接單螺調配器和終端負載;

2臂接可調的反射式矩形樣品諧振腔,樣品DPPH在腔內的位置可

調整。E臂接隔離器和晶體檢波器;2、3臂的反射信號只能等分給E、H臂,當3臂匹配時,E臂上微波功率僅取自於2臂的反射。 右圖 魔T示意圖

樣品腔:樣品腔結構,是一個反射式終端活塞可調的矩型諧振腔。諧振腔的末端是可移動的活塞,調節活塞位置,使腔長度等於半個波導波長的整數倍(l?p?g/2)時,諧振腔

諧振。當諧振腔諧振時,電磁場沿諧振腔長l方向出現P個長度爲?g/2的駐立半波,即TE10P模式。腔內閉合磁力線平行於波導寬壁,且同一駐立半波磁力線的方向相同、相鄰駐立半波磁力線的方向相反。在相鄰兩駐立半波空間交界處,微波磁場強度最大,微波電場最弱。滿足樣品磁共振吸收強,非共振的介質損耗小的要求,所以,是放置樣品最理想的位置。 在實驗中應使外加恆定磁場B垂直於波導寬邊,以滿足ESR共振條件的要求。樣品腔的寬邊正中開有一條窄槽,通過機械傳動裝置可使樣品處於諧振腔中的任何位置並可以從窄邊上的刻度直接讀數,調節腔長或移動樣品的位置,可測出波導波長?。

3、實驗步驟:

1、連接系統,將可變衰減器順時針旋至最大, 開啓系統中各儀器的電源,預熱20分鐘。

2、將磁共振實驗儀器的旋鈕和按鈕作如下設置: “磁場”逆時針調到最低,“掃場” 逆時針調到最低,按下“調平衡/Y軸”按鈕(注:必須按下),“掃場/檢波”按鈕彈起,處於檢波狀態。(注:切勿同時按下)。

3、將樣品位置刻度尺置於90mm處,樣品置於磁場正中央。

4、將單螺調配器的探針逆時針旋至“0"刻度。

5、信號源工作於等幅工作狀態,調節可變衰減器使調諧電錶有指示,然後調節“檢波靈敏度”旋鈕, 使磁共振實驗儀的調諧電錶指示佔滿度的2/3以上。

6、用波長表測定微波信號的頻率,方法是:旋轉波長表的測微頭,找到電錶跌破點,查波長表——刻度表即可確定振盪頻率,使振盪頻率在9370MHz左右,如相差較大,應調節信號源的振盪頻率,使其接近9370MHz的振盪頻率。測定完頻率後,將波長表旋開諧振點。

7、爲使樣品諧振腔對微波信號諧振,調節樣品諧振腔的可調終端活塞,使調諧電錶指示最小,此時,樣品諧振腔中的駐波分佈如圖7-4-5所示。

圖7-4-5 樣品諧振腔中的駐波分佈示意圖

實驗報告 篇四

硫酸亞鐵銨的製備及檢驗

一、實驗目的

1、瞭解複鹽(NH4)2SO4·FeSO4·6H2O的製備原理;

2、練習水浴加熱、過濾、蒸發、結晶、乾燥等基本操作;

3、學習Fe3+的限量分析方法—目視比色法。

[教學重點]

複鹽的製備

[教學難點]

水浴加熱、減壓過濾

[實驗用品]

儀器:檯秤、錐形瓶、水浴鍋、布氏漏斗、吸濾瓶

試劑:(NH4)2SO4(s)、3 mol·L-1H2SO4、10%Na2CO3、95%乙醇、1.0 mol·L-1KCNS、2.0 mol·L-1HCl、0.01

mg·mL-1Fe3+標準溶液、鐵屑或還原鐵粉

二、實驗原理

(NH4)2SO4·FeSO4·6H2O(392)即莫爾鹽,是一種透明、淺藍綠色單斜晶體。由於複鹽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組成中的每一個組分的溶解度都要小,因此只需要將FeSO4(152)與(NH4)2SO4(132)的濃溶液混合,反應後,即得莫爾鹽。

