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創業成功勵志的故事(共12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2篇《創業成功勵志的故事》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創業成功勵志的故事》相關的範文。

創業成功勵志的故事(共12篇)

篇一:成功創業勵志故事

有兄弟二人,年齡不過四、五歲,由於臥室的窗戶整天都是密閉着,他們認爲屋內太陰暗,看見外面燦爛的陽光,覺得十分羨慕。兄弟倆就商量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陽光掃一點進來。”於是,兄弟兩人拿着掃帚和畚箕,到陽臺上去掃陽光。等到他們把畚箕搬到房間裏的時候,裏面的陽光就沒有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內還是一點陽光都沒有。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媽媽笑道:“只要把窗戶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從此你的人生便多了一位免費的成功教練

祕訣3:把封閉的心門敞開,成功的陽光就能驅散失敗的陰暗。

篇二:創業勵志成功故事

第一次轉型:央視節目主持人

在成爲央視節目主持人以前,楊瀾是北京外語學院的一名大學生,還是一個有些缺乏自信的女生,甚至曾因爲聽力課聽不懂而特別沮喪。直到後來聽力水平提高了,才逐漸恢復了自信。她說:“我經常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有才華和極端聰明的人。”可這一切並沒有影響到楊瀾後來的成功。勤勉努力的她,不僅大膽直率,看問題也通常有自己獨特的視角。

1990年2月,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在全國範圍內招聘主持人。楊瀾以其自然清新的風格、鎮定大方的颱風及出衆的才氣逐漸脫穎而出。但是,由於她長得不是太漂亮,在第六次試鏡時還只是在“被考慮範圍之列”。

楊瀾知道後,就反問導演:“爲什麼非得只找一個女主持人,是不是一出場就是給男主持人做陪襯的?其實女性也可以很有頭腦,所以如果能夠有這個機會的話,自己就希望做一個的聰明主持人。”“我不是很漂亮,但我很有氣質。”

就是因爲楊瀾這些話,徹底打動了導演。畢業後,楊瀾正式成爲《正大綜藝》的節目主持人。直到現在,楊瀾也一直堅持主持人不一定非得漂亮,女人的頭腦更重要。

四年央視主持人的職業生涯,不僅開闊了楊瀾的眼界,更確立了她未來的發展方向:做一名真正的傳媒人。

第二次轉型:美國留學生

1994年,當人們還驚歎於楊瀾在主持方面的成就時,她又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辭去央視的工作,去美國留學。

在事業最明亮的時候選擇激流勇退,這就意味着她要放棄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觸手可得的美好未來。但資助她留學的正大集團總裁謝國民先生,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覺得一個節目沒有一個人重要。”這給楊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6歲的時候,楊瀾遠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國際傳媒專業。有一次,楊瀾寫論文寫到半夜兩點鐘,好不容易敲完了,沒有來得及存盤,電腦就死機了。

楊瀾當時就哭了,覺得第二天肯定交不了了。宿舍周圍很安靜,除了自己的哭聲,只有宿舍管道里的老鼠在爬來爬去。但最後,她還是擦乾眼淚,把論文完成了。

談起這段生活,楊瀾說:“有些人遇到的苦難可能比別人多一點兒,但我遇到的困難並不比別人少,因爲沒有一件事是輕而易舉的,需要經歷的磨難委屈,一樣兒也少不了”。

業餘時間,她與上海東方電視臺聯合制作了《楊瀾視線》——一個關於美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專題節目,這是楊瀾第一次以獨立的眼光看世界。她同時擔當策劃、製片、撰稿和主持的角色,實現了自己從最底層“壘磚頭”的想法。40集的《楊瀾視線》發行到國內52個省市電視臺,楊瀾藉此實現了從一個娛樂節目主持人向複合型傳媒人才的過渡。

更重要的是,在這期間,她認識了先生吳徵。作爲事業和生活上的夥伴,在爲她拓展人際關係網絡和事業空間方面,吳徵可以說居功至偉。他總是鼓勵楊瀾嘗試新的東西:寧可在嘗試中失敗,也不能在保守中成功!正是吳徵的幫助,使得楊瀾未來的道路越走越寬。

第三次轉型:鳳凰衛視主持人

1997年回國後,楊瀾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機會。當時,鳳凰衛視中文臺剛剛成立,楊瀾便加盟其中。1998年1月,《楊瀾工作室》正式開播。

鳳凰衛視的兩年,在楊瀾的職業發展上起了重要作用。她不僅積累了各方面的經驗和資本,也同時預留了未來的發展空間。

在鳳凰衛視,楊瀾不只是主持人,還是《楊瀾工作室》的當家人,自己做選題,自己負責預算,組裏所有的柴米油鹽,她都必須精打細算。這種經濟上的拮据,對楊瀾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使她知道如何在最低的經費條件下,把節目儘量完成到什麼程度。

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裏,楊瀾一共採訪了120多位名人。這些重量級的人物也構成了楊瀾未來職業發展的一部分,不少人在節目之後仍和她仍保持密切的聯繫。這種聯繫除了會給楊瀾帶來一些具體的幫助之外,精神上的獲益也不可忽視。同時,與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嘉賓交流,也讓她的信息量獲得極大的豐富。

兩年後,楊瀾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她擁有了世界級的知名度、多年的傳媒工作經驗,以及重量級的名人關係資源,對於她而言,進軍商界顯然所欠缺的只是資本而已。而吳徵,正是深諳資本運作的高手。

第四次轉型:陽光衛視的當家人

1999年10月,楊瀾辭去了鳳凰衛視的工作。從鳳凰衛視退出之後,楊瀾曾一度沉寂。2000年3月,她突然之間收購了良記集團,更名爲陽光文化網絡電視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地借殼上市,準備打造一個陽光文化的傳媒帝國。

與大多數商人的低調不同,楊瀾選擇了始終站在陽光衛視的前面。在報刊雜誌網站上,經常可以看到關於楊瀾的報道。她從一個做傳媒出來的人變成了一個傳媒名人。這種對傳媒資源運用的駕輕就熟,使得她的陽光衛視一出生就有了許多優勢。

但楊瀾創業不久,就遇到了全球經濟不景氣,楊瀾立刻感覺到了壓力。她幾乎天天都想着公司的經營。由於市場競爭的壓力,楊瀾將公司的成本銳減了差不多一半,並逐漸剝離了虧損嚴重的衛星電視與香港報紙出版業務,同時她還將自己的工資減了40%。

2001年夏,楊瀾作爲北京申奧的“形象大使”參加了在莫斯科成功申奧的活動。同年,她的“陽光文化”接手了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之——新浪網,開創了網絡和電視相結合的時代,又與四通合作成立“陽光四通”,開始進軍網絡業和IT業。

這一切都給公司所有員工帶來了信心。終於,陽光文化在截止2004年3月31日的2003財政年度中取得了盈利,擺脫了近兩年的虧損。之後,陽光文化正式更名爲陽光體育,楊瀾同時宣佈辭去董事局主席的職務,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化電視節目的製作中。

篇三:創業勵志成功故事

現任全球第六大投資銀行美國貝爾斯登副董事長兼國際投資公司董事長的唐偉,是目前在華爾街職務最高的亞裔人士。

很難想象,23年前他從上海來到美國時,口袋裏只有20美元,腦筋裏沒有任何金融知識,從餐館洗碗這樣最底層的工作做起。

爲了愛情去美國

1981年,女朋友全家移民去了美國,已考入全國重點大學的唐偉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關口。“當時我覺得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和女朋友一起出國。”在中學時,他爲了能和比他高一年級的這個女孩同班,花了一個暑假苦讀,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跳級測驗如願以償。他在電話本上找到了一個供美國國民緊急情形和駐滬總領事聯繫的電話號碼。中文說得很好的美國總領事很理解這個年輕人,給了不少建議。

幾個月後唐偉辦好全部手續,一大早去了美領館。簽證官問他會不會回來,他如實相告說不一定,假如女朋友回來他就回來,否則就和她一起留在美國,結果被以有移民偏向爲由拒籤。出了門唐偉大哭一場,等清醒過來,趕緊又給總領事打了電話,總領事真的幫他“走後門”拿到了簽證。

第57次面試成功

在美國的頭幾年裏,唐偉渡過了人生最艱辛的歲月。“我一邊在餐館打工,一邊學習,天天只能睡二三個小時,全年沒有一天休息。因爲沒有綠卡,每小時收入只有1塊美元。但是我想想自己一天差不多能掙到我父親那時1個月的工資,心裏又開心起來。”語言學校的英文課太深,上下學的公共汽車成爲了唐偉最好的學堂,今天,能說一口流暢英語的唐偉謙遜地說,自己講的是巴士英語。

靠着勤奮和樂觀,唐偉站住了腳跟。有一次爲了維護錢箱被搶劫的暴徒用槍打傷,受到老闆賞識,一路升到大區經理,拿到8萬美元的年薪,當時他才22歲。

後來唐偉辭職了,因爲他的父母希望他從事與大學專業化工有關的工作。但他加入了56次面試,都失敗了。而那個女孩.現在的太太第一次面試就成功了。

唐偉變成了“家庭主男”,閒來無事在電視裏看到一個金融節目教投資股票,第一次知道本來還可以這樣賺錢,就很認真地學習,並用太太的工資炒了幾次,1個月就獲利50%。

不久,他意外地接到了自己股票經紀人的電話:“我注重到你投資股票很有天賦,願不願意加入我們的行業?”第57次面試使他進入了投資銀行這一全新的範疇。

“直到那時,我才清楚自己前56次面試失敗在哪裏。因爲我當餐廳大區經理的年薪遠遠高於我去面試的崗位的薪水,臉上就會吐露出不樂意,誰還會要我呢?”進了美林公司他才知道,1986年,23歲的他是當時中國大陸唯一在華爾街工作的人。

擅長創造空白地帶

依照投資銀行的通例,一個剛進公司的職員要躋身高等治理層至少須要12年,還要擁有MBA學位。唐偉只用了6年時光就做到了。

他在華爾街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匯率生意,客戶是中國大陸企業。他的老闆說,之所以看中這個沒有一點金融知識的中國人,因爲他既會講英語又會講中文。當時華爾街有眼力的金融家已經靈敏地注重到改革開放的中國大陸潛在的宏大商機,他們須要會中文的僱員。

當唐偉取得出色成績後,其他華爾街老闆坐不住了。這個沒有專業知識的年輕人居然可以做得那麼好,我們爲什麼不去找在美國大學學習經濟專業的中國留學生呢?幾乎一夜之間,唐偉四周呈現了不少強勁的競爭者。“但這時我已經一點也不害怕了。”唐偉回想說,“首先,我完整相信自己可以做好這個行當,因爲已經有了白手起家做餐館和匯率的閱歷。其次,我在實踐中積累了經驗和知識,可以去做沒有人做的新空白地帶。”

