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一年級下冊《靜夜思》教學反思【多篇】

一年級下冊《靜夜思》教學反思【多篇】

靜夜思教學反思1

古詩《靜夜思》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名篇,在學習之前我就預料到每個學生應當差不多都會背,可是經過課前摸底發現其實好多根本不準。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認爲自我會背了就不用學了。真要叫他們理解詩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爲他們長句都讀不好,怎樣在這堂課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在走進課堂的那一刻,我心裏還是沒有底,但我明白我不能像平時那樣上了。所幸一堂課下來,倒也有了新的啓發。

一,交給學生識字的主動權

在板出課題後,讓學生讀讀《靜夜思》三個字,然後請他們說說:你想提醒大家讀好哪個字學生就說出了“靜”讀後鼻音,不能念成前鼻音,“夜”是整體認讀,不能拼讀。於是隨機教學靜與夜,給它們找找朋友,說說能用什麼辦法很快記住這兩個字。但我還不滿足於此,我又問:哪個字告訴我們詩人是在什麼時候哪個字告訴我們周圍有沒有聲音“思”是什麼意思他在思念着什麼呢意外的是,學生很快都明白靜“和”夜“的意思。那詩人思念的是什麼呢以此,學生的意識到了新的學習梯度,立刻進入了閱讀。

二,從生活情感啓發詩的情感

僅有讓學生體會到詩人的情感,纔不會在讀書的時候毫無表情地唱。當學生能讀出詩人是想念家鄉的時候,我就不失時機地問:他會思念家鄉的誰呢學生的答案可多了,有的說是爸爸媽媽,有的說是親朋好友,有的說是兄弟姐妹,有的說是玩過的小溪。。。真是不能夠小看孩子,課前我還擔心他們讀不懂詩呢。於是我又問他們:你們也有過想念爸爸媽媽的時候嗎什麼時候最想我特意讓全託生戴紫薇先說,她說每一天晚上她最想爸爸媽媽,於是學生的話題就這樣打開了,就這樣他們明白了詩人的心境,明白了什麼叫做思念。此時,我讓他們再去讀一讀詩。最終,我問他們,你覺得你讀懂了哪一句或哪一個詞,於是所有的詩意都在孩子們的嘴中被解釋,他們甚至說:月亮都圓了,爲什麼我與家裏人還沒團圓呢!我明白,此時我的教學目的到達了,也讓學生明白了讀書不僅僅只是會讀,還要讀會些什麼。

沒想到這節課有了這麼多意外的收穫,感激我的學生,讓我再一次看到了他們的潛力,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新的體驗也嘗試。

靜夜思教學反思2

在高呼素質教育的今日,古詩文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古詩怎樣“自主學習”呢?尤其是低段的古詩教學。我從培養學生自學古詩的本事入手,雖然孩子們的精力不是時刻集中,但我讓他們自我來當“小教師”,帶讀、自由討論識字辦法、領頭書空、展示自我、自我評價……看着他們興沖沖的小臉,我想他們還是有所收穫。

“國小語文教學應當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爲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古詩的教學尤其不能拘束了學生的想象力,應在教學中把課堂的發言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終生受益。教師課前佈置學生查詢古詩作者及寫作背景資料,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本事。學生們有的到網上查詢,有的去圖書館查詢,有的問大人,有的從詩書上找……這個課前預習既爲下一步學習古詩打下基礎,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

在介紹背景解詩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本事。課標十分重視口頭交際本事的培養,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本事;要在課內外創設各種各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所以,不用舊模式教師介紹,而讓學生介紹自我搜集來的資料,效果更好。學生在介紹李白和寫作背景時,便培養了口頭表達本事及聽說本事,明白了題目的意思,又爲理解古詩的資料做好準備。

在理解詩意時我注重多讓學生朗讀、交流。這樣既不會破壞詩歌的朦朧美,又能夠促使他們動腦思考,自主學習。“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沒錯,學生們喜歡讀書,喜歡多種形式、變着花樣讀書!

“我們應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蘊藏着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古詩教學也要力求做到以學生爲主體,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古詩的閱讀、鑑賞本事的提高,將會使學生在今後的習作中,構成言簡意賅的文風。那麼教會學生自學的本事,對於他們來說是多麼大的一筆人生財富啊!

