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語文說課稿範本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說課稿範本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一

一、說教材

1、這篇精讀課文主要講:課堂上,老師從孩子們那裏瞭解到每個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並向他們祝賀,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沒有幾個,而沒有一個孩子向父母祝賀生日。在強烈的對比之下,老師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懂得關心父母,並學會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愛。

2、根據課改的要求,本單元的訓練意圖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理解課文內容。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愛,並學會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愛。

(4)發展目標:培養學生善於摘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

3、教學重點: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懂得關心他人。

教學難點:理解體會沉默的可貴。

二、說教法、學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做到聽、說、讀、寫想結合的特點,根據以上教學思想,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探究活動中去;同時滲透學生自學的學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爲:檢查預習、質疑導入、初讀感知、研讀探究、拓展延伸

(一)檢查預習

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爲學習課文奠定基礎。

(二)質疑導入

以題目爲切入點提問:讀了課題你會想些什麼?學生自然會想知道爲什麼說沉默是可貴的?誰在沉默?等一系列問題。

(三)初讀感知

學生帶着質疑讀課文,更具針對性,在些基礎上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我相機總結出課文的主要框架:熱鬧——沉默——熱鬧。

(四)研讀探究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出示課文的第一幅圖,引導學生思考:孩子們爲什麼這麼熱鬧?哪些地地方引起了你的共鳴?(這些問題的設置讓學生把讀文和思考結合起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愛。板書感受愛)

接着出示課文的第二幅圖提問:是什麼讓興奮的孩子們霎時沉默了呢?孩子們沉默中想了什麼呢?(引導學生入懷入境,深入思考)

爲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學生精讀的基礎上我出示句子:我想尋找蘊藏在他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爲珍貴的東西。問:這極爲珍貴的東西是什麼呢?又出示:他們的可愛恰恰在那滿臉犯了錯誤碼的神色之中?問:爲什麼學生犯了錯還說他們可愛呢?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明白:孩子們在沉默中有了反思自己的表現,知道要回報父母的愛。(板書回報愛)原來這極爲珍貴的東西就是回報父母,這也正是沉默的可貴之處。(這些總是的設置緊扣主題,層層展開,步步深入,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採用男女生賽讀的方法加深體會。

(五)拓展延伸

新課改要求語文課堂開放化,生活化,爲了將課堂融入生活我設計了“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這一環節,讓學生在歌曲《感恩的心》中寫出自己的心裏話,使學生的情感得以渲泄,主題得以昇華,同時也體現了語文課讀寫結合的宗旨。

(六)作業設計

本課的作業是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本和學生學習的高度自主性。

四、說板書

板書是一堂課的點睛之筆,我的板書力求簡潔明瞭,重點突出,中間的紅色愛心,一看就知道是愛的教育,便於學生理解,提高了教學效率。

以上是我在設計《可貴的沉默》一課中的幾點想法,希望各位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17 可貴的沉默

熱鬧 沉默 熱鬧

感受 愛 回報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二

一、說教材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喚起人們對江南絢麗春色的嚮往,反問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詩,更真切有力地表達了對江南的眷戀之情。同時,"詞"這種體裁在湘教版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現,選編這首詞,意在使學生對詞這種體裁有一個簡單的瞭解,初步感受詞的語言美、韻律美,開拓學生的視野,感覺中國經典詩詞的無限魅力。

二、說設計思路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歷經千百年而傳誦至今的古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燦爛奇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然而在古詩詞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體會到:教師激情有餘,學生悟性不足;教師情有獨鍾,學生卻無動於衷。原因何在?往往由於教師在教學上的情感灌輸,造成學生的情感距離,未體現經典詩詞教學的特點和規律。因此,本堂課的教學重在體現語文新課標中"以讀爲本"的理念,使學生走進文本、親近文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滲透古詩詞教學"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律,使學生學會品讀語言、誦讀情感、美讀意境,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薰陶中,提高欣賞古詩詞的品味和審美情趣,力求營造一種"簡約而不簡單,隨意卻不隨便"的和諧語文課堂。

本首詞的教學過程我設定爲四個環節:

(一)談"憶"導入,情境揭題。

(二)"胖"讀全詞,古詞新談。

(三)"瘦"讀全詞,搜尋詞眼。

(四)牽引"憶"線,拓展延情。

三、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憶"導入,情境揭題。

1、(師生問好後,教師板書"憶"字)

①師:請同學們讀這個字。能給"憶"字組幾個詞嗎?

