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創業情況報告多篇

創業情況報告多篇

【第1篇】機關開展創業服務年情況報告

市衛生局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努力把創業服務工作與當前各項工作相結合,突出四個重點爲創業提供優質服務。

一是完善行政審批和醫療服務綠色通道。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簡化審批環節,減少審批程序,改善服務態度,加快項目審批辦理和驗收速度。增設醫療服務“綠色通道”,免費爲客商及其家屬提供體檢、接種疫苗等健康服務,客商就醫實行醫療服務“綠色通道”,爲項目投資人提供醫療服務優惠政策。

二是與企業開展牽手結對服務活動。一方面,組織市衛生監督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機關,開展“牽手百家骨幹企業”活動,爲企業辦實事、解難題。另一方面,組織全市衛生系統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與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企業家結成服務對子,爲企業家提供診療優惠待遇、協助辦理診療手續、衛生保健諮詢等針對性強的醫療保健服務。

三是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創業服務能力。合理調整基層衛生機構佈局,重點加強工業園區和骨幹企業周邊基層衛生機構建設;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投入,改善基層醫療機構環境和設施設備;加強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培訓,端正醫德醫風,提高服務意識和專業知識技能。

四是改進作風創羣衆滿意機關。嚴格執行全市衛生系統崗工作制、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理制、責任追究制等各項工作制度,做到用制度保證效能,提高服務質量。

機關開展創業服務年情況報告(2)

市人民檢察院在創業服務年活動中做到“三個結合”,大力提升創業服務水平。

一是同檢察機關正在開展的“恪守檢察職業道德,促進公正廉潔執法”主題教育結合,一起佈置,同步實施。在全院開展以“依法治國、執法爲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爲主要內容的座談討論,促使幹警恪守檢察職業道德,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推動“創業服務”年活動深入開展。

二是同黨員幹部遵紀守法集中教育緊密結合。在活動中,要求全體檢察幹警做到“六個嚴禁”:嚴禁超越人民檢察院案件管轄範圍辦案;嚴禁對證人採取強制措施;嚴禁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和採取非法的方法獲取證據;嚴禁超過法定期限和變相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嚴禁違反最高人民檢察院和省檢察院關於辦案安全防範的有關規定辦案;嚴禁坐支、截留、挪用和私分扣押款物。堅持對檢察人員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以表彰獎勵、幹部使用、職務晉升爲槓桿和手段,鼓勵先進,弘揚正氣,確保檢察隊伍中不發生違法違紀案件,更好的爲創業服務。

三是同執法規範化建設相結合。將執法規範化建設納入創業服務年活動的重要內容,切實改變執法不規範的行爲,逐步實現執法辦案工作程序化、標準化,把各項檢察工作納入規範化的軌道,最大限度地減少執法的隨意性。加強檢察機關內部監督,進一步強調在查辦職務犯罪案件工作中,認真推行“一案三卡”制度,監督辦案人員依法辦案,廉潔自律,尊重和保障當事人權利。在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詢問證人時,宣讀《辦案告知卡》,告知案件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偵查終結後,填寫《廉潔自律卡》和《回訪監督卡》,記錄辦案人員在辦案過程中遵紀守法和廉潔從檢情況。堅持對訊問犯罪嫌疑人的過程實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強化對訊問過程的監督,防止辦案人員濫用權力和逼供、誘供。認真落實辦案質量督察員制度,對辦案質量進行檢查和評估,監督糾正執法不規範的行爲。以執法規範化建設的成果來體現和檢驗“創業服務”年活動的成效。

【第2篇】個私經濟二次創業情況調研報告

日前,召開的全省領導幹部會議的主題是“全民創業、富民興贛”。圍繞這個主題,7月18日,××市緊接着召開了全市領導幹部會議。會上,市委書記提出“推動各類企業二次創業”的觀點。對於“二次創業”這個概念,他解釋爲“個私企業從創小業向創大業轉變”。他說,全市個體工商戶8萬餘個,“鋪天蓋地”的小企業不少,“頂天立地”的骨幹企業還不多,“驚天動地”的超大型企業基本上沒有。推動個私企業二次企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筆者在這個大的政策背景下,從小處着手,立足推動××區個私企業二次創業這個現實課題,以較詳實的普查資料、統計資料和調查資料爲依據,從××區個私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二次創業的主要障礙等方面進行剖析,並提出了一系列初淺的對策,供大家參考。

一、××區個私經濟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發展現狀

1、總體實力明顯增強。經多年培育,××區個私企業已是經濟發展中活力大、闖勁足、優勢強的羣體,已成爲全民創業的主力軍,逐步發展成支撐國民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截止20xx年12月份,全區個體工商戶達到15853戶,同比增長6.0%;20xx私營企業新增178家,達到971戶,同比增長22.5%,從業人員達2.8萬,同比增長18.2%;私營企業註冊資金達7.3億元,同比增長18.0%。個私企業總體數量和規模迅速擴張,其經濟實力也顯著增強。

2、新興行業迅速擴展。隨着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服務業尤其對新興服務業的需求增強,私營經濟順應形勢的發展,以其經營靈活多樣的優勢,正逐步向公證、律師、會計、審計、統計等信息諮詢服務業,房地產業、廣告業、計算機服務業等新興行業擴展。私營經濟的不斷壯大,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經濟效益非常顯著。個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區經濟增長和實力增強。20xx年××區國內生產總值58.93億元,其中個私經濟增加值佔全區gdp32%,已成爲帶動全區gdp高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對個私經濟的扶持力度加大,個私經濟得到穩步發展,稅收比重逐年提高,到20xx年××區個私經濟繳納稅收1.2 億餘元,佔全區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二)存在主要問題

1、經濟總量很小。20xx年1-12月份,個私經濟增加值僅佔全區gdp32%,其工業產值僅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81%,上交稅金僅佔財政總收入的52%;而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溫州,其工業產值佔比達99.6%,稅收貢獻率達82.8%。

2、企業規模不大。個私企業註冊資金戶均僅有80萬元,898戶私營企業中規模以上的僅29戶,規模以上的僅佔私營企業總數的3.3%,96.7%都是規模以下。

3、行業結構不合理。個體工商戶從事第三產業的佔81.38%,其中批零貿易、餐飲又佔72%,從事第一、二產業的不到20%,而且產業化項目、高新技術、新型工業、精深加工等行業領域投資嚴重不足,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

二、推進個私企業二次創業的主要障礙

1、融資問題。融資困難,資金短缺是個私企業發展壯大的一大瓶頸。據調查,××區90%的個私企業流動、技改、擴大規模的資金緊張。主要原因:一是渠道狹窄。目前,大環境下的融資渠道雖有商業信用貸款、證券、各種支持基金等,但××區通過這些渠道融資十分有限。××區大部分個私企業的融資主要依賴來自企業所有者、家庭成員和民間借貸等,投資缺乏穩定性和長期性。二是銀行惜貸。資產質量是銀行的生命線。個私企業規模偏小,經營風險大,負債能力和資產質量很難達到金融機構規定的資信等級標準,金融部門對個私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採取惜貸、慎貸的態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出臺後,首先被削減貸款規模的是個私企業;貸款門檻高,額度小,週期短,而且手續繁瑣,申貸時間長,常常貽誤企業商機。三是擔保乏力。一方面個私企業本身規模小,很難具備銀行所需要的抵押物;另一方面,財政擔保基金規模小,擔保能力有限。

2、自身素質問題。據初步調查,××區現有個私企業管理者中,具有大專學歷及以上的經理不到5%,進行過專門的企業經營管理培訓和進修深造的則更少。個私企業主普遍感到生產、銷售、人才等的管理水平不高,對各類信息的敏感、選擇、判斷、處理、運用能力不強,對產業走向、市場發展、企業規劃、國家政策等方方面面的把握不準,對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大所需的經驗和知識感到準備不充分。

3、管理制度問題。家族制結構、家庭式作坊結構是××區現階段個私企業的主流結構,與此相應的家庭管理模式是其主要管理模式。這種企業結構和管理模式在個私企業創業起步階段是適宜的,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則逐漸凸顯出弊端, 主要表現在:管理層都是家庭成員,家庭成員們的知識、眼界、經營管理、能力等都十分有限,難以適應企業、產業和市場發展變化的需要;且家庭成員間容易產生分歧,造成各自爲戰的危機,不利於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壯大。

4、專業技術問題。個私企業中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較多,他們在發展過程中沒有注意及時培養和引進專業技術人才、進行技術開發與改造,致使專業技術人才匱乏,技術創新不力,產品科技含量低,升級換代慢,檔次低下,難以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並搶佔市場競爭主動權。據經濟普查資料顯示,××區規模以下私營企業都沒有設立科研部門,與科研機構、高校進行技術聯姻也很少,20xx年全區29家規模以上非公有工業企業中,僅有11家設立了科研部門,投入科研經費僅佔產品銷售收入的1.5%。

5、品牌戰略問題。個私企業主品牌意識不強,過多追求產品單一利益,對企業整體形象和社會效益欠考慮,滿足小富,對企業發展沒有中長期戰略規劃,走一步,看一步。並且同行業內基本是各自爲戰、各自爲陣,同業資源整合和合作協作很不夠,小產業和小產品難形成規模,市場份額過小,產業難做大,長期以來一直形成不了產業航母和產業集羣。品牌戰略思想未從根本上形成,致使曾享譽全國的'××皮蛋''脫胎漆器'等一些地方特色產品的市場份額也基本丟失殆盡,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明顯下降。

三、推進個私企業二次創業的對策思考

筆者認爲,企業外部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起輔助作用;企業內部動力是企業成長的“發動機”,起主導作用。對企業外部環境問題,各級政府一貫高度重視,經過多年在優化環境上下功夫,目前,政策、服務等方方面面都爲投資興業者排障開道,一路綠燈,尤其是在省委、省政府做出“全民創業、富民興贛”的決策之後,全省上上下下對創業的支持政策更加寬鬆、服務措施更加優質,政策和服務這兩個問題基本上不是企業發展的障礙;而企業融資問題,由於國家宏觀調控、銀根緊縮、擔保乏力等客觀原因,倒是企業發展面臨的一個“頑症”。對企業內部動力問題,比如個私企業經營管理者素質低、家庭式管理結構、技術創新乏力、品牌意識不強都直接制約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是企業做強做大的根本障礙,也是企業從創小業邁向創大業的過程中必須破除的發展瓶頸。

1、注重學習,強化培訓,練好“內功”,提高企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一要提高企業主的宏觀能力。企業主要把刻苦自學與培訓深造相結合,不斷增強對宏觀政策、企業戰略、產業發展、整合資源、資本運作、人力資源等宏觀層面的把握能力,逐步塑造成本土型企業家。二要提高企業管理層的業務能力。制定企業高層人才學習與培訓規劃,着力培養一批精通管理、營銷、財務等的高層骨幹。三要提高企業員工的崗位技能。一方面要搞好上崗前的專業技能定向培訓,另一方面要抓好在崗員工的技能強化培訓,努力打造一支操作熟練的員工隊伍,確保生產高效和產品高質。

2、創新制度,敢於打破家庭式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要下決心向家庭式企業結構開刀,改變家庭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引進先進的企業經營理念和科學的管理手段,果斷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儘快使企業走上規範化、科學化的發展道路。××醫藥工業園的江西百神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志高介紹,他的公司前身就是家庭式管理,要改變管理模式,家裏人思想不通,他是頂着壓力、下狠心進行企業制度革新的,至今其父還對他耿耿於懷。但改革後,企業管理更加科學高效,產值連年創佳績,20xx年納稅突破了300萬元,同比增長400%多。

3、注重科研,創新技術,提高企業競爭力,走科技型發展之路。產品是競爭的載體,科技是提升產品質量的根本,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是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一要加大財政對企業技術改造與技術創新的直接扶持力度,並設立技術創新風險投資基金。二要因企制宜,選擇合適的創新模式。企業可根據自身規模、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正確選擇自主創新、模仿創新、合作創新等創新模式,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促進產品升級換代。三要搞好人才資源這個第一資源建設,加大投入,注重在培養和引進人才上下功夫。