之後,他最早轉爲了中美債券和股票交易的從業者,接着在29歲時被派到香港創立的貝爾斯登亞洲公司,擔負第一任董事長,從事第一批中國國有企業海外上市承銷。

回到芝加哥後他又負責全美中部業務,並協助大陸民營企業海外上市,到中國中部引入外資戰略投資。每一次開拓空白地帶的成功,如同一道道金色的臺階構築起了唐偉的成功之路。

他一路成爲華爾街聞名投資銀行的高等經理.副總裁.董事.常務董事和副董事長。他的成績單上,有美林公司西海岸事蹟第一和雷曼兄弟公司全球事蹟第一的業務員,更有在貝爾斯登協助易初摩托、中國移動、北京燕化、廣深高速、兗州煤礦、中國電信.第九城市等10多家中國企業海外成功上市的閱歷。

篇四:創業成功勵志故事

退休司機養泥鰍年入百萬獲6項發明專利

創業、創客是時下最火熱的詞彙。湖南省桂陽縣李經武從機關司機崗位退休後,根據自己的愛好轉行養起了泥鰍,憑着一股鑽勁兒,攻克了養殖泥鰍的一個個技術難題,而今不僅年收入過百萬還獲得6項國家實用型發明專利。

他的發明專利包括泥鰍捕撈裝置、泥鰍種苗孵化池、泥鰍催產注射固定套、泥鰍產卵牀、泥鰍種苗親鰍催產注射器和泥鰍專用飼料發明專利。

談起創業8年路上的酸甜苦辣,李經武說:“創業選擇有很多,只有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業,才能苦中作樂,開心充實。”

2007年,時年52歲的李經武在桂陽一機關單位當駕駛員,當年該縣下了一個鼓勵機關單位人員從事農業的文件。從農村出來的李經偶然從江蘇連雲港工作的戰友那裏得知連雲港很多農戶從事泥鰍養殖,收入不錯。李經武通過調查本地市場發現,桂陽當地每天需要消耗泥鰍600餘斤,價格在22元一斤,而本地沒有一家養殖泥鰍的,市場前景廣闊。李經武說幹就幹,籌資71萬元租賃了33畝拋荒地,在桂陽縣鹿峯街道新澄村開始了創業。

第一次前往連雲港進了100萬尾苗,坐汽車、乘飛機、再坐汽車,回到養殖基地後李經武發現只有20萬尾苗子存活。損耗太大,要長期做下去必須自己學會催產自己育苗。有了這個想法後,李經武整個人就像着了“魔怔”。“買資料、做實驗,那時做夢都是催產育苗,幾個月的時間裏足足瘦了18斤。”

但試驗的結果不是泥鰍不排卵,就是卵孵化不出來,或者是催產藥量多了,親本被打死了;經過10多次的失敗,李經武終於掌握了泥鰍催產技術,在產牀上泥鰍親本終於產出了合格的泥鰍卵。

可是,來不及高興的李經武很快就發現卵雖然產出來了,但由於泥鰍有吃卵的習性,如何避免卵不被吃掉成爲一個很大的難題。善於學習喜歡琢磨的個性又一次發揮了作用,通過反覆觀察和實踐,李經武發明了他人生中第一個發明專利:泥鰍雙層產牀,把傳統泥鰍產牀由單層變爲雙層,並改變了產牀的材質,讓產出的泥鰍卵能通過產牀掉到第二層,從而避免了產出的卵被泥鰍吃掉。

圍繞着泥鰍生產中“催產、育苗、捕撈”等過程,李經武不斷在實踐中進行思考創新,先後發明了催產針用固定套、泥鰍幼苗捕撈器等6個實用型發明專利。目前,李經武的泥鰍育苗基地水面面積達100餘畝,實現年收入100多萬元,帶動周邊及江西省等240多戶農戶養殖泥鰍。

篇五:創業成功勵志故事

永州85後湘妹微信賣自制芝士條創業,月銷售40萬

陳小鹿,85後的湖南永州妹子,剪着幹練的短髮,做過7年的化妝師,曾經爲許多主持人和明星做造型化妝工作,平均月入7000元,過着小資而平靜的生活。然而,2014年初,在家養病期間,她不經意在微信朋友圈曬出的自制美食——烘焙芝士條,竟改變了她的人生:從化妝師變身爲美食經營者,她的芝士條風靡了整個長沙,並創造了7天通過朋友圈銷售收入15萬的記錄,月銷售額高達40萬。

經過近一年半的經營,她的吃貨粉絲累計近8000人,發展了20多個代理商,代理商的利潤少則兩千元,高則達4萬元。

每月只賣7天的芝士條火爆“朋友圈”

見到小鹿時,她正拿着兩臺手機不停地在微信上忙碌,她說:“因爲現在正是我們家芝士條接訂單的時期,早上7點半起牀,打包發貨到中午12點,下午就一直接單、回覆微信,都要弄到凌晨三點。”

外界都說微商是躺在家裏刷刷朋友圈就輕鬆把錢掙了,陳小鹿笑言:“確實是這樣的,可背後的辛苦只有身邊的人才知道。”

剛起步時,她自己一個人在家,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爲,常常通宵熬夜爲朋友們趕製芝士條,身體吃不消,她說不想拖欠着朋友,接單了就想讓他們第一時間收到芝士條。

爲了保證芝士條的口感,她規定一個月只接單七天。陳小鹿沒接單的時間也沒閒着,通常用來研究和測試新產品、培訓代理。

爲了試味芝士條 從94斤吃到了120斤

芝士,又稱奶酪,是牛奶經濃縮、發酵而成的奶製品,被譽爲乳品中的“黃金”,特別受女性喜歡。在陳小鹿看來,只有不斷研發和測試,新品才能成功推向市場。

從小就熱愛美食的她,曾爲了試味芝士條從94斤吃到了120斤,雖然現在瘦回來了,但是還是忍不住,她說她天生一顆吃貨的心。平時常常和朋友天南地北去挖掘好吃的餐廳,包括各式各樣的烘培,長沙哪家烘培店出了新品,她一定會買回來試味,這樣可以碰撞找出更多新品靈感。

說起美食祕訣,陳小鹿說,和市面上普通的芝士條不同,她烘焙的芝士條,原材料都是進口、新鮮的,比如法國kiri的奶酪、鐵塔的淡奶油,做出來的芝士口感明顯不同,目前共推出了三種口味,分別是香草、奧利奧和榴蓮坨。

400人爭做代理 只選了20個

一個人完全忙不過來,她想到了發展代理的方式。今年下半年,她在家附近小區租了一套房子,簡單裝修了一番,聘請了9個阿姨幫忙,並發展微商代理。

“當我發朋友圈說招收代理時,報名的有400多人,我在這些人裏面選了20多人,她們大多是是銀行工作者、老師、醫生,成爲我的代理就算是我的合夥人,會提供專門的銷售培訓。入夥之前,需要交一萬元押金,如果他不願意幹了,會退還押金,實行末位淘汰制,一個月至少得賣出50盒。曾有一個從來沒有任何微商經驗的代理,7天時間掙到了4萬,我都覺得很吃驚。”

陳小鹿說,目前她的粉絲髮散至全國多個省市,由於芝士條最好冷凍,可採用泡沫板加冰塊保溫發順豐快遞,長沙市內有跑跑小哥。“以前我一個人單幹的時候,芝士條價格是98元/盒,榴蓮坨坨是128元/盒,現在工作室做起來,成本也提高了很多,但是原料我一直堅持用最好的,價格也不變,我也不會讓我的代理隨意更改價格,我想讓顧客感受到即使品牌做大了還是和以前一樣的純粹,就像是吃到朋友手工做的芝士條一樣。”

她說沒想過開實體店,“因爲既然選擇了發展代理的營銷方式就得對代理們負責,也許以後會開一個體驗店,但不售賣不盈利。”

化妝師從小就是創業達人

大學專業主修室內裝修設計,使陳小鹿對審美有一定的認知,她認爲“美”的東西都有互通性,從室內設計到化妝師只是改變了“美”的承載體。做化妝師時大概平均月入7000元,7年間結識了許多愛美的女性,爲她的創業道路提供了許多幫助。

事實上,朋友圈賣芝士條已經不是小鹿的第一次創業,她14歲便拉起推車賣羊肉串了。

“當時暑假在老家的超市門口擺攤,自己當廚子學着烤羊肉串,當然是以失敗告終。大學期間,坐火車去廣東進些耳環、首飾然後放上淘寶賣,行情不錯,掙到了自己的學費。因爲自己後來做了化妝師,所以在淘寶上賣那種找工廠加工的化妝品,還曾出過化妝攻略,甚至還有人找我來出書,後來自己開了化妝培訓學校,陸續共收了2000多個學員。”小鹿笑言道,都說葡萄酒與芝士絕配,說不定以後還會去酒行業摸索。

因爲創業遇到了失聯多年的摯友

每個女性創業者在創業途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困難最初是一個人單幹的時候體力不支持,完成不了那麼多訂單量。如今工作室開起來了,管理成爲一個難題,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問題,這也是挑戰的樂趣。”陳小鹿說自己一直挺幸運的,不管是顧客還是身邊的朋友都很支持她,平時過年過節都能收到很多禮物,都是微信上的顧客寄過來的。

“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失去聯繫很多年,沒有電話,我有試着通過社交網絡,微博、人人網等去找她,都沒有找到,後來有聽說她出國了,就沒有再找她了。突然有一天,她加我微信,找我買芝士條,繞了地球一大圈最後竟然以這樣的方式再見面,原來她現在也在長沙。”

篇六:創業成功勵志故事

EMBA4期的周航一向是個後知後覺的人。

他2006年就參加過第一屆“玄奘之路”商學院戈壁挑戰賽,當時只覺得是一次尋常的越野活動而已。此後幾年,他看到很多去過的人淚流滿面地回憶這一活動,而且飽含深情地大談感悟,說這是“一次觸及靈魂的行走”,周航突然覺得,自己那一次走得好像有點倉促了。

“我既不愛音樂,也不愛電子產品,當時創辦一家音響企業,是覺得這個行業能賺錢。”和大部分中國企業家一樣,周航的創業動機並非愛好,而是賺錢。

1994年,21歲的周航剛剛大學畢業,就創辦了佛山天創電子企業有限公司。十年後,這家企業在國內專業音響行業排名第一,爲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以及其他國內大型活動提供了大部分甚至全部音響設備。剛剛30歲出頭的周航如願以償,過上了富裕而穩定的生活。也許是因爲成功來得早,周航的性格一直很理性,很從容。