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創造這個字的呢?

(課件一:演示"憶"的演變過程)

②師:由此,你想到了"憶"的本意是什麼呢?(引導學生說出回想、思念)。

③師:古往今來,有人思念家鄉,有人思念親人,也有人思念故友,今天,我們將和詩人白居易一同去"思念江南"。(板書:江南,學生齊讀課題)

2、師:首先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課件二:江南風光視頻:小橋、流水、垂柳、涼亭……及詞作者和寫作背景的錄音伴奏)。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配上樂曲可以唱。詞不同於詩,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又稱爲長短句。《憶江南》這首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詩人白居易50多歲時曾在江南的蘇州、杭州任職做官,江南的秀麗風光給他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回到洛陽12年以後,他對江南依舊魂牽夢縈,67歲那年,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憶江南》。

(教師配着古樂範讀)

[設計理念:教師巧妙地把詞、作者和寫作背景與江南美景融爲一體,在這種無意注意之下,教師細膩、傳神、聲情並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心中盪漾起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嚮往之中,進而有種渴望要了解,朗讀這首詩的心情,激發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熱情。]

(二)"胖"讀全詞,古詩新談。

[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以讀爲本",教師剛纔的範讀已潛移默化地激發了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的求知慾望。"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胖"讀全詞,不在於質好,只在於量大,讓學生在反覆自由地讀字、讀詞、讀句的訓練過程中,先領悟詩的大意,初步感悟詩的意境。]

這一環節分以下步驟進行教學:

1、學生自由朗讀並提出循序漸進的要求:讀準字音,讀正確,讀通順,爭取熟讀成誦。

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出示課件三:重要詞的註解。

要求:

①根據註釋讀懂詞的大意,不懂的地方能質疑提問並作上記號。

②書寫"諳"字兩個,在自己與同伴都認爲美觀的字下畫"☆"。

(三)"瘦"讀全詞,搜尋詞眼

[設計理念: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包羅了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作者的讚揚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只因"好"字之甚,方能"憶"之不休,"好"和"憶"二字在詞中相互驗證,相得益彰,實爲絕妙之筆]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三

今天我了南通陸錦華老師執教的《恐龍》一課。這是一篇小小的說明文,介紹了多種恐龍的名稱和特點、生活習性。恐龍雖然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卻始終是人們探索的對象,更是許多孩子喜愛的動物,更是他們想了解的動物。陸老師結合孩子對恐龍的獨特感情,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

一、營造情境,激發興趣。

語文教學中的情境營造不僅在於提供刺激物,增強氣氛,還在於語文學習需要薰陶感染。陸老師上課伊始就緊緊抓住學生喜愛恐龍的特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瞭解的恐龍的名字。學生表現欲立刻被調動起來,搶着說。這是由於學生生活中通過觀看電影、電視、圖書,瞭解了許多。老師一問,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陸老師還利用掛圖展示恐龍,讓學生展示自己帶來的恐龍圖片,都爲學生學習營造了一種直觀的情景,使學生既認識了恐龍的外形,又創造機會讓學生理解了恐龍的特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讀促情,讀中感悟。

語文新課標註重了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陸老師在教學中極力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味。如在讀“望而生畏”一詞時,要學生體現畏懼的心理,要用朗讀來體現恐龍是個“龐然大物”,用比賽朗讀來表現恐龍的體型巨大,更想用肢體語言來配合朗讀,這樣多種形式的朗讀,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積累遷移,將文本語言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