4、研究市場,打造精品,樹立創大業的氣魄和強烈的品牌意識。品牌是產品的標識和生命,是企業的旗幟和象徵。品牌可以培養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品牌忠誠一旦形成便難以改變,其影響力是持續、深遠而廣泛的,其價值遠超過產品自身。很多情況下, 消費者的購買行爲就是衝着品牌去的。對於政府要引導企業創品牌,重點支持實現一個主導產業有一個骨幹企業創成品牌,逐步形成一批優勢產業、品牌產品和知名企業。對於企業要在創業之初就樹立精品意識,品牌意識,制定並實施品牌戰略,認真研究市場,準確定位,宣揚和塑造獨特個性的品牌形象;從嚴控制產品質量,促進產品升級換代,提高附加值,搞好配套服務;注重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統一,堅持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的結合,克服貪一時之利而影響長遠與整體利益;培養和發展企業文化,把企業理念、精神等文化因素融入品牌內涵,有效傳播企業文化,不斷推動品牌發展。

5、政、銀、企三方攜手,形成合力,拓寬渠道,疏通融資梗阻。個私企業融資難問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它涉及到企業、銀行、政府等諸多方面,化解的方法也應多方努力、多管齊下。一是構建信用體系。企業要規範和完善財務制度,定期提供全面、準確的財務信息,方便銀行進行信用分析和評價,並與銀行形成互信的合作伙伴關係;銀行要主動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幫助企業建立信用等級,優化資產結構,爲企業量身定製多種安全、可靠的貸款方式,如聯保協議貸款、應收賬款質押業務等。同時,政府與銀行要聯合加強對企業逃廢債務行爲的懲罰力度。二是健全擔保機構。××區成立了由財政參股、企業和社會力量共同出資的信用擔保機構,這對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但從長遠看,應鼓勵法人資本、外商資本入股,讓商業性信用擔保機構成爲主體,鼓勵企業間建立互助性擔保機構。三是建立民營銀行。如果我國現行的金融體制不改,國有銀行作爲融資主體角色不變,個私企業融資的靈活性就會受到很大的制約,而民營銀行則可彌補這一缺陷。政府可提供優惠政策,引進信譽高的民營商業銀行,爲企業提供創業期、技改資本擴張、上市發展等不同階段的資金需求,搭建起層層遞進、多層次融資階梯。激活民間資本充分利用國有商業銀行撤併基層營業網點留下的空間和客戶資源,嘗試組建社區銀行,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同時,個私業主不要單將眼光盯在外部融資上,而要十分重視通過合資、合作、聯營、參股、嫁接等方式,借梯上高樓,解決企業做大做強的發展問題。

6、政府、中介要打造平臺,加強服務,提供發展個私經濟的信息資源。目前並不完善的市場不能有效提供充分的信息,還存在信息不對稱和失靈現象,個私企業主難以準確把握信息,因而影響決策,貽誤商機。爲此,政府在進行產業和行業的宏觀調控時,爲彌補信息不對稱、不充分的缺陷,應建立電子信息服務窗口,向社會公開政策法規、辦事程序等政務信息,適時制定和發佈相關技術標準和相關行業發展方面的信息,並提供優質免費的諮詢。同時,要成立行業協會及行業信息中心等中介服務機構,爲各行業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對口服務。

【第3篇】關於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情況的調研報告

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大學生到農村創業調研活動的通知》,我們組成了包括市委辦公廳、市人事局、市農委在內的市委調研組。從6月下旬開始,調研組深入我市三區四縣及10餘家民營企業,採用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和發放調查表等方法,詳細瞭解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談到創業,不少人認爲,開一家大公司或者建一家大工廠纔是創業,外可以贏得社會認同,內可以獲得成就感,其實不然。開發高科技產業是創業,開辦小廠小店也是創業;立足城市打拼天下是創業,重返鄉村養殖種植也是創業。更何況,隨着新農村建設進程的推進,創業的機遇更多,創業的條件更好。安徽科技學院三名大學生到鳳陽縣小崗村自主創業的成功實踐,充分表明在新農村建設的廣闊天地裏,大學生創業大有可爲。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隨着人們就業觀念的轉變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選擇在農村基層創業成爲我市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新途徑,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將農村作爲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給當地帶來了知識和技術,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爲新農村建設事業做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自XX年以來,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人數共1159人。從學歷構成來看:本科以上學歷214人,佔創業總人數的18.5%;大專學歷511人,佔創業總人數的44.1%;中專學歷434人,佔創業總人數的37.4%。從專業分佈來看,到農村創業的主要是農科、醫科以及師範這三類畢業生:其中農科類畢業生共53人,佔創業總人數的4.5%;師範類畢業生共302人,佔創業總人數的26.1%;醫科類畢業生共106人,佔創業總人數的9.1%。

從本次調研的情況來看,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由省、市統一安排,通過招錄鄉鎮公務員、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鍛鍊、選聘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簡稱“三支一扶”)的形式,選拔了一大批畢業生到農村工作。

自1999年以來,我市把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工作作爲吸引各類人才、培養年輕幹部、優化隊伍結構和建設高素質隊伍的戰略舉措,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狠抓落實,在鄉鎮機構精簡、人員分流的情況下,每年儘量拿出有限的空編用於高校生選拔。截止XX年,我市共選拔399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鍛鍊,前三批有142名高校畢業生已被錄用爲國家公務員,除3人直接錄用到區縣直機關外,其餘139人全部錄用在鄉鎮機關。

(二)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實施意見》和《XX年黃山市招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公告》,採取公開招聘的方式,聘用我市生源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和非本地生源的本市普通高校畢業生,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職務。從XX年起,每年輸送300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基本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的工作目標。今年是選拔工作開展的第一年,共有1023名高校畢業生報名參加招聘活動,目前,選拔工作尚在進行之中。

(三)自主創業類型,部分大學畢業生通過創辦企業,成爲個體工商戶或私營企業主,直接接受市場的優勝劣汰。從此次調研組走訪的7位自主創業畢業生情況來看,他們具有以下共同點:①、所學專業大多爲農科類專業;②、創辦企業大多爲茶葉加工或傳統工藝類企業。③、自主創業之前,大多具備相關領域的從業經歷,有了一定的資本積累和經驗積累。④、在創業過程之中,具備一定的技術支持。具體一定的技術支持。具體而言,又可以分爲以下三種子類型:

1、企業改制,被動創業型。有的大學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國營企業,90年代中期以後,在國企改革過程中下了崗,迫於生存壓力,不得不破釜沉舟,忍辱創業。如創辦黃山一品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的程福壽,84年大學畢業後進入當時的屯溪茶廠工作,95年由於茶業企業的整體改制,不得不離開工作11年得茶廠,家人的埋怨、社會的壓力和失敗的挫折不但沒有壓垮他,反而激發了他創業的勇氣。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創辦了“一品茶行”和休寧縣流口茶業有限公司。

2、求職碰壁,轉而創業型。隨着近幾年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社會新增就業崗位已滿足不了新增大學生的需求。有的畢業生在投了一份又一份簡歷,跑了一次又一次招聘會仍未找到合適的工作後,抱着試一試的態度回鄉自主創業。如創辦徽州竹藝軒有限公司的朱偉,XX年從安徽農業大學畢業後,在省城合肥應聘了多家單位未果後回到家鄉徽州區,加入其弟弟開辦的竹雕工藝廠並逐步將企業發展壯大,直至創辦徽州竹藝軒有限公司。

3、時機成熟,辭職創業型。有的大學生畢業後即找到了待遇優厚的理想工作,然而,他們胸懷創業抱負,在完成了創業啓動資金積累和相關信息、經驗積累之後,毅然辭去工作,回鄉創業。如徽州區潛口鎮二聯竹編工藝廠廠長鄭重,XX年從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就職於浙江安監局。在與浙商接觸過程中看到了竹編工藝品的巨大市場潛力,因而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有了這一想法後,他一方面注意學習浙商的經商之道,另一方面開始市場調研和回鄉考察。XX年初,他辭去了月薪4000餘元的工作,在潛口鎮二聯村創辦了竹編工藝廠。

二、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根本在農業,出路在科技,關鍵在人才。近年來,黃山市高度重視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工作,通過“三支一扶”、選派大學生當“村官”、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等形式,引導大學生到農村、到基層創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爲新農村建設奠定了人才基礎。如黟縣有496名村“兩委”幹部,過去僅有2人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如今已增加到49人,提升了村“兩委”的工作水平。黃山區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身於旅遊產業的發展,目前黃山區從事旅遊產業的大學生達175人,其中,大學本科25人,專科150人;從事導遊服務的達到112人,佔全部人數的64%,爲鄉村旅遊提供了人才支撐。

二是大學生在農村創業中鍛鍊成長。歙縣在農村機關、事業單位創業的大學生中,有一部分人走上了領導崗位,其中98年以後走上國小教師崗位的大學生,絕大部分已經成爲教學骨幹。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中,高管(副總及以上職務)有15人約佔總數的4%,中層幹部約佔75%,一般工作人員約佔20%。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更是成就喜人,有“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俞志榮、創辦黃山誠鑫絲業公司的程學軍、創辦德平化工公司的周德平等。

三是以創業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如XX年從安徽合肥工業大學畢業的鄭重在市級貧困村潛口鎮二聯村創辦竹編工藝廠,開發竹製產品近百種,以公司加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民增收。1984年從安徽省農業大學茶業系畢業的程福壽,XX年創辦了黃山一品有機茶葉有限公司,如今已發展成爲資產總額1000萬元,員工180餘人,年銷售收入2300萬元,出口創匯240萬美元的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評爲XX年度中國茶行業百強企業,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

但同時也感到,大學生到農村創業還存在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主要是:“三缺位”。一是教育缺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普遍缺乏必要的知識、技能和信息。在校期間,多數大學生未參加過創業技能培訓;在社會上,也沒有一個培訓機構,專門針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知識培訓,使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知識儲備不夠。二是服務缺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大學生自主創業,關係到土地、信貸、稅收、財政、農業、勞動保障等部門的相關政策,特別是創業資金來源渠道不寬。另外缺乏一個大學生創業綜合指導部門,大學生剛畢業,人生地不熟,不知從哪裏入門。三是政策缺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也是一個弱勢羣體,要有實實在在的政策,讓大學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目前,在土地流轉、創業貸款、稅收優惠等方面還沒有出臺實實在在的傾斜政策,還缺乏代償助學貸款、戶檔遷轉、養老保險、創業扶持等事關的大學生切身利益的政策,大學生對到農村創業不成功存在後顧之憂。

三、下一步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爲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村經濟發展,進而推動國家經濟快速發展,許多發達國家都出臺了傾斜政策,大力扶持高校加強農科類人才培養和鼓勵人才到農村、基層工作。而我國面對大學農科專業逐漸弱化和農村基層大學畢業生“下不去、留不住”的局面,應當採取有力措施予以應對。

一是從高校層面來看,要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培養農科人才,加強創業教育,引導支持大學生到農村創業。

國無農不穩,民無食不寧。“三農”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培養農科類人才。現階段,由於農業效益低,農業農村工作條件艱苦,農科生就業難度大等原因,農科類專業成了冷門,普遍存在着生源“墊底”和報到率不高的現象,加之農科類專業辦學投入大、效益低,迫使農業院校弱化發展農科類專業而大力興辦“熱門”專業。實際上農科人才培養與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不可或缺的。所以高校要重農科學科專業建設,大力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爲”的應用型農業科技人才。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與創業能力。大學生創業一要有敢於創業的精神和勇於創業的激情,二要有創業所必備的素質和能力。幾年前在校大學生和畢業生創業曾一度“紅火”,但如今在校大學生創業以及畢業生選擇創業的已很鮮見。高校要重視對創業大學生的支持。對走上創業之路的大學生,學校要繼續給予關注與支持,以促進他們創業成功。

二是從政府層面上看,要優化政策輿論導向,促進農科人才培養和大學生到農村創業。

一要積極引導和支持高校辦好農科類專業。目前,高校農科類專業因投入大、辦學效益低,加上缺乏優質生源和就業形勢嚴峻,處於較爲艱難的辦學境地,政府要重視高校中這一“弱勢羣體”,採取傾斜政策加大投入,支持高校辦好農科類專業,防止農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萎縮。同時要大力鼓勵考生報考農科類專業。針對高校農科專業優質生源嚴重不足的實際,應積極實施吸引優質生源報考農科專業的招生政策。