“早上起牀開一個小時車去高爾夫球場,一場球打4個多小時,再開車回來,晚上和朋友吃頓飯,一天就過去了。”周航這樣描述當時的生活。

當他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高爾夫球場就成了一個貌似健康的避風港。他內心裏隱隱地覺得,30歲剛出頭就過上這樣半退休的生活不太好,但是又找不到什麼動力改變自己。周航把泡高爾夫球場看作是一種逃避—逃避自己內心的衝動。其實,從2003年起,他就想再創業一次,做點兒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但是,人總是有惰性的,惰性總有藉口,反正也不缺錢,拖拖拉拉一直沒有做。”周航說。一旦想幹點事情,他的理性就會反過來權衡,給自己找出很多理由:比如想着失敗了怎麼辦,還會想着現在挺好的,有很多空閒的時間可以去享受等等。

周航說,企業家去高爾夫球場多數是爲了逃避什麼。他的一個球技最好的朋友當年曾在海南做房地產,海南地產崩 盤後,這個人欠了一屁股債,爲了躲債,只好天天泡在高爾夫球場裏。泡了一年多,練出一手驚人的球技。

入學長江

那幾年,周航一直在玩。2004年入學上長江商學院EMBA第四期,他從高爾夫轉向出國旅遊—從“玄奘之路”開始,他又愛上了玩戶外。長江商學院成立了高遠戶外俱樂部,而後2008年汶川地震,參加玄奘之路的企業家們自願成立了第一家民間救援隊,這些事情周航都曾參與過。他和在“玄奘之路”上認識的朋友去阿拉善沙漠,攀哈巴雪山,穿越安吉森林,在大梅沙破海揚帆,到騰衝清明追古,走訪汶川、玉樹災區,還有每週的10公里徒步。

周航覺得做這些事情是否能找到人生意義或者目標姑且不論,至少眼界打開了,做了一些有益於他人和社會的事情,自己的生活也變得豐富而健康起來。

“玄奘之路”是前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曲向東創辦的一個項目,他現在的身份是行知探索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2005年10月,他策劃了一次“玄奘之路”的徒步活動。據考證,玄奘西行時最困難的一段路是從今天甘肅瓜州到新疆的哈密,被稱爲800裏黃沙,玄奘在這一路上曾多次想要放棄,但最後還是堅持下來了—這是玄奘之路的來源。

曲向東將這段路分成A、B、C三段,A段從敦煌塔爾寺遺址到白墩子,全程110公里,準備徒步走4天,當時邀請了王石、劉東華、馮侖、張維迎、齊大慶、周國平、葛劍雄、王小丫等20多人。

就在臨行前不久,王石的祕書打電話給曲向東,說王石臨時有事,可能去不成。曲向東急了:“這事最核心的人物就是王石。誰都可以不去,他不能不去。”最終王石在曲向東的軟磨硬泡下還是來了。再後來,王石成了這個項目的一個招牌,此後每年,他都會爲這個活動寫一篇文章,稱這段路是他的精神之旅。玄奘之路將來參加活動的人稱爲“戈友”,每人有一個編號,王石的編號是00000T01。

徒步結束後,時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的張維迎和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齊大慶跟曲向東提議,可以把這個活動向商學院的EMBA學員推廣,搞一個商學院之間的挑戰賽。曲向東接受了這個建議,註冊了一個公司,寫了幾個商業贊助方案。

“戈壁挑戰賽”的羈絆

2006年初,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睿決定贊助這個項目。王睿是長江商學院的學員,她覺得EMBA學員們需要開個運動會,通過競賽去交流,所以這個項目有前途。2006年5月,第一屆“玄奘之路”國際商學院戈壁挑戰賽就辦起來了,一共有長江、清華、北大、復旦等6所商學院參加。

比賽分爲A、B組,A組分出勝負,B組重在體驗。除了強烈的對勝利的渴望外,體驗也是活動的一個賣點。2005年的第一次活動曾經出了很多名言,比如王石的“讓靈魂跟上腳步”和馮侖的“偉大是熬出來的”。此後來參加活動的不少企業家,也確實希望在這條路上找到一點和靈魂、智慧相關的體驗。

其實曲向東最初辦這個活動,純粹是爲了讓學員們增長見聞、加深友誼、鍛鍊身體。作爲組委會祕書長,他不斷強調重在參與、重在體驗、“每一個人都是贏家”。而王睿的進入,使得這個調子變了。她深知那些企業家或有商業理想的年輕人們充滿好勝心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們出來創業和在商場參與競爭的前提。有一次,王睿很嚴肅地對曲向東說:“你不能培養鼓勵弱者的文化,輸贏很重要。”

第一屆戈壁挑戰賽的冠軍是長江商學院,曲向東準備了6個一模一樣的獎牌,說“每個人都是贏家”。結果在頒獎儀式上,伴隨着汪峯的《飛得更高》和《怒放的生命》,一個長江商學院的男學員哭着衝了出去—獲得第一名的長江商學院因爲得到和別的學校一模一樣的獎牌,成了整個頒獎晚會上最不快樂的一羣人。

“很多人爲了學校的榮譽,都是提前一年就開始進行訓練,戒掉了大酒大肉,每週跑10公里,北京的訓練點就是奧體公園。”“玄奘之路”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很多四五十歲的企業家爲了“玄奘之路”而改變了生活方式,甚至去參加馬拉松。連續三年得第一的中歐商學院因爲學員對戶外運動的熱衷,被戲稱爲“中歐體育學院”。

但周航有些不一樣的想法:“我們在城裏,就天天爭名奪利。好不容易給了自己一個星期的時間,跑到幾千裏之外的荒煙大漠裏,結果還是爭名奪利,那我們幹嗎去了呢?”他希望自己能夠從活動裏獲得一些不同的體會。

“很多企業家登山也是爲了標榜自己的身份或者僅僅是獲得競爭的快感,不是真的爲了愛好。比如登七大洲的最高峯和去南北兩極點,需要有錢、有閒、身體好—這不就是成功人士的標籤嗎。”

每年的戈壁挑戰賽結束後,主辦方都會製作一些印刷品,各個商學院也會製作一些小冊子,裏面都是一些參與者的體會,其中充滿了《衝刺!感謝!淚奔!》、《爲了信仰執着前行》、《要感悟,不要趕路》、《生命不息,腳步不止》這樣的標題。“每個人都寫得特有感覺,但是仔細一看又都差不多。”

2006年初,周航還在長江商學院上課的時候,就聽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齊大慶講過“玄奘之路”—當代名人、孤煙大漠、挑戰徒步讓他覺得很酷。於是懷揣着郊遊的心,他參加了第一屆的正式比賽。結果,周航看到很多人淚流滿面甚至號啕大哭地衝過終點,但自己既沒有特別想要爭勝的心,也沒有什麼刻骨銘心的體驗,僅僅是覺得很累。

“放下”是另一段遠行的開始

“很多人走完玄奘之路後改行、辭職、創業,本來不想結婚的人結婚了,不想離婚的人離婚了,也有不少人皈依了宗教。總之就是做了一個對人生很重大的決定。”一位“玄奘之路”的工作人員說。

周航一直是個很理性的人,總是在別人慷慨激昂時,說一些玩笑的話語,把場面給攪和了。周航後來承認,每每聽到人們在戈壁灘上激情萬丈、超越自我的故事,他心裏其實也渴望這樣的體驗,他渴望哭一次,渴望體驗一下什麼是挑戰極限,甚至渴望自己能夠性情大變。

“玄奘之路”項目除了用於比賽的A段112公里,還有給挑戰過A段之後不過癮的人準備的B段和C段,路程更長,條件更差。B段有130公里,還是分4天走完。2010年,周航準備前往B段,和他有同樣想法的人一共有14個。周航嘗試着問他的同伴,爲什麼要再來,這些人都用一個在“玄奘之路”裏很流行的“禪語”回答他—“放下,放下。”

“放下”這個字眼是在2005年那次“玄奘之路”中誕生的。在一個篝火旁,王石和王小丫等幾個人聊天,當時王石正處在把企業放下的階段,實際上就是爲萬科建立一個健全的企業管理機制—他開始主動遠離公司的管理層,下放權力。王石對外界說:“我登山越來越頻繁,企業就越來越好。”那一晚,王石對圍坐在篝火邊的人說:“你看最後誰能放得下,就是我。好幾個人說好來又沒來,馮侖下了飛機到了敦煌的賓館跟我們吃完飯就又走了。要說最後能放下的,還是我。”

從此,“放下”成了企業家們一種時髦的表達,能“放下”也成了一種成功的標誌。

2010年的“玄奘之路”,周航決定改變以往稍有疏離之心的態度,開始認真地走。

“第三天的34公里,我只休息了3次。當我面對龍捲風幾乎無路可逃,當我頂着烈日狂風而淚流不止,當我在無路的茫茫戈壁蜿蜒迷路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有一股巨大的能量而無法停下疾速狂奔的腳步。終於在下午4:50第三個抵達營地。這時候,我覺得我很強,我覺得我做到了自我的承諾,我的內心很驕傲。我知道,從此刻起,我有一顆強者之心!”周航回憶說。

周航在這段行程中一直試着去思考“放下”,也有很多心得,但始終沒明白到底應該“放下”什麼,他仍然沒有哭。

2011年,周航又回來參加C段的徒步,C段有167公里,要走5天,只有9個人一起走。這一次,他終於體會到了“弱者”的感覺—臨出發前,他有點感冒,上了路後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最後在隊友的幫助下,完成了徒步。

周航說,第三天下午,他看着GPS上顯示自己的時速已經降到每小時不到兩公里,雙腿怎麼也邁不開,看着一望無際的大漠上,自己和隊友的距離越來越遠,估計自己回到營地至少也是半夜了。他的精神崩潰了。

大部分忽然開始熱衷戶外運動的企業家都是處在人生或事業的瓶頸階段—王睿曾經問過長江商學院中參加“玄奘之路”的4個女學員,發現她們無一例外都是在婚姻和家庭上出了些問題。有些失意者會在征服大自然的過程中重新找到自信,有些失意者則會在被大自然征服的過程中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在城市裏,常常會產生自大的情緒,覺得一切都是人類勞動的產物,樓很快就修起來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處在事業上升期的人,會覺得競爭啊、輸贏啊、征服啊很重要,他們看不到風景,充滿了對自己的自豪感。”周航說,很多中國企業家或者商人,都是靠利益驅動去創業的,因爲不是自己的興趣。但僅僅是爲了錢,這樣是做不出好企業的。

易到用車

“這兩年我都沒怎麼玩了。”周航說。2010年,他終於開始了自己等待已久的第二次創業,開辦了易到用車網,這個網站能爲消費者提供帶司機的租車服務、這次創業確實是出於愛好或者說需求—因爲周航自己不是很愛開車。

“以前的生意,面對的都是大客戶,都是通過招投標的方式獲得生意,裏面難免有很多我不喜歡的東西。”周航說,他其實一直想做的是能給更多人帶來方便的生意。“汽車租賃業已經存在十幾二十年了,但是非常小和零散,大多是幾個人幾十個人,每家幾十上百輛車,經營的地域也不廣。能不能把現有資源整合起來,快速形成一個有統一標準的服務網絡?”