國小語文改革的方向是“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要在充分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會用語言文字。學生喜愛表演,表演不僅能激發他們的主動參與的熱情,更能鍛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陸老師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學完各種恐龍的特點以後,讓孩子們扮演恐龍來介紹自己,無疑是注重了學生的口頭表達,注重了學生知識的積累和遷移,內化,將課文中的規範語言轉化爲學生自己的語言,從而達到記得住,用得出的境界。另外,讓學生給圖片上的恐龍取名,也是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遷移內化的過程。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四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今天的說課題目是《觸摸春天》,下面我將來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這篇課文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首先我將來對教材進行分析,《觸摸春天》選自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7課,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盲童小女孩安靜在花園中流連捉住蝴蝶、放掉蝴蝶,感受春光的故事。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雋美,所蘊含的道理非常深刻。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二是學習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二、說學情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對教材分析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分析。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想法開始更加獨特,開始傾向於個性的表達。在學習上,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語文的方法,但是就這篇文課文而言,學生不瞭解盲人的世界,那在理解本文時就需要教師多去引導讓學生體驗盲人生活,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主題。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設置了以下三個維度的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讀暢、磕等7個生字,會寫徑、暢等9個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結合上下文以及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盲童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懂得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詞句。

教學難點:感悟、體驗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朗讀法;討論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部分,良好的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方法,可以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形成閱讀期待。因此我才用了歌曲導入法。與學生一起來唱兒歌《春天在哪裏》,並與學生“同學們,歌曲當中說小朋友們通過什麼來感受春天?沒錯,是眼睛,我們通過眼睛看到了春天的紅花綠樹,但是我們今天的課文的小主人公她卻是個盲人,那她又是怎樣來感受春天的呢?讓我們帶着問題走進今天的課文《觸摸春天》。”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在此環節,首先,讓學生來自由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這爲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其次,我會讓學生大聲齊讀課文,並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樣方便學生理解文章的整體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併爲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深入研讀

在讀文本內容有了基本瞭解後,將進入到課程的下一個環節,深入研讀環節。

1、首先我會讓學生再讀課文,並且思考作者是怎樣評價安靜在花園中的一系列行爲的?通過學生回答得出“真是一個奇蹟”。

2、順勢我會提問第二個問題,我的問題是:文章當中哪些句子體現了安靜創造了奇蹟?並讓學生小組討論,在自己找出的句子旁邊寫下自己的感悟。由學生提出句子主要分析“走的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極其準確的伸向、攏住蝴蝶、張望”等詞語。在分析這些詞語時我會與學生展開互動讓學生矇住眼睛來走路,體會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讓學生閉上眼睛拿出數學書來體會極其準確;讓學生聯繫自己捉蝴蝶的經歷來體會安靜攏住蝴蝶的奇蹟等,這一些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充分的參與,激發學習興趣,深刻體會作者用詞的妙處以及安靜對於生活的熱愛。

3、接着,我會提出第三個問題:安靜能夠創造奇蹟,是因爲她整天在花園中流連,對這裏非常熟悉,可是對於盲人來說走路都很困難那安靜爲什麼要整天來花園呢?並讓同學自由發表觀點,此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安靜對於生活和生命的熱愛。

4、最後,我會讓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文中找出作者看到安靜的一系列舉動後,發出了怎樣的感慨?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他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以此來引發學生的思考,殘疾人尚且如此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創造價值。

此環節的設置有助於幫助同學自主探究思考,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小組討論讓同學們互相交流,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

至此,我的教學目標的已完成,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

(四)拓展延伸

課標指出:我們應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就是在要求我們建立一種大語文學習觀,因此在拓展延伸環節,我會播放音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並讓學生談一談聽完之後的感受,並順勢介紹貝多芬的個人經歷。這樣的設置有助於幫助同學更深層次的理解文章的情感,並做到把語文課程與音樂學科相互關聯,做到了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

(五)小結作業

小結作業在課堂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過小結作業,可以將本節課的內容得以鞏固。所以,我的小結是讓同學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以此來深化主旨,並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我的作業將這樣安排:讓學生課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蒐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整理資料,併合作辦一次牆報,下節課進行牆報展評。以此來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主題: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實現知識的遷移,完成課上到課下的完美過度。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此板書以清晰直觀的方式將課堂內容展現給學生,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五