二要積極營造鼓勵到農村創業的社會氛圍。社會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輿論導向,直接影響着他們的創業行動與熱情。目前,雖然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從社會整體看,人們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還缺乏足夠的理解與認同。各級政府要成立專門的大學生創業指導機構,成立各類創業中心或創業孵化器,加強對大學生創業工作的指導;宣傳部門要通過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大學生創業的重要性和各項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拓寬宣傳渠道,通過各種媒體有重點推出大學生創業典型,擴大社會宣傳面,發揮好輿論導向作用。積極營造全民支持、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社會氛圍。

三要提供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制度保障。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到基層,要有實實在在的政策,讓大學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國土、金融部門在土地、融資方面,可向大學生創辦或領辦的企業傾斜,給予優惠政策;稅務部門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中辦發〔XX〕18號)的文件精神,兌現各項優惠政策;財政部門對大學生創業興辦企業申請小額貸款擔保要進一步降低門檻、簡化相關手續、逐步推行大學生創業小額貸款。國家應該儘快建立健全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引導大學生在社會安全網的保護下走向非公單位、走向基層、走向自主創業。要想讓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到農村創業,就給他們一個崇高的名義,一個充足的理由,一個可預期的發展空間,一個正常流動的退出機制。要重點落實好代償助學貸款、生活補貼、戶檔遷轉、職稱評定、權益保障等事關畢業生切身利益的政策,真正在戶籍管理、勞動關係形式、社會保險繳納和保險關係接續等方面提供保障。

四要引導企業家爲創業大學生提供指導和資金支持。企業家應增強社會責任感,創辦大學生創業的指導機構和中介組織,爲大學生創業提供服務。在it業迅猛發展的印度,能產生穆爾蒂這樣的“偶像”,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印度有非營利的“成熟的創業指導協助機構”,如tie公司和維瓦尼基金會等。由印度知名企業家羅密什·維瓦尼資助創建的維瓦尼基金會,致力於激勵、教育和支持那些“新企業家”,並創造可使他們成功的環境。“只做好事不求營利”的tie則是1992年在美國硅谷成立的專門幫助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這幾個國家的青年進行創業的公司。該公司的執行主任賽山·萊摩汗告訴記者:“我們與大學、風險投資公司、律師、銀行、企業都有着緊密且固定的聯繫,因爲這些環節都是創業者白手起家必不可少的要素。我們所做的,就是給青年企業家提供一箇中間平臺,幫助那些只有技術的it人才做好技術以外的其他環節。”在全球it業的搖籃美國硅谷,有4%的公司是印度公司;其中,在對創業而言非常重要的風險投資公司中,有24%由印度人創辦。萊摩汗說,很多想創業的青年雖然條件很好,卻不知如何從風險投資公司那裏拿到錢,tie會出面來幫他們。tie每年定期幫助幾十家小公司聯合組織人才市場,爲他們尋找合適的員工。tie還與其他國家的政府機構和當地組織有很多聯繫,以幫助自己的會員公司在建立國外分部時適應當地的情況。

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有利於讓廣大高校畢業生熟悉國情,瞭解民情,不斷增強熱愛農村、紮根基層、服務人民、報效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豐富閱歷,磨鍊意志,提高能力,有利於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緩解大學生的就業矛盾。我們相信,只要不斷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政策優惠並真正得到落實,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自願到農村創業。

【第4篇】全民創業情況調研報告

“全民創業”理念,已寫進xx規劃,並作爲未來發展的思路和方向。何謂全民創業,全民創業就是要讓每個創業者的積極性都得到充分的發揮,每個人的潛能都得到有效釋放,整個社會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活力競相迸發。實施全民創業戰略,便是通過活躍人們創業思維,激活各類創業主體,挖掘社會創業潛能,從而以創業推動發展,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加快致富,以創業促進和諧。

一、我縣開展全民創業基本情況

我縣嚴格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加大政策扶持,提供創業平臺,加強創業服務,積極開展推動全民創業的“十百千萬”活動,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將全民創業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1、制定配套政策,推進創業。我縣成立了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和創業推進全民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爲推進全民創業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出臺了《崇仁縣推進全民創業活動實施辦法》,細化了有關優惠政策,建立了領導聯繫會議制度、部門協調工作制度、情況通報制度和定期督查制度等相關工作制度。

2、擴大宣傳發動,激勵創業。在幹部層面,高位推動,召開全縣全民創業動員大會,首先攪動了幹部的思想;在羣衆層面,採取了典型人物巡迴報告會,設立創業就業電視專欄,宣傳回鄉成功創業人士,講詢相關創業政策,從而激勵有創業願望的人員加入創業隊伍。

3、依託產業優勢,引導創業。在工業方面,近幾年先後有16家企業落戶縣工業園區,這些創業者全部都是本縣在外從事變壓器研製、銷售的返鄉人員。在農業方面,發展“公司+農戶”。江西天地緣麻雞食品有限公司落戶我縣,實行保護價收購崇仁麻雞,形成飼養、加工、運輸、銷售“一條龍”,使崇仁麻雞的飼養量翻番,達到9000萬羽。在三產方面,積極鼓勵創業者圍繞衣食住行、社區服務、休閒娛樂、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進行創業。僅今年通過勞動部門鼓勵百姓創家業,爲466人發放小額貸款3201萬元,帶動就業1800餘人。

4、提供幫扶措施,鼓舞創業。我縣爲鼓勵本縣在外人員回鄉辦企業,採取了“領導牽頭、鄉情感化、政策支持、服務配套”的辦法吸引本鄉在外人員回鄉創業,並安排專項資金100萬元。去年,曾宇華、楊國輝等許多在外人員通過鄉情感化,紮根家鄉創業。

二、影響和制約創業的主要因素

1、創業意識缺乏。個人創業隨時面臨可能失敗的風險,如何評估這種風險以及風險帶來的後果是創業者必須考慮的。如果一旦創業失敗可能會危及基本生活條件或引發生存危險的話,一個理性的人會自覺迴避這種後果,特別是原來已經有穩定生活來源的,很難拋棄已有的東西去重新創業。因此,部分勞動者有了一定的經驗、技能、資金積累後,首先想到外出繼續打工,而不會想創業,缺乏自主創業的意識和衝動。

2、創業文化缺乏。要形成一個地方的創業文化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像浙江溫州,有着渾厚的創業文化底蘊,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先當小老闆,然後慢慢做大。

3、創業能力缺乏。目前我縣的創業者大多數處在生存型創業階段,這就要求創業者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較強的機會感知能力和創新能力,要在實踐中對商業意識培養,瞭解市場,不斷提高創業能力。

4、創業項目的選擇。現在有很多人想創業,但不知要創什麼業,可供農民工創業的項目不多。

5、職能部門合力未形成。少數單位從自身部門利益出發,對市委1號文件變通執行,沒有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全民創業。

三、進一步做好創業帶動就業的建議

省、市全民創業文件精神鼓舞人心,措施具體,現在最關鍵的是要抓好落實。

1、着力營造好全民創業的濃厚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開闢專欄,廣泛宣傳上級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鼓勵支持全民創業的政策規定,積極宣傳農民工返鄉創業和推進全民創業中的好典型、好經驗,大力倡導勤奮、拼搏、有爲的價值觀念。要大力開展主題教育。在機關中開展以“創新服務、效能服務”爲重點的主題教育,樹立服務爲本,爲創業服務的理念。在企業中開展以“誠信立業、創新創業”爲重點的主題教育,樹立靠誠信立業、靠創新發展的理念。在市民中開展以“支持創業、投身創業”爲重點的主題教育,倡導“人人都是創業主體,人人都是創業環境”的觀念,營造尊重創業、投身創業的濃烈氛圍。形成政府鼓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羣衆自主創業的強大聲勢,掀起新一輪創新、創業的熱潮。

2、着力落實好全民創業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稅收扶持、規費減免、金融扶持、社保扶持、費用補貼、政策准入等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力度。

3、着力搭建好全民創業服務平臺。整合崇仁縣人力資源市場,集辦公、培訓、實訓、創業孵化爲一體,改變服務平臺少而小,培訓場地少而散,實訓場地、創業孵化基地缺乏的局面。把做好全民創業工作放在與招商引資、抓項目、抓投入的同等地位,把工作精力、幫扶政策更多地向全民創業工作傾斜,全力以創業者搞好服務。與全民創業工作緊密聯繫的工商、稅務、衛生、公安等部門要切實提高幹部職工素質和敬業精神,爲創業者在投資、發展、維權方面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服務。各部門應以推進全民創業爲己任,找準位置,主動服務,要大力扶持創業者,少說不說不能辦,多想多說怎麼辦,對可辦不辦的事情要做到堅決辦。樹立發展至上、客商至上、創業至上的理念。對政策落實不到位或故意刁難創業者和企業的,要抓一些反面典型,堅決予以嚴肅處理,從而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

4、着力引導扶持提高全民創業的整體素質。一是積極引導個私企業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外向型、科技型和農業產業化企業,提升全民創業的產業結構。二是引導個體私營業主提高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走愛國、敬業、誠信、守法的道路,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奉獻社會的表率。三是積極提供信息支持。要使有關產業政策、法律法規、商品和服務信息能夠快速傳達到個體私營企業,爲其生產經營服務。

全民創業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第5篇】關於開展全民創業情況調研報告

“全民創業”理念,已寫進十一五規劃,並作爲未來發展的思路和方向。何謂全民創業,全民創業就是要讓每個創業者的積極性都得到充分的發揮,每個人的潛能都得到有效釋放,整個社會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活力競相迸發。實施全民創業戰略,便是通過活躍人們創業思維,激活各類創業主體,挖掘社會創業潛能,從而以創業推動發展,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加快致富,以創業促進和諧。

一、我縣開展全民創業基本情況

我縣嚴格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加大政策扶持,提供創業平臺,加強創業服務,積極開展推動全民創業的“十百千萬”活動,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將全民創業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1、制定配套政策,推進創業。我縣成立了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和創業推進全民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爲推進全民創業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出臺了《崇仁縣推進全民創業活動實施辦法》,細化了有關優惠政策,建立了領導聯繫會議制度、部門協調工作制度、情況通報制度和定期督查制度等相關工作制度。

2、擴大宣傳發動,激勵創業。在幹部層面,高位推動,召開全縣全民創業動員大會,首先攪動了幹部的思想;在羣衆層面,採取了典型人物巡迴報告會,設立創業就業電視專欄,宣傳回鄉成功創業人士,講詢相關創業政策,從而激勵有創業願望的人員加入創業隊伍。

3、依託產業優勢,引導創業。在工業方面,近幾年先後有16家企業落戶縣工業園區,這些創業者全部都是本縣在外從事變壓器研製、銷售的返鄉人員。在農業方面,發展“公司+農戶”。江西天地緣麻雞食品有限公司落戶我縣,實行保護價收購崇仁麻雞,形成飼養、加工、運輸、銷售“一條龍”,使崇仁麻雞的飼養量翻番,達到9000萬羽。在三產方面,積極鼓勵創業者圍繞衣食住行、社區服務、休閒娛樂、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進行創業。僅今年通過勞動部門鼓勵百姓創家業,爲466人發放小額貸款3201萬元,帶動就業1800餘人。

4、提供幫扶措施,鼓舞創業。我縣爲鼓勵本縣在外人員回鄉辦企業,採取了“領導牽頭、鄉情感化、政策支持、服務配套”的辦法吸引本鄉在外人員回鄉創業,並安排專項資金100萬元。去年,曾宇華、楊國輝等許多在外人員通過鄉情感化,紮根家鄉創業。

二、影響和制約創業的主要因素

1、創業意識缺乏。個人創業隨時面臨可能失敗的風險,如何評估這種風險以及風險帶來的後果是創業者必須考慮的。如果一旦創業失敗可能會危及基本生活條件或引發生存危險的話,一個理性的人會自覺迴避這種後果,特別是原來已經有穩定生活來源的,很難拋棄已有的東西去重新創業。因此,部分勞動者有了一定的經驗、技能、資金積累後,首先想到外出繼續打工,而不會想創業,缺乏自主創業的意識和衝動。

2、創業文化缺乏。要形成一個地方的創業文化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像浙江溫州,有着渾厚的創業文化底蘊,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先當小老闆,然後慢慢做大。