周航做這個生意一輛車也沒買,而是專心開發技術平臺。“我們跟租車公司簽約,給每一輛車做車載終端。過去一個車載終端可能很貴很龐大,還得固定安裝,現在只要在智能手機上做一個客戶端,利用已有的數據地圖和定位技術,就很容易知道每臺車的位置和狀態了。”

易到用車網的辦公室裏,掛着大大的北京地圖,一輛輛移動的汽車小標在上面跑來跑去。同樣的地圖也顯示在易到用車的手機客戶端裏。“我們跟原來的經營者沒有競爭關係,這是我們商業模式設計精妙的地方。車輛永遠不可能飽和,誰都願意提高自己車輛的利用率,一旦有空閒,就把狀態釋放出來,加入到我們的匹配系統裏。我們系統有一個內部算法,基於位置、經濟性等,算出該派哪臺車,有訂單就推送過去,就像搜索引擎一樣。”現在,周航的團隊已經擴張到300多人,除北京外,上海、廣州、深圳各站也已建立。

這次創業,周航的很多朋友都表示反對,原因是周航沒有做一個互聯網企業的經驗和團隊,他們中一些人還擔心中國人可能不需要這樣的服務。但他還是做了。

“你要接受自己本來的面貌,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周航說,“我們做判斷往往太理性,所謂理性,就是利益和得失的判斷,其實你內心早就有個聲音,但是我們平時雜音太多,內心的聲音聽不見了。當你真的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你會變得更勇敢。”

也許,出走,就是讓他聽見這個聲音。

篇七:創業成功勵志故事

順豐IPO路上被掌摑 神祕人王衛的創業成功故事

23年前,1993年,一位快遞員在經歷數年的“水客”(即從香港運送“水貨”到大陸的人)生涯後,在廣東順德成立了自己的快遞公司,當時這家公司一共只有6個人,創業資金來自於他父親資助的10萬元港幣。人手不夠,這位“老闆”亦親自上陣,時而背雙肩包、拖着行李箱,時而騎摩托,往返粵港兩地,一時間,在順德到香港的陸路通道上,70%的快遞件由這家公司承運。這家公司後來發展成爲員工數量35萬人、年營收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的大型企業。它的名字叫順豐,這名“親自上陣”的老闆就是順豐總裁王衛。

23年後,2016年,一位馮姓順豐快遞員騎着電三輪穿梭在北京城裏的大街小巷。4月17日上午,他駕駛電動三輪車運送快遞,與一輛黑色現代發生刮蹭。現代車司機下車後連續掌摑快遞員6次,這個場景被圍觀者用手機拍下併發到互聯網上,引起了社會對快遞“小哥”尊嚴的廣泛討論。

4月17日當晚,朋友圈和微博風傳一張據說爲王衛個人朋友圈的截圖,上面寫道:“我王衛向着所有的朋友聲明!如果我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此舉又激發了輿論熱議,在機場排隊等出租車的任正非、捐錢做公益的馬化騰和替員工出頭的王衛,被網友並稱爲“中國好老闆”。順豐深圳總部公關專員康慧敏(化名)向時代週報記者證實,此朋友圈狀態確爲王衛本人所發。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爲員工怒髮衝冠,聲言“追究到底”的順豐總裁王衛,卻是一位佛教徒。他常通過內部講話表明佛教對自己修身養性、保持平靜心態的作用。因而這次發怒,媒體紛紛以“罕見”形容。佛教在世人眼中平和,卻也一直有着“金剛怒目”之說。“如果這個世界是用錢或一個道歉就可以解決問題,而不以法律解決問題,法律要它幹嗎?”在此事件後,王衛破天荒地組織線上記者會,接受媒體採訪。而在此前,王衛絕少曝光在鎂光燈下,被認爲是中國最神祕的商界領袖。

而王衛帶領的順豐,對外界也一直隔着一層面紗。2002年,順豐在深圳福田設立企業總部,據說當時官方甚至不知道有這樣一家民營快遞龍頭在本市紮根。今年,這層面紗將逐漸落下。

2月2日,順豐發佈了上市輔導公告。據媒體報道,早在2013年,順豐引入中信資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融資80億元。當時已有猜測,認爲這是在爲順豐上市作準備。而王衛曾經對上市的看法是:“上市就是爲了圈錢,這不是順豐要做的。”

快遞諮詢網首席諮詢師徐勇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順豐上市最快將在今年6月份。隨着王衛的發聲和順豐上市進程的開啓,這家民營快遞行業的旗艦將逐漸浮出水面。

隱者

6點,起牀練氣功;8點,到公司開始上班;5點半,下班回家,陪家人,游泳或跑步;22點休息。據時代週報記者梳理,王衛每天的作息時間相當規律。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自稱,如果拖延到6點下班,已經算是遲到回家。在一次內部講話中,王衛向順豐員工說道:“其實,我25歲的時候也曾經是一副標準的暴發戶做派。……得感謝我的太太,她在我得意忘形的時候,不斷潑我冷水,讓我保持清醒和冷靜。”家庭在王衛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他本人亦透露,不願多接受採訪的原因,除了個人性格,也是因爲工作節奏緊張,想把空閒儘量安排給自己和家人。

即使在順豐員工眼中,王衛也頗爲低調。康慧敏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即便身處深圳總部,但“幾乎只有在公司年會的時候才能見到他”。時代週報記者亦向多位順豐高層提出採訪申請,均遭到婉拒。

有關王衛刻意與公衆保持距離的段子在快遞行業內流傳度頗高。這位熱愛戶外與極限運動的總裁卻極少接受媒體的採訪,連順豐公司的內刊上,都從未出現過王衛的照片。直到2010年春,王衛花3.5億港幣在香港九龍購置一塊地皮,自建兩棟4層樓高的獨立屋,附帶獨立泳池。這樁打破同區地產價格紀錄的買賣引起了香港媒體記者對王衛的注意。隨後攝影記者在順豐深圳總部守候數日,才終於第一次拍到了王衛的真容。

在極少次接受專訪時,王衛也定下規矩,所有媒體禁止拍照。他給出的理由是“因爲經常要到基層‘微服私訪’,所以需要保持神祕感作掩護”。而瀰漫在整個順豐中刻意的低調氛圍,則來源於他年少時的經歷。家庭條件、學習成績一般以及曾經的“水客”經歷,養成了他相對敏感的性格。“我比較享受低調的感覺,喜歡迴歸本性真實而平淡的存在感。”

據曾經採訪到王衛的《快遞》雜誌描述,王衛的辦公室“瀰漫着佛香,並擺放着九尊佛像”。他把對佛教的體會遷移到對順豐的管理上,“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利用順豐這個不錯的平臺,把未來很多不確定的看似偶然的東西變成必然”。

王衛在訪談中認爲自己對利益並不看重。“做快遞最初的動機就是爲了養家餬口,爲了生存。當生存不是問題的時候,我開始考慮順豐的發展、定位,因爲我要對我的家人、同事和朋友有個交待。”

王衛的順豐在低調中迅速擴張。據時代週報記者梳理,2004年,順豐銷售額爲13億元;2010年則增長至12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50%,利潤率30%;2013年,順豐營業額則達到280億元,淨利潤約爲12億元,快遞量約11億件。至2014年,順豐的年營業額則突破400億大關。

在突出的成績單下,順豐的資產負債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截至2012年底),優於國際物流巨頭UPS,與美國聯邦快遞、EMS相當,其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則優於EMS。另有一組數據頗爲耀眼:2012年,順豐的淨資產收益率爲18.8%,而普遍上,淨資產收益率常年保持15%以上便可被視爲績優公司。無怪乎衆多資本對順豐趨之若鶩。

王衛的謹慎和敏感延續到他對資本的態度上。早在2004年開始,業界就一直不斷傳言有PE經常輾轉各種關係找王衛,但他要麼不見,要麼婉拒。而順豐內部也從來不迴避一直都有PE找其合作的事實。而對於上市,王衛的態度則更加明確:“我可以負責地講,順豐在短期內不會上市。”

“不缺錢!”快遞行業資深分析師徐勇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順豐融資謹慎的原因,“順豐是以商務快遞和中高端網購市場爲主,其他民營快遞企業以網購快遞爲主。由於市場定位不同,使得順豐的件均收入高,流動資金充裕,從經營的角度看,對資金的依賴度較低。”

“順豐不能爲了錢而上市。上市後,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着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王衛說。

怒目金剛

在迴應“北京順豐快遞員被打”一事上,王衛一反往日低調的作風。“看這個視頻時,我覺得是我在捱打。這不是賠錢和道歉的問題,這是尊嚴的問題。順豐一貫教育員工從內心尊重每一個人。如果我在這件事上妥協,如何面對所有的順豐員工,如何配做順豐總裁?”

