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個人狀況報告多篇

個人狀況報告多篇

【第1篇】大學生個人消費狀況調查報告範文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隨着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爲社會特殊的消費羣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爲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爲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爲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爲我們當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羣體較特別,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大學生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羣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爲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

二、問卷情況

見附錄一、

本問卷共發放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46份。發放以我們周圍的同學爲主。

三、數據統計和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800,對純消費羣體,我們覺得這個結果略低。我們認爲,合適的人數分佈峯值應該出現在500——800區間,其他區間大概符合正態分佈

2.恩格爾係數

由表中數據可看出,飲食方面支出居於250-350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佔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羣體的恩格爾係數較高,這可能是這一羣體的特點。雖然考慮到,數據受限於學校的物價水平,但還是可以反映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大概情況。

3、通訊開支

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擁有手機的同學居然佔到被調查總人數的100%,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月花費高於50元的佔到43%,已經接近一半。以我們的感覺,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我們的數據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

4.打工目的方面個電話時間較短。即使考慮到目前的手機普及率,大家這方面的消費還是比較的合理。

最高的選項是增長社會經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於經濟方面,而只是爲增加社會閱歷,由這點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

5.生活資金來源及家庭收入

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這個數據還是說明了一些問題,這種情況是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很多社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認爲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爲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儘早經濟獨立,大家經濟獨立意識之差可見一斑。

6.自我評價

結果顯示,71%的被調查者認爲花銷較大,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這種花費勢頭,這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現。

四.思考

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目前正受到社會的影響,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但是大學生作爲一個羣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

a、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爲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即使在取消大學聯考年齡限制之後,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於6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爲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b、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爲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400-5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550-900元之間“稍爲有點爽”,有14.6%的同學在900-14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14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着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爲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爲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島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爲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爲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爲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爲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爲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10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爲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c、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裏,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爲,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d、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爲的建議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激烈的社會轉型過程中,雖然社會經濟與以往比較已經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們離工業化發達國家的距離還很遙遠。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引導大學生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國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爲,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着手:

1.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的調查研究。我們認爲今後老師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研究我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爲,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我們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2.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產管理能力,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專家指出,財商的概念是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現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迴避的話題。可以這樣理解,智商反映人作爲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爲社會生物的生存能力,財商反映人作爲經濟人在經濟社會裏的生存能力。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建議老師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兩課”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

3.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應該成爲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體現。

【第2篇】深交所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

日前發佈的《深交所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對於註冊制、深港通等今年資本市場重要工作,過半投資者認爲對股市總體利好。

其中,52%的投資者認爲註冊制改革將增加投資者新股選擇數量,抑制上市發行價格過高現象,對股市總體上是利好。48%投資者認爲註冊制改革下垃圾股將被多數人拋棄。

爲了解青年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態度,本次調查首次增加了青年潛在股票投資者,認定範圍爲20~29歲之間過去12個月未進行過股票交易的個人。

調查顯示,青年潛在股票投資者主要的投資品種爲互聯網理財產品(57%)、銀行理財產品(48%)和公募基金(23%)。

深交所《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發佈

日前,深圳證券交易所完成了《深交所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爲全面掌握投資者狀況,有針對性地做好教育和服務工作,提供了大量一手資料。

此次調查系深交所自以來開展的第六次年度調查活動,調查問卷由深交所投資者教育中心與綜合研究所共同設計,內容包括投資者受教育程度、投資者交易習慣與決策方式、證券公司風險教育及投資者服務狀況、投資者對投資產品的需求及互聯網金融的態度等多個方面。既包括在之前歷年調查基礎上的跟蹤調查,也包含一些新的熱點問題。爲保證調查的科學性與嚴謹性,深交所一直委託知名調查機構尼爾森(中國)執行此次調查項目,負責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統計工作。

根據不同年齡段投資者的特點,調查採用了網絡在線訪問方式。最終取得的總體有效樣本爲3649。其中股票投資者有效樣本爲3549,最大抽樣誤差

有關調查結果摘錄如下:

一、投資者對股票的投資信心和交易活躍度持續提升

個人投資者對股票投資的信心和交易活躍度都有所提升,主要表現在:

二、七成個人投資者接受過高等教育,創業板投資者受教育程度高於非創業板投資者

三、投資者資產組合多元化程度變化不大,各類投資品種中,公募基金滲透率較上年下降

四、創業板投資者在收益期望和風險承受能力上仍高於非創業板投資者

五、投資者獲取投資信息的渠道使用上較去年略微下降

從板塊差異來看,創業板投資者在信息獲取方面使用的渠道要多於非創業板投資者,平均信息來源渠道爲3.8種,非創業板投資者爲2.9種。非創業板投資者仍更依賴熟人推薦,而創業板投資者則更注重從股票走勢、公司公告、金融機構研究報告等渠道收集信息後自己做綜合判斷。