3、創業能力缺乏。目前我縣的創業者大多數處在生存型創業階段,這就要求創業者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較強的機會感知能力和創新能力,要在實踐中對商業意識培養,瞭解市場,不斷提高創業能力。

4、創業項目的選擇。現在有很多人想創業,但不知要創什麼業,可供農民工創業的項目不多。

5、職能部門合力未形成。少數單位從自身部門利益出發,對市委1號文件變通執行,沒有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全民創業。

三、進一步做好創業帶動就業的建議

省、市全民創業文件精神鼓舞人心,措施具體,現在最關鍵的是要抓好落實。

1、着力營造好全民創業的濃厚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開闢專欄,廣泛宣傳上級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鼓勵支持全民創業的政策規定,積極宣傳農民工返鄉創業和推進全民創業中的好典型、好經驗,大力倡導勤奮、拼搏、有爲的價值觀念。要大力開展主題教育。在機關中開展以“創新服務、效能服務”爲重點的主題教育,樹立服務爲本,爲創業服務的理念。在企業中開展以“誠信立業、創新創業”爲重點的主題教育,樹立靠誠信立業、靠創新發展的理念。在市民中開展以“支持創業、投身創業”爲重點的主題教育,倡導“人人都是創業主體,人人都是創業環境”的觀念,營造尊重創業、投身創業的濃烈氛圍。形成政府鼓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羣衆自主創業的強大聲勢,掀起新一輪創新、創業的熱潮。

2、着力落實好全民創業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稅收扶持、規費減免、金融扶持、社保扶持、費用補貼、政策准入等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力度。

3、着力搭建好全民創業服務平臺。整合崇仁縣人力資源市場,集辦公、培訓、實訓、創業孵化爲一體,改變服務平臺少而小,培訓場地少而散,實訓場地、創業孵化基地缺乏的局面。把做好全民創業工作放在與招商引 資、抓項目、抓投入的同等地位,把工作精力、幫扶政策更多地向全民創業工作傾斜,全力以創業者搞好服務。與全民創業工作緊密聯繫的工商、稅務、衛生、公安等部門要切實提高幹部職工素質和敬業精神,爲創業者在投資、發展、維權方面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服務。各部門應以推進全民創業爲己任,找準位置,主動服務,要大力扶持創業者,少說不說不能辦,多想多說怎麼辦,對可辦不辦的事情要做到堅決辦。樹立發展至上、客商至上、創業至上的理念。對政策落實不到位或故意刁難創業者和企業的,要抓一些反面典型,堅決予以嚴肅處理,從而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

4、着力引導扶持提高全民創業的整體素質。一是積極引導個私企業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外向型、科技型和農業產業化企業,提升全民創業的產業結構。二是引導個體私營業主提高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走愛國、敬業、誠信、守法的道路,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奉獻社會的表率。三是積極提供信息支持。要使有關產業政策、法律法規、商品和服務信息能夠快速傳達到個體私營企業,爲其生產經營服務。

【第6篇】全市富民創業情況工作報告

根據市政協的安排,我代表市人民政府通報今年以來全市富民創業情況。

一、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緊扣富民創業這根主線,不斷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1~7月份,全市新增私營企業510家,同比增長25%;民營企業新增註冊資本5.89億元,同比增長105%;新增個體工商戶2484戶,同比增長70%;個體工商戶新增註冊資本8442萬元,同比增長73%。累計利用引進民資21.63億元,佔年計劃的72.1%,其中:18個鎮及經濟開發區利用民資18.38億元,市級機關部門引進民資3.25億元;一產利用民資2996萬元,二產利用民資18.69億元,三產利用民資2.64億元; 500萬元以下的民資項目591項,當年累計投資額7.93億元, 500~1000萬元的項目102項,當年累計投資額3.87億元,1000~3000萬元的項目83項,當年累計投資額6.02億元,3000萬元以上項目18項,投資額3.81億元。截止7月底,全市共有民營企業3408家,註冊資本30.19億元,個體工商戶24179戶,註冊資本5.72億元。

二、主要工作

1、強化行政推動,優化創業環境。全市富民創業動員大會召開後,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發展民營經濟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切實加強民營經濟的組織領導,研究解決富民創業中的矛盾和問題。各地也都建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充實了富民創業的領導力量。各級各部門以優化環境爲抓手,不斷加大富民創業的推進力度。一是營造輿論氛圍。各地、各部門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發動工作,通過組織外出參觀學習、舉行富民創業報告會等形式,大力宣傳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意義,提高廣大幹部羣衆對富民創業的認識。特別是引導黨員幹部樹立帶頭富、帶領富的觀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不會富,不能當幹部;只顧自己富,不是好乾部。市經發局、工商局、質監局、國稅局、地稅局、環保局、行政服務中心等部門主要負責人通過電視向全市承諾,保證爲富民創業提供優質服務。通過廣泛的宣傳發動,廣大幹部羣衆支持、參與富民創業的熱情高漲,富民創業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二是優化服務環境。各級各部門堅持以富民創業爲先,旗幟鮮明地爲創業者撐腰,爲民營經濟保駕。大多數鎮成立了行政服務代理中心,爲創業者代理相關行政審批事項,幫助創業者辦理相關手續。各有關部門利用自身優勢,積極爲富民創業服務。農業局多次舉辦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班,對農民及農民經紀人進行培訓;勞動保障局多次舉辦創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對90名具有創業優勢的失業人員進行創業指導和培訓,對925名失業職工開展技能培訓。金融部門積極爲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推行失業人員小額貸款,累計爲53人發放貸款89萬元。三是搭建創業平臺。各鎮普遍重視富民創業的載體建設,爲投資、創業人員提供創業平臺。1-7月份,全市18個鎮在建的工業集中區20個,佔地面積45975畝,其中已開發面積12044畝,累計投入固定資產19.14億元,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28億元。針對有創業慾望的人員普遍感到致富無門的實際,市民營辦充分發揮創業指導職能,蒐集整理了近100個微型創業項目,利用展示牌、顯示屏、vcd片等方式對外推介。

2、強化政策促動,加大扶持力度。爲進一步加快富民創業進程,市委、市政府先後制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逐步完善了支持富民創業和發展民營經濟的四大政策體系。一是放開政策。在從業人員上,只要具有完全民事行爲能力的人員都可以憑本人身份證直接到工商部門登記註冊,領取工商營業執照;在經營領域上,對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申請的經營範圍,只要不是國家明令禁止的,放開經營,除涉及國家安全、人民身體健康、國家專營專控的商品、行業外,創業者可自主選擇經營範圍。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公有資產轉讓工作,組織推介了88個公有資產轉讓項目,拓寬富民創業的發展空間,涉及辦公類項目16項、建築類項目7項、農業類項目2項、工業類項目13項、服務類項目42項、教育類項目5項、基礎設施類項目3項。二是激勵政策。鼓勵和支持機關及財政撥款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自願離崗創業、在崗兼業或辭職從事民營經濟。離崗創業期限爲5年。離崗創業人員每年接受經營業績考覈,對創業業績突出的,給予必要獎勵。三是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意見》中有16條扶持政策,主要從減免新辦企業的各項規費、減免新辦企業所得稅、新辦企業實施國家、省級技改項目和火炬、星火計劃項目貼息以及國產設備投資貼息等方面給予扶持。四是產業政策。主要是培育產業特色,發展板塊經濟。婁莊鎮的紡織、波紋管兩大特色產業,到年底紡織服裝企業將達60家,納稅銷售達到3億元,佔全鎮納稅銷售額的40%以上,波紋管企業將達到70家,納稅銷售達到2億元,佔全鎮納稅銷售總額的28%。溱潼、興泰的不鏽鋼產業,裏華、罡楊、姜堰鎮的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等的特色也較明顯。

【第7篇】婦聯:幫助廣大婦女同胞創業就業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不強。文化技術素質偏低決定了婦女就業創業能力相對較弱。全區女性從業人員11.53萬人中,高中及以上3.37萬人,佔從業人數的29.24%;國中及以下8.16萬人,佔婦女從業人數的70.76%。一是就業能力不強。全區返鄉女性1332人,國中及以下文化的803人,佔返鄉女性的60.3%。二是增收致富能力不強。大部分農村婦女文化程度較低、勞動技能單一,只能從事勞動收入低,勞動強度大的簡單體力勞動。三是創業能力不強。婦女創業所投資的項目大部分仍在傳統項目上做文章,而且投資項目規模小、科技含量不高。

3、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創業渠道不暢。一是就業性別歧視,導致婦女就業難。在保護婦女權益的相關法規中雖然規定了男女享有平等就業權利,但在執行過程中因操作性不強而缺乏相應的處罰措施,婦女就業歧視依然存在,就業壓力更加突出。二是信息渠道不暢,錯失良機。不少女性有着創業的願望,但不知道該選擇什麼項目、怎麼創業。有的雖有好的創業意圖,但對市場需求不甚瞭解,不敢投資;有的因爲得到了過時的信息,貿然投資,導致創業失敗。三是外部環境影響,就業形勢嚴峻。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經濟發展趨緩,導致社會總需求下降,對產品和勞務的需求減少,從而帶來就業崗位的減少,形成了新的就業壓力。

4、創業資金短缺,就業創業信心不足。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婦女所發展的產業中,投資項目規模普遍偏小,有的更談不上成規模,大部分是因缺乏擴建或擴大規模所需的資金,雖然有創業小額貸款扶持,但條件多、程序複雜,而且農村婦女還難以享受此項優惠政策。,因資金不足求助於婦聯組織的創業女性有20餘人,而婦聯組織的專項經費十分有限,又沒有行政執法職能,工作協調難度大,因此,在推進婦女就業創業實際工作中困難重重。有些婦女雖有滿腔創業的熱情,但由於無法籌到所需資金,再加上對政府扶持政策瞭解不夠,影響了創業的熱情,她們期盼着政府能提供更多的寬鬆政策。

三、解決農村婦女就業創業的建議及對策

婦女就業創業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各級黨委政府要從維護婦女權益、推動婦女發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出發,在制定政策、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提供服務上能更多地向婦女傾斜,全面推進婦女就業創業工作。

1、搭建宣傳教育平臺,增強婦女就業創業意識。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各種傳媒和“農家女大課堂”、“婦女文化中心戶”等婦女陣地,向農村婦女廣泛宣傳黨的政策和有關促進婦女創業的政策規定,宣傳農村婦女就業創業的重要性。一是大力宣傳科學發展觀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引導廣大婦女樹立“四自”精神,激發她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幫助其消除“男主外、女主內”的陳舊觀念,樹立敢於拼搏,敢於創業的新觀念。二是大力宣傳創業傑出女性的先進事蹟,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激勵更多的婦女跨入創業的行列,帶動更多的婦女在創業創新實踐中創造新崗位、創造新業績、創造新生活。努力營造女性創業的濃烈氛圍,以鼓勵更多的女性想創業、敢創業、創大業。

2、搭建教育培訓平臺,提高婦女就業創業能力。要進一步擴大創業培訓規模,利用全區的培訓資源,開展多渠道、多門類、多層次的實用技術和技能培訓,提高廣大婦女依靠科技創業就業和增收致富的能力。尤其要化大力氣培育一批以女企業家、農村致富女能人和女創新技術人才爲代表的婦女創業創新帶頭人,樹立婦女創業標杆。一是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村婦女增收致富能力。充分發揮婦女陣地作用,紮實開展培訓活動。採取集中授課,現場指導,個別輔導,專題座談等靈活多樣的形式,結合婦女羣衆所急需的市場營銷,從業技能,道德規範,家教知識等,使每位農村婦女勞動力掌握1-2門實用技術。二是加大轉移培訓力度,提高農村婦女就業創業技能。要根據農村婦女的文化層次、技能水平,採取不定期舉辦婦女就業培訓班的方式,幫助廣大農村婦女儘快撐握一技之長,爲農村婦女增收致富拓寬渠道,加快農村婦女勞動力由傳統農業型向技能型的轉變。三是加大骨幹培訓力度,培養農村婦女就業創業攻堅力量。要通過對農村女能人、女經紀人、女農民技術員實用科技含量高的技能培訓,使其成爲新農村建設中婦女的攻堅力量,使她們成爲帶領農村婦女致富的“領頭雁”。