雖然負責應對此事公關的順豐北京宣傳負責人盧萍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順豐內部目前已在淡化此事,但王衛的反常之怒已令外界譁然,而時間恰好處在順豐宣佈接受上市指導後不久,也引起外界的諸多猜測。但在康慧敏看來,王衛對基層員工的關注由來有自。“‘快遞員纔是順豐最可愛的人’這句話就是從他這裏出來的。”

在順豐內部有一項制度:所有管理者每年都要下去實習一段時間。2010年12月24日,王衛以物料管理員的身份,經人力資源部介紹到某區部網店獨自實習,騎着電瓶車邊隨快遞員派送、邊瞭解巴槍、揹包等物料使用和員工勞動強度及待遇情況。“作爲管理者,我必須瞭解與客戶接觸最近的一線收派員和二線呼叫中心的感受,是他們每天代表着企業、率領着企業在前線作戰,”王衛說。

某業內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快遞企業老闆普遍重視基層,原因或與他們早年大都從事過基層工作有關。

王衛生於上海,在香港長大。在年輕的時光裏,他做過小工和快遞員,每天揹着揹包往來深港兩地,因此總有一股江湖氣質。在順豐內部,關於王衛尚義的行爲,流傳着一些故事。一位工號“00002”、自順豐成立初始就一直在王衛身邊的老清潔工,受到了王衛的特殊禮遇。他向這位清潔工承諾:“你在這個公司一天,我就養你一天。”

據前順豐員工李越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王衛的貼身保鏢大多來歷不凡,通常兩到三年一換,每屆保鏢在退役之後,往往會晉升爲公司內部的中層幹部。“能力強的會成爲區域經理,次一點的也會讓他留下當區域主管。”“爲王總長期忠誠服務的員工,無論高低,相當於拿到一張終身飯卡。”

李浩認爲,順豐至今仍保持着一些“江湖氣息”:“許多管理人員、區部經理是從基層的快遞員、倉庫管理員慢慢上來的。他們有時候有一種底層的豪爽,面對媒體又因爲沒有經驗而顯得靦腆,不知道說什麼。”

王衛保持刻意的低調,在上市問題上遷延已久。但對事關企業發展的關節點,他毫不手軟。

在創立初期,順豐爲了快速佔領市場,採用流行於中小企業中的分公司加盟商制度,每建一個點就迅速註冊新公司,聘請熟悉當地市場的能人來管理。分公司所有權歸順豐所有,但地方經理具有獨立的行政、人事、財政、經營管理權。彼時,順豐沒有統一標識,各地快遞員服裝也並未得到統一,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野蠻增長的模式,被一家競爭者稱爲“老鼠會”。

“這種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分公司開拓市場的積極性,也留下了客戶資源全部掌握在分公司手中,管理協調不力、服務水平和能力參差不齊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分公司做了什麼事情,總公司必須負全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王衛介紹道。

王衛將那些具有極大經營自主權的加盟商稱爲“地方諸侯”,21世紀以來,他開始對各地加盟商展開轟轟烈烈的“削藩運動”,成立總部,將地方站點的經營權收歸自己手中。

而康慧敏稱,順豐處理快遞員被打事件的快速反應,也與直營模式、總部層面直接關注有關。“事情發生當晚,就有總部的管理層前去陪同這名收派員,進行一些安撫工作。”

入世與上市

作爲商人,王衛的`信仰更帶有入世色彩。

有關上市的波折,最能體現王衛入世的精神。對於上市時間表,順豐方面一直模棱兩可。但在2013年,順豐卻引進了三家投資者,並於2015年底聘美國權威投資機構摩根副主席樑翔爲副總裁,被業內普遍解讀爲是在爲上市做熱身運動。而漢森供應鏈總裁黃剛向時代週末記者介紹,順豐“早就計劃上市了”。

“上市之後,快遞企業可以依託資本的力量,整合市場資源,推動自身轉型升級。”徐勇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而轉型,正是王衛近年來投注精力的焦點。

王衛的戰略眼光一直爲業內所稱道。近年來,王衛帶領順風涉足更多領域,包括電商、O2O、物流普運、金融等。順豐嘿客、順豐海淘、順豐優選等板塊相繼浮現。“順豐的多數創新都是由老闆直接發起的。”康慧敏坦言。

對於快遞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徐勇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道:“未來,大型快遞企業向綜合物流轉型,中型快遞企業向專業化轉型,小型快遞企業向個性化轉型。”

黃剛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稱,2016年,中國快遞進入全面的資本化歷程,順豐、三通一達、百世等企業全面進入上市流程。“各大企業都在掐位上市,上半年非常火。”業內人士認爲,隨着電商崛起,定位高端的順豐受到與電商聯繫緊密的其他民營快遞品牌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同時,順豐也希望用資本實現轉型的目的。

“資金實力上,國外一家企業就有600多架飛機,而中國所有快遞企業加起來,也只有不到50架飛機。”王衛對媒體表示。這或許能管窺王衛的資本野心。

篇八:創業成功勵志故事

江蘇靖江80後600元白手起家開網店創業,如今年銷售過億

這個白手起家的80後叫朱連鋒。2008年,朱連鋒靠着600元,開起了網店。7年時間,在不斷學習摸索下,他從一個人、一臺電腦做到目前擁有三家公司,年銷售過億元,上演了一出diao絲變身高富帥的創業奇蹟。

調味料淘得第一桶金 600元網店創業

1980年的朱連鋒出生在靖江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

大學畢業,朱連鋒在靖江電力公司下屬企業擔任項目經理,常年在外從事工程基礎建設,工作辛苦但穩定。一次無意中的網絡購物改變了朱連鋒的生活,“如果沒有那次購物,我可能會平平穩穩地在單位上班直到退休。”

2008年4月,同事們準備一起去燒烤,打算做奧爾良烤翅。由於朱連鋒年齡最小,採購雞翅的任務落到了他的身上。

“那時候網絡購物剛剛興起,我就在電腦上搜索奧爾良口味,結果看到上海一家公司生產。”朱連鋒說,買回來後,大家讚不絕口。

既然大家這麼喜歡,爲什麼不自己進貨來賣呢?朱連鋒電話聯繫到上海廠家,投入600元購買調料包,並在網上開了家小店開始銷售。“2天時間全部賣光,賺了300元。”朱連鋒說,調味料的熱賣是自己沒想到的,這次試水讓他看到了機遇。

掙扎了兩天後,朱連鋒從公司辭職,一個人一臺電腦開始了創業夢。

半年時間,靠600元起家,在網上銷售調味料,朱連鋒賺到了4萬元。

涉足休閒食品 6年時間實現銷售過億

很快,朱連鋒發現由於產品單一,消費者復購率並不高。“人們購買烤翅調味料只是一是興起,總不能天天吃吧。”2009年,朱連鋒將目光瞄向了自己家鄉的特產——靖江肉脯。當時在網上已經有幾家銷售靖江肉脯的商家,而且由於價格戰,價格一直賣不上去,利潤很低。

“傳統的肉脯很硬很鹹,我就想能不能在口味上做做文章。”爲了找到適合市場的口味,朱連鋒坐着公交輾轉浙江、上海等地做市場調研,他發現蘇南、浙江、上海一帶顧客紛紛反映,肉脯如果甜一點就更好了。

得到市場反饋後,朱連鋒第一時間找到一家生產商,合作推出了靖江首款蜜汁肉脯,一炮而紅。“當時網上上一斤肉脯價格是28元左右,我們的蜜汁肉脯賣36元每斤還是供不應求。”

“味道老爽了,下次再來”;“寶貝收到了,包裝好,口感好,很愉快的一次網購”;“味道非常好,用料實在,純正口味,價格實在”……看到每天都在增加的顧客好評,朱連鋒對自己更加有信心了。

朱連鋒回憶,那段時間的銷售,從每月幾百突然飆升到上萬。“幾乎足不出戶,每天有18個小時坐在電腦面前,還要忙着打包、發貨。”

2012年,由於業務量太大,朱連鋒成立了靖江叉叉商貿有限公司,招了5名員工,當年即實現銷售607萬元,平均每天2萬多。

2013年,朱連鋒開設牛旗艦店,當年銷售過千萬元。

2014年,看中海陵區電商發展潛力的朱連鋒,帶着企業入駐海陵工業園區,全年實現銷售過億元。

從買泰州賣全國 到買全國賣全國

“泰州地區特色農產品豐富,給我們電商提供了發展的廣闊平臺。”朱連鋒說,從豬肉脯到芋頭到溱湖八鮮,幾乎每一樣泰州特色農產品上架都會受到市場歡迎。

2014年4月,專業銷售泰州特色農產品的泰州特色館正式上線,朱連鋒的網店作爲首批企業入駐,當年9月,包裝推出泰州特色芋頭,雖然每3斤58元的價格並不便宜,但短短兩個月即賣出3萬多份。

2014年底,朱連鋒又相繼開發出極具泰州特色的姜曲海豬肉脯,受到市場廣泛歡迎。

浙江臨安的小核桃、內蒙古的牛肉乾……如今朱連鋒的網店已經從當初的將泰州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絡賣,發展成了買全國各地特色休閒食品再賣向全國的特色休閒食品網絡銷售公司,產品涉及70多個品種。

“希望賺錢的不止我一個”

通過幾年的創業,朱連鋒已經積累了千萬資產,但他的創業夢想沒有變。

2015年初,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視察了浙江昌化鎮白牛村調研農村網店工作。白牛村地處臨安山核桃主產區,在網店剛剛興起的當口,白牛村的一些年輕人就開始在網上叫賣山核桃。三五年間,白牛村堅果電商就獲得了“裂變式”發展。

“我希望賺錢的不止我一個。”朱連鋒說,希望泰州的網絡賣家能夠集聚起來,大家齊努力,將泰州本地特色農產品包裝推廣出去,讓廣大農戶得到真正的實惠。

得益於企業的良好發展,目前共有三家風投公司對朱連鋒和他的團隊表示了興趣,商談投資事宜,這也被他視爲一種寶貴的認可。“目前還在談,我的夢想是將企業做成行業標杆,一兩年內在新三板上市。”朱連鋒說。

篇九:創業成功勵志故事

前幾年,世界最年輕億萬富翁的寶座一直被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獨佔。然而今年,這一頭銜易主,Snapchat創始人埃文·斯皮格爾收入囊中。Snapchat是一款手機通訊軟件,最大的特色就是訊息會在傳出的10秒後自動焚燬,,不會留下任何紀錄,而該軟件也可以分享訊息、照片、影片,主要的使用者多半是歐美國家的年輕人。

拒絕扎克伯格並取代其頭銜

近日,Snapchat獲得了雅虎的一筆投資,對該公司的估值提升到了100億美元。而此輪融資尚未結束,Snapchat還在尋求其他投資方的投資。此前,Snapchat曾和阿里巴巴進行融資談判,而今年夏天則與風投公司KPCB簽訂了融資協議。

其創始人斯皮格爾的淨資產也達到了15億美元,成爲新晉世界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年僅24歲。類似Facebook初創階段,斯皮格爾所創辦的Snapchat照片分享應用同樣免費,並不創收,但是其創收前景和空間則足以吸引衆多投資者的投資。作爲一對律師夫婦的兒子,斯皮格爾出生在一個有權有勢的家庭,但現在,這個24歲的小夥子卻因爲拒絕了馬克·扎克伯格而被人們記住。

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後兩年後,這位Snapchat的聯合創始人已經登上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巔峯,他創立的商業帝國收到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有消息稱,Facebook曾經動用30億美元現金洽購Snapchat,但卻遭到了拒絕。

