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高二化學選修4知識點梳理(多篇)

高二化學選修4知識點梳理(多篇)

學化學課後複習的方法 篇一

(1)再閱讀:上完新課再次閱讀教材,能夠“學新悟舊”,自我提高。

(2)“後”作業:閱讀教材之後才做作業事半功倍。有些同學做作業之前沒有閱讀教材,於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題來做作業,事倍功半。

(3)常回憶:常用回憶方式,讓頭腦再現教材的知識主線,發現遺忘的知識點,及時翻閱教材相關內容,針對性強,效果很好。

(4)多質疑:對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多問些爲什麼?能夠引起再學習、再思考,不斷提高對知識的認識水平。

(5)有計劃:把每天的課外時間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學習的內容加以複習;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

(6)科學歸納

知識學習過程的完整分爲三個階段,即知識的獲得、保持和再現。因此每位學生不僅你要做好課前預習,課內學習,課後複習,還應該及時的進行歸納總結,只有善於歸納總結的學生,才能靈活賬戶哦各種知識點,無論題目如何變化,都可以應對自如。

(7)備好“錯題本”

做題的目的是培養能力、尋找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的有效途徑。因此設立錯題本市每個學生都必須做到的。對平時出現的錯題,應做好修正並記錄下來。記錄時應詳細分析出錯的原因及正確的解題思路,同時,要經常翻閱複習,只有這樣才能徹底糾正自己的易錯點,

高中選修四化學知識點 篇二

鹽類的水解(只有可溶於水的鹽才水解)

1、鹽類水解:在水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跟水電離出來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

2、水解的實質:水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跟水電離出來的H+或OH-結合,破壞水的電離,是平衡向右移動,促進水的電離。

3、鹽類水解規律:

①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誰強顯誰性,兩弱都水解,同強顯中性。

②多元弱酸根,濃度相同時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鹼性更強。(如:Na2CO3>NaHCO3)

4、鹽類水解的特點:

(1)可逆(與中和反應互逆)

(2)程度小

(3)吸熱

5、影響鹽類水解的外界因素:

①溫度:溫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水解吸熱,越熱越水解)

②濃度:濃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

③酸鹼:促進或抑制鹽的水解(H+促進陰離子水解而抑制陽離子水解;OH-促進陽離子水解而抑制陰離子水解)

6、酸式鹽溶液的酸鹼性:

①只電離不水解:如HSO4-顯酸性

②電離程度>水解程度,顯酸性(如:HSO3-、H2PO4-)

③水解程度>電離程度,顯鹼性(如:HCO3-、HS-、HPO42-)

7、雙水解反應:

(1)構成鹽的陰陽離子均能發生水解的反應。雙水解反應相互促進,水解程度較大,有的甚至水解完全。使得平衡向右移。

(2)常見的雙水解反應完全的爲:Fe3+、Al3+與AlO2-、CO32-(HCO3-)、S2-(HS-)、SO32-(HSO3-);S2-與NH4+;CO32-(HCO3-)與NH4+其特點是相互水解成沉澱或氣體。雙水解完全的離子方程式配平依據是兩邊電荷平衡,如:2Al3++3S2-+6H2O==2Al(OH)3↓+3H2S↑

高二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 篇三

鹽類水解的應用規律

1.分析判斷鹽溶液酸鹼性時要考慮水解。

2.確定鹽溶液中的離子種類和濃度時要考慮鹽的水解。 如Na2S溶液中含有哪些離子,按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C(Na+ )>C(S2-)>C(OH-)>C(HS-)>C(H+) 或:C(Na+) +C(H+)=2C(S2-)+C(HS-)+C(OH-)

3.配製某些鹽溶液時要考慮鹽的水解 如配製FeCl3,SnCl4 ,Na2SiO3等鹽溶液時應分別將其溶解在相應的酸或鹼溶液中。

4.製備某些鹽時要考慮水解 Al2S3 ,MgS,Mg3N2 等物質極易與水作用,它們在溶液中不能穩定存在,所以製取這些物質時,不能用複分解反應的方法在溶液中製取,而只能用幹法制備。

5.某些活潑金屬與強酸弱鹼溶液反應,要考慮水解 如Mg,Al,Zn等活潑金屬與NH4Cl,CuSO4 ,AlCl3 等溶液反應。 3M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

6.判斷中和滴定終點時溶液酸鹼性,選擇指示劑以及當pH=7時酸或鹼過量的判斷等問題時,應考慮到鹽的水解。 如CH3COOH與NaOH剛好反應時pH>7,若二者反應後溶液pH=7,則CH3COOH過量。 指示劑選擇的總原則是,所選擇指示劑的變色範圍應該與滴定後所得鹽溶液的pH值範圍相一致。即強酸與弱鹼互滴時應選擇甲基橙;弱酸與強鹼互滴時應選擇酚酞。

7.製備氫氧化鐵膠體時要考慮水解。 FeCl3+3H2O=Fe(OH)3(膠體)+3HCl

8.分析鹽與鹽反應時要考慮水解。 兩種鹽溶液反應時應分三個步驟分析考慮: (1)能否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2)能否發生雙水解互促反應; (3)以上兩反應均不發生,則考慮能否發生複分解反應。