3、搭建就業服務平臺,優化婦女就業創業環境。要爲廣大婦女提供政策信息、資源支持、就業安置等服務,促進婦女就業創業。一是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優化婦女就業創業環境。要把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貫穿於婦女就業創業全過程,在經濟發展戰略上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過程中,鼓勵扶持有利於女性就業創業的產業發展。二是暢通信息渠道,構建婦女就業創業信息服務網絡。向婦女羣衆提供用工信息、就業動態、權益維護等信息服務。三是拓寬就業渠道,爲婦女就業創造條件。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與擴大就業相結合,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四是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婦女的勞動權益。要積極推進生育保險制度改革,從根本上解決女職工在懷孕、產期、哺乳的保護問題;認真規範勞動合同,從制度上保障女職工合法勞動權益;加強檢查監督,對侵害女職工勞動保障權益的案件,嚴肅查處,切實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

4、搭建信貸服務平臺,破解婦女就業創業瓶頸。要制定和完善符合實際,可操作性強、能切實推動女性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扶持婦女就業創業。一是針對女性創業普遍遇到的融資困難,要加大對農村婦女創業小額貸款的扶持力度,建議政府設立女性創業發展專項基金,貼息或無息提供創業貸款,減化程序,暢通貸款渠道。二是針對女性創業項目選擇問題,要支持婦聯建立創業基地,建立婦女創業項目庫,以適應不同層次婦女的創業需要。三是針對貢獻突出的女性創業典型,要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她們將項目做大做強,使她們成爲婦女自主創業的榜樣,以她們的典型輻射作用,帶動更多的婦女投身創業實踐,以創業帶動就業,解決更多的農村婦女就地轉移。四是針對特殊困難婦女羣體就業和實際生活問題,要着重幫助低保護、困難戶、單親特困母親家庭和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問題,切實爲她們解決生活實際困難。五是針對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要積極宣傳實施大學生創業工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創業精神教育和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典型宣傳,鼓勵引導女大中專畢業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實現女大學生創業有新突破。

【第8篇】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情況的調研報告

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大學生到農村創業調研活動的通知》,我們組成了包括市委辦公廳、市人事局、市農委在內的市委調研組。從××月下旬開始,調研組深入我市三區四縣及××餘家民營企業,採用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和發放調查表等方法,詳細瞭解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談到創業,不少人認爲,開一家大公司或者建一家大工廠纔是創業,外可以贏得社會認同,內可以獲得成就感,其實不然。開發高科技產業是創業,開辦小廠小店也是創業;立足城市打拼天下是創業,重返鄉村養殖種植也是創業。更何況,隨着新農村建設進程的推進,創業的機遇更多,創業的條件更好。安徽科技學院三名大學生到鳳陽縣小崗村自主創業的成功實踐,充分表明在新農村建設的廣闊天地裏,大學生創業大有可爲。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隨着人們就業觀念的轉變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選擇在農村基層創業成爲我市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新途徑,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將農村作爲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給當地帶來了知識和技術,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爲新農村建設事業做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自xx年以來,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人數共××××人。從學歷構成來看:本科以上學歷×××人,佔創業總人數的××%;大專學歷×××人,佔創業總人數的××%;中專學歷×××人,佔創業總人數的××%。從專業分佈來看,到農村創業的主要是農科、醫科以及師範這三類畢業生:其中農科類畢業生共××人,佔創業總人數的×%;師範類畢業生共×××人,佔創業總人數的××%;醫科類畢業生共×××人,佔創業總人數的×%。

從本次調研的情況來看,我市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由省、市統一安排,通過招錄鄉鎮公務員、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鍛鍊、選聘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簡稱“三支一扶”)的形式,選拔了一大批畢業生到農村工作。

自××××年以來,我市把選拔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工作作爲吸引各類人才、培養年輕幹部、優化隊伍結構和建設高素質隊伍的戰略舉措,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狠抓落實,在鄉鎮機構精簡、人員分流的情況下,每年儘量拿出有限的空編用於高校生選拔。截止××年,我市共選拔×××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鍛鍊,前三批有×××名高校畢業生已被錄用爲國家公務員,除3人直接錄用到區縣直機關外,其餘×××人全部錄用在鄉鎮機關。

(二)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年××市招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社區工作的公告》,採取公開招聘的方式,聘用我市生源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和非本地生源的本市普通高校畢業生,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職務。從xx年起,每年輸送300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基本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的工作目標。今年是選拔工作開展的第一年,共有1023名高校畢業生報名參加招聘活動,目前,選拔工作尚在進行之中。

【第9篇】統計局調查隊關於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情況的報告

根據市委辦、市政府辦《關於印發xx市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餘辦字〔XX〕2號)文件精神,爲鞏固機關效能年活動成果,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提升創業服務水平,我隊開展了以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規範機關行政行爲、深入推進隊務公開、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建立服務和督查制度、開展績效評議、推行行政問責爲主要內容的創業服務年活動。現將活動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強化領導,明確責任

爲切實加強對創業服務年活動的組織領導,確保活動效果,我隊成立了創業服務年活動領導小組,黨組書記、隊長xx任組長、其他黨組成員任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爲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抽調了專門工作人員負責日常工作的開展、督促和檢查。從我隊實際出發,領導小組經過細緻討論,確定了以“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規範機關行政行爲、深入推進隊務公開、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建立服務和督查制度、開展績效評議、推行行政問責”等七個方面爲活動內容,制訂並下發了《國家統計局xx調查隊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實施方案》(餘調字〔XX〕8號)。

二、動員教育,統一思想

在活動學習動員階段,我隊召開了全隊幹部職工大會,認真傳達了市委市政府有關創業服務年活動精神,強調了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的目的、意義、方法、步驟和要求,將活動工作任務細化,明確了完成時間和責任部門;組織全隊幹部學習了《xx市機關效能建設基本制度》、《關於印發<全市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以“每日自學、每週導學、每月互學、每季講學、每年評學,提高素質、提高效率、提高能力”爲主要內容的“五學三提高”貫穿活動全過程,積極開展“效能建設和優化創業環境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優化創業環境工作與機關效能建設的關係、如何搞好優化創業環境工作”等主題討論,將幹部的思想認識統一到了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上來,爲推動了我隊優化創業環境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突出重點,務求實效

在活動組織實施過程中,我隊切實抓好五個方面重點工作,各科室積極參與,主動配合,認真按照我隊創業服務年活動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逐項抓好落實,確保規定動作不欠賬,自選動作有創新。緊密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創新活動載體,靈活活動形式,創業服務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加強了數據監測和數據分析。組織相關專業開展經濟運行監測。綜合科加強了企業景氣的監測與分析研究,工業與服務業調查科加強了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變化情況的動態監測和研究,住戶科加強了對農民返鄉創業、全民創業收入的變化情況的動態反映,其他業務科室也圍繞全民創業有關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跟蹤調查,撰寫了26篇分析報告和200餘條重大信息,爲黨政決策提供了服務。

(二)組織開展了相關調研、重大課題及專題研討。根據江西調查總隊統一部署,於今年6月在我市組織開展了優化創業環境調查,對我市創業環境和創業主體的生存狀況進行了調研,形成了調查報告並上報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積極參與全省調查隊系統重大課題招標,我隊3項課題中標。課題分別就當前我市低碳經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和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統計調查服務作了深入研究並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市政協主席xx對3項課題均作了重要批示。在江西省調查系統優秀調查分析報告評比中,我隊1項課題獲二等獎,2項課題獲三等獎。

(三)深化了機關作風建設。堅持做好“兩個結合”,即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與加強幹部作風建設相結合,優化創業環境目標與提升幹部素質過程相結合。大力倡導服務之風,努力建設服務型機關;大力倡導創新之風,努力建設創新型機關;大力倡導務實之風,努力建設務實型機關;大力倡導廉潔之風,努力建設廉潔型機關。

(四)營造了創業服務年濃厚氛圍。一是充分利用內網、板報、橫幅等載體開展了宣傳工作。二是按照 “大力宣傳創業政策,使創業者人人知曉,形成政策落實倒逼機制,促使各級政府和部門全面落實創業優惠政策”的要求,向社會公衆做了創業政策的宣傳工作。三是注重典型引路,充分發揮了示範帶頭作用。注重挖掘、宣揚“積極創業”和“服務創業”兩類典型,進一步激發創業熱情和活力,全力營造了政府鼓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積極創業的濃厚氛圍。

(五)加強了內網的建設與改造。加大了內網信息承載量,嚴格依照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積極主動公開有關統計調查信息。採取多種途徑,爲企業及時提供統計調查信息和數據。讓企業、社會公衆更多地獲取統計調查信息,參與信息交流,更好地實現了統計調查爲企業、爲大衆服務。

四、加強督導,嚴格考評

爲確保創業服務年活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我隊採取了多種措施。一是按照領導幹部分工,強化分管領導對分管科室、分管工作的領導和督查;二是由創業服務年活動辦公室逐條抓落實,定期對各科室開展創業服務年活動情況進行督促和檢查;三是設立了創業服務熱線和舉報信箱,公開接受服務對象的諮詢、投訴和監督。四是以五方面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爲主要內容,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嚴格績效考評。

五、查擺問題,超前謀劃

通過開展此次創業服務年活動,我隊幹部工作活力進一步增強、工作作風進一步優化、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查找出了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創業服務年活動與我隊統計調查工作實際的結合有待進一步強化;二是幹部們的業務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三是幹部們的創新意識還不夠強,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四是機關高效運行的物質保障還需進一步加強。創業服務年活動是一項牽涉面廣、影響深遠的系統工程。今後,我隊將不斷加強思想教育,加強業務培訓,依法行政,規範行爲,建立長效工作機制,鞏固效能建設工作成果,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端正服務態度,優化服務質量,紮紮實實開展以下工作:一是真抓實幹,務求實效,以效能建設爲契機推動調查工作;二是進一步加強業務調研,提高業務水平,運用科學的調查分析方法對調查數據進行科學分析;三是進一步規範調查網點,提高調查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及時、客觀、準確地反映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四是努力營造勤政廉政、務實高效的工作氛圍,切實提高機關幹部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推動調查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10篇】關於促進婦女就業創業工作情況的報告

近年來,我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立“百萬新型女農民培訓計劃和百萬農村婦女創業行動雙百萬工程”號召,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立足於勞動保障部門職能,以推進創業帶動就業爲工作思路,通過完善優惠政策、籌建創業基地、開展創業培訓、強化就業服務等工作措施,有力促進了全市婦女就業創業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措施

(一)創新工作思路,以完善的政策促進婦女就業

經多方努力,我市於XX年5月底前出臺實施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淮政〔XX〕3號)爲主體的15個促進就業工作的文件,進一步放寬了就業優惠政策,受惠面得到有效擴展。對於吸納婦女再就業的用工單位可享受相應的稅費減免等政策;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通過清騰崗位用於安置35歲以上婦女並符合條件的,每安置1人給予1000元的一次性補助,並享受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對個人自願申報就業並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給予養老、醫療保險補貼。

(二)強化就業服務,以優質的服務促進婦女就業

一是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促進就業的平臺作用。我局市人力資源市場對各項工作流程進行了重新整合,設立了政策諮詢、殘疾人就業服務、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服務、復退軍人就業服務、求職登記、用工登記、信息服務、再就業服務、培訓申請、職業技能鑑定等10多個服務窗口,爲求職者和用工單位提供“一站式”、“一對一”的人本化就業服務。建立了就業服務信息採集和定期發佈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招聘發佈系統,建全了崗位資源庫和勞動力資源庫,實現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網上自主求職招聘。依託“淮北就業網站”實現了全市街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信息、資源共享。每週至少舉辦一場專場招聘會,每月舉辦一次大型招聘活動,對於前來招聘的各類用人單位全部實行免費服務,可在2日內將招聘信息傳播到全市各縣區、街道(鄉鎮)、社區。自XX年以來,我局聯合教育局、工商聯、工會等部門連續三年舉辦了“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爲進場招聘單位和求職者搭建了就業服務平臺。XX年以來,全市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女工35055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女工11050人。