短短几個月前,這款“閱後即焚”圖片和視頻分享應用的估值還不足8億美元。該服務每天的信息發送量達到4億條,在青少年羣體中十分流行。雖然他們對具體的用戶數仍然諱莫如深,但無論如何,頭腦清醒的風投還是對該公司投入了很大的關注,並給予其巨大的資金支持,渴望能培養出下一個Faceboook。所以,斯皮格爾短期內完全不必爲公司未來的發展而操心。

無論他做過什麼其他事情,這個24歲的小夥子都會因爲拒絕了扎克伯格而永遠被人銘記。無論初衷如何,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這的確彰顯出無比的自信。不過,如果你感到意外,那隻能說明你還不瞭解斯皮格爾。“他對自己的創意很有信心,甚至有些固執。”曾經在加州聖塔莫妮卡十字路口文理學校與斯皮格爾做過同學的里奧·羅非說。而長大後的斯皮格爾同樣沒有動搖過這種信念,甚至不惜大膽下注。

童年生活優越大後叛逆酷愛豪車

斯皮格爾出生於1990年6月4日,父母都是律師。他成長在一個有權有勢的家庭,母親梅麗莎是哈佛法學院歷史上最年輕的女性畢業生,但當斯皮格爾而出生時,她卻毅然辭去了所在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職務,專心當起了全職媽媽。斯皮格爾的父親約翰也是一家出名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所以他的收入足以支撐整個家庭過上舒適的生活。他們家住在洛杉磯西部富人區,家裏的房子價值460萬美元。

由於家境殷實,斯皮格爾和兩個姐姐勞倫和卡洛琳不僅吃穿不愁,而且從小就遊歷過很多地方。不過,他們也並非紈絝子弟,而是經常從事很多志願工作。總體來看,斯皮格爾已經成長爲一個適應力強、野心勃勃、和藹可親的年輕人。

但人無完人,長大後的斯皮格爾叛逆,也時常揮霍無度,還經常因此和父親爆發爭吵。

“你或許很反感我對某些東西的喜愛,比如汽車。但你別忘了,你自己是多麼鍾情於Bose耳機。”斯皮格爾2008年2月12日在寫給父親的信中如是說。那一年,他17歲。

當時的斯皮格爾希望家裏給他買一輛寶馬535i,而他的家庭當時恰好陷入了動盪:他的父母結束了將近20年的婚姻。斯皮格爾起初選擇與父親同住,他們在母親居住的老宅附近買了一套425萬美元的房子。老斯皮格爾把新家的裝修權完全交給了兒子,但同時也指派了專業的Greg Grande裝修公司,還安排了自己的朋友擔任設計師。

斯皮格爾給自己的房間買了一套大號白皮雙人牀,貼上了威尼斯風格的壁紙,還裝了很多書架,配置了最頂尖的電腦,兩張設計考究的椅子,以及一套定製的櫃子。他還在地下室裏設計了一個家庭影院,裏面安裝有8英尺的巨大屏屏幕,可以直接從他的臥室遠程控制。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埃文·斯皮格爾也迷戀豪車。但與很多年輕人不同的是,他還買得起豪車。

但當17歲的斯皮格爾反覆透支他的信用卡,甚至想要買一輛7.5萬美元的寶馬535i時,原本一直出手大方的父親也忍無可忍。父親之前就花5.6萬美元給他買過一輛新的2006款凱迪拉克凱雷德。但斯皮格爾卻因爲“經常在城市駕駛”,所以想要一輛小一點的車。這些內容都可以從斯皮格爾父母的離婚文件中找到。

彼時,老斯皮格爾給小斯皮格爾每週250美元的零用錢。除了新車外,小斯皮格爾還強烈要求父親每月給他1992美元來養車、吃飯、娛樂和購置衣物。他還想要2000美元的“應急基金”,因爲“生活中總是充滿着不可預知的花費”。

結果,斯皮格爾未能如願,還因此與父親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最後,他選擇搬回去跟母親一起住。幾天後,母親便給他租了一輛他夢寐以求的寶馬。

但斯皮格爾的學業並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儘管他剛開上寶馬就收到了超速罰單。他10年級的英語老師回憶說,斯皮格爾的學業一流,甚至專門就十足路口文理學校的新穎教學方式寫過一篇文章,並因此深得老師讚賞。

他的努力也獲得了回報:他最終被斯坦福大學錄取。得知自己被錄取的消息時,斯皮格爾正在布拉格度假。

Snapchat是誕生的前前後後

“斯坦福的歷史早已深深打上了創業的烙印。我們都聽過這樣的故事——年輕的白人男性退學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他對夢想的渴望讓他經歷了人生的起伏。他拒絕成爲‘機器’上的螺絲釘。這種浪漫的商業童話滲透到整個斯坦福的文化中。”

這番話出自斯皮格爾之口,他在2013年4月7日的一次斯坦福商界女性大會上對聽衆說:“這讓我重新領略到創業的魅力。這讓我可以把生活與工作結合起來。我的夢想遠比積累財富更偉大,必須要通過融入消費社會和創辦企業才能實現。”

事實上,早在遇到雷吉·布朗和鮑比·墨菲前,甚至早在入讀斯坦福之前,斯皮格爾的創業夢就已經開始。

至少可以追溯到他十幾歲時。2005年夏,15歲的斯皮格爾在洛杉磯奧蒂斯藝術與設計學院參加了兩門繼續教育課程。其中一門圖形設計課令他印象深刻。

“她的設計課採用了實踐性的方法來講授設計思維,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學生來說,是具有革命性的。”斯皮格爾後來在LinkedIn上推薦當時給他講課的米爾卡·布洛克希姆教授時說,“我永遠忘不了我們在他的課上進行的印刷實驗,和在印刷實驗室裏度過的時光。”

在十字路口文理學校的校報工作時,斯皮格爾還專門到周圍的社區向企業兜售過廣告。當時的輔導老師稱,雖然這是新聞專業學生作業的一部分,但斯皮格爾的實際銷售業績卻遠超他的目標,甚至還教給其他孩子怎麼管大人們要錢。

等到高三時,斯皮格爾人決定爲紅牛工作。“我當時十分熱愛這個品牌,熱愛他們的生活方式,我迷上了那種飲料,所以必須成爲他們的一份子。”他在2013年4月的一次演講中說,“所以我找到了一個認識紅牛工作人員的朋友,求他幫我找份工作。我反覆央求他,我們願意爲紅牛幹任何事情。”

斯皮格爾的母親說,那段無薪實習經歷讓斯皮格爾學會了營銷,他還參與了很多電腦和圖形設計項目。斯皮格爾自己的說法卻很孩子氣:“我學會了怎麼搞派對,我玩得很開心。”

上大學之前的那個暑假,他還在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上過課。但進入斯坦福後,斯皮格爾卻遭遇了興趣衝突。他到一家生物醫藥公司當過薪實習生。後來,他又想當老師,所以前往南非開普敦去教學生們怎麼找工作。

斯皮格爾第一次對創業和科技產生興趣,都要得益於跟Intuit創始人斯科特·庫克的一次見面。他當時憑藉着親友的推薦參加了斯坦福商學院的一堂課。據說,斯皮格爾央求庫克給他一份工作,對方答應了。於是,他與庫克和一位工程師共同啓動了一個名叫TxtWeb的項目,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然後通過短信發送給無法接入寬帶網絡的印度人。

此後,斯皮格爾和Kappa Sigma兄弟會的墨菲共同創辦了FutureFreshman,教給學生、父母和輔導員如何申請大學。但斯皮格爾說,除了他們自己的父母外,沒有其他人使用那款服務。

到了2011年春天,一個電話改變了斯皮格爾的生活。斯皮格爾在那次電話上與墨菲展開了討論,希望把FutureFreshman轉型成一款“閱後即焚”圖片分享服務。

於是,Snapchat就此誕生。

生活並不公平創業搭檔被掃地出門

Snapchat的創造過程其實更加複雜一些,而且還有布朗的參與。這個Kappa Sigma兄弟會的成員想出了“閱後即焚”的創意。

布朗把創意告訴了斯皮格爾,於是,斯皮格爾找到墨菲一起寫代碼。這三個人隨後通力合作,在2011年夏天創造了Snapchat。這款最初名爲Picaboo的產品於2011年7月發佈。布朗是英語專業的學生,不懂編程,所以只能負責營銷工作,並申請了專利。

根據布朗自己的說法,他一個月後被掃地出門。現在,他正在起訴斯皮格爾、墨菲以及Snapchat的投資者,希望得到公司的股份。布朗稱,Snapchat的logo和正是由他設計的。

但正如斯皮格爾所說,生活並不公平。

就在這款應用發佈兩年後,斯皮格爾和墨菲把擁有28名員工的Snapchat搬到了加州威尼斯,並且成了硅谷最受關注的企業之一,估值達到數十億美元。雖然該公司並未披露具體數據,但皮尤研究中心的測算表明,全美大約有9%的成年手機用戶使用這項服務。對於一款剛剛上線兩年的產品來說,這的確是了不起的成就,更何況還沒有包含最追捧Snapchat的青少年用戶。

斯皮格爾與父親的緊張關係已經緩解,顯然也不必再因爲揮霍無度而揹負壓力,他又搬回了6年前因爲要增加零用錢而與父親鬧翻時的住宅。儘管跟父親住在一起,斯皮格爾仍是周圍人最羨慕的對象,不僅是因爲他的億萬身家,還因爲美國鄉村歌手泰勒·斯威夫特被曝正與斯皮格爾約會。

Snapchat的好運最終可能向它提供的服務一樣稍縱即逝,但從斯皮格爾24年的人生經歷來看,這個從富裕家庭走出來的明星CEO的確很走運。

就算沒有這番運氣,相信他還是會過得不錯。“我是個年輕白人,還受過良好的教育。我非常非常幸運。”他今年4月說,“但生活並不公平。既然生活不公平,那麼關鍵就不是努力工作,而是要學會操弄制度。”

在雄心勃勃的斯皮格爾看來,Facebook和谷歌都已然老去,而Snapchat最可貴的一點就是它閱後即焚的特性能讓90後、00後們找到釋放自己的平臺,說白了,年輕叛逆的屬性使他和他的公司未來擁有無盡的可能性。

篇十:創業成功勵志故事

85後碩士農村創業 種養殖輻射面積12萬畝

鄺鼎,湖南洋利農貿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從中國礦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不久,回到農村創業。該公司系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集珍稀植物優質品種.種苗研發、生產、種植、加工、銷售爲一體的大型農業現代高新生物技術種苗企業。