靜夜思教學反思3

一、釋題,瞭解學情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應根據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一樣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所以,在導入詩題後,我首先了解學情:小朋友們,聽過這首古詩嗎?(大部分學生聽過)對這首古詩你有哪些瞭解呢?(有的會讀、有的已經會背。)

正是在這種瞭解學生“所知”的基礎上,我嘗試了分層教學法。

二、循情,因材施教

爲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學習方式,我首先提出要求:(1)已經會讀會背的學生找學習夥伴開展競賽,看誰讀得準,背得好。(2)不會的同學找值得信賴的學習夥伴(包括教師)一齊藉助拼音合作學習。

其次,教師巡視,瞭解不一樣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

最終,學生交流時也分層次進行,先讓低層次的學生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再讓高層次的學生與夥伴開展競賽,學生自我評議。這期間,教師必須要兼顧不一樣學生的發展需求,力求使不一樣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並能持之以恆,使其成爲學生頭腦中的一種精神積澱。

另外,對於詩意的理解和朗讀指導也不要牽強,不能用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感悟,應當讓學生在主動進取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在《靜夜思》這首古詩的朗讀教學上,我注重聯繫學生對生活的切實體驗:“你們有過想念親人的體驗嗎?具體說說當時的感受。那麼大詩人李白和你們一樣也是在這種心境下寫了這首古詩。”能夠說,情感的共鳴,獨特的感受,會使學生在濃濃的思鄉情中再次誦讀這首古詩。

靜夜思教學反思4

《靜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靜夜思教學反思。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反映了外出遊子的思鄉之情。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結合掛圖以及詩歌進行大膽想象,自我進行換位想象,憶起家鄉的好,激發對家鄉的熱愛。經過情感的融入,讓學生讀起來韻味十足,朗朗上口。經過情感的融入,學生也許不能說出一些字義,但能理解詩意。對於培智學生“以讀爲主,讀中感悟”,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很有利於促進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一、讀一讀,說一說,整體感知詩意。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完美的境,我在《靜夜思》的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播放《靜夜思》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的美。然後抓住重點的詩句理解詩的意思,並經過課件,幫忙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講解從讀中感知詩意。

二、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優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必須的韻律節拍。僅有按其韻律節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但對於剛學習古詩的培智學生並不懂這些。因而在教學中可藉助錄音範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

三、讀一讀,演一演,領悟古詩情趣。

在《靜夜思》這首古詩的朗讀教學上,我注重聯繫學生對生活的切實體驗:“你們有過想念親人的體驗嗎具體說說當時的感受。那麼大詩人李白和你們一樣也是在這種心境下寫了這首古詩。”能夠說,情感的共鳴,獨特的感受,會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構成的圖像更爲鮮明、豐滿,從而內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到達共鳴。

這節課,我主要體現了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中“以讀爲主,讀中感悟”這一教學理念。在新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學習的進取性和自主性明顯增強,學生自主歡樂的學習。

當然,這節課也有很多問題,我的教學語言還不夠沉穩,教學速度有點快,個別化教育不夠深刻,這幾個方面還需繼續培養,也是我今後教學異常注意的環節。

靜夜思教學反思5

本節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學習的進取性高。教師經過各種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敢於自信地表現自我、表現音樂,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爲了突破《靜夜思》濃濃的思鄉之情(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我做到了:

音樂課李白《靜夜思》教學反思

一、朗誦作鋪墊

在導入新課時,我先讓孩子們回憶並且有表情的朗誦學過的詩歌;爲了進一步理解《靜夜思》的情境,還讓二年級的孩子解釋“靜”和“思”的含義;接下來,教師經過自我朗誦,學生個別朗誦,團體朗誦等形式,在朗誦時,抓住自我和孩子們的表情和動作來表達情境;最終還讓孩子們說說自我是用什麼情緒來表達《靜夜思》思想感情的。這些都爲後面有表情的演唱作好了鋪墊。

二、演唱來表達

我經過有表情的朗誦《靜夜思》,讓孩子們進入了其中的情境。演唱歌曲,就是對情境進行實施的時候了。爲了更好的表達情境,先放錄音兩遍,讓學生整體感知歌曲的旋律以及歌曲所要表達的意境。之後自我有感情的範唱,帶唱,師生接唱歌詞。小組接龍唱,全班完整的演唱。在各種演唱的同時,我隨時注意自我和孩子們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在孩子們對歌曲比較熟悉了以後,就對孩子們進行情感導入,經過想象身邊的和遠方的親人來找思念的感覺。最終,在演唱時就要把思念之情寄託在歌聲之中。經過我的循循善誘,孩子們的歌聲充滿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三、繪畫作補充

