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幼兒教師教學隨筆(精品多篇)

幼兒教師教學隨筆(精品多篇)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筆記 篇一

一天午餐時,我正在給小朋友盛飯菜。今天,孩子們吃的是紅燒粒肉和番茄蛋湯。盛到飯菜的小朋友開始吃飯了,紅燒粒肉孩子們都很喜歡,看他們吃得可香了。這時,只聽見恆恆大叫:“老師,你看呀,他把這些肉都扔在我的碗裏,我回頭一看,只見軒軒把自己碗裏的一些小肥肉都放在了恆恆的碗裏,見我來了,他低下了頭。我問道:“你怎麼能把肥肉放到別人的碗裏呢?”他搖着頭對我說:“老師,我要吃瘦肉,不要吃肥肉。”我忙問:“那肥肉給誰吃呢?”軒軒不情願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旁邊的恆恆說:“在家都是我爸爸吃肥肉的。”

類似這樣的例子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還有很多,如:搭積木時爲爭搶一塊積木而面紅耳赤、吃水果時總是先挑大的、排隊時總想着插隊……。追究其原因,可能是平時家長在家中過於溺愛。有些家長會把對孩子的愛狹義的理解爲保證孩子的物質需求,用物質上的滿足,來表示自己對孩子的愛,想方設法去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卻忽視瞭如何從情感上給孩子以愛撫、同情、體貼和鼓勵。可能有的家長只注重對孩子的“養”,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這就會導致孩子情感體驗貧乏,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使孩子在情感上出現麻木、無知的狀況。所以,作爲成人的我們應注意與孩子多進行情感交流,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及時給予精神上的鼓勵。並從孩子發展的角度出發,科學的教育孩子。讓幼兒學會如何與別人友好相處、學會謙讓等良好的品質。

作爲教師的我們關心幼兒還不夠,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明確一點:我們的教育應該培養的是一個能感受關心並學會關心的人,而並不是一味地接受關心,包括關心自我,關心身邊的人,關心陌生者和遠離自己的人,關心動物、植物和地球……從而讓幼兒在“關心”與“被關心”中健康成長!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筆記 篇二

公開課中要注意的問題

1、教師的言行舉止――普通話標準、咬字清晰、教態自然、有親和力、身資優美的教師,總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給自己的教學課加分。因此,幼兒教師要在每一個環節注意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的協調配合,用眼神、動作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但不要過分表現,以免讓聽課者看着緊張,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教師的鏡面示範――對於幼兒,區分左右手還是有定難度的,教師在示範時,一定要做鏡面示範,比如“敬禮、刷牙”等動作教師要用左手,而基本動作順序,教師則要從右面開始,不要太隨便,因爲我們要做好幼小銜接,順應學校的教育,從左到右,由內向外等動作。

3、配班老師――配班老師協助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公開課的教學效果。在備課時,配班老師也要熟悉教案,熟悉玩教具的用法與操作。在上公開課時,配班老師要注意巡視每一位幼兒的狀態,幫助組織幼兒活動,維持活動秩序,並幫助主班遞送教具等,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但是這些不是說明一位主課教師要完全依賴配班教師,主班教師要有完全的控制能力自己把課上完。

4、指導語――指導語規範要體現在每一環節當中,思路清晰、明確的指導語,能讓幼兒愉快的接受,避免說話太快、指導語嗦,造成環節不緊湊。有的教師上課習慣用“這兒、那兒、啊、呀、好了寶貝”等等,在公開課裏要儘量避免,可以用一些空間詞,如“左右、前後、上下”等來代替,尤其是指導幼兒指讀、拿筆、用剪刀、摺紙等操作性環節的時候,要做到心中有數。另外,雙語教學是我們的重要目標與任務,每個環節要滲透、利用英語,比如:“好了、過來、回去、起立、坐下”等等日常用語,運用起來會得心應手。

5、板書――即排版和書寫得很漂亮。板書是教師基本素質的體現,一定要經常練習。要在白板上書寫,一定要做到對幼兒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假如寫字就是很難看,或沒有把握寫好,在製作卡片、字卡之前,可以通過打印的來進行,以保證在課堂上達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你備課之外出現的情況,比如:意料之外孩子說的字、詞,老師就要馬上在黑板上寫出來,不能置之不理。

6、課堂常規――課堂中不要反覆強調常規,用限制性語言過多,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並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浪費時間。教師在公開課中的一切語言都要緊湊、嚴謹,還有課堂應變能力的體現,這就要求教師的腦子要靈活、機動。也是體現我們平時教學常規訓練成果的一部分。

7、遊戲――遊戲環節,一定要作爲鞏固知識點的一個環節,不要隨便什麼都是遊戲,而且遊戲是充滿神祕感的。比如:百寶箱、神祕盒子、走迷宮等等。也是樹立教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的一個方面,老師什麼都會!