二是暢通政策諮詢服務渠道。在市就業服務大廳建立創業後續服務窗口,及時爲創業學員提供項目分析、答疑解惑、法律諮詢、政策兌現等各項後續服務。

三是成立了以勞動保障、工商、稅務、財政、銀行及大專院校等部門組成的“淮北市創業指導委員會”,並聘請了政府有關部門專家、有技術專長勞動模範和工人技師及創業成功明星等組建創業諮詢指導專家自願團,每月舉辦兩次在就業服務大廳現場諮詢,採用“門診式”、“會診式”、“一幫一式”等方式免費爲創業者提供幫助和指導。

(三)建立創業基地,以靈活的就業形式促進婦女就業

我局把組織起來就業作爲推進下崗失業婦女等各類城鄉勞動者就業的主渠道,一方面大力實施“基地孵化創業工程”,充分發揮創業基地的創業平臺和“孵化器”作用,對有創業項目、創業願望和創業能力,但無資金、無場地的下崗失業婦女等勞動者及時推薦入駐創業基地,3年內享受開業不辦理工商稅務登記,經營減免四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個人所得稅)、房租給優惠、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多項再就業政策,支持其領辦非正規就業組織或其他經濟實體,組織和帶動更多的人實現再就業;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的職能作用,廣泛宣傳組織起來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扶持創辦街道、社區非正規就業組織,促進了城區下崗失業婦女就業。目前,我市已建成創業園區(街)8個,入戶創業82戶,帶動766人就業;認定組織起來就業實體454家,帶動就業3554人。

(四)開展就業援助,以強硬的援助措施促進婦女就業

爲有效緩解“零就業家庭”在生產生活方面的突出困難,我市紮實開展“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活動,建立動態管理的長效幫扶機制,切實做到“出現一戶、幫扶一戶、解決一戶”。一是建立入戶調查制度。利用街道社區平臺及時全面掌握“零就業家庭”動態,實行“零就業家庭”自我申報登記制度,及時提供登記服務,並彙總整理、逐級上報。二是建立動態管理制度。在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和各街道社區工作平臺都建立了“零就業家庭”基礎臺賬,開通援助服務熱線電話,對“零就業家庭”的就業狀況進行跟蹤管理和服務。XX年又實行了就業援助公開承諾制度,所有街道(鄉鎮)、社區(村)勞動保障工作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均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承諾,凡是困難就業對象有就業願望並具備就業條件的,在不挑不撿的情況下,承諾在1個月內爲其至少提供2次就業崗位,3個月內幫其實現就業。通過實施送援助進家庭、送政策進社區活動,做到社保補貼送到人、就業崗位送上門,截至目前,全市共消除“零就業”家庭367戶,安置463名“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就業再就業,其中女性249名。

(五)加強創業培訓,提高婦女創業能力

“授人於魚,不如授人予漁”。爲加強對有創業願意和創業能力,而又缺乏創業基本知識、需要創業引導的下崗失業婦女與指導,我局對所有參加創業培訓的下崗失業婦女實行免費培訓,並在培訓方式及後續服務等工作方面不斷創新工作思路:一是成立了“淮北市創業培訓中心”,擁有5個創業培訓工作網點,建立了創業項目推介室和創業項目推介園,使學員在最大程度上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項目相結合。二是改革創新了培訓模式,採取專家現場答辯的形式,直接和學員見面,對每個學員的創業計劃逐一進行指導。同時,在堅持正常開設白天全日制班的基礎上,爲方便創業者需要,增開創業培訓晚班;三是聯合市委組織部、團市委、市婦聯等部門舉辦了下崗失業黨員、青年、婦女等特色創業培訓班,對下崗失業婦女、大中專畢業生、復退軍人開展創業培訓,爲全市各類想創業者搭建了一個創業培訓平臺;四是成立了“淮北市創業者協會”,促進了創業學員和創業者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相互溝通;五是把創業培訓同小額擔保貸款、入駐創業基地、實施“創業扶持工程”結合起來,建立了“創業培訓、創業項目庫、專家諮詢服務、申貸綠色通道、後續跟蹤服務”五位一體全程服務的工作模式。XX年以來,共培訓下崗失業女工2085人,成功創辦企業833人,帶動就業3715人。XX年,淮北市列入全國創業培訓一百個重點聯繫城市之一,被國家勞動保障部評爲全國創業培訓先進單位。

(六)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婦女再就業能力

一是充分利用工會文化宮、團市委的少年宮、商業幹校、飲服技術培訓中心、匯衆職業培訓學校、志成職業培訓學校等培訓機構,通過聯合辦學等方式,針對婦女就業需求,設立了中式麪點、計算機操作、幼兒教育、插花、家政服務等10多個熱門工種的免費培訓項目, 切實做到婦女需要什麼,培訓內容就側重什麼。同時,我局還聯合有關企業和職業高中爲培訓特殊工種提供實習場地和實習設備,提高了培訓質量。二是建立了已參加過技能培訓婦女的檔案庫,及時瞭解其就業情況,同時爲其提供就業用工信息;對已創業的下崗失業黨員,跟蹤提供再就業優惠政策信息。 三是開展再就業意識培訓。確保每位進入失業程序的失業婦女均接受一次全方位的職業指導教育和就業意識培訓,通過就業形勢分析、就業政策宣講、就業方針指導、再就業典型事例介紹,激發自謀職業黨員的參培熱情,幫助他們轉變就業觀念、擇業觀念、創業觀念,樹立新的正確的學習觀和就業觀,引導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自謀職業、創辦實業,走創業式的就業道路,爭取早日實現再就業。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文化素質低。在下崗失業的女工中,大都是初、高中畢業生,文化基礎差,接受的職業技能培訓較少,專業技術素質較低;

2、期望值過高。相當一部分下崗失業女工希望找工作輕鬆、待遇較好的單位,而不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機會就業。

3、用人單位招聘條件過高。在勞動力大於求的情況下,大部分用人單位不是按人職匹配的原則招工,而是一味強調所謂高素質,盲目要求年齡小、學歷高,使得下崗女工就業再就業難度更大。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將按照市婦聯的有關要求,堅持以“xxxx”重要思想爲指導,堅持以人爲本,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突出“就業、創業、服務”三個重點,努力推進全市婦女就業工作。

(一)開展崗位對接。充分利用農村民生工程、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的帶動功能,最大限度安置好我市農民工就地就業,努力增加農民的務工收入。圍繞煤電、煤化工、食品、紡織服裝、礦山機械製造、陶瓷建材等6大重點產業,引導我市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努力實現農村勞動力和產業發展相匹配。

(二)擴大培訓規模。完善城鄉技能培訓網絡,充分發揮我市農民工定點培訓機構的作用,推進校企合作,圍繞企業用工需求,針對下崗失業女工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切實提高全市女工的綜合素質及就業技能。同時,依託淮北工業學校、安徽淮北煤電學院,重點建設2個市級農民工職業培訓基地,通過聯辦共建等形式,優化配置培訓資源,培育形成一批優勢專業和淮北培訓品牌,爲全市下崗失業女工、高校畢業生提高打造一個優質培訓平臺。

(三)穩定社會就業。組織實施幫助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計劃,落實“三緩、四降、兩補貼”困難企業幫扶政策,採取在崗培訓、彈性工時、協商薪酬等辦法,引導困難企業不裁員或少裁員,穩定現有崗位。採取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等措施,幫助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穩定就業崗位。

(四)拓展就業服務。聯合市婦聯定期舉辦促進婦女就業的不同主題的專場招聘會,爲全市下崗失業女工就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做好用工信息的收集和發佈,暢通求職渠道,降低婦女求職成本。在我市勞務輸入人員較爲集中的城市設立“農民工務工服務站”,一是建立我市與勞務輸入地之間的就業信息溝通機制,提高農民工外出務工的組織化程度;二是加強與我市外出務工成功人士的聯絡,提供信息、政策,引導其回鄉創業。

(五)創新工作機制。以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爲契機,通過開發一批創業項目、培育一批創業者、組織一支創業指導專家隊伍、樹立一批創業示範點、提供一筆創業資金、完善一套扶持政策體系,在市場準入、財稅金融、經營用地等多方面提供便利和優惠,進一步降低門檻,使更多的城鄉勞動者成爲創業者,努力把淮北建成人人競相創業,社會充分就業,發展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國家級創業型示範城市。

【第11篇】區大學生村官創業情況報告

區大學生村官創業情況報告

一、基本情況

二、主要做法

一)思想重視,抓好宣傳教育。一是注重引導,激發創業熱情。選派和選聘大學生村幹部入村時,區委組織部都召開崗前培訓會,除講解農村工作常識外,就大學生村幹部創業有關注意事項、政策等,邀請專業人員和創業先進典型進行專題報告,激發大學生村幹部創業的熱情。在工作中對大學生村幹部創業堅持“四個一”制度,即每月一通報、每季一小結、半年一講評、年終一總結。在日常召開講評會、座談會時都挑選大學生村幹部創業先進人物作經驗交流,把項目建設作爲年終考覈的主要指標,督促形成人人思項目、人人議項目、人人上項目的氛圍。二是樹立典型,營造創業氛圍。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頭作用,以點帶面,使大學生村幹部創業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協調市電視臺對我區大學生村幹部楊亞力、朱建奎等的先進事蹟進行專題採訪,並在電視臺進行播放,取得良好社會效應。三是強化領導,建立創業機制。建立組織部門牽頭抓總、鄉鎮村黨組織具體實施、派出單位大力支持、大學生村幹部廣泛參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的大學生村幹部創業運行體制和工作機制,針對大學生村幹部在創業過程中的遇到的困難,全力搞好服務。

【第12篇】農村留守婦女創業就業情況調研報告

全面提高婦女創業就業能力,充分發揮婦女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半邊天”作用,是沭陽縣婦聯的一項長期重點工作。近年來,該縣婦聯以提升婦女勞動技能爲抓手,積極探索新時期行之有效的運作方式,以充分調動婦女投身經濟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

爲進一步掌握全縣農村留守婦女創業就業現狀及需求,該縣婦聯深入張圩鄉採取摸底調查、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該鄉留守婦女創業就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促進該鄉留守婦女創業就業,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

一、張圩鄉留守婦女整體情況和基本特徵

本文留守婦女指的是年齡在20歲到60歲之間,丈夫外出後單獨或與其他家庭成員居住在戶籍地的婦女。張圩鄉有留守婦女2175人,佔全鄉婦女總數的23%,其中,就業婦女957人,佔留守婦女總人數的44%,自主創業就業的婦女174人,僅佔留守婦女總人數的8%。

1、從年齡結構看:張圩鄉留守婦女中,20—30歲婦女有102人;31—40歲727人;41—50歲926人;51—60歲420人。調查結果顯示,留守婦女相對集中的年齡段是31至50歲。

2、從受教育情況看:留守婦女國小文化程度以下720人;國中文化程度1398人;中專以上文化程度57人。數據顯示,留守婦女整體受教育水平偏低。其中,年齡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年齡越輕,受教育水平相對較高。

3、從從事的行業看:留守婦女中從事工廠和環衛的佔總人數的63%,從事美容、酒店服務的佔29%,經營個體或企業(自主創業就業)的僅佔8 %。

4、從留守原因看:大多數婦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照顧家庭、撫育孩子、照料農業生產。具體而言,30歲以下婦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照顧孩子;31—50歲婦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要照顧日益年邁的父母和撫育正在成長的孩子;50歲以上婦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喪失了外出務工的年齡及技能優勢。

二、農村留守婦女創業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1、創業就業形勢嚴峻,信息渠道不暢通。在農村很多工廠的工作負荷量較大,在招工時偏向於男性;而勞動強度較小的製衣廠 因工作需要,等更傾向招聘年齡35週歲以下女性,導致年長婦女就業較難。相關法律中雖然規定了男女享有平等的就業擇業權利,但一些工廠在招聘時考慮到自己的本身利益,招聘對象側重於男性,從而使婦女就業歧視依然存在,就業壓力更加突出。於此同時,創業就業信息渠道不暢,錯失良機。不少女性有着創業的願望,但不知道該選擇什麼項目、怎麼創業。有的雖有好的創業意圖,但對市場需求不甚瞭解,不敢投資。

2、文化素質偏低束縛了婦女創業就業。在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就業婦女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57人,僅佔留守婦女總人數的2%。素質偏低,從而決定了婦女創新能力相對較弱。大部分農村婦女文化程度較低和技能單一,被“致富無門路、增收無技術、生產經營無人助”的情況所困擾,只能從事勞動收入低,勞動強度大的簡單體力勞動。一部分創業婦女,年齡大和文化水平低,影響了她們的創業熱情,即使想創業,所投資的項目仍在傳統項目上做文章,其投資項目規模小、缺乏科技含量,不具備高、新、大的特色,這些都決定了創業比例最終偏低,規模層次上不去。