9.加熱蒸發和濃縮鹽溶液時,對最後殘留物的判斷應考慮鹽類的水解 (1)加熱濃縮不水解的鹽溶液時一般得原物質。 (2)加熱濃縮Na2CO3型的鹽溶液一般得原物質。 (3)加熱濃縮FeCl3 型的鹽溶液。最後得到FeCl3和Fe(OH)3 的混合物,灼燒得Fe2O3 。 (4)加熱蒸乾(NH4)2CO3或NH4HCO3 型的鹽溶液時,得不到固體。 (5)加熱蒸乾Ca(HCO3)2型的鹽溶液時,最後得相應的正鹽。 (6)加熱Mg(HCO3)2、MgCO3 溶液最後得到Mg(OH)2 固體。

10.其它方面 (1)淨水劑的選擇:如Al3+ ,FeCl3等均可作淨水劑,應從水解的角度解釋。 (2)化肥的使用時應考慮水解。如草木灰不能與銨態氮肥混合使用 (3)小蘇打片可治療胃酸過多。 (4)純鹼液可洗滌油污。 (5)磨口試劑瓶不能盛放Na2SiO3,Na2CO3等試劑。 凡此種。種,不一而舉。學習中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應用之。

氧氣的性質 篇四

1、氧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密度略大,不易溶於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液化成淡藍色液體或固化成淡藍色固體。

2、氧氣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

(1)能支持燃燒: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2)氧氣與一些物質的反應:硫S+O2=SO2(空氣中—淡藍色火焰;氧氣中—紫藍色火焰)鋁箔4Al+3O2=2Al2O3碳C+O2=CO2鐵3Fe+2O2=Fe3O4(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磷4P+5O2=2P2O5(產生白煙,生成白色固體P2O5)

高二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 篇五

有機化學反應類型 1、取代反應 指有機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取代的反應。 常見的取代反應: ⑴烴(主要是烷烴和芳香烴)的滷代反應; ⑵芳香烴的硝化反應; ⑶醇與氫鹵酸的反應、醇的羥基氫原子被置換的反應; ⑷酯類(包括油脂)的水解反應; ⑸酸酐、糖類、蛋白質的水解反應。 2、加成反應 指試劑與不飽和化合物分子結合使不飽和化合物的不飽和程度降低或生成飽和化合物的反應。 常見的加成反應: ⑴烯烴、炔烴、芳香族化合物、醛、酮等物質都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也叫加氫反應、氫化或還原反應); ⑵烯烴、炔烴、芳香族化合物與鹵素的加成反應; ⑶烯烴、炔烴與水、鹵化氫等的加成反應。 3、聚合反應 指由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小分子互相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高分子的反應。參加聚合反應的小分子叫作單體,聚合後生成的大分子叫作聚合物。 常見的聚合反應: 加聚反應:指由不飽和的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小分子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高分子的反應。

高二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 篇六

硅酸鹽

硅酸鹽:硅酸鹽是由硅、氧、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總稱。硅酸鹽種類很多,大多數難溶於水,最常見的可溶性硅酸鹽是Na2SiO3,Na2SiO3的水溶液俗稱水玻璃,又稱泡花鹼,是一種無色粘稠的液體,可以作黏膠劑和木材防火劑。硅酸鈉水溶液久置在空氣中容易變質: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有白色沉澱生成)

傳統硅酸鹽工業三大產品有:玻璃、陶瓷、水泥。

硅酸鹽由於組成比較複雜,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活潑金屬氧化物→較活潑金屬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氧化物前係數配置原則: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後原子個數守恆原則配置係數。

硅酸鈉:Na2SiO3 Na2O·SiO2

硅酸鈣:CaSiO3 CaO·SiO2

高嶺石:Al2(Si2O5)(OH)4 Al2O3·2SiO2·2H2O

正長石:KAlSiO3不能寫成 K2O· Al2O3·3SiO2,應寫成K2O·Al2O3·6SiO2

高二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 篇七

一、能與溴水發生化學反應而使溴水褪色或變色的物質

1、有機物:

⑴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等)

⑵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產品(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等)

⑸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2、無機物:

⑴ -2價的S(硫化氫及硫化物)

⑵ + 4價的S(二氧化硫、亞硫酸及亞硫酸鹽)

⑸ -1價的I(氫碘酸及碘化物)變色

⑹ NaOH等強鹼、Na2CO3和AgNO3等鹽

Br2 + H2O = 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H2O

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二、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質

上層變無色的(ρ>1):鹵代烴(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層變無色的(ρ<1):直餾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級酯、液態環烷烴、液態飽和烴(如己烷等)等

三、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物質

1、有機物:

⑴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等)

⑵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產品(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⑷ 醇類物質(乙醇等)

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等)

⑹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⑺ 苯的同系物

2、無機物:

⑴ 氫鹵酸及鹵化物(氫溴酸、氫碘酸、濃鹽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價的Fe(亞鐵鹽及氫氧化亞鐵)

⑶ -2價的S(硫化氫及硫化物)

⑷ + 4價的S(二氧化硫、亞硫酸及亞硫酸鹽)

⑸ 雙氧水(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