說教材

《孔子和學生》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師生”中的一篇課文。開學伊始,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教材以“師生”爲主題設置第一單元,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體會老師爲自己的成長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貢獻,尊師重教,進行感恩教育。《孔子和學生》這一課主要是通過學習孔子和學生的對話記敘瞭解被譽爲“萬世先師”的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並通過課文了解不斷學習進步的必須性。

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檢測鞏固課文的生字詞,理解有教無類等詞語的意思並積累

2、指導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說話寫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反覆朗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瞭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

說教學重、難點

1、瞭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理解“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含義。

2、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能力

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1)、討論探究法: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本節課主要採用討論探究法進行教學。以小組交流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講授法:

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尊重的學生主體地位,也要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講授法具有靈活性大、信息量大的特點,因此是我們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不過也要注重和其他教學方法的結合,避免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將講授與討論法等結合使用,在師生互動,學生熱情的氛圍下進行重難點的突破掌握。

(3)、朗讀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不僅在朗讀中進行生字學習,更在朗讀中學習了太陽的特點,人與太陽的密切關係,以及在朗讀中加深了對列數字等說明方法的學習和運用。

2、說學法

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本課淺顯易懂的特點,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課文的生字和主要內容的學習,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此外還有朗讀法等。

說課時安排

本框題共兩課時,今天主要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與安排。

說學情

四年級的孩子對孔子的瞭解很少,只是聞其名而已。課前讓學生蒐集了有關孔子的資料,加深學生對孔子的印象。

說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通過出示孔子的圖像,引入課題。然後引導學生暢談對孔子的瞭解,並最終確立孔子偉大教育家的課堂基礎(此舉:目的有二,一是、鍛鍊學生的說話能力,二是、奠定孔子的地位,爲授課做情感鋪墊)

二、檢查預習作業,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以小組爲單位學習生字詞,讓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學習。(此舉主要是爲培養了學生合作的能力,爲每一名學生提供了展示的機會。]

2、在檢查朗讀情況的同時,引導學生快速找出文中提及的孔子的弟子名稱。(此舉爲點明顏回、子貢、子路、子張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而後得出再出色的人也有不足,也要不斷學習)

三、細讀課文、深入學習

1、通過讀課文,讓學生談談孔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教師隨機板書:(可能有以下的認識) 有愛心 謙虛 偉大 受人尊敬 瞭解學生不貪財 善於教育 大教育家

(此舉不僅是爲教師因勢利導,深化對孔子的認識,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也同時爲引入段落具體教學做準備)

1、通過引導,讓學生找出說明孔子有愛心(也就是:有教無類)、謙虛、瞭解學生(因材施教)相對應的段落。並在段落學習中,說明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斷學習的思想。

2、對於段落的學習,則主要是在朗讀進行。(朗讀方式有小組、個人自由、以及角色對讀等)

四、總結昇華

1、在結束段落教學後,在基本奠定孔子偉大教育家形象的同時,通過(出示孔子的畫像)讓學生談談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會對他說些什麼? (最終奠定孔子的光輝形象,尊師重道的觀念)

五、作業佈置

1、讓同學們去收集自己喜歡的孔子語錄,誰來把你喜歡的背給同學們聽聽,當然瞭如果能說出理由就更好了!(暢所欲言,鍛鍊說話能力)

說我爲什麼要這樣上課

1、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有減,

2、教學策略的選用

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又不失教師的主導地位,是我選擇教學策略的主要主要依據。

(1)對於說明方法和文章的主要內容以提問的方式詳細解析,力求突破掌握;而對於生字詞的學習和說話訓練則主要是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2)在作業佈置方面,通過小短文的形式,聯繫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習鞏固說明方法的運用,通過說話的形式,鞏固文章的主要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

結束

各位評委老師們你們好!本次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採用提問教學和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生學有所得爲重,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六