3、創業資金不足。在部分婦女所發展的產業中,投資項目規模都偏小,有的更談不上成規模,大部分是因缺乏擴建或擴大規模所需的資金。有些婦女雖有滿腔創業的熱情,但由於無法籌到所需資金,再加上對政府扶持政策瞭解不夠,創業的那份熱情也就不了了之。

三、解決農村婦女創業就業問題的對策建議

1、優化服務,拓寬渠道。鄉婦聯積極參與並聯合鄉工貿中心、鄉人社所和鄉內企業,定期舉辦勞務洽談會、招聘會等活動,及時向留守婦女提供就業創業信息諮詢和指導,並積極主動地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繫,爭取爲農村婦女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利用全民創業、三來一加等項目,將加工點延伸到留守婦女家中,爲留守婦女搭建就業平臺,增加她們就業渠道。同時組織鄉、村兩級幹部觀摩學習其它鄉鎮“村民車間”等經驗做法,努力把未就業婦女人數控制在最低程度。

2、開展技能培訓,提升自身素質。根據留守婦女需求,制訂出詳細的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開展留守婦女勞動力就業培訓活動。根據婦女的文化層次、技能水平,蒐集和篩選出一批適合婦女再就業的項目,幫助廣大的失業待業婦女儘快撐握一技之長。藉助“雙學雙比”活動,採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開展文化科技培訓工作,組織婦女學文化、學科學、學管理、學營銷、學習現代市場經濟發展所需的各類知識,使培訓內容日益豐富,培訓規模不斷擴大,培訓層次逐步提高。

3、培育全民創業主體。設立創業基金,扶持下崗人員自主創業,鼓勵農民和返鄉農民工創業。在本鄉興辦的經濟實體,除享受原定的優惠政策外,還可享受一定數額的小額擔保貸款。

4、搞好政策扶持,解決創業難題。積極爭取政府和社會力量,着重幫助低保戶、困難戶、單親特困母親家庭和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問題,切實爲她們解決生活實際困難。根據婦女實際,推動政府制定出臺相關政策,對農村婦女在職業介紹、就業培訓、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優惠,進一步降低農村婦女小額貼息貸款准入門檻,簡化貸款手續,提高婦女小額貼息貸款額度,爲廣大農村婦女搭建一條通往成功創業的綠色通道。

【第13篇】迴歸創業情況專題調研報告

近日,爲貫徹落實克強總理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委對大衆創業工作進行了認真研究,在參閱人社部門有關調研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重點選擇了迴歸創業羣體開展實地調研。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及主要特點

四是迴歸創業者素質較高,示範效應較強。自身素質較高且有一定積蓄的中青年,是迴歸創業的主力軍。他們獲得知識、技能的能力及實踐能力較強,更容易接受新的經營管理方式和市場觀念,對成功創業有一定的信心。據黃岡市調查,迴歸創業人員中80%以上都具有高中、中專以上學歷。赤壁市一批迴歸創業的大學生自發成立青年創業協會、創業青年發展促進會,建立創業者交流合作平臺,在創業者中衆籌成立了綠購網等一批創業項目。調查顯示,一大批外出務工成功人士迴歸投資創業,不僅帶回了資金、技術、人才,還帶回了都市文明、現代觀念、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他們不僅爲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還帶動了整個縣域文明程度的提高,給廣大基層組織注入了新鮮活力和全新觀念。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

目前,我省迴歸創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調查中發現,迴歸創業的企業在資金、人才、政策方面還存在着諸多困難。

(一)資金方面

(二)人才方面

專業人才和熟練工人招不到、留不住,是迴歸創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在與迴歸創業人士座談中,多數反映管理、營銷、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人難招,並已成爲企業提升發展的障礙。主要原因:一是創業初期提供的待遇相對較低。迴歸創業者大多數出身農民,創業地大多在縣或鄉(鎮)、村,創辦的實體大多屬微利項目,生產結構以勞動密集型和手工操作爲主,產品科技含量偏低,質量不高,尚未實現由數量型的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和集約型增長轉變,難以提高工資待遇、改善工作條件。二是基層缺乏吸引力。迴歸創業者創業地大多在縣或鄉(鎮)、村,創業地的生活水準、環境和物質文化條件等缺乏競爭優勢和吸引力,導致外地人才和勞動力不願來,本地人才和優質勞動力大量流向發達地區,即使工資待遇與本地企業差不多,他們也更願外出長見識,開眼界,使迴歸創業競進提質困難。三是部分新興行業發展平臺不夠。調研發現,我省本地互聯網、網絡遊戲等新興行業發展不足,該領域創業企業在本地招聘高端人才困難。如調研的武漢得意生活()和洪山網絡遊戲公司均反映武漢招聘不到互聯網領域高端管理、技術人才,而通過獵頭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地高薪挖的人才卻由於武漢互聯網行業發展平臺、發展空間不優而不願意來漢工作。

(三)政策服務方面

近年來,國家、省和各市州均陸續出臺了支持大衆創業的政策文件,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很多創業企業對政策扶持的感受不明顯,主要原因:一是政策扶持未能全覆蓋。據調查,創業者從未享受過創業扶持的佔49.7%,享受過小額擔保貸款的佔15.9%,稅費減免政策佔14.8%,創業培訓補貼佔7.9%,創業扶持補助佔7.5%,其他佔3.1%。一方面,各部門對創業者的政策扶持尚未全覆蓋,對未享受創業政策的初創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不公。另一方面,各部門在項目扶持、資金補助中 扶優扶強、錦上添花 思想濃厚,熱衷於扶持大企業、大項目,忽視了對小項目、小微企業的政策扶持。二是部分扶持政策難以落實。據瞭解,部分扶持政策尤其是信貸扶持落實遭遇市場化難題。如黃陂區百分百紡織公司是一家丹江移民創業企業,爲丹江移民轉移就業作出了貢獻和犧牲,當地各部門和金融機構領導多次表態應貸款支持,但當該企業申請貸款時被具體操作的信貸員否決,原因是目前該企業目前虧損,達不到銀行內部設置的貸款條件,一旦該企業還不起貸款,該信貸員將下崗失業。三是政策扶持未形成合力。一方面,由於創業工作涉及面廣,相關部門政策扶持各自運作,缺乏聯動,如中小企業發展資金、科技創新資金、大學生創業基金、青年創業基金等,尚未形成互相協作、合力幫扶的聯動機制。另一方面,涉及創業工作的部門衆多,但沒有牽頭和兜底,創業服務仍有欠缺,還存在真空地帶。如武漢得意生活反映,該企業擬申請在手機app上爲用戶提供水電燃氣費用支付的功能,爲此多次到經信、發改、金融等職能部門申請,得到答覆均不屬於自身業務,甚至無一部門知道該項業務歸口哪裏辦理。

【第14篇】青年創業情況調查報告

創業慢慢的成爲了一個很熱門的話題,下面小編整理了青年創業情況調查報告,歡迎閱讀!

青年創業情況調查報告

在xx年全國大學生畢業人數413萬,xx年年到500萬,比往年增加了87萬人,增長率爲21、1%,加上往年待就業畢業生人數,xx年年需要就業的畢業生總量將超過600萬人。據瞭解xx年年大學生就業缺口是10年以來最大的,可見當今大學生就業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因此我們不能單靠人力市場上的供需關係來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而是要開闢一條有效、創新和適合當代青年發展自身潛能的新道路!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時下各地方政府機關積極開展的方針政策,而且成效比較好,還適合當代青年的發展意向。有見及此,中山市團市委正創立一個“中山市青年創業基金”,來推動本土青年的自主創業,更好的解決中山市內青年就業的問題也是大勢所趨。爲了使這個項目更好的開展,中山市大專院校社會實踐指導中心進行了一個“中山市大中院校大學生創業調查問卷”的校園調查。本次調查採用問卷形式,共發問卷有2669份,有效問卷有2134份,有效調查率爲80、0%。其中大一1124份,大二666份,大三294份,大四41份。在調查中,男生1231人,女生1044人。本次調查主要涉及大學生對創業的瞭解、創業所需要的各方面因數、期間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等內容。

中山市支持大學生創業的基本情況:

根據本次的調查顯示:中山市目前已經進行創業的大學生只有4、4%,而創業成功就少之又少了,只有1、1%。由此不難看出大學生創業之艱難,同時大學生也迫切需要外界給予創業上的支持和幫助。

早在1999年,團中央就啓動了中國青年創業行動,並於xx年設立了中國青年創業基金。近年來,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以及我省深圳、佛山、東莞等城市相繼開展青年創業行動,通過設立青年創業基金、舉辦青年創業大賽等,推動了一大批青年創業人才脫穎而出。同時爲了支持大學生創業,國家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

而目前中山市對大學生創業的資金支持還處在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2022年5月16日中山市正式創立了“中山青年創業基金”,該基金是中山市首個青年創業基金,該基金將爲有創業計劃但缺乏資金的青年創業者提供貼息貸款,並且可以免除前兩年的貸款利息,到兩年期滿後再全部償還。此次中山設立的青年創業基金明確規定,將中山市高校大學生和35歲以下中山戶籍青年,作爲創業基金的扶持對象。而在xx年7月3日,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就創立了“中山創業聯盟”,這是一個彙集了校內有志創業青年聚集而成的以研究創業理論、指導創業實踐、探索創業道路爲方向的大學生創業組織。該聯盟的宗旨是:同心共創業,攜手創未來!幫助大學生就業,幫助大學生創業!

一、實際情況

現在很多大中院校的學生都對自主創業有着濃厚的興趣,而且覺得自主創業是一個很好體現個人才能的平臺,還對自主創業有着自己獨特的想法。很多學生認爲,創業就是開創一個事業或者一所企業,而並不瞭解創業除了建立企業,還要懂得怎樣去運行和管理這個企業,這樣纔是真正瞭解創業是怎樣一回事,由此可見大多數學生沒有創業是怎樣一回事。如以下圖表所示:

1、你對創業概念的理解爲:

創業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沒有好的準備,就算能夠創建了一個企業,也不會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有計劃的創業纔是一個真正的創業者。現在社會上或者高校裏都開始舉辦職業規劃大賽或者創業計劃大賽,以此來提高學生們對就業或者創業有個提前的認知與瞭解。但是很多同學都沒有參加過校內或者社會上的創業計劃大賽,而且覺得這種比賽只是比賽而已,並沒有真正能夠幫助個人自主創業提供一些經驗,所以並沒有抓緊這樣可以鍛鍊自己的機會。只有一部分同學對自己的未來有着良好預見性,並積極的參與其中,來提高自己對就業以及創業的新認知。如以下圖表所示:

2、你寫過創業(商業)計劃書嗎?

3、你參加過創業計劃大賽嗎?

4、你認爲創業計劃大賽對大學生創業有多大幫助?

正是因爲對創業缺乏瞭解,很多學生都是對創業抱着一個空想的態度,畢竟自己認識不多,而且創業的難度較大,因而大多數人都是想想而已或者不去想這樣的問題。只有一些對自主創業有着深厚興趣,並做出真正行動的學生開始了創業或者管理着自己事業。在生活中,金錢不能缺,爲了使自己的生活過得安定或者是讓自己成爲一個富翁,很多人都是很努力的賺錢。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可以滿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之外,還可以累積工作經驗,發掘自己的才能,使自己以後能夠更好的發展,這些同學們都能夠體會得到。人的成長離不開環境,因而創業的觀念也會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大多數的人都是由於家裏的親人或者朋友在做生意,耳濡目染地也會受到他們的對擁有自己的事業有着美好的憧憬,還有傳媒對事業有成的人士的報道和探討,使很多人對這些成功人士產生一種崇拜,例如比爾蓋茨是很多年輕人的偶像,想自己也成爲這樣一個有自己的事業王國和社會地位的人,因此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如以下圖表所示:

5、你現在是否有創業的打算嗎?

6、你進行創業的目的是什麼?