Fe + H2SO4= FeSO4+ H2↑

FeSO4+ (NH4)2SO4+ 6H2O = (NH4)2SO4·FeSO4·6H2O

三、實驗步驟

1、硫酸亞鐵銨的製備

(1)簡單流程:廢鐵屑先用純鹼溶液煮10分鐘,除去油污

Fe(2.0g) + 20 mL3mol·L-1H2SO4水浴加熱約30 min,

至不再有氣泡,再加1 mLH2SO4

↓趁熱過濾

加入(NH4)2SO4(4.0g)小火加熱溶解、蒸發至表面出現晶膜,冷卻結晶

↓減壓過濾

95%乙醇洗滌產品,稱重,計算產率,檢驗產品質量

(2)實驗過程主要現象

2、硫酸亞鐵銨的檢驗(Fe3+的限量分析—比色法)

(1)Fe3+標準溶液的配製

用移液管吸取0.01 mol·L-1Fe3+標準溶液分別爲:5.00 mL、10.00 mL和20.00 mL於3支25 mL比色管中,各加入2.00 mL 2.0 mol·L-1HCl溶液和0.50 mL 1.0 mol·l-1KCNS溶液,用含氧較少的去離子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得到25.00 mL溶液中含Fe3+0.05 mg、0.10 mg、0.20 mg三個級別Fe3+的標準溶液,它們分別爲Ⅰ級、Ⅱ級和Ⅲ級試劑中Fe3+的最高允許含量。

(2)試樣溶液的配製

稱取1.00 g產品於25 mL比色管中,加入2.00 mL 2.0 mol·L-1HCl溶液和0.50 mL 1.0 mol·l-1KCNS溶液,用含氧較少的去離子水稀釋至刻度,搖勻。與標準色階比較,確定產品級別。

(3)實驗結果:產品外觀產品質量(g)

產率(%)產品等級

四、注意事項

1、第一步反應在150 mL錐形瓶中進行,水浴加熱時,應添加少量H2O,以防FeSO4晶體析出;補加1 mLH2SO4防止Fe2+氧化爲Fe3+;

2、反應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氣,應注意通風;

3、、熱過濾時,應先將布氏漏斗和吸濾瓶洗淨並預熱;

4、第二步反應在蒸發皿中進行,FeSO4∶(NH4)2SO4= 1∶0.75(質量比),先小火加熱至(NH4)2SO4溶解,繼續小火加熱蒸發,至表面有晶體析出爲止,冷卻結晶,減壓過濾。

五、提問

1、在蒸發、濃縮過程中,若溶液變黃,是什麼原因?如何處理?

答:溶液變黃是因爲酸少,Fe2+變氧化爲Fe3+(黃),處理方法是在溶液中加Fe屑,轉爲綠色溶液後,再加1 mLH2SO4.

六、產率分析

產率偏低:(1)熱過濾時,部分產品流失;(2)反應不充分。

產率偏高:(1)出現Fe3+後又加Fe屑;(2)可能含部分(NH4)2SO4。

實驗報告 篇五

實驗名稱:研究“青春”的性質。

實驗目的:探索“青春”分別於“懶散”溶液、“追求”溶液、“奮鬥”溶液反應所生成的“物質”。

實驗器材:托盤天平、三隻大試管、藥匙、“青春”顆粒、“懶散”溶液、“追求”溶液、“奮鬥”溶液。

實驗步驟:

1、用托盤天平稱取三份等質量的“青春”顆粒分別用藥匙置於三隻大試管中。

2、向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三種溶液,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

1、滴入“懶散”溶液的試管,試管中物質反應緩慢,很久才生成一種叫失敗的。黑色沉澱和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2、滴入“追求”溶液的試管,試管中不斷有氣泡冒出,生成一種帶香味的氣體和一種叫做“堅持”的藍色沉澱。3、滴入“奮鬥”溶液的試管,試管內物質反應極快,生成一種粉色氣體,剩餘物質並迅速凝固生

一種叫“成功”的固體。

實驗方程式:懶散+青春=失敗+悔恨

追求+青春=堅持+信念

奮鬥+青春=成功+美好

實驗結論:青春值得自己去努力奮鬥,青春有夢就不怕痛,年輕的我們有夢,有理想,有追求,在青春的路上我們不會妥協不會認輸。奮鬥、努力、堅強、堅持是我們青春最好的良方。只有奮鬥過的青春纔沒有遺憾,青春值得我們去奮鬥。