一、分析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六年級十二冊第三組11課《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文章講述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十天內選出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諸葛亮爲顧全大局,與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暗算的故事。說明諸葛亮有膽有識、謀劃周密、才智過人。課文結構嚴謹,故事以"借"爲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第三組教材以"中國古典名著"爲主題,中國古典名著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閱讀名著對於增益智慧,提升素養,特別是語文素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編寫本組教材的意圖就是讓學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目標:

我依據《新課標》對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及本單元的學習要求,我根據三個維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爲: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領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總結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4、從故事中具體的人和事中得到啓示,體會我們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從而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是"諸葛亮是怎樣利用草船借箭的"讓學生通過對故事情節的瞭解,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從 而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教學難點是"瞭解諸葛亮借箭爲什麼能成功,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爲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全面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努力啓發誘導,變"教"’爲"導",變爲學生探索、發現的過程。針對訓練的重點項目和課文的特點,設計富有思考價值的重點項目,和符合課文特點、富有思考價值的、多層次、多梯度的問題來導讀課文,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爲什麼。充分發揮朗讀、默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感受力的培養。

教學準備:課前收集的有關《三國演義》的人物、歇後語、故事

二、說教學思想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定位可以概括爲:"兩個基礎,一個重要"。由此我確定的教學指導思想是:①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做主人的學生觀;②堅持文道統一,重視方法指導的教學觀;③革新、開放的大語文教育觀。

三、說教法、學法

隨着課改的深入,現在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要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一直在默默的思考:怎樣教纔能有效,怎樣教纔會有效呢?通過實踐、反思,我慢慢的明白: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時的教學方法爲:

1、採用啓發式教學。即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劃詞劃句,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弄懂弄通課文的內容。

2、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3、情感教學,用感情朗讀貫穿全課程。

4、用朗讀貫穿始終。

學情分析:課文寫了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周瑜不得不爲之嘆服,稱諸葛亮"神機妙算"。教學時,教師就引導學生圍繞"神機妙算"這個詞展開教學。教學中以讀爲主,採用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的形式使學生形成能力。旨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發展、創新意識的語文綜合素質。

四、說課堂教學程序

(一)、交流資料,走近名著

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三國演義》的人物、歇後語、故事。然後教師小結並簡單說明故事發生的背景,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我設計任務型的初讀方法,要求學生帶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草船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的任務進行初讀。目的是落實字音教學,在此基礎上概括課文內容,這樣,既降低了難度,也提高了環節操作的實效性。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這一部分教學,我打算抓一個關鍵詞"神機妙算"來展開。因爲崔巒老師說:"提高課堂教學,問題不在多而在精。問題要提在課文內容、形式的特點上,提在語文訓練的重點上,最好能做到牽一髮而動全身。"通過鑽研教材,我發現"神機妙算"就是這一課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詞語。

因此,我讓學生默讀課文,看看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劃出有關句子並寫體會。我並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幾個方面作爲教學主線,組織教學。此時我讓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讀完後再小組合作,這樣爲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開闊了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瞭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他們在讀中思考,讀中領會,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生在思考、探究、交流中才會對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這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原則。《教學建議》又強調:"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通過自主閱讀,合作交流,同學們很快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有關材料,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充當質疑者、並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這個問題,猶如向學生的心海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浪花,學生的探究慾望被激發起來了,他們就會更主動,更細緻地研讀語言文字,深入理解諸葛亮巧妙安排之處。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方面已經有了充分的理解。

五、說板書設計

14、草船借箭

諸葛亮 周瑜

知天文

神機妙算 曉地理 自嘆不如

知人心

這樣板書,顯示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又顯示了借箭成功的條件,顯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看過板書就能對文章內容一目瞭然。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七

一、教材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泊船瓜洲》一詩是詩人王安石應召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中感慨仕途多險,前途未測,對仕途沒有足夠信心。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鄉。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後,望着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並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遠。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借助註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他們已積累了很多古詩。通過“國小生必背古詩詞”,積累了王安石的《梅花》、《元日》、《書湖陰先生壁》等等,這爲以詩讀詩、以詩學詩、以詩悟詩、創設詩韻課堂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2)通過看註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和古詩五讀法等方法來學習古詩,感知詩詞大意。