8、站位/蹲位――課堂中的站位,作爲主班教師要考慮到你所講、所做的是否在孩子視線範圍內。

9、幼兒狀態――幼兒狀態直接決定你這節課的好壞,抽孩子回答問題,孩子聲音小,老師要鼓勵孩子聲音響亮,並且要知道回答問題不是檢測孩子學的好壞,而是帶動孩子,互動全班的一個過程。

一節高質量的幼兒園公開課,需要幼兒教師們用心備課,用平常心對待,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畢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只要用心了,堅持以“幼兒發展爲本”,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就是一堂有價值的公開課。

融入故事情境,循序漸進式提問

小班孩子喜歡參加富有童話色彩、遊戲性、情境性較強地集體活動,雖然主題活動中有很多的生成和預設活動都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但更多的卻是經過教師加工、潤色之後,把孩子帶入到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裏來學習,這樣才更適合小班幼兒。如教學中出現的提問:1、你看這本打書的封面上,畫的是一個什麼呀?(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出了很多圓形的東西)2、有一隻小烏龜靜靜的趴在月亮下面,你們覺得它在想什麼呀?(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想象說出了很多不一樣的答案,有的甚至是孩子們自己想做的事情,此時孩子們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美麗的童話故事)

二、多角度設疑,多元開放式提問

問題的設計,還要依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小班孩子的回答和交談內容,應該是多角度的選擇和設計問題,開放式的提問,而不是單向的、自始自終的包含。如教學中出現的提問:1、它怎樣才能嚐到月亮呢?(孩子根據自己的經驗想出了很多辦法,搭梯子、爬高樓。.。.。.)2、小烏龜想請小動物幫忙,你們說請誰好呢?爲什麼?3、小烏龜請小動物幫忙應該說什麼呢?(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三、積極有效追問,層層遞進式提問

在集體活動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孩子的回答往往是出人意料的,這會使我們青年教師很着急,有時教師會臨時亂了陣腳。其實針對孩子可能千變萬化的地回答,我們只需要不離其“宗”。一般這時我們可以運用的策略是:積極有效的追問。如教學中出現的提問:1、小老鼠終於把月亮給掰到了,自己一個人吃嗎?2、小老鼠應該把月亮分給誰吃呢?爲什麼?3、大家都嚐到了月亮的味道心裏是怎麼想的?《綱要》中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流,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這堂課結束後,應該有一個延伸活動,即在幼兒理解整個故事後,進行情景表演,或者是放在區域活動的表演區內讓幼兒自由表演,讓幼兒進一步理解人物表情和語言的統一性,爲幼兒以後的語言表達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筆記 篇三

我班有一個叫琪琪的女孩子,平時總是默不作聲地,看着很不合羣。我心裏也是暗暗着急,心裏總是在尋找着幫助他的辦法。

一天,琪琪的辮子散了,自己在那裏扎呀扎呀的,總是扎不好。我走過去:“琪琪,老師給你梳好不好?”她點了點頭。我輕輕地把她拉到了我的跟前,讓她坐在我的懷裏給她梳了起來。

我邊梳邊問:“琪琪,誰給你在家梳頭啊?”“奶奶!”琪琪怯怯地答道。“媽媽呢?”我疑惑了。“媽媽。.。.。.”琪琪欲言又止。我心生疑惑,沒有再問。

下班後,我去了琪琪家,才瞭解到,琪琪家很窮,爸爸是個殘疾人,媽媽是四川人,有點智障,孩子的起居生活都是奶奶照顧。

瞭解到琪琪的家庭狀況後,我第二天又把琪琪拉到我的懷中,親切地對孩子說道:“琪琪,以後,老師每天都給你梳頭好不好?老師就是你們的媽媽!”琪琪紅着眼睛點了點頭。

從此,每天午睡起牀後,我就搬把椅子給琪琪梳頭。後來,其他孩子也都想讓我梳頭,我就讓每個孩子都圍坐在我的身邊,挨個梳理一遍。

現在坐在孩子們中間孩子們梳辮子,已成爲我生活的一種享受。其實我並不太會梳理頭髮,每次給孩子們扎的辮子總是歪歪扭扭的,但孩子們喜歡,我就沉迷不醒。而且它也讓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孩子,觸摸孩子的心靈,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因人施教,適時指點;讓我和孩子們之間更加信託、感情好、和諧。