實驗時間:20xx年9月1日

20xx年9月1日剛開學的我,載着希望與夢想,載着時光的背囊,爲了自己,爲了自己的理想,我把熱血投入深海,把希望拋上雲宵。在霓虹燈亮起的那一刻,所有的星星都是真的。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我寧願跑起來被絆倒無數次,也不願規規矩矩走一輩子,就算跌倒也要豪邁的笑。我覺得高峯只對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有真正意義,別人撞了南牆纔回頭,而我撞了也不回頭,我要跨過去。

明年芙蓉花開,同學們我們會在哪?高中三年希望我們還一起走過,青春終將散場,但唯有記憶永垂不朽,剩下的日子讓這記憶更加深刻些,讓這記憶更加濃烈些。我們各自匆忙,不必相視,各自遠走,卻要想念。今年的奮鬥爲了明年的一切值了,明年加油!

後記:我不會因爲一片雲,指着天空說沒太陽,我會踮起腳尖更接近太陽。

關於實驗報告 篇六

一 實訓目的:

每個宿舍室長那裏有,一張白條上寫着。(以下皆爲參閱網上的知識)。

二 實訓內容:

(1)、電子節能燈的基本原理和知識分類,及其它光源對比優勢所在?

(A)、電子節能燈主要原理:

電子節能燈主要是通過鎮流器給燈管燈絲加熱,大約在1160k溫度時,燈絲就開始發射電子(固在燈絲上塗了一些電子粉)電子碰撞氬原子彈性碰撞,氬原子碰撞後,獲得能量又撞擊汞原子在吸收能量後,躍遷產生電離;發出253.7nm的紫外線,紫外線激發熒光粉發光,由於熒光燈工作時燈絲的溫度在1160k左右,比白熾燈工作的溫度2200k~2700k低,所以它的壽命也大大提高到8000小時以上,又由於它不存在白熾燈那樣的電流熱效應,熒光粉的能量轉換效率也很高,能達到每瓦60(lm)流明。

(B)、電子節能燈的知識分類:

該標準規定了普通照明用自鎮流熒光燈(以下簡稱:自鎮流熒光燈)的能效等級、能效限定值、節能評價值、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適用於額定電壓220V、頻率50Hz交流電源,標稱功率爲60W及以下,採用螺口燈頭或卡口燈頭,在家庭和類似場合普通照明用的,把控制啓動和穩定燃點部件集成一體的自鎮流熒光燈。不適用於帶罩的自鎮流熒光燈。自鎮流熒光燈能效標準中的產品按照標稱功率分爲4類:5~8W;9~14W;15~24W;25~60W。

(C)、電子節能燈有着以下5個優點:

a:電子節能燈的結構緊湊、體積小。

b:電子節能燈可直接取代白熾燈炮。

c:電子節能燈的壽命較長,是白熾燈的6~10倍。

d:電子節能燈的發光效率高60lm/w、省電80%以上,節省能源。

e:電子節能燈的燈管內壁塗有保護膜和採用三重螺旋燈絲可以大大延長使用壽命。

(2)電子節能燈的組成。。。。。。。。。。。。。。。。。。

(A)、電子整流器的組成:

1 輸入電路

2 整流濾波電路

3 逆變諧振電路

4 預熱啓動電路

5 異常狀態保護電路

(B)、工作原理:

就是把電壓整流後再通過振盪電路形成高頻交流電,通過變壓器(很小)升壓來使熒光燈發光。

主要目的是把低壓電,通過功率置換,改成高壓。

(C)、電路圖列:

(3)電子節能燈泡的生產工藝流程:

毛管生產工藝流程:

切管---塗粉---成型(分螺旋和直管,直管分彎管和接橋,接橋在烤焙之後)---烤焙---封口---排氣---老煉

鎮流器生產工藝流程:

器件成型---插件---浸焊---切腳---補焊---檢測維修

整燈組裝工藝流程:

插頭(毛管和下塑件粘接)---裝板(分纏繞式和焊接式)---扣上塑件---擰燈頭---焊底錫---鎖燈頭---老煉---移印---包裝

三;實訓感想:

根據自己的真實感受加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