情感態度價值觀:

(3)通過意境的創設、反覆誦讀來體會作者深深地思鄉情懷。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想象意境,領會詩情,品味詩句。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的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五、教學準備

(1)針對古詩內容有側重地查閱王安石的資料,對他的基本情況、籍貫故鄉、人生履歷有所瞭解,並做簡要地記錄。

(2)收集描寫思鄉的詩詞

六、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創設情境。

導入語:如果說中國古代文化是一片浩瀚的星空,那麼,詩歌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顆星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北宋王安石創作的《泊船瓜洲》”導入課題,師板書課題,生讀課題,並釋題意,然後詳細介紹了詩人王安石,對他偉大的歷史功績和文學成就進行了高度讚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詩人產生了崇敬之情,進而對詩歌產生了學習的渴望。

(二)整體感知,重點品析

一、讀通其文。

(1)糾正字音。如:“泊”的讀音爲bó

“間”讀 jiàn;“萬重山”的“重”讀 сhóng;“還”讀 huán;

(2)讓學生小聲朗讀詩文,注意讀準字音。此環節目的在於掃除字詞障礙,大體把握詩意,爲後面的細讀詩詞奠定基礎。

(4)小結學習方法,教師板書:一讀通其文

二、讀品其意

(1)自讀詩文,結合幻燈片出示的詞語註釋品味詩句的具體含義。

(因爲這首詩的意思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我採用了自學的方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品味詩句的意思,通過課上的學生回答表明,學生完全能夠自學,且效果很好。)

(2)捉住詩眼“又”以及“何時還”進一步分析詩人的思鄉之情。

(3)通讀全詩,小結學習方法:二品其意。

總之,通過挖掘全詩重點字詞,使學生深刻體會詩句的具體含義,爲感悟詩情做好準備。

三、讀悟詩情

請學生扮演王安石的角色,想象詩人所處的場景以及他的所見所感。教師在旁用語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作者的情境。

在充分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觀察積累,對詩人當時所處的自然環境展開了大膽的想象,並將想象內容連貫起來創作出了一段段生動優美的文字材料。這裏運用語言描述情境。爲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在這裏,我大膽的提出了兩個問題,1、爲什麼詩人所處的實際距離和他的心理距離產生了差距?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更加感受到王安石對家鄉的思念之情。2、出示王安石推敲用字的典故,讓學生思考爲什麼用“綠”字?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感受綠字的動態美,並且詩人感受家鄉的美景從而增添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讓學生大膽談自己的感受,從而深刻體會到了詩人所表達了情感。充分挖掘教材的空白處,讓學生開啓想象的閘門,實現與文本的對話,使學生完全融入到詩詞所營造的意境中,將詩人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所要表達的情感和諧統一起來,從而能夠更好地把握詩的意境、情蘊,產生情感的共鳴。)

四、讀誦其韻。

(1)帶感情朗誦,注意音調、停頓,讀出節奏韻味。 請學生展示朗誦,教師進行評價。

(誦讀和朗讀是不同的,其區別就是用情與否,學生經歷了前三個學習階段,對詩情有了很深的感悟,之後,我又給學生出示了四個詞語,分別是:思念、哀傷、渴望、無奈,讓學生用這些詞語說出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和感受,結果學生的回答淋漓盡致的把詩人的心情和感受表達了出來,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學生的誦讀很成皋,誦讀起來聲情並茂,並能通過關鍵字誦讀出詩人濃濃的思想愛鄉之情。)

(2)指名學生背誦,結合想象與意境,欣賞、誦讀古詩,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利於背誦,而且記憶深刻。古詩學得透徹,所以有的學生能做到當堂背誦。