讀和唱已經讓孩子們進入了《靜夜思》的情境,可我覺得還不夠突出難點。教學剛開始,孩子們朗誦完《靜夜思》後,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幾幅意境圖,讓孩子們找找與《靜夜思》相貼合的畫面。在教學快結束時,教師還讓孩子們在另外版本《靜夜思》的旋律中根據音樂,充分發揮自我的想象本事和對詩歌情境的理解來給音樂配畫。

爲了這個難點,竟花了一節課三分之二的時間,真不簡單啊。

反思整節課,我認爲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和諧的課堂

上課時,教師不是抓緊時間直奔教學主題,而是隨着《拍手歌》的律動自我和學生舞動起來。剛開始,由於羞澀(因爲教師第一次給這些孩子上課,可能有點兒緊張吧)孩子們十分拘束,動作一點兒也不自然。在教師優美的舞姿,鼓勵的語言下,孩子們漸漸的放開了很多,動作也大方了,每個同學都隨着音樂自然地動起來了。剛纔與教師的生疏感一下子無影無蹤,變得與教師親近起來了。律動不但讓課堂變和諧了,並且還刺激和激發了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爲後面的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優美的課堂

整節音樂課上,不管是教師的語言、語音、還是肢體都是那麼自然,那麼優美。教師話不多,可環環相扣,富於邏輯,引人入勝。讓人受益終身。教學過程中適當的肢體動作及豐富的眼神、口型和麪部表情給音樂課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教師對音樂作品理解深刻,她的音樂情緒已經從眼神中流露出來。當音樂響起時,或歡喜、或傷感、或昂頭、或低頭,無一不詮釋着《靜夜思》裏的思想感情,深深地感染着,吸引着小歌手們。整個教學過程都透着美:美的歌聲,美的動作,美的氣氛,美的畫,美的課堂……

三、孩子的課堂

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主體的素質教育的思想,是新《課標》的教育理念。“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教師已經做到了。從值周生喊起立那一刻起,孩子們或站着邊唱邊跳,或坐着靜靜的欣賞動聽的音樂,或在紙上根據音樂完成教師未完成的圖畫……孩子們忙開了,而教師只是穿梭在教室中間,這兒指指,那兒看看。整節音樂課都是孩子們在聽音樂,賞音樂,唱音樂,表現音樂……

四、主角的轉換

在實施新課程中,教師體現出了教育者的觀念轉變。她的執教表現告訴我們,她已經轉變了那種教師是聖人,教材是聖經的舊觀念。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是以統領者的身份出現,而是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以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等多種主角出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隨着學生學習的需要,適時恰當地轉換主角。有時組織學生學習,有時指導學生活動,還根據學生學習需要參與到學生中共同活動。她這樣恰當地適時轉換主角,有效地把學生引導到了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

五、整合的課堂

1、音樂與語文的整合

因爲音樂總是在表現必須的意境。這就註定了音樂與語文的聯繫。這一節課就是要表現《靜夜思》思念親人的情境。而這正是語文課上要表達的資料。所以教師先讓孩子們朗誦詩歌,領會“靜”和“思”的含義,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爲了讓孩子們理解《靜夜思》的情境,教師還給孩子們講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創作環境。爲孩子們吟唱歌曲要表達思念之情作好了鋪墊。教師巧妙地把語文融合到音樂教學的課堂中,使課堂顯得自然而又藝術。

2、音樂與美術的整合

音樂和美術學科是藝術教育的主線條,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陣地,美術是流動的音樂,而音樂是流動的畫面,兩者緊密相連。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加入美術的創作,讓學生把音樂美術有機的結合起來。更好的突破了難點。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妙在靈活,貴在創造。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認爲此刻的教學重要的是象教師那樣去”做"。怎樣做,做得好不好無關緊要,教師主要的任務是使學生樂意與自我合作,不應把目光盯在道路的盡頭—教學結果上,而應集中精神引導學生在道路上如何前進。作爲青年教師的我,必須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研究、反思自我的教學過程,走近新課堂,探索新課堂的奧妙,讓音樂課堂教學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