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心經全文最全解釋【多篇】

心經全文最全解釋【多篇】

賞析 篇一

觀音是大乘佛教中大衆最熟知的'菩薩之一,我國幾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觀音像。據《悲華經》的記載,觀世音無量劫前是轉輪聖王無淨唸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願,生大悲心斷絕衆生諸苦及煩惱,使衆生常住安樂。爲此寶藏如來給他起名叫觀世音。觀音大約是在三國時期傳入中國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南北朝時的雕像,觀音皆作男身。在我國唐朝以前觀世音的像大都男相,印度的觀世音菩薩也有很多是現男相的。

我國南宋以後,觀音菩薩像多以女相爲主,現在我們看到供奉的觀世音菩薩像,多是女相。佛經說觀音大士,周遊法界,常以種種善巧和方便度化衆生,衆生應以何身得度,即化現之而爲說法,即是三十二應。觀音是我們心目中的久已成就的古佛,菩薩法身不離寂光淨土,而分身百千萬,應化三千大千世界廣做夢中佛事,示現菩薩等相,尋聲救苦,助佛弘化,廣度衆生。菩薩無極之體,早已超三界之外,當然更無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執着了。所以這裏用抽象方式來雕造觀音形象從中會得到更多的感知。

注十四]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篇二

此處所說無非是“十八界”,即“六根”、“六識”、“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認識爲中心,對世界一切現象和事物所作的分類。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其中的六根有認識功能;六塵作爲認識對象;六識則爲隨生的感受與觀念。總說起來,此十八界依次爲: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這裏的“乃至”是舉十八界的首尾,將中間的各界省去了。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煩惱的原因。世間一切事物無不因爲這根境識三種作用變化,而互成因果,展轉無窮。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時刻觀照,才能證到真空妙境,由是擺脫一切根塵識界,瞭然本來是空。

注十九]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篇三

“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三者,此處含有“十方三世”的意思。這一佛教用語,大致相當於今天我們所說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這也就是佛教所看待的時空宇宙。十方,謂東南西北四方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方,再加上上方和下方,一共十方。“三世”的“世”者,有“遷流”之義,“有爲”之義。用於因果輪迴,它也指個體一生的存在時間。即:過去(前世、前生、前際),現在(現世、現生、中際),未來(來世、來生、後際)的總稱。《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八:“沙門瞿曇恆說三世。云何爲三?所謂過去、現在、將來。”又說:“云何過去世?若法生已滅,是名過去世。云何未來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來世。云何現在世?若法生已未滅,是名現在世。”

“佛”,即佛陀,意爲“覺者”或“妙覺”,這是出世的聖人的極果。“覺”有三種意義:自覺、覺他(使衆生覺悟)、覺行圓滿。按佛教的說法,凡夫所缺的是全部三種意義:而三乘菩薩所缺的是後兩項,只有佛才能做到三項具足。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sambodhi的音譯。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是隻有佛才能夠有的能力,“正覺”,就是佛智,或稱作“一切種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無上”,指其至高無上,無人可凌其上;“正”者,不偏不邪之義;十法界同爲一體。謂之“等”,不同於凡夫外道的見解,稱“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圓極佛果,自在菩提。菩薩雖瞭然心性平等,自利利他,但尚未圓證究極之果,其上尚“正等正覺”有待努力;二乘超凡入聖,明心見性,但不能明瞭一切衆生心性平等,故猶只能自利,而不能覺他,只是“正覺”而已;外道心外取法,修諸多苦行,卻不明心性爲何物,所以是“邪見”;凡夫衆生,雖有本覺真心,但妄念未除,故稱“不覺”。只有佛陀三智圓明,五眼洞照,始覺與本覺合而爲一,能轉生死爲涅槃,化煩惱爲菩提。總之,諸佛也是依賴般若法纔得到菩提智果的。