每當這時,我們之間的距離拉的更近了。孩子們總是唧唧喳喳的和我說個不停。

“老師,我媽剛給我買了電子琴!老師,那首歌我會了!老師,我敢走獨木橋了。.。.。.”當然,此時也是我瞭解他們生活、心理和舉行適時指點、鼓勵的好時候。“你最喜歡老師啥子?你不喜歡老師啥子?你最願意參與哪個活動?你現在睡覺還用媽媽陪嗎?。.。.。.”這些他們日常平凡避而不答的問題,這時就會都爭着回答,而且絕沒有謊言。就這樣,我把每天起牀後給孩子梳理頭髮作爲一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把梳個漂亮的髮式作爲對孩子的一種賞封,二孩子們也總是高興地叫我:“劉媽媽!”

看到梳好小辮的孩子一個個滿意的回到座位上,臉上洋溢着無以言表的歡愉,此時,我內心裏也與孩子們一樣幸福。我的幸福也就是在這日復一日泛泛、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髮明新奇、新鮮、新意中積攢起來的。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筆記 篇四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教學工作中,常會聽到某某小朋友打我了,某某小朋友搶我玩具了等等的現象。當孩子們之間發生這些現象時,我認爲我們老師要善於處理。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之間爭吵是常有的事。一般來說,只要吵架沒有危險,我們不必亂加干預,隨孩子們自己去。孩子們吵架,其實並不是壞事。它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有力手段。因爲在爭吵、打架的過程中,孩子有一個認識自我的問題,期間各自還要申辯自己的主張,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孩子自我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相互間的一次體力與能力、智力的“較量”。當然在必需時,我們可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干預”,指導孩子解決矛盾,恢復友誼。

如果孩子確實受到了委屈,不要立即“興師問罪”。因爲這樣做,對孩子並無益處。正確的做法是,應先調查一下孩子受委屈的原因和過程。如果是孩子先惹怒另一位孩子,因而另一方纔還手,那就要首先指出這位孩子開始時的過錯,並要他向另外的孩子道歉,然後再指出“還手不對”的錯誤。這樣矛盾就能得到妥善解決。

幼兒園是孩子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馬上就要進入國小,能夠與同伴友好相處,適應集體生活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孩子今後的心理髮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師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通過一些實例正確引導、教育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要學會謙讓、等待、要有耐心,教育他們在與小夥伴有矛盾時應講道理,要學會尊重別人。

幼兒教師感悟隨筆 篇五

孩子們的快樂

孩子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着驚喜,充滿着樂趣,充滿着意外……細細留意,我們會在孩子們的一言一行中發現他們關注的焦點。

當我和孩子們在戶外散步時,他們會數着方磚跳格子,往往數着數着就亂了套,最後哈哈笑成團,從一再數;他們會歪歪扭扭走在彩色的車輪上轉圈;也許對於成人來說這是無聊的事,可是看着孩子們的笑臉,就明白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了。

記得有一次在草地上休息時,他們驚奇地發現:這裏有一個大蟲子。於是草地下還有什麼就成了最新的話題,大家趴在草地上,有的用手,有的拿着揀到的樹枝,一個勁地在草地下找呀找:“哈哈,快來看,我找到了一個東西啦。”仔細擦乾淨泥土一看:哎呀,原來是一塊小石頭。一下子就瀉了氣。“沒關係,我再找。”那位小朋友嘟着嘴,氣呼呼的樣子到現在我仍然記憶猶新。在經過一場草地混找之後,孩子們可有自己的戰利品了:幾個壞積木、幾個蝸牛殼,還有一些死掉幹了的小蟲子,連草根都被拔了幾根……也許這真的不是什麼有意義的東西,但是孩子們是快樂的。

我想只要他們喜歡做的事,他們就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