當還是京城白領的鄺鼎想回到家鄉當“農民”時,身邊的親朋好友們覺得他瘋了。不過,這個“85後”的全日制碩士,還真用自己所學在湖南省岳陽老家幹出了一番事業。3年的時間裏,鄺鼎擔任總經理的湖南洋利農貿科技有限公司已經申請了6個專利技術。

京城白領下鄉“種地”

2010年,鄺鼎從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畢業,當時在北京拿着令人豔羨的薪水。

“2012年回鄉,看到家裏土地大片閒置,荒草叢生,我覺得這對我是一個機會。”鄺鼎立馬將想回家創業的想法告知了母親,並得到了大力支持。不過,當時身邊的親戚朋友們都覺得鄺鼎太過草率。

最初,鄺鼎用自己的所有積蓄承包了家鄉近1萬畝荒山,開始植樹造林。“當時白天就跟着母親走遍了家鄉的田間地頭,晚上拜訪經驗豐富的老農民。”鄺鼎說創業之初的日子是最難熬的。

爲了學習外地現代農業發展的先進經驗,他還自費到山東、江西、浙江、臺灣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國學習考察。同時,圍繞荒山改造,還專程到中國林科院請教專家教授。最後他編制了“改荒一三五計劃”,即一年開荒,三年收穫,五年成業。

到現在,鄺鼎已經帶領鄉親們開發荒山、荒灘近3萬畝、植樹400多萬株,現有1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1080戶,成立了黃梔子、龍牙百合、藍莓種植基地,以及肉牛養殖基地。種養殖輻射面積12萬畝,帶動本地及周邊近6萬農民。

建農民書屋,讓農民成白領

在鄺鼎看來,回鄉種地,那就必須種得不一樣。對於他來說,最有利的砝碼就是自己所掌握的科學技術,讓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對接到農村的田間地頭。

鄺鼎說,2012年公司與中國科學院、中國林科院、湖南省林科院等科研單位達成產學研合作,建成了一個佔地9980平方米的高科技組培實驗室。到目前爲止,實驗室已具備年產5000萬株組培苗的研發與生產能力。

爲了讓實驗室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就必須提高農民素質。於是,鄺鼎自籌資金建成了農民書屋,購買了關於科學種植的書籍和光盤3000多冊,開辦了海泰博農農民培訓學校免費培訓。

可是,一開始農民兄弟並不接受,他只能一家家上門去說服,派車上門去接,請他們在食堂裏吃飯等。經過幾次培訓以後,大部分農民真實感受到了培訓對他們的種養殖有實際意義,慢慢地都開始主動要求培訓了。

通過研發,公司還開發生產了龍牙百合脫毒組培苗。邵陽隆回是龍牙百合國家的主產區,但是一直沒有攻克脫毒苗的技術難題,在隆回科技局多方尋找科技力量的時候,他們已成功培育出來了,種植的百合比普通的大一倍,可縮短6個月生長期,還可以不輪作。

“科研使我們不僅節約了土地、提升了農作物品質、增長了產量,還真正實現了讓農民穿着皮鞋、坐在空調房裏幹農活。”鄺鼎說,經湖南省發改委認定,他們已成爲“洞庭湖區溼地林木良種創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這是全國唯一的金字招牌。

篇十一:創業成功勵志故事

在校女大學生回農村創業做豆腐 成立公司做成品牌

卜睿,一個普通的農村女孩,2009年大學還沒畢業就開始創業,現在是吉林省某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她的創業過程曾引起過很多人的質疑,卻激勵過更多的人,作爲標準的80後,創業之路雖然困難重重,但她卻不斷奮鬥,一往無前。

回農村做豆腐實現創業夢

2005年9月,卜睿承載着全家人的希望,走進了大學校門,同時也成了全家唯一的大學生。在父母的規劃中,卜睿應該在畢業後留在城市,找一份體面、安穩的工作,告別農村。然而事與願違,卜睿大學還沒畢業就回到了農村,走上了創業之路。

在卜睿大三的時候,她在網上無意間看到這樣一則關於“毒豆腐”的新聞:因爲食用了含有違禁添加劑“吊白塊”的“毒豆腐”,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身患尿毒症,給孩子的家庭和他本人帶來了無盡的痛苦。看過這篇新聞,卜睿萌生了一個念頭,要生產出真正安全、健康的食品,杜絕類似“吊白塊”事件的再次發生。

2009年3月,卜睿不顧父母和親人的強烈反對,走上了創業之路,選擇的項目正是“豆腐”。創業初期的艱難,對於還沒畢業的女大學生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一切事情卜睿都要親力親爲。一板豆腐100多斤,男生擡着都有些吃力,卜睿每天都得擡上幾十板。每天凌晨3點起牀,然後去早市出攤,銷售完以後又要去調研,跑市場、找場地。最初的日子,卜睿每天都是早上伴着月亮走,晚上帶着月亮歸。

成立了公司註冊了品牌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卜睿的身影已經遍佈長春市的大街小巷,而女大學生創業賣豆腐的新聞也傳遍了長春市的大街小巷,最後卜睿的“豆腐項目”成了市政府重點扶持的大學生創業項目。

2011年,卜睿投資150萬元,建起了標準化豆製品廠,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2012年,成立了吉林省昌睿食品有限公司,並註冊了“卜家”這個品牌,同年獲得了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得全國QS質量認證。公司成立以來,累計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50餘人,工人每人平均年收入4萬元。

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

現在卜睿的食品公司已經辦得有聲有色,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前進的步伐。一次偶然的機會,卜睿在比較偏遠的山區,發現了30年前未經過改良的純笨黑豬品種,這正好符合當時她要搞養生態殖業的想法。隨後她買回了13頭黑豬崽兒,開始摸索着做生態黑豬養殖。

長春市二道區畜牧局得知這個情況,對這個傳統東北笨豬品種非常重視,多次到養殖場參觀,提出建議,並囑託一定要把這具有東北特色的純笨黑豬品種保留下來。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卜家黑豬”在長春市已經小有名氣。

現在卜睿又把眼光投向了“高光效、立體養殖”———在玉米地裏養土雞。現在該項目已經通過了論證,並進入了選種階段,預計明年就可以大面積實施。屆時她將帶領鄉親增收,同時給顧客提供更多真正的安全食品。

希望更多人加入創業隊伍中

卜睿相信,勵志能照亮人生,創業能改變命運。經過這幾年的拼搏和奮鬥,卜睿先後被評爲長春市二道區“巾幗建功”先進個人榮譽稱號、長春市“雙學雙比”女狀元榮譽稱號、“長春市百名創業人才”榮譽稱號、“吉林省十佳大學生創業明星”榮譽稱號、“吉林好青年”榮譽稱號等。

現在卜睿頭上的光環已經越來越多,但她沒有忘記最初的目標。她說:“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是我要努力的目標,我希望通過自己創業的實際行動,帶動更多人創業。”她希望大家能在創業的道路上攜手前行,共同開拓美好的明天,早日實現自我小夢,共築中國大夢!

篇十二:創業成功勵志故事

90後不做大學教師回鄉養牛創業年賺百萬

2月11日下午,賀根到黃岡市黃州區七一商場的“賀根牛肉”專櫃來送貨,售貨的大姐告訴他,今天的生意真不錯,賣了100多斤,700多元。

2月11日暮色時分,在一陣鞭炮聲中,23歲的湖北羅田縣白蓮河鄉覆鍾地村“民生養牛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賀根,從團羅田縣委書記胡晶手中,接過了中共羅田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授予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帶頭人”獲獎證書和500元獎金。

2011年6月,在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破格留校任教的賀根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辭去大學教師的工作回鄉養牛創業。2012年,他被推舉參加“感動荊楚十大人物”評選,入選理由是:放下大學教鞭,回鄉執起牛鞭,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一個多月前,在黃岡師範學院大禮堂舉行黃岡青年“創天下”俱樂部成立大會上,本土的“大學生創業英雄”、“90後大學生牛倌”賀根第一個登臺演講。

現場互動環節,一個男生問他:“你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賀根的回答出人意料:“農村創業最大的困難不是資金、不是項目、不是政府的政策資助,而是農村沒有年輕人!”

這是他的切身感受。

羅田縣白蓮河鄉覆鍾地村1990年10月22日出生的“90後”大學生賀根,是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機械製造工程系的畢業生。大二時,賀根在學校的數控銑牀技能競賽中奪得亞軍。幹過班長、學生會副主席。剛剛入黨的賀根,很快通過了學校的層層挑選,破格成爲了該校的外聘教師。然而,在老師和同學的驚呼聲中,他懷着對未來生活的遐想、輝煌事業的憧憬和燦爛人生的構想,賀根擺脫當地世俗觀念的束縛,2011年在父母的百般阻擾下,他毅然的放棄了大學教師這份穩定的工作,果斷選擇回到農村,回到羅田白蓮河鄉覆鍾地村的老家,在山溝裏專門養起了黃牛。

2011年11月份賀根開始建造牛舍、購買土黃牛,添置養牛必備的車輛和用具。每天早晨5點半,賀根準時起牀。伺候一百多頭牛“過個早”,工作量有多大?2011年6月15日,武漢高校的大學生到賀根家中體驗,5個同學喂完60多頭牛,用時1小時26分。平時,賀根一個人完成這個工作,也就兩個小時。

喂完牛,匆匆扒幾口飯,賀根開着剛買回來的二手小貨車出門,去26公里外的縣城河道割草。一天下來,賀根和同伴兩個人得割1500多公斤青草,還得一擔擔從河道里挑出來。50多公斤重的擔子壓在肩上,賀根體驗到了鑽心般的疼痛。

摸黑趕回家,還得給牛喂水,整理牛舍,準備第二天飼料……忙完這一切,深夜11點多,覆鍾地村已看不到農戶的燈光。

賀根的雙手很快磨出了血泡、長滿了老繭,雙臂、雙腿滿是被草割傷的血印。最讓他受不了的,還有來自四周的“負面輿論”和父母的不理解。

但這些都沒能擋住賀根堅持做“大別山黃牛”養殖項目的決心。

每天各種繁重的體力活,賀根都獨自承擔。一個月下來,他的體重減了7公斤。

第一批黃牛出欄,銷路成了問題。爲了讓別人知道他的牛肉好,賀根開着農用車沿街叫賣。牛肉很快賣完了,不過他回家算了賬,一頭牛除去成本,大概賺了兩三千元。賀根意識到,必須擴大養殖規模,以降低成本。

在賀根帶動下,村裏一些在外務工的村民也回鄉養牛。2012年4月,賀根成立了養牛專業合作社,年出欄黃牛780頭 ,產值600萬元。經過發展,合作社社員從5名發展到如今的117名,養殖規模已達1200頭。賀根還開門店銷售自己的牛肉,他的牛肉品牌取名“傻根”。目前,他在黃岡開了5家門店,今年,他的黃牛肉還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養殖規模也由開始的14頭土黃牛發展到個人存欄120頭、農戶存欄80頭;合作社的社員從5戶發展到63戶,2013年的產值超過600萬元。

從這時起,賀根原本一年賺個20萬元小富即安的“小夢想”變成了投身現代養殖業的“大夢想”——創辦農業合作社,建立“大別山黃牛”養殖基地,做與牛相關的系列深加工產品。

可是,事業做大做強要靠人才、靠團隊,而覆鍾地村的青壯年基本都外出打工去了;“跳出農門”的老同學,一聽要合夥養牛,都沒多大興趣。雖然有幾個從電視節目中看到賀根的故事後慕名而來的青年,可幹了幾天也都離開了。理由很簡單,吃不了這份苦,也受不了這份寂寞。

今年春節,賀根一天也沒有休息。從小年起到除夕,賀根根據訂單先後宰殺了37頭牛,因肉新鮮且品質好,拿到市場上很快就銷售一空。節後在黃岡市黃州區七一商場新開張的“賀根牛肉”專櫃,當日就賣出牛肉100多斤。

事業的發展、工作的忙碌使他尋找“創業合夥人”的想法愈加強烈。

2月10日深夜,又忙了一整天的賀根,將這樣一條短信息發到了自己的QQ空間:“有沒有願意回農村創業的兄弟?”