(三)總結

指出教學重點,做好筆記。回顧古詩四讀法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教學時讓學生先通過自讀自解,整體把握詩意;然後根據查找的資料,小組內交流,用現在的話說說意思;不但要“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以漁”, 以後學生再讀到古詩時很自然的就能結合註釋來幫助理解詩句了。

二、抓住詞語悟詩情

《泊船瓜洲》這首詩字面意思相對比較簡單,詩意容易理解。於是在理解詩意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避免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無重點、無深度、傳統古詩串講串問、逐字逐句的講解,通過板畫幫助學生理解“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關係,進一步體會詩人離家近卻不能還的情感。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就是介紹作者王安石時,教師的講解較多,這裏可以讓學生把蒐集整理出來的資料交流討論,這樣可以更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另外,學生前面誦讀時間稍多,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整理的思鄉的詩詞,沒有時間進行交流。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八

一、說教材

《狼牙山五壯士》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七組的第二篇課文,本組課文以"革命傳統教育"爲主題,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爲掩護羣衆和主力部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峯,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學會書寫。能正確讀寫本課的詞語。背誦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課文敘述中領悟寫人記事的表達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五壯士愛護羣衆、仇視侵略者、爲祖國爲人民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

三、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和英勇跳崖的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2、教學難點: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精神。

四、說教學過程

(一)運用電教,激發興趣,理解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明理興趣是學習的先導。爲了調動學生學可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老師巧妙播放狼牙山勢險峻的片段,學生如身臨其境,懷着濃厚的興趣開始了本課的學習。

國小生情感易受感染。在課文重點處,運用電教手段,創設一定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重點內容,老師在講"頂峯殲敵"時,演示五壯士在頂峯用石頭砸敵人的壯烈場面,使學生像五壯士一樣進入了"陣地",學生深深被五壯頑強的英雄氣概和高度的革命責任感所感染。

明理是閱讀的重要階段。爲了突破五壯士爲什麼要跳崖這個難點,特別是五壯士當時的心情及內心感受,老師出示了五壯士英勇跳崖的片段,使學生理解五壯士完成任務後的喜悅和對祖國無限依戀,對人民無限熱愛之情,體會他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二)以情促讀,總結讀法,運用學法,讀中感悟老師先指名朗讀:初讀想象五壯士的形象。接着通過"頂峯敵"的影片回顧又讓學生品讀好詞段句,體會五壯士與敵人作戰到底的目的,是爲了部隊和人民,更加爲了祖國,所以,學生對五壯士無比崇高敬的真情實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了,這時我們及時總結:品讀體會感情。

老師引導學生運用學法,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英勇跳崖"部份,這樣既教會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又體現了從扶到放的教學特色。

(三)自主釋疑,合作探究

《新課程標準》提出,國小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爲學習語文的主人,在這課裏,要引導學生提問,把學生的主動權放給學生,這樣做,爲學生指明瞭方向,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這個教學步驟中,我們以課堂爲主陣地,始終將"分組討論,合作交流"作爲一種激活課堂信息交流,促進學生目標達成的有效教學方式。

在教學中,老師多次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如運用學法合作探究英勇跳崖部分,老師先讓學生初讀並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麼?在學完本段後,再討論:同學們,看到五壯士應英勇地跳崖後,你們想對五壯士說些心裏嗎?

這樣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課室呈現一種"個性思想展現,交流意識濃厚"的良好氛圍。

(四)整合資源,課堂延伸,情感昇華

語文資源十分豐富,充分整合課內外資源,以點帶面,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富課外知識,全面提高語文水平。我們在學習頂峯殲敵的片段中,讓學生用成語彙報腦海中出現的五壯士形象,豐富學生語彙。在學完課文後,老師提供網址,讓學生瀏覽抗日戰爭的資料,使學生愛英雄、學英雄的感情得到昇華。

(五)作業佈置大膽創新,體現個性

在學完整篇課文後,老師讓學生給自己佈置作業。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了濃厚的學生興趣,又體現了個性思想,滿足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六)板書設計直觀形象