原文 篇四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呵。

注十六]無苦集滅道,“苦集滅道”,指四諦道理,也稱四諦法門。 篇五

“諦”爲“真理”的意思。“苦諦”者,是人對於社會及自然環境所作的價值判斷。苦,指生死果報,有三苦、四苦、八苦等的說法,簡而言之,大凡世間上一切逼惱和身心不安的事,都可以叫做苦;“集諦”是指造成世間人的痛苦的原因,“集”是“招集一切苦惱”的意思。世人所以有苦惱,都因爲傾向於以“我相”爲基礎和出發點,因有“我相”,故執著我有與我所有的妄想,一切爭奪欺詐、窮奢極欲無不因之而起,也無不因之而導致更大的痛苦。世間的快樂,說到底也仍是苦,正所謂“樂是苦因”。衆生因貪慾而造罪,招集衆多苦報,所以苦集二諦是世間法,又是有漏因果,集是苦因,苦是集果。明白了這種煩惱業因的來源,自然就會思量厭離苦惱,並因此而行動起來,修善止惡,斷滅集的苦因。

至於“滅”與“道”二諦,是出世間法,又叫無漏因果。“滅諦”指斷滅產生世間諸苦的一切原因。“滅”者,滅有爲還於無爲,也就是涅槃,亦即靠修行而達於最終的寂靜;“道諦”是指脫離“苦”、“集”的世間因果關係而超入無苦有常無我清淨地的理論說教和修行方法。“道”有“能通”的意思。簡而言之,它包括了戒、定、慧三無漏學及所謂“三十七道品”。人有造罪的業因,所以一定會招來苦果,自作自受。罪業只能自己爲自己消滅,這是滅諦;要消滅罪業,只有依據一定的方法,此爲“道諦”。道諦爲正道修習法門。這個法門又可以簡單地說成“知苦、斷集、修道、證滅”。

注十一]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篇六

“諸法”,指世間一切法,亦即天地間的一切事事物物。此處指五蘊諸法,即因五蘊而生的一切相待而有者。“空相”,指“真空實相”。人的真心本來是常住不動的,只因五蘊集聚心中生出私慾遮蔽真性,纔會有種種執著,纔會妄執外境爲有,纔會視所見、所聞、所嗅、所觸爲真,纔會以五蘊爲實有。只有般若慧才能如同利劍斷除諸多迷惑,只有在緣起性空的立場上才能把握“空相”。

“不生不滅”,五蘊真空,便無法可生,若法不生,自無可滅。一旦明瞭般若妙法,無妄想心,就不會有生有滅,也就無需乎求離苦,也就沒有度脫苦厄一說了。“不垢不淨”,污垢與清淨本來是兩相對立而存在的。凡夫未破煩惱,未除貪嗔,生出了我執與法執的偏見,這就是垢穢;二乘修習者已斷煩惱,無離貪嗔,能證人空,名爲清淨;凡夫染於有漏的惡緣,名爲垢;聖人薰修無漏的善緣,名爲淨。然而他們的垢淨只有其名,究其本體言,根本無所謂垢與淨,所存在的只是空而已。空是既不可謂淨,也不可謂垢的。凡夫若一念頭不覺,生出妄心便是垢;聖人了達空性實相,不受拘於五蘊,不受諸法色相影響,則是淨。從諸法的本然之相上說,垢也沒有,淨也沒有,這叫“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世人的本來心量,如大海一樣寬廣博大,含容萬物,蘊育萬機。但只有聖人才能把本來的心顯示出來,不爲事事物物所遮掩。從極的角度看,本有的心量並非修行而有,而是修行而顯,所以說心量不會因爲覺悟而增另加一分,也不會因爲迷妄而減去一分。凡夫似乎心量狹小,但那只是因爲五蘊蔽障,六塵牽纏束縛,不能修行觀照,所以纔會有真心隱沒不顯。無論凡夫,無論聖人,佛性本有,真心俱在,人爲地增一分或減一分都是不可能的。生滅垢淨增減,都是從生的情見妄分別所致,這也就是苦厄,所以佛在此教誡,只有了達心性本來是空,一切善惡凡聖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其體性原本寂然,沒有任何分別想量的必要。

注十]色即是空。 篇七

此處菩薩又反覆再說了達色性是空,真空即是色的道理。空性並不是兀突突的空,它是要落實在色的相對性中間的。色也並不是毫無依據的荒謬的世間事物,它們自身就包含了作爲世界本質的真性,也即是空性。沒有空,也就沒有安立色的去處。諸佛菩薩,在時說空,有時說色說有,這是因爲在一切諸法當中,色與空是相互通達的圓融而同一的。就空性至極言,世間無一色不空;就空性也要發用流行言,無有一色不顯真性。空與色是兩極,但又是包含着對方的兩極。世間無一物不空,世間也無一物不有。修佛的人,關鍵是不要執迷於任何一工側面,不要偏於任何一極,既不執於空相,也不執於色相。