六、券商經紀業務競爭白熱化,佣金率維持低值,券商對投資者的服務力度變化不大

七、個人投資者仍普遍認爲融資融券交易風險較大,大都持謹慎心態參與交易;大部分投資者認爲融資融券對股市是中性或正面作用

八、對於股票期權,投資者瞭解程度不高,主要持觀望態度

九、網絡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及網絡理財等互聯網金融產品滲透率持續加強,投資者對規範p2p網貸行業有強烈期待

調查顯示,第三方支付平臺、網絡理財、網絡銀行是投資者認知度和投資者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互聯網金融產品,聽說過這三種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爲87%、85%和79%,使用過或想嘗試的投資者比例分別爲70%、63%和52%。對於互聯網金融風險,投資者最擔心的仍是網絡信息安全風險(佔受訪者40%),其次是虛假信息欺詐風險(佔受訪者23%)。

對於p2p網貸理財產品,99%的投資者採取了風險控制措施,投資者採用的主要風險控制措施分別爲甄選p2p平臺(如考察其股東背景、註冊資金、管理團隊、交易規模、知名度等)(65%)、投資期限較短、流動性較好的產品(57%)和選擇不同的p2p平臺進行分散投資(52%)。問及如何促進p2p網貸行業健康發展時,投資者最看重的三條措施分別爲對投資人的資金進行第三方託管(75%)、落實實名制(73%)、設置一定的行業准入門檻(71%)。

十、青年股票投資者受教育程度更高,但資產量較少,同時投資知識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對更低;此外,超四成青年潛在股票投資者表示希望進入股市,但缺乏相關投資知識

十一、從投資者地區差異來看,華東地區投資者資產量和證券投資知識得分最高,中心城市投資者資產量遠高於非中心城市,但在投資知識得分和股票投資佔比上中心和非中心城市相差不大

十二、展望證券市場,投資者對監管層加大對證券違法違規行爲的打擊力度、恢復t+0迴轉交易制度、允許未盈利互聯網企業在創業板上市、ipo註冊制改革和深港通開通都有較多期待

對於ipo註冊制改革,過半投資者(52%)認爲註冊制改革將增加投資者新股選擇數量,抑制上市發行價格過高現象,對股市總體上是利好,還有48%投資者認爲註冊制改革下垃圾股將被多數人拋棄,價值投資、成長投資將逐步成爲市場的主流,認爲註冊制改革將導致上市公司ipo提速,股市擴容,對股市總體上是利空的投資者僅佔30%。對於深港通,在底開通滬港通的背景下,68%的股票投資者認爲開通深港通對深市是利好。此外,85%的股票投資者表示如果允許未盈利互聯網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有必要制定針對性的行業信息披露指引。

【第3篇】教師個人素質狀況的調查報告格式

爲人師表,最重要的就是要爲學生起到模範代表作用,但當今老師的個人素質卻有待考究。爲了瞭解我們老師的素質問題,我小組特地做了如下調查研究。

一、存在問題與分析

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重要的精神動力之一,在教育活動中起着關鍵性的作用。雖然,教師隊伍師德狀況總體上較好,但由於思想道德素質參差不齊,也出現與《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相違背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缺乏事業心和責任心。極少數教師不能很好地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除了“教書”外,對學生的思想和生活“不關心”或“不夠關心”,特別是對後進生缺乏耐心和愛心。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聽之任之,不去主動糾正和幫扶。

2、師表意識淡薄,言行失範。當學生不聽話時,有些教師採取歧視諷刺挖苦學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如罰站、罰抄課文等,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在上課時,有的教師抽菸,有的教師打手機,有的教師甚至說髒話,還有的教師遲到、早退,甚至曠課,等等,在學生中造成極其惡劣影響。有的教師沒收了學生的東西佔爲己有。有的教師在排學生座位上排“關係位”、“人情座”。有的教師對學生出現思想、學習、行爲等問題時,不是積極想辦法解決,而是動輒將家長叫來,對其訓斥,說的話很難聽,致使家長不敢到學校開家長會。有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好惡不能公平對待學生,厚此薄彼,讓學生、家長不滿意。有的教師向學生推銷與學業無關的書籍或參考資料,託學生家長爲自己或親友辦私事,或收受禮物、接受學生家長宴請。更有少數教師大搞“有償家教”等等。