頂峯殲敵——

↙ |英勇跳崖

引上絕路 |

↙ 狼牙山五壯士|╱ 堅強不屈

痛擊敵人 |〈 視死如歸

↙ |╲ 勇於犧牲

接受任務

這節課的板書既形象又條理清楚,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發展脈絡,中心突出。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九

一、說教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巴德·舒爾伯格。文章主要敘述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母親對此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對此的評價是"糟糕透了",父親和母親對"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評價,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我"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長爲一名著名作家。並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

二、說教學目標

本課是第五單元的第2篇講讀課文,教學本課時不但要繼續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根據課文特點,滲透一點對錶達方法的領悟。在知識體系上,它是前四個單元訓練重點"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複習和鞏固,同時,也爲下一單元新的訓練項目"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作了一些鋪墊。爲此,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正確書寫,能正確讀寫、理解詞語。背誦、抄寫最後一個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學習對任務動作、語言和心理的刻畫,體會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不同方式表達的愛。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抓住對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的語句,深入品讀感悟,體會作者逐漸理解父母的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激趣,導入新課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上課伊始,老師引導學生背誦《題西林壁》,以此引導學生領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一個人或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進而老師檢查上節課所學內容:對於作者"我"所寫的第一首詩,母親和父親分別是怎樣評價的?從而引入本課的學習。

【這樣的導入,複習舊知而揭示課文主要內容,既激發興趣,又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精讀課文,悟情明理

新課改指出,教師應定好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位置,變"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者",爲激勵、組織學生主動的"學道、悟道"和學生共同參與學習的特殊"學者",這是學生得以自主學習的前提。這種教師角色位置的變換,在這一環節設計中體現尤爲突出。

老師過渡:"我既得到母親的讚揚,又得到父親的批評,究竟這兩種評價對"我"有什麼作用呢?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第二部分的學習。

課文第二部分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老師先讓學生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的15——17自然段。接着運用"質疑法"理解課文內容。因爲"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積極質疑,把學生提出的有價值,體現教材重難點的問題加以梳理,最後形成兩個重點問題:

(1)作者爲什麼說"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2)成年後,作者越來越體會到兒時是多麼"幸運"這是爲什麼?

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自由發言以後,引導學生領悟到"精彩極了"是一種慈祥的愛,鼓勵式的愛,"糟糕透了"是一種嚴厲的愛,嚴格要求的愛。這兩種愛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作者既擁有母親慈祥的愛,激勵他滿懷信心地前進;又擁有父親嚴厲的愛,使他不至於被一時的成功衝昏頭腦。這樣學生就在讀、悟、問、議的過程中解決課文重難點。最後,多形式的朗讀讀好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求解,讀中品味,讀中明理。

(三)拓展文本,聯繫生活

課程標準要求在課程內容上,注重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現實,因爲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真正實現"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標。因而我們設計了"拓展文本,聯繫生活"這一環節。

首先,安排一場小小的辯論會:如果說愛有兩種,一種是慈祥的母愛,一種是嚴厲的父愛,你更喜歡哪一種?爲什麼?在這裏,我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的平臺。實踐證明,辯論不僅是交流思想,鞏固知識的一種手段,而且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合作能力,互相啓發、活躍思維的過程。

在辯論過程中,對於學生的發言,教師應及時予以點撥引導。通過辯論最後得出一致結論:兩種愛都好,缺一不可,關鍵是看我們如何正確對待。這種辯論既活躍了氣氛,又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隨後老師進一步拓展激趣:"人間最美是真情。同學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像巴迪這樣的事情也經常發生,我們就是童年的巴迪。請大家用手中的筆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樣學生就走出文本,積極主動地學習,創新的潛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創造性的活動中,師生、生生靈活互動,既滲透了思想教育,又碰撞出哲理的火花。

(四)以詩結尾,昇華情感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精彩極了"和"糟糕頭了"》結課時,老師提供一首現代詩《教育與孩子》讓學生齊讀,來結束我們這次愛的行程。

(六)板書設計

19、"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得意揚揚 痛哭

慈祥 →愛← 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