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教學活動評價精品多篇

教學活動評價精品多篇

具體操作 篇一

(一)學生評價

1、自評內容包括:(1)你是否一直對你參與的主題活動感興趣。(2)你是否參加過活動主題的選擇。(3)你收集信息、資料的途徑有哪些? (4)你在活動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5)本次活動中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6)你對活動成果是否滿意。(7)本次活動中,你發現了什麼?(8)活動中,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採用方式:每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後,學生填寫“綜合實踐活動記錄與評價表”或用描述性語言的方法對以上內容進行一次自評,完成後全體成員均上交一份給指導教師。

2、互評內容包括:(1)小組成員合作是否愉快。(2)你們在活動中遇到哪些困難或問題? (3)你們是怎樣合作克服困難的? (4)你們認爲下次活動還應從哪些方面加以改進?

採用方式:每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後,小組成員集體討論,由組長執筆,用描述性評價方法爲主對以上內容進行評價,完成後每組交一份給指導教師。

(二)教師自評

1、評價內容:

A、工作評價

(1)你是否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抱積極態度。(2)你是否有一個活動方案和活動情況記載。(3)爲指導學生活動,你作了哪些準備?

B、過程評價

(1)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實踐參與活動? (2)學生對活動主題的興趣是否持久?(3)學生獲取信息、資料的方式途徑有哪些?他們如何選擇處理蒐集的信息? (4)小組成員能否進行有效的分工與合作。小組長的功能發揮的怎樣? (5)學生在活動中是否體現獨創性?獨創性體現在何處?

C、效果評價

(1)活動成果是否實現預定的目標。(2)學生在活動中能力發展得怎樣?哪一方面的能力最爲突出? (3)學生的情憾體驗是否獲得滿足?滿足程度怎樣? (4)活動中有無“空白點”,體現在何處,設想如何改善?

採用方式:每一個主題活動結束後,指導教師按照上述內容項目,自己的指導情況和學生的活動情況進行一次評價,將評價意見寫成書面材料。(注意:教師對學生的定性描述評價材料中要注重抓學活動中閃光點,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滿足。)

(三)學校評價

組織:由學校教導處具體落實,每學期對每個領域的綜合實踐活動進行一次評價。

評價內容:1、主題選擇是否恰當。2、活動設計是否科學。 3、活動組織是否周密。4、活動形式是否適合參加活動兒童特點。5、活動效果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6、教師取得了哪些新鮮經驗,得到哪些新的認識?

採取方式:1、審閱師生自評材料。2、與組織活動的教師(或教師小組)共同反思活動過程,交流討論。3、召開學生座談會。4、召開家長座談會或書面徵求家長意見。5、走訪與活動有關的社區人士。

關於學生課程學習的評價 篇二

(一) 評價內容

通過建立學生學習過程檔案和收集學生學習成果的方法,以定性爲主量化爲輔、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多維評價方式,對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與學習能力、收穫與反思進行評價。

1、參與態度。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次數、認真程度,以及是否認真思考問題、積極動手動腦、主動提出活動設想或建議、認真查找資料、準時完成計劃和學習任務作爲評價的依據。

2、合作精神。包括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主動幫助別人和尋求別人幫助,認真傾聽同學的意見,樂於與別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學習能力。通過對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顯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及其對探究結果的表達進行評價。

4、收穫與反思。通過學生的自我陳述、小組活動記錄來反映,也可以通過學生的日記、活動徵文、主題班會等形式來反映,還可以通過學生的行爲表現和活動成果來評價。

(二) 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體現多樣化,要將以下幾個方面的評價方式結合起來。

1、“檔案袋評價”。要求活動小組建立活動檔案袋,裏面包括活動計劃、活動記錄、調查表、出勤登記表、實驗記錄表或調查記錄表、原始數據、學習體會、日記等與活動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做爲小組成績評價的主要依據。

2、日常觀察即時評價。日常觀察即時評價要貫穿於活動的整個過程。一方面可以隨時隨地激勵學生,調節課程的實施;另一方面日常觀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準確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論文、調查報告、研究筆記、表演、模型、設計方案等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評價活動,每學年舉辦一次手工製作、模型設計作品展示評比活動。