信息發出後,在賀根的QQ空間,這幾天不斷有年輕人和他探討如何一起創業。

賀根的兩位高中同學——長江大學畢業的王河兵和張謙最近以股份參與的方式加入了賀根的團隊,王河冰甚至爲此放棄了縣林業局的正式崗位。而用什麼辦法來尋找“創業合夥人”、留住“創業合夥人”,也成爲賀根不得不面對和思考的新問題,“一般的勸說恐怕吸引力還不夠,應該考慮通過市場的方式、利益共同體的機制把大家聯爲一體”。

賀根說自己命裏註定就是屬於農村的,在他眼裏,除了有綠水青山,農村更有一片廣闊的發展空間。在2013年5月完成的《大別山黃牛生態養殖綜合發展項目可行性報告》中,他把理想寫了進去:公司將形成大別山黃牛養殖、研發、加工、銷售於一體,業態上形成良性互補的綠色生態產業鏈。發展目標是:將本項目打造成“大別山黃牛生態養殖產業化第一品牌”“國家級大別山土黃牛養殖示範基地”“大別山紅色革命老區生態綠色農業產業樣板工程”“大別山農林觀光休閒度假第一站”。

事實上,這些構想已經開始付諸行動。在他新承包的一片山地和水庫旁,投資七八十萬元建設的三間高標準的牛舍已經落成,分別作爲母牛繁育基地和肉牛育肥基地,以後還要在這裏種樹、養魚。賀根還計劃今年將“賀根牛肉”的品牌推到黃石、武漢去。

中專生的創業故事致富成功經歷實錄

美麗是很多女人追求的夢想,從事與美麗相關的事業也是很多女人的夢想,我非常幸運選擇了阿好坊飾品美麗事業,她就像一雙翅膀,帶着我飛向夢想中的那個殿堂,那個創業故事。

我學歷不高,只是箇中專生。受家裏的影響,從小就盼望着能自己做生意。中專畢業以後,我就開始做起了我的生意夢。由於我學習的專業是美容美髮,所以對任何能讓女孩子變漂亮的東西都特別感興趣。經過反覆思考,我決定開一家飾品店,因爲我覺得女孩子的錢比較好賺,就我自己而言,我也喜歡飾品店裏那些可愛的小東西。

我自己當時有3萬多元,是壓歲錢還有平時一些兼職攢下來的,我拿出了2萬元,然後就開始張羅我的小店了。先是選址,跑了大半個城,最後定在了大學校園附近,這一點後來經證明也是正確的。在簡單的裝修、進貨以後,我的小店正式開張了。

剛開張那幾天,店裏很熱鬧,有很多人都抱着好奇心過來逛逛,但是基本上都是隻溜達一圈就走了。再後來,進店來逛的人就越來越少了。轉眼一個月過去了,當我還陶醉在自己剛開始的小事業中時,我猛然發現,第一個月我就嚴重虧損了。看着大量的貨積壓在店裏,我頓時萬分沮喪。但是,我還是鼓勵自己,以爲是剛開張的原因,再堅持堅持就好了。一晃三個月過去了,店裏的貨壓的更多了。望着我的小店,我真的動搖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接下來的幾天的創業故事,我乾脆關掉小店,到學校周圍做了一番調查。原來,我進的貨品質不是很好,更重要的是款式跟不上流行的步伐,毫無吸引力。正當我不知所措時,一位朋友的話點醒了我。她說,我這樣自己開店,一點保障都沒有,還不如加盟一個知名品牌呢,產品又時尚又便宜,不好賣了還可以調貨,肯定比現在強多了。

本來鬱悶的心情頓時開朗起來,我毫不遲疑的開始找尋加盟總部。剛開始聯繫了幾家,都很熱情的跟我講述了加盟的相關事宜。我還正在考慮的時候,他們的人員就隔三差五的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事不宜遲,趕緊交加盟費。就在這時,我遇到了阿好坊飾品,阿好坊飾品加盟總部招商中心的人員在電話中聽完我的講述後,只是希望我把更詳細的個人資料和區域介紹發送過去,以便他們進行審覈並分析我投資的風險性和成功的可能性。

與前幾家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讓我首先對阿好坊飾品有了個很不錯的印象。我很快發送了所要求的資料。大約一週多的時間,我收到的阿好坊飾品總部的邀請,希望我前往重慶總部當面洽談加盟事宜。懷着激動的心情,我來到了阿好坊飾品總部。迫不及待的先參觀了阿好坊飾品的產品,看完後我只能說,我原來的小店要是生意能紅火了,那才真的是奇蹟。我自己進的那些貨和阿好坊飾品比起來,真的是天壤之別。

在一番調查瞭解後,我那原本已經平靜的心又變得異常興奮起來。但是,想着自己手裏僅有的那些錢,再看看這個大品牌,我想自己應該是沒有能力加盟吧。再說我們那個地方,消費水平不是很高,這些飾品肯定很貴,能賣的出去嗎?

在與總部的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交談之後,我頓時喜出望外。原來,我發給他們的個人資料他們已經很認真的研究過了,根據我的個人情況他們爲我提出了一套適合我的加盟方案。差不多3萬多,我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加盟店了。我一盤算,自己手裏還有1萬多,再跟家裏借一些,應該就可以了。當我把有關產品價格的疑問告訴工作人員時,他們告訴我,阿好坊飾品飾品的價格覆蓋面很廣,從幾元到一百多元的都有,而我剛剛很喜歡的那些飾品主要是價格在十多元到六十元之間阿好坊白領麗人系列產品。鑑於我所處的城市的情況,他們

建議我將加盟店定位在以阿好坊白領麗人系列中檔飾品爲主,兼營少量低檔飾品。

經過一番思考和比較後,我決定加盟阿好坊飾品了。一方面,阿好坊飾品這個牌子很有名,產品質量也很不錯,另一方面,加盟等費用又是我能夠承受的。就這樣,我加入到了阿好坊飾品的大家庭中。現在想起這個創業故事裏的決定,我仍慶幸不已。

按照我所做的調查和阿好坊飾品總部的分析,我的小店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就很不錯,可以就在這基礎上繼續開加盟店。看來當時我還是挺有眼光的,選了個不錯的地段。

緊接着,阿好坊總部的設計師又根據小店的情況設計了裝修圖。他們告訴我,當時生意不好,店面裝修的不夠精緻也是一個主要原因。賣飾品,首先要能抓住消費者的眼球,所以店面本身就要很吸引人。利用裝修的這段時間,我按照總部的相關規定,進行了阿好坊飾品店運營知識的系統培訓。

在小店按阿好坊飾品總部的設計規範裝修好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一個時尚、精緻的小店呈現在我眼前。天啦,這麼漂亮的小店居然是我的!那一刻,我創業的所有信心和希望都回來了。

在阿好坊飾品總部的指導下,我進了第一批貨,並做了一些開業前的宣傳。這一次,我有經驗多了,並且將培訓時學到的東西都用上了,比如,哪些飾品最好擺放在一起,如何利用燈光可以使飾品看上去更加耀眼。就這樣,我的小店又重新開張啦。我心裏真是既興奮又忐忑。

雖然有些心理準備,但是開業第一天的情景還是着實嚇了我一跳。從8點半打開店門,就開始陸陸續續有人進店裏來逛。與上次大不相同的是,她們都嚷着“好漂亮啊”、“啊,我好喜歡這個啊”、“好便宜哦,我要要這個”??然後就開始手舞足蹈的試戴起來。不光兩個導購忙不過來,不一會兒,我就在收銀臺那兒也忙的不可開交的了,於是趕緊給媽媽打電話,讓她過來幫幫忙。

11點多的時候,店裏的人更多了。還好有媽媽在,要不我肯定應付不過來。聽着大家對小店的誇獎和對阿好坊飾品的讚賞,我心裏甭提有多美了。

等到晚上關門後,我跟媽媽一覈算,今天一天居然賣了3000多塊錢!要知道我以前的店,一天最多也就賣了不到400塊錢。我太興奮了,拉着媽媽整整跳了好幾圈!接下來的日子,小店的生意仍然很紅火。而阿好坊飾品加盟總部也一直跟我保持着聯繫,詢問小店的情況,還根據銷售情況對我的貨品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並不時的補充一些新開發的產品。一個月就這麼匆匆忙忙的過去了,看到銷售額,我自己都傻眼了。我居然賣了5萬多的飾品!除去各種開支,我還淨賺了差不多兩萬!我真的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自己當時的感受,第一次賺到這麼多錢,我真的是太激動、太興奮、太自豪了。

由於小店生意太好,媽媽又不能常來,總部建議我再僱一個人。正好在培訓的時候也學了一些招聘店員的方法,這個時候就都全派上用場了,我從5個來面試的女孩裏面挑了一個最滿意的新導購。

現在,我的阿好坊飾品小店已經開張一年了,這個創業故事,我也由原來的一個黃毛丫頭變成了一個經營着美麗事業的小女人。年紀輕輕的我,已經擁有了十幾萬的存款,更重要的是,這些都是靠我一個人的能力掙來的!今年,我準備再在市裏再開一家阿好坊飾品加盟店,將我的美麗事業進行到底。我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我一定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全家過上舒適的生活!