由此可以引出“受想行識亦步亦趨復如是”的進一步推論。五蘊當中,色蘊爲首,色蘊如果能夠安立到本性是空又因空而相待假,而因緣有的立場上,則其它的四者,即“受”、“想”、“行”、“識”也就不難理解其一方面因緣而有,因空性而生;另一方面,也就因緣而無,也就是因緣相待而不可依恃,從而歸爲空的道理。總而言之,一切形色之有,無不是假,因爲它們要依緣才能存在;又無不是真,因爲它們無不包含着那絕對的相待性,無不包含着空性。所以我們纔有充分的理由說“色即是空”。華藏是虛空的華藏。

注十八]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篇八

此處的“以”說明原因和來由。《大般若經》上有“佛果以無所得故而得也”。

“菩提薩埵”,全稱爲“菩提薩埵摩訶薩”,意爲“大菩薩”,梵文應爲mahabodhisattva。直譯爲“大覺有情”、“大衆生”。“摩訶”,意爲“大”;“薩”爲“薩埵”的略音。“薩埵”,意爲“有情”或“衆生”。摩訶薩指有大心,能救度極多衆生,便得度脫生死的菩薩。《大智度論》說,此種人心能爲大事,指心能度大衆,智能悟大理,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能修難修,能捨難捨,能忍難忍;經三大阿僧祇劫而行願不退;唯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爲所求目標。這是區別於二乘菩薩的。

“依般若波羅蜜多”的“依”,作“依靠”講;大菩薩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羅蜜是所依之法,其解脫智慧從所依持的修行法門中生出。

“掛礙”,的“掛”即牽掛;“礙”即妨礙。意謂由於物慾牽掛妨礙,所以不得自在;“恐怖”,即驚恐怖畏的意思,心中驚慌,當然不得安樂;“顛倒”,不平順,不安定;“夢想”,不符合真實的妄想,錯亂之想;“究竟”,達到至極地位。

“涅槃”,無餘涅槃與有餘涅槃相對而言。先釋涅槃,涅槃爲音譯,梵文名nirvana。通常譯爲“滅度”、“寂滅”、“解脫”,也譯爲'圓寂'。滅者,滅生死因果之義也。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度生死之瀑流也。是滅即度。寂滅者,有無爲空寂安穩之義也。滅者,生死之大患滅,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生也;無爲者,無惑業因緣之造作也;安樂者,安穩快樂也;解脫者,離衆果也。此中所譯'滅'即爲正翻。僧肇之《涅槃無名論》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雲涅槃音,正也。。.。.。.秦言無爲,亦名度。無爲者,取於虛無寂寞,妙滅絕於有爲。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流四度。”涅槃又分爲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兩種。有餘涅槃生死惑業已盡,但有漏身所依之苦果尚存;相對之無餘涅槃,謂更滅依身之苦果而無所餘也。

《大智度論》說:“涅槃是第一法無上法,是有兩種:一有餘涅槃;二無餘涅槃。愛等諸煩斷,是有餘涅槃;聖人今世所受五衆盡,更不復受,是名無餘涅槃。就大乘而論,變易生死的因如果得以斷除,則爲有餘涅槃;變易生死的果如果得以斷除,則爲無餘涅槃。

究竟涅槃是大滅度,大,謂其法身清淨圓滿,普遍顯現於一切方所。由其無處不存,所以爲”大法身“。”滅“是解脫,擺脫世間一切事物的妨礙,心中沒有慾念,故謂之”滅“”度“,也即是”般若",爲六度之一,即照破衆生長夜癡暗的智慧光明。菩薩依照般若法門修行,觀照真實,最終達到人空、法空、空空,三障盡除。人空則境空,境因心有,境依人而立,人尚不得,何來依人的境?勉強地說,無人之境本來寂寥,蕩然無存,仍然是空;從法空一面說,觀境自然不見境,境不妨礙妙智,觀心也不見心,惑不礙心,心境兩空,於是心中沒有任何牽掛滯礙,也就不致生出驚恐,沒有死的怖畏,既已斷盡惡因緣,心便常定不亂,遠離七顛八倒,昏煩擾亂和幻妄,得解脫,得通達,證常樂我淨,得究竟涅槃。

標籤:最全 多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