4、項目評價與階段綜合評價。在每個活動項目結束後,組織學生進行評價,促使學生在活動之後能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指導後繼的活動,併爲每學期的階段性綜合評價提供依據。階段評價做爲學生每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績的主要依據。

(三)注意事項

1、注重課題實施的過程性。課題負責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只要學生經歷的活動過程,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就應給予積極的評價。要重視學生在過程中獲得的寶貴經驗的發展價值,通過肯定其活動價值,營造體驗成功的情境。

2、尊重課題實施的多元性。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要鼓勵並尊重國小生極富個性的自我表達方式:演講、繪畫、寫作、表演、製作等。在教師對活動做出評價的同時,通過討論、協商、交流等方式引導國小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在評價中要肯定學生與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不僅允許學生對問題的解決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現自己所學的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

3、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主要爲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即學生的參與態度。它可以通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許多外顯行爲表現出來,如是否認真參加課題組活動,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做好資料的積累和分析處理工作,主動提出活動設想、建議,在學習中不怕困難和辛苦;是否樂於幫助同學、主動和同學配合、認真傾聽同學的觀點和意見等。

4、重視學生的合作精神。主要對學生在參與小組及班級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和行爲表現來進行評價。如學生是否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主動幫助別人和尋求別人的幫助,認真傾聽同學的。意見,樂於和別人一起分享成果,在小組中主動發揮自己的作用等。

5、注重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學習能力。教師可通過對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表現及其對探究結果的表達來評價。如是否敢於提出問題,以獨特和新穎的方式着手解決問題和表達自己的學習結果;是否善於觀察記錄、能夠綜合運用相關的資料、積極採用多種多樣的方法、生動形象地表達自己的學習過程與結果等。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意見 篇三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意見

茨榆山國小 劉麗萍

綜合實踐活動課屬於活動課程範疇,是活動課程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深化與發展,它具有自己獨特的育人價值與功能。根據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定位,課程的評價與學科課程評價有很大的不同。爲了更好地落實活動課程的各項目標,激發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我在教學實踐中,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方式入手,作了一些嘗試。

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由學校、教師和學生根據實際確定。在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上須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善於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探究課題或問題。要超越體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閉的課堂,面向自然、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經驗。倡導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教師要尤其注重創設學生髮現問題的情境,幫助學生髮現問題,選擇課題,尋找適合自己的探究活動方式。有效地將研究性學習、周圍環境與社會實www.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融合爲一體開展。

一、綜合實踐課的評價具有開放性、自主性、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要集中體現學校的特色,學校應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統籌規劃。學校根據本校和本地區的特色,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別制定出本地區“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計

劃”、“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以及“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力求從課程安排組織上落實計劃性、體現規範化。但這些統籌規劃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應當結合活動的開展,不斷地在過程中產生新目標,發現新問題,調整新思路,創造新設計,更好地將活動引向新領域。

二、實踐課要注重過程評價。

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時,要將關注的視角指向國小生獲得結果的過程,注重國小生在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和表現。在具體操作中,教師通過觀察,採用即時評語的方式記錄國小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行爲、情緒情感、參與程度、努力程度等方面的表現,並將其作爲評價國小生的依據。

教師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中,還應該考察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是否樂意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參與實踐活動的興趣。教師還應重視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說一說他們的思考過程。在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時,可以採用建立成長記錄冊的方式,以反映學生學習的進步歷程,以增強他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習的興趣。教師引導學生在成長記錄冊中收錄反映自己學習進步的重要資料,如最喜愛的小製作,印象深刻的問題和解決過程,閱讀科學讀物的體會,收集的有關資料等等。教師對於學生在學習過程的表現給以恰當的評價,這樣的評價能幫助學生自我教育、自我進步、認識自我、建立自

信。

三、重視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評價的多元化與多樣化。

生疑是思維的開端,問題是創新之源,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創新意識的培養一方面要從問問題開始,鼓勵學生髮現問題,大膽質疑。另一方面要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矛盾,促使學生產生未知心理需求,爲創新作好心理準備,進而促使學生自主地研究解決問題。教師對於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要注意考察學生能否在教師引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問題;能否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是否願意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能否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例如,我在教學三年級教材《遇到危險怎麼辦》時,通過給學生提供生活中常見的危險事例,讓學生分四人小組合作討論“這些危險的事件,會造成什麼後果”,學生通過議一議、說一說的方式進行活動。然後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事情,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用搜集到的圖片資料向大家介紹。教師適時地提問:看了這些情況,你想知道什麼?你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嗎?然後讓學生選擇一事例去研究、體驗過程。有的學生模擬表演美國“9.11”恐怖事件,各種人的心態表現,大家是如何進行現場自救;有的學生選取發生車禍一例,從車輛行駛開始,司機精力不集