二、依據調查結果分析,影響師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對教師職業認識失誤。少數對教育工作者承擔的神聖職責和義務認識不足或錯誤。因而把教師職業看做是“謀生的手段”,不安心教書育人、傳道授業,也不注意爲人師表,缺乏教書育人的責任心和愛崗敬業精神,從根本上缺乏從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2、市場經濟對教師的負面影響。少數教師受社會上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加上在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種種壓力,因而心理失衡,在價值取向上出現“錯位”,在行爲上違規。

3、缺乏對教師師德有效的監督和評價機制。一是對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爲缺乏嚴密科學的監督約束機制,致使不能有效地監督、約束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爲。二是對教師師德有效的評價體系尚未形成或不夠完善,軟性指標多,可操作性不強,因此,只要沒有違法亂紀或明顯違規也就無礙大事。

三、加強與改進師德建設的思考

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全市教師隊伍師德建設,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提供了依據。筆者認爲,加強和改進我市師德建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提高認識,即提高對加強師德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要充分認識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啓迪者,也是精神的薰陶者、人格的影響者、美德的體現者。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要而持久的影響。特別是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僅需要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更新知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更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關係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從而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各級各類學校的領導和教師都必須充分認識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對於塑造教師形象、樹立教師威信、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作用;樹立師德爲先的觀念,像抓安全、抓教學質量一樣抓好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同時,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學校師德教育活動的指導和督查力度,避免在師德教育上“走過場”、“裝樣作秀”。

2.樹立典型,即樹立身邊的典型形象,以活動爲載體,以點促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提升教師的師德水平,有效的途徑是正面引導、樹立典型、輻射帶動,最終達到全員提升。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開展學習先進活動,學習和宣傳身邊涌現的優秀人物和優秀事蹟,並定期進行優秀教師的評選活動,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輻射、帶動、引路作用,使教師學有榜樣、趕有目標,通過比、學、趕、幫、超,實現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和飛躍。

3、德能統一,即既要注重師德,又要注重師能,做到兩者統一、相互融合。德高爲範,業精爲師,師德和師能是共生共存的統一體,沒有師德,即使師能再高,也不能教書育人,同樣,如果沒有高水平的業務素質,空談師德,也無法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人才。德能兩者統一,缺一不可。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師德問題,是由師能問題引發的,如有些初爲人師的青年教師,由於教育教學經驗不足,遇事不冷靜,或者缺乏正確處理複雜的教學問題的能力,導致了行爲失控。所以,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要滲透在各種教研活動中,從師德與師能相互融合的角度來進行。

4、豐富內涵,即不斷豐富師德教育的內涵。師德教育的內涵要與時俱進,現代教師職業道德除了傳統的職業道德品質外,必須重視人才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科研意識、服務意識、民主意識和人格魅力等素質的培育、培養。調查顯示,學生把“幽默風趣型”的教師排在“最喜歡的教師”的首位。因此,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賦予教師職業道德新的內涵。

5、寓教於樂,即開展參與面廣、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教師從中得到樂趣,接受教育,提高素質。譬如師德報告會、師德演講比賽、師德宣誓、徵集師德論文師德格言、師德文藝演出等都是有利於教師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載體。實踐證明,健康的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於抵禦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襲。

6、營造氛圍,即營造有利於師德師風建設的文化氛圍。師德建設與校園文化息息相關,校園文化的核心就是校風、教風和學風。一所學校的校風如何,與師資隊伍的素質狀況密切相關,因而加強師德建設與形成良好的校風有着密切的關係。在良好校風的帶動下,纔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學風。所以,應該注重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條件使他們發揮各自的潛能和價值,使他們能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最終達到師德建設的目標。終上對各點的分析,作爲老師,要有職業道德,師德,不崇尚拜金,愛崗敬業。終上對各點的分析,作爲老師,要有職業道德,師德,不崇尚拜金,愛崗敬業。終上對各點的分析,作爲老師,要有職業道德,師德,不崇尚拜金,愛崗敬業。

【第4篇】關於教師個人素質狀況的調查報告

爲人師表,最重要的就是要爲學生起到模範代表作用,但當今老師的個人素質卻有待考究。爲了瞭解我們老師的素質問題,我小組特地做了如下調查研究。

一、存在問題與分析

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重要的精神動力之一,在教育活動中起着關鍵性的作用。雖然,教師隊伍師德狀況總體上較好,但由於思想道德素質參差不齊,也出現與《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相違背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缺乏事業心和責任心。極少數教師不能很好地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除了“教書”外,對學生的思想和生活“不關心”或“不夠關心”,特別是對後進生缺乏耐心和愛心。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聽之任之,不去主動糾正和幫扶。