7、如果你有創業的想法,是來源於有創業意向的人都會先去了解一些創業的條件,纔去開始創業之路。看創業的書籍、到企業實習和尋求創業家的幫忙是很多人爲自己創業而做的先前準備,而且這些也是很多人認爲最爲可行和最快的瞭解創業是怎樣一回事,所以在校期間就很少人去參加創業計劃大賽,可見創業計劃大賽在學生裏並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在創業之前,有很多因數需要考慮,例如自己的資金來源,工作經驗以及社會關係等等,這些都是很多有意創業的人所煩惱的,不過現在的家庭都比較贊同創業的,這也是現代思想觀念的改變,給創業者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不過在校學生實際上都是比較看重繼續升學或者就業情況,除非自己真的有條件,纔去考慮畢業後去創業的,這樣也是正常的。

8、你在創業之前,您會做哪些準備?

9、你認爲本(專)科生創業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10、您畢業後的計劃是什麼?

在學校裏學的,自己也想學有所用,不過現實中,並不是很多機會可以在自己的事業裏可以用得上,所以大多數同學都覺得所學專業對創業關係不是太大,更多的是向着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去創業,或者是一些啓動比較容易、熱門的方向發展,而發展與專業相關的領域的人比較少。在創業方式上,比較多人傾向合夥或者個人創業,而家庭創業相對較小,不過這些創業方式也是因人而議,也沒有哪個特定的方式比較有優勢。在選擇地方來創業,都會傾向於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和東部沿海地區,這裏商機與機會都比較多,而想去西部地區的就少很多。如果在中山本地居住的學生,也是比較多人在這裏創業,畢竟對這裏的環境熟悉,在選擇創業方向和社會人脈都有比較大的優勢,一些住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同學都很少願意回家發展。確定好創業的方向,就要想想自己要投入的資金了,對此比較多的學生覺得幅度在10-50萬的啓動資金比較合理,不過啓動資金比較充裕的話更有利於創業的啓動。

【第15篇】關於大學生校園創業情況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校園創業有利於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轉變就業觀念。大學生創業是時代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一種趨勢。創業就是開創事業,是一個複雜而系統的工程,是對理論知識的一次實踐。本文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 關於大學生校園創業情況的調查報告,僅供參考。

關於大學生校園創業情況的調查報告關於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情況調查與分析的調查報告

摘要:在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嚴峻,伴隨着政府政策引導與社會觀念的轉變,大學生創業意識,就業方向也悄然發生轉變。通過對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研究,我們旨在瞭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在創業前準備的真實狀況,分析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給大學生提出創業前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問題 政府高校引導 社會關注 調查報告

(一)引子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目前,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仍處於起步階段。爲掌握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與問題,我們對東華理工大學的在校學生開展關於大學生接受創業教育方面的抽樣問卷調查。通過調查,我們來了解當今高校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

(二)目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創業,但是真正的成功的卻在少數。在就業形勢越發嚴峻的時代,創業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爲了讓大學生們創業時少走彎路,創業教育是必要的。我們希望通過調查來了解到大學生到底需要什麼以此來幫助他們。

(三)、調查時間

xx 年 5 月26日--30日

(四)、調查地點

景德鎮陶瓷學院科技藝術學院

(五)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景德鎮陶瓷學院科技藝術學院大學大一,大二,大三學生

2.資料收集方法:採用調查問卷方法調查,瞭解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

3.調查方法:對大一至大三的學生抽樣調查

(六)調查結果分析

根據我們所得的數據統計分析來看,據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4.2%的大學生認爲有必要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27.2%的大學生認爲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針對少數學生就可以,而有15.1%的大學生認爲沒必要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或對此問題持無所謂的態度。佔一大半的大學生對創業不瞭解,不難發現在校大學生對於創業還是被動的。都只是想要創業但是卻極少數的大學生去創辦體驗一下。或許這和我們教育體系的不完善以及和學院的創業氛圍不濃厚有很大的關係。處於低年級的學生和學院的創業氛圍不濃厚有很大的關係。處於低年級的學生都覺得自己與社會的距離還遠,現在考慮創業的事還過早,雖有過打工的經驗,但是也是迫於學校的要求,因爲這個也關係到畢業論文的考覈。因此我覺得學校還是有必要的多開展一些關於創業教育方面的知識,讓學生了解到創業市場的趨勢。從而爲自己的將來做好打算。另外從上表來看,許多大學生缺乏和父母的溝通,在他們不知道父母心裏是否贊同自己創業,這一點就扯上了資金來源問題。沒有家人的支持,僅靠政府,這是遠遠不夠的。

大學生應該有遠大的理想,數據也顯示了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想通過服務和回饋社會,創造就業崗位,來緩解就業難的問題。因此儘管我們還沒有步入社會,但是早早的樹立好目標,對我們來說還是有幫助的。

(七)建議 一、深刻認識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性

1.有效實施創業教育,可以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大學生創業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新事物和新教育理念,它目的是要教育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鍛鍊創業能力,學習掌握必要的創業知識和技能,訓練其市場開發和經營能力,錘鍊培養其創業心理品質。調查顯示,10.8%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爲,創業教育是爲自己以後創辦企業培養技能,而79.6%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爲是爲了提高綜合素質。因此,在高校中開展創業教育活動,不僅是爲少數自主創業的學生提供教育服務,更是爲廣大學生的長遠發展提供一種素質。可見,創業教育不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創新和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所以它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素質教育。

2.有效實施創業教育,可以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中國高等教育已經開始從精英式教育向大衆化教育轉變。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660萬人,若按以往約36%的就業比例,加上往屆未實現就業的二三百萬大學生,今年需就業的大學生數量很大。又由於科學技術的飛躍、經濟結構的升級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中國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正日趨減弱,面對這種形勢,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是解決就業困局的新的路徑選擇。因此,高校要強化大學生創業教育,着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讓更多的大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和本領用到自主創業上,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而且還有可能創造出更多的新產業和新崗位,成爲解決中國勞動力就業的新途徑。

3.有效實施創業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受全球的創業熱潮的影響,國家積極號召“以創業帶動就業”,政府開設綠色通道,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意願較高,而實際付諸實踐的人並不多,據教育部在20xx年的一項報告表明,全國97家比較早的學生企業,只有17%能實現贏利,而能在五年內還能繼續活下去的學生創業企業僅三成左右。大學應屆畢業生創業成功率低的關鍵是在學校裏面所學的知識主要是就業技能,而不是創業能力。大多數學生基本上不清楚創業成功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因此,加強高創業教育,加強與創業相關的能力培養,十分有利於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

二、高校積極探索創業教育實踐

xx年,杭州市就被列爲首批國家級創建創業型試點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已經建立了9家大學生創業園和1 784家大學生創業企業,帶動就業7 200餘人。相關調查顯示,中國高校畢業生創業率不到1%,其中創業成功率不到10%,大大低於歐美等國。但杭州的創業率達到5%,成功率超過60%!杭州之所以有如此成績,這與杭州高校較早開展創業教育有關,杭州的高校創業教育始於20世紀90年代。近十幾年來,在杭高校堅持以教育創新爲動力,改革教育體制,調整教育結構,優化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對大學生創業教育。

1.開設創業輔導課程。加強大學生在校創業輔導,爲畢業後走創業之路奠定理論基礎。我校每年也開設了創業教育輔導課程。學校許多地方可以看到創業大學生的努力。

2.搭建創業試驗平臺。

3.開展創業主題活動。

4.出臺鼓勵創業政策。5.宣傳創業先進典型。

三、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實踐,高校在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中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大學生創業要求相比,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比較成熟和系統的創業教育模式。

1.對創業教育認識不夠統一。有的高校認爲學生需要創業教育的是極少數,開展創業教育的需求和意義不大。有的高校教師認爲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任務是學好專業知識,不應該鼓勵他們去創業。當然,除高校外,目前社會上對大學生創業也存在一些錯誤認識,不少人認爲大學畢業生屬於“三無”(無資金、無場地、無經驗)人員,創業必然要失敗。在社會的影響下,一些在校大學生自身對創業教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據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4.2%的大學生認爲有必要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27.2%的大學生認爲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針對少數學生就可以,而有15.1%的大學生認爲沒必要開展和普及創業教育或對此問題持無所謂的態度。

2.創業教育課程不夠系統。西方發達國家,創業教育已經形成比較完善體系。以美國斯坦福大學爲例,學校創業課程共有17門,內容幾乎涵蓋創辦一家企業的方方面面。而中國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並不完善,創業教育至今沒有納入到學校整體育人體系中,也沒有列入對高校考覈評估的指標體系中;創業系列課程嚴重缺乏,尚無統一、科學的創業教育教材及正規化、學科化的課程體系,也缺乏切實有效的制度安排;創業教育浮於形式,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還停留在搞一些與創業有關的活動階段,參加活動也僅限於一些國家或省裏的創業計劃大賽,參與活動的也只有少數人,帶有極強的精英化傾向。

3.創業教育師資較爲缺乏。

四、進一步加強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對策建議

1.藉助社會系統,構建完善的創業教育支撐體系。高校在實施創業教育過程中,要主動與社會各界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聯繫,爭取地方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支持和幫助。政府部門是政策的制定者,高校應該及時將學生的創業願望和政策訴求反映給政府,爲準備創業的個人提供諮詢和服務。並出臺相應政策,爲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2.樹立正確的創業教育觀念,構建以人爲本、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創業教育的效果取決於思想觀念的真正轉變。高校要通過各種方式,在大學生中大力開展創業思想教育,使得他們對高等教育的認識從狹隘的知識教育、單純的就業教育轉向以提高綜合能力爲主的創業教育,確立以創業素質教育爲核心的教育觀。一是要提高創業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首位度,加快轉變爲創業進行創業教育的偏面理念,拓展創業教育功能,將創業教育思想滲透到高校教育的各個方面,貫穿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全過程。二是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與觀念,使高校教師對教育價值觀和人才觀有新的認識,牢固確立以人爲本、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主動爲學生自主創業提供良好的服務。三是要教育學生樹立一種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積極的就業觀,培養學生樹立敢闖敢試的創業意識和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使他們有眼光、有膽識、有組織能力、有社會責任感,在畢業時做好創業的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

3.加大課程體系改革,把創業教育納入整體的育人教育之中。創業教育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包括課程體系,還包括非課程體系。根據我們抽樣調查,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爲最有效的創業實踐活動是到公司或企業實戰,佔68%;56.7%的被調查者希望組建創業團隊,31.5%的被調查者希望學校邀請創業成功人士或創業領域專家開展講座,32%的被調查者希望學校提供就業與創業指導以及參加創業大賽。針對這一現狀,高校要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增設創業教育課程,構建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提高的新型教學模式,並在教學計劃和教學改革實踐中加以體現。一是增加創業技能培訓課程進行理論教學。要針對學生個性特長和創業目標,精心設置和周密安排各類創業課程,努力提高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作爲創業理論教學的延伸創業實踐環節,旨在培養學生創業實際能力,因此學校應盡力爲學生提供諸如創業園或創業實踐基地等創業實踐的社會平臺和機會。提高實驗、實習和社會實踐等教學環節在課程體系中的比重,建立和健全相應的評價體系、評價指標,提高大學生的動手動腦的實踐能力,增加大學生創業體驗和感性知識。三是增強教學過程中的創業案例分析,傳授創業成功者的創業方法,揭示創業活動規律,增加大學生對創業的理性認知。

4.加大創業教學師資力量培訓,提高教師創業教學水平。創業教育需要有一支高水平教師隊伍。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各高校要重視對創業教育師資的選拔和培養,着力培養現有師資,通過理論培訓、到企業鍛鍊、到國外參觀、進行創業實踐等方式,鼓勵和選派教師從事創業實踐,積累創業經驗,以提高學生的創業基本素養爲宗旨,提高教師的創業教育素質。要拓展教師引進渠道,廣納社會創業成功人士,通過招聘、特聘、特約等形式,充實高校創業教育隊伍,提高創業教育質量。教育行政部門也要增強服務意識,多組織高校任課教師定期進行培訓,或組織開展學術經驗交流會,爲教師積累創業教育經驗提供相互學習的平臺。

通過研究,我們希望能爲在校大學生提供富有建設性意義的調查結果與信息,普及創業理念,彌補大學生長期呆在校園裏對社會缺乏瞭解的不足,增加日後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關於大學生校園創業情況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