中發生車禍後,事故現場是如何進行現場緊急自救;還有的學生表演了自己在商場與父母走失後,是如何與父母聯繫上的。學生在活動中還提出了一個個問題“假如發生核泄漏我們怎麼辦?”“假如父母不在家時,有人敲門我怎麼辦?”。.。.。.。.對於學生提出的各種不同的問題,教師都給以鼓勵。只有讓學生“親身”體驗活動過程,才能震撼學生的心靈,引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四、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開放性的評價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身具有開放性的特點,評價也應該具有開放性,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應儘可能採用集體討論和交流的形式,將個人或小組的經驗及成果展示出來 ,並鼓勵相互之間充分發表意見和評論,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教材《玩葉子》時,設計了貼葉畫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採集了很多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葉片,準備了膠水、剪刀和16K紙,讓學生自己想要貼什麼畫面,就選什麼樣的葉片去粘貼自己的作品。學生四人一組合作着,精心地選擇、相互配合、認真地完成了一幅幅葉畫,教師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評議,選出“你最喜歡的葉畫”,並把學生評議出的作品在黑板上展評,請小作者們自己也來評說一下,“你認爲哪一位同學的葉畫最美”,再由大家評議出最喜歡的葉畫(十幅)在學習園地裏展覽。在一次次的評議中,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

評價的目的是爲了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我們對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活動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更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善於利用評價提供的大量信息,適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但是無論採用何種評價方式,教師都應激勵學生學習、促進學生髮展爲目的,都應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注重過程、注重活動的思想。

評價原則 篇四

1、過程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學生親歷體驗的課程。因此,要重視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的評價。只要學生經歷活動過程,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就應該肯定其活動價值,給予積極的評價。

2、多元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強調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多元化。因此要鼓勵並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自我表現方式,如演講、表演、寫作、繪畫、製作等,評價不應只由教師來決定,要通過討論、協商、交流等多種形式,將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互評與指導教師或社會、家庭有關人士評價結合起來。

3、反思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改善、促進的功能,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實踐活動。要培養學生對活動過程(特別是細節)的記錄習慣,要通過活動過程、交流和活動成果彙報,讓學生學生學會對問題的討論、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與思考,達到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目的。

4、激勵性原則。堅持正面評價,運用表揚、鼓勵、表彰等方法激勵學生,並貫穿於整個課程實施過程。無論是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遭受失敗的時候,無論是定性還是量化評價的時候,都應該激勵學生,使激勵評價成爲學生獲取成功的動力。

老師教學活動的評價 篇五

陸永發市營2班

老師教學活動的評價

管理學老師是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的深資老師,有一副親和的面容,但對我們的學習任務都是嚴格要求的,與學生也相處融洽,一個學期的學習了,我想對老師評價三點。

第一:老師的專業知識過硬,講學時會穿拆有關管理學的案例,讓我們更容易的瞭解專業對口的管理知識,更好地接受,弄懂相關管理學的理念,讓我們去深深體會管理在實戰生活中的運用;還有這樣更好地組織我們進行自我學習,從而不斷地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保證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第二:老師工作一向都是那麼的認真,備課的工作,對學習的專題,都做得到位,在課堂教學條條是道,老師的口才是上等的好啊,講課有條理,這使我們更加容易接觸新的知識點,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學習,就是老師與學生的互動的工作不夠多。第三: 老師能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使學生掌握學習內容, 並且還能夠爲學生提供思想碰撞的機會,有效地爲我們提高創造的思維能力,;老師還自始至終監測學生的學習,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公平有效的評估。

總之,老師的教學讓我覺得清晰,明朗,對學生的學習都是要求嚴格的,專題研究中穿差部分課外管理經驗,讓我們有更好的瞭解管理學理念的運用,重要的是老師負責任地爲我們講學,努力地深入持久地開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