2、師表意識淡薄,言行失範。當學生不聽話時,有些教師採取歧視諷刺挖苦學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如罰站、罰抄課文等,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在上課時,有的教師抽菸,有的教師打手機,有的教師甚至說髒話,還有的教師遲到、早退,甚至曠課,等等,在學生中造成極其惡劣影響。有的教師沒收了學生的東西佔爲己有。有的教師在排學生座位上排“關係位”、“人情座”。有的教師對學生出現思想、學習、行爲等問題時,不是積極想辦法解決,而是動輒將家長叫來,對其訓斥,說的話很難聽,致使家長不敢到學校開家長會。有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好惡不能公平對待學生,厚此薄彼,讓學生、家長不滿意。有的教師向學生推銷與學業無關的書籍或參考資料,託學生家長爲自己或親友辦私事,或收受禮物、接受學生家長宴請。更有少數教師大搞“有償家教”等等。

二、依據調查結果分析,影響師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對教師職業認識失誤。少數對教育工作者承擔的神聖職責和義務認識不足或錯誤。因而把教師職業看做是“謀生的手段”,不安心教書育人、傳道授業,也不注意爲人師表,缺乏教書育人的責任心和愛崗敬業精神,從根本上缺乏從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2、市場經濟對教師的負面影響。少數教師受社會上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加上在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種種壓力,因而心理失衡,在價值取向上出現“錯位”,在行爲上違規。

3、缺乏對教師師德有效的監督和評價機制。一是對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爲缺乏嚴密科學的監督約束機制,致使不能有效地監督、約束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爲。二是對教師師德有效的評價體系尚未形成或不夠完善,軟性指標多,可操作性不強,因此,只要沒有違法亂紀或明顯違規也就無礙大事。

三、加強與改進師德建設的思考

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全市教師隊伍師德建設,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提供了依據。筆者認爲,加強和改進我市師德建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提高認識,即提高對加強師德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要充分認識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啓迪者,也是精神的薰陶者、人格的影響者、美德的體現者。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要而持久的影響。特別是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僅需要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更新知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更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關係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從而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各級各類學校的領導和教師都必須充分認識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對於塑造教師形象、樹立教師威信、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作用;樹立師德爲先的觀念,像抓安全、抓教學質量一樣抓好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同時,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學校師德教育活動的指導和督查力度,避免在師德教育上“走過場”、“裝樣作秀”。

2.樹立典型,即樹立身邊的典型形象,以活動爲載體,以點促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提升教師的師德水平,有效的途徑是正面引導、樹立典型、輻射帶動,最終達到全員提升。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開展學習先進活動,學習和宣傳身邊涌現的優秀人物和優秀事蹟,並定期進行優秀教師的評選活動,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輻射、帶動、引路作用,使教師學有榜樣、趕有目標,通過比、學、趕、幫、超,實現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和飛躍。

3、德能統一,即既要注重師德,又要注重師能,做到兩者統一、相互融合。德高爲範,業精爲師,師德和師能是共生共存的統一體,沒有師德,即使師能再高,也不能教書育人,同樣,如果沒有高水平的業務素質,空談師德,也無法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人才。德能兩者統一,缺一不可。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師德問題,是由師能問題引發的,如有些初爲人師的青年教師,由於教育教學經驗不足,遇事不冷靜,或者缺乏正確處理複雜的教學問題的能力,導致了行爲失控。所以,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要滲透在各種教研活動中,從師德與師能相互融合的角度來進行。

4、豐富內涵,即不斷豐富師德教育的內涵。師德教育的內涵要與時俱進,現代教師職業道德除了傳統的職業道德品質外,必須重視人才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科研意識、服務意識、民主意識和人格魅力等素質的培育、培養。調查顯示,學生把“幽默風趣型”的教師排在“最喜歡的教師”的首位。因此,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賦予教師職業道德新的內涵。

5、寓教於樂,即開展參與面廣、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教師從中得到樂趣,接受教育,提高素質。譬如師德報告會、師德演講比賽、師德宣誓、徵集師德論文師德格言、師德文藝演出等都是有利於教師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載體。實踐證明,健康的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於抵禦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襲。

6、營造氛圍,即營造有利於師德師風建設的文化氛圍。師德建設與校園文化息息相關,校園文化的核心就是校風、教風和學風。一所學校的校風如何,與師資隊伍的素質狀況密切相關,因而加強師德建設與形成良好的校風有着密切的關係。在良好校風的帶動下,纔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學風。所以,應該注重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條件使他們發揮各自的潛能和價值,使他們能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最終達到師德建設的目標。終上對各點的分析,作爲老師,要有職業道德,師德,不崇尚拜金,愛崗敬業。終上對各點的分析,作爲老師,要有職業道德,師德,不崇尚拜金,愛崗敬業。終上對各點的分析,作爲老師,要有職業道德,師德,不崇尚拜金,愛崗敬業。

標籤:多篇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